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5187U - 出风结构及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出风结构及吹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65187U CN217565187U CN202220440382.XU CN202220440382U CN217565187U CN 217565187 U CN217565187 U CN 217565187U CN 202220440382 U CN202220440382 U CN 202220440382U CN 217565187 U CN217565187 U CN 2175651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heat dissipation
- air outlet
- hub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风结构及吹风机,出风结构包括风罩、出风组件及驱动组件,出风组件位于风罩内,出风组件包括轮毂、第一扇叶组、第二扇叶组与第三扇叶组,轮毂的外侧与风罩的内侧形成出风通道,驱动组件带动轮毂转动,轮毂具有散热进口与散热出口,散热出口分布于第三扇叶组与轮毂的连接处,散热出口与散热进口、出风通道连通;吹风机包括出风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扇叶组通过转动使从出风口处进入出风通道的空气形成气流,并向前输送,第二扇叶组提高气流的风压,第三扇叶组将从散热进口进入的空气形成气流并导入出风通道内,降低了出风机构的噪音,并提高出风结构的风量及风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风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吹风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风筒需设置较高的转速以满风量、风压等需求,风筒应用于电吹风等电器后,电器产生的噪音大、出风速度低,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风结构,能够提高风量并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出风结构的吹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风结构,包括:
风罩,内部具有出风通道,风罩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出风组件,位于所述风罩内,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轮毂、第一扇叶组、第二扇叶组与第三扇叶组,所述第一扇叶组、所述第二扇叶组与所述第三扇叶组沿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依次间隔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外表面,所述轮毂的外侧与所述风罩的内侧形成所述出风通道;
驱动组件,所述轮毂的内部设有散热风道,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并用于带动所述轮毂转动,所述轮毂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具有散热进口,所述轮毂朝向所述出风通道的一侧设有散热出口,所述散热出口分布于所述第三扇叶组与所述轮毂的连接处,所述散热出口与所述散热进口、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结构,驱动组件向出风组件提供动力,第一扇叶组通过转动使从出风口处进入出风通道的空气形成气流,并向前输送,第二扇叶组提高气流的风压,第三扇叶组将从散热进口进入的空气形成气流并导入出风通道内,增大出风通道内气流的风量及风压,并且气流流经散热风道时,可以对散热风道内的驱动组件进行散热,从而,在实现同样出风量的基础上,出风组件的转速更低,降低了出风机构的噪音,并可以提高了出风结构的风量及风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毂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凸台与第二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朝向所述风罩突出设置,所述第二扇叶组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所述第三扇叶组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所述第三扇叶组在所述轮毂径向上的外边缘不超出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的外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毂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与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扇叶组与所述第一安装段一体连接,所述第二扇叶组和所述第三扇叶组均与所述第二安装段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凸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位于所述风罩内,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四扇叶组与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轮毂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四扇叶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风罩内,所述驱动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均套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外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中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子与转子,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定子的外周,所述定子包括基座及多个线圈,所述线圈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分布,并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外壁,相邻所述线圈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散热进口、所述散热出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还包括两个线架及多个铁芯,多个所述铁芯间隔分布于所述基座的外周,两个所述线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两侧,并相互对接,所述铁芯包裹于所述线架内,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线架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在所述轮毂的径向上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散热气道,所述散热气道与所述散热进口、所述散热出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端座,所述风罩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端座分别位于所述轮毂的两端,所述轮毂的一端与所述端盖抵持,所述轮毂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吹风机,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出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出风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出风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出风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气流的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出风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安装段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风罩100,出风通道110,进风口120,出风口130,端盖140,外壳150,第一壳体151,第二壳体152,支撑柱160;出风组件200,轮毂210,散热风道211,散热进口212,散热出口213,第一安装凸台214,第二安装凸台215,第一安装段216,安装孔2161,第二安装段217,安装柱2171,第一扇叶组220,第一扇叶221,第二扇叶组230,第二扇叶231,第三扇叶组240,第三扇叶241;驱动组件300,定子310,基座311,多个线圈312,线架313,基体3131,架体3132,第二通槽3133,铁芯314,第一通槽315,转子320,铁圈321,磁环322,散热通道330,散热气道340,轴承350;导流组件400,第四扇叶组410,第四扇叶411,安装架420,固定座500;端座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风罩100、出风组件200及驱动组件300,风罩100的内部具有出风通道110,风罩100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30,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30均与出风通道110连通,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口120进入出风通道110内,在出风通道110内形成气流后从出风口130处排出;出风组件200位于风罩100的内部,出风组件200包括轮毂210、第一扇叶组220、第二扇叶组230与第三扇叶组240,第一扇叶组220、第二扇叶组230、第三扇叶组240均用于产生气流,第一扇叶组220、第二扇叶组230与第三扇叶组240沿进风口120朝向出风口130的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并连接于轮毂210的外表面,轮毂210的外侧与风罩100的内侧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出风通道110,第一扇叶组220、第二扇叶组230、第三扇叶组240均位于出风通道110内,并且不同扇叶组均可在出风通道110内产生气流。
轮毂210的内部中空设置,轮毂210内部形成散热风道211,驱动组件300安装于散热风道211内,并用于驱动轮毂210转动,轮毂210转动时,第一扇叶组220、第二扇叶组230、第三扇叶组240同步转动,并产生气流;另外,轮毂210朝向进风口120的一端具有散热进口212,轮毂210朝向出风通道110的一侧设有散热出口213,散热出口213分布于第三扇叶组240与轮毂210的连接处,散热出口213与散热进口212、出风通道110连通;如图4所示,外部空气可以经散热进口212进入散热风道211内,通过第三扇叶组240的转动,空气从散热出口213处进入出风通道110内,与第一扇叶组220、第二扇叶组230所形成的气流汇合,并共同从出风口130处排出。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结构,驱动组件300向出风组件200提供动力,第一扇叶组220通过转动使从出风口130处进入出风通道110的空气形成气流,并向前输送,第二扇叶组230提高气流的风压,第三扇叶组240将从散热进口212进入的空气形成气流并导入出风通道110内,增大出风通道110内气流的风量及风压,并且气流流经散热风道211时,可以对散热风道211内的驱动组件300进行散热,从而,在实现同样出风量的基础上,出风组件200的转速更低,降低了出风机构的噪音,并可以提高了出风结构的风量及风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扇叶组220包括多个第一扇叶221,第二扇叶组230包括多个第二扇叶231,第三扇叶组240包括多个第三扇叶241,多个第一扇叶221、多个第二扇叶231与多个第三扇叶241均沿轮毂210的周向间隔排布。另外,第一扇叶221与第二扇叶231可选择为轴流扇叶或斜流扇叶,以使第一扇叶221与第二扇叶231可以向前送风,提高风压,第三扇叶241可以选择为离心扇叶,通过第三扇叶241的转动,初始沿进风口120朝向出风口130方向流动的气流,在第三扇叶241的导向下,在散热出口213处发生转向,沿轮毂210的径向流动,并从散热出口213处进入出风通道110内。
并且,由于轮毂210位于风罩100的内部,风罩100靠近出风口130的一端相对于轮毂210朝向出风口130的一端突出,从而,散热风道211内的气流可经第一扇叶组220的转动所形成气流导入,也即,轮毂210带动第一扇叶组220转动时,风罩100外部的空气同时从进风口120进入出风通道110,以及从散热进口212进入散热风道211内,有利于提高风速。
如图7所示,轮毂210朝向出风口130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凸台214与第二安装凸台215,第一安装凸台214相对于第二安装凸台215朝向风罩100突出,第二安装凸台215连接于第一安装凸台214朝向出风口130的一端,第一扇叶组220连接于第一安装凸台214的外壁,第三扇叶组240连接于第二安装凸台215的外壁,由于第一安装凸台214高于第二安装凸台215,从散热出口213排出的气流受出风通道110内气流的带动转向,共同沿轮毂210的轴向流动,便于对离心气流导向。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扇叶组240的外边缘不超过第一安装凸台214的外边缘,此处的外边缘是指,第三扇叶组240与第一安装凸台214在轮毂210径向上的外边缘。一方面,第三扇叶组240所形成的气流进入出风通道110后,全部受到出风通道110内气流的导流作用,而朝向出风口130流动,降低了出风通道110内的扰流及噪音,并能够提高风压;另一方面,减少第三扇叶组240与第一扇叶组220、第二扇叶组230的遮挡,避免第三扇叶组240影响第一扇叶组220与第二扇叶组230的出风,而降低风压。
另外,如图6所示,散热出口213位于相邻的第三扇叶241之间,轮毂210转动时,散热出口213处的气流被第三扇叶241甩入出风通道110内。
如图3所示,轮毂2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216与第二安装段217,第一扇叶组220与第一安装段216一体连接,第二扇叶组230、第三扇叶组240均与第二安装段217一体连接,第一安装凸台214与第二安装凸台215均位于第二安装段217上。一方面,便于加工,降低加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扇叶组与第一安装段216或第二安装段217一体连接,扇叶组与轮毂210之间无需装配,装配便利度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轮毂210也可以分为三段,即,第一扇叶组220、第二扇叶组230、第三扇叶组240均分别安装于轮毂210的其中一段上,并通过装配形成出风组件200。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段216与第二安装段217沿轮毂210的轴向相互插接,实现二者的装配。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段216朝向第二安装段217的一侧设有多个安装孔2161,多个安装孔2161沿第一安装段216的周向间隔分布,第二安装段217朝向第一安装段216的一侧突出设置有多个安装柱2171,多个安装柱2171沿第二安装段217的周向间隔分布,安装柱2171与安装孔2161的数量、性状匹配,安装柱2171插入安装孔2161后,第一安装段216与第二安装段217完成对接与装配,并且实现二者在轮毂210周向上的相互限位,使二者能够在驱动组件300的带动下同步转动。
如图2与图4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导流组件400,导流组件400位于风罩100内,导流组件400包括第四扇叶组410与安装架420,第四扇叶组410连接于安装架420的外壁,安装架420位于轮毂210朝向出风口130的一端,通过第四扇叶组410的导流作用,使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沿轮毂210的轴向从出风口130处排出。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扇叶组410包括多个第四扇叶411,多个第四扇叶411沿安装架420的周向间隔分布,安装架420不跟随轮毂210转动,导流组件400在轮毂210转动时处于静止状态,第四扇叶组410对出风通道110内的气流沿轮毂210的轴向加压送风。
另外,如图2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固定座500,固定座500位于风罩100内,驱动组件300与出风组件200均套设于固定座500的外部,且固定座500的内部中空。轮毂210转动时,第一扇叶组220带动风罩100外部的空气进入风罩100内,受风罩100内气流的带动,部分空气进入固定座500内部,并从固定座500靠近出风口130的一端排出,提高出风结构的出风量。
具体的,驱动组件300、导流组件400套设于固定座500的外部,出风组件200套设于驱动组件300的外部,轮毂210转动时,固定座500、导流组件400呈静止状态,在出风通道110内气流的带动下,风罩100外部的空气被动进入固定座500内部,从固定座500排出的气流以及从出风口130排出的气流汇集,可以提高出风结构的出风量。
驱动组件300可以是旋转电机、马达等动力部件。为便于对驱动组件300散热,保证散热风道211的畅通,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0包括定子310与转子320,转子320套设于定子310的外周,定子310包括基座311及多个线圈312,线圈312沿基座311的周向间隔分布,并连接于基座311的外壁,相邻线圈312之间形成散热通道330,散热通道330与散热进口212、散热出口213连通。
驱动组件300通电后,线圈312通电后产生磁场,带动定子310转动,出风组件200套设于转子320的外表面并跟随转子320的转动而转动。由于相邻线圈312之间具有散热通道330,从散热进口212进入散热风道211内的气流,穿过散热通道330从散热出口213处排出,并且由于相邻线圈312之间均具有散热通道330,一方面,通道的整体空间较大,便于气流快速通过,另一方面,气流通过散热通道330时,可以带走线圈312工作产生的热量,实现对驱动组件300的散热、降温,并且能够提升出风结构的出风温度,有利于减小出风结构内加热元件的功率。
转子320包括铁圈321与磁环322,铁圈321套设于磁环322的外部,轮毂210套设于铁圈321的外部并与铁圈321紧配合,磁环322受线圈312所产生的磁场的作用而转动。定子310包括两个线架313与多个铁芯314,多个铁芯314间隔分布于基座311的外周,两个线架313设置于基座311的两侧,并相互对接,铁芯314包裹于线架313的内部,避免铁芯314磁化,线圈312绕设于线架313的外部,用于增大定子310产生的磁场强度。
具体的,两个线架313沿轮毂210的轴向相互对接,便于线架313与铁芯314的装配,并可实现对铁芯314的全面包覆。如图3所示,每一线架313均包括基体3131与连接于基体3131外周的多个架体3132,架体3132间隔设置,相邻的铁芯314之间插入一个架体3132,每一铁芯314被两个相对的架体3132包覆,架体3132的内部中空,每一线圈312绕设于相邻的两个架体3132外周;相邻的铁芯314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槽315,架体3132的外侧设置第二通槽3133,架体3132插入相邻电芯之间后,第一通槽315、第二通槽3133连通,便于线圈312向架体3132内绕线。
另外,如图5所示,定子310与转子320之间在轮毂210的径向上存在间隙,该间隙形成散热气道340,散热气道340与散热进口212、散热出口213连通,散热风道211内的气流同时经过散热气道340与散热通道330,以增加气流与驱动组件300的接触面积,驱动组件300的散热效率高,气流可以同时对定子310及转子320进行降温,并且有利于提高出风量。
如图2与图3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端座600,风罩100的一端设有端盖140,端盖140与端座600分别位于轮毂210的两端,轮毂210的一端与端盖140抵持,轮毂210的另一端与端盖140连接,实现轮毂210在轴向上的固定,通过在风罩100端部设置端盖140,提供了对轮毂210进行轴向定位的结构,便于轮毂210与风罩100、端座600的组装。
具体的,沿轮毂210的轴向,端盖140、轮毂210、安装架420及端座600依次套设于固定座500的外周,驱动组件300还包括两个轴承350,两个轴承350分别位于轮毂210的两侧,具体的,其中一个轴承350安装于线架313与端盖140之间,该轴承350的内侧为固定侧,外侧为转动侧,固定侧套设于固定座500,轮毂210套(第一安装段216)设于转动侧,该轴承350在轮毂210的轴向上被线架313与端盖140限位,只有转动侧存在转动自由度,另一轴承350安装于线架313与安装架420之间,该轴承350的内侧为固定侧,外侧为转动侧,固定侧套设于固定座500,轮毂210(第二安装段217)套设于转动侧,该轴承350在轮毂210的轴向上被线架313与安装架420限位,只有转动侧存在转动自由度。端座600通过螺纹紧固等方式安装于安装架420朝向出风口130的一端,从而实现轮毂210、轴承350、驱动组件300在轴向上的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组件300的定子310、固定座500、轴承350的固定侧、安装架420、第四扇叶组410与端座600均为静止元件,驱动组件300通电后,转子320转动,与轴承350转动侧连接的轮毂210跟随转子320转动,并带动第一扇叶组220、第二扇叶组230、第三扇叶组240同步转动。另外,靠近出风口130一侧的轴承350,其朝向出风口130端面相对于轮毂210突出,使安装架420与轮毂210在轴向上存在间隙,便于轮毂210能够相对安装架420转动。
如图1与图4所示,风罩100包括端盖140与外壳150,端盖140连接于外壳150靠近进风口120的一端,出风组件200、驱动组件300均位于外壳150内,端盖140与外壳150之间连接有支撑柱160,支撑柱160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60沿端盖140的外周间隔分布,用于提高风罩100的结构强度,并保证端盖140能够在轴向上提供稳定的限位作用。外壳150包括第一壳体151与第二壳体152,第一壳体151与第二壳体152相互对接形成外壳150,导流组件400与第二壳体152一体连接,便于导流组件400向风罩100内的组装,装配便利度高,且将外壳150分为两部分,不影响驱动组件300、出风组件200向风罩100内部装配,使出风结构具有较高的组装便利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用于提高吹风机的风量与风压,并降低噪音,有效提升吹风机的使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吹风机还可设置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可以设置于出风通道110内,加热组件用于对气流进行加热,吹风机还可以设置把手,把手上集成多个操控面板或者按钮,以调节吹风机的风速、温度等参数,便于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罩,内部具有出风通道,风罩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出风组件,位于所述风罩内,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轮毂、第一扇叶组、第二扇叶组与第三扇叶组,所述第一扇叶组、所述第二扇叶组与所述第三扇叶组沿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依次间隔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外表面,所述轮毂的外侧与所述风罩的内侧形成所述出风通道;
驱动组件,所述轮毂的内部设有散热风道,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散热风道内,并用于带动所述轮毂转动,所述轮毂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具有散热进口,所述轮毂朝向所述出风通道的一侧设有散热出口,所述散热出口分布于所述第三扇叶组与所述轮毂的连接处,所述散热出口与所述散热进口、所述出风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凸台与第二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朝向所述风罩突出设置,所述第二扇叶组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凸台,所述第三扇叶组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所述第三扇叶组在所述轮毂径向上的外边缘不超出所述第一安装凸台的外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与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扇叶组与所述第一安装段一体连接,所述第二扇叶组和所述第三扇叶组均与所述第二安装段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凸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位于所述风罩内,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四扇叶组与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轮毂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四扇叶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风罩内,所述驱动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均套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外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中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子与转子,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定子的外周,所述定子包括基座及多个线圈,所述线圈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分布,并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外壁,相邻所述线圈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散热进口、所述散热出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还包括两个线架及多个铁芯,多个所述铁芯间隔分布于所述基座的外周,两个所述线架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两侧,并相互对接,所述铁芯包裹于所述线架内,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线架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在所述轮毂的径向上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散热气道,所述散热气道与所述散热进口、所述散热出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座,所述风罩的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端座分别位于所述轮毂的两端,所述轮毂的一端与所述端盖抵持,所述轮毂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连接。
10.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40382.XU CN217565187U (zh) | 2022-03-01 | 2022-03-01 | 出风结构及吹风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40382.XU CN217565187U (zh) | 2022-03-01 | 2022-03-01 | 出风结构及吹风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65187U true CN217565187U (zh) | 2022-10-14 |
Family
ID=8353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40382.XU Active CN217565187U (zh) | 2022-03-01 | 2022-03-01 | 出风结构及吹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65187U (zh) |
-
2022
- 2022-03-01 CN CN202220440382.XU patent/CN2175651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83726B1 (en) | Radial blower, particularly for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in automobiles | |
CN113937953A (zh) | 一种主动送风冷却永磁电机及电力机车 | |
CN212033942U (zh) | 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 |
CN108023441B (zh) | 一种新型电机风路结构 | |
CN211579812U (zh) | 无刷吸尘器电机及吸尘器 | |
JP2002218704A (ja) | 全閉外扇形電動機 | |
CN114766803A (zh) | 出风结构及吹风机 | |
CN217565187U (zh) | 出风结构及吹风机 | |
RU92004403A (ru) | Газоохлаждаема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 |
JP2021085399A (ja) | 送風装置及び掃除機 | |
CN110649766A (zh) | 一种双吸分流式超高效电机 | |
CN202798342U (zh) | 带内置冷却器的大功率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 |
CN105406634B (zh) | 一种微型数码吸风电机 | |
CN211266685U (zh) | 一种双吸分流式超高效电机 | |
CN211183621U (zh) | 一种电机外壳的降噪散热结构 | |
JP5723855B2 (ja) | 回転電機 | |
JP7075836B2 (ja) | 内扇ファンを備えた電動機 | |
CN220492815U (zh) | 点钞机用电机 | |
CN110224518A (zh) | 一种风扇电动机及离心风机 | |
CN220234313U (zh) | 发电机线圈散热结构 | |
CN205939613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及其风机系统 | |
JPH0779542A (ja) | 突極形回転電機の通風冷却構造 | |
CN216016559U (zh) | 一种用于吹风机的电动机 | |
CN216086309U (zh) | 电机外壳及高速电机 | |
CN215870931U (zh) | 降噪电机以及吹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