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9659U - 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9659U
CN217589659U CN202221484809.2U CN202221484809U CN217589659U CN 217589659 U CN217589659 U CN 217589659U CN 202221484809 U CN202221484809 U CN 202221484809U CN 217589659 U CN217589659 U CN 217589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able
cable connector
cable
connector body
shie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48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平江
冯斌
吴锦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y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y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y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48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9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9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9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本体、接线端子和导电杆;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条通道且两条通道连通;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中且设置在两条所述通道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杆,其另一端连接电缆;所述导电杆具有灭弧功能;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外屏蔽层、绝缘层和内屏蔽层,其三者从外往内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实现电缆连接器的在负荷状态下进行快速插拔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力电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中输送的电力线路需要通过架空线或电力电缆线路来实现,电力电缆在与架空线或电力设备连接时,需要通过电力电缆附件接续。电力电缆附件是连接电缆与输配电线路及相关配电装置的产品,一般指电缆线路中各种电缆的中间连接及终端连接,它与电缆一起构成电力输送网络;电缆附件主要是依据电缆结构的特性,既能恢复电缆的性能,又保证电缆长度的延长及终端的连接。电缆附件在电缆接续中,起绝缘、密封,均衡接头处的不均匀电场等作用。
现有技术的肘插电缆连接器是由硅橡胶材料压制成型,硅橡胶材料具有抗污秽、耐老化、强憎水性、耐腐蚀性、及抗紫外线等特性,适合用于制作户外冷缩类电缆附件,在有扬尘、雨淋、日晒、紫外线较强的户外环境下使用,但其机械性能较差,并不适用于使用环境较为复杂的户内环境,且材料介质损耗相对较高,在线路运行中易引起绝缘材料老化,导致产品使用寿命较短,同时现有肘插电缆连接器内部的装配仅依靠硅橡胶台阶来定位,其硬度较低,无法对接线端子的安装位置准确定位,导致产品装配后定位较为模糊,无法保证电缆与设备套管的可靠连接。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设计,故提供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用于解决电缆连接器的可靠性连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以便于解决电缆连接器的可靠性连接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接线端子和导电杆;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条通道且两条通道连通;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中且设置在两条所述通道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杆,其另一端连接电缆;所述导电杆具有灭弧功能;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外屏蔽层、绝缘层和内屏蔽层,其三者从外往内依次设置。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本体为肘形。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内屏蔽层通过注塑工艺成型。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本体与所述电缆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外锥形。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端子上。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杆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导电杆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的配合。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杆可拆卸连接在进线套管的套筒中。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采用的是绝缘材质。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端子的材质为铜或者铝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通过装有带灭弧功能的导电杆使本电缆连接器可以带负荷情况下安装和拆卸,通过导电杆的插入和拔出进线套管的套筒中即可完成下安装和拆卸,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通过使用内外两层屏蔽中间绝缘的三层注射工艺,极大的缩小了对本电缆连接器所需要绝缘空间,因此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连接器本体采用外锥式应力疏散方式,能有效疏散连接电缆断口处的应力,保证产品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包括连接器本体;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的爆炸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中连接器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中连接器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1,连接器本体;111,外屏蔽层;112,绝缘层;113,内屏蔽层;12,接线端子;13,导电杆;14,套筒;20,电缆;21,电缆线体;22,电缆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主要包括连接器本体11、接线端子12和导电杆13;所述连接器本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条通道且两条通道连通;所述接线端子12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中且设置在两条所述通道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端子12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杆13,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电缆20;所述导电杆1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12上,其具有灭弧功能,使得本电缆连接器可以在带负荷情况下进行安装和拆卸,在安装和拆卸时,通过所述导电杆13的插入和拔出即可完成,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
请参阅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为肘形,其包括外屏蔽层111、绝缘层112和内屏蔽层113;所述外屏蔽层111、所述绝缘层112、所述内屏蔽层113从外往内依次设置,其三者通过注塑工艺成型,有效地避免了层与层之间的间隙,最大限度的减小局部放电发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与电缆20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外锥形,通过所述外锥形结构便于疏散所述电缆20的端口处的应力。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接线端子12的材质可以为铜或者铝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12采用的材质为铜;所述导电杆13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线端子12与所述导电杆13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内螺纹,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的配合,所述导电杆1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12上。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杆13可拆卸连接在进线套管的套筒14中,便于导电杆13与所述进线套管的插拔;所述套筒14采用的是绝缘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从变压器连接过来的所述电缆20按照使用说明剥切好后,电缆本体21压接在与带灭弧装置的所述导电杆13相接的所述接线端子12上,当所述电缆20插入到所述连接器本体11的内部,所述连接器本体11的所述外屏蔽层下111与所述电缆20的电缆屏蔽层22搭接,同时通过所述连接器本体11的外锥结构疏散所述电缆20的断口处应力;上述安装完成的屏蔽式电缆连接器可以通过所述导电杆13直接插入或拔出于所连接的所述进线套管中,以完成对线路的电路连接或者断开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本体、接线端子和导电杆;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条通道且两条通道连通;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中且设置在两条所述通道的连接处,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电杆,其另一端连接电缆;所述导电杆具有灭弧功能;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外屏蔽层、绝缘层和内屏蔽层,其三者从外往内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为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内屏蔽层通过注塑工艺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与所述电缆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外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导电杆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的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可拆卸连接在进线套管的套筒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采用的是绝缘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的材质为铜或者铝材质。
CN202221484809.2U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Active CN217589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4809.2U CN217589659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4809.2U CN217589659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9659U true CN217589659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4809.2U Active CN217589659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9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63565B1 (en) Constant impedance bullet connector for a semi-rigid coaxial cable
CN205429219U (zh) 一种毛纽扣板间射频连接器
CN205029034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17589659U (zh) 一种屏蔽型可负荷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CN203607625U (zh) 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
CN211743552U (zh) 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
CN204927539U (zh) 电气接点快速连接器
CN211507938U (zh) 一种新型电线电缆连接器
CN202333159U (zh) 接线端子
CN207442122U (zh) 一种防水性好且具有盲插功能的扁形连接头
CN205811063U (zh) 压接式音频插针及usb公头
CN213845551U (zh) 一种用于冷通道pdu的快速接线端子
CN214409062U (zh) 一种带外置式传感器的电缆连接金具
CN210779045U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CN210167616U (zh) 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转接装置
CN214673343U (zh) 便于连接测试导线与航空接头的转接装置
CN217469131U (zh) 一种环网柜扩展分支高压母线连接器
CN218334390U (zh) 一种插拔式电缆终端及其连接装置
CN219226755U (zh) 可分离连接器及具有其的开关设备
CN218182510U (zh) 一种插拔式电缆连接器
CN216959240U (zh) 一种插接箱内快接连接结构
CN216214655U (zh) 一种大电流分流连接器
CN217334533U (zh)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组件
CN220122152U (zh) 一种防漏电的电接头
CN218448705U (zh) 一种高频通讯用vdz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