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7693U -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7693U
CN217557693U CN202221334506.2U CN202221334506U CN217557693U CN 217557693 U CN217557693 U CN 217557693U CN 202221334506 U CN202221334506 U CN 202221334506U CN 217557693 U CN217557693 U CN 217557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plate
plate
building
thickness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45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志双
刘泽
吴行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45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7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7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7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其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纵板,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纵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形成卡接间隙,建筑模板设置于卡接间隙;第二横板位于建筑模板的内侧,第二横板的内侧面以纵板的中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第二横板的内侧面为斜面,第二横板的内侧面为平面,使得第二横板的厚度逐渐变化;第二横板的厚度差小于或等于建筑施工面的允许误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实现了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密封连接,有效防止浇筑过程漏浆而形成蜂窝麻面的情形,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建筑外观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建筑模板拼接处出现错台、拼接处漏浆,导致蜂窝麻面现象频繁。这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导致建筑面的二次修复;同时,这会既延长建筑工程的工期,增加劳动力和材料等成本的投入。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实现了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密封连接,有效防止浇筑过程漏浆而形成蜂窝麻面的情形,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其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纵板,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纵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形成卡接间隙,建筑模板设置于所述卡接间隙;所述第二横板位于建筑模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横板的内侧面以所述纵板的中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横板的内侧面为斜面,第二横板的内侧面为平面,使得第二横板的厚度逐渐变化;所述第二横板的厚度差小于或等于建筑施工面的允许误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间隙的宽度与所述建筑模板的厚度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横板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板以所述纵板的中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使得第一横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板的端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板的厚度差小于或等于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间隙的内侧壁配置与耐磨涂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涂层由聚氨酯制成,其壁厚为0.1-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纵板一体加工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纵板由铸铁或铝合金模制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间隙的厚度为10-20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实现了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密封连接,有效防止浇筑过程漏浆而形成蜂窝麻面的情形,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对应的辅助施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施工装置一个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施工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施工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是本申请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100包括第一横板10、第二横板20和纵板30,所述第一横板10与第二横板2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纵板30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板10与第二横板20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板10与第二横板20之间形成卡接间隙40,如图2所示,图3示出的建筑模板200设置于所述卡接间隙40。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间隙40的宽度与所述建筑模板200的厚度相匹配,以保证建筑模板200连接处的密封连接,有效防止漏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板20位于建筑模板200的内侧,所述第二横板20的内侧面以所述纵板30的中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
图2中,所述第二横板20的内侧面20a为斜面,第二横板20的内侧面20b为平面,使得第二横板20的厚度逐渐变化;所述第二横板20的厚度差小于或等于建筑施工面的允许误差,以满足建筑施工面的要求,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板20的厚度差小于或等于5mm。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横板20中心位置的厚度为10mm,第二横板20端部的厚度为5mm,即第二横板20沿长度方向的厚度差为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横板10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横板20的长度。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横板10以所述纵板30的中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使得第一横板10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板20的端面平齐。
作为图2实施例的变体,第一横板10的长度也可以大于第二横板20的长度,如图5所示,以增强建筑模板200外侧的固定,保证施工模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施工装置100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卡接间隙40的内侧壁配置与耐磨涂层40a。优选地,所述耐磨涂层40a由聚氨酯制成,其壁厚为0.1-0.5mm。聚氨酯具有耐污耐磨损的优点,有利于降低辅助施工装置100的自身磨损,同时使得建筑模板200的损耗减少,延长建筑模板200的周转使用次数,以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横板10、第二横板20和纵板30一体加工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板10、第二横板20和纵板30由铸铁或铝合金模制而成。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横板10、第二横板20和纵板30由铸铁模制而成,有利于保证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密封性,防止平行拼接处漏浆而致使建筑表面形成蜂窝麻面,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避免二次返修,降低施工成本。
图1中,所述卡接间隙40的厚度为10-20mm,这个尺寸的辅助施工装置适用于木模板及厚度较薄的铝模板的连接。
下面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施工装置100的具体施工步骤:
首先,将两侧建筑模板200安装牢固,中间预留略大于纵板300壁厚的缝隙,以便安装辅助施工装置100;
建筑模板200固定完成后,将辅助施工装置100插入事先预留缝隙中,检验其严密性;同时对建筑施工模板进行二次加固,保证整体模板体系牢固可靠;
建筑施工模板安装完毕后,按照常规开展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实现了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密封连接,有效防止浇筑过程漏浆而形成蜂窝麻面的情形,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板(10)、第二横板(20)和纵板(30),所述第一横板(10)与第二横板(2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纵板(30)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板(10)与第二横板(20)之间;所述第一横板(10)与第二横板(20)之间形成卡接间隙(40),建筑模板(200)设置于所述卡接间隙(40);所述第二横板(20)位于建筑模板(200)的内侧,所述第二横板(20)的内侧面以所述纵板(30)的中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横板(20)的内侧面(20a)为斜面,第二横板(20)的内侧面(20b)为平面,使得第二横板(20)的厚度逐渐变化;所述第二横板(20)的厚度差小于或等于建筑施工面的允许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间隙(40)的宽度与所述建筑模板(200)的厚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0)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横板(20)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0)以所述纵板(30)的中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使得第一横板(10)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板(20)的端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板(20)的厚度差小于或等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间隙(40)的内侧壁配置与耐磨涂层(40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40a)由聚氨酯制成,其壁厚为0.1-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0)、第二横板(20)和纵板(30)一体加工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0)、第二横板(20)和纵板(30)由铸铁或铝合金模制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间隙(40)的厚度为10-20mm。
CN202221334506.2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 Active CN217557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4506.2U CN217557693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4506.2U CN217557693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7693U true CN217557693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8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4506.2U Active CN217557693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7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59555U (zh) 一种预埋钢板固定装置
CN210712751U (zh) 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
CN211817983U (zh) 用于搭接圆柱与直墙的模板结构
CN211007032U (zh) 混凝土飘窗免抹灰施工结构
CN217557693U (zh)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平行拼接处的辅助施工装置
CN208310219U (zh) 板底有高差的装配式叠合梁-板连接支撑装置
CN202831624U (zh) 剪力墙变形缝模板
CN208056107U (zh) 一种组合钢模板支撑系统
CN107700531B (zh) 一种倒角定型钢模板的支设方法
CN114197532B (zh) 一种地铁车站或区间结构预留孔洞无支架封闭结构及方法
CN210770662U (zh) 一种定型化综合管廊给水管支墩钢模板
CN214143782U (zh) 一种组合式桩基础承台模
CN217557692U (zh)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拐角处的辅助装置
CN219471538U (zh) 一种具有防偏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浇筑用支模
CN216739742U (zh) 地铁车站或区间结构预留孔洞封闭施工支撑结构
CN218668499U (zh) 一种以角钢和卡件为连接件墙体软模体系
CN205741887U (zh) 一种具有直角调节功能的桥墩模板
CN214995086U (zh) 一种楼板浇筑结构
CN219451519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加固装置
CN212294363U (zh) T梁浇筑用整体模板
CN220848760U (zh) 一种用于水平构件浇筑的腰带板支撑体系
CN213143854U (zh) 一种带有防漏浆条的墙体模板
CN220226977U (zh) 一种隧道仰拱排水槽的成型模具
CN219316409U (zh) 一种弧形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CN221095817U (zh) 一种新型墙体后浇带单侧支模加固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