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0219U - 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0219U
CN217590219U CN202221359465.2U CN202221359465U CN217590219U CN 217590219 U CN217590219 U CN 217590219U CN 202221359465 U CN202221359465 U CN 202221359465U CN 217590219 U CN217590219 U CN 217590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holes
sealing gasket
screw ro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94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慧
潘雪柳
张�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13594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0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0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0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框、连线柱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收纳腔,所述连线柱贯穿第一连接框的下表面且延伸至第一收纳腔的内部,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它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三连接机构,可以对通讯线缆进行快速连接和拆除,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损坏的接线插头直接剪断电线,造成电线长度不断缩短的问题,节约了通讯线缆和人力资源,使的接线作业更加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常使用多根绝缘导线构成的缆芯,在遇到通信线缆不够长需要额外连接延长线缆的情况时,为了保证正常的信息传输功能,常需要将缆芯内的绝缘导线分别对应连接,传统的通信线缆对接方式是将绝缘导线的端头处的绝缘表皮剥除,将剥好的两对应导线绕缠在一起,使用绝缘胶带在两导线连接裸露处进行绕缠,采用该方式将所有绝缘导线分别进行连接,采用该种方式剥皮、绕缠等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对于作业人员精力消耗较大,当需要将连接处分离时,通常因分离操作较为繁复而直接将连接处线缆进行切除,造成线缆长度变短且浪费资源。
目前线缆连接装置主要采用接线插头进行通信线缆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损坏的接线插头直接剪断电线,造成电线长度不断缩短,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框、连线柱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收纳腔,所述连线柱贯穿第一连接框的下表面且延伸至第一收纳腔的内部,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连接框,所述第二连接框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收纳框,所述第二收纳框的内底壁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收纳框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一螺头,所述第一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密封垫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依次贯穿第三密封垫、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且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的内部,所述第一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八通孔,所述第八通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橡胶塞,所述第一橡胶塞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第一通孔依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机构包括第二盖板和第三螺头,所述第二盖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四穿孔,所述第二密封垫的下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五穿孔,所述第二连接框的下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三螺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七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螺杆依次贯穿第七密封垫、第四穿孔和第五穿孔且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的内部,所述第二盖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六穿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八穿孔,所述第八穿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橡胶塞,所述第二橡胶塞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七穿孔,所述第六穿孔、第七穿孔、第三通孔依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螺头,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框外表面的上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密封垫,所述第五密封垫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框外表面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三穿孔,所述第二螺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四密封垫,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六密封垫,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一次贯穿第二螺杆、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第三穿孔、第六密封垫且延伸至第六密封垫上部,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三连接机构,可以对通讯线缆进行快速连接和拆除,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损坏的接线插头直接剪断电线,造成电线长度不断缩短的问题,节约了通讯线缆和人力资源,使的接线作业更加高效。
2、本实用新型通设置第二连接机构,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对线缆对接处快速分离和组装,在分离后可更方便线缆的连接,使线缆连接作业更加高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的立体结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立体结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F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框;2、第一收纳腔;3、连线柱;4、第一支撑柱;5、第一通孔;6、第一密封垫;7、第一连接机构;701、第一盖板;702、第四通孔;703、第五通孔;704、第一螺纹孔;705、第一螺头;706、第一螺杆;707、第三密封垫;708、第六通孔;709、第一橡胶塞;710、第七通孔;711、第八通孔;8、第二连接机构;801、第一连接板;802、第一穿孔;803、第二螺头; 804、第二螺杆;805、第四密封垫;806、第五密封垫;807、第二穿孔;808、第二连接板;809、第三穿孔;810、第六密封垫;811、螺帽;9、第二连接框; 10、第二收纳框;11、第二通孔;12、第二支撑柱;13、第三通孔;14、第二密封垫;15、第三连接机构;1501、第二盖板;1502、第四穿孔;1503、第五穿孔;1504、第二螺纹孔;1505、第三螺头;1506、第三螺杆;1507、第七密封垫;1508、第六穿孔;1509、第二橡胶塞;1510、第七穿孔;1511、第八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该接线装置用于在通讯基站线缆连接处快速连接,能够便于将线缆的固定和拆卸,避免接线装置损坏后直接减除线缆,对线缆造成浪费。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框1、连线柱3 和第二通孔11,第一连接框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收纳腔2,连线柱3贯穿第一连接框1的下表面且延伸至第一收纳腔2的内部,第一收纳腔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第一支撑柱4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一通孔5,第一连接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6,第一密封垫6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7。
此处第一连接框1的材质可以是铜柱、铁柱、铝柱,在这里优选为铜柱,此处第一通孔5的内部套设有铜管,且所套设铜管正好与连线柱3套合,此处第一支撑柱4与第一收纳腔2的大小相同。
第一连接机构7包括第一盖板701和第一螺头705,第一盖板7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四通孔702,第一密封垫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五通孔703,第一连接框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第一螺纹孔704,第一螺头7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706,第一螺杆70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三密封垫707。
此处第四通孔702、第五通孔703、第一螺纹孔704在一条竖直线上,且孔径大小统一。
第一螺杆706依次贯穿第三密封垫707、第四通孔702和第五通孔703且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704的内部,第一盖板7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六通孔708,第一支撑柱4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八通孔711,第八通孔71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橡胶塞709,第一橡胶塞70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七通孔710,第六通孔708、第七通孔710、第一通孔5依次连通。
此处第一通孔5与第八通孔711联通连接,此处第一橡胶塞709为上宽下窄的橡胶塞,此处第六通孔708、第七通孔710、第一通孔5在同一竖直线上,且孔径大小统一。
通过将线缆从第六通孔708处穿入,再有第六通孔708处进入第七通孔710,再从第七通孔710伸进第一通孔5的内部,实现了线缆的连接,通过第一通孔 5与连线柱3的插接,将信号传输至连线柱3,通过第一螺杆706与第一螺纹孔 704的螺纹连接,带动第一盖板701向下移动,同时第一盖板701带动第一橡胶塞709向第八通孔711内部移动,由于第一橡胶塞709上宽下窄,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使线缆在第七通孔710内部完全固定,实现了线缆的固定。
第一连接框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8。
第二连接机构8包括第一连接板801、第二连接板808和第二螺头803,第一连接板8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框1外表面的上部,第一连接板801 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一穿孔802,第一连接板8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密封垫806,第五密封垫80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二穿孔807,第二连接板80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框9外表面的下部。
此处第五密封垫806的材质优选为橡胶,此处第三穿孔809、第一穿孔802 和第二穿孔807在同一竖直线上,且孔径大小统一。
第二连接板808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三穿孔809,第二螺头 8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804,第二螺杆80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四密封垫805,第二螺杆80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六密封垫810,第二螺杆804 的上端一次贯穿第二螺杆804、第一穿孔802、第二穿孔807、第三穿孔809、第六密封垫810且延伸至第六密封垫810上部,第二螺杆804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帽811。
此处第四密封垫805和第六密封垫810的材质优选为橡胶。
通过第二螺杆804与螺帽811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板801和第二连接板808向靠近第五密封垫806的一侧面移动,且与第五密封垫806完全贴合,实现了两个对接头的连接,从而使连线柱3插入第二通孔11的内部,再有第二通孔11的内部插入第三通孔13的内部,实现了两个对接头信号的连接。
第二连接机构8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连接框9,第二连接框9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收纳框10,第二收纳框10的内底壁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二通孔11,第二收纳框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2,第二支撑柱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三通孔13,第二连接框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14,第二密封垫14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机构15。
此处第二通孔11和第三通孔13的内部套设有铜管,且所套设铜管正好与连线柱3套合。
第三连接机构15包括第二盖板1501和第三螺头1505,第二盖板1501的下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四穿孔1502,第二密封垫14的下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五穿孔1503,第二连接框9的下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第二螺纹孔1504,第三螺头15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1506,第三螺杆 150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七密封垫1507。
此处第三通孔13与第八穿孔1511联通连接,此处第二橡胶塞1509为上宽下窄的橡胶塞,此处第六穿孔1508、第七穿孔1510、第二通孔11、第三通孔 13在同一竖直线上,且孔径大小统一。
第三螺杆1506依次贯穿第七密封垫1507、第四穿孔1502和第五穿孔1503 且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1504的内部,第二盖板1501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六穿孔1508,第二支撑柱12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八穿孔1511,第八穿孔151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橡胶塞1509,第二橡胶塞 1509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七穿孔1510,第六穿孔1508、第七穿孔1510、第三通孔13依次连通。
通过将线缆从第六穿孔1508处穿入,再有第六穿孔1508处进入第七穿孔 1510,再从第七穿孔1510伸进第三通孔13的内部,实现了线缆的连接,再有第二通孔11通过第三通孔13与连线柱3进行插接,将信号传输至连线柱3,通过第三螺杆1506与第二螺纹孔1504的螺纹连接,带动第二盖板1501向上移动,同时第二盖板1501带动第二橡胶塞1509向第八穿孔1511内部移动,由于第二橡胶塞1509下宽上窄,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线缆在第七穿孔1510内部完全固定,实现了线缆的固定。
工作原理:在接线时,通过将线缆从第六通孔708处穿入,再有第六通孔 708处进入第七通孔710,再从第七通孔710伸进第一通孔5的内部,实现了线缆进入端的连接,通过第一螺杆706与第一螺纹孔704的螺纹连接,带动第一盖板701向下移动,同时第一盖板701带动第一橡胶塞709向第八通孔711内部移动,由于第一橡胶塞709上宽下窄,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使线缆在第七通孔710内部完全固定,实现了线缆进入端的固定,通过将线缆从第六穿孔1508 处穿入,再有第六穿孔1508处进入第七穿孔1510,再从第七穿孔1510伸进第三通孔13的内部,实现了线缆接受端的连接,通过第三螺杆1506与第二螺纹孔1504的螺纹连接,带动第二盖板1501向上移动,同时第二盖板1501带动第二橡胶塞1509向第八穿孔1511内部移动,由于第二橡胶塞1509下宽上窄,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线缆在第七穿孔1510内部完全固定,实现了线缆接受端的固定,通过第二螺杆804与螺帽811进行螺纹连接,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板801 和第二连接板808向靠近第五密封垫806的一侧面移动,且与第五密封垫806完全贴合,实现了第二连接机构8的连接,从而使连线柱3的下端插入第二通孔11的内部,再有第二通孔11的内部插入第三通孔13的内部,连线柱3的上端插入第一通孔5的内部,实现了线缆的连通。

Claims (7)

1.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框(1)、连线柱(3)和第二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收纳腔(2),所述连线柱(3)贯穿第一连接框(1)的下表面且延伸至第一收纳腔(2)的内部,所述第一收纳腔(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连接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6),所述第一密封垫(6)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7),所述第一连接框(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8),所述第二连接机构(8)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连接框(9),所述第二连接框(9)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收纳框(10),所述第二收纳框(10)的内底壁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收纳框(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2),所述第二支撑柱(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三通孔(13),所述第二连接框(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14),所述第二密封垫(14)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机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7)包括第一盖板(701)和第一螺头(705),所述第一盖板(7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四通孔(702),所述第一密封垫(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五通孔(703),所述第一连接框(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第一螺纹孔(704),所述第一螺头(7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706),所述第一螺杆(70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三密封垫(7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706)依次贯穿第三密封垫(707)、第四通孔(702)和第五通孔(703)且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704)的内部,所述第一盖板(7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六通孔(708),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八通孔(711),所述第八通孔(71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橡胶塞(709),所述第一橡胶塞(70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七通孔(710),所述第六通孔(708)、第七通孔(710)、第一通孔(5)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机构(15)包括第二盖板(1501)和第三螺头(1505),所述第二盖板(1501)的下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四穿孔(1502),所述第二密封垫(14)的下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五穿孔(1503),所述第二连接框(9)的下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第二螺纹孔(1504),所述第三螺头(15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1506),所述第三螺杆(150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七密封垫(15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螺杆(1506)依次贯穿第七密封垫(1507)、第四穿孔(1502)和第五穿孔(1503)且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1504)的内部,所述第二盖板(1501)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六穿孔(1508),所述第二支撑柱(12)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组等距同心的第八穿孔(1511),所述第八穿孔(151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橡胶塞(1509),所述第二橡胶塞(1509)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七穿孔(1510),所述第六穿孔(1508)、第七穿孔(1510)、第三通孔(13)依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8)包括第一连接板(801)、第二连接板(808)和第二螺头(803),所述第一连接板(8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框(1)外表面的上部,所述第一连接板(8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一穿孔(802),所述第一连接板(8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密封垫(806),所述第五密封垫(806)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二穿孔(807),所述第二连接板(80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框(9)外表面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808)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第三穿孔(809),所述第二螺头(8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804),所述第二螺杆(80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四密封垫(805),所述第二螺杆(80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六密封垫(810),所述第二螺杆(804)的上端一次贯穿第二螺杆(804)、第一穿孔(802)、第二穿孔(807)、第三穿孔(809)、第六密封垫(810)且延伸至第六密封垫(810)上部,所述第二螺杆(804)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帽(811)。
CN202221359465.2U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 Active CN217590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9465.2U CN217590219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9465.2U CN217590219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0219U true CN217590219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7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9465.2U Active CN217590219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0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98405U (zh) 一种电气工程线缆保护装置
CN217590219U (zh) 一种通信基站接线装置
CN20964160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断路器
CN215266889U (zh) 一种分支电线连接结构
CN205303730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力接线管
CN209946473U (zh) 一种用于通信opgw光缆引下线固定的绝缘夹
CN115332893B (zh) 一种导线接头机构
CN103308731A (zh) 一种高空试验接线杆
CN107248682B (zh) 一种线束压接装置
CN204578781U (zh) 一种高音质耳机套管注塑用全自动高效脱模装置
CN203151618U (zh) 一种mdf音配架集成测试工具
CN220510382U (zh) 一种高压逆变器线束接线结构
CN219611265U (zh) 一种计算机设备用分线工具盒
CN218159781U (zh) 一种电线电缆导体的定型模具
CN214013387U (zh) 一种数据线加工用去皮装置
CN214797890U (zh) 一种屏蔽水晶头
CN216624847U (zh) 一种用于hdmi线的立式剥芯治具
CN215069421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连接固定装置
CN220963018U (zh) 一种改进型三相电流互感器
CN216086052U (zh) 一种电子工程用接线盒
CN211442291U (zh) 一种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列水电连接板
CN221086478U (zh) 一种用于绞线设备的除尘装置
CN218678403U (zh) 一种电力分线盒
CN209860335U (zh) 一种线芯剥内皮机构
CN217217175U (zh) 一种电气设备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