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5960U - 空气调节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5960U
CN217635960U CN202221590685.6U CN202221590685U CN217635960U CN 217635960 U CN217635960 U CN 217635960U CN 202221590685 U CN202221590685 U CN 202221590685U CN 217635960 U CN217635960 U CN 217635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plate
frame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06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906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5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5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5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空气调节设备包括蜗壳、顶盖、出风框和电控组件,蜗壳设有第一出风口,蜗壳朝向第一出风口的一端形成有出风板,出风板的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挡筋;顶盖设有第二出风口,顶盖位于蜗壳上方;出风框设于顶盖的内侧,出风框的内部形成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出风框的侧壁位于第一挡筋靠近第一出风口的一侧;电控组件设于出风板的下方。从顶盖流入空气调节设备内部的水导流至出风板后能够被第一挡筋阻隔,使得水流无法进入电控组件。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设备通常将控制面板设于顶盖,而电控组件位于顶盖的下方且和控制面板连接。相关技术中的空气调节设备,例如除湿机,进行倒水试验时,水容易从出风格栅等位置流动至电控组件,造成电控组件发生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设备,能够有效避免水从顶盖流入电控组件,提高电控组件的防水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
蜗壳,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蜗壳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形成有出风板,所述出风板的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挡筋;
顶盖,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顶盖位于所述蜗壳上方;
出风框,设于所述顶盖的内侧,所述出风框的内部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框的侧壁位于所述第一挡筋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
电控组件,设于所述出风板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顶盖设于蜗壳的上方且通过出风框与蜗壳的第一出风口连通,蜗壳朝向第一出风口的一端形成出风板,出风板的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挡筋,电控组件设有出风板的下方,出风框的侧壁位于第一挡筋靠近出风板的一侧,因此从顶盖流入空气调节设备内部的水导流至出风板后能够被第一挡筋阻隔,使得水流无法进入电控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框的侧壁形成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挡筋向下延伸至所述出风板的上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框形成有第三挡筋,所述第三挡筋设于所述第二挡筋远离所述第一挡筋的一侧,所述第三挡筋的至少部分结构向下延伸至所述出风板的上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蜗壳包括蜗舌,所述出风板的一端和所述蜗舌连接,所述出风板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和所述顶盖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翻边,所述连接框的上端位于所述翻边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框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顶盖的周沿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和所述连接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向内弯折形成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框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环绕所述连接框设置的安装槽,所述连接板的端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槽的下侧壁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壁面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的上壁面向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方向向上倾斜,多个所述凸台环绕所述安装槽间隔设置,所述凸台和所述连接板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湿机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湿机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顶盖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除湿机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接框示意图;
图7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6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接框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除湿机1000;
蜗壳100;第一出风口110;第一挡筋120;出风板130;蜗舌140;
顶盖200;第二出风口210;出风框220;出风通道221;第三挡筋230;第二挡筋240;第一卡扣250;翻边260;筋板270;
连接框300;卡块310;安装槽320;卡槽321;安装板330;凸台331;
侧板400;连接板410;第二卡扣420;
电控组件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除湿机1000、窗机、移动空调、板房空调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除湿机1000为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1000用于除湿,其工作原理为:除湿机1000的风轮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通过出风通道221排出机外,反复循环以使室内湿度降低。但是在除湿机1000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放置在除湿机1000顶盖200的水杯被意外打翻的情况,导致水从除湿机1000的出风通道221进入除湿机1000内部的电控组件500,造成短路的故障。为解决此问题,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湿机1000,能够有效避免水从顶盖进入电控组件500,提高电控组件500的防水性能。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除湿机1000包括蜗壳100、顶盖200、出风框220和电控组件500,蜗壳10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10,蜗壳100朝向第一出风口110的一端形成有出风板130,出风板130的周沿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一挡筋120,第一挡筋120能够挡水。参照图4所示,电控组件500位于出风板130的下方。顶盖200呈矩形且位于蜗壳100的上方,顶盖200设置有第二出风口210,第二出风口210呈矩形。出风框220设置于顶盖200的内侧,且出风框220内部形成有和第一出风口110、第二出风口210均连通的出风通道221,因此蜗壳100产生的风能够从出风通道221中吹出。需要说明的是,顶盖200的内侧指的是顶盖200位于除湿机1000内部的一侧。其中,参照图5所示,出风框220的下端侧壁位于第一挡筋120靠近第一出风口110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出风框220分别连通第一出风口110和第二出风口210形成出风通道221,因此除湿机1000产生的风能够沿出风通道221吹出;顶盖200设于蜗壳100的上方且通过出风框220与蜗壳100的第一出风口110连通,蜗壳100朝向第一出风口110的一端形成出风板130,出风板130的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挡筋120,电控组件500设有出风板130的下方,出风框220的侧壁位于第一挡筋120靠近出风板130的一侧,因此从顶盖200流入除湿机1000内部的水导流至出风板130后能够被第一挡筋120阻隔,使得水流无法进入电控组件500,进而提高电控组件500的防水性能。
继续参照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风框220设有第二挡筋240,第二挡筋240可以是出风框220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挡筋240延伸至出风板130的上端面。其中,第二挡筋240位于第一挡筋120靠近出风板130的一侧,第二挡筋240可以和出风板130抵接,也可以是和出风板130之间存在一个预设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沿着出风框220向下流动时,由于第二挡筋240位于第一挡筋120靠近出风板130的一侧,因此出风框220能引导水沿着第二挡筋240流动至出风板130上,当第二挡筋240和出风板130抵接时,能够有效防止水在滴落的过程中被风轮产生的风吹动出现越过第一挡筋120的情况,以进一步阻隔水流进入电控组件500。
参照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风框220设有第三挡筋230,第三挡筋230设于第二挡筋240远离第一挡筋120的一侧;第三挡筋230向下延伸至出风板130的上端面,因此第三挡筋230可以和出风板130抵接,或者存在一个预设距离。由于第三挡筋230向下延伸至出风板130的上端面,因此第三挡筋230能够将水导流至出风板130的上端面上;当第三挡筋230和出风板130抵接,能够有效防止水在滴落的过程中被风轮产生的风吹动出现越过第一挡筋120的情况,能够进一步阻隔水流进入电控组件50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三挡筋230的形成还可以是:出风框220的下端设有向远离第一挡筋120的方向延伸的筋板270,筋板270远离出风框220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挡筋230。其中,筋板270具有增强出风框220整体强度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沿着出风框220向下流动时,由于筋板270向出风框220的内部方向延伸,因此筋板270能够将水引导至远离第一挡筋120的位置,进一步提高第一挡筋120的挡水效果。
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挡筋120、第二挡筋240、第三挡筋230依次从右往左间隔设置,以进一步避免水流向电控组件50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挡筋240也可以和第一挡筋120靠近出风板130的一侧贴合,有效避免水从第二挡筋240和第一挡筋120之间流动至电控组件500,提高电控组件500的安全性。
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蜗壳100包括有蜗舌140,出风板130的一端和蜗舌140连接,出风板130的另一端向远离蜗舌140的方向向上倾斜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当有水沿着出风框220流动至出风板130时,由于出风板130倾斜设置,因此出风板130可以引导水流向蜗壳100内部,从而避免水流向电控组件500处。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除湿机1000还包括连接框300,连接框300和顶盖200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螺栓连接,也可以是卡接。连接框300可以向内凹陷,以提高除湿机1000的整体美观度。
参照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顶盖200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形成有翻边260,当顶盖200和连接框300连接时,连接框300的上端位于翻边260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翻边260的内侧指的是靠近除湿机1000内部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意外撒在顶盖200上时,由于连接框300的上端位于翻边260的内侧,因此水流会沿着翻边260向下滴落,有效避免水流从连接框300和顶盖200连接的缝隙进入到电控组件500所在的位置,提高除湿机1000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翻边260可以是向下延伸且向远离连接框300的方向倾斜。翻边260倾斜时仍然可以避免水从连接框300和顶盖200连接的缝隙进入到除湿机1000的内部,且翻边260倾斜设置时可以方便顶盖200和连接框300的装配,提高安装效率。
参照图3、图6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顶盖200和连接框300的连接方式为卡接。具体来说,连接框300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件,第一卡接件为卡块310;顶盖200内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接件,第二卡接件为第一卡扣250,多个第一卡扣250沿顶盖200的周沿间隔设置。多个卡块310的位置和多个第一卡扣250的位置一一对应,以使多个第一卡扣250能够和多个卡块310卡接。可以理解的是,顶盖200和连接框300采用卡接的方式,其安装效率高,方便快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接件还可以是卡块310,第二卡接件还可以是第一卡扣250,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除湿机1000还包括侧板400,侧边有两块且均和连接框300连接,侧板400的上端向内折弯形成有连接板410。参照图10所示,连接框300的靠近下端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槽320,安装槽320环绕连接框300设置。其中,连接板410的端部插设于安装槽320内。可以理解的是,侧板400的上端向内延伸形成连接板410,连接板410插设于安装槽320内,以使顶盖200能够凸出于侧板400的上端,造型美观,整体性较好。
参照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安装槽320的下侧壁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板330,安装板330的上壁面设置有多个凸台331,多个凸台331环绕安装槽320且间隔设置,凸台331的上壁面向靠近安装槽320的方向向上倾斜。当侧板400的连接板410插设于安装槽320内时,凸台331能够和连接板410的下壁面抵接,且由于凸台331的上壁面为倾斜面,因此能够使连接板410的上壁面和安装槽320的顶壁贴合,从而有效减少水从连接板410和安装槽320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除湿机1000内部的情况,以提高除湿机1000的防水性能。
参照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板410的端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420,连接框300环绕设置有多个卡槽321,多个第二卡扣420和多个卡槽321对应卡接。可以理解的是,采用卡接的方案,能提高侧板400和连接框300的安装效率,且除湿机1000的外表面没有螺钉的安装孔,因此除湿机1000的整体性较好,美观度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侧板400和连接框300之间也可以采用螺钉、螺栓等紧固件进行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蜗壳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端形成有出风板,所述出风板的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一挡筋;
顶盖,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顶盖位于所述蜗壳上方;
出风框,设于所述顶盖的内侧,所述出风框的内部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框的侧壁位于所述第一挡筋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
电控组件,设于所述出风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的侧壁形成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挡筋向下延伸至所述出风板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形成有第三挡筋,所述第三挡筋设于所述第二挡筋远离所述第一挡筋的一侧,所述第三挡筋的至少部分结构向下延伸至所述出风板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蜗舌,所述出风板的一端和所述蜗舌连接,所述出风板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和所述顶盖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翻边,所述连接框的上端位于所述翻边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顶盖的周沿设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和所述连接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向内弯折形成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框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环绕所述连接框设置的安装槽,所述连接板的端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下侧壁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壁面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的上壁面向靠近所述安装槽的方向向上倾斜,多个所述凸台环绕所述安装槽间隔设置,所述凸台和所述连接板抵接。
CN202221590685.6U 2022-06-23 2022-06-23 空气调节设备 Active CN217635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0685.6U CN217635960U (zh) 2022-06-23 2022-06-23 空气调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0685.6U CN217635960U (zh) 2022-06-23 2022-06-23 空气调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5960U true CN217635960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9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90685.6U Active CN217635960U (zh) 2022-06-23 2022-06-23 空气调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5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35960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05752297U (zh) 电池支架
CN108800497B (zh) 空调器
CN205860271U (zh) 空调室外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205860369U (zh) 空调器的显示盒组件及空调器
CN209541118U (zh) 出风组件、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室内机
CN108369025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12797504B (zh)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05860270U (zh) 空调室外机的防雪罩及空调室外机
CN211480641U (zh) 端子箱
CN212970338U (zh) 一种出线口结构、pcb固定板、电器盒、室内机和空调
WO2020207099A1 (zh) 窗式空调器
CN208671317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7303150U (zh) 风道模块和空调器
CN212339595U (zh) 防水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926315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374222U (zh) 车顶空调器和车辆
CN219063642U (zh) 加湿风扇
CN215570825U (zh) 电机座以及电器
CN220505364U (zh) 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09857218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7490263U (zh) 气水分离过滤器
CN211503011U (zh) 空调室内机的面板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8480717U (zh) 一种能出风的家用电器
CN213426698U (zh) 一种电控箱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