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7232U -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7232U
CN217537232U CN202221394627.6U CN202221394627U CN217537232U CN 217537232 U CN217537232 U CN 217537232U CN 202221394627 U CN202221394627 U CN 202221394627U CN 217537232 U CN217537232 U CN 217537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transmission piece
gear
screen barrel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946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千明
卜英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946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7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7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7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是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包括顶板以及连接柱,连接柱彼此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安装有浮板,浮板上设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上连接有水泵以及第一滤网桶,顶板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连接有与水泵相连通的第一水管,第一滤网桶上连接有第一传动件,第一滤网桶上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上连接有套设于第一滤网桶上的第二滤网桶,浮板上设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连接有设于浮板上的第二电机,第二转动杆上设有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相连接,第二转动杆上设有与第一齿轮之间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解决人工排水需要劳动力、水泵排水灰尘杂物、建筑废料堵住水泵,造成水泵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大部分都是通过人工排水或者通过水泵排水,通过人工排水大大增加了劳动力,通过水泵排水虽然减少人工的工作量,但是建筑施工场地灰尘杂物以及建筑废料过多,在用水泵排水时很有可能因为灰尘杂物以及建筑废料堵住水泵,造成水泵的损坏,很有可能给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通过设置浮板漂浮的原理来承载水泵的重量,使水泵在排水的同时,并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使水泵始终处于排水状态,并防止杂物进入水泵造成水泵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顶板以及分别间隔设于顶板两端底部的连接柱,连接柱分别垂直于顶板且彼此之间相互平行,连接柱彼此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上、下可滑动式的安装有浮板,浮板上设有将浮板贯穿的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顶端连接有固定于浮板上顶面上的水泵,顶板的一侧面上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下滑动连接有将固定块贯穿的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与水泵相连通,第二水管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水管相连通的第一滤网桶,第一滤网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套设于第二水管外壁并与第二水管转动连接,第一滤网桶的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轴承套接在第一滤网桶外壁上,第一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桶;浮板上设有用于为第一传动件和第一齿轮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设于第二电机输出端的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设有第二传动件和第二齿轮,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啮合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动杆共同带动第一滤网桶和第二滤网桶转动,使第一滤网桶和第二滤网桶转动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滑动槽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导管,浮板的两端分别置于滑动槽内并与导管上、下滑动连接。
浮板包括呈矩形结构的板体,以及分别位于板体两端部且呈对称状布置的滑动部,板体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二转动杆、第二水管相适配的安装孔,滑动部呈T型结构,且T型结构的竖部与板体一体成型,T型结构的横部可滑动式的安装于滑动槽内,且其横部上开设有与导管相适配的通孔。
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分别采用与其相对应的皮带轮或链条轮,传动带采用分别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相适配的皮带或链条。
顶板两端的底部分别间隔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长度大于连接柱的长度,支撑柱分别垂直于顶板且彼此之间相互平行,支撑柱分别设于连接柱的外侧面。
顶板和支撑柱分别呈长方体,顶板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内部槽,支撑柱内分别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内部槽,第一内部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锥齿轮,第一转动杆上传动连接有固定于顶板一端部上的第一电机,第二内部槽内上、下可滑动式安装有U型块,U型块的两端部分别贯穿支撑柱的底部,U型块两端部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地锥,第二内部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依次贯穿U型块、支撑柱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内部槽内,且螺纹杆、U型块之间螺纹连接,螺纹杆、支撑柱之间转动连接,螺纹杆的顶端固定有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通过地锥来固定支撑柱,通过设置可以收起的地锥,使用时放下,来固定,不需要时收起,方便摆放,
第一滤网桶的直径与第二滤网桶的内径相适配,且第一滤网桶与第二滤网桶贴合设置,第一滤网桶和第二滤网桶上的滤网孔径相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浮板漂浮的原理来承载水泵的重量,使水泵在排水的同时,并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使水泵始终处于排水状态;通过设置第一滤网桶与第二滤网桶来隔离杂物,防止杂物进入水泵造成水泵损坏,通过设置第一滤网桶与第二滤网桶转动产生离心力来隔离小垃圾;解决了人工排水需要大量劳动力、水泵排水时灰尘杂物以及建筑废料堵住水泵,造成水泵的损坏,给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危险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面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板、支撑柱、连接柱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泵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泵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地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顶板;3、连接柱;4、浮板;5、螺纹杆;6、第一转动杆;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U型块;10、地锥;11、第一电机;12、固定块;13、滑动槽;14、导管;15、第一内部槽;16、第二内部槽;17、水泵;18、第一水管;19、第二水管;20、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第一滤网桶;23、第二滤网桶;24、第一传动件;25、第二传动件;26、传动带;27、第二转动杆;28、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顶板2以及分别间隔固定于顶板2两端底部的连接柱3,连接柱3分别垂直于顶板2且彼此之间相互平行,连接柱3彼此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滑动槽13,滑动槽13内上、下可滑动式的安装有浮板4,浮板4采用塑料材质所制成,浮板4的大小根据第二电机28以及水泵17的重量而定,浮板4上安装有将浮板4贯穿的第二水管19,第二水管19与浮板4滑动连接,第二水管19的顶端连接有固定于浮板4上顶面上的水泵17,顶板2的一侧面上固定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上、下滑动连接有将固定块12贯穿的第一水管18,第一水管18与水泵17相连通,水泵17通过第一水管18将水排出,第二水管19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水管19相连通的第一滤网桶22,第一滤网桶2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件24,第一传动件24套设于第二水管19外壁并与第二水管19转动连接,第一传动件24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二水管19上,第一滤网桶22的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20,第一齿轮20通过轴承套接在第一滤网桶22的外壁上,第一齿轮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设于第一滤网桶22上的第二滤网桶23,第一滤网桶22和第二滤网桶23用于过滤水中大颗粒垃圾,防止垃圾进入水泵17,避免造成水泵17堵塞损坏;浮板4上设有用于为第一传动件24和第一齿轮20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8和设于第二电机28输出端的第二转动杆27;第二转动杆27贯穿浮板4,第二转动杆27通过轴承与浮板4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27与第二电机28传动连接,第二电机28固定在浮板4上,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杆27顶端固定连接,通过浮板4来支撑水泵17始终漂浮在水面,第二转动杆27上固定有第二传动件25,第二传动件25与第一传动件24通过传动带26传动连接,第二转动杆27的底端固定有第二齿轮21,第二齿轮21与第一齿轮20之间啮合连接;第二电机28通过第二转动杆27共同带动第一滤网桶22和第二滤网桶23转动,且第一滤网桶22和第二滤网桶23转动方向相反;通过第一滤网桶22、第二滤网桶23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第一滤网桶22和第二滤网桶23内的垃圾甩出,防止垃圾堵塞,提高排水效率。
滑动槽13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导管14,导管14的底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滑动槽13内的槽底,浮板4的两端分别置于滑动槽13内并与导管14上、下滑动连接;通过导管14来防止浮板4在滑动槽13内上、下滑动时出现偏移现象。
浮板4包括呈矩形结构的板体,以及分别位于板体两端部且呈对称状布置的滑动部,板体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二转动杆27、第二水管19相适配的安装孔,滑动部呈T型结构,且T型结构的竖部与板体一体成型,T型结构的横部可滑动式的安装于滑动槽13内,且其横部上开设有与导管14相适配的通孔。
第一传动件24和第二传动件25分别采用与其相对应的皮带轮或链条轮,传动带26采用分别与第一传动件24和第二传动件25相适配的皮带或链条;链轮以及链条的结构设置能够提高传动的力度以及稳定性,防止由于水而产生的打滑现象。
顶板2两端的底部分别间隔设有支撑柱1,支撑柱1的长度大于连接柱3的长度,支撑柱1分别垂直于顶板2且彼此之间相互平行,支撑柱1分别设于连接柱3的外侧面。
顶板2和支撑柱1分别呈长方体,顶板2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内部槽15,支撑柱1内分别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内部槽16,第一内部槽15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6,第一转动杆6的两端部上分别安装有轴承,第一转动杆6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内部槽15内,第一转动杆6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锥齿轮8,第一转动杆6上传动连接有固定于顶板2一端部上的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输出端与第一转动杆6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内部槽16内上、下可滑动式安装有U型块9,U型块9的两端部分别贯穿支撑柱1的底部,U型块9两端部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地锥10,第二内部槽16的槽底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依次贯穿U型块9、支撑柱1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内部槽15内,且螺纹杆5、U型块9之间螺纹连接,螺纹杆5、支撑柱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纹杆5的顶端固定有与第二锥齿轮8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7;通过地锥10来固定支撑柱1,通过设置可以收起的地锥10,使用时放下,来固定,不需要时收起,方便摆放,便于支撑水泵17。
第一滤网桶22的直径与第二滤网桶23的内径相适配,且第一滤网桶22与第二滤网桶23贴合设置,第一滤网桶22和第二滤网桶23上的滤网孔径相一致;第二滤网桶23的内壁与第一滤网桶22的外壁相贴合,让第二滤网桶23的内壁与第一滤网桶22的外壁相接触摩擦来清理由于离心力产生在第一滤网桶22外壁的垃圾。
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首先通过第一电机11带动第一转动杆6转动,第一转动杆6通过第一锥齿轮7与第二锥齿轮8的啮合连接,来带动螺纹杆5转动,从而带动U型块9上下移动,当向下移动时,让U型块9带动地锥10扎进基坑下面,进而固定好支撑柱1,将水泵17与第一水管18与第二水管19连接好,通过第二电机28带动第二转动杆27转动,第二转动杆27带动第二传动件25转动,第二传动件25通过传动带26带动第一传动件2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滤网桶22转动,同时第二转动杆27也带动第二齿轮21转动,第二齿轮21通过与第一齿轮20啮合连接,带动第二滤网桶23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一滤网桶22与第二滤网桶23转向相反,将第一滤网桶22与第二滤网桶23放入水中,由于滤网将大部分大颗粒垃圾挡在外面,水泵17将水抽到第一滤网桶22与第二滤网桶23的内部,通过第一滤网桶22转动产生离心力将小的垃圾甩至第一滤网桶22的外壁,通过第二滤网桶23的转动与第一滤网桶22的外壁相摩擦,加上水的冲击力,可以起到清理第一滤网桶22外壁上的垃圾,起到清洁效果,将第一滤网桶22与第二滤网桶23上的滤网孔设置大小一样,在隔离大垃圾的同时又能隔离小颗粒的垃圾,防止垃圾进入水泵17,保护水泵17不受损坏,增大排水速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浮板4漂浮的原理来承载水泵17的重量,使水泵17在排水的同时,并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变化,进而使水泵17始终处于排水状态;通过设置第一滤网桶22与第二滤网桶23来隔离杂物,防止杂物进入水泵17造成水泵17损坏,通过设置第一滤网桶22与第二滤网桶23转动产生离心力来隔离小垃圾;解决了人工排水需要大量劳动力、水泵17排水时灰尘杂物以及建筑废料堵住水泵17,造成水泵17的损坏,给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危险的技术问题。

Claims (7)

1.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的顶板以及分别间隔设于顶板两端底部的连接柱,连接柱分别垂直于顶板且彼此之间相互平行,连接柱彼此相对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上、下可滑动式的安装有浮板,浮板上设有将浮板贯穿的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顶端连接有固定于浮板上顶面上的水泵,顶板的一侧面上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下滑动连接有将固定块贯穿的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与水泵相连通,第二水管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二水管相连通的第一滤网桶,第一滤网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套设于第二水管外壁并与第二水管转动连接,第一滤网桶的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轴承套接在第一滤网桶外壁上,第一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桶;浮板上设有用于为第一传动件和第一齿轮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设于第二电机输出端的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设有第二传动件和第二齿轮,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啮合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动杆共同带动第一滤网桶和第二滤网桶转动,使第一滤网桶和第二滤网桶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槽内分别转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导管,浮板的两端分别置于滑动槽内并与导管上、下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浮板包括呈矩形结构的板体,以及分别位于板体两端部且呈对称状布置的滑动部,板体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二转动杆、第二水管相适配的安装孔,滑动部呈T型结构,且T型结构的竖部与板体一体成型,T型结构的横部可滑动式的安装于滑动槽内,且其横部上开设有与导管相适配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分别采用与其相对应的皮带轮或链条轮,传动带采用分别与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相适配的皮带或链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两端的底部分别间隔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长度大于连接柱的长度,支撑柱分别垂直于顶板且彼此之间相互平行,支撑柱分别设于连接柱的外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和支撑柱分别呈长方体,顶板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内部槽,支撑柱内分别开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二内部槽,第一内部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二锥齿轮,第一转动杆上传动连接有固定于顶板一端部上的第一电机,第二内部槽内上、下可滑动式安装有U型块,U型块的两端部分别贯穿支撑柱的底部,U型块两端部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地锥,第二内部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依次贯穿U型块、支撑柱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内部槽内,且螺纹杆、U型块之间螺纹连接,螺纹杆、支撑柱之间转动连接,螺纹杆的顶端固定有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滤网桶的直径与第二滤网桶的内径相适配,且第一滤网桶与第二滤网桶贴合设置,第一滤网桶和第二滤网桶上的滤网孔径相一致。
CN202221394627.6U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Active CN217537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4627.6U CN217537232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4627.6U CN217537232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7232U true CN217537232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42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94627.6U Active CN217537232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7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30528U (zh) 一种市政水利用道路积水排水装置
CN214784321U (zh) 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施工清淤装置
CN112546729A (zh) 一种海绵城市下水道用的泥沙清理装置
CN104746475A (zh) 一种利用风力潮汐发电蓄水引流处理河道污水装置及方法
CN217537232U (zh)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KR100763800B1 (ko) 오염된 수질을 깨끗한 물로 정화시켜주는 시스템과결합하여 오염된 수질을 정화시키는 친환경공법
CN212001378U (zh) 一种室外雨水收集装置
CN210887414U (zh)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CN213233480U (zh) 一种基坑开挖用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2227323B (zh) 一种用于桥梁建设用具有清洁结构的河道排污装置
CN210459493U (zh) 一种给排水工程排污装置
CN210946743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阻塞式拦污栅
CN108677900B (zh) 一种能自动随水位升降的拦污清污装置
CN112554273A (zh) 一种生态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搭建方法
CN219011151U (zh) 一种清污栅栏
CN217569817U (zh) 一种不易堵塞的桩孔泥渣清理装置
CN110180255A (zh) 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9931032U (zh) 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施工排水结构
CN212104442U (zh) 一种排水管道用防堵塞装置
CN219298377U (zh) 一种建筑给排水装置
CN219653624U (zh) 一种防污水回流的排水设备
CN217840229U (zh) 一种地面浅层滞水收集装置
CN2103420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3772794U (zh) 一种土木工程道路排水装置
CN217982714U (zh) 一种矿山现场安全警示用展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