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1386U - 激光消融导管 - Google Patents

激光消融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1386U
CN217611386U CN202220619622.2U CN202220619622U CN217611386U CN 217611386 U CN217611386 U CN 217611386U CN 202220619622 U CN202220619622 U CN 202220619622U CN 217611386 U CN217611386 U CN 217611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multifunctional
laser ablation
ablation catheter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196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难
潘淑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r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196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1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1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1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消融导管,包括外管、镜头、内管、激光光纤束和接口;所述内管至少有两根,分别为导丝管和多功能管,所述镜头与所述接口设置于所述外管的两端,使其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腔体结构,所述内管、所述激光光纤束设置于所述外管的腔体内;所述接口上具有开口和接头,用以输注造影剂和药剂或连接激光发生器。该激光消融导管,可以在激光消融术过程中通过导引导丝引导激光消融导管到达靶血管,在保留导引导丝的同时,可以通过多功能腔进行术中药物输注和高压造影,从而达到简化手术过程的目的。

Description

激光消融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激光在医学上应用广泛,其治疗原理在于,当用激光照射活体组织时,光能转化为热能而造成一系列的组织变化,如细胞死亡、蛋白凝固、组织水沸腾、组织脱水燃烧等。目前,激光消融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肿瘤、心肌缺血、心脏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栓塞、肺血栓栓塞等心血管和外周血管疾病治疗中,以解除病人痛苦。
激光消融术的手术过程较为复杂,在指引导管引导导引导丝进入靶血管后,再由导引导丝引导激光导管、造影导管、鞘管等多种导管到达靶血管以完成激光照射、高压造影、给药等过程,期间需要多次导入与撤出导引导丝与多种导管,例如,在进行高压造影时,需要由导引导丝引导造影导管到达靶血管,由于导引导丝占用造影导管内空间,需先撤出导丝后再输注造影剂,完成造影后需通过造影导管再次导入导引导丝,然后以导引导丝引导造影导管撤出,最后撤出导引导丝,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消融导管,以解决现有的激光消融手术中,输注造影剂和药物的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该激光消融导管包括:
外管、镜头、内管、激光光纤束和接口;
所述内管至少有两根,分别为导丝管和多功能管,所述导丝管中部为导丝腔,所述多功能管中部为多功能腔;
所述镜头为环状结构,中部设置有内孔,所述内孔数量与所述内管数量相等;
所述接口末端设置有开口和接头,所述接头用以连接激光发生器,所述接口与所述镜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管两端,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中,所述内孔、所述内管与所述开口连通构成连续通道;
所述激光光纤束填充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夹层。
作为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导丝管与所述多功能管相邻设置。
作为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导丝管的长度与所述多功能管的长度相同。
作为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所述导丝管的长度短于所述多功能管的长度。
作为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导丝管远离所述镜头一端设置为斜面。
作为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外管由具备强度、韧性和弯曲疲劳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作为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导丝管为双层复合结构,分别为导丝管内层和导丝管外层,所述导丝管内层由具备润滑作用的材料制成,所述导丝管外层由具备弯曲疲劳强度的材料制成。
作为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多功能管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分别为多功能管内层、多功能管中间层和多功能管外层,所述多功能管内层由具备润滑作用的材料制成,所述多功能管中间层由兼具强度和塑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多功能管外层由具备弯曲疲劳强度的材料制成。
作为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激光光纤束由多条光纤设置于激光导管内构成。
作为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激光光纤束与所述内管以及所述外管通过热熔方式焊接在一起;所述镜头与所述内管通过胶水粘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依据以上实施例的激光消融导管,至少具有导丝腔和多功能腔两个通道,可以在激光消融术过程中通过导引导丝引导激光消融导管到达靶血管,在保留导引导丝的同时,可以通过多功能腔进行术中药物输注和高压造影,从而达到简化手术过程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激光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激光消融导管左视图;
图3为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丝管双层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多功能管三层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丝管OTW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丝管RX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外管10;
内管20,导丝管21,导丝腔211,导丝管内层212,导丝管外层213,多功能管22,多功能腔221,多功能腔内层222,多功能腔中间层223,多功能腔外层224;
镜头30,内孔31;
激光光纤束40,激光导管41,光纤42;
接口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激光消融导管,请参考图1至图2,该激光消融导管包括外管10、内管20、镜头30、激光光纤束40以及接口50,镜头30与接口50设置于外管10的两端,使外管10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腔体结构,内管20设置于外管10的腔体内,激光光纤束40填充于内管20与外管10之间的夹层,接口50上具有开口和接头,开口用以输注造影剂和药剂,接头用以连接激光发生器。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通过激光光纤束40的传导至镜头20,从而照射靶位置,达到消除病灶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镜头20设置为中部具有内孔31的环状结构,设置于外管10的一端,镜头20朝向外管10内部的一面称为内端面,朝向外管10外部的一面称之为外端面,内孔31、内管20与接口50的开口连通构成连续通道,从而能够将造影剂与药物输注到靶血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管20至少包括两根,分别为导丝管21和多功能管22,导丝管21中部为导丝腔211,用于通过导引导丝,从而引导激光消融导管到达靶血管;多功能管22中部为多功能腔221,用于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药物和造影剂的输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激光消融导管至少具有导丝腔和多功能腔两个通道,可以在激光消融术过程中通过导引导丝引导激光消融导管到达靶血管,在保留导引导丝的同时,可以通过多功能腔进行术中药物输注和高压造影,从而达到简化手术过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内管20,例如在设置导丝管21的基础上,同时设置造影剂输注管和药物输注管,这里优选仅设置两管的原因在于,人体血管的直径有限,过多内管20的设置必然造成外管直径过大,从而增加激光消融导管的使用难度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使用中,镜头30、外管10和内管20的结构尺寸,应该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来确定,多功能管22的长度应该根据到达靶血管所需的长度确定。通常情况下,导丝腔211直径范围为0.4mm-0.9mm,多功能腔221直径范围为0.4mm-2.0mm,导丝腔211的直径范围较小,可以减少导入激光消融导管过程中的径向位移,避免给患者组织或血管带来不必要的损伤;镜头30的直径范围为2.0mm-3.5mm,厚度范围为0.5mm-5mm,内孔31的直径范围为1.0mm-2.5mm,多功能管22的工作长度通常为60cm-180cm。值得注意的是,内孔31直径范围的上下限大于导丝腔211和多功能腔221的直径范围上下限,其原因在于,中间需要有空间容纳连接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仅是给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各部件的最佳尺寸范围,并不能视为对申请范围的限定。
激光光纤束40可以以多种方式构成,在一实施例中,激光光纤束包括激光导管41与光纤42,多条光纤42设置于激光导管41内;通常情况下,光纤42的直径为0.06mm-0.125mm,激光导管直径为2.0mm-3.5mm,激光光纤束的长度与多功能管22的长度相等。
外管10、内管20、镜头30、激光光纤束40之间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连接,在一实施例中,镜头30与内管20通过胶水粘接,激光光纤束40与内管20以及外管10之间通过热熔方式焊接在一起。
本文对于外管10、内管20的材料不做限定,下面所述实施例仅是在实际施行中的优选方案。
由于外管10用以容纳镜头20、内管30、激光光纤束40以及接口50,除了满足保护内部元件的需求外,使用时还需要在血管中穿行,因此,外管10选用的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及弯曲疲劳强度。在一实施例中,外管10使用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聚酰胺(PA)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
选用Pebax、PA或TPU这三种高分子材料的优势在于,密度小,相同体积下质量较轻,比强度高,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弯曲疲劳强度,可以很好地满足手术中的使用需求。
导丝管21需要随着外管20在组织与血管中穿行,因而其材料的选用要求与外管20相似,同时,由于导丝腔211内需要通过导引导丝,因此导丝管21的内壁应具有较高的润滑性。为满足上述要求,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导丝管21设置为双层复合结构,分别为导丝管内层212和导丝管外层213,导丝管内层212由具备润滑作用的材料制成,导丝管外层213由具备弯曲疲劳强度的材料制成。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导丝管内层212的材料优选为聚四氟乙烯(PTFE),导丝管外层213的材料优选为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聚酰胺(PA)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
导丝管内层212选择PTFE材料的好处在于,PTFE材料的摩擦系数极低,可以提供较好的润滑功能,便于激光消融导管与导引导丝间的相对滑动;同时,其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多功能管22的材料选用要求与导丝管21类似,由于多功能腔221中需要输注造影剂与药剂,因而对于润滑性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造影过程中,多共功能腔221内将产生高流量,其最高流量可达20-25ml/s,为达到此流速,多共功能腔221内需足够润滑。并且,在输注造影剂与药物的过程中,多功能管需能保持原形状不变,因而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塑性。为满足上述要求,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多功能管22设置为三层复合结构,包括多功能管内层222,多功能管中间层223和多功能管外层224,多功能管内层222由具备润滑作用的材料制成,多功能管中间层223由兼具强度和塑性的材料制成,多功能管外层224由具备弯曲疲劳强度的材料制成。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多功能管内层222优选为PTFE材料,多功能管中间层223优选为钢丝编织网结构,外层224优选为Pebax、PA或TPU这三种高分子材料。钢丝编织网结构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采用不同的编织方式,例如采用一圆一扁两种钢丝编制而成的中间层,其支持力交强但是较硬,因而支持力更强但形变能力相对较弱;采用扁平钢丝编制而成的中间层则较为柔软但支持力较弱;具体的编织方式应根据手术需求来选择,这里不做限定。
为了满足实际手术操作的需求,还可进一步优化设置导丝管21与多功能管22的相对空间位置及相对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导丝管21和多功能管22相邻设置。
将导丝管21与多功能管22相邻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多功能管22更加准确地对准靶血管或靶血管上的病灶,从而达到精准输注造影剂和药物的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丝管21的长度与多功能管22的长度相同,请参考图6,称之为完整交换结构(OTW结构)。
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由于导丝管21的长度较长,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有需要更换导引导丝的情况,可以抽出原有的导引导丝,并通过导丝腔211引入新的导引导丝抵达靶血管,操作便捷。
在又一实施例中,导丝管21的长度与多功能管22的长度不同,请参考图7,称之为快速交换结构(RX结构),此时,导丝管21的长度为10cm-20cm,在一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导丝管21的末端被设置为斜面。
选用RX结构及进一步设置斜面的优势在于,激光消融导管的中后部相较于前部(含镜头30和导丝管21部分)体积更小,这种类箭矢的造型可以方便激光消融导管在组织与血管中穿行,导丝管21末端的斜面可以在撤出激光消融导管时平滑地撑开血管,提高撤出速度,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手术效率。
对于镜头20而言,其材料的选择亦不做限定,作为激光消融导管的最前端,其材料需要满足耐磨、耐高温的要求,同时在造影过程中,还需要满足在X光下的可视性要求。在一实施例中,镜头材料优选为蓝宝石材料。
选用蓝宝石材料的优势在于,其硬度高,有着很好的热特性,防化学腐蚀,并且耐高温,也满足在X光下的可视性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镜头、内管、激光光纤束和接口;
所述内管至少有两根,分别为导丝管和多功能管,所述导丝管中部为导丝腔,所述多功能管中部为多功能腔;
所述镜头为环状结构,中部设置有内孔,所述内孔数量与所述内管数量相等;
所述接口末端设置有开口和接头,所述接头用以连接激光发生器,所述接口与所述镜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管两端,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中,所述内孔、所述内管与所述开口连通构成连续通道;
所述激光光纤束填充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管与所述多功能管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管的长度与所述多功能管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管的长度短于所述多功能管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管远离所述镜头一端设置为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由具备强度、韧性和弯曲疲劳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管为双层复合结构,分别为导丝管内层和导丝管外层,所述导丝管内层由具备润滑作用的材料制成,所述导丝管外层由具备弯曲疲劳强度的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管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分别为多功能管内层、多功能管中间层和多功能管外层,所述多功能管内层由具备润滑作用的材料制成,所述多功能管中间层由兼具强度和塑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多功能管外层由具备弯曲疲劳强度的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纤束由多条光纤设置于激光导管内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纤束与所述内管以及所述外管通过热熔方式焊接在一起;所述镜头与所述内管通过胶水粘接。
CN202220619622.2U 2022-03-21 2022-03-21 激光消融导管 Active CN217611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9622.2U CN217611386U (zh) 2022-03-21 2022-03-21 激光消融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19622.2U CN217611386U (zh) 2022-03-21 2022-03-21 激光消融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1386U true CN217611386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4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19622.2U Active CN217611386U (zh) 2022-03-21 2022-03-21 激光消融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1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01477B2 (ja) カテーテルを備えた注入装置及びカテーテルを作る方法
US20220331554A1 (en) Catheters with enhanced flexibility and associated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5698849U (zh) 带球囊冠状静脉窦抽吸导管
JP5797195B2 (ja) 一体化された心エコー検査能力をもった心室内注入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CN1556719A (zh) 采用电离辐射来治疗心律不齐的方法和设备
CN106963516A (zh) 腔内原位开窗穿刺装置
CN106687041A (zh) 用于提高抽血成功率和减少溶血的血液采样系统
CN215129689U (zh) 一种心内膜注射装置及心内膜注射系统
CN110475580A (zh) 导丝、医疗器械及处置方法
CN105193498A (zh) 消融导管装置
CN110947082B (zh) 一种球囊导引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17611386U (zh) 激光消融导管
CN110538373B (zh) 一种栓塞微导管
CA2818600A1 (en) Self-dilating cannula
CN211461709U (zh) 一种防卡导丝的导管
CN101785688A (zh) 一种新型结构和功能的动、静脉穿刺针
JP5267999B2 (ja) 血管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15779241A (zh) 药物球囊系统
CN216603007U (zh) 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
CN115645028A (zh) 一种具有液体灌注功能的形状可调的脉冲消融导管
CN205198131U (zh) 消融导管装置
CN211798167U (zh) 一种高性能导引导管
CN115569287B (zh) 医疗导管
CN215384454U (zh) 一种心内膜注射装置及心内膜注射系统
CN217448679U (zh) 延伸导管及介入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