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6852U - 一种电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06852U CN217606852U CN202220677391.0U CN202220677391U CN217606852U CN 217606852 U CN217606852 U CN 217606852U CN 202220677391 U CN202220677391 U CN 202220677391U CN 217606852 U CN217606852 U CN 2176068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 insulating glue
- groove
- side wall
- active sub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电池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电芯包括: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包括集流体和附着在所述集流体的表面的活性物质,在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底部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所述凹槽的底部未附着所述活性物质;第一绝缘胶,所述第一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第二绝缘胶,所述第二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电池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比功率大、循环性能好、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移动笔记本电脑、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领域。锂离子电池通常包括电芯和电池外壳等部分组成。电芯设置在电池外壳内。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隔膜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
正、负极片通常包括极耳、集流体和附着在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集流体上未附着活性物质的部位形成空箔区。在电池装置使用过程中,负极的空箔区会析出导电物质,例如析锂。析锂会造成枝晶。枝晶刺穿隔膜会导致正极片、负极片短路,甚至发生爆炸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该电芯包括: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包括集流体和附着在所述集流体的表面的活性物质,在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底部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所述凹槽的底部未附着所述活性物质;第一绝缘胶,所述第一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第二绝缘胶,所述第二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胶由所述第一侧壁部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
所述第二绝缘胶由所述第二侧壁部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胶和所述第二绝缘胶在位于所述底部的部分层叠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胶和所述第二绝缘胶在位于所述底部的部分相间隔。
可选地,所述底部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和所述第二绝缘胶相间隔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胶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5mm;
所述第二绝缘胶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5mm。
可选地,所述凹槽为朝向所述集流体宽度方向一侧的开口槽,还包括连接在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之间的第三侧壁部,所述第三侧壁部与开口槽的口部相对;
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三绝缘胶,所述第三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三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胶和所述第二绝缘胶中的至少一种为单面胶、高温胶、绝缘膜、双面胶或热熔胶。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第二极片上设置极耳槽,所述极耳槽中设有极耳,所述电芯还覆盖所述极耳槽的第三绝缘胶,所述凹槽与所述极耳槽相对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电芯。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装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所述第二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第一绝缘胶和第二绝缘胶分开设置,并且分别固定到底部。通过这种方式,第一绝缘胶和第二绝缘胶能有效地覆盖凹槽边缘的活性物质,从而避免了导电物质脱嵌,进而避免了在另一极性的极片上导电物质析出,例如析锂。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正极片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种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正极片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种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种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种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正极片;12、负极片;101、正极集流体;102、负极集流体;103、正极耳;104、负极耳;105、正极活性物质;106、负极活性物质;107、隔膜;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112a、负极耳槽;113、第三凹槽;114、第四凹槽;124a、第一绝缘胶;124b、第二绝缘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电芯用于电池装置。
如图1-图2所示,该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第一极片为正极片11或者负极片12。
所述第一极片包括集流体和附着在所述集流体的表面的活性物质,在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设置有凹槽(例如,第四凹槽),所述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包括底部及相对的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所述凹槽(例如,第四凹槽)的底部未附着所述活性物质。
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
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
具体来说,集流体为金属箔材。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可以通过激光清洗、间歇涂布或者剥胶的方式形成。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的底部露出集流体。例如,正极集流体101为铝箔,负极集流体102为铜箔。
活性物质可以是正极活性物质105或负极活性物质106。以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为例。正极活性物质105包括锰酸锂、钴酸锂、镍钴锰酸锂或磷酸铁锂等。负极活性物质106包括石墨、硅等。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由活性物质去料处理后形成。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可以相对设置或相邻设置。
当然,活性物质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例如,如图1所示,电芯还包括第二极片和隔膜107。隔膜107位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
以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为例,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片12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在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片11的正极活性物质105中脱嵌,经过电解质以及隔膜107嵌入负极片12的负极活性物质106中,此时负极片12处于富锂状态。在放电时则相反,位于负极活性物质106中的锂离子从负极片12脱嵌,经过电解质和隔膜107,嵌入正极片11的正极活性物质105中,以使正、负极片12之间形成电势差。
当然,电芯的具体构成成分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分开设置,并且分别固定到底部。通过这种方式,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能有效地覆盖凹槽边缘的活性物质,从而避免了导电物质脱嵌,进而避免了在另一极性的极片上导电物质析出,例如析锂。
此外,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覆盖了集流体的一部分,避免了集流体与另一极性的极片脱嵌的导电物质,例如锂离子到达集流体,从而避免了在集流体上析出导电物质,例如析锂
此外,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覆盖了集流体,从而对集流体上的毛刺形成遮挡,避免了毛刺刺穿隔膜107。
此外,即使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中的一个脱落,也不会影响另一个绝缘胶防止析锂以及防止毛刺刺穿隔膜107的作用,这使得电芯的使用安全性提高。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所示,电芯还包括第二极片和隔膜107。隔膜107位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由所述第一侧壁部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由所述第二侧壁部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
在该例子中,第一绝缘胶124a一部分位于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的底部,另一部分位于活性物质,例如,正极活性物质105。第二绝缘胶124b一部分位于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的底部,另一部分位于活性物质上。
正极集流体101和负极集流体102均不是多孔材料,因此,即使电解液从多孔的活性物质(例如,负极活性物质106、正极活性物质105)浸润覆盖在活性物质上的第一绝缘胶124a、第二绝缘胶124b,使得覆盖在活性物质上的第一绝缘胶124a、第二绝缘胶124b的粘结性减弱或者丧失,但第一绝缘胶124a、第二绝缘胶124b覆盖在底部的部分由于与对应的集流体(例如,正极集流体101、负极集流体102)结合紧密,故电解液无法浸润第一绝缘胶124a、第二绝缘胶124b,电解液的自由基无法浸入第一绝缘胶124a、第二绝缘胶124b,因此,位于底部的第一绝缘胶124a、第二绝缘胶124b仍然能保持良好的粘结性。
此外,覆盖在底部和活性物质(例如,负极活性物质106、正极活性物质105)上的第一绝缘胶124a连接为一体。覆盖在底部和活性物质(例如,负极活性物质106、正极活性物质105)上的第二绝缘胶124b连接为一体。这使得覆盖在活性物质上的第一绝缘胶124a、第二绝缘胶124b不会偏离初始的粘贴位置。因此,覆盖在活性物质上的第一绝缘胶124a、第二绝缘胶124b仍然保持了初始的绝缘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析锂的风险。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和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在位于所述底部的部分层叠设置。
在该例子中,第一绝缘胶124a、第二绝缘胶124b层叠设置能有效地覆盖凹槽的底部。层叠设置的方式相比于单的第一绝缘胶124a或第二绝缘胶124b更不易被毛刺、枝晶等刺穿。这使得电芯的使用安全性更高。
此外,第一绝缘胶124a或第二绝缘胶124b的厚度通常较薄。多层绝缘胶能起到填充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的作用,这使得极片的整体厚度更均匀,从而避免了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正、负极片12厚度不均匀导致电芯出现缺陷。
此外,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后可以填补凹槽的导致的凹陷,有利于电芯的整体平整度,降低电芯的弯曲变形,进而能够避免由于电芯弯曲变形导致的短路等问题,最终提高了该电芯卷绕形成的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能。
此外,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凹槽内层叠设置可以提升电芯的整体平整度。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和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在位于所述底部的部分相间隔。
例如,在附着在集流体的表面的活性物质相对较薄时,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位于所述底部的部分相间隔,没有层叠部分,可以避免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层叠后的高度超过活性物质的高度,导致不平整的问题。
例如,在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之间形成空白区。该部分区域未被绝缘胶覆盖。通过这种方式,能减少第一绝缘胶124a或第二绝缘胶124b的用量,节省原材料。
此外,空白区露出集流体,例如正极集流体101、负极集流体102。这使得集流体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5所示,所述底部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和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相间隔的区域。
例如,极耳为正极耳103或负极耳104。采用激光焊接、电阻焊接或超声焊接的方式将极耳焊接到空白区,或者,极耳为极片模切形成。通过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内的空间。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5mm;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5mm。
在该尺寸范围内,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能有效地保护活性物质。
此外,在极片为正极片11的条件下,该尺寸范围能有效地防止在负极片12上析锂现象的发生。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所示,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为沿极片的宽度方向的通槽。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例如,底部为矩形。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分别设置在矩形的两条边上,并延伸到侧壁部,而后延伸到活性物质的表面。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为Z字型,且相对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的中轴线对称。
在该例子中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的开设工艺简单。在需要焊接极耳时,底部的空间大,极耳的焊接容易。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凹槽为朝向所述集流体宽度方向一侧的开口槽,还包括连接在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之间的第三侧壁部。所述第三侧壁部与开口槽的口部相对。
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三绝缘胶。所述第三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三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
在该例子中,开口槽为非贯穿槽。通过这种方式底部可以正常设置第一极耳的条件下,在底部的周围能够仍然保留部分活性物质,进而能够嵌入迁移来的锂离子,减少了析锂的风险。
此外,保留的部分活性物质仍然能够发生锂离子迁移反应,提高了电芯的能量密度。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和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中的至少一种为单面胶、高温胶、绝缘膜、双面胶或热熔胶。
在该例子中,在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和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为单面胶、高温胶或绝缘膜的条件下,第一胶层仅有一面有粘附作用,即与底部粘结的一面。在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和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为双面胶或者热熔胶条件下,第二胶面为具有弱粘附作用的一面,该第二胶面与底部粘结。第一胶面为具有强粘附作用的一面。第一胶面用于与电池装置的隔膜107粘结。该所述第一绝缘胶124a和所述第二绝缘胶124b还能有效地防止锂离子通过隔膜107,从而降低了在负极片12上析锂的风险。
其中,高温胶为在电池装置高温运行下保持粘性的胶。绝缘膜为通过涂敷-固化的方法使得液态胶黏剂在相应区固化而形成的胶膜。
例如,单面胶、双面胶、高温胶或者热熔胶为以高分子材料为基底且涂敷丙烯酸树脂胶黏剂、SBR胶黏剂、SIS胶黏剂等粘性组分的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基底以及粘性组分的材质。
当然,绝缘胶的材质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极片上设置有极耳槽,所述极耳槽中设有极耳,所述电芯还包括覆盖所述极耳槽的第三绝缘胶,所述凹槽与所述极耳槽相对设置。
在该例子中,在第二极片为负极片12的条件下,该极耳为负极耳104。在第二极片为正极片11的条件下,该极耳为正极耳103。例如,如图1所示,负极耳槽112a内设置有负极耳104。负极耳槽112a上覆盖有第三绝缘胶122a。凹槽,例如,第四凹槽114与负极耳槽122a相对。第四凹槽114内覆盖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第三绝缘胶能够覆盖负极耳槽112a。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地避免负极耳104的毛刺刺穿隔膜107。
此外,第三绝缘胶122a能有效地减少负极耳槽112a内出现析锂。
此外,即使有正极片的毛刺刺穿隔膜107以及第三绝缘胶122a,由于负极耳槽112a的存在,故毛刺不会与负极活性材料接触,能有效地避免电芯剧烈发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电芯。电池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电池装置可以是软包电池或者柱状电池。
该电池装置包括壳体和电芯。电芯设置在壳体内。该电池装置具有安全性能优良的特点。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电池装置。
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车辆、手机、耳机、电子笔、VR、AR等,在此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需要选择。
该电子设备具有安全系数高的特点。
<实施例1>
参考图3,在该例子中,负极耳104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凹槽112(即,负极耳槽112a)内在两个第二凹槽112的上设置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正极片11的与负极耳104对应的两个第四凹槽114上粘附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负极耳104对应的每个凹槽112,114内的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底部层叠设置。
正极耳103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凹槽111内。在两个第一凹槽111上设置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负极片12的与正极耳103对应的两个第三凹槽113内设置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每正极耳103对应的每个凹槽111,113内的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底部层叠设置。
<实施例2>
参考图5,在该例子中,负极耳104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凹槽112(即,负极耳槽112a)内。在两个第二凹槽112的上设置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正极片103的与负极耳104对应的两个第四凹槽114上粘附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负极耳104对应的每个凹槽112,114内的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底部形成间隔。
正极耳103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凹槽111内。在两个第一凹槽111上设置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负极片12的与正极耳103对应的两个第三凹槽113内设置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负极耳104对应的每个凹槽111,113内的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底部形成间隔。
<实施例3>
参考图6,在该例子中,负极耳104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凹槽112(即负极耳槽112a)内。在两个第二凹槽1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绝缘胶122a和胶带122。在正极片的与负极耳104对应的两个第四凹槽114上粘附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底部形成间隔。
正极耳103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凹槽111内。在两个第一凹槽1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绝缘胶122a和胶带122。在负极片12的与正极耳103对应的两个第三凹槽113内设置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底部形成间隔。
<实施例4>
参考图7,在该例子中,负极耳104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凹槽112(即负极耳槽112a)内。在两个第二凹槽1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绝缘胶122a和胶带122。在正极片的与负极耳104对应的两个第四凹槽114上粘附有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第一绝缘胶124a和第二绝缘胶124b在底部形成间隔。
正极耳103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凹槽111内(即正极耳槽111a)。在两个第一凹槽111上设置有第三绝缘胶122a和胶带121。在负极片12的与正极耳103对应的两个第三凹槽113内设置有胶带123。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包括集流体和附着在所述集流体的表面的活性物质,在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底部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所述凹槽的底部未附着所述活性物质;
第一绝缘胶,所述第一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
第二绝缘胶,所述第二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胶由所述第一侧壁部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
所述第二绝缘胶由所述第二侧壁部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和所述第二绝缘胶在位于所述底部的部分层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和所述第二绝缘胶在位于所述底部的部分相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和所述第二绝缘胶相间隔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5mm;
所述第二绝缘胶延伸至所述活性物质的表面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朝向所述集流体宽度方向一侧的开口槽,还包括连接在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之间的第三侧壁部,所述第三侧壁部与开口槽的口部相对;
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三绝缘胶,所述第三绝缘胶与所述底部粘结并延伸至所述第三侧壁部的活性物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胶和所述第二绝缘胶中的至少一种为单面胶、高温胶、绝缘膜、双面胶或热熔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位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第二极片上设置极耳槽,所述极耳槽中设有极耳,所述电芯还包括覆盖所述极耳槽的第三绝缘胶,所述凹槽与所述极耳槽相对设置。
10.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77391.0U CN217606852U (zh) | 2022-03-25 | 2022-03-25 | 一种电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77391.0U CN217606852U (zh) | 2022-03-25 | 2022-03-25 | 一种电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06852U true CN217606852U (zh) | 2022-10-18 |
Family
ID=8356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77391.0U Active CN217606852U (zh) | 2022-03-25 | 2022-03-25 | 一种电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068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88029A1 (zh) * | 2023-03-15 | 2024-09-19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片及电池 |
-
2022
- 2022-03-25 CN CN202220677391.0U patent/CN2176068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88029A1 (zh) * | 2023-03-15 | 2024-09-19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片及电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26240B (zh) | 电极组件和电化学装置 | |
CN111740066B (zh) | 极片及具有所述极片的电极组件 | |
CN217606876U (zh) | 一种极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JP2003249209A (ja) | 電池部,リチウムポリマー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17468544U (zh) | 一种卷绕电池和电子设备 | |
US20220006115A1 (en) | Battery, electric apparatus, and cell installation method | |
TW201703310A (zh) | 蓄電裝置用外裝體及蓄電裝置 | |
CN212676424U (zh) |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 |
EP4156385A1 (en) | Electric vehicle,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JP2023509174A (ja) | 電池セル、電池および電子装置 | |
CN113972422A (zh) |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 |
JP2017195207A (ja) | 電極ロール体の製造方法 | |
CN217606852U (zh) | 一种电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15070100U (zh) | 一种电芯 | |
CN217387475U (zh) | 一种极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4335407A (zh) | 一种极片及电池 | |
CN212434666U (zh) | 一种阳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 |
KR20120006730A (ko) | 고분자 전해질을 이용한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 |
CN115360434A (zh) | 一种具有预嵌锂功能的锂离子储能器件 | |
CN212676341U (zh) | 锂离子电池 | |
CN212542528U (zh) | 一种电池卷芯及电池 | |
CN112133877B (zh) | 一种极片、卷绕式电池及极片的涂布方法 | |
CN114175317A (zh) | 电池 | |
CN217035814U (zh) |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 |
CN218602695U (zh) | 一种极片及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