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3552U - 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43552U CN211743552U CN201921982255.7U CN201921982255U CN211743552U CN 211743552 U CN211743552 U CN 211743552U CN 201921982255 U CN201921982255 U CN 201921982255U CN 211743552 U CN211743552 U CN 2117435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nd connection
- grounding
- copper wire
- cable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地套管、垫片、连接螺栓、铜接线鼻子、接地软铜线、金属压接片以及接地夹,所述铜接线鼻子的下端与接地软铜线的紧密压接,三相接地套管通过垫片、连接螺栓、铜接线鼻子分别与三相接地软铜线的一端完成连接,两根较短的接地软铜线的另一端与长的一根接地软铜线通过金属压接片完成紧密压接,较长的一根接地软铜线的另一端通过铜接线鼻子与接地夹连接。该装置的导电部分能够紧密地咬合电缆插头的导电杆,接触可靠,且导电连接部分与外部隔绝良好,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必要要进行停电、验电、接地。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都应装设接地线。当美式箱变变压器停电检修时,目前已有将箱式变压器接地的接地装置发明,但作为变压器来电端的进线电缆(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普遍采用肘型插拔头),箱变检修时进线电缆肘形插头需要拔出,由于普通接地线的导线夹无法与肘型电缆插头导电杆连接,无法将进线电缆接地。进线电缆肘形插头拔出后与箱变距离很近,一旦三相进线电缆未断电或者误操作,进线电缆头就会带高压电,检修人员对变压器进行检修时,由于进线电缆无法有效接地,对检修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该技术方案解决了美式变压器检修时进线电缆无法接地威胁检修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地套管、垫片、连接螺栓、铜接线鼻子、接地软铜线、金属压接片以及接地夹,接地套管与美式箱变进线电缆肘型插头匹配,所述铜接线鼻子的下端与接地软铜线的紧密压接,三相接地套管通过垫片、连接螺栓、铜接线鼻子分别与三相接地软铜线的一端完成连接。两根较短的接地软铜线的另一端与长的一根接地软铜线通过金属压接片完成紧密压接,较长的一根接地软铜线的另一端通过铜接线鼻子与接地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接地软铜线外面与压接都套有柔软、耐高温的透明绝缘护层,起到保护和放置磨损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接地套管包括橡胶绝缘、柱状导电体、长方形槽口以及螺纹槽口,所述柱状导电体的前段采用开口式,开了四个长方形槽口,使得套管导电体前端形成爪形触头,使得肘型插头导电杆能够顺利的插入并与其咬合紧密,柱状导电体的后段有螺纹槽口,使得连接螺栓能够将连接接地软铜线的铜接线鼻子与套管导电部分牢固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体积小、重量轻、可以缠绕摆放,携带非常方便,投资成本较低;2)该方案操作步骤非常简单,易于掌握;3)本装置与肘型电缆插头连接紧密,不易松脱;4)该装置的导电部分能够紧密地咬合电缆插头的导电杆,接触可靠,且导电连接部分与外部隔绝良好,安全可靠;5)该方案使得接地套管与电缆肘型插头导电杆紧密结合,实现了箱变进线电缆头的可靠接地,充分保证了检修时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地套管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 美式箱变进线电缆肘形插头示意图。
图中:1-接地套管,2-垫片,3-连接螺栓,4-铜接线鼻子,5-接地软铜线,6-金属压接片,7-接地夹,8-橡胶绝缘,9-柱状导电体,10-长方形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地套管1、垫片2、连接螺栓3、铜接线鼻子4、接地软铜线5、金属压接片6以及接地夹7,接地套管1与美式箱变进线电缆肘型插头匹配,所述铜接线鼻子4的下端与接地软铜线5的紧密压接,三相接地套管1通过垫片2、连接螺栓3、铜接线鼻子4分别与三相接地软铜线5的一端完成连接。两根较短的接地软铜线的另一端与长的一根接地软铜线通过金属压接片6完成紧密压接,较长的一根接地软铜线的另一端通过铜接线鼻子4与接地夹7连接,所述接地软铜线外面与压接都套有柔软、耐高温的透明绝缘护层,起到保护和放置磨损的作用,所述接地套管1包括橡胶绝缘8、柱状导电体9、长方形槽口10以及螺纹槽口11,所述柱状导电体的前段采用开口式,开了四个长方形槽口10,使得套管导电体前端形成爪形触头,使得图3中的肘型插头导电杆12能够顺利的插入并与其咬合紧密,柱状导电体的后段有螺纹槽口11 ,使得连接螺栓3能够将连接接地软铜线5的铜接线鼻子4与套管导电部分9牢固连接。
上述方案中,三相接地导线经过金属压接片压接后与接地夹连接,接地套管的尺寸形状与现有绝大多数美式箱变的肘型插头相匹配,接地套管的前端插入肘型电缆插头后,接地套管的柱状导电体便与电缆插头的导电杆相连接,接地套管的前端完好地填充了电缆插头导电杆与电缆头绝缘部分之间的空隙。接地套管中间的圆形部分尺寸与电缆插头圆形插口吻合,既使两者连接紧密不易松开,也保证了导电连接部分完好的密封隔绝。本装置套管的导电部分采用开口的设计,使得导电部分前端形成爪形触头,能够更好地咬合住导电棒并接触良好。
操作过程: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如下:1、当肘型电缆插头拔出后,用验电笔验明确无电压。2、将本装置的接地夹5与接地母排连接好。3、将三相接地套管分别插入三相电缆肘型插头,连接牢固,完成电缆头的可靠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地套管、垫片、连接螺栓、铜接线鼻子、接地软铜线、金属压接片以及接地夹,所述铜接线鼻子的下端与接地软铜线的紧密压接,三相接地套管通过垫片、连接螺栓、铜接线鼻子分别与三相接地软铜线的一端完成连接,两根较短的接地软铜线的另一端与长的一根接地软铜线通过金属压接片完成紧密压接,较长的一根接地软铜线的另一端通过铜接线鼻子与接地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软铜线外面与压接都套有柔软、耐高温的透明绝缘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套管包括橡胶绝缘、柱状导电体、长方形槽口以及螺纹槽口,所述柱状导电体的外面设置有橡胶绝缘,所述柱状导电体的前段采用开口式,开了四个长方形槽口,使得套管导电体前端形成爪形触头,柱状导电体的后段有螺纹槽口,使得连接螺栓能够将连接接地软铜线的铜接线鼻子与套管导电部分牢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套管与美式箱变进线电缆肘型插头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套管的前端填充了电缆插头导电杆与电缆头绝缘部分之间的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套管中间的圆形部分尺寸与电缆插头圆形插口吻合,既使两者连接紧密不易松开,也保证了导电连接部分完好的密封隔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2255.7U CN211743552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2255.7U CN211743552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43552U true CN211743552U (zh) | 2020-10-23 |
Family
ID=72874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82255.7U Active CN211743552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435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21350A (zh) * | 2022-03-09 | 2022-04-29 | 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中压c-gis开关柜用的接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2019
- 2019-11-18 CN CN201921982255.7U patent/CN2117435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21350A (zh) * | 2022-03-09 | 2022-04-29 | 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中压c-gis开关柜用的接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421350B (zh) * | 2022-03-09 | 2022-12-23 | 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中压c-gis开关柜用的接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91485U (zh) | 发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接线端子排短路插头 | |
CN201430410Y (zh) | 具有接地棒的电缆终端连接器 | |
CN211743552U (zh) | 一种美式箱变进线电缆接地装置 | |
CN201402859Y (zh) | 一种户外架空线防ct开路连接器 | |
CN202423601U (zh) | 一种防水型快速插拔式低压电缆连接器 | |
CN108767531A (zh) | 一种0.4kV智能化快速转接箱 | |
CN204142947U (zh) | 互感器试验用二次端子短接线 | |
CN107589280B (zh) | 一种用于继电保护小母线过渡的试验线夹及成套装置 | |
CN206041016U (zh) | 一种户内gis终端实用型接地线 | |
CN210926854U (zh) | 干式套管的连接装置及gis设备 | |
CN215496217U (zh) | 一种放电箝位瓷绝缘子 | |
CN209133795U (zh) | 一种电力导线软连接头 | |
CN209641511U (zh) | 一种防止产生悬浮电压的电流互感器 | |
CN210535434U (zh) | 一种支柱式穿刺压接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
CN104931865B (zh) | 一种高压电缆线路耐压试验用绝缘罩及试验方法 | |
CN202712553U (zh) | 屏蔽型开关柜上出母线连接器 | |
CN212183143U (zh) | 一种具有防漏电功能的充电器 | |
CN201036099Y (zh) | 线路避雷器 | |
CN208461209U (zh) | 二次屏顶小母线端子 | |
CN202711944U (zh) | 35kV及以下插拔式电流互感器 | |
CN208738474U (zh) | 一种船舶电缆接线器 | |
CN202111347U (zh) | 10kV分线箱接地线 | |
CN108429026A (zh) | 一种多功能接地线 | |
CN212571411U (zh) | 一种复合型的电气连接装置 | |
CN209859716U (zh) | 一种电力系统避雷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