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5073U - 车辆车顶内衬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车顶内衬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5073U
CN217575073U CN202221090014.3U CN202221090014U CN217575073U CN 217575073 U CN217575073 U CN 217575073U CN 202221090014 U CN202221090014 U CN 202221090014U CN 217575073 U CN217575073 U CN 217575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liner
duct
vehicle
connec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900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I·T·罗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to CN2022210900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5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5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5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车辆车顶内衬总成”。一种车辆车顶内衬空气风道总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车顶内衬。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限定倒圆边缘。车顶内衬风道联接到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车顶内衬风道限定入口。入口设置在倒圆边缘上。连接器风道联接到车身并且靠近入口与车顶内衬风道至少部分地重叠以形成风道接口。连接器风道限定设置在倒圆边缘上的出口。出口经由风道接口与入口流体连通。风道接口设置在倒圆边缘上。

Description

车辆车顶内衬总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车顶内衬空气风道总成。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内衬空气风道总成。
背景技术
车辆通常包括将空气引导到乘客舱中的空气风道。空气风道可以将暖通空调系统与乘客舱流体地联接。通风口可以设置在乘客舱内的各个位置中,以用于引导来自空气风道的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方面,一种车辆车顶内衬空气风道总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车顶内衬。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限定倒圆边缘。车顶内衬风道联接到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车顶内衬风道限定入口。入口设置在倒圆边缘上。连接器风道联接到车身并且靠近入口与车顶内衬风道至少部分地重叠以形成风道接口。连接器风道限定设置在倒圆边缘上的出口。出口经由风道接口与入口流体连通。风道接口设置在倒圆边缘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车顶内衬。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限定倒圆边缘。车顶内衬风道联接到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车顶内衬风道限定入口。连接器风道联接到车顶内衬风道。连接器风道的出口与车顶内衬风道的入口流体连通以限定通过风道接口的气流路径。气流路径沿着车顶内衬的纵向范围延伸穿过风道接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后将理解并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以下是对附图中各图的描述。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附图的某些特征和某些视图可能按比例放大或示意性示出。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具有车顶内衬空气风道的车辆的前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车顶内衬上的车顶内衬风道总成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联接到车顶内衬的车顶内衬风道的局部侧视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车顶内衬风道与连接器风道之间的风道接口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连接器风道的仰视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具有沿着单个平面限定的出口的连接器风道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车顶内衬风道与连接器风道之间的风道接口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延伸穿过车顶内衬的剖切平面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剖切平面与车顶内衬之间的相交部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扫掠表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延伸穿过剖切平面的车顶内衬风道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风道接口的示意图;以及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制造用于车顶内衬风道总成的风道接口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公开的装置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阐述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述的描述将明白、或者通过实践如以下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和附图中所描述的所述装置将认识到这些特征和优点。
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及其派生词应涉及如图1中取向的概念。然而,应理解,除非明确地指明为相反,否则所述概念可以呈现各种替代取向。还应理解,附图中示出的以及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权利要求另外明确地说明,否则涉及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当用于列出的两个或更多个项时意指可以单独地采用所列出的项中的任一个,或者可以采用所列出的项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例如,如果组合物被描述为含有组分A、B和/或C,那么组合物可以含有: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或A、B和C的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约”意指量、大小、配方、参数和其他量及特性不是并且也不需要是精确的,而是可以根据以下需要为近似的和/或较大些或较小些:反映公差、换算因数、四舍五入、测量误差等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因素。当术语“约”用于描述值或范围的端点时,本公开内容应被理解为包括具体的值或所涉及的端点。无论本说明书中的数值或范围的端点是否叙述“约”,所述数值或范围的端点都意图包括两个实施例:一个由“约”修饰,并且一个不由“约”修饰。还应当理解,范围中的每一个范围的端点在与另一个端点相关以及独立于另一个端点都是显著的。
除非明确地指示为相反,否则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所述”、“一个”或“一种”意指“至少一个”并且不应限于“仅一个”。因此,例如,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示,否则对“部件”的引用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此类部件的实施例。
在本文档中,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等的关系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动作与另一个实体或动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此类实体或动作之间的任何实际的所述关系或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其任何其他变型旨在涵盖非排他性包含,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者此类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要素。前面有“包括......一个”的要素在没有更多约束的情况下则不会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中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参考图1至图13,附图标记10总体上指定用于车辆12的空气风道总成10。车顶内衬14包括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在第一表面16与第二表面18之间限定倒圆边缘20。车顶内衬风道22联接到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车顶内衬风道22限定设置在倒圆边缘20上的入口24。连接器风道26联接到车身28并且靠近入口24与车顶内衬风道22至少部分地重叠以形成风道接口30。连接器风道26限定设置在倒圆边缘20上的出口32。出口32经由风道接口30与入口24流体连通。风道接口30设置在倒圆边缘20上。
参考图1和图2,车辆12被示为货车;然而,在不脱离本文的教导的情况下,车辆12可以是轿车、运动型多功能车、货车、卡车、跨界车、其他类型的轮式机动车辆12或其他类型的车辆12。车辆12可为手动地操作的车辆12(例如,有人类驾驶员)、完全自主的车辆12(例如,无人类驾驶员)或部分自主的车辆12(例如,在有或无人类驾驶员的情况下操作)。车辆12可以用于个人或商业目的,诸如用于提供乘车服务(例如,开车运送)、运输或共乘服务。
车辆12包括车顶内衬14,所述车顶内衬粘附或以其他方式联接到车辆12的车顶40的内表面。车顶内衬14可以限定用于容纳车辆12的天窗44的孔口42。通常,车顶内衬14作为车辆12的内部舱室46的顶板进行操作。车顶内衬14还可以为车辆12的空气风道总成10以及其他部件提供支撑。空气风道总成10至少部分地在车顶内衬14与车顶40之间延伸,以从靠近车顶40处向内部舱室46提供空气。
根据各个方面,空气风道总成10联接到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以向车辆12的内部舱室46内的各个位置提供气流。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可以各自是车顶内衬14的B表面。术语“B级表面”通常是指车辆12内的任何部件在所述部件处于组装状态时不为车辆12内的乘客所见或接触的表面。相比之下,术语“A级表面”通常是指车辆12内的任何部件在所述部件处于组装状态时为车辆12内的乘客可见或接触的表面。因此,空气风道总成10在车顶内衬14的B级表面与车顶40之间延伸,并且可能基本上被遮挡而不为内部舱室46中的乘客所见。
仍然参考图1和图2,空气风道总成10将空气从暖通空调(HVAC)系统48引导到内部舱室46。HVAC系统48可以被配置为HVAC单元48A和辅助HVAC单元48B中的一者或两者。HVAC系统48通常对引导到内部舱室46中的空气进行清洁、冷却、加热、调节、通风和/或除湿。空气沿着气流路径从HVAC系统48行进通过空气风道总成10,并且从可操作地联接到车顶内衬14的通风口或调风器排出到内部舱室46中。
HVAC单元48A通常定位在车辆12的车辆前向部分中。许多商用车辆12或更大的车辆12(例如,运动型多用途车)包括设置在车辆12的车辆前向部分中的HVAC单元48A和设置在车辆12的车辆后向部分中靠近车身28的侧围板装饰件的辅助单元48B。辅助HVAC单元通常完全依靠电力操作。
空气风道总成10通常包括与连接器风道26流体连通的车顶内衬风道22。连接器风道26将空气从HVAC系统48引导到车顶内衬风道22。连接器风道26通常联接到车身28。在各种示例中,连接器风道26联接到由车身28限定的柱50,并且可以设置在车身28的一部分内、在装饰板后面或其组合以基本上被遮挡而不可见。在所示的示例中,连接器风道26由辅助HVAC单元48B提供空气。在此类示例中,连接器风道延伸穿过车身28的C柱和D柱中的至少一者。在从HVAC单元48A向连接器风道26提供空气的示例中,柱50可以是车身28的车辆前向部分中的A柱。可以设想,在不脱离本文的教导的情况下,连接器风道26可以在各种位置延伸到车顶内衬14。
连接器风道2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凸缘52。联接凸缘52从连接器风道26向外延伸以邻接车顶内衬14或车身28。取决于联接凸缘52在连接器风道26上的位置,联接凸缘52可以用于将连接器风道26联接或以其他方式接合到车顶内衬14或车身28。
连接器风道26从风道接口30延伸到车顶内衬14上方并且超出车顶内衬14的外边缘60。车顶内衬14的外边缘60限定凹口62,并且连接器风道26朝向HVAC系统48延伸穿过凹口62。连接器风道26通常沿着车身28基本上竖直地延伸穿过凹口62,然后沿着车顶内衬14基本上水平地延伸以与车顶内衬风道22联接(参见图4)。连接器风道26的接合车顶内衬风道22的端部联接到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第二表面18和倒圆边缘20。接合车顶内衬风道22的端部(例如,更水平的部分)可以具有与接合车身28的更竖直部分不同的配置,以便限定风道接口30。连接器风道26的竖直取向部分可以基于车辆12的配置而具有不同的配置。
仍然参考图2以及图3,如前所述,车顶内衬14包括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第二表面18从第一表面16朝向内部舱室46以一定角度延伸。在第一表面16与第二表面18之间限定钝角α。
通常,第二表面18靠近车顶内衬14的外边缘60设置,并且第一表面16更居中地位于车顶内衬14上。在第一表面16与第二倾斜表面18之间限定倒圆边缘20。因此,倒圆边缘20通常被限定为靠近车顶内衬14的外边缘60。倒圆边缘20的半径与在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之间限定的钝角α相对应。倒圆边缘20通常围绕第一表面16的周边的至少大部分或全部延伸。
车顶内衬风道22联接到车顶内衬14上的第一表面16、第二表面18和倒圆边缘20。车顶内衬风道22包括限定入口24的第一边缘的第一侧70和限定入口24的第二相对边缘的第二侧72。通常,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一侧70是靠近车顶40设置的上侧,而第二侧72是靠近车顶内衬14设置的下侧。第一侧70可以在车顶内衬14上方和通风口或调风器上方延伸,以将空气输送到内部舱室46。相比之下,第二侧72可以在车顶内衬14与入口24之间竖直地延伸并且从竖直区段水平地向外(例如,朝向连接器风道26)延伸以接合车顶内衬14,并且可以不以其他方式延伸跨过车顶内衬14。
仍然参考图2和图3,车顶内衬14还包括部分地限定入口24的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与第一侧70和第二侧72联接以限定入口24。然而,如前所述,第二侧72可以不沿着车顶内衬14朝向通风口延伸。在车顶内衬风道22的未限定入口24的位置(例如,沿着其朝向通风口延伸的长度),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可以在第一侧70与车顶内衬14之间延伸以限定通过车顶内衬风道22的气流路径。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可以粘附或以其他方式直接联接到车顶内衬14。在此类配置中,气流路径主要由第一侧70、第三侧74、第四侧76和车顶内衬14限定,而入口24由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一侧70、第二侧72、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限定。
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二侧72的第一边缘78联接到第一表面16、第二表面18和倒圆边缘20。因此,第一边缘78限定与倒圆边缘20的曲线或半径相对应的曲线和与第二表面18的斜率相对应的斜率。第二侧72的第二边缘80限定与第一边缘78的曲线和斜率不同的曲线和斜率。第二边缘80在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上方具有第一高度,并且在第二表面18上方具有第二更大高度。由第二边缘80限定的曲线和斜率各自比第一边缘78浅,从而有助于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二侧72在第二表面18上方的高度相对于第二侧72在第一表面16上方的高度增加。通过扫掠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以及倒圆边缘20来确定第二侧72的配置,如本文进一步详细讨论的。
仍然参考图2和图3,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一侧70与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大致平行。第一侧70的宽度小于第二侧72的宽度。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在第一侧70与第二侧72之间延伸。由于第二侧72的宽度大于第一侧70的宽度,因此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从第一侧70以一定角度延伸到第二侧72。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各自从第一侧70以钝角向外延伸。取决于车顶内衬14的配置,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可以以相同的角度或不同的角度延伸。第三侧74基本上设置在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上方。相比之下,第四侧76基本上设置在车顶内衬14的第二表面18上方。由于第二表面18的倾斜性质,第四侧76的高度大于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三侧74的高度。
车顶内衬风道22的侧面的配置通常决定了入口24的形状。由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一侧70限定的入口24的上边缘是大致水平的。入口24的侧向边缘相对于入口24的上边缘以向外的角度延伸。由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二侧72的第二边缘80限定入口24的底部边缘。因此,入口24的底部边缘与倒圆边缘20一起弯曲并且与第二表面18一起倾斜。因此,第一表面16上方的入口24的内侧的高度小于第二表面18上方的入口24的外侧的高度。入口24的不对称形状使入口24的截面形状最大化,从而使通过入口24的气流最大化。另外,入口24在前后方向上打开。因此,通过入口24流入车顶内衬风道22的空气在前后方向上行进。前后方向通常与车顶内衬14的纵向范围平行或沿着所述纵向范围延伸。
仍然参考图2和图3,车顶内衬风道22包括从风道接口30(例如,靠近入口24)延伸的第一分支82和第二分支84。第一分支82从风道接口30沿着车顶内衬14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因此,气流被引导通过入口24并且在前后方向上沿着第一分支82继续。第二分支84从风道接口30在汽车横向方向上延伸。当第二分支84到达靠近车顶内衬14的相对外边缘60的位置时,第二分支84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跨过车顶内衬14的至少第一表面16。因此,空气在前后方向上行进通过入口24,在汽车横向方向上行进通过第二分支84的一部分,然后再次沿着第二分支84的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行进。第一分支82和第二分支84通常至少部分地在车顶内衬14中限定的孔口42的相对侧上延伸,因此在天窗44的相对侧上延伸(图1)。
参考图4至图6,连接器风道26的端部还可以被称为风道尖端88,所述风道尖端是连接器风道26的靠近入口24与车顶内衬风道22联接以提供与HVAC系统48(图1)的流体连通的部分。风道尖端88通常具有与连接器风道26的其余部分不同的几何形状以与车顶内衬风道22联接。连接器风道26的风道尖端88限定出口32,所述出口具有与车顶内衬风道22的入口24相对应的形状和尺寸。至少连接器风道26的风道尖端88在车顶内衬14的倒圆边缘20上方延伸,类似于先前描述的车顶内衬风道22。
风道尖端88的第一侧90通常是靠近车顶40设置并且与车顶内衬14间隔开的上侧。风道尖端88的第二侧92是靠近车顶内衬14设置的下侧。风道尖端88的第二侧92限定与限定入口24的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二侧72的第二边缘80相对应的曲线和斜率。以这种方式,风道尖端88的第二侧92限定比倒圆边缘20的曲线和第二表面18的斜率更浅的曲线和斜率。然而,第二侧92弯曲和倾斜以与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二侧72的弯曲和倾斜配置配合。
风道尖端88的第三侧94在第一侧90与第二侧92之间延伸并且设置在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上方。与第三侧94相对的第四侧96在风道尖端88的第一侧90与第二侧92之间延伸并且设置在车顶内衬14的第二表面18上方。由于第二表面18的斜率,第四侧96的高度大于第三侧94的高度。风道尖端88的侧面限定出口32的尺寸和形状。出口32的配置使通过出口32的气流最大化。类似于入口24,设置在第一表面16上方的出口32的第一部分的高度小于设置在第二表面18上方的出口32的第二部分的高度。
仍然参考图4至图6,连接器风道26的风道尖端88的第一侧90延伸超过限定出口32的第二侧92的边缘。因此,在第一侧90与第二侧92之间延伸的成角度的平面p上限定出口32。在单个平面p上限定出口32,这可以使制造过程期间的效率最大化。可以利用单次剖切(single cut)来沿着成角度的平面p限定出口32。出口32打开以在前后方向上提供气流。因此,当空气行进通过出口32并且进入入口24时,空气与车顶内衬14的纵向范围平行地流动。
参考图7,连接器风道26的成角度的出口32允许连接器风道26的风道尖端88部分地延伸越过车顶内衬风道22并且与所述车顶内衬风道重叠。连接器风道26的第一侧90与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一侧70重叠。第一侧70、90的重叠距离通常在约10mm至约30mm的范围内。连接器风道26的第三侧94和第四侧96还与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重叠。连接器风道26与车顶内衬风道22的重叠限定了用于将空气引导到车顶内衬风道22的风道接口30。在某些方面,连接器风道26的配置允许以竖直移动将车顶内衬14组装到连接器风道26。
由于重叠,车顶内衬风道22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出口32并且进入连接器风道26以限定风道接口30。入口24、出口32和风道接口30中的每一者设置在倒圆边缘20上。另外,风道接口30被定位成在前后方向上引导气流。风道接口30通常靠近车顶内衬14的外边缘60设置,以使用于靠近车顶40的其他部件的空间最大化。在所示配置中,风道接口30靠近侧外边缘60邻近凹口62设置。
参考图1至图7,当连接器风道26组装在车辆12内时,所述连接器风道将空气从HVAC系统48引导到车顶内衬风道22。车顶内衬风道22与可操作地联接到车顶内衬14的通风口或调风器流体连通,所述通风口或调风器将空气引导到内部舱室46中。风道接口30靠近车顶内衬14的外边缘60设置并且设置在倒圆边缘20上。车顶内衬风道22和连接器风道26的配置允许风道接口30设置在倒圆边缘20上,而不是设置在平坦表面上。风道接口30在前后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或沿着车顶内衬14的纵向范围引导空气。另外,空气风道总成10的配置使车顶内衬14上或靠近车顶40的用于车辆12的其他部件的空间最大化。
参考图8至图12,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来设计风道接口30。利用CAD软件,可以设计车顶内衬风道22和连接器风道26的曲线和斜率,以及连接器风道26和车顶内衬风道22之间的重叠(例如,风道接口30)。在CAD软件中提供具有倒圆边缘20的车顶内衬14的数字设计。提出了延伸穿过倒圆边缘20的剖切平面100。剖切平面100通常在汽车横向方向上延伸穿过倒圆边缘20。剖切平面100以一定角度延伸,使得在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与剖切平面100的将定位连接器风道26的一侧(例如,通常是车辆前向方向)上的剖切平面100之间限定钝角β。
剖切平面100与平面p相对应,在所述平面处,连接器风道26将被剖切以限定成角度的出口32。一旦提出了剖切平面100,就用CAD软件计算车顶内衬14与剖切平面100之间的相交部102。相交部102通常包括两种不同的配置,所述配置包括实际相交部102A和调整后的相交部102B。实际相交部102A表示剖切平面100上的剖切平面100与车顶内衬14相交的实际位置。调整后的相交部102B偏离实际相交部102A。调整后的相交部102B考虑了车顶内衬14、车顶内衬风道22、连接器风道26以及车顶内衬14与车顶内衬风道22之间的密封件中的至少一者的厚度。
如图10中最佳所示,相交部102用于扫掠车顶内衬14的表面以限定扫掠表面104。通常,调整后的相交部102B用于限定扫掠表面104;然而,可以设想,在不脱离本文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实际相交部102A。使用拔模斜度来限定扫掠表面104。拔模斜度相对于z轴/成型工具模具矢量通常在约10°至约20°的范围内。扫掠表面104可以用于限定或创建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二侧72,所述第二侧在车顶内衬14与入口24之间竖直延伸。
如图11中最佳所示,使用扫掠表面104,可以创建车顶内衬风道22的数字设计。如前所述,使用扫掠表面104来设计第二侧72。车顶内衬风道22的端部的其余部分沿着单个平面延伸以限定入口24,并且可以在CAD软件中进行设计。因此,在单个平面上限定入口24,这使制造效率最大化。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从扫掠表面104竖直延伸并且穿过成角度的剖切平面100。车顶内衬风道22延伸穿过剖切平面100的距离与车顶内衬风道22与连接器风道26之间的重叠范围(例如,风道接口30)相对应。
如图12中最佳所示,可以创建限定出口32的连接器风道26的风道尖端88的数字设计。沿着剖切平面100限定出口32。可以通过调整剖切平面100的角度来调整出口32的配置。调整剖切平面100以在连接器风道26与车顶内衬风道22之间提供选定的重叠。
仍然参考图8至图12,一旦已经在CAD软件中完成了车顶内衬风道22和连接器风道26的设计,就可以对车顶内衬风道22和连接器风道26进行吹塑成型。使用单次剖切沿着剖切平面100剖切连接器风道26,以限定成角度的出口32。车顶内衬风道22联接到车顶内衬14。连接器风道26联接到车身28(图1)和/或车顶内衬14,并且被定位成与车顶内衬风道22重叠。车顶内衬风道22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出口32,使得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一侧70的外表面邻接连接器风道26的第一侧90的内表面。在不脱离本文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粘合剂或其他联接方法来将车顶内衬风道22与连接器风道26固定。
参考图13以及图1至图12,制造空气风道总成10的风道接口30的方法120包括使用CAD软件提出剖切平面100的步骤122。剖切平面100延伸穿过车顶内衬14的限定在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与第二表面18之间的倒圆边缘20。通常,剖切平面100与车顶内衬14的第一表面16限定钝角β。在步骤124中,在CAD软件中,在车顶内衬14与剖切平面100之间限定相交部102。由沿着与车顶内衬14相交的剖切平面100的每个点限定相交部102,从而形成一条线。在步骤126中,调整相交部102以提供调整后的相交部102B。响应于空气风道总成10和/或车顶内衬14的各种部件的厚度的调整后的相交部102B偏离实际相交部102A。所述部件包括车顶内衬风道22的厚度、车顶内衬14的厚度、密封件的厚度和/或连接器风道26的厚度。
在步骤128中,使用CAD软件扫掠第一表面16和第二表面18以及倒圆边缘20。沿着相交部102进行扫掠以形成扫掠表面104。在步骤130中,使用扫掠表面104来设计或形成车顶内衬风道22。扫掠表面104用于限定车顶内衬风道22的第二侧72,所述第二侧在车顶内衬14与入口24之间竖直延伸。车顶内衬风道22部分地延伸穿过剖切平面100。第二侧72与扫掠表面104对齐,并且第三侧74和第四侧76从扫掠表面104竖直延伸并且穿过成剖切平面100。
在步骤132中,将剖切平面100调整到预定角度以限定车顶内衬风道22与连接器风道26之间的选定重叠。车顶内衬风道22的数字渲染在CAD软件中延伸穿过剖切平面100的距离与在制造和组装空气风道总成10时将与连接器风道26发生的重叠相对应。在步骤134中,可以使用来自CAD软件的设计配置来吹塑成型车顶内衬风道22和连接器风道26。在步骤136中,可以利用剖切平面100来剖切连接器风道26以限定成角度的出口32。可以使用单次剖切来限定出口32,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制造过程的效率最大化。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文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以任何顺序执行、同时执行和/或省略方法120的步骤。
参考图1至图13,一旦车顶内衬风道22被吹塑成型并且连接器风道26被吹塑成型并且剖切,空气风道总成10就可以组装在车顶内衬14上。车顶内衬风道22可以通过粘合剂或其他可行的方法直接联接到车顶内衬14。连接器风道26被定位成与车顶内衬风道22部分重叠,从而形成风道接口30。连接器风道26联接到车身28、车顶内衬14、车顶内衬风道22或它们的组合。风道接口30的配置通常在连接器风道26与车顶内衬风道22之间提供直接连接。此外,风道接口30和风道尖端88的配置允许车顶内衬14以竖直移动且通常没有水平移动的方式组装到连接器风道26。然后,可以将带有空气风道总成10的车顶内衬14安装在车辆12内。此外,风道接口30的配置提供了在前后方向上并且在倒圆边缘20上方延伸穿过风道接口30的气流路径。
使用本装置可以提供多种优点。例如,车顶内衬风道22的入口24可以布置在由车顶内衬14限定的倒圆边缘20上方。另外,连接器风道26的出口32可以布置在车顶内衬14的倒圆边缘20上方。此外,连接器风道26可以与车顶内衬风道22部分地重叠以限定风道接口30。入口24、出口32和风道接口30的配置可以提供在前后方向上通过风道接口30的气流,所述前后方向通常与车顶内衬14的纵向范围平行。此外,风道接口30可以布置在倒圆边缘20上。车顶内衬风道22和连接器风道26中的每一者可以被成形为遵循车顶内衬14的第二表面18的斜率和倒圆边缘20的曲线或半径。所述配置允许风道接口30定位在倒圆边缘20上,而不是定位在平坦表面上。此外,连接器风道26可以在单个平面p上沿单个方向剖切。另外,车顶内衬风道22和连接器风道26的配置使气流通过的截面面积最大化,由此使通过风道接口30的气流最大化。另外,空气风道总成10可以使车顶内衬14上的空间最大化而为车辆12的其他部件提供空间。此外,风道接口30的配置使连接器风道26与车顶内衬风道22之间的压降最小化。还可以实现和/或达成附加益处或优点。
根据各种示例,一种车辆车顶内衬空气风道总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车顶内衬。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限定倒圆边缘。车顶内衬风道联接到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车顶内衬风道限定入口。入口设置在倒圆边缘上。连接器风道联接到车身并且靠近入口与车顶内衬风道至少部分地重叠以形成风道接口。连接器风道限定设置在倒圆边缘上的出口。出口经由风道接口与入口流体连通。风道接口设置在倒圆边缘上。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其组合:
-出口被限定在单个平面上;
-连接器风道的出口和风道接口布置在车顶内衬上以在前后方向上引导气流;
-车顶内衬风道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其中所述第一分支沿着车顶内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分支沿着车顶内衬在汽车横向方向上和前后方向上延伸;
-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天窗的相对侧上,并且其中所述风道接口在前后方向上引导气流;
-连接器风道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靠近车顶内衬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并且其中第二侧延伸超过部分地限定出口的第一侧的边缘;以及
-连接器风道包括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延伸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三侧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二表面上方,并且其中所述第四侧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上方,并且其中第三侧的高度大于第四侧的高度。
根据各种示例,一种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车顶内衬。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限定倒圆边缘。车顶内衬风道联接到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车顶内衬风道限定入口。连接器风道联接到车顶内衬风道。连接器风道的出口与车顶内衬风道的入口流体连通以限定通过风道接口的气流路径。气流路径沿着车顶内衬的纵向范围延伸穿过风道接口。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其组合:
-风道接口设置在车顶内衬的倒圆边缘上;
-连接器风道的靠近车顶内衬设置的一侧限定曲线,其中所述曲线遵循车顶内衬的倒圆边缘;
-车顶内衬风道部分地延伸穿过出口,使得连接器风道与车顶内衬风道重叠;
-入口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上方,并且所述第二侧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二表面上方,并且其中第二侧的高度大于第一侧的高度以使通过入口的气流最大化;
-出口被限定在单个平面上;
-连接器风道的一侧与车顶内衬风道的一侧重叠以限定风道接口;
-入口和出口中的每一者设置在车顶内衬的倒圆边缘上;
-连接器风道的靠近车顶内衬设置的一侧包括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上方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二表面上方的第二部分,其中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限定遵循倒圆边缘的半径的曲线;以及
-倒圆边缘靠近车顶内衬的外边缘设置。
根据各种示例,一种制造车辆空气风道接口的方法包括:沿着车顶内衬的倒圆边缘提出成角度的剖切平面;限定车顶内衬与成角度的剖切平面之间的相交部;沿着相交部扫掠车顶内衬的表面;利用扫掠表面形成车顶内衬风道;吹塑成型连接器风道;并且沿着成角度的剖切平面剖切连接器风道以限定出口。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其组合:
-响应于车顶内衬风道的厚度和车顶内衬的厚度而调整扫掠表面;并且
-将成角度的剖切平面调整到预定义角度以在连接器风道与车顶内衬风道之间提供重叠。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联接”(以其所有形式:联接、联接的、被联接的等)通常意指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彼此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这种连接在本质上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在本质上是可移动的。这种连接可以利用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实现,并且任何额外的中间构件可以彼此或与两个部件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种连接本质上可以是永久性的,或者本质上可以是可移除的或可释放的。
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如示例性示例中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元件的构造和布置仅仅是说明性的。虽然在本公开中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创新的仅若干示例,但是审查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脱离所叙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许多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参数的值、安装布置、使用材料、颜色、取向等的变化)。例如,示出为一体形成的元件可由多个零件构成,或示出为多个零件的元件可一体形成,接口的操作可颠倒或以其他方式变化,结构和/或构件的长度或宽度或连接器或系统的其他元件可改变,可改变元件之间提供的调整位置的性质或数量。应当注意的是,系统的元件和/或总成可由提供足够强度或耐用性的多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以各种颜色、纹理和组合中的任何一种构成。因此,所有此类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创新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创新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期望的和其他示例性示例的设计、工况和布置方面进行其他替换、修改、改变和省略。
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及构想或使用本公开的人员将想到本公开的修改。因此,应当理解,附图中示出的和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性目的并且不意图限制如根据专利法原则(包括等同原则)解释的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
应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概念的情况下对前述结构做出变化和修改,并且还应理解,除非随附权利要求通过其语言另外明确地说明,否则此类概念意图由这些权利要求涵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顶内衬空气风道总成,所述车辆车顶内衬空气风道总成具有:车顶内衬,所述车顶内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限定倒圆边缘;车顶内衬风道,所述车顶内衬风道联接到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车顶内衬风道限定入口,其中所述入口设置在倒圆边缘上;以及连接器风道,所述连接器风道联接到车身并且靠近入口与车顶内衬风道至少部分地重叠以形成风道接口,其中所述连接器风道限定设置在倒圆边缘上的出口,其中所述出口经由风道接口与入口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风道接口设置在倒圆边缘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出口被限定在单个平面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连接器风道的出口和风道接口布置在车顶内衬上以在前后方向上引导气流。
根据一个实施例,车顶内衬风道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其中所述第一分支沿着车顶内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分支沿着车顶内衬在汽车横向方向上和前后方向上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天窗的相对侧上,并且其中所述风道接口在前后方向上引导气流。
根据一个实施例,连接器风道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靠近车顶内衬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并且其中第二侧延伸超过部分地限定出口的第一侧的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连接器风道包括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延伸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三侧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二表面上方,并且所述第四侧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上方,并且其中第三侧的高度大于第四侧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顶内衬总成,所述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具有:车顶内衬,所述车顶内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限定倒圆边缘;车顶内衬风道,所述车顶内衬风道联接到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车顶内衬风道限定入口;以及连接器风道,所述连接器风道联接到车顶内衬风道,其中所述连接器风道的出口与车顶内衬风道的入口流体连通以限定通过风道接口的气流路径,并且其中所述气流路径沿着车顶内衬的纵向范围延伸穿过风道接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风道接口设置在车顶内衬的倒圆边缘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连接器风道的靠近车顶内衬设置的一侧限定曲线,并且其中所述曲线遵循车顶内衬的倒圆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车顶内衬风道部分地延伸穿过出口,使得连接器风道与车顶内衬风道重叠。
根据一个实施例,入口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上方,并且所述第二侧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二表面上方,并且其中第二侧的高度大于第一侧的高度以使通过入口的气流最大化。
根据一个实施例,出口被限定在单个平面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连接器风道的一侧与车顶内衬风道的一侧重叠以限定风道接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入口和出口中的每一者设置在车顶内衬的倒圆边缘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连接器风道的靠近车顶内衬设置的一侧包括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一表面上方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车顶内衬的第二表面上方的第二部分,其中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限定遵循倒圆边缘的半径的曲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倒圆边缘靠近车顶内衬的外边缘设置。

Claims (14)

1.一种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车顶内衬,所述车顶内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限定倒圆边缘;
车顶内衬风道,所述车顶内衬风道联接到所述车顶内衬的所述第一表面,其中所述车顶内衬风道限定入口;以及
连接器风道,所述连接器风道联接到所述车顶内衬风道,其中所述连接器风道的出口与所述车顶内衬风道的所述入口流体连通以限定通过风道接口的气流路径,并且其中所述气流路径沿着所述车顶内衬的纵向范围延伸穿过所述风道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接口设置在所述车顶内衬的所述倒圆边缘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风道的靠近所述车顶内衬设置的一侧限定曲线,并且其中所述曲线遵循所述车顶内衬的所述倒圆边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内衬风道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出口,使得所述连接器风道与所述车顶内衬风道重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设置在所述车顶内衬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方,并且所述第二侧设置在所述车顶内衬的所述第二表面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的高度以使通过所述入口的气流最大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风道的一侧与所述车顶内衬风道的一侧重叠以限定所述风道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中的每一者设置在所述车顶内衬的所述倒圆边缘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风道的靠近所述车顶内衬设置的一侧包括设置在所述车顶内衬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方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所述车顶内衬的所述第二表面上方的第二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限定遵循所述倒圆边缘的半径的曲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边缘靠近所述车顶内衬的外边缘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被限定在单个平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内衬风道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其中所述第一分支沿着所述车顶内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分支沿着所述车顶内衬在汽车横向方向上和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天窗的相对侧上,并且其中所述风道接口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引导气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顶内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风道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靠近所述车顶内衬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侧延伸超过部分地限定所述出口的所述第一侧的边缘。
CN202221090014.3U 2022-05-09 2022-05-09 车辆车顶内衬总成 Active CN217575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0014.3U CN217575073U (zh) 2022-05-09 2022-05-09 车辆车顶内衬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0014.3U CN217575073U (zh) 2022-05-09 2022-05-09 车辆车顶内衬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5073U true CN217575073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51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90014.3U Active CN217575073U (zh) 2022-05-09 2022-05-09 车辆车顶内衬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5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22483B2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
US7118154B2 (en)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an instrument panel by a defroster nozzle
US8641489B2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comprising a network of de-icing ducts
EP2058157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EP3109075B1 (en) Operator station
US8795042B2 (en) Defroster nozzle
JP5104999B2 (ja) 車両用内装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成形金型
CN110733468A (zh) 车辆的调节的空气分配系统
CN217575073U (zh) 车辆车顶内衬总成
US6382712B1 (en) Windshield defrosting air duct for a work vehicle
EP1284882B1 (en) Dashboard assembly
US20220227203A1 (en) Headliner air duct assembly
CN108357324A (zh) 车辆结构空气管道
US20220410842A1 (en) Side defroster air outlet structure
JP3251892B2 (ja) 自動車用デフロスタダクト構造
US20180105011A1 (en) Hvac module for vehicle
US20170313281A1 (en) Defrost duct with acoustic material inserts
US11660937B2 (en) Vehicle register assembly
JP2009056893A (ja) 車両のバックドア
CN109906162B (zh) 结构车顶围绕物中的通风装置布置和包括这种布置的车辆
CN218505807U (zh) 车辆的安全气囊总成
JP3651237B2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
JP4487163B2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
JPH02258409A (ja) 自動車のフロアカーペット
US12043089B2 (en) Window v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