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4075U - 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4075U
CN217644075U CN202123126239.8U CN202123126239U CN217644075U CN 217644075 U CN217644075 U CN 217644075U CN 202123126239 U CN202123126239 U CN 202123126239U CN 217644075 U CN217644075 U CN 217644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optical module
liquid
optical
coo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262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鹏
陈凯
范垚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lestica Technology Consultanc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lestica Technology Consultanc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lestica Technology Consultanc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lestica Technology Consultanc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262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4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4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4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光模块;液冷板,与所述光模块相连,所述液冷板配置于所述光模块表面或通过热管连接于所述光模块周围。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由液体制冷,可以显著提高散热总功耗,同时能提高各个光模块之间的温度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可用于解决交换机产品中高功耗光模块的散热问题以及提高各个光模块之间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在传统的设计中,光模块通常采用风冷散热形式,随着光模块功耗越来越高,风冷散热器由于整体热阻性能趋近极限已逐渐不能满足散热需求,同时由于空气流动阻尼的不均匀性,处于中间部位的光模块温度往往远高于处于两侧的光模块温度。
目前现有技术中,风冷散热方案存在如下局限性:一方面空气比热容低,相同机箱内部高度空间条件下总的耗散功率密度低;另一方面位于中间区域的光模块流动阻尼大,处于中间区域的光模块温度往往高于两侧光模块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用于提高液冷装置的散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光模块;液冷板,与所述光模块相连,所述液冷板配置于所述光模块表面或通过热管连接于所述光模块周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为一个。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冷板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配置于所述光模块表面时,多个所述液冷板并排连接后形成的表面与所述光模块的表面匹配。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模块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配置于所述光模块表面时,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的数量相同,一个液冷板对应配置于一个所述光模块表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模块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配置于所述光模块表面时,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液冷板的表面与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后形成的表面匹配。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液冷板通过热管连接于所述光模块周围时,所述光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热管为一个,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为一个。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模块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通过热管连接于所述光模块周围时,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的数量相同,所述热管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的数量相同,一个液冷板通过一个热管对应连接于一个所述光模块周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模块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通过热管连接于所述光模块周围时,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液冷板的表面与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后形成的表面匹配;所述热管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的数量相同,一个热管对应将一个所述光模块与所述液冷板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液冷板分别具有进液管和出液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内部具有预设结构的流道。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由液体制冷,可以显著提高散热总功耗,同时能提高各个光模块之间的温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光模块液的冷装置中分离式液冷板配置于光模块表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中分离式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中集成式液冷板配置于光模块表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中集成式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示意图;
图6和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光模块液的冷装置中分离式液冷板配置于光模块周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中分离式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中集成式液冷板配置于光模块周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中集成式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
110 光模块
120 液冷板
121 进液管
122 出液管
130 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用于提高液冷装置的散热性能。
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施例的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所述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包括:光模块110和液冷板120;其中,所述液冷板120内部使用流体作为传热介质,能显著提高光模块110的耗散功率密度,具体地,所述液冷板120与所述光模块110 相连,所述液冷板120配置于所述光模块110表面或通过热管130连接于所述光模块110周围。
以下对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的光模块110和液冷板120进行详细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120配置于所述光模块110表面或者通过热管130连接于所述光模块110周围,所述液冷板120与所述光模块110的配置位置关系根据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所应用的设备尺寸确定,例如,所述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配置于机箱内,则所述液冷板120与光模块110的配置位置关系根据机箱内部高度空间进行确定:当机箱内部高度空间足够时,所述液冷板120配置于所述光模块110表面,即此时液冷板120直接布置在光模块110正上方,当机箱内部高度空间受到限制时,所述液冷板120通过热管130连接于所述光模块110周围,即此时所述液冷板120布置在光模块110后方通过热管130导热。
以下分别对所述液冷板120配置于所述光模块110表面和所述液冷板120通过热管130 连接于所述光模块110周围两种情形下所述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液冷板120配置于所述光模块110表面时,所述液冷板120和所述光模块110形成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的结构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所述液冷板120的数量也为一个。
此时,如图1所示,所述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的结构为一个液冷板120配置于一个光模块110表面,其中,所述液冷板120的表面大小与所述光模块110的表面大小相同或相近,所述液冷板120具有进液管121和出液管122,所述液冷管内部使用流体作为传热介质,显著提高光模块110耗散功率密度。所述液冷板120内部可以具有流道,使得液冷管散热均匀。
2)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液冷板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冷板120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120配置于所述光模块110表面时,多个所述液冷板120并排连接后形成的表面与所述光模块110的表面匹配。
3)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110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120配置于所述光模块110表面时,所述液冷板120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相同,一个液冷板120对应配置于一个所述光模块110表面。
如图2所示,所述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的结构为多个所述液冷板120并排配置于多个所述光模块110表面,其中,多个所述液冷板120并排形成分离式散热面,所述液冷板120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相同,一个液冷板120对应配置于一个所述光模块110表面。多个所述液冷板120并排形成的表面与多个所述光模块110的表面大小相同或相近。如图3所示,每一个所述液冷板120均具有进液管121和出液管122,通过控制每一个液冷板120的进液管121的进口流体温度提高多个光模块110之间的温度均匀性。所述液冷管内部使用流体作为传热介质,显著提高光模块110耗散功率密度,所述液冷板120内部可以具有流道,使得液冷管散热均匀。
4)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110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120配置于所述光模块110表面时,所述液冷板120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液冷板120的表面与多个所述光模块110并排连接后形成的表面匹配。
如图4所示,所述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的结构为一个所述液冷板120配置于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光模块110表面。其中,一个所述液冷板120形成集成式散热面,一个所述液冷板120的面积与多个所述光模块110的表面大小相同或相近。如图5所示,所述液冷板120具有进液管121和出液管122,所述液冷管内部使用流体作为传热介质,显著提高光模块110耗散功率密度,所述液冷板120内部具有预设结构的流道,从而控制各个光模块110 之间的温度均匀性。于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液冷板120通过热管130连接于所述光模块110 周围时,所述液冷板120和所述光模块110形成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的结构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热管130为一个,所述液冷板120的数量为一个。
如图6所示,所述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的结构为一个液冷板120通过一个热管130 连接至一个光模块110的周围。其中,所述液冷板120的表面大小、所述热管130的表面大小、所述光模块110的表面大小相同或相近,所述光模块110的热量通过所述热管130传到热量到所述液冷板120,所述液冷板120具有进液管121和出液管122,所述液冷管内部使用流体作为传热介质,显著提高光模块110耗散功率密度。所述液冷板120内部可以具有流道,使得液冷管散热均匀。
2)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110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120通过热管130连接于所述光模块110周围时,所述液冷板120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相同,所述热管130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相同,一个液冷板120通过一个热管 130对应连接于一个所述光模块110周围。
如图7所示,所述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的结构为多个液冷板120通过多个热管130 对应连接于多个光模块110周围。其中,多个所述液冷板120并排形成分离式散热面,多个所述液冷板120并排形成的表面大小、多个所述热管130并排形成的表面大小、多个所述光模块110并排形成的表面大小相同或相近。如图8所示,每一个所述液冷板120均具有进液管121和出液管122,通过控制每一个液冷板120的进液管121的进口流体温度提高多个光模块110之间的温度均匀性。所述液冷管内部使用流体作为传热介质,显著提高光模块110 耗散功率密度,所述液冷板120内部可以具有流道,使得液冷管散热均匀。
3)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110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120通过热管130连接于所述光模块110周围时,所述液冷板120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液冷板120的表面与多个所述光模块110并排连接后形成的表面匹配;所述热管130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110的数量相同,一个热管130对应将一个所述光模块110与所述液冷板120相连。
此时,如图9所示,所述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100的结构为一个液冷板120通过多个热管130对应连接于多个光模块110周围。其中,多个所述液冷板120并排形成集成式散热面,一个所述液冷板120并排形成的表面大小、多个所述热管130并排形成的表面大小、多个所述光模块110并排形成的表面大小相同或相近。如图10所示,所述液冷板120具有进液管121和出液管122,所述液冷管内部使用流体作为传热介质,显著提高光模块110耗散功率密度。所述液冷板120内部具有预设结构的流道,从而控制各个光模块110之间的温度均匀性。
于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液冷板120分别具有进液管121和出液管122。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120内部具有预设结构的流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由液体制冷,可以显著提高散热总功耗,同时能提高各个光模块之间的温度均匀性。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模块;
液冷板,与所述光模块相连,所述液冷板配置于所述光模块表面或通过热管连接于所述光模块周围;
在所述液冷板配置于所述光模块表面时:所述光模块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配置于所述光模块表面时,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的数量相同,一个液冷板对应配置于一个所述光模块表面;
或者所述光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冷板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配置于所述光模块表面时,多个所述液冷板并排连接后形成的表面与所述光模块的表面匹配;
或者所述光模块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配置于所述光模块表面时,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液冷板的表面与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后形成的表面匹配;
各所述液冷板分别具有进液管和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冷板通过热管连接于所述光模块周围时,所述光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热管为一个,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通过热管连接于所述光模块周围时,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的数量相同,所述热管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的数量相同,一个液冷板通过一个热管对应连接于一个所述光模块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在所述液冷板通过热管连接于所述光模块周围时,所述液冷板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液冷板的表面与多个所述光模块并排连接后形成的表面匹配;所述热管的数量与所述光模块的数量相同,一个热管对应将一个所述光模块与所述液冷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内部具有预设结构的流道。
CN202123126239.8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 Active CN217644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6239.8U CN217644075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6239.8U CN217644075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4075U true CN217644075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18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26239.8U Active CN217644075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4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1136B2 (en) Liquid-cooled cold plate device
WO2016192482A1 (zh) 插箱及其插卡
CN108807313B (zh) 一种微电子器件散热装置
CN106604618B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液冷、风冷复合冷却装置
CN108153401A (zh) 一种计算机服务器散热装置
CN109343596A (zh) 一种基于相变胶囊和仿生微流道的手机控温装置
CN102289263A (zh) 抗恶劣环境atca计算机的多风道散热机箱
CN210052735U (zh) 一种新型衰减芯片散热装置
CN207719189U (zh) 一种cpu高热散热装置
CN217644075U (zh) 一种光模块液冷散热装置
CN219979156U (zh) 硬盘液冷散热装置及硬盘模组
CN207338351U (zh) 散热器和散热结构
CN202145287U (zh) 抗恶劣环境atca计算机的多风道散热机箱
CN204390151U (zh) 一种风冷热管散热器
CN2729902Y (zh) 散热装置
CN109548371A (zh)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结构
CN112492862B (zh) 一种高功率印刷电路板
CN210689331U (zh)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散热铝板
CN108006862B (zh) 用于机房散热的伸缩式可变微槽道换热器
CN206557695U (zh) 一种大数据信息处理终端
CN216795614U (zh) 一种翅片散热器
CN105050371A (zh) 一种高热流密度电子设备热点去除装置
CN212487076U (zh) 一种整板散热器
CN220603976U (zh) 一种计算机辅助散热器
CN216563106U (zh) 散热板、功率模块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