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0879U - 一种水箱以及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箱以及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0879U
CN217610879U CN202220577715.3U CN202220577715U CN217610879U CN 217610879 U CN217610879 U CN 217610879U CN 202220577715 U CN202220577715 U CN 202220577715U CN 217610879 U CN217610879 U CN 217610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ank
bottom plate
top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777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777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0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0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0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箱以及清洁机器人,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该水箱包括箱体以及盖体;箱体包括顶板、侧板以及底板;顶板、侧板以及底板围成第一容纳腔;顶板向底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凹槽,凹槽背离底板的一侧形成槽开口;盖体盖设于槽开口;顶板与盖体之间围成第二容纳腔。该清洁机器人包括主机体以及上述水箱。该水箱采用凹型设计,通过一个箱体结构提供两个容纳腔,结构简单,在满足清洁设备水路系统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且方便装配。该清洁机器人采用上述水箱,可降低成本,提高整机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水箱以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箱以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清洁设备,例如自动清洁机器人、手持清洁设备等。
具有清洗功能的清洁设备,大部分设置净水箱以及污水箱,并且净水箱与污水箱是相互独立的箱体。在清洁地面或其他物体上时,将净水箱内的水输入清洁模块使其湿润,清洁模块清洁脏污后,将清洁模块内的污水排至污水箱内,完成清洁设备内部的水路循环。
但是,由于水箱对密闭不漏水的性能要求较高,水箱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导致清洁设备的成本也相应增加。并且,两个水箱需要分别安装,装配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水箱,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其成本降低,装配效率提高。
为达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箱,应用于清洁设备,包括:
箱体,包括顶板、侧板以及底板;所述顶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围成第一容纳腔;所述顶板向所述底板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凹槽,所述凹槽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形成槽开口;
盖体,盖设于所述槽开口;所述顶板与所述盖体之间围成第二容纳腔。
为达上述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
主机体;
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水箱,安装于所述主机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水箱采用凹型设计,通过一个箱体结构提供两个容纳腔,其一容纳腔复用另一容纳腔的腔壁,结构简单,在满足清洁设备水路系统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且方便装配。
该清洁机器人采用上述水箱,可降低成本,提高整机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水箱的剖面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水箱的剖面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水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水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箱体的剖面结构图;
图6为图5中的A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箱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0、箱体;101、第一容纳腔;102、第二容纳腔;11、顶板;1101、凹槽;111、第一板部;1111、安装台阶;1112、支撑面;1113、限位面;1114、第一过水口;112、侧壁部;113、底壁部;12、侧板;13、底板;131、第二过水口;141、连接管部;142、第一管部;143、第二管部;20、盖体;21、第三过水口;31、第一进水管;32、第一排水管;33、第二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相关技术中的清洁设备大部分具备清洗地面或其他待清洁面的功能,这些具备清洗、擦洗功能的清洁设备内部设置两套相互独立的水箱,分别容纳清水与污水,实现设备内部水循环。目前,水箱的主体部分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采用两套水箱,使整个水路系统的成本在整个设备成本中也处于一个较高的成本构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在满足清洁设备内部水路循环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制造成本的水箱。该水箱采用凹型设计,通过一个箱体 10结构提供两个容纳腔,在满足清洁设备水路循环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且方便装配。
该水箱可以应用于拖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器人等自动清洁设备中,也可以应用于手持清洁设备中。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箱,该水箱包括箱体10以及盖体20。图1中,x方向为水箱的水平方向,z方向为水箱的高度方向。
如图4、图5、图7所示,箱体10内部中空以提供第一容纳腔101,箱体 10的顶板11与盖体10配合提供第二容纳腔102;第二容纳腔102复用第一容纳腔101的腔壁,通过单个箱体10提供两个储水空间。其一容纳腔可用于容纳清水,另一容纳腔可用于容纳污水。
本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方式配置箱体10结构,以形成第一容纳腔101以及第二容纳腔102:
箱体10包括在高度方向上依次设置的顶板11、侧板12以及底板13。侧板 12沿高度方向延伸。侧板12的一端与底板13连接,另一端与底板13连接。顶板11的内侧面、侧板12的内侧面以及底板13的内侧面围成第一容纳腔101。
将顶板11配置为:顶板11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凹陷,以形成凹槽1101。其中,顶板11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凹陷指的是,顶板11的至少一部分向接近底板 13的方向延伸。由于顶板11是由上至下凹陷形成凹槽1101的,凹槽1101背离底板13的一侧形成槽开口。为了封闭槽开口,以将凹槽1101围成容纳腔以容纳液体,将盖体20盖设于槽开口,顶板11与盖体20之间围成第二容纳腔102。
其中,箱体10可以为采用滚塑工艺、吹塑工艺、注塑工艺、钣金焊接工艺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工形成的结构。其中,采用吹塑和滚塑工艺,能够一体成型地制造该具有凹槽1101以及中空腔的箱体10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对水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采用顶板11下凹型箱体10,可在单个箱体10内提供至少一个容纳腔以及至少一个凹槽1101,再通过盖体20与箱体10的配合,可以将凹槽1101封闭形成另外一个容纳腔。
如此,两个容纳腔只使用一套箱体10结构,并且盖体20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可以在满足清洁设备内部水路循环需求的同时,减少箱体10数量,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采用了两个独立的清水箱以及污水箱方案,至少可节省40%至60%的成本,也有利于减少清洁设备整体造价。当该水箱应用于清洁设备时,仅需要实现单个箱体10的安装,无需将清水箱与污水箱分开安装,简化安装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该水箱在清洁设备中的应用原理为:在其一容纳腔加入清水,将清水输入至清洁工作模块,清洁工作模块完成地面或其他工作面的清洁之后,通过风机负压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将清洁工作模块内的污水收集回到另一容纳腔。有需要时,再将容纳腔内的污水排出,完成水路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箱体10的形状、第一容纳腔101的形状、第二容纳腔102 的横截面形状、立体形状均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容积需求或外观调整。箱体10的横截面外边缘形状、第二容纳腔102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其他多边形、圆形、异形等,第一容纳腔10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环形、多边环形、异形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一实施例中,为了使盖体20安装更加方便并且可靠,在箱体10上设置安装台阶1111,以供盖体20安装。
本实施例中,安装台阶1111设于顶板11,顶板11包括第一板部111和第二板部,第二板部向底板13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1101,第一板部111的一部分向底板13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安装台阶1111。安装台阶1111为与凹槽1101相邻的凹部。其中,在水箱的水平方向上,安装台阶1111是被配置于凹槽1101的外侧的。在水箱的高度方向上,安装台阶1111是配置于凹槽1101背离底板13 的一侧的,也即安装台阶1111是配置于凹槽1101上侧的。安装台阶1111包括支撑面1112以及限位面1113。
盖体20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安装台阶1111,盖体20接近底板13的一侧与安装台阶1111的支撑面1112抵接,通过支撑面1112支撑盖体20的外边缘区域,盖体20的中间区域遮挡槽开口;安装台阶1111的限位面1113限制盖体20的水平运动。
其中,盖体20与箱体10可拆连接或固定连接。盖体20可通过焊接、紧固件紧固、粘贴、卡接等方式与箱体10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顶板11配置安装台阶1111,既向盖体20提供安装导向,提高装配效率,还通过安装台阶1111的支撑面1112盖体20,通过安装台阶 1111的限位面1113限制盖体20的水平运动,提升盖体20安装的可靠性。
请参照图1、图5、图6、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一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方式配置顶板11:
顶板11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部112以及底壁部113。在水箱的水平方向上,侧壁部112围绕于底壁部113的外侧。侧壁部112沿水箱的高度方向延伸,侧壁部112作为第二容纳腔102的侧向腔壁;底壁部113沿水箱的水平方向延伸,底壁部113作为第二容纳腔102的底侧腔壁;盖体20的下侧面作为第二容纳腔102的顶侧腔壁。
本实施例将顶板11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容纳腔102的底侧腔壁,无需再专门增加一块板体作为第二容纳腔102的底侧腔壁,保证水箱整体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中,侧壁部112与侧板12之间形成过水空间,底壁部113与底板 13之间形成过水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壁部113与底板13之间也可以接触,不保留过水空间。
请参照图1、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一实施例中,为了使该水箱适于与清洁设备中的其他模块配合,实现水路循环,在水箱配置与第一容纳腔101 连通的两个过水口,分别作为进水口与排水口。
本实施例中,顶板11设置与第一容纳腔101连通的第一过水口1114,底板 13设置与第一容纳腔101连通的第二过水口131。并且,第一过水口1114在水箱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容纳腔102外,也即,通过将第一过水口1114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02的腔壁之外,保证第一容纳腔101的进水与排水不受第二容纳腔102内干扰,水箱结构更加简单。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过水口1114设置于顶板11的侧壁部112 或底壁部113,即,将第一过水口1114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02的腔壁上;再配置一段水管伸入第二容纳腔102与第一过水口1114连接,水管另一段伸出第二容纳腔102。
请参照图1、图5、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一实施例中,在箱体10内设置连接管部141,以将第二容纳腔102与外部空间连通。连接管部141设置在顶板11的底壁部113与底板13之间,第一过水口1114在水箱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容纳腔102外。
本实施例中,底壁部113、连接管部141、底板13之间一体成型形成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凹槽1101的一侧形成槽开口,另一侧通过连接管部141与外部连通,此种结构设计,方便通过吹塑工艺、或滚塑工艺一体成型加工形成具有内部中空并且具有凹槽1101的箱体10结构,箱体10无需组装。并且,第二容纳腔102内的水方便通过腔底部的连接管段排出,在重力作用下,排水更加高效。
当第二容纳腔102作为污水腔使用时,处于排污区域(工作基站或下水道等)的清洁设备,可通过连接管段将污水排出水箱。
本实施例中,盖体20设置与第三容纳腔连通的第三过水口21。第三过水口 21可以作为第二容腔的进水口,当然也可以作为排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一实施例中,顶板11设置与第一容纳腔101连通的第一过水口1114,底板13设置与第一容纳腔101连通的第二过水口131。盖体 20设置与第二容纳腔102连通的第三过水口21,底壁部113与底板13之间设置与第二容纳腔102以及外部空间连通管的连接管部141。
通过在盖体20配置第三过水口21,第二容纳腔102需要进水时,无需打开盖体20,有利于清洁设备自动化设计。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水口1114为第一容纳腔101的进水口,第二过水口131为第二容纳腔102的排水口。第三过水口21为第二容纳腔102的进水口,连接管段作为第二容纳腔102的排水管。
水箱应用于清洁设备时,将第一进水管31与第一过水口1114连接,第一排水管32与第二过水口131连接。将第二进水管与第三过水口21连接,第二排水管33插入连接管段内。通过两个容纳腔的进水与排水,分别实现加入清水、将清水送至清洁模块、回收污水、排出污水的水路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通过水管将水箱与其他构件连接,箱体10还包括与顶板11一体成型的第一管部142,第一过水口1114形成于第一管部142与顶板11之间。箱体10还包括与底板13一体成型的第二管部143,第二过水口131形成于第二管部143与底板13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一实施例中,底板13、侧板12、顶板11一体成型,箱体10整体结构一体成型,箱体10结构密闭性良好,水箱零件数量减少。
在其他实施例中,底板13、侧板12、顶板11之间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01为清水箱,第二容纳腔102 为污水腔。由于清洁模块在清洁地面或其他工作面时,部分水分会损失,为了提供水箱的容积的利用率,将水箱配置为,第一容纳腔101的容积大于或等于第二容纳腔102的容积,如此,清水腔容积大于或等于污水腔容积,避免污水箱容积浪费。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01与第二容纳腔102的容积大小可根据功能调节,容积可大可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可以但不限于拖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器人。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机器人的一实施例中,该清洁机器人包括主机体,还包括分别安装于主机体的清洁模块、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水箱、供水组件以及集水组件。
该清洁机器人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水箱,在实现向清洁模块提供清水,以及回收清洁模块污水的需求的同时,降低整机成本,提高整机装配效率。
清洁模块可以为清洁滚筒模块或其他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01为清水腔并且第二容纳腔102为污水腔。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01为污水腔并且第二容纳腔102为清水腔。
供水组件与清水腔连接,供水组件用于将清水腔内的水送至清洁模块,集水组件用于与污水腔连接,集水组件用于将清洁模块的水送至污水腔内。
其中,供水组件以及集水组件可根据选择地设置动力装置以及阀门结构,实现自动供清水以及自动回收污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喷淋构件将清水喷洒至清洁模块,通过挤压构件将清洁模块中的污水挤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供水以及污水收集。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水箱,应用于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包括顶板(11)、侧板(12)以及底板(13);所述顶板(11)、所述侧板(12)以及所述底板(13)之间围成第一容纳腔(101);所述顶板(11)向所述底板(13)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凹槽(1101),所述凹槽(1101)背离所述底板(13)的一侧形成槽开口;
盖体(20),盖设于所述槽开口;所述顶板(11)与所述盖体(20)之间围成第二容纳腔(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向所述底板(13)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安装台阶(1111);所述安装台阶(1111)形成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02)的外侧;
所述盖体(20)卡入所述安装台阶(1111),所述盖体(20)接近所述底板(13)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台阶(111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包括相连的侧壁部(112)以及底壁部(113);在所述水箱的水平方向上,所述侧壁部(112)围绕于所述底壁部(113)的外侧;所述侧壁部(112)与所述侧板(12)之间形成过水空间,所述底壁部(113)与所述底板(13)之间形成过水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设置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01)连通的第一过水口(1114),所述底板(13)设置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01)连通的第二过水口(131);
所述第一过水口(1114)在所述水箱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02)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包括连接管部(141);所述连接管部(141)设于所述底壁部(113)与所述底板(13)之间;所述连接管部(141)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0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0)的外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部(113)、所述连接管部(141)、所述底板(13)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0)与所述箱体(10)可拆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盖体(20)设置第三过水口(21),所述第三过水口(2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0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的一侧与所述底板(13)连接,另一侧与所述顶板(11)连接;所述侧板(12)由所述底板(13)向所述顶板(11)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底板(13)、所述侧板(12)与所述顶板(11)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01)为清水腔,所述第二容纳腔(102)为污水腔,所述第一容纳腔(101)的容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02)的容积。
10.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体;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箱,安装于所述主机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清洁模块、供水组件以及集水组件;
所述第一容纳腔(101)为清水腔并且所述第二容纳腔(102)为污水腔,或所述第一容纳腔(101)为污水腔并且所述第二容纳腔(102)为清水腔;
所述供水组件与所述清水腔连接,所述供水组件用于将所述清水腔内的水送至清洁模块;所述集水组件与所述污水腔连接,所述集水组件用于将所述清洁模块的水送至所述污水腔。
CN202220577715.3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水箱以及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7610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7715.3U CN217610879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水箱以及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77715.3U CN217610879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水箱以及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0879U true CN217610879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3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77715.3U Active CN217610879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水箱以及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0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43129A (zh) 洗地机水箱结构及洗地机
CN212186371U (zh) 维护站和扫地机器人
CN216602768U (zh) 一种清洁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CN217610879U (zh) 一种水箱以及清洁机器人
CN214434056U (zh) 集尘盒、清洁机器人及清洁设备
CN212186372U (zh) 维护站和扫地机器人
CN114145676A (zh) 水箱及清洁机器人基站
CN217610836U (zh) 地面清洁设备的供水装置和地面清洁设备
CN212186370U (zh) 维护站和扫地机器人
CN216535157U (zh) 水箱及清洁机器人基站
CN211749324U (zh) 维护站和扫地机器人
CN210300861U (zh) 一种集尘盒和清洁机器人
CN210204623U (zh) 收纳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20403925U (zh) 一种可清污分离一体式水箱
CN218738779U (zh) 清洁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CN218515707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尘盒水箱空间利用结构
CN219613784U (zh) 电解水箱结构及洗地机
CN219422734U (zh) 扫地机基站
CN219070151U (zh) 一种液体回收装置
CN215383730U (zh) 洗地机水箱结构及洗地机
CN217610844U (zh) 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CN218738767U (zh) 储液装置和清洁机器人
CN218451588U (zh) 一种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9422730U (zh) 一种基站自动集尘结构及智能扫洗机器人
CN217852755U (zh) 水箱组件、清洁设备和清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