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0013U - 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0013U
CN217590013U CN202221464944.0U CN202221464944U CN217590013U CN 217590013 U CN217590013 U CN 217590013U CN 202221464944 U CN202221464944 U CN 202221464944U CN 217590013 U CN217590013 U CN 217590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ope
ball
rod
slide 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649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Institute of Marine Ge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14649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0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0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0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包括磁球滑轨部、绳杆容纳部、绳杆部以及支架部,通过四个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远距离便携式绳索穿插,主要针对不方便人手直接捕获或吊装的设备进行设计,比如可以应用海上设备打捞回收、船舶狭小空间松动管路的固定、恶劣海况下柴油机吊缸时,对活塞的远距离拆装和调运等方面,结合磁球滑轨部、绳杆容纳部等设计,实现便捷式穿绳、方便回收及固定等功能,结构设计巧妙,方便操作,适用范围广,填补远距离回收设备等技术空白,在船舶、海洋科考和电缆的架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绳索和电缆穿插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所述绳包括绳索和电缆等需要进行穿插操作的线状结构。
背景技术
在船舶遇到恶劣海况时,由船舶的震动和摇晃,会使得一部分的热水管路断裂或排烟管发生松动等,这时如果直接近距离的靠近去绑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此时需要一种设备或工具实现这种危险情况下的作业,对松动的设备进行绑扎和固定。
同时,在海洋科考作业中,遇到恶劣的海况,对设备的回收较困难。设备漂浮在海中,人员是无法近距离将绳索穿过科考设备的吊装点,将漂浮在水中的科考设备捕获和吊装,目前也没有合适的工具,能够将其捕获和吊装,只是利用普通的钩子进行钩拉,不易操作,安全性差。
另外,在电缆的方面的应用,在电缆穿插时,如遇到较高位置电缆的穿插,人为无法完成,以及对带电物体电缆的铺设等,无法实现安全有效的操作,可以使用本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可以实现方便、安全的操作,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远距离穿绳作业时,操作不方便、危险性高等缺陷,提出一种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通过磁球滑轨部、绳杆容纳部、绳杆部以及支架部的配合,轻松实现远距离绳索穿插。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包括磁球滑轨部、绳杆容纳部、绳杆部以及支架部;
所述磁球滑轨部包括带磁滑道和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带磁滑道的一端相连;绳杆容纳部包括U型架和设置在U型架内的弹性夹持件,U型架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支架部包括手柄和与手柄相连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两端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
所述绳杆部包括穿杆,穿杆的一端固定有磁球,另一端固定连接待穿绳索,且在穿杆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卡设在弹性夹持件处,磁球在带磁滑道内左右滑动或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带磁滑道,穿杆的凹槽处可绕弹性夹持件的夹持点旋转,并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弹性夹持件的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带磁滑道包括左右两条滑轨,两条滑轨之间的间隙小于磁球直径,一般取两条滑轨之间的间隙为磁球直径的1/3-1/2,带磁滑道的磁性与磁球的磁性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夹持件安装在U型架内部两侧,包括弹簧、弹簧座、夹持球、球座以及弹簧套管,弹簧、弹簧座、夹持球以及球座安装在弹簧套管内;球座用以承接和容纳夹持球,弹簧座安装在弹簧的两端,弹簧对夹持球提供夹持弹力;
当绳杆部安装到弹性夹持件上时,凹槽落座在两个夹持球之间,将穿杆夹紧,工作时,拉动待穿绳索,使得绳杆部分绕夹持球的夹持点处转动,当磁球与带磁滑道脱离时,以套入其他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中心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带磁滑道中心所在水平面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的底部倾斜设置,倾斜的高度差L为3mm-5mm。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的U型开口方向所在直线P与带磁滑道的轴线M平行,同时与手柄所在直线平行,将弧形带磁滑道的圆心与弧形带磁滑道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定义为带磁滑道的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带磁滑道的轴线M与第一支撑杆所在直线N相交,相交的角度可取10-30 度之间,将弧形带磁滑道的圆心与弧形带磁滑道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定义为带磁滑道的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所在的直线N与支撑架左侧支撑杆所在的直线O保持5-10 度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手柄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或卡扣式连接,且所述手柄采用伸缩式设计。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两侧的钢球的脱落,所述弹簧套管靠近夹持球的底部设置收缩式缩口,其直径尽可能的、无限的接近钢球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构思巧妙新颖,制造工艺简单、造价更低;
本方案在确定使用场合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简单的加工制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由于制造本设备的材料来源广泛,无需花费时间订购,节约了生产时间;只要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廉价的材料制造,这样使得本设备的造价更低;
2)使用和携带方便
本方案设备质轻操作简单,手柄可为伸缩式,可以根据使用距离的长短进行调节,各单元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过螺纹连接,本设备可以制作成可拆卸式的模块组合结构,在使用和携带方面,都比较方便;
3)使用范围更广:
本方案设备不但可以应用于船舶的狭窄位置以及热的管路等危险场合,还可以用在海上设备的打捞收回,还可用在陆地上的其他领域,如电缆的横穿等,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插设备的两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弹性夹持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带磁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U型架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绳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穿插设备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其中:1、带磁滑道;2、第一支撑杆;3、U型架;4、弹性夹持件;5、磁球;6、穿杆; 7、固定环;8、待穿绳索;9、凹槽;10、手柄;11、支撑架;12、第二支撑杆;13、弹簧; 14、弹簧座;15、夹持球;16、球座;17、调节销;18、弹簧套管;19、滑轨;20、缩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包括磁球滑轨部、绳杆容纳部、绳杆部以及支架部;
所述磁球滑轨部包括带磁滑道1和第一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2与带磁滑道1的一端相连,绳杆容纳部包括U型架3和设置在U型架3内的弹性夹持件4,U型架3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杆12相连;所述绳杆部包括穿杆6,穿杆6的一端固定有磁球5,另一端固定连接待穿绳索8(穿杆6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环7,待穿绳索8绑扎在固定环7上),且在穿杆6上设置有凹槽9,所述凹槽9卡设在弹性夹持件4处,磁球5可在带磁滑道1内左右自由滑动或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带磁滑道1,穿杆6的凹槽9处可绕弹性夹持件4的夹持点旋转,并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弹性夹持件4的夹持;所述支架部为Y形,包括支撑架11(V型)和与支撑架 11相连的手柄10,支撑架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2以及第二支撑杆12固定式或可拆式连接,且U型架3中心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带磁滑道1中心所在水平面高度h cm,本实施例中h取20-30左右,具体可根据实际穿插对象或使用进行调整。
1、对于磁球滑轨部,继续参考图1和图4,其结构详细介绍如下:
所述带磁滑道1包括左右两条滑轨19,以对绳杆部中的磁球5起到容纳作用,带磁滑道 1为弧形结构,其弧度大小可以根据所需决定,一般情况下,两条滑轨19之间的间隙为磁球 5直径的1/3-1/2,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保证磁球5在带磁滑道1内更稳定的滑动,且在回拉时,保证磁球5不会脱离滑道;本实施例中,带磁滑道1带有磁性,比如,可以选择轻质易带磁性的不锈钢材料;材料强度根据所需场合选取,其磁性与磁球5所带磁性相反,以便于磁球5与带磁滑道1分离后,能够迅速的吸合,两者之间的磁力大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另外,带磁滑道1可以根据需要做成不同的形状,但必须满足磁球5与其合理的配合(穿插时能够打开缝隙穿过待穿设备,回拉时保证不会脱离带磁滑道),使得磁球5在带磁滑道1 上平稳的滑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图2所示,带磁滑道1的轴线M(将弧形带磁滑道1的圆心与弧形带磁滑道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定义为带磁滑道的轴线)与第一支撑杆2所在直线N相交,相交的角度在10-30度之间;另外,第一支撑杆2所在的直线N与支撑架11左侧支撑杆所在的直线O保持5-10度的角度,以保证该在回拉时保持合适的拉力;第一支撑杆2的粗细长度根据实际所需选择;选择轻质不易带磁性的材料,并根据所需场合选择合适强度的材料,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2、对于绳杆容纳部来说,其结构详细介绍如下:
所述U型架3的作用是容纳穿杆6,并通过弹性夹持件4对穿杆6进行夹持锁紧,而在绳杆部需要脱离时,能够将其容易的释放,具体如图3和图5所示。
所述弹性夹持件4安装在U型架3内部两侧,包括弹簧13、弹簧座14、夹持球15、球座16、调节销17以及弹簧套管18,弹簧13、弹簧座14、夹持球15以及球座16安装在弹簧套管18内;当绳杆部安装到弹性夹持件4上时,凹槽9落座在两个夹持球15之间,在弹簧 13及其他部件配合作用下,将穿杆6夹紧,工作时,拉动待穿绳索8,使得绳杆部分可以绕夹持球15的夹持点处转动,使磁球5与带磁滑道1脱离,以套入其他设备。
下面对各部分介绍如下:
弹簧13的作用是提供适宜大小的弹力,安装在弹簧套管18内的两个弹簧座14之间,弹簧13选用轻质的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直径大小与弹簧套管18的直径大小相匹配;弹簧13 提供的弹力大小要满足能够夹住绳杆部,且在很小外力的作用下,能够自由释放;
弹簧座14用来承接弹簧13,安装在弹簧套管18内弹簧13的两端,直径略大于弹簧13 的直径;与钢球座16相邻的弹簧座14能够随弹簧13在弹簧套管18内自由移动,弹簧座14与相邻的钢球座16可以做成一体的也可以是独立的,弹簧座14一般选择轻质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夹持球15与绳杆部的凹槽9处紧密接触,对绳杆部起到锁紧作用,安装在弹簧套管18 内;夹持球15的直径大小与凹槽9和弹簧套管18相匹配;能够在弹簧套管18内自由活动,夹持球15一般采用质轻、硬度大、耐磨等材料;
另外,在弹簧套管18的底部有小型的球座16,防止钢球15从弹簧套管18内逃逸出去,球座16用以承接和容纳夹持球15;球座16的大小由夹持球15的直径大小决定;球座16与夹持球15的接触面积大于接触球15面积的1/3-2/3;球座16与相邻的弹簧座14连接在一起,能够随夹持球15动作。球座16采用韧性性能和塑性性能好的材料,可以选用铸铁或塑料等材料,能够承受一定的撞击力。
调节销17安装在弹簧套管18的顶端,用来调节弹簧13的预紧力,使得夹持球15处有合适的预紧力,可以做成穿插式或旋紧式;其长度根据弹簧套管18的直径决定。调节销17使用不锈钢或者塑料材料,不受磁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
弹簧套管18是用来容纳钢球15、钢球座16、弹簧13等主要部件,弹簧套管18一般是在U型架3的中间位置,其长度小于或等于U型架3的壁厚;根据弹簧套管18的强度需要,可以使用单独的套管,也可以是在U型架3内开孔实现;如果U型架3的开口大小,超过两球的直径和,为了防止两侧的钢球的脱落,那么在弹簧套管18靠近钢球15的底部为收缩式缩口20,其直径尽可能的、无限的接近钢球直径;同时,为防止钢球的脱落,还可以通过控制U型架3的开口大小来实现,U型架3的开口大小,尽量不超过两球的直径和,弹簧套管 18一般选择轻质易加工、耐腐蚀强度高的不锈钢或者塑料材料。
可见,所述弹性夹持件4一般选择轻质不易腐蚀的材料,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强度,要求质轻且小巧;当然,可以满足弹簧13和夹持球15容易拆卸,弹簧弹力的大小可调;可以做成固定式或者是可拆卸式。
另外,第二支撑杆12连接U型架3和支撑架11,起到连接和支撑作用,第二支撑杆12与U型架3和支撑架11之间采用焊接式、锻造式或螺纹式等连接方式;U型架3开口所在的直线P与第二支撑杆12所在直线Q保持25-35度夹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架3的开度和宽度等尺寸根据穿杆6的尺寸和所需场合选取;U 型架3可以选择不同的形状,但是必须满足能够将弹性夹持件4容纳,U型架3的尺寸不要过大且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另外,U型架3的U型开口方向所在直线P与带磁滑道1的轴线 M平行,同时与手柄10所在直线平行,以保证在绳杆部在抽拉时,不会出现抽拉的卡滞;另外,如图2所示,U型架3的底部倾斜设置,左右倾斜的高度差L约在3-5mm的距离。U型架3根据需要选取不易带磁的易加工的不锈钢材料;为了减轻本设备的质量,易选取轻质耐腐蚀的材料;根据需要选取合适强度的材料。
3、如图6所示,对绳杆部各部分介绍如下:
磁球5的作用是连接带磁滑道1和穿杆6,且磁球1可以在带磁滑道1内自由滑动,磁球5的直径尺寸与磁性滑道1的宽度相匹配,磁球5与带磁滑道1紧密接触,保证磁球5的一多半(比如磁球面积的1/2-2/3)在磁性滑道内;磁球5的直径大于穿杆6直径,具体磁球 5的尺寸由磁性滑道1的宽度和穿杆6的直径综合所得。磁球5选取轻质的不锈钢或装有磁性的塑料材料,其硬度小于带磁滑道1的硬度,以便钢球1磨损后容易更换。
穿杆6的作用是过磁球5和圆环7分别与带磁滑道1和待穿绳索8相连,将待穿绳索8穿过待穿设备。凹槽9开设在穿杆6上,距离钢球5的距离小于穿杆6长度的1/2,目的是:使得穿杆6以夹持球15为支点转动时更易操作;根据带磁滑道1轴线M与U型架3中心线 P之间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穿杆6,一般长度是两者距离的1.2-2倍之间;具体根据U型架3的开口宽度选择合适直径大小的穿杆6;绳杆6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者方形等,一般根据实际所需来确定。穿杆6一般选取轻质易加工的金属或塑料等材料;根据使用场合,选取耐酸、耐碱等材料。
圆环7是用来连接穿杆6和待穿绳索8,主要是用来搭载或承接待穿绳索8,圆环7安装穿杆6的一端,与穿杆6的连接方式是焊接、铸造或螺纹等;根据实际场合选取合适强度的圆环7;圆环7的直径大小是由待穿绳索8的直径大小决定。圆环7可采用轻质的不锈钢、塑料等;
待穿绳索8的作用是实现力的传递、设备或管路的绑扎以及协助设备的吊运。根据使用场合、所需吊装力的大小等,选择合适的尺寸和承重大小的待穿绳索8。如热的管路可以选用耐热的钢丝绳等。
凹槽9要求具有合适的粗糙度和过度平面;凹槽9和夹持球15的接触平面到达50%以上;凹槽9的深度大小满足:夹持球15受到外界的拉力时,能够自由的从凹槽9内自由的脱离,凹槽9的表面进行淬火处理,以加强其表面硬度。
4、对于支架部,继续参考图1,其各部分组成详细介绍如下:
所述支撑架11连接手柄10、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对磁球滑轨部、绳杆容纳部、绳杆部等起到支撑和力的传递作用。根据本设备使用的场合,选取合适开口大小的支撑架11;与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锻造或焊接或者是螺纹连接。一般选择轻质、耐腐蚀等不锈钢或塑料的材料。
所述手柄10起到力的传递和支撑作用,支撑手柄10以上所有部件,手柄10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便能够承担磁球滑轨部、绳杆容纳部等,还得能够承受相应的拉力。根据使用位置和场合选取合适的长度和绝缘度;另外,为了方便携带,所述支撑架11与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12和手柄10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或卡扣式等连接方式,方便组装和拆卸,手柄10也可以做成伸缩式的,以便满足不同长度的要求,手柄10采用轻质的不锈钢或塑料等材质,且具有耐腐蚀、抗拉等性能。
具体在使用时,下面结合待穿绳索8的穿插过程和回拉过程对其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7所示:
1、待穿绳索8的穿插过程
如图7(a)的所示,首先,将绳杆部的磁球5放在带磁滑道1上,磁球5在磁性作用下吸合在带磁滑道1上,然后将穿杆6的凹槽9部分放在U型架3内,使弹性夹持件4的夹持球15与凹槽9处啮合,用一只手握住手柄10,另一只手拉起待穿绳索8的一端,使得磁球5 和带磁滑道1相贴合,也使得穿杆6的凹槽9部分与U型架3底部弹性夹持件4紧密贴合。
其次,如图7(b)-(c)所示,用一只手握住手柄10靠近需要待穿插的热的管路、烟囱、电缆组件或待回收设备等,另一只手拉住待穿绳索8,慢慢靠近待穿插设备。当穿杆6接触到待穿插的部件时,一手用力向前推动手柄10,当推力大于磁球5和带磁滑道1之间的磁力时,磁球5脱离带磁滑道1,打开一道缝隙,此时磁球5与待穿的热的管路或烟囱等相接触,继续用力的情况下,磁球5会绕待穿部件的外壁旋转,当磁球5旋转的弧度大于待穿部件弧度的1/2时,磁球5会受到待穿绳索8的拉力以及磁球5和带磁滑道1之间磁力的共同作用,在受到这两种力的作用下,磁球5以U型架3处的夹持球15为支点而转动,正好又落座回到带磁滑道1上,完成待穿绳索8的穿插。
2、待穿绳索8穿过后的回拉过程
继续参考图7(d),当磁球5落座回到带磁滑道1后,一手握住手柄10用力往回拉(磁球5在带磁滑道1的限制下,不会脱离带磁滑道1),同时,另一手中的待穿绳索8慢慢释放,在释放过程中,手柄10的拉力可以略大于待穿绳索8的拉力,并保持待穿绳索8一直保持绷紧状态。保持手柄10持续往回拉,直到穿杆6完全穿过待穿设备或者达到指定位置后(热的管路或烟囱等),放松手中的待穿绳索8,然后一直拉手柄10,将穿杆6拉到安全方便的位置,用手直接抓住穿杆6,拉动穿杆6,使待穿绳索8完全穿过待穿设备后,脱开待穿绳索8和穿杆6,拉紧待穿绳索8,将其绑扎到指定位置,设备操作结束。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船舶危险设备的固定和绑扎中,如热水管路、柴油机的排烟管的绑扎和狭窄部位管路的拆解等,以及在海洋科考作业中,对漂浮在海洋中的科考设备,进行辅助回收和电力等领域。可以在绑扎和吊卸危险物体时,有效避免人员伤亡;有利于对船舶狭小空间、远距离管路的拆卸和安装,同时,在恶劣海况下,在柴油机吊缸时,对活塞的远距离的拆装和吊运,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在海洋科考作业中,在设备回收时,解决了人员对绳索穿插到设备吊扣上的操作困难,避免了人员的近距离的操作,产生不必要损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球滑轨部、绳杆容纳部、绳杆部以及支架部;
所述磁球滑轨部包括带磁滑道(1)和第一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2)与带磁滑道(1)的一端相连;绳杆容纳部包括U型架(3)和设置在U型架(3)内的弹性夹持件(4),U型架(3)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杆(12)相连;支架部包括手柄(10)和与手柄相连的支撑架(11),支撑架(11)的两端与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连接;
所述绳杆部包括穿杆(6),穿杆(6)的一端固定有磁球(5),另一端固定连接待穿绳索(8),且在穿杆(6)上设置有凹槽(9),所述凹槽(9)卡设在弹性夹持件(4)处,磁球(5)在带磁滑道(1)内左右自由滑动或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带磁滑道(1),穿杆(6)的凹槽(9)处可绕弹性夹持件(4)的夹持点旋转,并在外力作用下脱离弹性夹持件(4)的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磁滑道(1)包括左右两条滑轨(19),两条滑轨(19)之间的间隙小于磁球(5)直径,带磁滑道(1)的磁性与磁球(5)的磁性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件(4)安装在U型架(3)内部两侧,包括弹簧(13)、弹簧座(14)、夹持球(15)、球座(16)以及弹簧套管(18),弹簧(13)、弹簧座(14)、夹持球(15)以及球座(16)安装在弹簧套管(18)内;球座(16)用以承接和容纳夹持球(15),弹簧座(14)安装在弹簧(13)的两端,弹簧(13)对夹持球(15)提供夹持弹力;
当绳杆部安装到弹性夹持件(4)上时,凹槽(9)落座在两个夹持球(15)之间,将穿杆(6)夹紧,工作时,拉动待穿绳索(8),使得绳杆部分绕夹持球(15)的夹持点处转动,当磁球(5)与带磁滑道(1)脱离时,以套入其他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3)中心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带磁滑道(1)中心所在水平面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3)的底部倾斜设置,倾斜的高度差L为3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3)的U型开口方向所在直线P与带磁滑道(1)的轴线M平行,同时与手柄(10)所在直线平行,将弧形带磁滑道(1)的圆心与弧形带磁滑道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定义为带磁滑道的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磁滑道(1)的轴线M与第一支撑杆(2)所在直线N相交,将弧形带磁滑道(1)的圆心与弧形带磁滑道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定义为带磁滑道的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所在的直线N与支撑架(11)左侧支撑杆所在的直线O之间的夹角为5-1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与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12)和手柄(10)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且所述手柄(10)采用伸缩式设计。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管(18)靠近夹持球(15)的底部设置收缩式缩口(20)。
CN202221464944.0U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 Active CN217590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4944.0U CN217590013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64944.0U CN217590013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0013U true CN217590013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0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64944.0U Active CN217590013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0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3112B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用对接起吊装置
CN106240750A (zh) 紧链器
US20110146558A1 (en) Adjustable docking line
EP3490880A1 (en) Mooring tensioner and methods thereof
CN217590013U (zh) 一种便携式穿绳装置
US20120152161A1 (en) Docking aid apparatus with utility implement
US20090033112A1 (en) Lifting device suitable for submersibles
CN115102101B (zh) 绳索远距离穿插设备
CN107187547A (zh) 一种自动捕获着力点的船锚
WO2021109360A1 (zh) 一种用于专用卸扣的水下拆装模块
CN213442969U (zh) 水下机器人用可折叠回收装置
CN209259495U (zh) 一种海上施工吊装多吊点同步自动脱钩装置
CN214607944U (zh) 起锚装置
CN215201785U (zh) 一种锚缆索接头拆装专用拉马装置
CN214422082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涵管的吊装装置
CN201808665U (zh) 一种带防磨护套的高强度救助缆
CN218491274U (zh) 一种适于rov深水施工作业的环眼吊钩
CN115504362B (zh) 一种浅海船只打捞的通用型提升设备
CN217894860U (zh) 一种抗拉性高的不锈钢丝绳锁具
CN218839728U (zh) 一种磁力打捞器
CN211310649U (zh) 一种军用户外吊装滑轮
CN218114775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水下推进器打捞装置
CN217398279U (zh) 一种吊物柔性挡扶装置
CN219139723U (zh) 一种纤维链环系留索
CN219314330U (zh) 一种法兰盘结构式重物用吊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