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3704U - 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3704U
CN217563704U CN202221347811.5U CN202221347811U CN217563704U CN 217563704 U CN217563704 U CN 217563704U CN 202221347811 U CN202221347811 U CN 202221347811U CN 217563704 U CN217563704 U CN 217563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idemic prevention
safety monitoring
sepa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prevention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78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ha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ha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ha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ha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78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3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3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3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应用于管控门,包括主机设备以及子机设备;子机设备包括分离感应子装置;主机设备包括分离感应主装置、拍摄模块以及处理器;分离感应主装置设于门框,分离感应子装置设于门板,或者分离感应主装置设于门板,分离感应子装置设于门框;其中,门板绕门框转动过程中,分离感应子装置与分离感应主装置相互靠近/相互远离。现有的防疫安全监测设备需要长期拍摄门禁或出入口的状态,不利于商业化推广,本申请通过主机设备和子机设备之间的创造性设计实现精准拍摄,可精准匹配管控点偶有人员出入情况下的特定防疫场景,避免防疫安全监测设备能耗过大的不足,克服了因产品或系统能耗过大导致无法商业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疫情封控的场景中,根据防疫等级不同,可分为隔离、管控、防范,按严格程度由高到低共三个等级。现有的智能监测技术中,隔离点与防范区域之间的防疫安全监测已趋于成熟,只需按照最严格的场景进行监测产品的设计即可;防范区域与非疫情区域之间的防疫安全监测,可以通过检查健康码与人工测温,因此对智能化设备的要求不高。
但是,针对以封闭空间作为管控点的防疫安全监测,行业内尚未针对性地研发出合适的产品。若以防范区域标准对管控点进行监测,则大量管控点均设置人工监测的方案缺乏可行性,即管控点的防疫安全监测更适合应用智能化设备。若以隔离点标准对管控点进行监测,虽然应用了智能化设备,但是由于隔离点的防疫等级过于严格,防疫安全监测设备需要长期拍摄门禁或出入口的状态,导致监测设备的能耗较大,不利于进一步商业化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出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可合理匹配管控点的防疫需求,避免防疫安全监测设备能耗过大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通过主机设备和子机设备之间的创造性设计实现精准拍摄,可合理匹配管控点的防疫需求,避免防疫安全监测设备能耗过大的不足,克服了因产品或系统能耗过大导致无法商业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应用于管控门,所述管控门包括门板以及门框,所述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包括:主机设备以及子机设备;所述子机设备包括分离感应子装置;所述主机设备包括分离感应主装置、拍摄模块以及处理器;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拍摄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设于所述门框,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设于所述门板,或者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设于所述门板,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设于所述门框;其中,所述门板绕所述门框转动过程中,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与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相互靠近/相互远离。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以及热成像传感模块,所述热成像传感器与所述热成像传感模块连接,所述热成像传感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温度预警模块,所述温度预警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气体传感器以及气体传感模块,所述气体传感器与所述气体传感模块连接,所述气体传感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阻容装置信号接收单元以及湿度检测模块,所述子机设备还包括阻容装置信号发送单元以及湿度传感器;所述阻容装置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湿度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湿度检测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阻容装置信号发送单元与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拾音器件、麦克风以及发声单元,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发声单元连接,所述发声单元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拾音器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为霍尔开关;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为磁性件。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操控终端,所述操控终端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无线连接。
综上所述,发明人在研发活动中发现,在管控点偶有人员出入情况下的特定防疫场景下,管控点防疫存在较多的无用拍摄操作,但现有技术未针对该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现有的防疫安全监测设备需要长期拍摄门禁或出入口的状态,导致监测设备的能耗较大,不利于进一步商业化推广,而本申请精准匹配管控点偶有人员出入情况下的特定防疫场景,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与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相互远离状态被触发则所述拍摄模块进行拍摄,其它时间所述拍摄模块处于休眠状态,即通过主机设备和子机设备之间的创造性设计实现精准拍摄,可合理匹配管控点的防疫需求,避免防疫安全监测设备能耗过大的不足,克服了因产品或系统能耗过大导致无法商业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另一控制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
门框1、门板2、管控门3、主机设备10、分离感应主装置11、拍摄模块12、热成像传感模块13、温度预警模块14、气体传感模块15、湿度检测模块16a、阻容装置信号接收单元16b、阻容装置信号发送单元16c、拾音器件17a、麦克风17b、发声单元17c、数据存储单元18、无线传输单元19、子机设备20、分离感应子装置21、热成像传感器30、气体传感器50、湿度传感器60、操控终端80、处理器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应用于管控门3,所述管控门3包括门板2以及门框1,所述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包括:主机设备10以及子机设备20;所述子机设备20包括分离感应子装置21;所述主机设备10包括分离感应主装置11、拍摄模块12以及处理器90;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11与所述处理器90连接,所述拍摄模块12与所述处理器90连接;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11设于所述门框1,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21设于所述门板2,或者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11设于所述门板2,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21设于所述门框1;其中,所述门板2绕所述门框1转动过程中,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21与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11相互靠近/相互远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21与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11可以感应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包括磁场感应、接近感应、触觉感应、力感应或者热感应;所述管控门3为密闭空间疫情管控点的出入门,优选为平开式的门,也可以为推拉式的门;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11可以为分离电磁感应器或者霍尔传感器或者测距传感器,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21的选型与分离感应主装置11相匹配以实现感应连接;所述处理器90可接收相互远离状态的指令并触发所述拍摄模块12进行拍摄/取证;所述拍摄模块12可以拍摄出入目标的高清照片;人员通过所述管控门3之后,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21与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11相互靠近直至均为静止状态,这一过程中所述拍摄模块12处于休眠状态。
由于提高识别的准确率需要高昂的研发成本且不容易达到百分百,所以本方案基于人员出入会导致所述门板2以及所述门框1之间距离产生变化的构思,用较低的成本规避了错误识别导致的拍摄模块12无用拍摄操作,显著减少了无效拍摄所占的比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疫安全监测系统还包括还包括管控空间以及防范空间,管控空间的防疫等级高于防范空间,其中管控空间以及防范空间之间设有管控墙,所述管控门3与管控墙连接且完全隔断管控空间以及防范空间,所述主机设备10设于所述管控空间内以供管控点的人员来维护,所述子机设备20设于所述防范空间的人员来维护。
上述方案的技术效果为,精准匹配管控点偶有人员出入情况下的特定防疫场景,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与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相互远离状态被触发则所述拍摄模块进行拍摄,其它时间所述拍摄模块处于休眠状态,即通过主机设备和子机设备之间的创造性设计实现精准拍摄,可合理匹配管控点的防疫需求,避免防疫安全监测设备能耗过大的不足,克服了因产品或系统能耗过大导致无法商业化的问题。
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所述主机设备10还包括热成像传感器30以及热成像传感模块13,所述热成像传感器30与所述热成像传感模块13连接,所述热成像传感模块13与所述处理器90连接。其中,热成像传感模块13可以包括转换器和放大器,所述热成像传感器30与所述转换器连接,所述转换器与所述放大器连接;所述热成像传感器30可以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能量进行测量,准确地感应物体温度;所述热成像传感器30的信号经过所述热成像传感模块13处理后再通过所述处理器90实现热成像传感功能;所述处理器90可以在触发拍摄模块12进行拍摄/取证的同时,启动热成像传感模块13进行相应的温度检测。其技术效果为,可以及时感应和发现体温异常的人员,进一步匹配管控点偶有人员出入情况下的特定防疫场景,也可以及时感应和发现潜在的火灾危险。
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所述主机设备10还包括温度预警模块14,所述温度预警模块14与所述处理器90连接。其中,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21与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11相互远离状态被触发之后,所述处理器90启动内部程序,所述拍摄模块12启动并对经过的人员或目标进行拍摄,所述热成像传感器30以及所述热成像传感模块13启动并对经过的人员或目标进行温度检测,在所检测的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所述温度预警模块14发出警报;所述温度预警模块14发出警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声音、闪烁或震动。其技术效果为,面对体温异常所述温度预警模块14可以实现预警功能,面对室温异常所述温度预警模块14亦可以实现预警功能。
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所述主机设备10还包括气体传感器50以及气体传感模块15,所述气体传感器50与所述气体传感模块15连接,所述气体传感模块15与所述处理器90连接。其中,所述气体传感模块15可以包括信号处理电路,用于进行信号处理或信号转换;在一实施例中,管控点为易燃易爆气体存放点,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可监测燃气或易燃易爆气体是否泄漏。其技术效果为,面对气体异常的情况可及时感应,防止灾难造成损失。
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所述主机设备10还包括阻容装置信号接收单元16b以及湿度检测模块16a,所述子机设备20还包括阻容装置信号发送单元16c以及湿度传感器60;所述阻容装置信号接收单元16b与所述湿度检测模块16a连接,所述湿度检测模块16a与所述处理器90连接;所述阻容装置信号发送单元16c与所述湿度传感器60连接。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60可以为阻容式湿度传感器,利用吸湿物质的电学参数随湿度变化的原理进行湿度感应,即通过阻容法感应湿度;所述子机设备20可以放置于湿度较高的位置,即所述湿度传感器60可以感应监测湿度较高的位置;所述湿度传感器60感应到的信息,通过所述阻容装置信号发送单元16c与所述阻容装置信号接收单元16b之间的无线传递后,最终由所述处理器90进行处理。其技术效果为,使得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对厨房或卫生间的漏水/渗水情况进行监测。
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所述主机设备10还包括拾音器件17a、麦克风17b以及发声单元17c,所述麦克风17b与所述发声单元17c连接,所述发声单元17c与所述处理器90连接,所述拾音器件17a与所述处理器90连接。其中,所述拾音器件17a可以为咪头拾音器;所述咪头可通过在壳体上开孔来进行拾音,属于无源设备;所述拾音器需要连接音频尾线,属于有源设备;所述麦克风17b即微音器或话筒,也可以为传声器;所述发声单元17c可以为喇叭发声单元。其技术效果为,在通话过程中可以传递声音。
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所述主机设备10还包括数据存储单元18,所述数据存储单元18与所述处理器90连接。其中,所述数据存储单元18与所述处理器90之间可以设有数据缓冲单元,用于数据的缓存、读取,避免所述数据存储单元18频繁读写时易发故障;还可以包括防火装置以及防水装置,所述数据存储单元18与所述防火装置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单元18与所述防水装置连接。其技术效果为,便于对管控点的现场数据进行保存以便查询。
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11为霍尔开关;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21为磁性件。其中,霍尔开关与磁性件搭配的方案适用于主机设备10与子机设备20无接触的情形,所述磁性件可以为磁铁;此外,在同类感应装置当中,霍尔开关的功耗较低。其技术效果为,霍尔开关与磁性件的配合精度较高且耐震动,可以更好地实现主机设备10与子机设备20之间的感应。
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所述主机设备10还包括无线传输单元19,所述无线传输单元19与所述处理器90连接。其中,所述无线传输单元19可以为蓝牙、WIFI、4G或5G传输单元。其技术效果为,可以实现所述主机设备10与外部设备的互联互通。
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还包括操控终端80,所述操控终端80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19无线连接。其中,所述操控终端80可以为手机端、电脑端、可穿戴设备或手持智能终端。其技术效果为,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操控终端80对防疫安全监测系统进行操作或发出指令。
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防疫、防盗、防火、防漏水、防气体泄漏,在上述功能基础之上的同类拓展情形,亦属于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所囊括的应用场景。在防疫方面,可以设置异常温度的阈值并通过热成像传感功能拾取外界人体温度,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进行处理,该模式还可以在防疫的同时对物体温度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在防盗方面,主机设备与子机设备之间的分离感应功能可用于防止盗窃,当操控终端接收到预警信息时对现场进行拍摄取证,并对闯入者实施声控驱赶,解决了对盗窃现场进行取证的问题。在防火方面,可用于火灾高危区域的有效预防,通过温度、气体、视频三合一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通过热成像技术、拍摄技术、气体传感技术可精准判断着火点的情况。在防漏水方面,可通过阻容装置对空气湿度或地面湿度进行检测,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给处理器进行运算比对,例如判断地面是否积水或者火警状态下喷淋是否正常工作。在防气体泄漏方面,通过气体传感功能对外界空气状况进行感知,并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进行运算和分析,不仅可以检测空气质量,还能对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或有毒气体泄漏进行及时防控。
还可用于防盗,当操控终端接收到预警信息时进行拍摄取证,并对闯入者进行声控驱赶,解决了对盗窃现场进行取证的问题;该防疫安全监测系统还可用于火灾高危区域的有效预防,通过温度、气体、视频三合一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通过热成像技术、拍摄技术以及气体传感技术可精准判断着火点的情况。
综上所述,现有的防疫安全监测设备需要长期拍摄门禁或出入口的状态,导致监测设备的能耗较大,不利于进一步商业化推广,而本申请通过主机设备和子机设备之间的创造性设计实现精准拍摄,可合理匹配管控点的防疫需求,避免防疫安全监测设备能耗过大的不足,克服了因产品或系统能耗过大导致无法商业化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管控门,所述管控门包括门板以及门框,所述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包括:
主机设备以及子机设备;所述子机设备包括分离感应子装置;所述主机设备包括分离感应主装置、拍摄模块以及处理器;
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拍摄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设于所述门框,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设于所述门板,或者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设于所述门板,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设于所述门框;
其中,所述门板绕所述门框转动过程中,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与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相互靠近/相互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热成像传感器以及热成像传感模块,所述热成像传感器与所述热成像传感模块连接,所述热成像传感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温度预警模块,所述温度预警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气体传感器以及气体传感模块,所述气体传感器与所述气体传感模块连接,所述气体传感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阻容装置信号接收单元以及湿度检测模块,所述子机设备还包括阻容装置信号发送单元以及湿度传感器;
所述阻容装置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湿度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湿度检测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阻容装置信号发送单元与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拾音器件、麦克风以及发声单元,所述麦克风与所述发声单元连接,所述发声单元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拾音器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感应主装置为霍尔开关;
所述分离感应子装置为磁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设备还包括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疫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操控终端,所述操控终端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无线连接。
CN202221347811.5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 Active CN217563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7811.5U CN217563704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7811.5U CN217563704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3704U true CN217563704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0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7811.5U Active CN217563704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3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3327B2 (en) Method for allowing drone activity to modify event detection by a monitoring system
CN109544853A (zh) 一种烟雾燃气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5963877A (zh) 一种基于红外成像测温的惰性气体智能灭火系统
US11594123B2 (en) Method for using a drone to test monitoring system sensors
CN206421537U (zh) 火灾报警设备及系统
TWM483806U (zh) 智慧安全防護整合系統載具
JP2012178134A (ja) セキュリティ監視及び火災早期警戒の一体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06194078U (zh) 一种消防安防监控一体化系统
CN104464138B (zh) 太阳能低功耗多元识别防盗监控预警系统
CN109328374A (zh) 声响再生装置以及声响再生系统
KR101399475B1 (ko) 실시간 스마트형 무인 화재 관제 시스템
JP475285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制御ノード、固定ノード、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0912995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消防应急管理系统
CN206964938U (zh) 集装箱消防装置以及集装箱
CN106991775A (zh) 一种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CN217563704U (zh) 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
KR102513984B1 (ko) 스마트 소화기보관함
CN114979490A (zh) 一种防疫安全监测系统
CN107067635A (zh) 一种多模块控制机器人
CN106842331A (zh) 具有紧急求助功能的手持金属探测器及金属探测方法
CN105976564A (zh) 一种多功能远程监控系统
CN106097633A (zh) 一种智能化火灾监测系统
US9860459B2 (en) Signaling device for an obscured environment
CN207638783U (zh) 一种远程家庭安防看护系统
CN208256051U (zh) 一种物业用人工智能火灾报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