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7845U - 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7845U
CN217607845U CN202220622740.9U CN202220622740U CN217607845U CN 217607845 U CN217607845 U CN 217607845U CN 202220622740 U CN202220622740 U CN 202220622740U CN 217607845 U CN217607845 U CN 217607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roove
light source
shel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227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227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7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7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7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外壳包括透光板、图案层和透光层,透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图案层设于第一表面上,透光板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第一凹槽用于收容光源模组,透光层覆盖至少部分第一凹槽的槽壁面。本申请提供的外壳能够解决因结构空间限制导致的光源摆放空间受限和光源隐藏的问题,同时能够呈现具有色彩的发光图纹的效果。

Description

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饰外壳,尤其涉及一种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3D玻璃因其舒适的手感,完美贴合能力等优势已成为手机后盖主流的材料。但是玻璃是透明的,一般研磨硬化好后不能直接拿来作手机外壳,为了达到装饰效果,要对玻璃后盖做发光和颜色装饰处理。但是,用于发光的光源通常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光源摆放会受到空间限制并且存在光源难以隐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利用该外壳能够解决因结构空间限制导致的光源摆放空间受限和光源隐藏的问题,同时能够呈现兼具色彩和发光图纹的外壳装饰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壳,包括透光板、图案层和透光层,透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图案层设于第一表面上,透光板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第一凹槽用于收容光源模组,透光层覆盖至少部分第一凹槽的槽壁面。
其中,透光层覆盖第一凹槽的槽壁面及第二表面。
其中,透光层为颜色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外壳组件,包括光源模组和如上所述的外壳,光源模组收容于第一凹槽。
其中,光源模组包括透光件、阻光层和发光体,透光件设有第二凹槽,阻光层覆盖部分第二凹槽的槽壁面,发光体收容于第二凹槽内。
其中,第二凹槽的槽壁面包括第一弧形面,阻光层覆盖至少部分第一弧形面。
其中,透光件包括多个分离部分,多个分离部分连接为一体。
其中,透光件还包括背离第一表面的第三表面,第二凹槽的开口位于第三表面。
其中,透光件包括朝向第一凹槽的槽壁的第四表面,第四表面为光源模组的出光面,第四表面包括第二弧形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外壳组件和电子件,外壳组件安装于电子件,外壳组件为上述的外壳组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壳,设置的第一凹槽能够为光源提供容纳空间,解决了因结构空间限制导致的光源摆放空间受限和光源隐藏的问题,外壳中的透光层能够遮盖电子件,以保持美观,同时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透光层后耦合到透光板中,经折射、反射或(和)散射到达图案层,使得图案层发光,观察者观察到的恰好是兼具色彩和发光图纹的外壳。此外,由于第一凹槽的槽壁面及透光板的第二表面在使用时朝向电子件,不会裸露在外,透光层设于其上不易发生磨损,相较于直接在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具有色彩的图案,本申请提供的外壳呈现出的颜色不易褪色,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电子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产品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子产品中外壳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外壳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外壳组件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外壳组件中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光源中透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种实施例中光源中透光件仅具有第一弧形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实施例中光源中透光件具有分离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光源模组中阻光层位于透光件中第二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子产品中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子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电子产品中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电子产品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电子产品1000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为便于描述,定义图1所示电子产品100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
电子产品1000包括外壳组件100和电子件200,外壳组件100安装于电子件200,外壳组件100可发光且呈现出图案及色彩,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外壳组件100能够掩饰位于外壳组件100中的电子件200的部分或全部外观,以使得从外壳组件100的发光面观察电子产品1000具有发光装饰效果。
电子产品1000可以是任何具有外壳的设备,如手机、电子烟、打火机等。本实施例中,电子产品1000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沿Z轴正方向观察电子产品1000,可以观察到电子件200中的显示屏和中框,电子件200中的其他部分如电路板等则被遮盖隐藏于整机内部。如图2所示,沿Z轴负方向观察电子产品1000,可以观察到外壳组件100的出光面发光并显示字母“ABC”。外壳组件100与电子件200配合,以使得电子产品1000整体具有整齐的外观和发光装饰效果。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图2所示电子产品1000中外壳组件10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外壳组件100的分解示意图。
外壳组件100包括外壳10和光源模组20。外壳10包括相对的外表面101和内表面102,其中外表面101即为外壳组件100的出光面,可从外表面101的一侧观察到出射光线,内表面102靠近电子件200。外壳10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开口位于内表面102,第一凹槽11内收容有光源模组20。光源模组20发出光线30,光线30在第一凹槽11内和外壳10中经过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由外壳10的外表面101出射,以使得外壳组件100呈现发光装饰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组件100中,利用光源模组20发出光线30,光线30在外壳10的第一凹槽11内经过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从外壳10的外表面101出射,进而使得外壳组件100从外表面101观察具有发光装饰效果。
请参阅图5,图5为图4所示外壳组件100中外壳10的结构示意图。
外壳10包括透光板12、图案层13和透光层14。透光板12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透光板12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122,光源模组20发出的光线30可从第二表面122照射,并从第一表面121出射,以使从第一表面121侧观察,外壳10呈现发光效果。透光板12的材料可以例举的有玻璃等。
图案层13设于透光板12的第一表面121上,通过设置图案层13可以在外壳10上形成标识,图案层13可以是字母、文字、图形等。光源模组20发出的光线30经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由透光板12的第一表面121出射,并点亮设于透光板12的图案层13。
具体地,可以通过在透光板12的第一表面121上压印形成图案层13,此时从Z轴负方向看,图案层13为压印形成的凹槽,凹槽内可涂覆或不涂覆油墨,本实施例中,图案层13以压印形成的字母“ABC”形的凹槽示例,此时透光板12的第一表面121的部分与图案层13朝向Z轴正方向的一侧表面共同构成外壳组件100的出光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案层13也可以为凸设于透光板12的第一表面121上的结构,具体地,可以通过印刷、喷砂等方式在透光板12的第一表面121上形成图案层13,此时第一表面121和凸设在第一表面121上的图案层13的表面共同构成出光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案层13也可以设于透光板12的内部的结构,具体地,可以通过内雕等方式在透光板12的内部形成图案层13,此时第一表面121构成出光面。
透光层14覆盖至少部分第一凹槽11的槽壁面,收容于第一凹槽11内的光源模组20发出的光线30能够透过透光层14到达透光板12,并在透光板12内经过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从第一表面121出光。透光层14具有颜色,光源模组20发出的光线30依次透过透光层14和透光板12,然后点亮图案层13,以使得从外壳10的外表面101侧观察,图案层13能够被点亮且除图案部分外壳10呈现透光层14的颜色。
本实施例中透光层14为颜色层,透光层14覆盖第一凹槽11全部的槽壁面及第二表面122,可用于至少部分遮盖位于电子产品1000内部的零部件,且使得透光板12的第一表面121呈现出均匀一致的颜色。本实施例中,假定在白天使用的的情况下,当光源没有被点亮时,从外壳10的外表面101侧观察,外壳10呈现均匀一致的颜色外观效果;当光源被点亮时,从外壳10的外表面101侧观察,外壳10除了具有均匀一致的颜色外观效果外,还具有可以发光的图案。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透光层14覆盖第一凹槽11部分的槽壁面或第二表面122的一部分,此时从外壳10的外表面101侧观察,外壳10仍能够呈现出发光图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0中,设置的第一凹槽11能够为光源模组20提供容纳空间,解决了因结构空间限制导致的光源摆放空间受限和光源隐藏的问题,透光层14至少部分遮盖位于外壳组件100中的电子件200,同时光源模组20发出的光线可通过透光层14,然后透过透光板12后点亮设于透光板12上的图案层13,使得外壳组件100呈现出兼具有色彩和发光图纹的装饰效果。并且由于第一凹槽11的槽壁面及透光板12的第二表面122朝向电子件200,在使用时不会裸露在外,透光层14设于其上不易发生磨损,相较于直接在外壳10的外表面101上设置色彩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0呈现出的颜色不易褪色,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的外壳10可适于制作标准件,使用时仅需要适应性调整光源模组20即可,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请参阅图6,图6为图4所示外壳组件100中光源模组20的结构示意图。
光源模组20包括透光件21、阻光层22和发光体23。透光件21、阻光层22和发光体23构成一个整体,收容于外壳10中的第一凹槽11内,用于提供光线,以使得外壳10呈现发光图纹效果。
透光件21设有第二凹槽211,发光体23收容于第二凹槽211内,用于发出光线。透光件21设置的第二凹槽211除起到容纳发光体23的作用外,还起到偏折和传导光线的作用,透光件21的实体部分一方面起到均匀发散光线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扩大光线的发散面积。阻光层22设于第二凹槽211的槽壁面且覆盖第二凹槽211的槽壁面的一部分。阻光层22用于阻止或减少光线透过,利于发光体23发出的光线能够反射并分散,避免外壳10对应发光体23的位置亮度异常,且从外壳10的外表面101侧观察外壳10具有均匀发光效果。发光体23发出的光线通过透光件21透出,最终光线可耦合进外壳10中,使得外壳10呈现发光图纹效果。
本实施例中,发光体23为顶发光的LED灯,阻光层22的反射率很高,发光体23发出的光线的一部分被阻光层22遮挡,并在阻光层22的表面发生偏折,然后在第二凹槽211的有限空间内进行多次偏折,最终耦合至透光件21中,并经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部分光线到达外壳10中的透光板12内,再经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从透光板12的第一表面121出射,并点亮设于第一表面121上的图案层13,以实现发光装饰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20中,利用发光体23发射光线,利用透光件21设置的第二凹槽211偏折和传导光线,并且阻光层22覆盖第二凹槽211的槽壁面的一部分,以达到将光线集中于未覆盖阻光层22的区域的效果,光线经过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从透光件21的表面出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透光件21,以对发光体23发出的光线进行发散,提升了光源模组20发光的光学效率。
请参阅图7,图7为图6所示光源模组20中透光件21的结构示意图。
透光件21包括第三表面201和第四表面202,第三表面201朝向电子件200,第四表面202朝向第一凹槽11的槽壁,第四表面202为光源模组20的出光面。
透光件21设有第二凹槽211,第二凹槽211的开口位于透光件21的第三表面201。第二凹槽211的槽壁面包括第一弧形面2111和平面2112。其中,第一弧形面211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弧形面,平面2112包括朝向开口的顶平面2113和位于开口两侧的两个侧平面2114,顶平面2113连接于第一弧形面2111的两个子弧形面之间,每一侧平面2114连接于第一弧形面2111的一个子弧形面背离顶平面2113的一侧。本实施例的第二凹槽211中的第一弧形面2111是在直角凹槽的直角区域形成倒角。将第二凹槽211的槽壁面设置成具有弧形面,一方面直角工艺加工不易实现,设置弧形面利于工艺加工,一方面若第二凹槽211设置成直角,光线传播过程中,因直角区域突区域的存在,会形成光线聚集突变区域,则从外壳组件100的出光面观察,可以看到明显的局部过亮的区域,该局部亮区位置取决于样件具体尺寸,其可能恰好使发光图案局部过亮,也可能产生除需要发光的图案以外的亮线或亮区;另一方面第一弧形面2111对光线具有一定的折射反射作用,利于光线的均匀分散,以使得从外壳组件100的出光面观察能够更加均匀出光。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凹槽211的槽壁面仅具有第一弧形面2111,如可以为圆弧面,以更好地隐藏发光体23。
第四表面202朝向第一凹槽11的槽壁,本实施例中第四表面202与第一凹槽11的槽壁面接触贴合,具体的,第四表面202的形状可与第一凹槽11的槽壁面形状匹配,一方面使得透光件21嵌入第一凹槽11后能够严丝合缝,保持结构紧凑和规整的外观,另一方面利于从透光件21的第四表面202出射的光线能够减少偏折路径而穿透第一凹槽11的槽壁面进入外壳10中,提升了光线的利用率。第四表面202包括第二弧形面,以使得透光件21能够尽可能地大角度向外发射光线,本实施例中,第四表面202和第一凹槽11的槽壁面均包括圆弧形,利于光线朝向各个方向分散,保持均匀出光。
本实施例中,透光件21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透光件21可以包括多个分离部分,如图9所示,透光件21包括两个彼此分离的分离部分,两个分离部分可通过利用粘接剂粘结方式组装成一体。将透光件21设置成分体式结构,能够解决因加工工艺限制透光件21无法拔模的问题。
参阅图10,图10为图6所示光源模组20中阻光层22位于透光件21中第二凹槽211内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阻光层22连续,且阻光层22覆盖第二凹槽211槽壁面中的第一弧形面2111和中间的顶平面2113,以及侧平面2114中与第一弧形面2111连接的部分区域。侧平面2114中的其他部分未覆盖阻光层22。此时,发光体23发出的部分光线可直接透过侧平面2114中未覆盖阻光层22的区域,并进入外壳10中。在其他实施例中,阻光层22也可以覆盖部分的第一弧形面2111,具体如图8所示的透光件21中,第二凹槽211的槽壁面仅具有第一弧形面2111,此时阻光层22可连续且仅需覆盖部分第一弧形面2111,其余未覆盖阻光层22的第一弧形面2111区域则用于透过光线。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光层22也可以不连续,如图11所示,图11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子产品1000中光源模组2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的光源模组20中,阻光层22包括多个分离的部分,具体为两个,多个部分对称分布于发光体23的两侧,以使得从透光件21的第四表面202及外壳10的外表面101侧观察具有对称的外观显示效果,具有美感。此时,如图11所示,由于第二凹槽211的槽壁面正对发光体23的区域未设置阻光层22,发光体23可选择侧面发光的LED灯,以避免顶部光线直接穿透透光件21和透光板12造成外壳10的外表面101呈现不均匀发光。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没有特殊要求时,阻光层22的多个分离的部分也可以不对称分布,如在图11所示方位中发光体23若采用右侧发光,可仅在发光体23的右侧设置阻光层22,左侧可不设置阻光层22,此时形成的光源模组20也可满足发光需求。
请继续参阅图6,图6中的发光体23也可以为侧面发光的LED灯,此时发光体23发出的光线一部分被阻光层22遮挡,一部分在第二凹槽211的有限空间内进行多次偏折,最终耦合至透光件21中,并经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部分光线到达外壳10中的透光板12内,再经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从透光板12的第一表面121出射,并点亮设于第一表面121上的图案层13,以实现发光装饰效果。
请参阅图12和图13,图12示出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子产品1000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电子产品1000中光源模组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和图13,第三实施例的光源模组20中,发光体23的个数可以为多个,以点亮复杂的图案层13,如图示中发光体23为两排侧面发光的LED灯,可点亮位于光源模组20两侧的图案层13。具体地,发光体23侧面发出的光线中的一部分被阻光层22遮盖阻挡,一部分耦合到透光件21中,并经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部分光线到达外壳10中的透光板12内,再经反射、折射和/或散射作用后从透光板12的第一表面121出射,并点亮设于第一表面121上的图案层13,以实现发光装饰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板、图案层和透光层,所述透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图案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透光板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收容光源模组,所述透光层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为颜色层。
4.一种外壳组件,包括光源模组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包括透光件、阻光层和发光体,所述透光件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阻光层覆盖部分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面,所述发光体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面包括第一弧形面,所述阻光层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多个分离部分,多个所述分离部分连接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还包括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三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的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为所述光源模组的出光面,所述第四表面包括第二弧形面。
10.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和电子件,所述外壳组件安装于所述电子件,所述外壳组件为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
CN202220622740.9U 2022-03-17 2022-03-17 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 Active CN217607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2740.9U CN217607845U (zh) 2022-03-17 2022-03-17 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2740.9U CN217607845U (zh) 2022-03-17 2022-03-17 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7845U true CN217607845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4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22740.9U Active CN217607845U (zh) 2022-03-17 2022-03-17 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7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23196B1 (ko) 면조명 장치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표시기
KR20050116161A (ko) 항공기 편대 조명을 위한 led 기반 도광판
CN103155020B (zh) 面状发光装置
EP3628916A2 (en) Vehicular lamp fitting
CN217607845U (zh) 外壳、外壳组件和电子产品
CN110995898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24518087A (ja) 発光アセンブリ及び車両
CN114017740B (zh) 一种汽车灯具发光结构及汽车
JP2000035347A (ja) メータ構造
CN111315165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099471U (zh) 键盘装置
CN210319820U (zh) 一种灯具组件及车灯
CN210491156U (zh) 一种发光耳机
CN113077725A (zh) 显示器
CN209782325U (zh) 发光组件和包括该发光组件的车辆
CN110602285A (zh)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壳体组件的制造方法
CN209748971U (zh)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213920942U (zh) 一种智能交互式发光格栅
CN217540615U (zh) 车灯和车辆
JP6628087B2 (ja) 操作装置
CN212565653U (zh) 一种多方位出光的灯具
CN213712965U (zh) 一种灯光组件及可移动式载具
CN215186969U (zh) 摄像头装饰组件及终端
CN216897028U (zh) 侧向发光的吸顶灯
CN209762942U (zh) 一种光效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