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8658U - 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 - Google Patents

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8658U
CN217658658U CN202221029663.2U CN202221029663U CN217658658U CN 217658658 U CN217658658 U CN 217658658U CN 202221029663 U CN202221029663 U CN 202221029663U CN 217658658 U CN217658658 U CN 217658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ok
book supporting
bottom plate
de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96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崇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8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8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包括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其中底板与中间板铰接,中间板与撑书板铰接,撑书架具有打开和收折两种状态,撑书架打开时,撑书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撑书架收折时,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折叠在一起;撑书板的底端或者中间板的前端设有托板,在托板的中部安装中位书夹或/和撑书板的左右两边安装侧位书夹。本实用新型主体采用板式折叠结构,具有构成的简洁性,结构的稳定性,操作的便捷性,使用的安全性,外观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单独配备中位书夹、侧位书夹,也可以同时配备中位书夹和侧位书夹,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而且取下与安放书籍更容易操作,翻页更便捷,取下书籍并在其上做笔记时不受书夹干扰。

Description

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撑书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
背景技术
申请人致力于课桌用撑书架的研创,以盼促进青少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加强“一尺,一拳,一寸”的正确读写姿势,希望能通过撑书架的护眼、正姿和助学功能来助力儿童青少年的全面成长。至今,申请人已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课桌撑书架,如于2021年12月7日公告的“课桌用升降撑书架”(专利号:ZL202120345215.2),这些撑书架虽然能够满足在课桌上凌空支撑书籍或平板电脑并能够收折的需求,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
1、撑书架收折后,相对于桌面的高度较大,不利于学生安全和撑书架自身安全,
2、撑书架的组件多,有结构复杂、组装繁琐、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3、将撑书架作为课桌的部件,即在设计附带有撑书架的课桌时难度较大。
4、书夹的结构复杂,并且在撑书架上安装书籍、卸取书籍和翻页时便捷度低,取下书籍并在其上做笔记时有书夹的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其中底板与中间板铰接,中间板与撑书板铰接,所述撑书架具有打开和收折两种状态,撑书架打开时,撑书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撑书架收折时,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折叠在一起;所述撑书板的底端或者中间板的前端设有托板,在托板的中部安装中位书夹或/和撑书板的左右两边安装侧位书夹。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块依次铰接的平板构成撑书架的主体,相对于背景技术结构更加简单,组装更容易,成本更低。当本实用新型处于收折状态时,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既可以贴合,又可以镶嵌,撑书板靠近课桌桌面,整个撑书架收折后的重合度大,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安全性好;当本实用新型处于打开状态时,中间板前端抬起,所设置的托板位于桌面上方,打开的书籍凌空支撑在托板上,书籍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倚靠撑书板,此时可以采用单独配备的中位书夹来夹持书籍的底部,也可以采用单独配备的侧位书夹来夹持书籍的侧边,还可以采用同时配备的中位书夹和侧位书夹来分别夹持书籍的底部和侧边,不仅满足了不同情形的夹持需要,使书籍在撑书架上固定牢靠,而且夹持或取出书籍以及翻页操作均非常简便,当取下书籍并在其上做笔记时没有书夹的干扰。除此之外,在托板上还可以凌空支撑平板电脑,能够助力于融入了平板电脑的新型课堂学习模式。
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可以单独设置,然后将底板直接固定在现有课桌桌面上,这样不用改变现有课桌的结构,也能使现有课桌具备有撑书架功能;也可以不单独设置底板,而是以课桌桌面的后部作为底板,即直接在课桌桌面上设置中间板和撑书板,就能使新制造的课桌也具备有撑书架功能,所以本实用新型也为在现行课桌设计和生产中如何解决好撑书架功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方式。
作为优选,撑书架收折时,所述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从下往上依次贴合。
在所述中间板上开有第一窗口,该第一窗口中铰接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应的第一支腿,所述撑书架打开时,第一支腿的下端嵌入底板上对应开设的定位槽中。以上结构撑书架打开时中间板由第一支腿支撑,能够确保中间板的稳固性;撑书架收折后,第一支腿完全隐藏于中间板上的第一窗口中,不会影响撑书架收折后的高度尺寸及平整性。
在所述底板的两侧铰接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与长条形的限位套一端相固定,中间板侧边设置的限位柱从对应侧的限位套中穿过。在中间板打开或放下的过程中,限位柱在限位套中滑移,限位柱与限位套配合,起限位的作用,以防止中间板打开角度过大。
在所述撑书板上开有第二窗口,该第二窗口中铰接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应的第二支腿,所述撑书架打开时,第二支腿的自由端由中间板上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支撑。以上结构撑书架打开时撑书板由第二支腿支撑,能够确保撑书板的稳固性,避免在撑书状态发生晃动;撑书架收折后,第二支腿完全隐藏于撑书板上的第二窗口中,不会影响撑书架收折后的高度尺寸及平整性。
为了简化结构,并使撑书架由收折状态快速稳定在打开状态,在所述撑书板底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定位板,撑书架打开时,定位板的底部与底板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在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卡环,底板上设有与卡环相配合的卡扣,所述卡扣为“L”形,卡扣的竖段与底板相固定,卡扣的横段基本平行于底板,且卡扣横段的自由端朝向后方。
作为优选,撑书架收折时,所述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至少有两块板镶嵌在一起。
撑书架收折时,所述中间板镶嵌在底板中,且中间板的上板面与底板的上板面平齐,所述撑书板的部分板体镶嵌在中间板中;在所述撑书板底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定位板,撑书架打开时,定位板的底部与底板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以上结构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撑书架折叠后的高度尺寸,尽可能地减小了对学生使用课桌的影响;另一方面,撑书架打开容易,保持打开状态的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撑书架收折时,所述中间板镶嵌在底板中,且中间板的上板面与底板的上板面平齐,所述撑书板贴合在中间板及底板上;在所述撑书板底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定位板,撑书架打开时,定位板的底部与底板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撑书架收折时,所述撑书板的部分板体镶嵌在中间板中,中间板贴合在底板上;在所述撑书板底端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撑书架收折时,支撑杆隐藏在底板上对应开设的纵向槽中,撑书架打开时,支撑杆的底部与底板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
所述撑书架打开时,撑书板与底板之间所形成夹角的数值范围为110°-160°。撑书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过小,书籍纸面受光照较弱,并且学生易勾头看书,不仅不便于学生进行阅读,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视力及颈椎健康;撑书板与底板之间夹角过大,撑书架放上书籍后占用的桌面空间大,甚至于超出桌面后端。
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制作,所述托板与中间板为一体结构,且托板和中间板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中位书夹包括阻尼转轴和弹性压条,阻尼转轴的固定部分与托板固定连接,在阻尼转轴的活动部分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弹性压条。以上结构当打开的书籍支撑在托板上之后,阻尼转轴的活动部分向上翻转,带动左右两个弹性压条一起运动,使两个弹性压条分别压迫在书籍左右半部的下端,由此一方面使得书籍在撑书架上安放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在阻尼转轴预紧力的作用下,书籍定位牢靠,页面平整,欲取下所支撑书籍时,将阻尼转轴的活动部分向下转动,使弹性压条脱离书籍,即可从撑书架上取下书籍,也可以将书籍沿其所在平面向上直接抽出;另一方面,弹性压条压迫书籍的位置靠近书籍下边沿,翻页时操作便捷,以向左翻页为例,只需将右边的待翻书页上提,使待翻书页脱离右侧的弹性压条,然后将待翻书页翻至左侧,并由左边的弹性压条压住即可。
所述弹性压条由钢丝制成,弹性压条的下端与阻尼转轴的活动部分固定,弹性压条的上端设有压头或者弹性压条上包覆有胶套。以上结构弹性压条制作简单,结构强度好;通过弹性压条上的压头或胶套来压迫书籍,压头优选为球形橡胶结构,对书纸有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在所述撑书板上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垫块,该垫块与撑书板相固定或铰接,在垫块上安装侧位书夹,所述侧位书夹由弹性杆和球头组成,弹性杆的一端与垫块固定,在弹性杆的另一端安装球头,且球头与垫块相接触。以上结构可将书纸塞入球头与垫块之间,球头在弹性杆弹力的作用下将书纸压紧在垫块上,确保了夹持书籍侧边的牢靠性,垫块顶起书纸,克服了书脊对书纸平整性的干扰,有利于阅读。
为了尽可能减小撑书架收折后占用的桌面空间,所述撑书板由相互铰接并能折叠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撑书架收折后,相对于桌面的高度较小,有利于学生安全和撑书架自身安全,
2、撑书架的组件少,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3、将撑书架作为课桌的部件,即在设计附带有撑书架的课桌时难度较小。
4、书夹的结构简单,并且在撑书架上安装书籍、卸取书籍和翻页时便捷度高,取下书籍并在其上做笔记时没有书夹的干扰。
5、本实用新型支持在课桌后端上方的恰当区域内凌空支撑书籍等纸质学习用品和平板电脑,助力平板电脑融入课堂学习,并且使它们对于学生有适合于阅读的距离、高度和倾角,不但拓展了桌面上能够用于学习活动的区域,而且优化了该区域的布局,进而对课堂学习活动实施优化,它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有利于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有利于提高读写舒适度专注度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习用品的管理和跌落安全保护。
6、本实用新型既为现有课桌升级成为具有撑书架功能的课桌提供了有益方式,也为待生产的课桌升级成为具有撑书架功能的课桌提供了有益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侧位书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3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8为实施例4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7拆除中位书夹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撑书架的主体由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中间板2和撑书板3组成,两相邻板之间通过转轴或合页或其它类似的方式相铰接,具体为:底板1的后端与中间板2的后端相铰接,中间板2的前端与撑书板3的下端相铰接。撑书架收折时,底板1、中间板2和撑书板3折叠后依次贴合在一起;撑书架打开时,撑书板3与底板1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钝角,并且夹角的数值范围优选为110°-160°。
如图1、图2所示,在中间板2上开有第一窗口21,该第一窗口21为长条形或扇形或其它适合的形状,第一窗口21中铰接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应的第一支腿22,铰接点位于第一支腿的上部,第一支腿22能够绕铰接点转动。撑书架打开时,第一支腿22的下端嵌入底板1上对应开设的定位槽11中,使得中间板2由第一支腿22稳固支撑;撑书架收折时,第一支腿22隐藏于第一窗口21中。为了限制第一支腿22的转动范围,可以在第一窗口21旁边的适合位置设置挡块。在底板1的两侧均铰接有定位片12,各定位片12配备一个长条形的限位套13,定位片12与限位套13一端相固定,中间板2侧边设置的限位柱从对应侧的限位套13中穿过。在中间板2打开或放下的过程中,限位柱在限位套13中滑移,限位柱与限位套13配合,起限位的作用,以防止中间板2打开角度过大。
如图1、图2所示,撑书板3可以是一块整的平板,撑书板3也可以由相互铰接并能折叠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组成,第一支撑板34位于第二支撑板35的上方。撑书架收折时,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贴合,撑书架打开时,第一支撑板34由第二支撑板35支撑,此时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优选共面。在第二支撑板35上开有第二窗口31,该第二窗口31为“∩”形、“M”形、长条形、扇形或其它适合的形状,第二窗口31中铰接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应的第二支腿32,铰接点位于第二支腿32的下端,第二支腿32的上端为自由端。撑书架打开时,第二支腿32的自由端摆下,并由中间板2上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23支撑,使得撑书板3在撑书架打开状态下保持稳固;撑书架收折时,第二支腿32完全隐藏于第二窗口31中。
如图1、图2所示,在中间板2的前端设有托板4,托板4与中间板2优选为一体结构,且托板4和中间板2在同一平面上,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托板4设置在撑书板3 的底端。在托板4的中部安装中位书夹5,中位书夹5包括阻尼转轴51和弹性压条52,阻尼转轴51的固定部分与托板4固定连接,在阻尼转轴51的活动部分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弹性压条52,弹性压条52优选呈倒八字形分布。弹性压条52采用钢丝制成,弹性压条52 的下端与阻尼转轴51的活动部分固定,两个弹性压条52的上端设有压头53,该压头53优选为球形橡胶结构,对书纸有保护作用。当然,作为等同的替换,也可以不设置压头3,而是在弹性压头52上包覆胶套54(见图4、图6、图7、图8、图10、图11)。为了尽可能减小撑书架收折后的整体高度,在第一支撑板34的正面对应弹性压条52的位置开有凹槽55,以便于容置弹性压条52。在第二支撑板35的正面对应压头53的位置开有让位槽56,使打开撑书板后进而再打开中位书夹时,压头53与第二支撑板35不发生干涉。
如图1、图2所示,在撑书板3上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垫块33,垫块33的造型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垫块33可以采用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垫块33与第一支撑板34相固定;第二种,垫块33与撑书板3相铰接,该垫块33具有打开和收折两种状态,垫块33打开时,左右两边的垫块33在一条直线上,垫块33收折时,折叠在撑书板3的表面或侧边或顶部。在每个垫块33上均安装侧位书夹6,侧位书夹6采用图3所示结构:侧位书夹6由弹性杆 61和球头62组成,弹性杆61的一端与垫块33固定,在弹性杆61的另一端安装球头62,且球头62与垫块33相接触,需要夹持书纸时,将书纸塞入球头62与垫块33之间即可。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撑书架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折状态,当本实用新型处于收折状态时,支撑板3的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折叠后贴合在中间板2上,中间板2贴合在底板1上,底板1可以与课桌桌面相固定,也可以是课桌桌面的一部分。需要打开时,先向上拉起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使第一支撑板34与第二支撑板35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此过程中第二支腿32的自由端在中间板2的板面上滑移,当第二支撑板35运动至垂直于中间板2时,第二支腿32的自由端正好越过第一限位块23,并由第一限位块23支撑限位,此时构成支撑板3的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共面,接着向上拉起中间板2,此过程中第一支腿22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摆下,当中间板2打开到最大角度时,第一支腿22的下端嵌入底板1上的定位槽11中,使第一支腿22稳固支撑中间板2,此时中间板2前高后低处于倾斜状态,而撑书板3前低后高处于倾斜状态,中间板2和撑书板3的倾斜角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撑书架的主体打开后,将打开的书籍放置于托板4上,书籍的底部由托板4支撑,书籍的书脊倚靠在撑书板3上,书籍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分别倚靠在对应侧的垫块33上,并由侧位书夹6夹持;用手操纵阻尼转轴5的活动部分向上转动,能够使左右两个弹性压条52 上的压头53分别压迫在书籍左右半部的下端,在阻尼转轴51预紧力的作用下,书籍定位牢靠,页面平整。翻页的时候,以向左翻页为例,只需将右边的待翻书页上提,使待翻书页脱离右侧的弹性压条52,然后将待翻书页翻至左侧,并由左边的弹性压条52压住即可。
书籍使用完或者需要取下书籍做笔记时,先将书籍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分别脱离对应侧的侧位书夹6,然后将阻尼转轴5的活动部分向下转动,使弹性压条52脱离书籍,即可从撑书架上取下书籍,也可松开侧位书夹6后直接将书籍沿其所在平面向上直接从弹性压条52的压迫中抽出。
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凌空支撑平板电脑,将平板电脑放置于托板4上,使平板电脑的底部由托板4上表面支撑,而平板电脑倚靠在左右两边的垫块33上或未取下的书籍上即可。
使用完毕后,先卸下书籍,接着将第二支腿32收起,使第二支腿32进入第二窗口31中,然后将构成支撑板3的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折叠后放下,使支撑板3贴合在中间板2上,再将第一支腿22收起,使第一支腿22进入第一窗口21中,最后将中间板2 放下,使中间板2贴合在底板1上即可。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本实施例可以只配备中位书夹5或者只配备侧位书夹6。
实施例2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摒弃了实施例1中撑书架打开后对中间板2、撑书板3的支撑方式(即取消了第一支腿22、第二支腿32等部件),而是在撑书板3底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定位板37,撑书架打开时,定位板37的底部与底板1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以卡接配合为例:在定位板37的底部设置有卡环371,底板1上设有与卡环371相配合的卡扣372,卡扣372优选为“L”形,卡扣372的竖段与底板1相固定,卡扣372的横段基本平行于底板1,且卡扣372横段的自由端朝向后方。当撑书架打开后,卡环371从后往前卡入卡扣372 横段与底板1之间,并由卡扣372竖段限位,由此确保了撑书板3稳定在撑书状态,同时约束了中间板2不能产生运动,此时撑书架稳定地处于打开状态。撑书架收折后,构成支撑板 3的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折叠后贴合在中间板2上,中间板2贴合在底板1上。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操作方式与实施例1近似,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3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底板1上开有容置中间板2的凹槽,中间板2上开有容置第二支撑板35的缺口。撑书架收折后,中间板2镶嵌在底板1上的凹槽中,且中间板2 的上板面与底板1的上板面平齐,第二支撑板35镶嵌在中间板2中,第二支撑板35的上板面也与底板1的上板面平齐。在撑书板3底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定位板37,撑书架打开时,定位板37的底部与底板1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操作方式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4
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板1分成左右两块,中间板2位于左右两块底板1之间。撑书架收折后,中间板2镶嵌在两块底板1之间,且中间板2的上板面与底板1的上板面平齐,第二支撑板35镶嵌在中间板2中,第二支撑板35的上板面也与底板1的上板面平齐。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操作方式与实施例3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5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板1为课桌桌面,在课桌桌面后部的中间位置开有容置中间板2的凹槽,中间板2上开有容置第二支撑板35的缺口。撑书架收折后,中间板2镶嵌在课桌桌面的凹槽中,且中间板2的上板面与课桌桌面平齐,第二支撑板35镶嵌在中间板2中,第二支撑板35的上板面也与课桌桌面平齐。在撑书板3底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定位板37,撑书架打开时,定位板37的底部与课桌桌面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操作方式与实施例3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6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板1分成左右两块,中间板2位于左右两块底板1之间。撑书架收折后,中间板2镶嵌在两块底板1之间,且中间板2的上板面与底板1的上板面平齐,第二支撑板35与第一支撑板34折叠后,第二支撑板35贴合在底板1及中间板2上。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操作方式与实施例3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7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摒弃实施例2中采用的定位板37与底板1左右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的方式,而是在撑书板3底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38,撑书架收折时,支撑杆 38隐藏在底板1上对应开设的纵向槽14中,中间板2贴合在底板1上,第二支撑板35与第一支撑板34折叠后,第二支撑板35镶嵌在中间板2中,第二支撑板35的上板面与中间板2 的上板面平齐。撑书架打开后,支撑杆38的底部由纵向槽14的槽底支撑,使撑书架稳定在打开状态。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操作方式与实施例3近似,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例如改变侧位书夹或中位书夹的结构,或者改变第一、第二支腿的造型,或者将撑书板改为框架结构,或者改变各构件的材质等等,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16)

1.一种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中间板(2)和撑书板(3),其中底板(1)与中间板(2)铰接,中间板(2)与撑书板(3)铰接,所述撑书架具有打开和收折两种状态,撑书架打开时,撑书板(3)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撑书架收折时,底板(1)、中间板(2)和撑书板(3)折叠在一起;
所述撑书板(3)的底端或者中间板(2)的前端设有托板(4),在托板(4)的中部安装中位书夹(5)或/和撑书板(3)的左右两边安装侧位书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撑书架收折时,所述底板(1)、中间板(2)和撑书板(3)从下往上依次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板(2)上开有第一窗口(21),该第一窗口(21)中铰接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应的第一支腿(22),所述撑书架打开时,第一支腿(22)的下端嵌入底板(1)上对应开设的定位槽(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的两侧铰接有定位片(12),该定位片(12)与长条形的限位套(13)一端相固定,中间板(2)侧边设置的限位柱从对应侧的限位套(13)中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撑书板(3)上开有第二窗口(31),该第二窗口(31)中铰接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应的第二支腿(32),所述撑书架打开时,第二支腿(32)的自由端由中间板(2)上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23)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撑书板(3)底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定位板(37),撑书架打开时,定位板(37)的底部与底板(1)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板(37)的底部设置有卡环(371),底板(1)上设有与卡环(371)相配合的卡扣(372),所述卡扣(372)为“L”形,卡扣(372)的竖段与底板(1)相固定,卡扣(372)的横段基本平行于底板(1),且卡扣(372)横段的自由端朝向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撑书架收折时,所述底板(1)、中间板(2)和撑书板(3)至少有两块板镶嵌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撑书架收折时,所述中间板(2)镶嵌在底板(1)中,且中间板(2)的上板面与底板(1)的上板面平齐,所述撑书板(3)的部分板体镶嵌在中间板(2)中;在所述撑书板(3)底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定位板(37),撑书架打开时,定位板(37)的底部与底板(1)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撑书架收折时,所述中间板(2)镶嵌在底板(1)中,且中间板(2)的上板面与底板(1)的上板面平齐,所述撑书板(3)贴合在中间板(2)及底板(1)上;在所述撑书板(3)底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定位板(37),撑书架打开时,定位板(37)的底部与底板(1)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撑书架收折时,所述撑书板(3)的部分板体镶嵌在中间板(2)中,中间板(2)贴合在底板(1)上;在所述撑书板(3)底端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38),撑书架收折时,支撑杆(38)隐藏在底板(1)上对应开设的纵向槽(14)中,撑书架打开时,支撑杆(38)的底部与底板(1)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书架打开时,撑书板(3)与底板(1)之间所形成夹角的数值范围为110°-16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与中间板(2)为一体结构,且托板(4)和中间板(2)在同一平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位书夹(5)包括阻尼转轴(51)和弹性压条(52),阻尼转轴(51)的固定部分与托板(4)固定连接,在阻尼转轴(51)的活动部分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弹性压条(52),该弹性压条(52)由钢丝制成,弹性压条(52)的下端与阻尼转轴(51)的活动部分固定,弹性压条(52)的上端设有压头(53)或者弹性压条(52)上包覆有胶套(54)。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或14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撑书板(3)上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垫块(33),该垫块(33)与撑书板(3)相固定或铰接,在垫块(33)上安装侧位书夹(6),所述侧位书夹(6)由弹性杆(61)和球头(62)组成,弹性杆(61)的一端与垫块(33)固定,在弹性杆(61)的另一端安装球头(62),且球头(62)与垫块(33)相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书板(3)由相互铰接并能折叠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板(34)和第二支撑板(35)组成。
CN202221029663.2U 2022-01-27 2022-04-29 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 Active CN21765865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70359 2022-01-27
CN202220227035 2022-0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8658U true CN21765865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7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9663.2U Active CN217658658U (zh) 2022-01-27 2022-04-29 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8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8823U (zh) 阅读书架
CN217658658U (zh) 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
CN101152041A (zh) 看书器具
CN217658726U (zh) 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
CN210137950U (zh) 升降翻转式桌面撑书架
CN218278984U (zh) 新型板式撑书架
CN201375186Y (zh) 多功能电脑文件支架
CN217658659U (zh) 新型升降隐藏式课桌用折叠撑书架
CN217039277U (zh) 新式隐藏折叠式桌面撑书架
CN206102045U (zh) 一种多功能床上书桌
CN2796521Y (zh) 电脑学习多用桌
CN201452176U (zh) 桌面倾斜角度可调的学生课桌
CN210988874U (zh) 隐藏折叠式桌面撑书架
CN213757157U (zh) 新型隐藏折叠式桌面撑书架
CN201700691U (zh) 折叠凹槽书架
CN2380101Y (zh) 具有折叠支肘板的桌子
CN201398643Y (zh) 读书架
CN2636716Y (zh) 具有支肘板的写字桌
CN213605134U (zh) 一种教学用多功能课桌
CN2629538Y (zh) 新型课桌
CN204071123U (zh) 多功能课桌
CN202604031U (zh) 阅书架
CN214700050U (zh) 一种便携式英语学习支架
KR20200017670A (ko) 2단 페이지 클립을 갖는 북마크 독서대
CN2393395Y (zh) 多功能学生桌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