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0684U - 一种防爆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爆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0684U
CN217540684U CN202221161545.7U CN202221161545U CN217540684U CN 217540684 U CN217540684 U CN 217540684U CN 202221161545 U CN202221161545 U CN 202221161545U CN 217540684 U CN217540684 U CN 217540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heat dissipation
power supply
explosion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615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奇猛
何鲲
徐迎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urpl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urpl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urpl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urple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615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0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0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0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灯,包括灯具主体以及与灯具主体可拆卸连接的电源装置,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之间形成散热通道;灯具主体上设置主散热筋;电源装置上设置副散热筋,通过在灯具主体与电源装置之间形成散热通道隔开两大散热源灯具主体与电源装置,同时进一步设置主散热筋和副散热筋,一起配合散热,极大地提高了防爆灯的散热能力,进而保证了防爆灯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防爆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灯。
【背景技术】
防爆灯是指用于可燃性气体和粉尘存在的危险场所,能防止灯内部可能产生的电弧、火花和高温引燃周围环境里的可燃性气体和粉尘,从而达到防爆要求的灯具,并且防爆灯的功率一般较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大,特别是长期使用时,防爆灯产生的热量会对防爆灯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防爆灯需要具备一定的散热能力,然而现有的防爆灯散热能力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防爆灯散热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爆灯,包括灯具主体以及与所述灯具主体可拆卸连接的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灯具主体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灯具主体上设置主散热筋;所述电源装置上设置副散热筋。
优选地,所述灯具主体包括灯壳与设置在所述灯壳内的光源,所述灯壳远离所述光源一侧设置主散热筋;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壳与设置在所述电源壳内的电源,所述电源壳上设置副散热筋。
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灯具主体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mm。
优选地,所述防爆灯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灯壳一体成型,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装置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灯壳内还设置有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设置于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灯壳一侧,所述散热基板靠近所述灯壳一侧设置有导热层。
优选地,所述电源壳包括靠近所述灯壳的底面以及与所述底面相连的侧面;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上设置有隔板。
优选地,所述主散热筋间隔排列并从所述灯壳向所述电源装置的方向延伸,两相邻所述主散热筋之间的间隔至少为15mm。
优选地,所述主散热筋从所述灯壳向所述电源装置方向延伸的距离至少为30mm。
优选地,所述电源壳的底面与侧面上均设置副散热筋;所述底面上的副散热筋从所述底面向所述灯壳的方向延伸,且延伸的最远距离与所述灯壳上的主散热筋向所述电源装置延伸的最远距离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7mm。
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在所述灯具主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灯具主体自身投影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包括灯具主体以及与灯具主体可拆卸连接的电源装置,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之间形成散热通道;灯具主体上设置主散热筋;电源装置上设置副散热筋,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在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之间形成散热通道,隔开了防爆灯的主要发热源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极大地提高了散热能力,同时在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上设置散热筋,一起配合散热,进一步提高了防爆灯的散热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灯具主体包括灯壳与设置在灯壳内的光源,灯壳远离光源一侧设置主散热筋;电源装置包括电源壳与设置在电源壳内的电源,电源壳上设置副散热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壳上设置主散热筋给灯具主体散热,以及在电源壳上设置副散热筋给电源装置散热,主散热筋与副散热筋一起配合散热,极大地提高了防爆灯的散热能力。
3、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mm,保证了足够大的散热通道给防爆灯散热。
4、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还包括连接柱,连接柱内部为空心结构;连接柱一端与灯壳一体成型,另一端与电源装置可拆卸连接,通过连接柱实现灯具主体与电源装置的可拆卸连接,并在两者之间留出了散热通道,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5、本实用新型的灯壳内还设置有散热基板,散热基板设置于光源靠近灯壳一侧,散热基板靠近灯壳一侧设置有导热层,通过设置散热基板与导热层,提高了热传导效率,进而提高了防爆灯的散热能力。
6、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壳包括靠近灯壳的底面以及与底面相连的侧面,底面与侧面围合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接线座,接线座上设置有隔板,通过在接线座上设置隔板,将接线座上的端子隔开,使其互不干扰,结构更加安全。
7、本实用新型的主散热筋间隔排列并从灯壳向电源装置的方向延伸,两相邻主散热筋之间的间隔至少为15mm,通过间隔设置散热筋,保证两相邻散热筋之间足够大的散热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散热能力。
8、本实用新型的主散热筋从灯壳向电源装置方向延伸的距离至少为30mm,将主散热筋的高度设置为至少30mm,提高了散热能力。
9、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壳的底面与侧面上均设置副散热筋;底面上的副散热筋从底面向所述灯壳的方向延伸,且延伸的最远距离与灯壳上的主散热筋向电源装置延伸的最远距离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7mm,通过在主散热筋与副散热筋之间设置足够大的散热空间,能够保证主散热筋与副散热筋的散热能力,同时主副散热筋共同配合一起对防爆灯散热,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防爆灯的散热能力。
10、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在灯具主体上的投影位于灯具主体自身投影内,即电源装置设置在灯具主体上方的中心处,并且从电源装置的正上方往下看,电源装置不能遮挡灯具主体的任何一条边,因此灯具主体上的主散热筋能够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当多个防爆灯拼接在一起时,由于散热需求的成倍的增加,也能够满足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灯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灯之灯具主体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灯之电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灯之电源装置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灯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灯的侧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防爆灯;
10、灯具主体;20、电源装置;30、连接柱;40、散热通道;
100、灯壳;101、主散热筋;102、散热基板;103、光源;104、上盖;105、导热层;200、电源壳;201、副散热筋;202、底面;203、侧面;204、顶面;206、接线座;207、连接部;208、过线柱;209、容置空间;210、电源;211、电源线;
2050、第一接线孔;2051、第二接线孔;2060、隔板;2070、连接孔;2071、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爆灯1,包括灯具主体10以及与灯具主体10可拆卸连接的电源装置20,电源装置20与灯具主体10之间形成散热通道40;灯具主体10上设置主散热筋101;电源装置20上设置副散热筋201。
为了保证散热通道40足够大,电源装置20与灯具主体10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mm。
进一步地,灯具主体10包括灯壳100与设置在灯壳100内的光源103,灯壳100远离光源103一侧设置主散热筋101;电源装置20包括电源壳200与设置在电源壳200内的电源210,电源壳200上设置有副散热筋201。
进一步地,电源壳200包括靠近灯壳100的底面202以及与底面202相连的侧面203,为了提高防爆灯1的散热能力,具体地,电源壳200的底面202与侧面203上均设置副散热筋201。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灯具主体10与电源装置20之间的稳固连接,灯具主体10与电源装置20之间通过连接柱30连接,连接柱30一端与灯壳100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装置20连接,同时由于连接柱30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通过连接柱30连接电源装置20与灯具主体10后,还能在两者之间形成足够大的散热通道40。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灯具主体10与电源装置20之间的稳固连接,连接柱30与灯壳100连接的一端与灯壳100一体成型,更加稳固。同时在电源壳200的侧面203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柱30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207。
进一步地,连接部207包括向外凸出设置的连接孔2070以及与电源壳200连接的连接片2071,连接片2071为相对的两片,大致为三角形,可以理解地,将连接片2071设置为三角形状更加稳定,同时连接片2071还能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进一步地,连接柱30为空心结构,可以减轻重量,同时连接柱30与连接部207之间通过螺栓配合连接。
可选地,连接部207与电源壳200一体成型,能够提高电源装置20与连接柱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连接柱30的数量不做限制,可视实际生产需求设置,优选在电源壳200各侧面的两端和/或中部设置连接部207与连接柱30连接。
可以理解地,连接柱30与灯壳100以及电源装置20之间的连接可以替换为其他的连接手段,只要能够保证连接柱30与灯具主体10以及电源装置20稳固地可拆卸连接即可。
可选地,灯具主体10与电源装置2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手段连接,只要在两者之间留出足够大的散热通道40即可。
进一步地,灯具主体10还包括上盖104,上盖104与灯壳100之间可以通过卡合或螺栓等方式连接在一起,进而对灯壳100内的光源103等结构进行保护,使其能够更加稳固地设置在灯壳100内。
可以理解地,由于防爆灯1的功率较大、使用场景特殊,对防爆灯1的照明需求以及散热需求都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1通过连接柱30将防爆灯1的两大主要散热源灯具主体10与电源装置20隔开,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散热通道40提高了防爆灯1的散热能力,同时进一步在灯壳100与电源壳200上设置散热筋增加防爆灯1的散热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灯1具有很强的散热能力,更加安全可靠,同时还能延长使用寿命。
可选地,主散热筋101也可以为在灯具主体10与电源装置20之间设置散热器以及其他能够对灯具主体10散热的结构。
可选地,副散热筋201主要为电源装置20散热,也可以替换为其他的散热手段。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高效地组件防爆灯1,灯壳100与主散热筋101以及电源壳200与副散热筋201均一体成型,可以采用冲压成型等常用技术实现。
请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防爆灯1的散热能力,灯壳100内还设置有散热基板102,散热基板102设置于光源103靠近灯壳100一侧。
进一步地,散热基板102靠近灯壳100的一侧设置导热层105,具体地,导热层105为在散热基板102上刷一层导热硅脂,通过导热层105与灯壳的散热面贴合,能够增加热传导能力,更快地将热量传输到主散热筋101,提高防爆灯1的散热能力。
可选地,导热层105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采用其他的材料。
可以理解地,为了提高防爆灯1的散热能力,可以采用一些散热效果好的材料,如散热基板102采用铝基板等。
请参阅图1至图4,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散热能力,保证线路的安全性,电源壳200的底面202与侧面203围合形成容置空间209,电源壳200上开设有接线孔。
进一步地,电源壳200还包括与侧面203相连的顶面204,顶面204盖在容置空间209上可对容置空间209内部的结构进行保护,提高电源装置20的安全性。
具体地,接线孔包括第一接线孔2050与第二接线孔2051;第一接线孔2050设置于电源壳200的底面202上,供连接灯具主体10与电源装置20的线路通过;第二接线孔2051设置于电源壳200的侧面203上,供连接电源装置20与外部供电装置的电源线211通过。
可选地,第一接线孔2050与第二接线孔2051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
进一步地,为保证线路的安全,第一接线孔2050靠近灯具主体10一侧设置过线柱208,电源装置20内部的线路通过第一接线孔2050进入过线柱208与灯具主体10连接。
可选地,过线柱208与电源壳200一体成型设置,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在过线柱208靠近灯具主体10的一侧设置密封圈等保护结构。
可选地,过线柱208与灯壳100一体成型设置,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在过线柱208靠近电源装置20的一侧设置密封圈等保护结构。
进一步地,为提高防爆灯1的安全性,容置空间209内靠近接线孔处设置接线座206,接线座206上设置有隔板2060,在接线座206上设置隔板2060,可将接线座206上的端子隔开,使其互不干扰,组装也更加方便,提高了连接线路的安全性。
具体地,隔板2060为多个均匀排列的隔板2060。
可选地,隔板2060的材料可以为塑胶材料,可降低成本、减轻重量。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可以理解地,为了保证散热能力,需要保证足够的散热空间,因此,主散热筋101间隔排列并从灯壳100向电源装置20的方向延伸,两相邻主散热筋101之间的间隔d1至少为15mm;进一步地,主散热筋101从灯壳100向电源装置20方向延伸的距离d2至少为30mm。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进一步地,两大散热源灯具主体10与电源装置20之间也需要保证一定的距离,以隔开该两大散热源提高散热能力,因此,电源壳200的底面202上的副散热筋201从底面202向灯壳100的方向延伸,且延伸的最远距离与灯壳100上的主散热筋101向电源装置20延伸的最远距离之间的间距d3至少为17mm。
请参阅图1,为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能力,电源装置20在灯具主体10上的投影与灯具主体10的边缘不重叠,即电源装置20设置在灯具主体10上方的中心处,并且从电源装置20的正上方往下看,电源装置20不能遮挡灯具主体10的任何一条边,因此灯具主体10上的主散热筋101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在多个防爆灯1拼接在一起时,由于散热需求的成倍的增加,也能够满足散热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灯1具有极强的散热能力,能够满足大功率照明灯具的散热需求,另外在需要更强的光照时可以将多个防爆灯1拼接在一起,且在多个防爆灯1拼接在一起时也能够满足散热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包括灯具主体以及与灯具主体可拆卸连接的电源装置,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之间形成散热通道;灯具主体上设置主散热筋;电源装置上设置副散热筋,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在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之间形成散热通道,隔开了防爆灯的主要发热源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极大地提高了散热能力,同时在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上设置散热筋,一起配合散热,进一步提高了防爆灯的散热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灯具主体包括灯壳与设置在灯壳内的光源,灯壳远离光源一侧设置主散热筋;电源装置包括电源壳与设置在电源壳内的电源,电源壳上设置副散热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壳上设置主散热筋给灯具主体散热,以及在电源壳上设置副散热筋给电源装置散热,主散热筋与副散热筋一起配合散热,极大地提高了防爆灯的散热能力。
3、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与灯具主体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mm,保证了足够大的散热通道给防爆灯散热。
4、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还包括连接柱,连接柱内部为空心结构;连接柱一端与灯壳一体成型,另一端与电源装置可拆卸连接,通过连接柱实现灯具主体与电源装置的可拆卸连接,并在两者之间留出了散热通道,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5、本实用新型的灯壳内还设置有散热基板,散热基板设置于光源靠近灯壳一侧,散热基板靠近灯壳一侧设置有导热层,通过设置散热基板与导热层,提高了热传导效率,进而提高了防爆灯的散热能力。
6、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壳包括靠近灯壳的底面以及与底面相连的侧面,底面与侧面围合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接线座,接线座上设置有隔板,通过在接线座上设置隔板,将接线座上的端子隔开,使其互不干扰,结构更加安全。
7、本实用新型的主散热筋间隔排列并从灯壳向电源装置的方向延伸,两相邻主散热筋之间的间隔至少为15mm,通过间隔设置散热筋,保证两相邻散热筋之间足够大的散热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散热能力。
8、本实用新型的主散热筋从灯壳向电源装置方向延伸的距离至少为30mm,将主散热筋的高度设置为至少30mm,提高了散热能力。
9、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壳的底面与侧面上均设置副散热筋;底面上的副散热筋从底面向所述灯壳的方向延伸,且延伸的最远距离与灯壳上的主散热筋向电源装置延伸的最远距离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7mm,通过在主散热筋与副散热筋之间设置足够大的散热空间,能够保证主散热筋与副散热筋的散热能力,同时主副散热筋共同配合一起对防爆灯散热,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防爆灯的散热能力。
10、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装置在灯具主体上的投影位于灯具主体自身投影内,即电源装置设置在灯具主体上方的中心处,并且从电源装置的正上方往下看,电源装置不能遮挡灯具主体的任何一条边,因此灯具主体上的主散热筋能够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当多个防爆灯拼接在一起时,由于散热需求的成倍的增加,也能够满足散热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爆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主体以及与所述灯具主体可拆卸连接的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灯具主体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灯具主体上设置主散热筋;所述电源装置上设置副散热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主体包括灯壳与设置在所述灯壳内的光源,所述灯壳远离所述光源一侧设置主散热筋;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壳与设置在所述电源壳内的电源,所述电源壳上设置副散热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灯具主体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灯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灯壳一体成型,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装置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内还设置有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设置于所述光源靠近所述灯壳一侧,所述散热基板靠近所述灯壳一侧设置有导热层。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包括靠近所述灯壳的底面以及与所述底面相连的侧面;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上设置有隔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筋间隔排列并从所述灯壳向所述电源装置的方向延伸,两相邻所述主散热筋之间的间隔至少为1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筋从所述灯壳向所述电源装置方向延伸的距离至少为30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的底面与侧面上均设置副散热筋;所述底面上的副散热筋从所述底面向所述灯壳的方向延伸,且延伸的最远距离与所述灯壳上的主散热筋向所述电源装置延伸的最远距离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7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在所述灯具主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灯具主体自身投影内。
CN202221161545.7U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防爆灯 Active CN217540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1545.7U CN217540684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防爆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1545.7U CN217540684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防爆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0684U true CN217540684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5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61545.7U Active CN217540684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防爆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0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3533B (en) Led lamp structure and system with high-efficiency heat-dissipating function
US20150338028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bulb with central axis bidirectional convectio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KR101011823B1 (ko) Led조명장치
JP5964354B2 (ja) ランプ
WO2012139358A1 (zh) 一种led灯泡
US20210254801A1 (en) Lamp, lamp system, method for assembling lam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assembling lamp system
KR200459504Y1 (ko) 방폭등용 엘이디 광원 모듈
KR101022621B1 (ko) 고효율 방열 기능을 가지는 발광 다이오드 램프 구조체 및어셈블리
CN102213376A (zh) Led灯
CN217540684U (zh) 一种防爆灯
KR101081312B1 (ko) 조명 장치
US10094539B2 (en) Fixture and LED system with same
KR20170063393A (ko) 볼트리스 타입의 조명장치
CN201739867U (zh) 电热分离led灯泡模块结构
KR101259879B1 (ko) 히트싱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엘이디 조명장치
KR101072060B1 (ko) 조명 장치
KR101029520B1 (ko) 소형엘이디램프
KR200457583Y1 (ko) Led용 전면 조사등
KR20100036463A (ko) 엘이디 조명기기
CN213983232U (zh) 一种灯壳及一种筒灯
CN217382834U (zh) 一种防爆照明设备
JP5908255B2 (ja) ランプ
JP5908256B2 (ja) ランプ
CN21800132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一体化路灯
KR101447972B1 (ko) 전원소켓이 삽입되어 등기구에 밀착 지지하도록 한 엘이디 램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