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7860U - 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7860U
CN217557860U CN202221603831.4U CN202221603831U CN217557860U CN 217557860 U CN217557860 U CN 217557860U CN 202221603831 U CN202221603831 U CN 202221603831U CN 217557860 U CN217557860 U CN 217557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butt
butt joint
joint
stereo ga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038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渭锋
陈丽丽
张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idi Zhihui Parking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idi Zhihui Parking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idi Zhihui Parking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idi Zhihui Parking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038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7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7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7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包括载车板、升降驱动部和两上框架,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还包括:举升部,举升部安装在升降驱动部的活动端;对接部,对接部安装在举升部的一端,对接部延伸至载车板的升降轨迹上;以及载车板的顶部开设有一对接槽,且载车板的身部设置有一抵接块。通过本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当取车时,对接部处于载车板的下方,通过升降驱动部驱动对接部插入对接槽,同时,举升部的另一端与抵接块相抵,此时升降驱动部驱动举升部继续提升就会带动载车板抬升;当放车时,对接部处于载车板的对接槽内,通过升降驱动部驱动对接部从对接槽中脱出,进而将载车板放置到停车位上。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式立体车库是一种用于扩大停车面积的停车设备。它的占地面积小,存放空间大,能有效的解决车辆较多时的停车问题。机械式立体车库采用框架结构,其稳定性强、便于维修,且制造成本低。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355931.1,申请日为2019.03.20,公开号为CN209799494U,授权公告日为2019.12.17,提供了垂直升降类机械式立体车库,包括机房、车库框架、第一安置板、梳型停车板、车辆进入箱、第二安置板、支撑底座、升降井、升降导轨、车辆出口箱、托板组件、导轨升降电机、第一壳体、扬声器、支撑柱、距离感应器、第一滑轨和PLC控制器,所述车库框架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机房,所述车库框架的底部中心处连接有升降井,所述机房的内部安装有导轨升降电机,所述导轨升降电机的底部与升降井的底部内壁之间对应连接有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穿过机房,且四根升降导轨的外侧之间套接有托板组件,所述车库框架的两侧内壁对应均匀分布有第一安置板,该实用新型,具有取放有序、轮胎定位精确及实用性好的特点。
但是,此种立体车库,在进行车辆取放的时候,对接比较困难,因此对车库内的车子取放比较困难,取放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包括载车板、升降驱动部和两上框架,两上框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升降驱动部适于驱动载车板升降,所述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还包括:
举升部,所述举升部安装在所述升降驱动部的活动端,且所述举升部滑动设置在两上框架上;
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安装在所述举升部的一端,所述对接部延伸至所述载车板的升降轨迹上;以及
所述载车板的顶部开设有一对接槽,且所述载车板的身部设置有一抵接块;其中
当取车时,所述升降驱动部驱动所述对接部插入所述对接槽后,所述举升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块相抵;
当放车时,所述升降驱动部驱动所述对接部从所述对接槽中脱出;
所述举升部两侧固定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长度大于两上框架之间的间隙的宽度;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下端的导向轮和设置在固定架侧壁的限位轮;
所述上框架下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包括安装在所述举升部一端的对接底座和对称安装在所述对接底座顶部的对接支板,以及沿所述对接支板的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对接侧板;
所述对接支板与各对接侧板一体设置;
所述对接支板的底部与所述对接底座相抵;其中
所述对接支板和各对接侧板能够插入所述对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载车板的顶部安装有一对接块,且所述对接块与所述载车板相垂直;以及
所述对接块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对接槽;其中
当取车时,所述对接支板和各对接侧板插入所述对接槽,且所述举升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块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部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撑块,且所述支撑块的横截面为T形;
所述支撑块的竖直部分与所述对接支板的竖直部分处于同一竖直面上;其中
所述对接支板和各对接侧板插入所述对接槽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抵接块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部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驱动部活动端的举升滑块和对称安装在所述举升滑块两侧的两举升侧板;
所述举升侧板的截面呈“凹”字形;
所述对接底座安装在两举升侧板的顶部;
所述支撑块安装在两举升侧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升降导轨和设置在两升降导轨之间的升降气缸;以及
所述举升滑块通过联动件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动端相连;其中
所述升降气缸适于驱动所述举升滑块沿所述升降导轨升降。
进一步地,两所述升降导轨之间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
所述联动件包括位于两升降导轨之间的联动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联动座内的联动滚轮和外套在所述联动滚轮上的联动链;
所述联动链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联动链的另一端与所述举升滑块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升降气缸适于驱动所述联动座升降,以使所述举升滑块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举升侧板的侧壁安装有两举升滑轮,所述举升滑轮与所述升降导轨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三角架;
所述升降导轨的底部与所述三角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升降导轨的顶部穿过所述三角架的顶部;
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三角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当取车时,对接部处于载车板的下方,通过所述升降驱动部驱动所述对接部插入所述对接槽,同时,所述举升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块相抵,此时升降驱动部驱动举升部继续提升就会带动载车板抬升;当放车时,对接部处于载车板的对接槽内,通过所述升降驱动部驱动所述对接部从所述对接槽中脱出,进而将载车板放置到停车位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升降驱动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升降驱动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举升部和对接部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1、载车板;11、对接槽;12、抵接块;13、对接块;2、升降驱动部;21、升降导轨;22、升降气缸;23、联动件;231、联动座;232、联动滚轮;233、联动链;24、限位板;3、举升部;31、支撑块;32、举升滑块;33、举升侧板;34、举升滑轮;35、连接组件;351、固定架;352、导向轮;353、限位轮;4、对接部;41、对接底座;42、对接支板;43、对接侧板;5、三角架;6、上框架;61、导向槽;62、下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载车板1和升降驱动部构2,载车板1用于装载车辆,具体地,载车板1一般呈“L”形,载车板1竖直部分用于与升降驱动部构2相连接,载车板1的水平部分用于装在车辆,所述升降驱动部构2适于驱动载车板1升降,以使载车板1带动车辆升降。
需要指出的是,设置立体车库的目的是节约停车场空间,以提高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通常会设置多个停车位,即多个载车板1,通过同一升降驱动部构2来提供动力,因此需要升降驱动部构2对接不同的载车板1,但是现有的对接方式比较复杂,从而造成本立体取放车辆的速度较慢,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用如下方案,所述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还包括:举升部3,所述举升部3安装在所述升降驱动部构2的活动端,举升部3用来连接载车板1,通过升降驱动部构2来驱动举升部3升降,以使载车板1升降;在所述举升部3的一端安装有对接部4,所述对接部4延伸至所述载车板1的升降轨迹上,即对接部4对载车板1的升降形成干涉,举升部3通过对接部4以实现对载车板1的升降;为了实现载车板1与对接部4的对接,在所述载车板1的顶部开设有一对接槽11,且在所述载车板1的身部设置有一抵接块12,抵接块12和对接槽11处于同一竖直面上,在对接部4与对接槽11相适配时,举升部3会与抵接块12相接触;当取车时,对接部4处于载车板1的下方,通过所述升降驱动部构2驱动所述对接部4插入所述对接槽11,同时,所述举升部3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块12相抵,此时升降驱动部构2驱动举升部3继续提升就会带动载车板1抬升;当放车时,对接部4处于载车板1的对接槽11内,通过所述升降驱动部构2驱动所述对接部4从所述对接槽11中脱出,进而将载车板1放置到停车位上。
具体的对接部4结构如下,所述对接部4包括安装在所述举升部3一端的对接底座41,该对接底座41的截面为一直角形,且对接底座41阴角扣在举升部3上,在对接底座4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对接支板42,两对接支板42沿对接底座4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沿所述对接支板42的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对接侧板43;所述对接支板42的底部与所述对接底座41相抵,以使对接支板42保持竖直且具有较优良的支撑性能;所述对接支板42与各对接侧板43一体设置,以保证对接底座41与对接支板4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在对接底座41跟随举升部3抬升时,所述对接支板42和各对接侧板43能够插入所述对接槽11,其中,对接支板42会与对接槽11的侧壁相抵,同时举升部3的另一端与抵接块12相抵,避免载车板1晃动,以避免对接支板42从对接槽11中脱出,进而保证载车板1运输车辆时的稳定性,避免由于载车板1晃动而造成车辆跌落的情况。
载车板1上具体与对接支板42对接的结构如下,所述载车板1的顶部安装有一对接块13,且所述对接块13与所述载车板1相垂直;以及所述对接块13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对接槽11;其中当取车时,所述对接支板42和各对接侧板43插入所述对接槽11,且所述举升部3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块12相抵。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升降驱动部构2驱动对接支板42和各对接侧板43插入对接槽11后,对接支板42与对接槽11的侧壁相抵住,举升部3与抵接块12相抵住,通过两点来锁死载车板1,从而保证车辆运输的稳定性。
为了使得举升部3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举升部3设置在下框架62上,下框架62上朝上设置有齿条,举升部3下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一电机,以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电机启动时,能够驱动齿轮沿齿条滚动,从而使得举升部3能够沿齿条方向滑动。下框架62上方固定有两上框架6,上框架6与下框架62一体设置,且两上框架6之间设置有间隙。在电机驱动举升部3沿下框架62滑动时,举升部3能够保持与上框架6贴合的状态,以确保载车板对车辆搬运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举升部3两侧固定有连接组件35,连接组件35的长度大于两上框架6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以确保举升部3从两上框架6之间穿过时,至少有一个连接组件35与上框架6接触,从而避免两连接组件35同时位于间隙内,造成举升部3与上框架6脱离。连接组件35包括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351下端的导向轮352和设置在固定架侧壁的限位轮353。固定架351适于连接并支撑导向轮352和限位轮353。所述上框架6下端开设有导向槽61,所述导向槽61与所述导向轮352相对应,导向轮352滚动在导向槽61内,通过导向轮352和导向槽61的配合,使得同一时间内,至少有一个导向轮352在其中一个上框架6对应的导向槽61内滚动,从而对连接组件35限位,进而对举升部3限位,即举升部3保持与上框架6一侧贴合。举升部3与上框架6贴合时,限位轮353能够沿上框架6侧壁滚动,以减小举升部3与上框架6之间的摩擦磨损。
举升部3与抵接块12相抵的具体结构如下,在所述举升部3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撑块31,且所述支撑块31的横截面为T形,以保证支撑块31在举升部3上安装的稳定性;所述支撑块31的竖直部分与所述对接支板42的竖直部分处于同一竖直面上;当所述对接支板42和各对接侧板43插入所述对接槽11后,所述支撑块31与所述抵接块12相抵,进而保证载车板1的竖直部分的垂直性,以保证车辆运输的稳定性。
具体的举升部3结构如下,所述举升部3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驱动部构2活动端的举升滑块32,在所述举升滑块32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举升侧板33;所述举升侧板33的截面呈“凹”字形,即举升侧板3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一同向的凸起;所述对接底座41安装在两举升侧板33的顶部的凸起处;所述支撑块31安装在两举升侧板33的底部的凸起处,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厚举升侧板33上安装部件的位置处的厚度,以加强举升侧板33的强度,避免由于举升侧板33受力变形甚至损坏的情况。
具体的升降驱动部构2结构如下,所述升降驱动部构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升降导轨21和设置在两升降导轨21之间的升降气缸22;以及所述举升滑块32通过联动件23与所述升降气缸22的活动端相连;其中所述升降气缸22能够通过联动件23驱动所述举升滑块32沿所述升降导轨21升降,进而实现对接支板42和各对接侧板43与载车板1的对接或脱离。
可选的,两所述升降导轨21之间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24;所述联动件23包括位于两升降导轨21之间的联动座231、转动连接在所述联动座231内的联动滚轮232和外套在所述联动滚轮232上的联动链233;所述联动链233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24固定连接,且所述联动链233的另一端与所述举升滑块3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升降气缸22适于驱动所述联动座231升降,从而联动滚轮232转动,而联动链233一端不动,联动链233的另一端带动所述举升滑块32升降。
优选的,所述举升侧板33的侧壁安装有两举升滑轮34,所述举升滑轮34与所述升降导轨21适配,通过举升滑轮34与升降导轨21之间的滚动,以便于举升滑块32滑动的顺畅,以保证车辆升降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稳定性,所述框架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三角架5;所述升降导轨21的底部与所述三角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升降导轨21的顶部穿过所述三角架5的顶部;所述升降气缸22安装在所述三角架5的底部,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以提供对升降导轨21的支撑稳定性,进而进一步保证车辆升降的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包括载车板、升降驱动部和两上框架,两上框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升降驱动部适于驱动载车板升降,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还包括:
举升部,所述举升部安装在所述升降驱动部的活动端,且所述举升部滑动设置在两上框架上;
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安装在所述举升部的一端,所述对接部延伸至所述载车板的升降轨迹上;以及
所述载车板的顶部开设有一对接槽,且所述载车板的身部设置有一抵接块;其中
当取车时,所述升降驱动部驱动所述对接部插入所述对接槽后,所述举升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块相抵;
当放车时,所述升降驱动部驱动所述对接部从所述对接槽中脱出;
所述举升部两侧固定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长度大于两上框架之间的间隙的宽度;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下端的导向轮和设置在固定架侧壁的限位轮;
所述上框架下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轮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部包括安装在所述举升部一端的对接底座和对称安装在所述对接底座顶部的对接支板,以及沿所述对接支板的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对接侧板;
所述对接支板与各对接侧板一体设置;
所述对接支板的底部与所述对接底座相抵;其中
所述对接支板和各对接侧板能够插入所述对接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车板的顶部安装有一对接块,且所述对接块与所述载车板相垂直;以及
所述对接块的底部开设有所述对接槽;其中
当取车时,所述对接支板和各对接侧板插入所述对接槽,且所述举升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块相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举升部的另一端安装有支撑块,且所述支撑块的横截面为T形;
所述支撑块的竖直部分与所述对接支板的竖直部分处于同一竖直面上;其中
所述对接支板和各对接侧板插入所述对接槽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抵接块相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举升部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驱动部活动端的举升滑块和对称安装在所述举升滑块两侧的两举升侧板;
所述举升侧板的截面呈“凹”字形;
所述对接底座安装在两举升侧板的顶部;
所述支撑块安装在两举升侧板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驱动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升降导轨和设置在两升降导轨之间的升降气缸;以及
所述举升滑块通过联动件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动端相连;其中
所述升降气缸适于驱动所述举升滑块沿所述升降导轨升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升降导轨之间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
所述联动件包括位于两升降导轨之间的联动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联动座内的联动滚轮和外套在所述联动滚轮上的联动链;
所述联动链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联动链的另一端与所述举升滑块固定连接;其中
所述升降气缸适于驱动所述联动座升降,以使所述举升滑块升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举升侧板的侧壁安装有两举升滑轮,所述举升滑轮与所述升降导轨适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三角架;
所述升降导轨的底部与所述三角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升降导轨的顶部穿过所述三角架的顶部;
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三角架的底部。
CN202221603831.4U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557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3831.4U CN217557860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3831.4U CN217557860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7860U true CN217557860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03831.4U Active CN217557860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7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7966B2 (en) Vehicle floor lift
CN111891622B (zh) 钩拉存取装置及立体仓库
CN112849870A (zh) 一种搬运装置、仓储物流系统及托盘搬运方法
KR101878663B1 (ko) 주차설비용 차량운반장치
CN217557860U (zh) 一种立体车库用框架连接结构
CN110641324A (zh) 电动滑轨组件及外滑轨
CN113135375A (zh) 一种新型四向穿梭车
CN113602139B (zh) 一种电池转运系统
CN108397018B (zh) 一种用于多层停车架的停车车辆运输机构
CN211110820U (zh) 一种升降机构及具有该升降机构的agv
RU2514311C1 (ru) Парк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09813946U (zh) 车轮定位装置以及车辆换电平台
CN115848321A (zh) 换电站停车机构和换电设备
CN214651055U (zh) 一种搬运装置和仓储物流系统
CN112776889B (zh) 一种折叠伸缩汽车
CN211499978U (zh) 一种车辆位置调整装置、升降机及立体车库
CN217735029U (zh) 单元组合侧移式立体停车机及停车场
CN220615546U (zh) 自动换电电池仓及电动汽车
CN218509145U (zh) 自升降式载车板、停车机及停车场
CN215859331U (zh) 主机械手、机械手以及立体车库
CN217756754U (zh) 一种货叉三向旋转机构、叉车属具及叉车
CN216587940U (zh) 立体停车库单边轨道装置
CN216429180U (zh) 单边悬挂式载车装置
CN219314480U (zh) 换电平台及充换电站
CN213537146U (zh) 一种车辆及行人出入设备的升降式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