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0243U - 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0243U
CN217630243U CN202221402950.3U CN202221402950U CN217630243U CN 217630243 U CN217630243 U CN 217630243U CN 202221402950 U CN202221402950 U CN 202221402950U CN 217630243 U CN217630243 U CN 217630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upply
tube
tube bundl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29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劲松
刘小龙
李科言
吕富渠
唐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unwu Water Suppl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unwu Water Suppl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unwu Water Suppl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unwu Water Suppl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029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0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0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0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包括与自来水管网连接的进水井箱,所述进水井箱与管束调蓄器连接,管束调蓄器的输出端口与引流管连接,引流管上安装若干供水控制单元,供水控制单元连接至出水井箱。本实用新型采用自来水管网在进水井箱中与管束调蓄器连接,然后通过引流管延伸出地面,再在出水井箱中与供水端口连接,将控制单元置于地面之上,管束调蓄器作为存水的容器,利用其具有多种可变的空间结构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

Description

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供水领域,具体涉及二次供水的泵房。
背景技术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生活用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城市市政自来水管网供水设计压力4-5kg,供水楼层一般最高7-8楼,新建高楼建设时都要单独二次加压,在负一楼或二楼有专门泵房,内放置供水设备,加压方式分无负压即叠压供水设备——直接与自来水管连接加压,另外一种方式是配水箱,自来水先进不锈钢水箱,再进行加压,带水箱设备的应用领域一般是管网压力低的供水区域:管网末端,地势比较高的;集中用水量大的或用水保障度高的场所:学校、宾馆、医院等公众场所。
泵房是一种供水系统,大型企业、自来水厂、矿山、电厂、居民生活区等生活、生产地点都需要建有泵房,安装相应型号的水泵,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泵房是安装水泵、电动机、水泵控制柜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建筑物,是水泵站工程的主体,其主要作用是为水泵机组、辅助设备及运行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不同的泵房形式影响并决定泵站进、出水建筑物的形式及布置。合理设计泵房,对节约工程投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安全和经济运行都有重要意义。泵房的结构形式很多,按泵房能否移动分为固定式泵房和移动式泵房两大类。固定式泵房按其基础结构又分为分基型、干室型、湿室型和块基型四种结构形式。移动式泵房根据移动方式的不同分为浮船式和缆车式两种类型。
目前的泵房,成了二次供水的标配设施,但是这样的标配设施,配调蓄水箱供水泵房实际上有很多的问题:按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条例,每季度第三方做水质检测,不仅维护麻烦,而且需要投入检测费用;每半年水箱清洗消毒,耗时费力,需要投入维保费,水箱清洗浪费水,不节水; 水箱内易存积形成死水水质不新鲜,特别是局部的水,可能根本得不到更新;自来水停水延续供水时间短,水箱容积不能做大,大了更易形成死水,不利水质卫生保证;自来水压力泄压,不能利用原有压力,从零开始加压,这样设备运行耗电,不节能;水箱与外部有多个开放的通孔,使得水箱处于非密闭的状态,存在投毒隐患,防恐安全性差,经常在报纸新闻上出现的二次供水箱内有死耗子的恶心新闻就是这种情况;水箱占位面积大,水箱始终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要不然就是在地面占空间,占用很多的地面空间,要么就是占用很多的地下室空间,如车位的位置;二次供水泵房的建设成本也是一项重要的支出,泵房运行时产生噪音,无论是地面还是地下,都会造成噪音污染,破坏居住环境,而且泵房地下室通讯信号受到限制,实现远传监控受限,诸如此类的直接问题和间接问题特别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泵房的问题,特别是二次供水泵房的问题,成为了美化生存环境、提升生活质量、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二次供水水箱存在的占地大、水质不良、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解决现有设备中泵房存在占地空间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包括与自来水管网连接的进水井箱,所述进水井箱与管束调蓄器连接,管束调蓄器的输出端口与引流管连接,引流管上安装若干供水控制单元,供水控制单元连接至出水井箱。本实用新型采用自来水管网在进水井箱中与管束调蓄器连接,然后通过引流管延伸出地面,再在出水井箱中与供水端口连接,将控制单元置于地面之上,管束调蓄器作为存水的容器,利用其具有多种可变的空间结构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
所述的管束调蓄器包括若干导流管、若干弯管,导流管与弯管连通形成容器,还包括若干托架固定件,托架固定件连接后形成空间网格状结构,所述容器被固定在空间网状结构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占地空间的问题,现有的水泵房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无论这个空间是地面的还是地下的,都需要独立的空间,即使是在地下室,也是在地下室建立一个独立的操作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布置蓄水箱,而本发明通过采用导流管和弯管连接而成的方式,可以直接与自来水管网接通,自来水管网的水进入调蓄器后,依然保持压力,这样的调蓄器相对于传统的水箱而言,是一个密闭的空腔结构,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也就不存在被投毒的风险;采用管束形成的调蓄器,其水路是依次流动的,相对于水箱而言,没有水流死角,有效地解决了局部地方存在死水的问题,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水箱而言,可以无限扩大容量,传统的水箱为了有效减少死水,不能做大,其存水量受到限制,而管束结构的调蓄器,有效解决了容量的问题;由于不存在死水区域,也就彻底解决了水箱定时清洗带来的各种操作投入、以及浪费水的问题,与自来水管网直接连接,密闭的容器也使得调蓄器内部继受了自来水管网的压力,相对于传统的水箱而言,减少了二次供水的能耗;采用管束组合连接而成的调蓄器,其整体结构不受限制,可以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和使用环境,其需要的操作空间全部减少,相对于泵房而言,不需要更多的独立操作空间,可以直接埋在地下,例如绿化带、边角位置都可以,不需要泵房的尺寸规格空间,大大提高了其隐匿的性能;采用托架固定件制成的空间网格妆结构,可以根据实际的场地环境来设置调蓄器的布局,空间网格状结构更加适合管束的铺设施工,也更加利于管束的固定,层状的结构、空间网格状结构,也有效地分散了管束周围泥土等外力对管束的影响,即便于管网的保护,也便于后续管束本身的检修和更换,开挖量也更小,工程造价低。
所述的出水井箱上还连接有控制箱。通过在出水井箱上设置控制箱的方式,通过地面以上设置控制箱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存水、控制两个部分分开,实现地下存水、地面控制的目的,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
还包括混凝土基础承台,混凝土基础承台上设置有两个水平高度不同的安装面,托架固定件固定在混凝土基础承台较高的安装面上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管束调蓄器被固定在托架固定件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内,引流管位于混凝土基础承台较低的安装面上,并连接至高于管束调蓄器水平高度的出水井箱。通过设置具有两个不同水平高度安装面的混凝土基础承台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固定件的标准化安装施工,同时也保证了汇流管将调蓄器内的水全部进行输送的目的。
进一步讲,所述的导流管、弯管、引流管均为玄武岩纤维管。采用玄武岩纤维管来作为调蓄器的管束,玄武岩纤维管束集成加压机组,利用玄武岩纤维新材料性能优势轻质高强、隔音、隔热、绝缘、耐侯、耐腐等创新提升其附加值,玄武岩纤维管束盘管式连接方式实现自来水先进先出无死水构成密闭储水容积,管内能叠加自来水压力,管外能承受泥土填埋挤压力;增压水泵置于管束内,无运行声音,且受管束保护实现地埋,玄武岩纤维管内壁纳米技术改性,成为不沾水表面,低水阻且不积水垢,卫生升级;而且,寿命更长,不用更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管束调蓄器可以直接与自来水管网接通,自来水管网的水进入调蓄器后,依然保持压力,这样的调蓄器相对于传统的水箱而言,是一个密闭的空腔结构,也就不存在被投毒的风险;采用管束形成的调蓄器,其水路是依次流动的,相对于水箱而言,没有水流死角,有效地解决了局部地方存在死水的问题,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水箱而言,可以无限扩大容量,传统的水箱为了有效减少死水,不能做大,其存水量受到限制,而管束结构的调蓄器,有效解决了容量的问题;由于不存在死水区域,也就彻底解决了水箱定时清洗带来的各种操作投入、以及浪费水的问题,与自来水管网直接连接,密闭的容器也使得调蓄器内部继受了自来水管网的压力,相对于传统的水箱而言,减少了二次供水的能耗;采用管束组合连接而成的调蓄器,其整体结构不受限制,可以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和使用环境,其需要的操作空间全部减少,相对于泵房而言,不需要更多的独立操作空间,可以直接埋在地下,例如绿化带、边角位置都可以,不需要泵房的尺寸规格空间,大大提高了其隐匿的性能;采用托架固定件制成的空间网格妆结构,可以根据实际的场地环境来设置调蓄器的布局,空间网格妆结构更加适合管束的铺设施工,也更加利于管束的固定,层状的结构、空间网格妆结构,也有效地分散了管束周围泥土等外力对管束的影响,即便于管网的保护,也便于后续管束本身的检修和更换,开挖量也更小,工程造价低;
2、本发明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采用自来水管网在进水井箱中与管束调蓄器连接,然后通过引流管延伸出地面,再在出水井箱中与供水端口连接,将控制单元置于地面之上,管束调蓄器作为存水的容器,利用其具有多种可变的空间结构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引流管,2-供水控制单元, 21-导流管,22-弯管;23-托架固定件,24-混凝土基础承台,25-控制箱,26-进水井箱,27-出水井箱。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本实施例的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特别是空间较小的小区,包括老旧小区改造、新的居住区都比较适合,本装置的安装施工顺序是这样的:首先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设计出需要的管长、容量、以及分布方式,然后先建造一个混凝土基础承台24,混凝土基础承台24具有两个不同水平高度的安装面,在较高的安装面上安装托架固定件23,托架固定件23为包括规格多种的压条、卡扣、抱箍、底座、锚杆、锚具等,安装一层托架固定件23后,铺设连接一层导流管21和弯管22,从下往上一层一层铺设,并且最下一层的导流管连接至较低安装面的引流管1,在引流管1上安装有两组供水组件,每个供水组建包括3个供水控制单元2,供水控制单元2之间相互独立,互为备份,可以采用两个使用,一个备份的方式,两个使用状态的供水控制单元可以实现大流量范围的调解,每组的3个供水控制单元2连接至出水井箱27,在出水井箱27处与供水区域的管网系统连接;安装一层托架固定件23再安装一层导流管21和弯管22,安装完成后,托架固定件23连接完成后在空间上形成网格状结构,所有的导流管21、弯管22连接后,形成一个空间形状不规则的容器,而且其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变化调整,例如,在有铺设光缆的位置,传统的水箱就不能安放,必须要避开光缆、电缆、排水管等设施,整个调蓄器的上部,并连接至进水井箱26,用于与自来水管网连接,这样的蓄水结构,中间没有压力的损失,
以通川区人民医院医技大楼二次供水工程为例,目前采用的供水方式是水泵房方式,其占地面积70.35m³,水泵房建设完成后,需要对水泵房进行各种装修,以满足基本的实用需求,水泵房的建设和简装费用预计16万元,另外还需要安装紫外线消毒器套件,预计费用1.5万元,占用的地下室停车位4个,实际价值在40万以上,泵房机组单泵功率为11kw,采用2用1备配置,水箱定期第三方水质检测费2500.00元/次,一年10000.00元;水箱清洗消毒维护费3000.00次,一年6000.00元,共计1.6万,每次清洗水箱需要消耗190吨,价值570元,一年两次就是1140元;申请人给通川区人民医院医技大楼作出的二次供水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后,省去泵房建设及装修费用16万,省去紫外线消毒器及安装阀件费用1.5万,减少负二层多出4个停车位以及4个停车位通道,价值40万;机组单泵功率由11kw下降到7.5kw,运行电耗节省32%,每年节约电费4.5万,以10年计则节省45万;每年节省水箱清洗消毒及水质检测费用1.6万,以10年计则节省16万;节约每年的清洗水380吨,1140元。从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空间的占用,而且缩短了建设周期,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能耗,节地、节电、节水和卫生、环保、安全,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包括与自来水管网连接的进水井箱(2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井箱(26)与管束调蓄器连接,管束调蓄器的输出端口与引流管(1)连接,引流管(1)上安装若干供水控制单元(2),供水控制单元(2)连接至出水井箱(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束调蓄器包括若干导流管(21)、若干弯管(22),导流管(21)与弯管(22)连通形成容器,还包括若干托架固定件(23),托架固定件(23)连接后形成空间网格状结构,所述容器被固定在空间网状结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井箱(27)上还连接有控制箱(2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基础承台(24),混凝土基础承台(24)上设置有两个水平高度不同的安装面,托架固定件(23)固定在混凝土基础承台(24)较高的安装面上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管束调蓄器被固定在托架固定件(23)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内,引流管(1)位于混凝土基础承台(24)较低的安装面上,并连接至高于管束调蓄器水平高度的出水井箱(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管(21)、弯管(22)、引流管(1)均为玄武岩纤维管。
CN202221402950.3U 2022-06-07 2022-06-07 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 Active CN217630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2950.3U CN217630243U (zh) 2022-06-07 2022-06-07 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2950.3U CN217630243U (zh) 2022-06-07 2022-06-07 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0243U true CN217630243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1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2950.3U Active CN217630243U (zh) 2022-06-07 2022-06-07 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0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5099B (zh) 3+x城市主干管网系统
CN103290918A (zh) 一种地埋式预制泵站
CN100562634C (zh) 箱式组合轻体住宅
CN217630243U (zh) 地埋式管束供水装置
CN201981576U (zh) 一种多层楼房集雨利用系统
CN104196272A (zh) 生态厕所
CN210508509U (zh) 一种同层排水装配式防水卫生间系统
CN110453940A (zh) 一种自维持住宅体系
CN110725578A (zh) 一种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
CN107642920A (zh) 一种利用建筑基坑支护和地下室外壁土壤源的换热系统
CN114960842A (zh) 管束调蓄器、及地埋式管束供水系统
CN104193100B (zh) 一种具有污水处理功能的绿化墙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058202U (zh) 一种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7499055U (zh) 一体化给排水泵站
CN203296162U (zh) 一种地埋式预制泵站
CN201317959Y (zh) 洗涤污水回用系统
CN213234398U (zh) 一种水暖管井的安装结构
CN217921640U (zh) 一种错落流人工湿地设备
CN218029255U (zh) 碳中和公厕
CN204079705U (zh) 一种具有污水处理功能的绿化墙体装置
CN204876048U (zh) 地埋式一体化集成型生活泵站
CN203200090U (zh) 一种模块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19863060U (zh) 一种箱式二次供水设备
CN204023679U (zh) 无负压净化加压供水设备
CN103375860A (zh) 住宅小区集中室内供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