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2416U - 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2416U
CN217652416U CN202221557126.5U CN202221557126U CN217652416U CN 217652416 U CN217652416 U CN 217652416U CN 202221557126 U CN202221557126 U CN 202221557126U CN 217652416 U CN217652416 U CN 217652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ing column
clamping
building body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571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珩
姜洋
代雪梅
刘斌
杨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chuang Xinrui Design Consultant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chuang Xinrui Design Consultant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chuang Xinrui Design Consultant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chuang Xinrui Design Consultant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571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2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2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2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其用于对侧边进行夹持加固,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的一端;支撑柱,其竖向支撑于建筑体的顶边,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以使得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支撑柱形成为L型结构;伸缩油缸,其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支撑柱上。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现了对侧边的夹持加固,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顶边的支撑,同时夹持加固及顶边支撑结构连接为一体,还能实现现有常规的斜向连接加固结构的功能。

Description

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往往需要对建筑物进行连接加固。现有的加固连接装置一般都是通过在墙角侧边及顶边设置斜向的连接结构对两边进行加固连接,此种结构不能对侧边进行夹持加固,还需要专门设置夹持结构,另外不能实现对顶边的支撑,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其一方面实现了对侧边的夹持加固,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顶边的支撑,同时夹持加固及顶边支撑结构连接为一体,还能实现现有常规的斜向连接加固结构的功能。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包括:
夹持机构,其用于对侧边进行夹持加固,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的一端;
支撑柱,其竖向支撑于建筑体的顶边,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以使得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支撑柱形成为L型结构,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内凹形成凹槽,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内凹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底面与所述凹槽底面平齐,所述凹槽中上部恰好配合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面固定连接接触板,其为弹性结构,所述接触板凸出于所述支撑柱外并紧抵建筑体顶边,所述卡槽内卡合有卡板,其位于所述移动块底面,所述卡板凸出于所述支撑柱侧面外,所述卡板与所述凹槽底面之间插接有基础板;
伸缩油缸,其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支撑柱上。
优选的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平行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构成U型结构,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卡合所述建筑体。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建筑体的外侧,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建筑体的侧面内凹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内恰好配合有紧固板,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建筑体的侧面中心设置有内凹的螺纹孔,其贯通至所述开口内并紧抵所述紧固板,所述螺栓孔内配合有螺纹杆。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建筑体平行方向的侧面内凹于连接板内,所述连接板上下端均沿所述连接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螺纹通孔,所述活动板的上下端也设置有螺纹通孔,其与所述连接板上的任一螺纹通孔螺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紧固板朝向所述建筑体侧面固定有弹性层。
优选的是,所述螺纹杆外端设置有旋转把手。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一方面实现了对侧边的夹持加固,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顶边的支撑,同时夹持加固及顶边支撑结构连接为一体,还能实现现有常规的斜向连接加固结构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及支撑柱均能实现对建筑体的紧固夹持及支撑,同时均为弹性夹持及支撑,保护了建筑体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建筑体,2、连接柱,3、支撑柱,4、凹槽,5、卡槽,6、移动块,7、接触板,8、卡板,9、基础板,10、伸缩油缸,11、连接板,12、固定板,13、活动板,14、紧固板,15、螺纹杆,16、螺纹通孔,17、弹性层,1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包括:
夹持机构,其用于对侧边进行夹持加固,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的一端;
支撑柱3,其竖向支撑于建筑体1的顶边,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柱2的另一端以使得所述连接柱2与所述支撑柱3形成为L型结构,所述支撑柱3的顶面内凹形成凹槽4,所述支撑柱3的侧面内凹形成卡槽5,所述卡槽5底面与所述凹槽4底面平齐,所述凹槽4中上部恰好配合有移动块6,所述移动块6顶面固定连接接触板7,其为弹性结构,所述接触板7凸出于所述支撑柱3外并紧抵建筑体1顶边,所述卡槽5内卡合有卡板8,其位于所述移动块6底面,所述卡板8凸出于所述支撑柱3侧面外,所述卡板8与所述凹槽4底面之间插接有基础板9;
伸缩油缸10,其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柱2与所述支撑柱3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夹持机构对建筑体1侧面进行夹持,不再额外设置夹持装置,夹持机构设置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的建筑体1结构,建筑体1的侧边和顶边可能不处于完成90度垂直的状态,因此,支撑柱3和连接柱2设置为铰接,以使得支撑柱3的顶面与建筑体1顶板接触支撑,另外通过设置伸缩油缸10以连接支撑柱3和连接柱2为稳定的一体式结构。支撑柱3内设置移动块6和接触板7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体1顶边进行抵紧并完全接触支撑,接触板7与移动块6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卡板8向上沿着凹槽4和卡槽5移动从而将接触板7紧抵于建筑体1顶边,然后在卡板8下方插入较薄的基础板9,根据实际情况插入合适数量的基础板9,实现支撑柱3整体高度的微调。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11、固定板12和活动板13,所述固定板12和活动板13平行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1上构成U型结构,所述固定板12和活动板13之间卡合所述建筑体1。通过U型结构的夹持机构将建筑体1的侧板夹持加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板13位于所述建筑体1的外侧,所述活动板13朝向所述建筑体1的侧面内凹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内恰好配合有紧固板14,所述活动板13远离所述建筑体1的侧面中心设置有内凹的螺纹孔,其贯通至所述开口内并紧抵所述紧固板14,所述螺栓18孔内配合有螺纹杆15,其外端设置有旋转把手。通过旋转把手对螺纹杆15的旋转,螺纹杆15推动紧固板14朝向建筑体1移动,从而紧抵于建筑体1上,实现夹持机构的紧固夹持。紧固板14为方形结构且相对于活动板13的侧面占据较大面积。通过紧固板14接触建筑体1避免了建筑体1被夹持导致的损坏。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板13与所述建筑体1平行方向的侧面内凹于连接板11内,所述连接板11上下端均沿所述连接板11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螺纹通孔16,其仅在活动板13侧设置,所述活动板13的上下端也设置有螺纹通孔16,其与所述连接板11上的任一螺纹通孔16螺栓18连接。通过移动活动板13使其上下端的螺纹通孔16与连接板11上不同位置的螺纹通孔16对应并通过螺栓18连接,固定活动板13,从而实现适应不同厚度建筑体1的夹持的粗调节,再通过紧固板14的移动进行微调夹持距离,实现紧固夹持。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紧固板14朝向所述建筑体1侧面固定有弹性层17,其最大程度保证了建筑体1在夹持时不被损坏。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其用于对侧边进行夹持加固,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的一端;
支撑柱,其竖向支撑于建筑体的顶边,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以使得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支撑柱形成为L型结构,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内凹形成凹槽,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内凹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底面与所述凹槽底面平齐,所述凹槽中上部恰好配合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面固定连接接触板,其为弹性结构,所述接触板凸出于所述支撑柱外并紧抵建筑体顶边,所述卡槽内卡合有卡板,其位于所述移动块底面,所述卡板凸出于所述支撑柱侧面外,所述卡板与所述凹槽底面之间插接有基础板;
伸缩油缸,其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支撑柱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平行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构成U型结构,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卡合所述建筑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建筑体的外侧,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建筑体的侧面内凹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内恰好配合有紧固板,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建筑体的侧面中心设置有内凹的螺纹孔,其贯通至所述开口内并紧抵所述紧固板,所述螺纹孔内配合有螺纹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建筑体平行方向的侧面内凹于连接板内,所述连接板上下端均沿所述连接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螺纹通孔,所述活动板的上下端也设置有螺纹通孔,其与所述连接板上的任一螺纹通孔螺栓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板朝向所述建筑体侧面固定有弹性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外端设置有旋转把手。
CN202221557126.5U 2022-06-21 2022-06-21 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Active CN217652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7126.5U CN217652416U (zh) 2022-06-21 2022-06-21 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7126.5U CN217652416U (zh) 2022-06-21 2022-06-21 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2416U true CN217652416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4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7126.5U Active CN217652416U (zh) 2022-06-21 2022-06-21 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2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52416U (zh) 建筑结构的加固连接装置
CN210342697U (zh) 一种可伸缩式梁夹
CN211915065U (zh) 一种钢管杆加工用钢材整平装置
CN211736503U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支撑架
CN209981463U (zh) 一种移动通信天线用防护罩
CN216372183U (zh) 一种缓冲机械手
CN219138383U (zh) 一种铝模拉片拆卸装置
CN210508490U (zh) 一种历史建筑单元化隔墙的临时加固装置
CN210554973U (zh) 一种保洁工作车
CN220580790U (zh) 一种钢结构单扇密闭门
CN218970482U (zh) 一种具有挂钩的阳台栏杆
CN220667052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的外包角钢加固装置
CN214452693U (zh) 一种可拆卸式钢筋笼内支撑装置
CN220909202U (zh) 一种新型建筑安全网
CN21210524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CN218194750U (zh) 灵活式白车身安装定位夹具
CN220972866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卸料槽
CN214775129U (zh) 一种园林假山石连接加固结构
CN219033989U (zh) 一种设备安装施工作业吊篮
CN210685173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型柱
CN214939424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模板支撑架
CN214068176U (zh) 一种角钢塔标识牌安装架
CN220301589U (zh) 一种新型曲面幕墙
CN216840611U (zh) 房建施工用楼梯模板装置
CN217949749U (zh) 一种用于圈梁模板的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Reinforcement and connection device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025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Wuhan branch

Pledgor: LIANCHUANG XINRUI DESIGN CONSULTANT (WUHA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42000015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