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5141U - 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5141U
CN217645141U CN202220291299.0U CN202220291299U CN217645141U CN 217645141 U CN217645141 U CN 217645141U CN 202220291299 U CN202220291299 U CN 202220291299U CN 217645141 U CN217645141 U CN 217645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cleaning
bas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912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红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we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we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we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we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912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5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5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5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设备,主机包括机身和底座,底座具有容纳腔,容纳腔中通过驱动器转动装配有滚刷;污水箱装配在主机上,污水箱具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流体进口与容纳腔连通;污水箱的内壁为弧形内壁面或横截面为环形,污水箱的流体进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口挡板,用于将流入污水箱的气流分流至多束,并使多束气流在污水箱内对冲;第一流体通道分别与容纳腔、污水箱连接;负压源设置在主机上,负压源产生负压将待清洁表面的污物依次经过容纳腔和第一流体通道后进入到污水箱内;供水箱装配在主机上,供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依次连接有抽吸源和分水器,分水器包括连通至滚刷的第一分配管道和/或用于向主机以外导流的第二分配管道。

Description

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清洁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采用拖地机等清洁设备进行屋内的清洁,现有技术中,洗拖一体的清洁设备需要装配能够用来装污水及垃圾的污水箱,负压源将污水及垃圾吸入污水箱后,气流会从污水箱排出,但是,这样会容易导致清洁设备产生较大的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清洁设备造成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
主机,包括机身和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通过驱动器转动装配有滚刷;
污水箱,所述污水箱装配在所述主机上,所述污水箱具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流体进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污水箱的内壁为弧形内壁面或横截面为环形,所述污水箱的流体进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口挡板,用于将流入所述污水箱的气流分流至多束,并使多束气流在所述污水箱内对冲;
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分别与所述容纳腔、所述污水箱连接;
负压源,所述负压源设置在所述主机上,所述负压源产生负压将待清洁表面的污物依次经过容纳腔和第一流体通道后进入到污水箱内;
供水箱,所述供水箱装配在所述主机上,所述供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依次连接有抽吸源和分水器,所述分水器包括连通至所述滚刷的第一分配管道和/或用于向所述主机以外导流的第二分配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箱具有箱顶、箱底以及储水内腔,所述供水箱的储水内腔自所述箱顶至所述箱底的方向分隔为至少两个内腔区段,在自所述箱顶至所述箱底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内腔区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源上具有分风结构,所述分风结构具有分风进口和至少两个分风出口,所述分风进口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流体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分风进口之间,至少两个所述分风出口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风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负压源上的分风壳,所述分风壳的底部开设所述分风进口,所述分风壳的侧部开设两个所述分风出口,两个所述分风出口对称位于所述分风壳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源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上方,所述分风结构位于所述负压源的底部,所述流体出口开设在所述污水箱的顶部,所述分风进口与所述流体出口纵向连通;所述污水箱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流动间隙,所述分风结构的两个所述分风出口均与所述流动间隙的上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抽吸源和所述分水器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能够在所述抽吸源启动时形成的压力值下连通所述抽吸源和所述分水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分配管道和/或所述第二分配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能够在所述抽吸源启动时形成的压力值下打开所述第一分配管道和/或所述第二分配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箱上可以设置出水结构,出水结构设置在所述供水箱的箱底,所述出水结构包括封堵件以及连通所述储水内腔的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封堵件用于弹性地封堵所述出水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滚刷盖,所述滚刷盖装配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滚刷盖与所述底座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滚刷盖的内壁与所述滚刷刷毛的至少一部分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刷盖上设置有第一刮条,用于刮除所述滚刷上污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刮条,用于刮除地面灰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转动装置和锁定机构,所述转动装置转动装配在所述底座或所述机身上,所述机身通过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底座连接,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装置和/ 或所述底座上,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为用于在预设的转动角度锁定所述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和所述机身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机身通过所述旋转机构相对于所述转动装置定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基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可分离装配;
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加热器、第二流体通道以及热风出口,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热风出口之间;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具有电连接的自清洗功能按键,所述自清洗功能按键被配置为用于启动自清洗工作模式,
当所述清洁设备自清洗工作模式启动后,所述清洁设备进入烘洗模式,在所述烘洗模式下,所述驱动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滚刷转动,所述抽吸源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供水箱储存的清洗介质提供至所述滚刷,所述滚刷转动并利用所述清洗介质自清洗,所述加热器被配置为在自清洗工作模式加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流经的至少一部分气体以形成高温气体,所述高温气体经过所述热风出口吹向所述滚刷,所述负压源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高温气体沿着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流动,所述高温气体经过所述滚刷以辅助所述清洗介质对所述滚刷进行烘洗,所述负压源还能够驱动所述滚刷上的污垢沿着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流进所述污水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滚刷的清洗腔,所述清洗腔内开设有储水槽,所述滚刷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所述储水槽内,在自清洗工作模式下,所述高温气体给所述储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中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分配管道的喷射口,所述喷射口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滚刷的径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紫外线发生器,所述紫外线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上述清洁设备中,所述污水箱的流体进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口挡板,可以将流入所述污水箱的气流分流至多束,并使多束气流在所述污水箱内对冲,避免了出风过度集中而引起噪音的问题,更有利于产品的降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污水箱和负压源的气流流动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污水箱和负压源的气流流动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污水箱内部气流流动立体示意图1;
图4为如图3所示的污水箱内部气流流动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供水箱和分水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供水箱的平面图;
图9为如图8所示的供水箱的J-J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如图9所示的供水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如图10所示的供水箱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机身的立体图;
图13为如图12所示的机身的L-L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机的平面图;
图15为如图14所示的主机的K-K截面示意图;
图16为如图15所示的主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如图16所示的主机的爆炸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水器的立体图;
图19为如图18所示的分水器的爆炸图;
图20为如图18所示的分水器的平面图;
图21为如图20所示的分水器的M-M截面图;
图22为如图21所示的分水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水器的立体图;
图24为如图23所示的分水器的爆炸图;
图25为如图23所示的分水器的平面图;
图26为如图25所示的分水器的N-N截面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单向阀的立体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容纳腔内喷射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如图28所示的底座的O-O截面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转动装置的第一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转动装置的第二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转动装置的第三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33为如图30所示的转动装置的第一转动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4为如图31所示的转动装置的第二转动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5为如图32所示的转动装置的第三转动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37为如图36所示的锁定机构的第一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39为如图38所示的锁定机构的第二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锁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旋转机构的立体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旋转机构的剖视图;
图4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旋转机构的第一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4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旋转机构的第二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旋转机构的第三转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0、机身;2000、底座;3000、基座;
1100、污水箱;1200、供水箱;1300、抽吸源;1400、分水器;1500、负压源;1600、分风结构;
2100、紫外线发生器;2300、容纳腔;2400、滚刷盖;2500、转动装置;
3100、电源;3200、第一充电触点;3300、第二充电触点;3400、加热器;3500、第二流体通道;3600、热风出口;3700、鼓风机;
1110、流体进口;1120、流体出口;1130、进口挡板;1140、流动间隙;
1310、箱顶;1320、箱底;1330、内腔区段;1340、箱盖;1350、封堵件;1360、出水口;1370、出水管道;1380、漏水管道;1390、弹性卡扣结构;
1410、第一分配管道;1420、第二分配管道;1430、第一单向阀;1440、第二单向阀;
1610、分风进口;1620、分风出口;1630、过滤组件;
1131、进口引流通道;2310、喷射口;
2510、锁定机构;2520、转动槽;2530、旋转机构;
1341、进气口;1342、单向气阀;1343、外接口;1351、限位台;1352、限位部;1353、弹性件;1354、顶开部;
1431、主管段;1432、柔性管段;
2511、卡接件;2512、卡接位;2513、弹性伸缩件;
2531、环形凹槽;2532、环形凸起;2533、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主机、污水箱1100、第一流体通道、负压源1500和供水箱1200,主机包括机身1000和底座2000,所述底座2000具有容纳腔2300,所述容纳腔2300中通过驱动器转动装配有滚刷;所述污水箱1100装配在所述主机上,所述污水箱1100具有流体进口1110和流体出口1120,所述流体进口1110与所述容纳腔2300连通;所述污水箱1100的内壁为弧形内壁面或横截面为环形,所述污水箱1100的流体进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口挡板1130,用于将流入所述污水箱1100的气流分流至多束,并使多束气流在所述污水箱1100内对冲;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分别与所述容纳腔2300、所述污水箱1100连接;所述负压源1500设置在所述主机上,所述负压源1500产生负压将待清洁表面的污物依次经过容纳腔2300和第一流体通道后进入到污水箱1100内,第一流体通道可以起到进污作用,相当于进污管道;所述供水箱1200装配在所述主机上,所述供水箱1200通过出水管道依次连接有抽吸源1300和分水器1400,所述分水器1400包括连通至所述滚刷的第一分配管道1410和/或用于向所述主机以外导流的第二分配管道1420。
所述流体进口1110可以开设在所述污水箱1100的顶部或侧部,这将决定容纳腔的气流是从污水箱1100的顶部进入污水箱1100的内腔还是从侧部进入污水箱1100的内腔,其中,污水箱1100可以包括污水箱身和污水箱盖,流体进口1110和流体出口1120都可以设置在污水箱盖上,因此当流体进口1110位于污水箱1100的顶部时,即可以直接设置在污水箱1100 顶部的污水箱盖的上表面,而当流体进口1110位于污水箱1100的侧部时,也可以设置在污水箱1100顶部的污水箱盖的侧表面,或者也可以设置在污水箱身的侧表面。所述污水箱1100 上可以设置有污水箱提手,所述流体进口1110可以位于所述污水箱1100的侧部,因此可以将所述污水箱提手和所述流体进口1110分别设置在所述污水箱1100的相对两侧。
所述负压源上具有分风结构1600,所述分风结构1600具有分风进口1610和至少两个分风出口1620,所述分风进口1610与所述流体出口1120连通,所述流体出口1120处设置有过滤组件1630,所述过滤组件1630位于所述流体出口1120与所述分风进口1610之间,至少两个所述分风出口1620与外界连通。分风结构1600可以在负压源1500的基础上形成,也可以为独立于负压源1500并与负压源1500相对装配的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风结构1600包括设置在所述负压源1500上的分风壳,所述分风壳的底部开设所述分风进口1610,所述分风壳的侧部开设两个所述分风出口1620,两个所述分风出口1620对称位于所述分风壳的两侧。而且,所述负压源1500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上方,所述分风结构1600位于所述负压源1500的底部,所述流体出口1120开设在所述污水箱1100的顶部,所述分风进口1610与所述流体出口1120纵向连通。
容纳腔可以通过主机上自身形成的通道或单独设置的管路与污水箱1100的流体进口 1110连通,气流在负压源1500的作用下,从容纳腔流向污水箱1100的流体进口1110后,可以从污水箱1100顶部或侧部的流体进口1110进入污水箱1100,污水分离沉淀后,在负压源1500的吸力作用下,气流可以从污水箱1100的流体出口1120流出,其中,所述流体出口1120处可以设置有过滤组件1630,所述过滤组件1630位于所述流体出口1120与所述分风进口1610之间,因此气流可以在经过过滤组件1630过滤后在流出来。
从流体出口1120流出的气流会基于所述分风进口1610与所述流体出口1120的连通进入到负压源1500上的分风结构1600中,分风结构1600可以将负压源1500吸入的风分成左右两束(如图1和图2中的箭头所示,箭头指向即气流的流动轨迹),分别经过所述分风结构 1600的两个分风出口1620流出,从而流向主机之外,其中,两个分风出口1620的朝向不同,可以为相反方向或具有一定角度的方向,只要方向不同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水箱 1100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可以具有流动间隙1140,此时可以将所述分风结构1600 的两个所述分风出口1620均与所述流动间隙1140的上部连通,所以参考图2所示,从所述分风结构1600的两个分风出口1620流出的气流,会沿着流动间隙1140流动后排除外界,尤其是两个所述分风出口1620均与所述流动间隙1140的上部连通,这可以使气流从两个所述分风出口1620流出后,沿着流动间隙1140纵向流动,从主机的上方流向下方,最终从主机的底部流出,因为污水箱1100装设在主机的前面,所以从主机的前面来进行出风,用户站在主机的后边操作,所以出来的风不会直接吹向用户,也增加了好的体验。而且,分风结构1600 可以将气流由一束变为两束,避免了出风过度集中而引起噪音的问题,更有利于利于产品的降噪,需要说明的是,分风结构1600的出口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多个,例如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水箱1100的流体进口1110处设置有进口挡板1130,进口挡板1130可以设置在污水箱盖上也可以设置在污水箱身上,所述进口挡板1130在所述污水箱1100的内腔中横向设置或纵向设置,进口挡板1130在一定程度上遮挡流体进口1110,可以使得进入污水箱1100的气流经过挡板后形成两个或多个不同方向的风束,或者将风束改变方向,如果气流经过流体进口1110进入到污水箱1100内的过程中气流只有一个方向,那么气流和水滴则不容易在污水箱1100内部实现分离,容易同时在负压源1500的吸力下从污水箱1100的流体出口1120同时排出来,因此污水箱1100内的进口挡板1130可以将进来的气流先过度一下再进入到污水箱1100内的底部。
进口挡板1130可以采用任意结构形式与污水箱1100的内壁形成配合,进而构成可供气流流动的进口引流通道1131,而且,进口挡板1130还可以与流体进口1110设置在污水箱1100 上的位置(如顶部或侧部)形成配合,以使进口挡板1130在气流经过流体进口1110进入到污水箱1100内的过程中是否对气流起到遮挡的作用,以及具体对气流起到何种程度或方向的遮挡作用,例如,所述进口挡板1130在所述污水箱1100的内腔中可以横向设置,此时所述进口挡板1130与所述污水箱1100的一侧内壁之间形成有一个进口引流通道1131,气流可以仅经过一个进口引流通道1131进入污水箱1100的内部,或者,所述进口挡板1130在所述污水箱1100的内腔中可以横向设置,此时所述进口挡板1130与所述污水箱1100的相对两侧内壁之间形成有方向相反的两个进口引流通道1131,气流可以经过进口挡板1130后分对称两束进入污水箱1100的内部,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进口挡板 1130的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水箱1100的内壁为弧形内壁面,例如为圆形内壁面,或者所述污水箱1100的内壁的横截面为环形。容纳腔的气流流向污水箱1100,并经过污水箱1100 的流体进口1110进入后,如果污水箱1100的内壁为弧形内壁面或内壁的横截面为环形时,经过进口挡板1130分离的两束或多束气流可以沿着圆形或者环形的污水箱1100内壁运动,进而在污水箱1100内形成对冲碰撞,避免气体继续下落与污水垃圾混合而搅动污水垃圾,这可以有效阻止污水箱1100内的污水垃圾被吸入至负压源1500,不仅可避免负压源1500发生损坏,而且也可避免污水垃圾被吹到清洁设备的外部,从而提高污水箱1100的空间利用率。如果污水箱1100的内壁不是环形或者圆形状,而是其他形状则,进口挡板1130分离的两束或多束气流的碰撞会减少,气流进入污水箱1100后无法实现污物的沉积,因为若污水箱1100 的内壁不是圆形或者环形,则气流进入后的方向会混乱不堪,污水箱1100内的气流的方向和角度难以使气流形成对冲碰撞而抵消相互的动能,故无法实现气流中的污物和水分沉积分离。
除此之外,所述清洁设备还可以由主机、转动装置2500和锁定机构2510构成,主机包括机身1000和底座2000,所述底座2000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滚刷,所述主机上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滚刷驱动连接,所述转动装置2500转动装配在所述底座 2000或所述机身1000上,所述机身1000通过所述转动装置2500与所述底座2000连接,锁定机构2510设置在所述转动装置2500和/或所述底座2000上,所述锁定机构2510被配置为用于在预设的转动角度锁定所述转动装置2500。
由于转动装置2500可以相对于底座2000转动,所以机身1000便可以通过转动装置2500 的转动间接地相对于底座2000的转动,使机身1000可以相对于底座2000进行前摆或后摆运动,调整机身1000现对于底座2000的转动角度,机身1000转动角度的调整可以方便底座 2000伸入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清洁作业,提高狭窄空间的清洁效率。
转动装置2500可以通过转轴等结构形成固定的转动轴线,使机身1000可以通过转动装置2500转动装配在底座2000上,当机身1000随着转动装置2500转动时,可以促使机身1000 实现前摆或后摆的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000上开设有转动槽2520,所述转动装置2500通过转轴转动装配在所述转动槽2520内。
转动装置2500沿着转轴转动的过程中,锁定机构2510可以在转动装置2500转动到预设的转动角度时对转动装置2500进行锁定,使转动装置2500在该转动角度下无法继续转动,从而使机身1000能够在该转动角度下相对于底座2000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250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2000和所述转动装置2500之间的卡接件2511和卡接位2512,所述卡接件2511与所述卡接位2512卡接配合,利用卡接件2511和卡接位2512的相互卡接可以实现转动装置2500在预设的转动角度下的锁定。其中,所述卡接件2511可以为具有弹性的部件,或者通过弹性部件间接装配,以使卡接件2511能够与卡接位2512弹性卡接匹配,卡接位2512可以为凹槽、凸起等相应的配合结构,只要能够与弹性装配的卡接件2511形成弹性限位卡接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位2512开设在所述转动装置2500上,所述卡接件2511 通过弹性伸缩件2513弹性装配在所述转动槽2520内,所述卡接件2511通过所述弹性伸缩件 2513与所述卡接位2512弹性卡接,因此转动装置2500在转动槽2520内装配并转动时,便可以在预设的转动角度下通过锁定机构2510进行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2511和所述卡接位2512的数量均为1个,所述卡接件2511位于所述转动槽2520的前槽壁或底槽壁,所述卡接位2512位于所述转动装置2500的前部或底部;和/或,所述卡接件2511和所述卡接位2512的数量均为2个,2个所述卡接件2511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槽2520的相对两个侧槽壁,2个所述卡接位2512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装置2500的相对两个侧部。除此之外,卡接件2511和卡接位2512的数量和位置均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2500和所述机身1000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2530,所述机身1000通过所述旋转机构2530相对于所述转动装置2500定轴转动。例如,所述旋转机构253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动装置2500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此时转动装置2500的转动可以负责驱动机身1000相对于底座2000实现前摆和后摆运动,而旋转机构2530可以负责驱动机身1000相对于底座2000左转和右转运动。
旋转机构253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253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装置2500和所述机身1000上的环形凹槽2531和环形凸起2532,所述环形凹槽2531和所述环形凸起2532滑动装配,所述机身1000通过所述环形凹槽2531和所述环形凸起2532的滑动装配相对于所述转动装置2500定轴转动。用户可以持握机身1000并对机身1000施加控制力,使环形凸起2532能够相对于环形凹槽2531周向转动,环形凸起2532相对于环形凹槽2531周向地滑动时,机身1000便可以相对于转动装置2500旋转,即左转和右转,因此便间接地相对于底座2000旋转,即左转和右转,这样可以方便清洁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在需要进入一些较小的空间区域作业时,需要机身1000能够旋转才能方便进入到某些狭窄的角落以及低矮的待清洁表面,比如床底、桌子底部等较为隐蔽的空间,相比于机身无法左右旋转的清洁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左右旋转的清洁设备明显能对狭窄区域的清扫以及清扫过程中方便避开障碍物都具有更加突出的清洁效果。本方案公开的清洁设备的前后旋转能够更好地解决清洁设备进入高度的区域受限的问题,而左右旋转能够便捷实现操作清洁设备时,操作机身的左右旋转很容易地避开家具及障碍物体。清洁设备设置有前后和左右的转动功能,使得用户在清洁的过程中方便清洁低矮狭窄区域,清洁不留死角,并能避开清洁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物,提高了清洁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身1000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底盖2533,所述底盖 2533和所述机身1000的底部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环形凹槽2531的一部分或所述环形凸起2532 的一部分,所述底盖2533与所述机身1000的底部拼合构成所述环形凹槽2531或所述环形凸起2532,底盖2533相对于机身1000的分离可以裂解环形凹槽2531或环形凸起2532,底盖 2533相对于机身1000的拼合可以形成完整的环形凹槽2531或环形凸起2532,因此底盖2533 相对于机身1000的分离时,可以方便机身1000与转动装置2500上环形凹槽2531和环形凸起2532的装配,当底盖2533相对于机身1000的拼合时,环形凹槽2531和环形凸起2532便可以形成稳定的装配结构。
污水箱1100设置在所述主机上,所述污水箱1100与所述底座2000的容纳腔2300连通,污水污物经由容纳腔2300后进入到污水箱1100内,供水箱1200设置在所述主机上,所述供水箱1200通过出水管道1370依次连接有抽吸源1300和分水器1400,所述分水器1400包括连通至所述滚刷的第一分配管道1410和/或用于向所述主机以外导流的第二分配管道14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箱1200具有箱顶1310和箱底1320,所述供水箱1200 具有储水内腔,所述供水箱1200的储水内腔自所述箱顶1310至所述箱底1320的方向分隔为至少两个内腔区段1330,在自所述箱顶1310至所述箱底1320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内腔区段 1330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其中,所述横截面积垂直于所述箱顶1310至所述箱底1320的方向。
供水箱1200的多个所述内腔区段1330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具体可以表现为不同内腔区段1330的宽度逐渐减小,即供水箱1200的多个所述内腔区段1330在自所述箱顶1310至所述箱底1320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减小。当供水箱1200装入主机时,多个内腔区段1330中不同横截面积的设计可以相较于供水箱1200整体横截面积一致来说,在具有较小的横截面积的内腔区段1330中具有更快的出水速度,在水位下降后依旧能确保供水箱1200水的出水速度保持相对恒定,不会造成供水箱1200中的水因为水量的减少而使得出水的速度明显降低的情况,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水箱的出水效率,降低对出水速度的影响,使得供水箱1200的出水速度更加均匀、稳定,提高清洁设备的清洁效率。
所述供水箱1200上可以设置出水结构,出水结构设置在所述供水箱1200的箱底1320,所述出水结构包括封堵件1350以及连通所述储水内腔的出水口1360和进气口1341,所述封堵件1350用于弹性地封堵所述出水口1360,因此在供水箱1200与主机分离的情况下,封堵件1350可以利用弹性力来封堵出水口1360,使供水箱1200内部的水无法从出水口1360流出,当供水箱1200与主机装配时,可以设置相应的结构克服控制封堵件1350的弹性力,使封堵件1350解除对出水口1360的封堵,进而使供水箱1200中的水可以通过出水口1360流出,并在抽吸源1300的驱动作用下向滚刷或主机外进行供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结构包括箱盖1340,所述出水口1360开设在所述箱底 1320,所述箱盖1340设置在所述出水口1360,所述箱盖1340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出水口1360 的外接口1343,所述封堵件1350设置在所述箱盖1340上,所述封堵件1350用于弹性地封堵所述外接口1343,进而封堵所述出水口1360,所述进气口1341开设在所述箱盖1340上,所述主机上设置有顶开部1354,所述供水箱1200安装在所述主机上,所述顶开部1354与所述封堵件1350抵接配合,用于顶开所述封堵件1350以打开所述出水口1360,此时顶开部1354 作为克服控制封堵件1350弹性力的结构,可以与封堵件1350的结构相互适配,例如柱状或凸起等结构。
箱盖1340可以通过螺纹旋合的结构装配在供水箱1200的出水口1360,将封堵件1350 设置在箱盖1340上,可以在螺纹拧下箱盖1340后,将供水箱1200的出水口1360也作为向供水箱1200的储水内腔中补水的进水口,方便供水箱1200的加水,且不需要额外在供水箱 1200上开设独立的进水口。当然,弹性装配在箱盖1340上的封堵件1350也可以直接设计在供水箱1200的出水口1360位置,进而不设计箱盖1340,并设计独立的出水口136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设计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接口1343内设置有限位台1351,所述封堵件1350上设置有限位部1352,所述封堵件1350通过弹性件1353弹性装配在所述外接口1343内,所述封堵件1350的限位部1352通过所述弹性件1353施加的弹性力与所述限位台1351弹性抵接,其中,所述限位部1352和所述限位台1351相互弹性抵接能够封堵所述外接口1343。
限位台1351和限位部1352相互抵接的表面可以为相互配合的平面,也可以为相互配合的斜面,当限位台1351和限位部1352相互抵接,并使限位台1351的表面和限位部1352的表面相互贴合时,便可以对外接口1343形成良好的封堵,进而通过对外接口1343的封堵,对出水口1360形成封堵,使供水箱1200内的水无法从出水口1360流出,只有弹性件1353 施加的弹性力被克服时,封堵件1350的限位部1352和限位台1351才会分开,即使限位台 1351的表面和限位部1352的表面相互分离,接触相互贴合的状态,使外接口1343被打开,进而打开出水口1360,使供水箱1200内的水从出水口1360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结构包括单向气阀1342,所述单向气阀1342设置在所述进气口1341上,所述单向气阀1342仅允许气体沿着所述进气口1341进入到所述储水内腔,单向气阀1342可以确保供水箱1200外部的空气能够进入到供水箱1200的储水内腔中,而储水内腔中的水不会通过进气口1341流出供水箱1200,单向气阀1342可以为管状,且单向气阀1342的底部可以构成V字形,该V字形管段的相对侧的内管壁在正常状态下相互贴合封闭,仅能够在所述抽吸源1300启动时形成的压力值下被分开,因此抽吸源1300在不断抽水时,供水箱1200内的负压不断变大,供水箱1200外部对单向气阀1342的空气压力大于供水箱 1200内部对单向气阀1342的水压力时,供水箱1200外部空气可以顺着进气口1341通过单向气阀1342进入到供水箱1200内对供水箱1200进行补气(进气),当供水箱1200内的气压与供水箱1200外部气压平衡时,在供水箱1200内水压的挤压下可以将单向气阀1342闭合,即V字形管段的相对侧的内管壁相互贴合封闭,这样可以将单向门阀关闭,防止供水箱1200 的水通过进气口1341流出供水箱1200之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结构包括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设置在所述出水口1360,因此可以将供水箱1200内的水进行过滤后再经过出水口1360流出,防止供水箱1200 中固体物质堵塞出水口1360以及下游的管道。
所述供水箱1200上可以设置弹性卡扣结构1390,所述供水箱1200可以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弹性卡扣结构1390可拆卸地安装在清洁设备的主机上,该弹性卡扣结构1390在供水箱1200安装到主机上时,可以更加稳固连接供水箱1200和主机,且弹性卡扣结构1390在供水箱1200连接到主机上时会产生声音,通过该声音能够提醒用户供水箱1200已经安装至主机上,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单向阀1430,所述第一单向阀1430连接在所述抽吸源1300和所述分水器1400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1430能够在所述抽吸源1300启动时形成的压力值下连通所述抽吸源1300和所述分水器1400,抽吸源1300 可以采用水泵,在抽吸源1300开启时可以将供水箱1200的水向分水器1400供给,从而产生更大的水压值,此时才能够产生足够的水压值冲开第一单向阀1430,抽吸源1300停止时,供水箱1200内的水的无法产生足够的水压值,进而无法冲开第一单向阀1430,使得主机在关机或者停止工作时,供水箱1200的水无法通过第一单向阀1430。
当第一单向阀1430与分水器1400之间的管道有残留水的情况下,第一单向阀1430可以阻止供水箱1200的水往下游输送,此时第一单向阀1430下游的管道中有水的一头封闭,分水器1400的一端与空气连通,在大气压作用下,由于第一单向阀1430的密封作用可以使得处在第一单向阀1430与分水器1400之间的管道中的水无法流出主机之外,解决水的泄漏问题,确保地面的干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1440,所述第一分配管道 1410和/或所述第二分配管道1420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单向阀1440,所述第二单向阀1440能够在所述抽吸源1300启动时形成的压力值下打开所述第一分配管道1410和/或所述第二分配管道1420。第二单向阀1440可以在第一单向阀1430关闭时,将所述第一分配管道1410或所述第二分配管道1420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无论所述第一分配管道1410或所述第二分配管道1420的高度、横斜程度如何改变,即无论主机如何摇晃,都不会造成主机内残留的水顺着所述第一分配管道1410或所述第二分配管道1420流出来,避免了主机在停机后或者抽吸源1300停止工作后发生漏水的问题。
该设计原理为当一根有水的水管两端都敞开时,只要将水管两端的高度处在不同高度时,水管中的水就会漏出来,但是如果将水管的一端堵住则无论水管怎么放置,无论水管处于垂直状态或水平状态,即使水管两端的高度有高度差,不在同一高度位置上,水管中的水依旧不会漏出水管。
需要说明的是,单向气阀1342、第一单向阀1430或第二单向阀1440均可以采用软质单向阀门、机械式弹簧阀门或电子阀门等类型,例如采用软质单向阀门时,单向气阀1342、第一单向阀1430或第二单向阀1440可以包括主管段1431和柔性管段1432,所述柔性管段1432 的内腔与所述主管段1431的内腔连通,所述柔性管段1432的相对侧的内管壁相互贴合封闭,且所述柔性管段1432的相对侧的内管壁仅能够在所述抽吸源1300启动时形成的压力值下被分开,因此抽吸源1300启动时形成的气压或液压的压力值才能够促使软质单向阀门开启,或者,例如采用机械式弹簧阀门或时,气压或液压压力值大于机械式弹簧阀门中弹簧的弹性作用力时,气体或液体才可以流出该机械式弹簧阀门,例如采用电子阀门时,主机关闭时或者水泵不工作时可以自动控制单向气阀1342、第一单向阀1430或第二单向阀1440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2300中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分配管道1410的喷射口 2310,所述喷射口2310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滚刷的径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径向中心线垂直于管刷的中心轴线,滚刷的两端相对于径向中心线对称,此时喷射方向与径向中心线为锐角,可以扩大喷射的面积区域,使水更加均匀地喷洒到滚刷上,如果喷射方向与径向中心线没有形成锐角,例如喷射方向与径向中心线平行时,喷射口2310沿着滚刷的径向中心线喷射时只能够在滚刷上喷射到一个点,滚刷旋转后也最多能形成一个圆圈区域,无法首先均匀喷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滚刷盖2400,所述滚刷盖2400装配在所述底座2000上,所述滚刷盖2400与所述底座2000形成所述容纳腔2300,所述滚刷盖2400的内壁与所述滚刷刷毛的至少一部分贴合,滚刷的刷毛可以采用绒毛或者软性的纤维材料,滚刷盖2400与至少一部分滚刷的刷毛贴合可以表示为滚刷盖2400与滚刷的刷毛直接接触,或者表示为滚刷盖2400与滚刷的刷毛之间具有0mm-5mm的距离。
滚刷盖2400与滚刷的刷毛之间贴合后,滚刷、滚刷盖2400以及水三者之间会形成摩擦挤压力,通过三者之间的摩擦挤压力可以对滚刷以及滚刷盖2400进行表面清洗,使得清洁设备在设备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滚刷和滚刷盖2400的干净,以及在清洁设备自清洗后滚刷和滚刷盖2400也能够保持十分地干净。如果滚刷和滚刷盖2400不采用贴合设计,在清洁设备工作过程中以及机器自清洁后,滚刷或滚刷盖2400则难以保持干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漏水管道1380,所述漏水管道1380连通所述供水箱1200的储水内腔,所述漏水管道1380的入口位于所述储水内腔的最低位置,因此供水箱1200的储水内腔中残留的水便可以通过漏水管道1380排出,此时主机上可以设置相配合的水槽,漏水管道1380中排出的水可以通过水槽收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第二过滤件,设置在所述污水箱1100的出气口,所以第二过滤件可以将污水箱1100中的气流进行过滤后再排出至清洁设备的主机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基座3000、电源3100和控制面板,所述底座 2000与所述基座3000可分离装配,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加热器3400、第二流体通道3500以及热风出口3600,所述第二流体通道3500设置在所述加热器3400和所述热风出口3600之间,基座内具有鼓风机3700,可以通过第二流体通道3500起到热风导流作用,第二流体通道3500 相当于基座内的热风通道,所述基座3000上设置有第一充电触点3200,所述第一充电触点 3200被配置为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电源3100设置在所述主机上,所述电源3100为可充电电源3100;所述底座2000上设置有第二充电触点3300,所述第二充电触点3300与所述电源 3100电连接,所述第一充电触点3200和所述第二充电触点3300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底座 2000装配于所述基座3000的状态下电连接,以利用所述外接电源向所述电源3100充电,所述控制面板至少与所述电源3100、所述负压源1500和所述抽吸源1300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上具有自清洗功能按键,所述自清洗功能按键与所述制动组件2200电连接,所述自清洗功能按键被配置为用于启动自清洗工作模式,并在所述自清洁工作模式下通过所述制动组件 2200关闭所述紫外线发生器2100。
当清洁设备的底座2000放置于基座3000上时,用户可以按下自清洗功能按键,控制面板可以通过相应的控制系统控制清洁设备启动自清洗工作模式,在清洁设备的自清洗工作模式下,电源3100可以给负压源1500、驱动电机、抽吸源1300等通电,抽吸源1300可以控制供水箱1200内的干净水通过出水管道1370输送到滚刷上,驱动电机驱动滚刷旋转,形成对滚刷的自清洗。负压源1500启动后,负压源1500的吸力可以将滚刷或者清洁设备上残留的污渍吸入到污水箱1100内。具体的,当所述清洁设备自清洗工作模式启动后,所述清洁设备进入烘洗模式,在所述烘洗模式下,所述驱动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滚刷转动,所述抽吸源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供水箱储存的清洗介质提供至所述滚刷,所述滚刷转动并利用所述清洗介质自清洗,所述加热器3400被配置为在自清洗工作模式加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3500内流经的至少一部分气体以形成高温气体,所述高温气体经过所述热风出口3600吹向所述滚刷,所述负压源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高温气体沿着所述第二流体通道3500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流动,所述高温气体经过所述滚刷以辅助所述清洗介质对所述滚刷进行烘洗,所述负压源还能够驱动所述滚刷上的污垢沿着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流进所述污水箱。
控制面板也具有交互显示模块,交互显示模块可在清洁设备充电时显示充电状态或者其他工作模式状态,提示用户当前清洁设备的实际工作情况。除此之外,在清洁设备充电的期间,清洁设备可以同时启动自清洁工作模式,进行滚刷的自清洁操作,当然也可以选择性的在清洁设备自清洁工作模式下停用充电功能。同时,在清洁设备不放置在基座3000上时,也可以启动自清洁工作模式,进行滚刷的自清洁操作,其中,可以通过检测所述第一充电触点 3200和所述第二充电触点3300是否对接来确定底座2000与基座3000是否对接,或者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检测主机与基座3000是否对接,实现的检测方式还可以是其他的检测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基座上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滚刷的清洗腔,所述清洗腔内开设有储水槽,所述滚刷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所述储水槽内,所述主机或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用于向所述清洁组件和/或所述储水槽提供热风,所述热风机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向所述滚刷或所述储水槽提供热风,或者所述热风机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同时向所述滚刷和所述储水槽提供热风,热风机可以包括加热模块和风机,热风机提供热风的过程中,启加热模块可以给周边的空气进行加热,风机吹动加热的空气可以形成热风,基座上可以具有与热风机配合的管路及结构,利用管路结构将热风进行合理的导向,例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风机可以连接有热风管路,所述热风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容纳腔,例如所述热风管路的出口设置在基座上靠近主机上滚刷的一端,然后热风机启动形成热风,并将热风对着滚刷吹出,热风对主机上滚刷的表面进行烘干的同时,热风也会对储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对滚刷的清洗会更加彻底,使得附着在滚刷上的污垢灰尘更容易在热水下溶解而脱离滚刷,除此之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还可以设置有加热器3400,利用所述加热器3400与所述储水槽导热连接,直接对储水槽内的水进行加热,辅助滚刷的清洗。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
主机,包括机身和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通过驱动器转动装配有滚刷;
污水箱,所述污水箱装配在所述主机上,所述污水箱具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流体进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污水箱的内壁为弧形内壁面或横截面为环形,所述污水箱的流体进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口挡板,用于将流入所述污水箱的气流分流至多束,并使多束气流在所述污水箱内对冲;
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分别与所述容纳腔、所述污水箱连接;
负压源,所述负压源设置在所述主机上,所述负压源产生负压将待清洁表面的污物依次经过容纳腔和第一流体通道后进入到污水箱内;
供水箱,所述供水箱装配在所述主机上,所述供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依次连接有抽吸源和分水器,所述分水器包括连通至所述滚刷的第一分配管道和/或用于向所述主机以外导流的第二分配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箱具有箱顶、箱底以及储水内腔,所述供水箱的储水内腔自所述箱顶至所述箱底的方向分隔为至少两个内腔区段,在自所述箱顶至所述箱底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内腔区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源上具有分风结构,所述分风结构具有分风进口和至少两个分风出口,所述分风进口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流体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分风进口之间,至少两个所述分风出口与外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负压源上的分风壳,所述分风壳的底部开设所述分风进口,所述分风壳的侧部开设两个所述分风出口,两个所述分风出口对称位于所述分风壳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源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上方,所述分风结构位于所述负压源的底部,所述流体出口开设在所述污水箱的顶部,所述分风进口与所述流体出口纵向连通;所述污水箱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流动间隙,所述分风结构的两个所述分风出口均与所述流动间隙的上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抽吸源和所述分水器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能够在所述抽吸源启动时形成的压力值下连通所述抽吸源和所述分水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分配管道和/或所述第二分配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能够在所述抽吸源启动时形成的压力值下打开所述第一分配管道和/或所述第二分配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箱上可以设置出水结构,出水结构设置在所述供水箱的箱底,所述出水结构包括封堵件以及连通所述储水内腔的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封堵件用于弹性地封堵所述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滚刷盖,所述滚刷盖装配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滚刷盖与所述底座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滚刷盖的内壁与所述滚刷的刷毛的至少一部分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盖上设置有第一刮条,用于刮除所述滚刷上污水,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刮条,用于刮除地面灰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装置和锁定机构,所述转动装置转动装配在所述底座或所述机身上,所述机身通过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底座连接,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装置和/或所述底座上,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为用于在预设的转动角度锁定所述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和所述机身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机身通过所述旋转机构相对于所述转动装置定轴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可分离装配;
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加热器、第二流体通道以及热风出口,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热风出口之间;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具有电连接的自清洗功能按键,所述自清洗功能按键被配置为用于启动自清洗工作模式,
当所述清洁设备自清洗工作模式启动后,所述清洁设备进入烘洗模式,在所述烘洗模式下,所述驱动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滚刷转动,所述抽吸源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供水箱储存的清洗介质提供至所述滚刷,所述滚刷转动并利用所述清洗介质自清洗,所述加热器被配置为在自清洗工作模式加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内流经的至少一部分气体以形成高温气体,所述高温气体经过所述热风出口吹向所述滚刷,所述负压源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高温气体沿着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流动,所述高温气体经过所述滚刷以辅助所述清洗介质对所述滚刷进行烘洗,所述负压源还能够驱动所述滚刷上的污垢沿着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流进所述污水箱。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滚刷的清洗腔,所述清洗腔内开设有储水槽,所述滚刷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所述储水槽内,在自清洗工作模式下,所述高温气体给所述储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中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分配管道的喷射口,所述喷射口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滚刷的径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紫外线发生器,所述紫外线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CN202220291299.0U 2022-02-09 2022-02-09 清洁设备 Active CN217645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1299.0U CN217645141U (zh) 2022-02-09 2022-02-09 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1299.0U CN217645141U (zh) 2022-02-09 2022-02-09 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5141U true CN217645141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5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91299.0U Active CN217645141U (zh) 2022-02-09 2022-02-09 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5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30037U (ja) 2段階収集を行う表面洗浄装置
CN216535171U (zh) 清洁系统及基站
CN212066635U (zh) 喷杆组件和表面清洁设备
AU2006200307A1 (en) Automatic cleaning apparatus
KR20110105305A (ko) 청소기
CN207412117U (zh) 地刷及其清洗吸尘机
CN112971637B (zh) 洗地机
CN216876228U (zh) 自移动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JP3950910B1 (ja) 吸引式清掃装置
CN216535170U (zh) 水箱及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CN217645141U (zh) 清洁设备
CN113712472A (zh) 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CN108652519A (zh) 地刷及其清洗吸尘机
CN114601394A (zh) 清洁设备
CN216876229U (zh) 水箱和清洁设备
CN216535172U (zh) 滚筒组件及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CN215914463U (zh) 一种介质分配机构及具有其的自移动清洁设备
CN216135808U (zh) 用于洗地机的底座组件
CN216984761U (zh) 清洁设备
EP4226835A2 (en) Cleaning equipment
CN218572123U (zh) 清洁设备
KR101292537B1 (ko) 로봇청소기
CN115944248A (zh) 清洁设备
CN218606417U (zh) 水箱结构以及清洁设备
KR101330729B1 (ko) 로봇청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