CN217669850U - 模切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切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9850U
CN217669850U CN202221884983.6U CN202221884983U CN217669850U CN 217669850 U CN217669850 U CN 217669850U CN 202221884983 U CN202221884983 U CN 202221884983U CN 217669850 U CN217669850 U CN 217669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uld
projection
cutt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849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龙海
孙龙
杨士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zhiyi Semiconductor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zhiyi Semiconductor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zhiyi Semiconductor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zhiyi Semiconductor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849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69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9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9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切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背面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向远离所述模具本体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模具本体的正面用于承托模切产品,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形成投影时,所述模具本体承托所述模切产品的承托部的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内。即使得蚀刻刀模的刀口所对应的模具位置高于模具的其它位置,从而即使模具变形也能保证蚀刻刀模的刀口所对应的位置会先受力以便于切断所述模切产品,有效保障了冲切效果,便于切断所述模切产品,而且设置所述凸出部,可减轻所述模具的变形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模具变形后也无需在模具下设置垫材进行调试,方便快捷,效率高。

Description

模切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切模具。
背景技术
蚀刻刀模模切的工艺中,蚀刻刀模的刀口平整,精度高,适合厚度0.2mm以下的模切产品。一般模切产品时,需将模具装配到设备上并调试,调试完成后将基材放置在模具上并在上方放置保护膜,再经设备加压后得到想要的产品。模切原理是产品放置在模具上,经设备加压由模具刀口切到产品再由上方的保护膜受力来切断产品。模切时保护膜不可被切断,否则模具刀口会直接切到设备上造成刀口损伤。但是,由于蚀刻模底座较薄,厚度一致,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变形,使用寿命短。因为模具本身厚度一样并且较薄易变形,导致模切时模具变形位置高的地方会先切到产品再到保护膜受力切断产品,而低的位置则由于保护膜无法受力故无法切断产品,从而造成切不断产品的现象。现有方案是在调试模具时将模具调平整,但模具调试时需要不断试模切,在切不断产品的模具位置下方垫较薄的OPP或其它较薄的材料,目的将模板刀口位置垫高以保障刀具能够有效冲切。此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调试垫材步骤复杂,不易掌握;(2)调试垫材时间长,效果差,效率低;(3)垫材调试每次都不统一,会造成模具变形越加严重,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模切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切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变形而导致产品冲切不断,以及在模具位置下方设置垫材而存在调试垫材步骤复杂、时间长、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模切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背面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向远离所述模具本体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模具本体的正面用于承托模切产品,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形成投影时,所述模具本体承托所述模切产品的承托部的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内。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模切模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形成投影时,所述模具本体承托所述模切产品的承托部的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内,即在所述模具本体承托所述模切产品的承托位置的背面设置凸出部,而且所述凸出部朝向远离所述模具本体的方向凸出设置,因模切时蚀刻刀模的刀口所对应的模具位置的背面设置有所述凸出部,即蚀刻刀模的刀口所对应的模具位置高于模具的其它位置,使得即使模具变形也能保证蚀刻刀模的刀口所对应的位置会先受力以便于切断所述模切产品,有效保障了冲切效果,便于切断所述模切产品,而且设置所述凸出部,可减轻所述模具的变形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模具变形后也无需在模具下设置垫材进行调试,方便快捷,效率高。
可选的,所述凸出部的高度为0.05-0.2mm。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凸出部的高度不大,既能保证冲切效果,便于切断所述模切产品,又不会影响原模切设备的使用。
可选的,所述凸出部设有N个,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凸出部的数量根据模切产品的实际需求确定。
可选的,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形状为圆形环结构、三角形环结构、椭圆形环结构和方形环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蚀刻刀模的刀口与所述凸出部受力,提升了冲切效果,相对其他形状也能降低投入成本。
可选的,所述承托部的形状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凸出部的环宽与所述承托部的环宽的差值为10-20mm。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蚀刻刀模的刀口与所述凸出部受力,保证了冲切效果。
可选的,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内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内边缘的距离为5-10mm,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外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外边缘的距离为5-10mm。其有益效果在于:受力更均匀,能有效防止所述模切模具未设置所述凸出部的部分翘起,保证了冲切效果。
可选的,所述承托部的形状为圆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椭圆形结构和方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内边缘和外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边缘的距离均为5-10mm。其有益效果在于:受力更均匀,能有效防止所述模切模具未设置所述凸出部的部分翘起,保证了冲切效果。
可选的,所述凸出部设有N个,所述N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个所述凸出部间隔设置,且N个所述凸出部的高度相同。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使模切产品进行模切时受力更均匀,保证了冲切效果。
可选的,所述凸出部设有N个,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N个所述凸出部的中轴线重合设置。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设置更多的所述凸出部,且能使受力更均匀,保证冲切效果。
可选的,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模具本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模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模切模具的背面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模切模具的正面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模切模具中承托部的投影与凸出部的投影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模切模具的背面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模切模具的背面的结构俯视图;
图7为图5所示模切模具的正面的结构俯视图;
图8为图5所示模切模具中承托部的投影与凸出部的投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切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变形而导致产品冲切不断,以及在模具位置下方设置垫材而存在调试垫材步骤复杂、时间长、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模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模切模具的背面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模切模具的正面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模切模具中承托部的投影与凸出部的投影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4,所述模切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的背面101设有凸出部11,所述凸出部11朝向远离所述模具本体1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模具本体1的正面102用于承托模切产品(图中未示出),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1形成投影时,所述模具本体1承托所述模切产品(图中未示出)的承托部12的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凸出部11的投影内,如图4所示。
具体的,所述模切产品放置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正面102时其所在位置的端面部即为所述承托部12。而在所述模具本体1的背面101对应于所述承托部12的位置设置所述凸出部11。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形成投影时,所述模具本体承托所述模切产品的承托部的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内,即在所述模具本体承托所述模切产品的承托位置的背面设置凸出部,而且所述凸出部朝向远离所述模具本体的方向凸出设置,因模切时蚀刻刀模的刀口所对应的模具位置的背面设置有所述凸出部,即蚀刻刀模的刀口所对应的模具位置高于模具的其它位置,使得即使模具变形也能保证蚀刻刀模的刀口所对应的位置会先受力以便于切断所述模切产品,有效保障了冲切效果,便于切断所述模切产品,而且设置所述凸出部,可减轻所述模具的变形度,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模具变形后也无需在模具下设置垫材进行调试,方便快捷,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高度为0.05-0.2mm。所述凸出部的高度不大,既能保证冲切效果,便于切断所述模切产品,又不会影响原模切设备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高度是指所述凸出部沿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轴线的方向的高度,也即是所述凸出部的表面与所述模具本体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高度为0.05mm、0.08mm、0.1mm、0.12mm、0.15mm、0.17mm和0.2mm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设有N个,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凸出部的数量根据模切产品的实际需求确定。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设有N个,所述N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个所述凸出部间隔设置,且N个所述凸出部的高度相同。有利于使模切产品进行模切时受力更均匀,保证了冲切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设有N个,所述N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个所述凸出部间隔设置,且N个所述凸出部等间距设置。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的具体间距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如根据模切产品的直径、宽度或环宽等设置N个所述凸出部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设有N个,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N个所述凸出部的中轴线重合设置。有利于设置更多的所述凸出部,且能使模切产品进行模切时受力更均匀,保证冲切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形状为圆形环结构、三角形环结构、椭圆形环结构和方形环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有利于蚀刻刀模的刀口与所述凸出部受力,提升了冲切效果,相对其他形状也能降低投入成本。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形状与模切蚀刻刀模的刀口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述凸出部11设有2个,分别为第一凸出部111和第二凸出部112。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1形成投影时,所述第一凸出部111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12的投影的形状均为圆形环结构。且所述第一凸出部111套设于所述第二凸出部112内,即所述第一凸出部111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凸出部112的投影的内圆周内。且所述第一凸出部111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12的中轴线重合设置,即所述第一凸出部111和所述第二凸出部112同圆心设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模切模具的背面的结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述凸出部11设有1个,且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形成投影时,所述凸出部11的投影的形状为圆形环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模切模具的背面的结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又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述凸出部11设有3个,所述凸出部11分别为第一方形凸出部1101、第二方形凸出部1102和第三方形凸出部1103,且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形成投影时,所述第一方形凸出部1101的投影、所述第二方形凸出部1102的投影和所述第三方形凸出部1103的投影的形状均为方形环结构。所述第一方形凸出部1101、所述第二方形凸出部1102和所述第三方形凸出部1103依次套设,即所述第一方形凸出部1101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方形凸出部1102的投影的内方形框内,所述第二方形凸出部1102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三方形凸出部1103的投影的内方形框内。且所述第一方形凸出部1101、所述第二方形凸出部1102和所述第三方形凸出部1103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形凸出部1101的中轴线、所述第二方形凸出部1102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三方形凸出部1103的中轴线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的形状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凸出部的环宽与所述承托部的环宽的差值为10-20mm。有利于蚀刻刀模的刀口与所述凸出部受力,保证了冲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环宽指的是所述凸出部的外边缘到所述凸出部中轴线的距离减去所述凸出部的内边缘到所述凸出部中轴线的距离。如所述凸出部为圆形环结构,所述环宽指的是圆环的宽度,即是通过外圆半径减去内圆半径得出。
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的形状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凸出部的环宽与所述承托部的环宽的差值为10mm、12mm、15mm、17mm、19mm和20mm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内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内边缘的距离为5-10mm,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外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外边缘的距离为5-10mm。受力更均匀,能有效防止所述模切模具未设置所述凸出部的部分翘起,保证了冲切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内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内边缘的距离为5mm、6mm 7.5mm、9mm和10mm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外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外边缘的距离为5mm、6mm 7.5mm、9mm和10mm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4,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1形成投影时,所述承托部12的投影和所述凸出部11的投影的形状均为圆形环结构。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凸出部111包括第一内边缘1111和第一外边缘1112,所述第一内边缘1111和所述第一外边缘1112套设构成所述第一凸出部111。所述第二凸出部112包括第二内边缘1121和第二外边缘1122,所述第二内边缘1121和所述第二外边缘1122套设构成所述第二凸出部112。且所述第一内边缘1111的半径、所述第一外边缘1112的半径、所述第二内边缘1121的半径和所述第二外边缘1122的半径依次增大。
如图3所示,所述承托部12包括第一承托部121和第二承托部122。所述第一承托部121包括第三内边缘1211和第三外边缘1212,所述第三内边缘1211和所述第三外边缘1212套设构成所述第一承托部121。所述第二承托部122包括第四内边缘1221和第四外边缘1222,所述第四内边缘1221和所述第四外边缘1222套设构成所述第二承托部122。且第一承托部121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承托部122的投影的内圆周内,即所述第三内边缘1211的半径、所述第三外边缘1212的半径、所述第四内边缘1221的半径和所述第四外边缘1222的半径依次增大。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1形成投影时,所述第一承托部121的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111的投影内,所述第二承托部122的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二凸出部112的投影内。即所述第一内边缘1111的半径、所述第三内边缘1211的半径、所述第三外边缘1212的半径、所述第一外边缘1112的半径、所述第二内边缘1121的半径、所述第四内边缘1221的半径、所述第四外边缘1222的半径和所述第二外边缘1122的半径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边缘1111与所述第三内边缘1211的距离为5-10mm;所述第三外边缘1212与所述第一外边缘1112的距离为5-10mm;所述第二内边缘1121与所述第四内边缘1221的距离为5-10mm;所述第四外边缘1222与所述第二外边缘1122的距离为5-10mm。
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的形状为圆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椭圆形结构和方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内边缘和外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边缘的距离均为5-10mm。受力更均匀,能有效防止所述模切模具未设置所述凸出部的部分翘起,保证了冲切效果。
图7为图5所示模切模具的正面的结构俯视图;图8为图5所示模切模具中承托部的投影与凸出部的投影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7和图8,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形成投影时,所述承托部12的投影的形状为圆形结构,所述凸出部11的投影的形状为圆形环结构。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凸出部11包括第五内边缘1131和第五外边缘1132,所述第五内边缘1131和所述第五外边缘1132套设构成所述凸出部11。且所述第五内边缘1131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五外边缘1132的半径。
如图7所示,所述承托部12包括第六边缘123。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承托部12的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凸出部11的投影内,即所述第六边缘123位于所述第五内边缘1131和所述第五外边缘1132之间。所述第五内边缘1131的半径、第六边缘123的半径和所述第五外边缘1132的半径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内边缘1131与所述第六边缘123的距离为5-10mm;所述第六边缘123与所述第五外边缘1132的距离为5-10mm。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模具本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在此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Claims (10)

1.一种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背面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向远离所述模具本体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模具本体的正面用于承托模切产品,以平行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轴线的光线对所述模具本体形成投影时,所述模具本体承托所述模切产品的承托部的投影的边缘位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高度为0.05-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设有N个,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形状为圆形环结构、三角形环结构、椭圆形环结构和方形环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的形状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形状相同,且所述凸出部的环宽与所述承托部的环宽的差值为10-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内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内边缘的距离为5-10mm,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外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外边缘的距离为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的形状为圆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椭圆形结构和方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凸出部的投影的内边缘和外边缘与所述承托部的投影的边缘的距离均为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设有N个,所述N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个所述凸出部间隔设置,且N个所述凸出部的高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设有N个,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N个所述凸出部的中轴线重合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模具本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CN202221884983.6U 2022-07-21 2022-07-21 模切模具 Active CN217669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4983.6U CN217669850U (zh) 2022-07-21 2022-07-21 模切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4983.6U CN217669850U (zh) 2022-07-21 2022-07-21 模切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9850U true CN217669850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7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84983.6U Active CN217669850U (zh) 2022-07-21 2022-07-21 模切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9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0025B (zh) 坯料、成形品、模具以及坯料的制造方法
CN210939671U (zh) 小孔套位模切产品套冲模具
CN217669850U (zh) 模切模具
CN202021260U (zh) 圆形拉伸件侧边切割模具
CN210126124U (zh) 斜边模切刀具
CN111136726B (zh) 同心模切加工工艺
CN201823825U (zh) 一种用于羽子板下料的双工位模具
CN211304393U (zh) 金属按键整框冲切成品冲落模具
CN208133124U (zh) 一种3d裁切刀模
CN219854911U (zh) 一种橡胶冲片成型试片的垫板
CN207996937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板边框固定件的加工模具
CN215033051U (zh) 圆环形薄料金属件的冲压模具
CN213002077U (zh) 一种定长套位简易治具
CN212525599U (zh) 一种u型异型类铁芯模具的弹性卸料装置
CN215849283U (zh) 一种试剂瓶基座盖板模内十字刀口成型装置
CN205200280U (zh) 一种冲板装置
CN219599608U (zh) 一种剃须刀刀网浮动结构及电动剃须刀
CN208904139U (zh) 一种蓄电池的成型板栅结构
CN204710935U (zh) 一种具有定位缓冲功能的冲切模具
CN211441166U (zh) 一种注塑件贴膜切料装置
CN219522366U (zh) 一种方口圆形缓冲包装垫片成型模具
CN212241381U (zh) 一种防尘罩加工专用刀具
CN203621196U (zh) 一种冲孔切料模具
CN211307855U (zh) 一种水胶印刷定位治具
CN219618010U (zh) 具有定位结构的pet膜及加工该pet膜的平刀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