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7250U - 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7250U
CN217547250U CN202220773606.9U CN202220773606U CN217547250U CN 217547250 U CN217547250 U CN 217547250U CN 202220773606 U CN202220773606 U CN 202220773606U CN 217547250 U CN217547250 U CN 217547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main body
clamping
suction
protectiv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736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祖玥
刘迎昭
白海军
卢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736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7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7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7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抽吸部;活动装配至主体部上的防护罩,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主体部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防护罩处于第一位置时,抽吸部在第一方向上缩至防护罩内;当防护罩处于第二位置时,抽吸部在第一方向上伸出防护罩;在防护罩处于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时,防护罩与主体部卡接锁定。当防护罩处于第一位置时,抽吸部在第一方向上缩至防护罩内,此时,防护罩起到保护抽吸部的作用,减少了外界灰尘及细菌沾染至抽吸部的几率,保证了用户的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例如,可对草本类或合成类液态、固态或膏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而产生气溶胶的电子雾化装置,应用于不同领域中,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供电组件及雾化器,雾化器包括抽吸部,供电组件向雾化器供电,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在雾化器中雾化形成气溶胶,用户能够通过抽吸部吸食气溶胶。
但是,传统的雾化器的抽吸部由于缺乏防护而常常暴露在外界,外界灰尘及细菌易于沾染至抽吸部上,在用户抽吸的过程中易于吸入体内,从而对身体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雾化器缺乏防护而使灰尘及细菌易于沾染至抽吸部上而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抽吸部进行有效防护的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一种抽吸组件,所述抽吸组件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抽吸部;
活动装配至所述主体部上的防护罩,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主体部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抽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缩至所述防护罩内;当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抽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出所述防护罩;
其中,在所述防护罩处于第一位置和/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护罩与所述主体部卡接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设有第一卡接部及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主体部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活动设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
在所述防护罩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防护罩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锁定在所述主体部上;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护罩通过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锁定在所述主体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台阶面,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护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面与所述台阶面抵接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中一者具有配合斜面,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中另一者为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配合斜面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第三卡接部均包括在所述防护罩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第三卡接部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卡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活动设于每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每个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防护罩中一者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另一者上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向槽配合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导向所述防护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包括弹性臂及导向凸起,所述弹性臂设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防护罩中一者上,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弹性臂连接并与所述导向槽配合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导向所述防护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具有阻挡设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槽壁,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槽壁抵接,以限制所述防护罩脱离所述主体部。
一种雾化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抽吸组件。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雾化器。
上述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当防护罩处于第一位置时,抽吸部在第一方向上缩至防护罩内,此时,防护罩起到保护抽吸部的作用,减少了外界灰尘及细菌沾染至抽吸部的几率,保证了用户的身体健康。当防护罩处于第二位置时,抽吸部在第一方向上伸出防护罩,此时,防护罩不会干涉用户抽吸抽吸部,以保证用户能够正常抽吸。并且由于在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时,防护罩与主体部能够通过卡接的方式锁定,如此,在防护罩处于第一位置时,避免防护罩相对于主体部移动以起到较佳的防护效果,在防护罩处于第二位置时,避免防护罩相对于主体部移动以对用户的抽吸形成干扰,提高抽吸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抽吸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防护罩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防护罩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A-A面剖视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A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B-B面剖视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B处放大图;
图9为图3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C-C面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C处放大图;
图12为图9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D-面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所示的抽吸组件的D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抽吸组件;10、主体部;11、第二卡接部;12、第四卡接部;13、台阶面;20、抽吸部;30、防护罩;31、周壁;32、端壁;33、第一卡接部;331、V型卡口;34、第三卡接部;40、导向槽;41、槽壁;50、导向部;51、弹性臂;52、导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抽吸组件100,用于雾化器,雾化器可用于加热雾化花叶类、草本类、合成类的液态、固态或膏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
抽吸组件10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连接的主体部10和抽吸部20,用户能够通过抽吸部20抽吸雾化器加热形成的气溶胶。抽吸组件100还包括防护罩30,防护罩30活动装配至主体部10上,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主体部10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参阅图2,当防护罩30处于第一位置时,抽吸部20在第一方向上缩至防护罩30内,此时,防护罩30起到保护抽吸部20的作用,减少了外界灰尘及细菌沾染至抽吸部20的几率,保证了用户的身体健康。参阅图3,当防护罩30处于第二位置时,抽吸部20在第一方向上伸出防护罩30,此时,防护罩30不会干涉用户抽吸抽吸部20,以保证用户能够正常抽吸。
具体地,主体部10为圆柱状,上述第一方向为主体部10的轴向。抽吸部20为具有抽吸口的扁平状结构,以便于用户抽吸。
继续参阅图1,一具体实施例中,防护罩30包括周壁31及与周壁31连接的端壁32,周壁31环绕设于主体部10外,端壁32上设有能够供抽吸部20伸出的伸出口。在防护罩30处于第一位置时,抽吸部20在第一方向上缩至伸出口内,在防护罩30处于第二位置时,抽吸部20在第一方向上伸出防护罩30。
进一步,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部10处于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时,防护罩30与主体部10卡接锁定。由于在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时,防护罩30与主体部10能够通过卡接的方式锁定,如此,在防护罩30处于第一位置时,避免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部10移动,以起到较佳的防护效果,在防护罩30处于第二位置时,避免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部10移动以对用户的抽吸形成干扰,提高抽吸体验。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4-图6,防护罩30的周壁31上设有第一卡接部33,主体部10上设有第二卡接部11,在防护罩30处于第一位置时,防护罩30通过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卡接锁定于主体部10上。具体地,第一卡接部33设于周壁31的内表面,第二卡接部11设于主体部10的外表面。
第一卡接部33包括在防护罩3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同样地,第二卡接部11也包括至少两个。其中,定义一个第一卡接部33与一个第二卡接部11配对成一组,如此通过至少两组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的配合,在第一位置时,能够保证防护罩30锁定于主体部10上的锁定效果。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在此不作限定。
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均有两个,两个第一卡接部33在防护罩30的周壁31上沿径向相对设置,在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部10处于第一位置时,径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一卡接部33分别与两个第二卡接部11卡接,以保证卡接的稳定性。
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中一者具有配合斜面,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为楔形凸起,楔形凸起与配合斜面卡接。具体地,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中一者具有V型卡口331(参阅图6),上述配合斜面形成于V型卡扣331的内表面,楔形凸起伸入V型卡口331中与配合斜面卡接。这样设置,当未设有V型卡口331的卡接部伸入V型卡口331中时,V型卡口331的两个斜面能够起到到位手感作用,提高用户体验。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的具体结构在此亦不作限定。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7及图8,主体部10和防护罩30中任一者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40,另一者上设有导向部50,导向部50与导向槽40配合以在第一方向上导向防护罩30,如此,能够防止防护罩30在相对于主体部10滑动时产生周向运动,以便于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卡接,且便于第三卡接部34与第四卡接部12卡接(下述)。
具体地,导向槽40设于防护罩30上,导向部50设于主体部10上。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部50设于主体部10上,导向槽40设于防护罩30上。
导向部50包括弹性臂51及导向凸起52,弹性臂51设于主体部10上,导向凸起52与弹性臂51连接并与导向槽40配合以在第一方向上导向防护罩30。如此,当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部10运动时,弹性臂51能够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以便于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部10运动。另外,当装配防护罩30时,弹性臂51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导向部50不会妨碍防护罩30的装配。
进一步,导向槽40具有阻挡设于第一方向上的槽壁41,在防护罩30处于第一位置时,导向凸起52与槽壁41抵接,以限制防护罩30脱离主体部10,起到防止防护罩30与主体部10脱离的作用,进而保证防护罩30防护抽吸部20的防护效果。
参阅图9-图11,防护罩30的周壁31设有第三卡接部34,主体部10设有第四卡接部12,在防护罩30处于第二位置时,防护罩30通过第三卡接部34与第四卡接部12卡接锁定于主体部10上。具体地,第三卡接部34设于周壁31的内表面,第四卡接部12设于主体部10的外表面。
第三卡接部34包括在主体部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同样地,第四卡接部12也包括至少两个,其中,定义一个第三卡接部34与一个第四卡接部12配对成一组。如此,通过至少两组第三卡接部34与第四卡接部12配合,在第二位置时,能够保证防护罩30锁定于主体部10上的锁定效果。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卡接部34与第四卡接部12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在此亦不作限定。
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卡接部34与第四卡接部12均有两个,两个第三卡接部34在主体部10的径向上相对设置,在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径向上相对的两个第三卡接部34分别与两个第四卡接部12卡接,以保证卡接的稳定性。
参阅图12及图13,主体部10上设有台阶面13,在防护罩30处于第二位置时,防护罩30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面与台阶面13抵接限位,以限制防护罩30继续相对于主体部10运动,以保证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部10处于第二位置。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防护罩30处于第二位置时,导向凸起52能够与导向槽40在第一方向上的顶壁抵接,以限制防护罩30继续相对于主体部10运动,以保证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部10处于第二位置。
进一步,在第一方向上,即为在主体部10的轴向上,第一卡接部33与第三卡接部34间隔设置,第二卡接部11与第四卡接部12为同一卡接部,在防护罩3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第四卡接部12)卡接,在防护罩3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三卡接部34与第二卡接部11(第四卡接部12)卡接。这样,能够节省卡接部的数量,使整个抽吸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同时,第二卡接部11(第四卡接部12)在主体部10的轴向上限位于第一卡接部33与第三卡接部34之间,即为第二卡接部11(第四卡接部12)在主体部10的轴向上活动设于第一卡接部33与第三卡接部34之间,以便于限位防护罩30在主体部10的轴向上的位置。
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二卡接部11与第四卡接部12间隔设置,第一卡接部33与第三卡接部34为同一卡接部,在防护罩3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卡接部11与第一卡接部33(第三卡接部34)卡接,在防护罩3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四卡接部12与第一卡接部33(第三卡接部34)卡接。这样,同样能够节省卡接部的数量,使整个抽吸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同时,第一卡接部33(第三卡接部34)在主体部10的轴向上限位于第二卡接部11与第四卡接部12之间,即为第一卡接部33(第三卡接部34)在主体部10的轴向上活动设于第二卡接部11与第四卡接部12之间,以便于限位防护罩30在主体部10的轴向上的位置。
本申请提供的抽吸组件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非抽吸状态:
参阅图2,以及参阅图4-图8,抽吸部20在第一方向上缩至防护罩30内,防护罩30遮盖住抽吸部20,此时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第四卡接部12)卡接,第二卡接部11(第四卡接部12)卡入第一卡接部33的V型卡口331内,V型卡口331的两个斜面能够起到到位手感作用。导向凸起52与导向槽40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底端的槽壁抵接,防止防护罩30从主体部10掉落。
非抽吸状态切换至抽吸状态时:
用力向下压防护罩30,防护罩30从上向下滑动,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第四卡接部12)分离,导向槽40与导向部50配合以导向防护罩30,防止防护罩30在滑动过程中旋转。
抽吸状态时:
参阅图3,以及参阅图9-图13,抽吸部20伸出至防护罩30外,防护罩30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面与主体部10的台阶面13抵接起到限位作用,第三卡接部34与第四卡接部12(第二卡接部11)卡接以对防护罩30进行固定。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抽吸组件100的雾化器,以及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在防护罩30处于第一位置时,抽吸部20在第一方向上缩至防护罩30内,防护罩30遮盖住抽吸部20,此时第一卡接部33与第二卡接部11卡接,避免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部10移动,以起到较佳的防护效果。在防护罩3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三卡接部34与第四卡接部12卡接以对防护罩30进行固定,避免防护罩30相对于主体部10移动以对用户的抽吸形成干扰,提高抽吸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组件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抽吸部;
活动装配至所述主体部上的防护罩,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主体部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抽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缩至所述防护罩内;当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抽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出所述防护罩;
其中,在所述防护罩处于第一位置和/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护罩与所述主体部卡接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设有第一卡接部及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主体部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活动设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
在所述防护罩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防护罩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锁定在所述主体部上;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护罩通过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锁定在所述主体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台阶面,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护罩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面与所述台阶面抵接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中一者具有配合斜面,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中另一者为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配合斜面配合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第三卡接部均包括在所述防护罩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及所述第三卡接部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二卡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活动设于每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每个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防护罩中一者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另一者上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向槽配合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导向所述防护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弹性臂及导向凸起,所述弹性臂设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防护罩中一者上,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弹性臂连接并与所述导向槽配合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导向所述防护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具有阻挡设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槽壁,在所述防护罩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槽壁抵接,以限制所述防护罩脱离所述主体部。
9.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抽吸组件。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
CN202220773606.9U 2022-04-06 2022-04-06 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7547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3606.9U CN217547250U (zh) 2022-04-06 2022-04-06 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73606.9U CN217547250U (zh) 2022-04-06 2022-04-06 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7250U true CN217547250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1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73606.9U Active CN217547250U (zh) 2022-04-06 2022-04-06 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7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3831A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A2078089A1 (en) Medicament nebulizer with improved aerosol chamber
WO2011158716A1 (ja) ネブライザキットおよびネブライザ
JP2012000144A (ja) ネブライザキットおよびネブライザ
CN105903106B (zh) 药杯组件及医用雾化器
CN217547250U (zh) 抽吸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5031783A (zh)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雾化吸入装置
CN217791463U (zh) 电子雾化器
CN103143087B (zh) 导引式手持微型雾化器
CN211243684U (zh) 一种能够吸收烟雾的手术电刀笔
CN210873493U (zh) 一种具有插拔结构的储药杯及压电式雾化器
CN217771450U (zh) 吸嘴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3143086B (zh) 导引式手持定时微型雾化器
US20200179622A1 (en) Atomizer
CN113181484A (zh) 一种微网雾化器的雾化结构及微网雾化器
EP4205575A1 (en) Vapor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CN214807548U (zh) 一种空气压缩式医用雾化器
CN210873491U (zh) 一种压电式雾化器
CN219835973U (zh) 雾化器
CN219628833U (zh) 一种雾化结构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3549673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3158570U (zh) 中医内科用雾化器
CN217284787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CN220756571U (zh) 保护套、保护套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270567U (zh) 一种带阻流的吸嘴部件和便携式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