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8726U - 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 - Google Patents
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58726U CN217658726U CN202221746447.XU CN202221746447U CN217658726U CN 217658726 U CN217658726 U CN 217658726U CN 202221746447 U CN202221746447 U CN 202221746447U CN 217658726 U CN217658726 U CN 2176587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book
- supporting plate
- book supporting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446313 Lamel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包括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撑书板与底板铰接,中间板与底板或撑书板铰接,撑书架具有打开和收折两种状态,撑书架打开时,撑书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撑书架收折时,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折叠在一起;中间板的前端设有托板,在托板的中部安装中位书夹或/和撑书板的左右两边安装侧位书夹。本实用新型主体采用板式折叠结构,具有构成的简洁性,结构的稳定性,操作的便捷性,使用的安全性,外观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单独配备中位书夹、侧位书夹,也可以同时配备中位书夹和侧位书夹,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而且书籍定位牢靠,页面平整,取下与安放书籍更容易操作,翻页更便捷,取下书籍并在其上做笔记时不受书夹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撑书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 202120345215.2于2021年12月7公告了一种“课桌用升降撑书架”,该撑书架包括能够固定安放于课桌桌面上的剪式升降机构,在剪式升降机构的上端安装横梁,该横梁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书夹。上述撑书架存在以下不足:
1、撑书架的组件多,有结构复杂、组装繁琐、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2、撑书架打开或收折操作的步骤多,操作不方便。
3、书夹设置于横梁的两端,不便于安放/取下书籍及翻页。
4、书夹结构复杂,组装困难;在安放或取下书籍前需要用手一直压着书夹尾部,使书夹的夹口保持张开状态,待书籍被夹持部分进入或退出夹口再放手,操作的便捷性差且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其中撑书板与底板铰接,中间板与底板或撑书板铰接,所述撑书架具有打开和收折两种状态,撑书架打开时,撑书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撑书架收折时,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折叠在一起;所述中间板的前端设有托板,在托板的中部安装中位书夹或/和撑书板的左右两边安装侧位书夹。
本实用新型采用铰接在一起的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构成撑书架的主体,相对于背景技术结构更加简单,组装更容易,成本更低。当本实用新型处于收折状态时,底板、中间板和撑书板既可以贴合,又可以镶嵌,撑书板靠近课桌桌面,整个撑书架收折后的重合度大,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安全性好;当本实用新型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设置的托板位于桌面上方,打开的书籍凌空支撑在托板上,书籍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倚靠撑书板,此时可以采用单独配备的中位书夹来夹持书籍的底部,也可以采用单独配备的侧位书夹来夹持书籍的侧边,还可以采用同时配备的中位书夹和侧位书夹来分别夹持书籍的底部和侧边,不仅满足了不同情形的夹持需要,使书籍在撑书架上固定牢靠,而且夹持或取出书籍以及翻页操作均非常简便,当取下书籍并在其上做笔记时没有书夹的干扰。除此之外,在托板上还可以凌空支撑平板电脑,能够助力于融入了平板电脑的新型课堂学习模式。
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可以单独设置,然后将底板直接固定在现有课桌桌面上,这样不用改变现有课桌的结构,也能使现有课桌具备有撑书架功能;也可以不单独设置底板,而是以课桌桌面的后部作为底板,即直接在课桌桌面上设置撑书板等部件,就能使新制造的课桌也具备有撑书架功能,所以本实用新型也为在现行课桌设计和生产中如何解决好撑书架功能的问题提供了有益方式。
所述中间板为U形,在中间板前端的开口处设置托板,该托板的端部通过芯轴与中间板的侧边条连接,所述芯轴穿过撑书板的支脚的顶部并与支脚间隙配合;在所述中间板封闭端的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卡扣,撑书架打开时,所述卡扣与底板上对应设置的卡座相卡接。以上方案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撑书架打开或收折操作便捷,并且撑书架打开后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好。
在所述中间板上对应卡座的位置开有让位孔。以上结构撑书架收折后卡座位于对应的让位孔中,使中间板与底板之间贴合紧密,能有效降低整个撑书架的高度尺寸。
所述中间板为方框结构,中间板的后框条与底板铰接,中间板的前框条形成为托板,所述撑书板从中间板中穿过,在撑书板下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柱,撑书架打开时,所述定位柱支撑中间板,并且定位柱由中间板底部设置的导向条限位。以上方案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撑书架打开或收折操作便捷,并且撑书架打开后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好。
为了便于加工制作及安装,所述导向条为“L”形,导向条的两个自由端均固定在中间板上。
为了尽可能减小撑书架收折后占用的桌面空间,所述撑书板由相互铰接并能折叠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组成,第一支撑板与底板铰接。
所述中位书夹包括阻尼转轴和弹性压条,阻尼转轴的固定部分与托板固定连接,在阻尼转轴的活动部分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弹性压条,该弹性压条由钢丝制成,弹性压条的下端与阻尼转轴的活动部分固定,弹性压条的上端设有压头或者弹性压条上包覆有胶套。以上结构当打开的书籍支撑在托板上之后,阻尼转轴的活动部分向上翻转,带动左右两个弹性压条一起运动,使两个弹性压条分别压迫在书籍左右半部的下端,由此一方面使得书籍在撑书架上安放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在阻尼转轴预紧力的作用下,书籍定位牢靠,页面平整,欲取下所支撑书籍时,将阻尼转轴的活动部分向下转动,使弹性压条脱离书籍,即可从撑书架上取下书籍,也可以将书籍沿其所在平面向上直接抽出;另一方面,弹性压条压迫书籍的位置靠近书籍下边沿,翻页时操作便捷,以向左翻页为例,只需将右边的待翻书页上提,使待翻书页脱离右侧的弹性压条,然后将待翻书页翻至左侧,并由左边的弹性压条压住即可。所述弹性压条由钢丝制成,这样弹性压条制作简单,结构强度好;通过弹性压条上的压头或胶套来压迫书籍,压头优选为球形橡胶结构,对书纸有保护作用。
为了避免发生干涉,并方便操作和减小撑书架收折后的高度,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有避让弹性压条的第一让位缺口,第二支撑板上开有避让中位书夹的窗口。
在所述撑书板上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垫块,该垫块与撑书板相固定或铰接,在垫块上安装侧位书夹,所述侧位书夹由弹性杆和球头组成,弹性杆的一端与垫块固定,在弹性杆的另一端安装球头,且球头与垫块相接触。以上结构可将书纸塞入球头与垫块之间,球头在弹性杆弹力的作用下将书纸压紧在垫块上,确保了夹持书籍侧边的牢靠性,垫块顶起书纸,克服了书脊对书纸平整性的干扰,有利于阅读。
撑书架打开时,所述撑书板与底板之间所形成夹角的数值范围为110°-160°。撑书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过小,书籍纸面受光照较弱,并且学生易勾头看书,不仅不便于学生进行阅读,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视力及颈椎健康;撑书板与底板之间夹角过大,撑书架放上书籍后占用的桌面空间大,甚至于超出桌面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撑书架的组件少,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2、撑书架打开与收折操作简便、快捷,并且撑书架收折后,相对于桌面的高度较小,有利于学生安全和撑书架自身安全。
3、书夹的结构简单,并且在撑书架上安装书籍、卸取书籍和翻页时便捷度高,书籍定位牢靠,页面平整,取下书籍并在其上做笔记时没有书夹的干扰。
4、本实用新型支持在课桌后端上方的恰当区域内凌空支撑书籍等纸质学习用品和平板电脑,助力平板电脑融入课堂学习,并且使它们对于学生有适合于阅读的距离、高度和倾角,不但拓展了桌面上能够用于学习活动的区域,而且优化了该区域的布局,进而对课堂学习活动实施优化,它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有利于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有利于提高读写舒适度专注度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习用品的管理和跌落安全保护。
5、本实用新型既为现有课桌升级成为具有撑书架功能的课桌提供了有益方式,也为待生产的课桌升级成为具有撑书架功能的课桌提供了有益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为侧位书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定位柱支撑中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撑书架的主体由底板1、中间板2和撑书板3组成,其中,撑书板3可以是一块整的平板,撑书板3也可以由相互铰接并能折叠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组成,第一支撑板32位于第二支撑板33的下方,第一支撑板32下端的左右两边一体形成有支脚31,该支脚31与底板1之间通过转轴或合页或其它类似的方式相铰接,底板1优选为开口朝后的U形,且底板1两个侧边条的厚度小于其余部分的厚度。中间板2为U形,在中间板2前端的开口处设置托板4,该托板4的端部通过芯轴与中间板2的侧边条连接,芯轴穿过撑书板3的支脚31的顶部并与支脚31间隙配合。在中间板2封闭端的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卡扣21,撑书架打开时,卡扣21与底板1上对应设置的卡座11相卡接。中间板2上对应卡座11的位置开有让位孔22,而且在第二支撑板33上对应卡座11的位置开有第二让位缺口35。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托板4的中部安装中位书夹5,中位书夹5包括阻尼转轴51和弹性压条52,阻尼转轴51的固定部分与托板4固定连接,在阻尼转轴51的活动部分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弹性压条52,弹性压条52优选呈倒八字形分布。弹性压条52采用钢丝制成,弹性压条52的下端与阻尼转轴51的活动部分固定,两个弹性压条52的上端设有压头,该压头优选为球形橡胶结构,对书纸有保护作用。当然,作为等同的替换,也可以不设置压头,而是在弹性压头52上包覆胶套53。为了避免发生干涉,尽可能减小撑书架收折后的整体高度,在第一支撑板32上开有避让弹性压条52的第一让位缺口37,第二支撑板33上开有避让中位书夹5的窗口38。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第二支撑板33上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垫块36,垫块36的造型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垫块36可以采用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垫块36与第二支撑板33相固定;第二种,垫块36与第二支撑板33相铰接,该垫块36具有打开和收折两种状态,垫块36打开时,左右两边的垫块36在一条直线上,垫块36收折时,折叠在第二支撑板33的表面或侧边或顶部。在每个垫块36上均安装侧位书夹6,侧位书夹6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按压夹持式结构,也可以采用图4所示结构:侧位书夹6由弹性杆61和球头62组成,弹性杆61的一端与垫块36固定,在弹性杆61的另一端安装球头62,且球头62与垫块36相接触,需要夹持书纸时,将书纸塞入球头62与垫块36之间即可。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撑书架具有打开状态和收折状态,当本实用新型处于收折状态时,中间板2和底板1折叠在一起,优选为中间板2和第一支撑板32镶嵌在底板1中,三者的上板面平齐,而第二支撑板33贴合在第一支撑板32上。底板1可以与课桌桌面相固定,也可以是课桌桌面的一部分。需要打开时,向上拉起第二支撑板33和第一支撑板32,使第二支撑板33与第一支撑板32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此过程中中间板2的后端自然下垂,直至中间板2上的卡扣21卡入对应的卡座11中,形成稳定支撑,此时托板4和中间板2都垂直于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由第一支撑板32支撑,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优选共面,撑书板3与底板1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钝角,并且夹角的数值范围优选为110°-160°。
撑书架的主体打开后,将打开的书籍放置于托板4上,书籍的底部由托板4和中间板2的前端共同支撑,书籍的书脊倚靠在撑书板3上,书籍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分别倚靠在对应侧的垫块36上,并由侧位书夹6夹持;用手操纵阻尼转轴5的活动部分向上转动,能够使左右两个弹性压条52上的压头或胶套53分别压迫在书籍左右半部的下端,在阻尼转轴51预紧力的作用下,书籍定位牢靠,页面平整。翻页的时候,以向左翻页为例,只需将右边的待翻书页上提,使待翻书页脱离右侧的弹性压条52,然后将待翻书页翻至左侧,并由左边的弹性压条52压住即可。
书籍使用完或者需要取下书籍做笔记时,先将书籍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分别脱离对应侧的侧位书夹6,然后将阻尼转轴5的活动部分向下转动,使弹性压条52脱离书籍,即可从撑书架上取下书籍,也可松开侧位书夹6后直接将书籍沿其所在平面向上直接从弹性压条52的压迫中抽出。
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凌空支撑平板电脑,将平板电脑放置于托板4上,使平板电脑的底部由托板4上表面支撑,而平板电脑倚靠在左右两边的垫块36上或未取下的书籍上即可。
使用完毕后,先卸下书籍,接着向前摆动支撑板3,使卡扣21脱离卡座11,然后按压中间板2的前端同时将构成撑书板3的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向后放下,直至撑书板3放平,整个撑书架回到收折状态。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本实施例可以只配备中位书夹5或者只配备侧位书夹6。
实施例2
如图5、图6并结合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中间板2为方框结构,中间板2的后框条与底板1铰接,中间板2的前框条形成为托板4。撑书板3从中间板2中穿过,在撑书板3下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柱34,该定位柱34位于支脚31的顶部,撑书架打开时,定位柱34支撑中间板2,并且定位柱34向后由中间板2底部设置的导向条23限位,向前由托板4限位。导向条23为“L”形,导向条23的两个自由端均固定在中间板2上。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需要打开撑书架时,先向上拉起第二支撑板33和第一支撑板32,使第二支撑板33与第一支撑板32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此过程中左右两边的定位柱34位于对应导向条23的长边下端,并沿该长边向前滑移,定位柱34超过导向条23后,中间板2的前端在重力作用下下跌,并由定位柱34支撑,定位柱34由导向条23的短边限位,从而确保撑书架稳定在打开状态。
使用完毕后,先卸下书籍,接着抬起中间板2的前端,使定位柱34脱离导向条23的限制,再放下第二支撑板33,同时中间板2也随第一支撑板32及第二支撑板33放下,直至整个撑书架回到收折状态。
本实施例放置及卸取书籍的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例如改变侧位书夹或中位书夹的结构,或者改变各构件的造型、材质等等,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中间板(2)和撑书板(3),其中撑书板(3)与底板(1)铰接,中间板(2)与底板(1)或撑书板(3)铰接,所述撑书架具有打开和收折两种状态,撑书架打开时,撑书板(3)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撑书架收折时,底板(1)、中间板(2)和撑书板(3)折叠在一起;
所述中间板(2)的前端设有托板(4),在托板(4)的中部安装中位书夹(5)或/和撑书板(3)的左右两边安装侧位书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2)为U形,在中间板(2)前端的开口处设置托板(4),该托板(4)的端部通过芯轴与中间板(2)的侧边条连接,所述芯轴穿过撑书板(3)的支脚(31)的顶部并与支脚(31)间隙配合;在所述中间板(2)封闭端的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卡扣(21),撑书架打开时,所述卡扣(21)与底板(1)上对应设置的卡座(11)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板(2)上对应卡座(11)的位置开有让位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2)为方框结构,中间板(2)的后框条与底板(1)铰接,中间板(2)的前框条形成为托板(4),所述撑书板(3)从中间板(2)中穿过,在撑书板(3)下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柱(34),撑书架打开时,所述定位柱(34)支撑中间板(2),并且定位柱(34)由中间板(2)底部设置的导向条(23)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23)为“L”形,导向条(23)的两个自由端均固定在中间板(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书板(3)由相互铰接并能折叠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组成,第一支撑板(32)与底板(1)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位书夹(5)包括阻尼转轴(51)和弹性压条(52),阻尼转轴(51)的固定部分与托板(4)固定连接,在阻尼转轴(51)的活动部分上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弹性压条(52),该弹性压条(52)由钢丝制成,弹性压条(52)的下端与阻尼转轴(51)的活动部分固定,弹性压条(52)的上端设有压头或者弹性压条(52)上包覆有胶套(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2)上开有避让弹性压条(52)的第一让位缺口(37),第二支撑板(33)上开有避让中位书夹(5)的窗口(38)。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7或8所述的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撑书板(3)上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垫块(36),该垫块(36)与撑书板(3)相固定或铰接,在垫块(36)上安装侧位书夹(6),所述侧位书夹(6)由弹性杆(61)和球头(62)组成,弹性杆(61)的一端与垫块(36)固定,在弹性杆(61)的另一端安装球头(62),且球头(62)与垫块(36)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其特征在于:撑书架打开时,所述撑书板(3)与底板(1)之间所形成夹角的数值范围为110°-16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46447.XU CN217658726U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46447.XU CN217658726U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58726U true CN217658726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15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46447.XU Active CN217658726U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58726U (zh) |
-
2022
- 2022-07-06 CN CN202221746447.XU patent/CN2176587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28823U (zh) | 阅读书架 | |
CN217658726U (zh) | 学生课桌用板式撑书架 | |
CN2891804Y (zh) | 学生用多功能书桌 | |
CN217658658U (zh) | 课桌用板式折叠撑书架 | |
CN210137950U (zh) | 升降翻转式桌面撑书架 | |
CN217658659U (zh) | 新型升降隐藏式课桌用折叠撑书架 | |
CN218278984U (zh) | 新型板式撑书架 | |
CN214510091U (zh) | 一种多功能书架 | |
CN215125490U (zh) | 一种支脚可伸缩的读书架 | |
CN201700691U (zh) | 折叠凹槽书架 | |
CN210870369U (zh) | 床上桌 | |
CN211065522U (zh) | 一种便携式折叠阅读书架 | |
CN202112577U (zh) | 一种床上读书桌 | |
CN215501782U (zh) | 一种加宽书托书夹及阅读架 | |
CN209898630U (zh) | 一种面板夹和台架面板 | |
CN215502009U (zh) | 一种可在书架上支撑的伸缩写面 | |
CN219515628U (zh) | 一种读写架 | |
CN216651662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书桌 | |
CN2629538Y (zh) | 新型课桌 | |
CN201025993Y (zh) | 读书架 | |
CN216019777U (zh) | 便携学习书架 | |
CN211154494U (zh) | 一种大学英语用具有折叠功能的书架 | |
CN112401478B (zh) | 一种双台面可移动型智能桌面 | |
CN216383358U (zh) | 一种多功能语文用阅读授课工具 | |
CN212787867U (zh) | 一种书本阅读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