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7751U - 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7751U
CN217577751U CN202221253934.2U CN202221253934U CN217577751U CN 217577751 U CN217577751 U CN 217577751U CN 202221253934 U CN202221253934 U CN 202221253934U CN 217577751 U CN217577751 U CN 217577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rotating disc
belt
outer side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39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炯
张�雄
叶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feiliang Moto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feiliang Mot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feiliang Moto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feiliang Mot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39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7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7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7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本实用新型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包括电机、第一固定板、第一转动盘、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往复丝杆、支撑架、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运动块、限位柱、第二固定板、底座、第三固定板、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柱、第一绕线柱、第三转动盘、第二转动柱和第二绕线柱,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动盘运动,通过第一转动盘带动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运动,通过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分别带动第二转动盘和第三转动盘运动,通过第二转动盘和第三转动盘带动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运动,同时通过往复丝杆带动运动块移动,通过运动块带动支撑架运动,通过限位柱辅助支撑架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绕线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纺织行业多用棉纱线,人造纤维线等绕制各种适合纺织机用的纱团、绽也可使用绕线机来加工。
现有的绕线机需要多个电机进行驱动,对能源消耗较大,现有的绕线机需要人工控制导线,在操作时较为麻烦,不能保证导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所述包括导向机构和绕线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底部设置在所述绕线机构的顶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电机、第一固定板、第一转动盘、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往复丝杆、支撑架、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运动块、限位柱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外侧壁,所述第一转动盘设置在电机输出端右侧,所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设置在第一转动盘的外侧壁,所述往复丝杆设置在第一转动盘的外侧壁,所述往复丝杆设置在支撑架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导向板底部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第二导向板顶部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所述运动块设置在支撑架的内腔,所述运动块设置在往复丝杆的外侧壁,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支撑架的外侧壁,所述往复丝杆右侧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底座、第三固定板、第二转动盘、第一转动柱、第一绕线柱、第三转动盘、第二转动柱和第二绕线柱,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底部分别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顶部开凿有滑槽,所述限位柱底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第一皮带远离第一转动盘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转动盘的外侧壁,所述第二皮带远离第一转动盘的一端设置在第三转动盘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转动盘和第三转动盘左侧分别设置在第三固定板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转动柱设置在第二转动盘右侧,所述第一绕线柱设置在第一转动柱外侧壁,所述第二转动柱设置在第三转动盘右侧,所述第二绕线柱设置在第二转动柱外侧壁,所述第一绕线柱外侧壁缠绕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贯穿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二绕线柱外侧壁缠绕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贯穿第二导向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外侧壁开凿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在第一连接孔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外侧壁开凿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往复丝杆设置在第二连接孔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腔开凿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运动块远离往复丝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三连接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外侧壁均匀开凿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转动盘和第三转动盘左侧分别设置在第四连接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动盘运动,通过第一转动盘带动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运动,通过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分别带动第二转动盘和第三转动盘运动,通过第二转动盘和第三转动盘带动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运动,同时通过往复丝杆带动运动块移动,通过运动块带动支撑架运动,通过限位柱辅助支撑架运动;
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动盘运动,第一转动盘通过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带动第二转动盘和第三转动盘运动,通过电机可以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缠绕在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上,同时带动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来对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进行导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中:1、电机;11、第一固定板;12、第一转动盘;13、第一皮带;14、第二皮带;15、往复丝杆;16、支撑架;161、第一导向板;162、第二导向板; 163、运动块;17、限位柱;18、第二固定板;2、底座;21、第三固定板;22、第二转动盘;221、第一转动柱;222、第一绕线柱;23、第三转动盘;231、第二转动柱;232、第二绕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包括电机1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1外侧壁,第一固定板11外侧壁开凿有第一连接孔,电机1的输出端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孔内,第一转动盘12固定设置在电机1输出端右侧,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4转动设置在第一转动盘12的外侧壁,往复丝杆15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盘12的外侧壁,往复丝杆15转动设置在支撑架16的内侧壁,支撑架16外侧壁开凿有第二连接孔,往复丝杆15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接孔内,第一导向板161底部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6的顶部,第二导向板162顶部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6的底部,运动块163转动设置在支撑架16的内腔,支撑架16内腔开凿有第三连接孔,运动块163远离往复丝杆15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三连接孔内,运动块163滑动设置在往复丝杆15的外侧壁,限位柱17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6的外侧壁,往复丝杆15右侧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8的内侧壁,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8、第三固定板21底部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2的顶部,底座2顶部开凿有滑槽,限位柱17底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第一皮带13远离第一转动盘1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转动盘22的外侧壁,第二皮带14远离第一转动盘1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三转动盘23的外侧壁,第二转动盘22和第三转动盘23左侧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三固定板21的内侧壁,第三固定板21外侧壁均匀开凿有第四连接孔,第二转动盘22和第三转动盘23左侧分别转动设置在第四连接孔内,第一转动柱221固定设置在第二转动盘22右侧,第一绕线柱222 滑动设置在第一转动柱221外侧壁,第二转动柱231固定设置在第三转动盘23 右侧,第二绕线柱232滑动设置在第二转动柱231外侧壁,第一导线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板161内侧壁且缠绕在第一绕线柱221外侧壁,第二导线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板162内侧壁且缠绕在第二绕线柱231的外侧壁。
工作原理:通过电机1带动第一转动盘12运动,通过第一转动盘12带动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4运动,通过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4分别带动第二转动盘22和第三转动盘23运动,通过第二转动盘22和第三转动盘23带动第一绕线柱222和第二绕线柱232运动,当第一绕线柱222和第二绕线柱232 转动时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进行缠绕,同时通过往复丝杆15带动运动块163 移动,通过运动块163带动支撑架16运动,通过支撑架16带动第一导向板161 和第二导向板162进行移动,从而调整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位置,通过限位柱17辅助支撑架16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通过电机1带动第一转动盘12运动,通过第一转动盘12带动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4运动,通过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4分别带动第二转动盘22和第三转动盘23运动,通过第二转动盘22和第三转动盘23带动第一绕线柱222和第二绕线柱232运动,同时通过往复丝杆15带动运动块163移动,通过运动块163带动支撑架16运动,通过限位柱17辅助支撑架16运动,通过电机1带动第一转动盘12运动,第一转动盘12通过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4带动第二转动盘22和第三转动盘23运动,通过电机1可以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缠绕在第一绕线柱222和第二绕线柱232上,同时带动第一导向板161和第二导向板162来对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进行导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包括导向机构和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底部设置在所述绕线机构的顶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电机(1)、第一固定板(11)、第一转动盘(12)、第一皮带(13)、第二皮带(14)、往复丝杆(15)、支撑架(16)、第一导向板(161)、第二导向板(162)、运动块(163)、限位柱(17)和第二固定板(18),所述电机(1)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1)外侧壁,所述第一转动盘(12)设置在电机(1)输出端右侧,所述第一皮带(13)和第二皮带(14)设置在第一转动盘(12)的外侧壁,所述往复丝杆(15)设置在第一转动盘(12)的外侧壁,所述往复丝杆(15)设置在支撑架(16)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导向板(161)底部设置在支撑架(16)的顶部,所述第二导向板(162)顶部设置在支撑架(16)的底部,所述运动块(163)设置在支撑架(16)的内腔,所述运动块(163)设置在往复丝杆(15)的外侧壁,所述限位柱(17)设置在支撑架(16)的外侧壁,所述往复丝杆(15)右侧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8)的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包括底座(2)、第三固定板(21)、第二转动盘(22)、第一转动柱(221)、第一绕线柱(222)、第三转动盘(23)、第二转动柱(231)和第二绕线柱(232),所述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8)、第三固定板(21)底部分别设置在底座(2)的顶部,所述底座(2)顶部开凿有滑槽,所述限位柱(17)底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第一皮带(13)远离第一转动盘(12)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转动盘(22)的外侧壁,所述第二皮带(14)远离第一转动盘(12)的一端设置在第三转动盘(23)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转动盘(22)和第三转动盘(23)左侧分别设置在第三固定板(2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转动柱(221)设置在第二转动盘(22)右侧,所述第一绕线柱(222)设置在第一转动柱(221)外侧壁,所述第二转动柱(231)设置在第三转动盘(23)右侧,所述第二绕线柱(232)设置在第二转动柱(231)外侧壁,所述第一绕线柱(222)外侧壁缠绕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贯穿第一导向板(161),所述第二绕线柱(232)外侧壁缠绕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贯穿第二导向板(1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1)外侧壁开凿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设置在第一连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6)外侧壁开凿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往复丝杆(15)设置在第二连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6)内腔开凿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运动块(163)远离往复丝杆(15)的一端设置在第三连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板(21)外侧壁均匀开凿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转动盘(22)和第三转动盘(23)左侧分别设置在第四连接孔内。
CN202221253934.2U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 Active CN217577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3934.2U CN217577751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3934.2U CN217577751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7751U true CN217577751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54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3934.2U Active CN217577751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7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87766U (zh) 一种无托盘多连杆可变径绕线机
CN210120044U (zh) 一种电感线圈生产用可防止铜线松动的自动绕线装置
CN111703963A (zh) 一种钢绞线的紧线收线器
CN217577751U (zh) 一种多头高效改进型绕线机
CN217172743U (zh) 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绕线机
CN209777929U (zh) 一种自动绞公共端的绕线机
CN216290609U (zh)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用引出导线结构
CN116453767A (zh) 一种能够调节线束数目的钨丝绞合设备
CN215785771U (zh) 一种环保锡线加工用往复式拉丝机
CN214569701U (zh) 一种缠绕机导线装置
CN210558695U (zh) 一种自动缠线机
CN100529216C (zh) 浆纱机齿筘板附加横向运动装置
CN218299607U (zh) 一种收音机天线用磁棒线圈加工机
CN219458864U (zh) 一种电机定子加工用绕线机构
CN220775597U (zh) 一种电机绕线装置
CN220702853U (zh) 一种防打结卷线机
CN218145066U (zh) 一种鱼竿生产用缠线机
CN220813206U (zh) 一种纸绳生产用捻绳装置
CN219791989U (zh) 一种纱线收卷装置
CN211812718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219658457U (zh) 一种具有多级绞线结构的高速绞线机
CN220574363U (zh)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拉丝的拉丝机
CN214203449U (zh) 一种用于新型发电机扁平跑道线圈绕线机
CN214243269U (zh) 一种自动线材缠绕器
CN218424869U (zh) 一种铜线挤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