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0195U -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90195U CN217590195U CN202220756168.5U CN202220756168U CN217590195U CN 217590195 U CN217590195 U CN 217590195U CN 202220756168 U CN202220756168 U CN 202220756168U CN 217590195 U CN217590195 U CN 2175901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 support
- fixedly connected
- pencil
- wi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属于光伏线束技术领域,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包括支座,支座的左右两端开凿有一对定位孔,定位孔的内腔套设有光伏线束,支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站板,站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滚筒,滚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锯齿,滚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限位柱,可以实现在对光伏线束布线的过程中,首先将支座固定在布线场地,然后将光伏线束穿过支座,并通过滚筒的转动对其进行拉伸限位,使各个光伏线束之间的布线更加整洁,清晰明了,便于接线和检修,同时提高了光伏线束布线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线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是电路中电器设备的连接部件总体,结构和款式根据不同领域有着明显的不同,长短也有所不同,光伏线束则是主要应用于光伏领域中,用于连接光伏组件和逆变器,在光伏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光伏线束在使用时,都是散乱分布在布线场地,十分紊乱,不便于接线工作的进行,容易接错线,导致故障,同时也不便于检修,用于理线的时间较长,耽误检修工作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可以实现在对光伏线束布线的过程中,首先将支座固定在布线场地,然后将光伏线束穿过支座,并通过滚筒的转动对其进行拉伸限位,使各个光伏线束之间的布线更加整洁,清晰明了,便于接线和检修,同时提高了光伏线束布线的美观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左右两端开凿有一对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腔套设有光伏线束,所述支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站板,所述站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锯齿,所述滚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限位柱,所述支座的上端开凿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限位柱,所述支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胶贴,可以实现在对光伏线束布线的过程中,首先将支座固定在布线场地,然后将光伏线束穿过支座,并通过滚筒的转动对其进行拉伸限位,使各个光伏线束之间的布线更加整洁,清晰明了,便于接线和检修,同时提高了光伏线束布线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定位孔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定位孔的外端设置有倒角,通过设置倒角,可对光伏线束插入支座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将光伏线束插入支座中,两个所述定位孔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便于对光伏线束进行牵引。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内腔开凿有安装孔,通过设置定位柱和安装孔,在遇到一些粗糙的布线场地时,仅通过胶贴无法将支座固定在地面上,此时可通过向安装孔内打入洋钉或旋入螺钉对其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锯齿的截面呈梯形,所述锯齿的外端设置有磨砂涂层,通过在锯齿的外端设置磨砂涂层,可增大锯齿表面与光伏线束之间的摩擦力,在利用滚筒的旋转对光伏线束拉紧后,防止锯齿与光伏线束之间发生滑动失去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与滚筒之间相互偏心设置,通过将转轴与滚筒之间相互偏心设置,在向下按压压板带动滚筒旋转时,可使滚筒最低端向左运动的同时向下移动,实现对光伏线束一边压紧一边拉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限位柱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柱的长度,通过设置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使其两者在相互接触时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将压板卡入滑槽中,对转动后的滚筒进行限位。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在对光伏线束布线的过程中,首先将支座固定在布线场地,然后将光伏线束穿过支座,并通过滚筒的转动对其进行拉伸限位,使各个光伏线束之间的布线更加整洁,清晰明了,便于接线和检修,同时提高了光伏线束布线的美观性。
(2)两个定位孔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定位孔的外端设置有倒角,通过设置倒角,可对光伏线束插入支座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将光伏线束插入支座中,两个定位孔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便于对光伏线束进行牵引。
(3)支座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内腔开凿有安装孔,通过设置定位柱和安装孔,在遇到一些粗糙的布线场地时,仅通过胶贴无法将支座固定在地面上,此时可通过向安装孔内打入洋钉或旋入螺钉对其进行固定。
(4)锯齿的截面呈梯形,锯齿的外端设置有磨砂涂层,通过在锯齿的外端设置磨砂涂层,可增大锯齿表面与光伏线束之间的摩擦力,在利用滚筒的旋转对光伏线束拉紧后,防止锯齿与光伏线束之间发生滑动失去限位作用。
(5)转轴的数量为两个,转轴与滚筒之间相互偏心设置,通过将转轴与滚筒之间相互偏心设置,在向下按压压板带动滚筒旋转时,可使滚筒最低端向左运动的同时向下移动,实现对光伏线束一边压紧一边拉动。
(6)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第一限位柱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柱的长度,通过设置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使其两者在相互接触时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将压板卡入滑槽中,对转动后的滚筒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结构左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支座;2、定位孔;3、站板;4、限位孔;5、转轴;6、滚筒;7、锯齿;8、压板;9、第一限位柱;10、滑槽;11、第二限位柱;12、胶贴;13、定位柱;14、安装孔;15、光伏线束;16、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包括支座1,支座1的左右两端开凿有一对定位孔2,定位孔2的内腔套设有光伏线束15,支座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站板3,站板3的正面转动连接有限位孔4,限位孔4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滚筒6,滚筒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锯齿7,滚筒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板8,压板8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限位柱9,支座1的上端开凿有滑槽10,滑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限位柱11,支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胶贴12,可以实现在对光伏线束15布线的过程中,首先将支座1固定在布线场地,然后将光伏线束15穿过支座1,并通过滚筒6的转动对其进行拉伸限位,使各个光伏线束15之间的布线更加整洁,清晰明了,便于接线和检修,同时提高了光伏线束15布线的美观性。
请参阅图1-3,两个定位孔2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定位孔2的外端设置有倒角16,通过设置倒角16,可对光伏线束15插入支座1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将光伏线束15插入支座1中,两个定位孔2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便于对光伏线束15进行牵引。
请参阅图1-4,支座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3,定位柱13的内腔开凿有安装孔14,通过设置定位柱13和安装孔14,在遇到一些粗糙的布线场地时,仅通过胶贴12无法将支座1固定在地面上,此时可通过向安装孔14内打入洋钉或旋入螺钉对其进行固定。
请参阅图1和图3,锯齿7的截面呈梯形,锯齿7的外端设置有磨砂涂层,通过在锯齿7的外端设置磨砂涂层,可增大锯齿7表面与光伏线束15之间的摩擦力,在利用滚筒6的旋转对光伏线束15拉紧后,防止锯齿7与光伏线束15之间发生滑动失去限位作用。
请参阅图3,转轴5的数量为两个,转轴5与滚筒6之间相互偏心设置,通过将转轴5与滚筒6之间相互偏心设置,在向下按压压板8带动滚筒6旋转时,可使滚筒6最低端向左运动的同时向下移动,实现对光伏线束15一边压紧一边拉动。
请参阅图1-3,第一限位柱9与第二限位柱11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第一限位柱9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柱11的长度,通过设置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第一限位柱9和第二限位柱11,使其两者在相互接触时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将压板8卡入滑槽10中,对转动后的滚筒6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支座1通过其底端的胶贴12固定在布线场地上,若布线场地较为粗糙时,可通过向安装孔14内打入洋钉或旋入螺钉对其进行固定,然后将光伏线束15从支座1右端向左穿入定位孔2中,然后拉住光伏线束15的左端,向下按压压板8,在站板3的支撑下,带动滚筒6围绕转轴5进行偏心旋转,使滚筒6最低端向左运动的并向下移动,通过锯齿7一边对光伏线束15进行压紧一边向左拉紧,继续按压压板8,使压板8陷入滑槽10中,在第一限位柱9与第二限位柱11的相互限位作用下对压板8进行限位,防止其回弹,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实现在对光伏线束15布线的过程中,首先将支座1固定在布线场地,然后将光伏线束15穿过支座1,并通过滚筒6的转动对其进行拉伸限位,使各个光伏线束15之间的布线更加整洁,清晰明了,便于接线和检修,同时提高了光伏线束15布线的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左右两端开凿有一对定位孔(2),所述定位孔(2)的内腔套设有光伏线束(15),所述支座(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站板(3),所述站板(3)的正面转动连接有限位孔(4),所述限位孔(4)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滚筒(6),所述滚筒(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锯齿(7),所述滚筒(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板(8),所述压板(8)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限位柱(9),所述支座(1)的上端开凿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限位柱(11),所述支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胶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孔(2)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定位孔(2)的外端设置有倒角(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3),所述定位柱(13)的内腔开凿有安装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7)的截面呈梯形,所述锯齿(7)的外端设置有磨砂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5)与滚筒(6)之间相互偏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9)与第二限位柱(11)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限位柱(9)的长度小于第二限位柱(11)的长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56168.5U CN217590195U (zh) | 2022-04-02 | 2022-04-02 |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56168.5U CN217590195U (zh) | 2022-04-02 | 2022-04-02 |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90195U true CN217590195U (zh) | 2022-10-14 |
Family
ID=83540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56168.5U Active CN217590195U (zh) | 2022-04-02 | 2022-04-02 |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90195U (zh) |
-
2022
- 2022-04-02 CN CN202220756168.5U patent/CN2175901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28668A (zh) |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收放线切割装置 | |
CN217590195U (zh) |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 | |
CN118306607A (zh) | 一种线缆捆扎设备及工作方法 | |
CN219464617U (zh) | 一种线束裁切工装 | |
CN113328321B (zh) | 线束自动锁紧设备 | |
CN211404155U (zh) | 一种自动绞线机的线穿引机构 | |
CN215207752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汽车线束缠绕装置 | |
CN213092913U (zh) | 一种端子线的绞线装置 | |
CN210608322U (zh) | 一种电缆线剥皮机 | |
CN217350226U (zh) | 一种输配电用建设用放线装置 | |
CN214849496U (zh) | 一种便于收料的端子机 | |
CN214934927U (zh) | 一种防潮防霉混纺纱的导紧松余纱线装置 | |
CN217824040U (zh) | 多功能电线卡线槽 | |
CN218492146U (zh) | 一种新型捻股机 | |
CN220662965U (zh) | 一种线束扎带工具 | |
CN219980298U (zh) | 一种多线路理线器 | |
CN219936731U (zh) | 一种具有限位机构的光伏线束组件 | |
CN210779436U (zh) | 铜鼻子夹具 | |
CN218909471U (zh) | 一种插接方便的抗电磁干扰线束盒 | |
CN215286930U (zh) | 一种进料均匀的板材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 |
CN221885596U (zh) | 一种线束压接机的辅助定位装置 | |
CN218448856U (zh) | 一种线束接头压接装置 | |
CN106684753A (zh) | 带有固定块的手摇式推压钳 | |
CN213483484U (zh) | 一种传感器连接线用穿护套装置 | |
CN214542574U (zh) | 一种电力电缆接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