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4687U - 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 - Google Patents

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4687U
CN217614687U CN202221842944.XU CN202221842944U CN217614687U CN 217614687 U CN217614687 U CN 217614687U CN 202221842944 U CN202221842944 U CN 202221842944U CN 217614687 U CN217614687 U CN 217614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working solution
hydrogen peroxide
receiving tank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429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天聪
徐吉新
董学龙
许敏
李开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Kangshe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Kangsh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Kangshe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Kangshe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429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4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4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4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包括:圆柱形槽体;封头;进液管;封头的顶部中央还设置有放空口,放空口连接有呼吸阻火器,呼吸阻火器的气体出口处连接有自力式调节阀,自力式调节阀通过尾气管道与尾气吸附系统连通;封头的顶部还设置有氮气保护装置;远离进液管的圆柱形槽体的一侧壁的下部还开设有工作液出液口;进液管的出液口设置在圆柱形槽体的高度的2/3处。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工作液受槽,解决了现有循环工作液受槽不利于工作液的气液分离,导致双氧水生产系统安全性较差,以及停氢改氮运行时间极短,停氮改氢切换时需停车和重新开车,进而导致生产能耗增大、工艺调整不易、生产系统不能连续稳定运行的问题。

Description

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
背景技术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工业化生产双氧水的主要方法,其是以2-乙基蒽醌为工作载体,以重芳烃和四丁基脲或磷酸三辛酯为溶剂配成工作液,经过氢化、氧化、萃取和工作液后处理等工序,得到双氧水产品。而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流程是:将循环工作液受槽内的工作液经过循环泵打入氢化塔,与氢气在触媒作用下反应生成氢化液;然后氢化液和压缩空气在氧化塔中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同时氢化液被还原为工作液;然后工作液和过氧化氢的混合物进入萃取塔进行分离,萃取塔下部出料的双氧水进入净化单元,上部出料的工作液去后处理再生工序,经过再生后的工作液重新回到循环工作液受槽,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周而复始实现连续生产。而循环工作液受槽是工作液循环工艺的起点和终点,循环工作液受槽是双氧水生产工艺的关键设备之一。
传统的循环工作液受槽中,工作液是通过一根从受槽顶部插到底部的进液管进入受槽内,受槽顶部设置有放空口,以便工作液夹带的部分空气和挥发性气体进入大气,这样的受槽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后处理再生工序运行时,不能完全避免空气的进入,因此进入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工作液中不可避免的夹带有少量空气,又由于进液管的出口距离受槽底部过近,就会导致进入受槽内的工作液夹带的部分气体(尤其是空气)来不及从工作液中分离出来,就随着受槽中的工作液进入循环而被泵送入氢化塔中,工作液中夹杂的空气与氢气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很容易发生气相燃爆事故,且由于氢化液易燃,还可能进而发生氢化液受槽的爆炸事故,导致氢化塔及双氧水生产系统运行的不安全性升高。同时,在双氧水实际生产中,因工艺线路调整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短暂的停氢改氮运行阶段,若循环工作液受槽中的工作液中夹带的空气过多,会导致停氢改氮运行阶段只能运行极短时间,双氧水生产中的氧含量就已经超标,导致再进行停氮改氢切换时,氢气不能再直接切进氢化塔中,需要停车重新置换系统和重新开车,导致生产中能耗增大,工艺调整不易,严重影响了双氧水生产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用以解决现有循环工作液受槽不利于工作液的气液分离,导致双氧水生产系统安全性较差,以及停氢改氮运行时间极短,停氮改氢切换时需停车和重新开车,进而导致生产能耗增大、工艺调整不易、生产系统不能连续稳定运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包括:圆柱形槽体,圆柱形槽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分别通过蒸汽管道与固定安装在圆柱形槽体底部中心位置的蒸汽盘管连通;
封头,封头设置在圆柱形槽体的顶部,且与圆柱形槽体密封连接;以及,进液管,进液管贯穿封头,且伸入圆柱形槽体的内部。
上述封头的顶部中央还设置有放空口,放空口连接有呼吸阻火器,呼吸阻火器的气体出口处连接有自力式调节阀,自力式调节阀通过尾气管道与尾气吸附系统连通;
上述封头的顶部还设置有氮气保护装置,氮气保护装置包括连通封头顶部进氮口的供氮管道,连通封头顶部泄氮口的排压管道,供氮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自控阀,排压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自控阀;
远离上述进液管的圆柱形槽体的一侧壁的下部还开设有工作液出液口;上述进液管的出液口设置在圆柱形槽体的高度的2/3处。
进一步的改进,自力式调节阀的出口设置有排气冷凝器,排气冷凝器的液相出口与封头上设置的回液口连接;排气冷凝器的气相出口与尾气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圆柱形槽体中的液位高度不低于圆柱形槽体的高度的4/5,且进液管的出液口保持在圆柱形槽体中的工作液的液面以下。
进一步的改进,进液管的出液口为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结构;进液管的末端距离出液口500mm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周向排列的排液孔。
进一步的改进,每个排液孔的孔径为1-3cm,相邻两个排液孔的间距为3cm,排液孔在进液管上分布有5圈。
进一步的改进,封头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仪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压力检测仪、呼吸阻火器、第一自控阀和第二自控阀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放空口处设置有丝网捕沫器,丝网捕沫器由丝网和固定丝网的支撑格栅构成,支撑格栅固定设置在放空口与封头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改进,封头上还设置有氧气检测仪,氧气检测仪与第一自控阀联锁。
进一步的改进,蒸汽盘管的内部沿径向设置有隔离丝网板,隔离丝网板安装在圆柱形槽体的底部,隔离丝网板的高度不低于蒸汽盘管的高度。
进一步的改进,隔离丝网板内部设置有一层或多层脱气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通过改变进液管在循环工作液受槽中的安装高度和设置可用于升温的蒸汽盘管的手段,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
1)该循环工作液受槽能保证工作液的气液分离更充分,能有效避免空气通过循环流入氢化设备,也消除了氢化塔内带入空气的风险,增加了双氧水生产系统安全运行的系数,保证生产安全、正常进行。
2)该循环工作液受槽使得双氧水生产系统停氢改氮运行阶段的运行时间得到延长,双氧水生产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停氢而不用停止循环,在停氮改氢切换时可直接引入氢气,不用停车和重新开车,延长了双氧水生产系统的运行时间,从而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3)该循环工作液受槽通过进液管和排液孔的配合使用,增强气液分离效果;通过丝网捕沫器降低尾气吸附系统的工作负荷,也能避免工作液的浪费;通过隔离丝网板进一步降低工作液出液口送入氢化塔中的工作液中的氧含量,保证生产系统安全运行。同时,利用氧气检测仪对循环工作液受槽中的氧含量实时监控,并通过供氮管道供氮来降低氧含量,保证后续的氢化设备及整个双氧水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还能保持长时间的停氢改氮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进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丝网捕沫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隔离丝网板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圆柱形槽体,2、封头,3、进液管,4、工作液出液口,5、控制器,101、蒸汽盘管,1011、蒸汽入口,1012、蒸汽出口,102、隔离丝网板,103、脱气膜,201、放空口,2011、呼吸阻火器,2012、自力式调节阀,2013、尾气管道,2014、排气冷凝器,202、进氮口,2021、供氮管道,2022、第一自控阀,203、泄氮口,2031、排压管道,2032、第二自控阀,204、回液口,205、压力检测仪,206、丝网捕沫器,2061、丝网,2062、支撑格栅,207、氧气检测仪,301、出液口,302、排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包括:圆柱形槽体1,圆柱形槽体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入口1011和蒸汽出口1012,蒸汽入口1011和蒸汽出口1012分别通过蒸汽管道与固定安装在圆柱形槽体1底部中心位置的蒸汽盘管101连通;
封头2,封头2设置在圆柱形槽体1的顶部,且与圆柱形槽体1密封连接;以及,进液管3,进液管3贯穿封头2,且伸入圆柱形槽体1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在循环工作液受槽底部设置可用于升温的蒸汽盘管101,通过提升受槽中工作液的温度,一方面能满足后续工作液进行循环时的温度要求,另一方面能通过升温来降低工作液中的气体含量,尤其是降低其中的氧气含量,方便工作液中的气体排出。
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上述封头2的顶部中央还设置有放空口201,放空口201连接有呼吸阻火器2011,呼吸阻火器2011的气体出口处连接有自力式调节阀2012,自力式调节阀2012通过尾气管道2013与尾气吸附系统连通。
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上述封头2的顶部还设置有氮气保护装置,氮气保护装置包括连通封头2顶部进氮口202的供氮管道2021,连通封头2顶部泄氮口203的排压管道2031,供氮管道2021上设置有第一自控阀2022,排压管道2031上设置有第二自控阀2032。
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远离上述进液管3的圆柱形槽体1的一侧壁的下部还开设有工作液出液口4;上述进液管3的出液口301设置在圆柱形槽体1的高度的2/3处。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变进液管3在循环工作液受槽中的安装高度,方便从出液口301排出的工作液中夹带的空气快速从工作液中逸散出去,避免了进液管3深入受槽底部而导致夹带的空气因液体压强不能及时逸散的情况出现,能将循环工作液受槽中储存的工作液中的氧含量降低,有效避免空气随工作液流入氢化设备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也能延长双氧水生产系统中停氢改氮运行阶段的运行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工作液受槽能保证工作液的气液分离更充分,能有效避免空气通过循环流入氢化设备,也消除了氢化塔内带入空气的风险,增加了双氧水生产系统安全运行的系数,保证生产安全、正常进行。同时,该循环工作液受槽也使得双氧水生产系统停氢改氮运行阶段的运行时间得到延长,例如由原先的30min延长到12h以上,双氧水生产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停氢而不用停止循环,在停氮改氢切换时可直接引入氢气,不用停车和重新开车,延长了双氧水生产系统的运行时间,从而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如图2所示,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自力式调节阀2012的出口设置有排气冷凝器2014,排气冷凝器2014的液相出口与封头2上设置的回液口204连接;排气冷凝器2014的气相出口与尾气管道2013连接。
通过呼吸阻火器2011排出的气体中夹带着少量的工作液,因而通过排气冷凝器2014将其中的工作液冷凝下来,并重新送回循环工作液受槽中,有利于降低尾气吸附系统的工作负荷,也能避免工作液的浪费。
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圆柱形槽体1中的液位高度不低于圆柱形槽体1的高度的4/5,且进液管3的出液口301保持在圆柱形槽体1中的工作液的液面以下。
虽然循环工作液受槽采用了氮封安全措施,但为了使工作液最大程度避免夹带空气,进液管3的出液口301需要保持在工作液的液面以下,而进液管3的出液口301离液面距离较近,液体压强较小,方便其中的气体向液面以上逸散。
在具体的实例中,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圆柱形槽体1的高度为4500mm,直径为4000mm,进液管3的出液口301设置在距离圆柱形槽体1底部的3000mm处,有利于进行气液分离。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尺寸不限于此,还需结合生产现场工作液的产量来设计和相应的改动,循环工作液受槽的材质如选用不锈钢等,本实用新型也不做限制。
如图3所示,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进液管3的出液口301为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结构;进液管3的末端距离出液口301 500mm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周向排列的排液孔302。每个上述排液孔302的孔径为1-3cm,相邻两个排液孔302的间距为3cm,排液孔302在进液管3上分布有5圈。
设置出液口301为喇叭状结构,同时还在出液口301附近设置多个排液孔302,是为了方便进液管3中的工作液向不同方向排进循环工作液受槽内储存的工作液中,将新排入的工作液分散至不同方位,方便新排入的工作液中气体的逸散,增强气液分离效果。
如图2所示,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封头2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仪205和控制器5,控制器5分别与压力检测仪205、呼吸阻火器2011、第一自控阀2022和第二自控阀2032连接。
压力检测仪205实时检测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压力,通过控制器5控制呼吸阻火器2011、第一自控阀2022和第二自控阀2032的开关,能保持循环工作液受槽中压力的平衡,同时保证循环工作液受槽中的空气及时排出。
在具体的实例中,当压力检测仪205检测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压力低于15kPa后,控制器5控制第一自控阀2022开启,向循环工作液受槽中补入氮气;当压力检测仪205检测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压力高于20kPa后,控制器5控制第二自控阀2032开启,向循环工作液受槽外泄压;当压力检测仪205检测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压力低于-5kPa或高于25kPa时,控制器5控制呼吸阻火器2011开启,进行吸入气体补偿或起跳卸压。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阻火器2011、第一自控阀2022和第二自控阀2032开启的预设压力值不限于此,还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做出相应的改动。
如图4和图5所示,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放空口201处设置有丝网捕沫器206,丝网捕沫器206由丝网2061和固定丝网2061的支撑格栅2062构成,支撑格栅2062固定设置在放空口201与封头2的连接处。
当循环工作液受槽需要使用呼吸阻火器2011卸压时,说明内部压力较高,大量气体需要外泄,会导致外排的气体中夹带少量工作液。安装的丝网捕沫器206能阻止细小液滴随气体进入后续的尾气吸附系统,方便气体排出,降低尾气吸附系统的工作负荷,细小液滴积聚成大液滴后,由于重力作用,重新滴落到受槽内,也减少工作液的损耗。
在具体的实例中,丝网捕沫器206可以是平面结构,也可以是非平面结构;非平面结构如向上或者向下凸起的弧面结构,这样可以增大丝网捕沫器206的拦截面积。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丝网捕沫器206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还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做出相应的改动。
如图4所示,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封头2上还设置有氧气检测仪207,氧气检测仪207与第一自控阀2022联锁。
利用氧气检测仪207对循环工作液受槽中的氧含量实时监控,当氧含量达到预警值时,联锁开启第一自控阀2022,通过供氮管道2021向循环工作液受槽内通过大量氮气,稀释至氧含量降到预警值以下,保证后续的氢化设备及整个双氧水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可设置的,氧含量预警值为5%。
如图6所示,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蒸汽盘管101的内部沿径向设置有隔离丝网板102,隔离丝网板102安装在圆柱形槽体1的底部,隔离丝网板102的高度不低于蒸汽盘管101的高度。
通过隔离丝网板102将进液管3和工作液出液口4分隔在两个空间,进液管3排入的工作液经蒸汽盘管101升温后,流向工作液出液口4的路程中遇到隔离丝网板102,增加了工作液的流动阻力,延长工作液的气液分离时间,使得气液分离更加彻底。
作为对前述实施的改进,上述隔离丝网板102内部设置有一层或多层脱气膜103。
通过丝网2061和其中的脱气膜103将气体阻隔在进液管3一侧,能进一步降低工作液出液口4送入氢化塔中的工作液中的氧含量,保证生产系统安全运行,还能保持长时间的停氢改氮运行。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在具体工作时,循环工作液受槽中的液位高度保持在圆柱形槽体1的高度的4/5处,进液管3的出液口301保持在液面以下。工作液通过进液管3的喇叭状结构的出液口301排入循环工作液受槽中,同时进液管3的末端距离出液口301 500mm的位置处设置有5圈周向排列的排液孔302,每个排液孔302的孔径为1-3cm,相邻两个排液孔302的间距为3cm。从出液口301和排液孔302排出的工作液由于距离液面较近,其中夹带的气体逸散出来并分布在液体上面的空腔中。
同时,通过蒸汽入口1011向固定安装在圆柱形槽体1底部中心位置的蒸汽盘管101中通入蒸汽,蒸汽与工作液换热后,从蒸汽出口1012排出。被加热的工作液中气体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降低,气体被排出工作液中,向上逸散至空腔中。
由于进液管3不断排入工作液,循环工作液受槽中液位上升,且蒸汽盘管101不断加热,使得气体逸散量提升,空腔中压力升高,当循环工作液受槽内压力升至高于第二自控阀2032的压力设定值时,第二自控阀2032打开,通过排压管道2031向外释放气体,使循环工作液受槽内压力下降,降至第二自控阀2032压力设定值时,自动关闭。若压力过高,到达呼吸阻火器2011的压力阈值,则呼吸阻火器2011自动开启卸压,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冷凝器2014将其中夹带的少量的工作液冷凝下来,并重新通过回液口204送回循环工作液受槽中,剩余气体则通过尾气管道2013送往尾气吸附系统。
在循环工作液受槽进行循环工作时,通过工作液出液口4向氢化塔不断输送工作液,循环工作液受槽液位下降,空腔中压力降低,当循环工作液受槽内压力降至低于第一自控阀2022的压力设定值时,第一自控阀2022打开,通过供氮管道2021向循环工作液受槽内注入氮气,使循环工作液受槽内压力升高,升至第一自控阀2022压力设定值时,自动关闭。
实施例2:
一种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在具体工作时,工作液通过进液管3的出液口301和排液孔302排入循环工作液受槽中,同时,通过蒸汽入口1011向固定安装在圆柱形槽体1底部中心位置的蒸汽盘管101中通入蒸汽,蒸汽与工作液换热后,从蒸汽出口1012排出。被加热的工作液中气体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降低,气体被排出工作液中,向上逸散至空腔中。
通过压力检测仪205实时检测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压力,当压力检测仪205检测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压力低于第一自控阀2022的压力设定值时,控制器5控制第一自控阀2022打开,向循环工作液受槽中补入氮气;当压力检测仪205检测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压力高于第二自控阀2032的压力设定值时,控制器5控制第二自控阀2032开启,向循环工作液受槽外泄压;当压力检测仪205检测循环工作液受槽的压力超出呼吸阻火器2011的压力阈值时,控制器5控制呼吸阻火器2011开启,进行吸入气体补偿或起跳卸压。
在呼吸阻火器2011开启时,大量气体夹带少量工作液开始外泄,通过放空口201的丝网捕沫器206能将细小液滴拦截,细小液滴积聚成大液滴后,重新滴落到受槽内。
通过氧气检测仪207对循环工作液受槽中的氧含量实时监控,当氧含量达到预警值时,联锁开启第一自控阀2022,通过供氮管道2021向循环工作液受槽内通过大量氮气,稀释至氧含量降到预警值以下,关闭第一自控阀2022。
在循环工作液受槽进行循环工作时,通过工作液出液口4向氢化塔不断输送工作液,工作液从靠近进液管3一侧的空间流向靠近工作液出液口4的一侧,流动至隔离丝网板102时,被隔离丝网板102及其中的脱气膜103短暂阻隔,进一步进行气液分离,降低工作液出液口4送入氢化塔中的工作液中的氧含量,保证后续的氢化设备及整个双氧水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部分设备的详细结构并未详述,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指导下,还能对上述系统做出部分修改设计。例如,系统内的设备上还设置有液位计、溢流/氮气管道等;系统内部的输送管道上在不同单元或装置、设备间设置有泵、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或温度传感器等,同时也设置有不同阀门,如泄压阀、调压阀、安全阀、气动阀等用于调节和稳定整个系统压力的阀门,也可调节阀门的开度以调节管道内物料流量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柱形槽体,所述圆柱形槽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和所述蒸汽出口分别通过蒸汽管道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槽体底部中心位置的蒸汽盘管连通;
封头,所述封头设置在所述圆柱形槽体的顶部,且与所述圆柱形槽体密封连接;以及,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贯穿所述封头,且伸入所述圆柱形槽体的内部;
所述封头的顶部中央还设置有放空口,所述放空口连接有呼吸阻火器,所述呼吸阻火器的气体出口处连接有自力式调节阀,所述自力式调节阀通过尾气管道与尾气吸附系统连通;
所述封头的顶部还设置有氮气保护装置,所述氮气保护装置包括连通所述封头顶部进氮口的供氮管道,连通所述封头顶部泄氮口的排压管道,所述供氮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自控阀,所述排压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自控阀;
远离所述进液管的所述圆柱形槽体的一侧壁的下部还开设有工作液出液口;
所述进液管的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圆柱形槽体的高度的2/3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力式调节阀的出口设置有排气冷凝器,所述排气冷凝器的液相出口与所述封头上设置的回液口连接;所述排气冷凝器的气相出口与所述尾气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槽体中的液位高度不低于所述圆柱形槽体的高度的4/5,且所述进液管的所述出液口保持在所述圆柱形槽体中的工作液的液面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所述出液口为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结构;所述进液管的末端距离所述出液口500mm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周向排列的排液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排液孔的孔径为1-3cm,相邻两个所述排液孔的间距为3cm,所述排液孔在所述进液管上分布有5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仪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仪、所述呼吸阻火器、所述第一自控阀和所述第二自控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口处设置有丝网捕沫器,所述丝网捕沫器由丝网和固定所述丝网的支撑格栅构成,所述支撑格栅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空口与所述封头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上还设置有氧气检测仪,所述氧气检测仪与所述第一自控阀联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盘管的内部沿径向设置有隔离丝网板,所述隔离丝网板安装在所述圆柱形槽体的底部,所述隔离丝网板的高度不低于所述蒸汽盘管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丝网板内部设置有一层或多层脱气膜。
CN202221842944.XU 2022-07-18 2022-07-18 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 Active CN217614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2944.XU CN217614687U (zh) 2022-07-18 2022-07-18 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2944.XU CN217614687U (zh) 2022-07-18 2022-07-18 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4687U true CN217614687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34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2944.XU Active CN217614687U (zh) 2022-07-18 2022-07-18 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46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0574B1 (ko) 슬래그 누적방지를 위한 반응액 순환형 이산화탄소 연속 분리 시스템
CN217614687U (zh) 双氧水生产用的循环工作液受槽
CN114171763A (zh) 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的饮用水供给装置及方法
CA1131302A (en) Hydrogen/oxygen fuel cell with control ensuring prevailing hydrogen pressure
CN113803638A (zh) 一种智能化发电机氢气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24045484A (ja) 水電解システム
CN201028679Y (zh) 高效汽水闪蒸器
CN104973358A (zh) 化工槽罐压力平衡装置
CN215053533U (zh) 水环式真空泵循环供水装置
CN207722418U (zh) 生物柴油原料脱水设备
CN218590491U (zh) 一种双氧水稀品制备用空气逆流氧化设备
CN220887088U (zh) 基于曝气沉砂池的空气循环型曝气系统
CN215102002U (zh) 用于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循环工作液贮槽
CN100563052C (zh) 燃料电池系统
CN220149296U (zh) 一种高效低耗的紧凑型氨气吹脱吸收一体化装置
CN220989703U (zh) 一种回收利用熔硫系统闪蒸汽的装置
CN216259897U (zh) 一种苯乙烯装置的中间罐区尾气处理装置
CN216077546U (zh) 水泵自排气装置及水泵
CN216356362U (zh) 一种智能化发电机氢气冷却系统
CN218357505U (zh) 一种毛细式蒸发除水机
CN218821743U (zh) 用于真空系统的溶媒冷凝液回收装置
CN216619851U (zh) 一种糠醛精制装置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20132369U (zh) 用于制氢装置液位偏差控制的安全装置及制氢系统
CN220779679U (zh) 一种用于气态光气制备的尾气破坏系统
CN215506219U (zh) 一种废气紧急排放缓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