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5756U - 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5756U
CN217645756U CN202220927958.5U CN202220927958U CN217645756U CN 217645756 U CN217645756 U CN 217645756U CN 202220927958 U CN202220927958 U CN 202220927958U CN 217645756 U CN217645756 U CN 217645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group
hole
loop bar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279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慧
李伦兰
曹捷
张凡
戴晴
蒋茜璇
汪晶
周雨晴
丁佩佩
凤林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9279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5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5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57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包括有连接杆、套杆、单孔连接杆、脚部往复锻炼装置和座椅,所述连接杆上方开设有连接孔组,且连接杆与方形管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套杆上方开设有另一连接孔组,且套杆与另一方形管组一侧固定连接,同时套杆通过连接销与连接杆调节连接,所述单孔连接杆一端通过连接柱与方形管组上方固定连接,且单孔连接杆通过连接轴承与带动杆活动连接,所述带动杆两端固定有把杆,所述座椅通过连接柱安装于另一方形管组上方,该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设置有方形管组,通过方形管组不仅起到上方和一侧固定连接效果,并且通过方形管组从而起到受力支撑和重力支撑连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截瘫患者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传感器加工用旋转式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截瘫,在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截瘫的类型分为脊髓受压型、脊髓休克型和脊髓本身损伤等,而截瘫患者长时间躺于床上时不仅影响血液循环还容易造成肌肉萎缩的情况,当患者出现肌肉萎缩情况时不仅影响患者康复的情况还增加病情的严重性,而现有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无法满足手脚同步锻炼运动的情况从而降低截瘫患者锻炼器材的使用性,并且现有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无法根据患者进行调节从而导致患者无法处于舒适的康复锻炼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传感器加工用旋转式喷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通过的现有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无法满足手脚同步锻炼运动的情况从而降低截瘫患者锻炼器材的使用性,并且现有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无法根据患者进行调节从而导致患者无法处于舒适的康复锻炼状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包括有连接杆、套杆、单孔连接杆、脚部往复锻炼装置和座椅,所述连接杆上方开设有连接孔组,且连接杆与方形管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套杆上方开设有另一连接孔组,且套杆与另一方形管组一侧固定连接,同时套杆通过连接销与连接杆调节连接,所述单孔连接杆一端通过连接柱与方形管组上方固定连接,且单孔连接杆通过连接轴承与带动杆活动连接,所述带动杆两端固定有把杆,所述座椅通过连接柱安装于另一方形管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方形管组,通过方形管组不仅起到上方和一侧固定连接效果,并且通过方形管组从而起到受力支撑和重力支撑连接效果,同时通过方形管组进行安装连接时依次利用方形管组底部与地面受力接触面积大保证整体设备的操作过程中的受力稳定性效果;
所述脚部往复锻炼装置安装于方形管组上方两侧。
优选的,所述脚部往复锻炼装置包括有通孔活动连接柱、活动连接件组、踩踏板、挂钩和拉伸弹簧,所述踩踏板底部与活动连接件组固定连接,且踩踏板通过活动连接件组和通孔活动连接柱与方形管组相对活动连接,同时踩踏板通过挂钩连接拉伸弹簧与通孔活动连接柱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活动连接件组,通过活动连接件组一侧起到固定连接效果,并且通过活动连接件组另一侧从而起到贯穿活动连接效果,同时通过活动连接件组从而对踩踏板起到受力旋转和和受力相对旋转调节效果,依次活动连接件组设置有4个,通过活动连接件组设置有4个,从而保证整体踩踏板受力过程中的受力均匀分散性效果。
优选的,所述接杆、方形管组和套杆构成相对滑行调节结构,且相对滑行调节机构相对滑行调节距离范围为0-2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套杆,通过套杆不仅起到开设连接效果,并且通过套杆同样起到固定连接效果,同时通过套杆从而对受力相对滑行运动效果,依次套杆与连接杆之间起到受力贯穿和受力相对调节效果。
优选的,所述带动杆和把杆连接形状类似“Z”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把杆,通过把杆同样起到固定连接效果,并且通过把杆同样起到受力带动效果,同时通过把杆依次起到受力旋转运动效果。
优选的,所述通孔活动连接柱与方形管组之间的连接倾斜角度区间范围为0-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通孔活动连接柱,通过通孔活动连接柱底部采取倾斜面与方形管组进行固定时从而方便通孔活动连接柱与方形管组之间处于倾斜方式安装,从而避免通孔活动连接柱处于垂直状态安装时不仅符合康复力学情况。
优选的,所述活动连接件组、踩踏板、挂钩和拉伸弹簧构成旋转拉伸机构,且旋转拉伸机构旋转拉伸距离范围为0-6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挂钩,通过挂钩一端同样起到固定连接效果,并且通过挂钩另一端从而与拉伸弹簧起到贯穿悬挂效果,同时通过挂钩依次通过拉伸弹簧对踩踏板起到拉伸和弹性恢复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
(1)设置有带动杆、把杆和单孔连接杆,当患者手部需要锻炼时或者手部带动把杆运动,并且把杆受力运动过程中使带动杆与单孔连接杆相对旋转运动,通过带动杆与单孔连接杆相对旋转运动过程中从而带动患者上方肌肉调动运动,通过上述结构件从而避免现有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无法满足手脚同步锻炼运动的情况从而降低截瘫患者锻炼器材的使用性情况;
(2)设置有脚部往复锻炼装置,当患者脚部与踩踏板受力接触时此时患者脚部带动踩踏板运动,踩踏板受力运动过程中带动活动连接件组与通孔活动连接柱相对旋转运动,并且踩踏板受力运动过程中带动拉伸弹簧进行拉伸运动,通过拉伸弹簧不仅对踩踏板起到运动限位效果还起到辅助踩踏板反向带动运动效果,并且通过脚部往复锻炼装置从而避免上述情况;
(3)设置有连接杆和套杆,当整体设备需要相对调节时通过方形管组带动连接杆与套杆相对运动,连接杆与套杆相对运动过程中从而调节整体设备的相对距离长度,通过连接杆和套杆调节整体设备相对距离长度时从而避免现有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无法根据患者进行调节从而导致患者无法处于舒适的康复锻炼状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孔连接杆、带动杆和把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脚部往复锻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杆,2、方形管组,3、套杆,4、单孔连接杆,5、带动杆,6、把杆,7、脚部往复锻炼装置,701、通孔活动连接柱,702、活动连接件组,703、踩踏板,704、挂钩,705、拉伸弹簧,8、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如图1所示,连接杆1上方开设有连接孔组,且连接杆1与方形管组2一侧固定连接,套杆3上方开设有另一连接孔组,且套杆3与另一方形管组2一侧固定连接,同时套杆3通过连接销与连接杆1调节连接,接杆1、方形管组2和套杆3构成相对滑行调节结构,且相对滑行调节机构相对滑行调节距离范围为0-20cm,当整体设备需要相对调节时通过方形管组2带动接杆1和套杆3相对运动,通过上述二者相对受力运动过程中从而调节整体设备的相对横向距离长度,通过调节整体设备的相对距离长度从而方便不同使用者进行使用,并且整体相对滑行调节机构相对滑行调节距离区间为20cm,同时整体相对滑行调节机构相对滑行调节距离区间为套杆3于接杆1横向调节运动距离长度。
如图2所示,单孔连接杆4一端通过连接柱与方形管组2上方固定连接,且单孔连接杆4通过连接轴承与带动杆5活动连接,带动杆5两端固定有把杆6,带动杆5和把杆6连接形状类似“Z”字形,通过上述二者连接形状类似“Z”字形,这样不仅体现上述二者之间连接的简单性,还体现上述二者之间连接的受力同步带动性和受力相对旋转运动性,再次体现上述二者之间的连接位置交错性和相对横向平行性效果,同时上述二者连接形状类似“Z”字形,依次体现上述二者之间连接的实用性和操作简单性效果,座椅8通过连接柱安装于另一方形管组2上方。
如图3所示,脚部往复锻炼装置7安装于方形管组2上方两侧,且脚部往复锻炼装置7包括有通孔活动连接柱701、活动连接件组702、踩踏板703、挂钩704和拉伸弹簧705,踩踏板703底部与活动连接件组702固定连接,且踩踏板703通过活动连接件组702和通孔活动连接柱701与方形管组2相对活动连接,通孔活动连接柱701与方形管组2之间的连接倾斜角度区间范围为0-45°,如果上述二者之间连接角度区间为90°时,此时上述二者连接后整体连接形状呈垂直连接状态,当上述二者连接形状呈垂直连接状态时同时带动通孔活动连接柱701上方的结构件均成垂直或者水平状态连接,当安装于通孔活动连接柱701上方的结构件处于垂直或者水平状态安装连接时不仅造成患者无法正常健康康复的情况,还导致安装于通孔活动连接柱701上方的结构件容易对患者脚部造成碰撞的情况,所以避免上述的从而将通孔活动连接柱701与方形管组2之间的连接倾斜角度区间设置为45°,同时踩踏板703通过挂钩704连接拉伸弹簧705与通孔活动连接柱701活动连接,活动连接件组702、踩踏板703、挂钩704和拉伸弹簧705构成旋转拉伸机构,且旋转拉伸机构旋转拉伸距离范围为0-6cm,当踩踏板703受力过程中带动活动连接件组702与通孔活动连接柱701相对旋转运动,并且踩踏板703受力运动过程中通过挂钩704带动拉伸弹簧705进行拉伸运动,当踩踏板703反向运动过程中此时拉伸弹簧705进行弹性恢复运动,通过拉伸弹簧705进行拉伸和弹性恢复运动过程中从而辅助患者脚部康复效果,并且整体旋转拉伸机构旋转拉伸距离区间为6cm,同时整体旋转拉伸机构旋转拉伸距离区间为拉伸弹簧705竖向拉伸距离长度。
工作原理:在使用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先手动通过方形管组2带动连接杆1和套杆3相对运动从而调节整体设备相对距离长度,接着患者座于座椅8上方通过带动杆5和把杆6进行手部锻炼,当患者脚部与踩踏板703接触时,此时患者脚部通过踩踏板703带动拉伸弹簧705进行往复拉伸和弹性恢复运动,通过上述结构件运动过程中辅助患者手、脚部调动肌肉运动既可,这就完成整个操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包括有连接杆(1)、套杆(3)、单孔连接杆(4)、脚部往复锻炼装置(7)和座椅(8),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1)上方开设有连接孔组,且连接杆(1)与方形管组(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套杆(3)上方开设有另一连接孔组,且套杆(3)与另一方形管组(2)一侧固定连接,同时套杆(3)通过连接销与连接杆(1)调节连接,所述单孔连接杆(4)一端通过连接柱与方形管组(2)上方固定连接,且单孔连接杆(4)通过连接轴承与带动杆(5)活动连接,所述带动杆(5)两端固定有把杆(6),所述座椅(8)通过连接柱安装于另一方形管组(2)上方;
所述脚部往复锻炼装置(7)安装于方形管组(2)上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往复锻炼装置(7)包括有通孔活动连接柱(701)、活动连接件组(702)、踩踏板(703)、挂钩(704)和拉伸弹簧(705),所述踩踏板(703)底部与活动连接件组(702)固定连接,且踩踏板(703)通过活动连接件组(702)和通孔活动连接柱(701)与方形管组(2)相对活动连接,同时踩踏板(703)通过挂钩(704)连接拉伸弹簧(705)与通孔活动连接柱(70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杆(1)、方形管组(2)和套杆(3)构成相对滑行调节结构,且相对滑行调节机构相对滑行调节距离范围为0-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杆(5)和把杆(6)连接形状类似“Z”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活动连接柱(701)与方形管组(2)之间的连接倾斜角度区间范围为0-4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组(702)、踩踏板(703)、挂钩(704)和拉伸弹簧(705)构成旋转拉伸机构,且旋转拉伸机构旋转拉伸距离范围为0-6cm。
CN202220927958.5U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645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7958.5U CN217645756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7958.5U CN217645756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5756U true CN217645756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2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2795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645756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5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4361B2 (en) Swing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n exercise equipment
CN102727364B (zh) 电动智能拉筋器
US20050277520A1 (en) Adjustable hand grip for exercise machine
US20150283425A1 (en) Elliptical prone exerciser
CN111184981A (zh) 一种建设运动用肌肉训练装置
JP2004527338A (ja) 全身運動用逆立ち運動装置
TWI632936B (zh) 蹲立健身器
CN217645756U (zh) 一种预防肌肉萎缩的截瘫患者锻炼器材
CN201223528Y (zh) 多功能腹肌健身器
US20170304676A1 (en) Core exercise machine
US20140066261A1 (en) Swing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n exercise equipment
CN114377354A (zh) 一种护理康复锻炼装置
CN209752072U (zh) 深蹲健身器
CN112957671A (zh) 一种竞技健美操柔韧类练习器材
US20130267388A1 (en) Swing handle arrangement for an exercise equipment
KR101059834B1 (ko) 다기능 운동기구
CN205360396U (zh) 康复步健机
CN110368643B (zh) 一种膝肩关节同练康复装置
CN211215318U (zh) 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
CN112546542B (zh) 一种家用型体育体能训练装置
CN215962017U (zh) 一种伸缩折叠臀腹肌肉锻炼训练器
RU20693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репляюще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опорно-двигательную систему
CN217988260U (zh) 一种下肢训练器
CN219354565U (zh) 一种仿人体生物学的运动康复装置
CN113426069B (zh) 一种下肢医疗康复训练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