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6322U - 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 - Google Patents

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6322U
CN217586322U CN202221425539.8U CN202221425539U CN217586322U CN 217586322 U CN217586322 U CN 217586322U CN 202221425539 U CN202221425539 U CN 202221425539U CN 217586322 U CN217586322 U CN 217586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imulation
screw rod
fixed
bol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55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通
顾富刚
李涛涛
牛松高
杜晓飞
唐智强
靳海云
栗宁
王山虎
张嘉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Wuhan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Beiji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Wuhan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Beiji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Wuhan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Beiji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Wuhan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55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6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6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6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包括:接触网部分、模拟电力机车部分以及模拟钢轨部分;接触网部分包括模拟支柱、第一螺杆、线坠、斜率尺,模拟支柱中支柱主体的后侧为支撑墙体;支柱主体借助外部的固定部进行铰接固定;支柱主体靠近其顶端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前后方向的第一螺栓孔,第一螺杆与第一螺栓孔配合安装且贯穿支柱主体,第一螺杆与墙体转动连接;模拟电力机车部分包括车体底座、行走轮以及受电弓;模拟电力机车部分中的行走轮滚动安装在模拟钢轨部分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加深人员学习,指导人员现场零件安装无误,对技术员计算支持结构安装数据进行有效的检验,减少现场因安装后数据错误而造成重复返工作业。

Description

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的接触网支柱基本以带法兰盘的支柱为主,支柱在安装好后需要具有一定的斜率,因此,需要提前进行现场所有支柱的斜率模拟,以获得相关检验数据。
同时,在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电力列车使用受电弓从架空接触网取得电能。受电弓安装在车厢顶部,列车运行过程中受电弓滑板与提供电能的接触导线保持滑动接触。受电弓和接触网这两个子系统通过弓网接触力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因为我国高速铁路对接触网参数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相邻吊弦的要求高差不超过1cm,对导线的顺滑度要求是坡度不超过千分之二,因此需要通过模拟验证方能应用到现场施工。
钢轨的超高实际指的是两轨之间的相对高差,曲线不同,两轨之间的相对高度也不相同,这也是制约模拟钢轨设计的重要因素,因此也需要对其进行预先的模拟检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包括:
接触网部分,包括模拟支柱、第一螺杆、线坠、斜率尺,所述模拟支柱中支柱主体的后侧为支撑墙体,所述支柱主体的前侧上下位置分别安装有腕臂上底座和腕臂下底座;所述支柱主体借助外部的固定部进行固定,且其能够实现前后方向的自由倾斜;所述支柱主体靠近其顶端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前后方向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配合安装且贯穿所述支柱主体,所述第一螺杆靠近所述墙体的一端与所述墙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上安装有数个将其紧固在所述支柱主体上的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螺栓孔的前后侧;所述线坠与所述斜率尺直接固定或者能够临时安装在所述支柱主体的柱身上,通过所述线坠与所述斜率尺的配合来检测所述支柱主体的斜率;
模拟电力机车部分,包括车体底座、行走轮以及受电弓,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车体底座的底部,所述车体底座的顶部固定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所述受电弓,所述受电弓与设于其上方的接触线相接触并滑动连接;所述车体底座的前方安装有牵引绳;
模拟钢轨部分,所述模拟电力机车部分中的所述行走轮滚动安装在所述模拟钢轨部分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可以在操作过程中加深人员学习,指导人员现场零件安装无误,对技术员计算支持结构安装数据进行有效的检验,减少现场因安装后数据错误而造成重复返工作业。
优选地,所述模拟钢轨部分包括钢轨主体、第二螺杆,所述钢轨主体上固定有一与所述模拟电力机车部分的行进方向相垂直的横架,且所述横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钢轨主体外部,该延伸部分的外端部开设有一上下方向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栓孔配合安装且贯穿所述横架,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与地面转动连接,顶端固定有摇把;所述第二螺杆上安装有数个将其紧固在所述横架上的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螺栓孔的上下侧。
优选地,所述横架延伸部分的外端上下处各固定有一螺帽以代替开设所述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杆由上至下配合穿过两个所述螺帽。
优选地,所述钢轨主体左右侧两轨的相对高度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所述支柱主体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一端固定在所述墙体上的支架,所述支柱主体的柱身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相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接触网部分的主视图。
图2为接触网部分的左视图。
图3为接触网部分的俯视图。
图4为接触网部分安装线坠和斜率尺后的示意图。
图5为模拟电力机车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模拟电力机车部分的左视图。
图7为模拟钢轨部分的俯视图。
图8为模拟钢轨部分中钢轨高度调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墙体,2-支柱主体,3-腕臂上底座,4-腕臂下底座,5-第一螺杆,6-线坠,7-斜率尺,8-第一调节螺栓,9-车体底座,10-行走轮,11-受电弓,12-支撑架,13-钢轨主体,14-第二螺杆,15-横架,16-摇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包括:接触网部分、模拟电力机车部分、模拟钢轨部分。
具体的,
接触网部分包括模拟支柱、第一螺杆5、线坠6、斜率尺7,模拟支柱中支柱主体2的后侧为支撑墙体1,支柱主体2的前侧上下位置分别安装有腕臂上底座3和腕臂下底座4,其中,腕臂上底座3和腕臂下底座4的安装焊接需同现场实际情况相符,以进行腕臂安装。
支柱主体2借助外部的固定部进行固定,且其能够实现前后方向的自由倾斜。
具体的,固定部可以为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支柱主体2的底端与底座相连接。或者,固定部可以为一端固定在墙体上的支架,支柱主体2的柱身与支架的另一端相连接。
支柱主体2靠近其顶端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前后方向的第一螺栓孔,第一螺杆5与第一螺栓孔配合安装且贯穿支柱主体2,第一螺杆5靠近墙体的一端与墙体转动连接;第一螺杆5上安装有数个将其紧固在支柱主体2上的第一调节螺栓8,第一调节螺栓8分别位于第一螺栓孔的前后侧。
具体的,第一调节螺栓8的数量为两个或者四个,视实际紧固情况而定,操作时,转动第一螺杆5,再通过扳手调节第一调节螺栓8的紧固程度,就可以自由改变支柱主体2的倾斜程度,模拟现场任意支柱主体2的斜率。
线坠6与斜率尺7直接固定或者能够临时安装在支柱主体2的柱身上,通过线坠6与斜率尺7的配合来检测支柱主体2的斜率。
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腕臂上底座3和腕臂下底座4中间安装两把钢尺,距离为1m(经母尺校验过的),配合线坠6就可以制作成一把斜率尺,通过观察线坠6相对钢尺的刻度位置,就能轻松读出支柱主体2的斜率。结合第一螺杆5、第一调节螺栓8可以轻松检测支柱主体2斜率是否调节到位。而一套可调节的螺杆螺栓和一把斜率尺7就可以完全模拟现场所有支柱主体2的斜率,这样支柱主体2的斜率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模拟电力机车部分包括车体底座9、行走轮10以及受电弓11,行走轮10安装在车体底座9的底部,车体底座9的顶部固定有一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顶端固定受电弓11,受电弓11与设于其上方的接触线相接触并滑动连接;车体底座9的前方安装有牵引绳。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底座9、行走轮10共同组成的小车的上方焊接一个受电弓11,最终焊接组装成一个模拟电气化列车,实现电气列车从轨道通过,受电弓11与接触线接触滑过的场景。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底座9前方装牵引绳,使其匀速从关节下方通过,通过列车从接触线下滑过的过程中弓网状态便能直接分辨出关节导线调整的平滑程度,坡度,是否产生硬点等问题。
模拟电力机车部分中的行走轮10滚动安装在模拟钢轨部分上,模拟钢轨部分包括钢轨主体13、第二螺杆14,钢轨主体13上固定有一与模拟电力机车部分的行进方向相垂直的横架15,且横架15的一端延伸至钢轨主体13外部,该延伸部分的外端部开设有一上下方向的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杆14与第二螺栓孔配合安装且贯穿横架15,第二螺杆14的底端与地面转动连接,顶端固定有方便操作的摇把16;第二螺杆14上安装有数个将其紧固在横架15上的第二调节螺栓,第二调节螺栓分别位于第二螺栓孔的上下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横架15延伸部分的外端上下处各固定有一螺帽以代替开设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杆14由上至下配合穿过两个螺帽,由此也省略了第二调节螺栓。
本实用新型借助第二螺杆14与第二螺栓孔、第二调节螺栓的配合紧固,或者利用第二螺杆14和两个螺帽的直接紧固程度,就可以轻易调节最外侧钢轨的高度(两轨相对高度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检测)。通过调节摇把16,就可以完全模拟钢轨在直线和曲线情况钢轨的超高情况。
本实用新型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加深人员学习,指导人员现场零件安装无误,对技术员计算支持结构安装数据进行有效的检验。减少现场因安装后数据错误而造成重复返工作业,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网部分,包括模拟支柱、第一螺杆(5)、线坠(6)、斜率尺(7),所述模拟支柱中支柱主体(2)的后侧为支撑墙体(1),所述支柱主体(2)的前侧上下位置分别安装有腕臂上底座(3)和腕臂下底座(4);所述支柱主体(2)借助外部的固定部进行固定,且其能够实现前后方向的自由倾斜;所述支柱主体(2)靠近其顶端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前后方向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杆(5)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配合安装且贯穿所述支柱主体(2),所述第一螺杆(5)靠近所述墙体的一端与所述墙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5)上安装有数个将其紧固在所述支柱主体(2)上的第一调节螺栓(8),所述第一调节螺栓(8)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螺栓孔的前后侧;所述线坠(6)与所述斜率尺(7)直接固定或者能够临时安装在所述支柱主体(2)的柱身上,通过所述线坠(6)与所述斜率尺(7)的配合来检测所述支柱主体(2)的斜率;
模拟电力机车部分,包括车体底座(9)、行走轮(10)以及受电弓(11),所述行走轮(10)安装在所述车体底座(9)的底部,所述车体底座(9)的顶部固定有一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顶端固定所述受电弓(11),所述受电弓(11)与设于其上方的接触线相接触并滑动连接;所述车体底座(9)的前方安装有牵引绳;
模拟钢轨部分,所述模拟电力机车部分中的所示行走轮(10)滚动安装在所述模拟钢轨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钢轨部分包括钢轨主体(13)、第二螺杆(14),所述钢轨主体(13)上固定有一与所述模拟电力机车部分的行进方向相垂直的横架(15),且所述横架(1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钢轨主体(13)外部,该延伸部分的外端部开设有一上下方向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杆(14)与所述第二螺栓孔配合安装且贯穿所述横架(15),所述第二螺杆(14)的底端与地面转动连接,顶端固定有摇把(16);所述第二螺杆(14)上安装有数个将其紧固在所述横架(15)上的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螺栓孔的上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15)延伸部分的外端上下处各固定有一螺帽以代替开设所述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杆(14)由上至下配合穿过两个所述螺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主体(13)左右侧两轨的相对高度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所述支柱主体(2)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一端固定在所述墙体上的支架,所述支柱主体(2)的柱身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相连接。
CN202221425539.8U 2022-06-08 2022-06-08 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 Active CN217586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5539.8U CN217586322U (zh) 2022-06-08 2022-06-08 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5539.8U CN217586322U (zh) 2022-06-08 2022-06-08 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6322U true CN217586322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8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5539.8U Active CN217586322U (zh) 2022-06-08 2022-06-08 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6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30836B2 (ja) 車輌用ライン
CN210802371U (zh) 一种轨道交通三维激光扫描小车
CN104554342B (zh) 轨道平顺度检测装置
CN211689698U (zh) 一种公铁两用网轨检测车
CN201635019U (zh) 一种用于钢箱梁桥梁的检测机构
JP3924657B2 (ja) スラブとレール間のはなれ測定装置
US2825291A (en) Overhead urban railway
CN212500409U (zh) 一种轻便型轨道检测装置
CN112644558A (zh) 一种轨道列车和轨道状态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承载平台
CN103439123B (zh)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车辆车端关系的装置
CN217586322U (zh) 接触网锚段关节模拟平台
CN115058929A (zh) 一种轨枕螺栓涂油作业方法
CN208140380U (zh) 一种胶轮路轨apm系统集冷滑、限界检测的多功能滑行小车
CN108489744A (zh) 一种胶轮路轨apm系统集冷滑、限界检测的多功能滑行小车
CN103267648B (zh) 铁道车辆转向架蛇行运动实验台
CN203259349U (zh) 铁道车辆转向架蛇行运动实验台
CN108303064A (zh) 路面弯沉快速检测车
CN111537246B (zh) 地震下高速铁路桥上行车安全试验系统
CN113267354A (zh) 一种转向架试验台的定位系统
CN207607504U (zh) 移动巡道路轨障碍物检测装置
CN202294868U (zh) 一种接触网动态检测水平补偿装置
JP5504204B2 (ja) 台車旋回性能試験装置
JP6899758B2 (ja) 計測車両用搬送装置
CN218929444U (zh) 一种承载结构及测量装置
CN217145972U (zh) 一种地铁钢轨用滚轮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