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7414U -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87414U CN210887414U CN201921634446.4U CN201921634446U CN210887414U CN 210887414 U CN210887414 U CN 210887414U CN 201921634446 U CN201921634446 U CN 201921634446U CN 210887414 U CN210887414 U CN 2108874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atch basin
- drinking
- collection system
-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485 co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group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应用在海绵城市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含开设在道路与绿化带之间的蓄水槽,蓄水槽内放置有与蓄水槽相匹配的蓄水管道,蓄水槽的开口处开设有第一沉槽,第一沉槽内沿蓄水管道长度方向均匀架设有若干与第一沉槽相匹配的透水砖,若干透水砖之间相互抵紧,蓄水管道的底部设有潜水泵,绿化带上设有抽水管,抽水管与潜水泵相连通,抽水管上装设有若干喷头。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是:下雨时可对雨水进行蓄水、净水操作且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公告号CN205399639U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导水装置,包括蓄水槽、导水管和排水装置,蓄水槽上方设有盖板,盖板与蓄水槽的槽壁之间设有用于流入雨水的入水口,导水管顶端连通至蓄水槽的底部,导水管底端与排水装置相连接,排水装置呈圆盘状结构,排水装置的边缘处设有圆形的排水口。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这种导水装置只具有对雨水进行蓄水的功能,并不具有净水和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优点是:下雨时可对雨水进行蓄水、净水操作且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包含开设在道路与绿化带之间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放置有与蓄水槽相匹配的蓄水管道,所述蓄水槽的开口处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内沿蓄水管道长度方向均匀架设有若干与第一沉槽相匹配的透水砖,若干所述透水砖之间相互抵紧,所述蓄水管道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绿化带上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与潜水泵相连通,所述抽水管上装设有若干喷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道路上的雨水可以透过若干透水砖流入到蓄水管道内,蓄水管道可对雨水进行收集,达到了蓄水的效果;雨水透过透水砖流入蓄水管道时,透水砖对雨水起到过滤的作用,雨水中混杂的杂物难以透过透水砖进入到蓄水管道内,达到了净水的效果;当绿化带的植物需要浇水时,抽水泵启动可将蓄水管道内储存的雨水抽出,通过抽水管上的若干喷头喷洒到绿化带上,给绿化带的植物浇水,达到了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效果;因此,该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在下雨时对雨水进行蓄水、净水操作且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管道内设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抵紧且固定连接在蓄水管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加强了蓄水管道自身的结构强度,减少了蓄水管道在道路地面的应力作用下挤压变形,影响蓄水管道蓄水效果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潜水泵与抽水管之间设有软管,所述抽水管通过软管与潜水泵相连通,所述潜水泵上设有吊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吊钩勾住潜水泵上的吊环将潜水泵从蓄水管道内拉出,与潜水泵相互连接的软管会随着潜水泵被拉起,软管的设置使得潜水泵可以被拉出,以便于对潜水泵进行检修或维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槽远离绿化带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集水井,所述集水井通过连通管与蓄水管道相连通,所述集水井的开口处开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沉槽内架设有与第二沉槽相匹配的井盖,所述井盖上开设有若干集水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道路上的雨水可以通过井盖上的若干集水孔流入到集水井内,继而通过连通管流入到蓄水管道内;集水井的设置进一步加快了蓄水管道的蓄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沉槽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架设有用于封闭集水井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朝向井盖的端面上设有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对流入集水井的雨水起到过滤的效果,使得雨水内混杂的杂物难以进入到集水井,减少了雨水中的杂物进入到集水井内,导致连通管堵塞,影响蓄水效果的可能;同时,工作人员可定期将井盖打开,之后通过把手将过滤网从环形槽内提出,以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井的底部设有沉淀盒,所述沉淀盒的外侧壁与集水井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连通管与集水井的连接口位于沉淀盒的上方,所述沉淀盒与过滤网之间连接有固定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流入到集水井后,会在集水井内进行沉淀,水中混杂的泥沙受自身重力影响会落到沉淀盒内,沉淀盒上方的清水会随着连通管流入到蓄水管道内;沉淀盒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集水井对雨水的净化效果;同时,工作人员将过滤网从环形槽内提出时,在固定杆的作用下,沉淀盒会被一同提出,以便于对沉淀盒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盒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转动槽,若干所述转动槽内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部分延伸出转动槽且抵紧在集水井的内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沉淀盒向上提出时,滚轮会随着沉淀盒的上升抵紧在集水井的内壁上滚动,从而减小了沉淀盒与集水井之间的摩擦阻力,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较为省力的将沉淀盒从集水井内提出,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盒沿外周缘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远离沉淀盒的一端抵紧在集水井的内壁上,若干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环形挡板的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挡板的设置使得雨水难以流到若干滚轮处,起到保护滚轮的效果,减少了雨水中的泥沙随着雨水流动到滚轮处,导致滚轮被泥沙堵塞难以转动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该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在下雨时对雨水进行蓄水、净水操作且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集水井的设置进一步加快了蓄水管道的蓄水效率;
3.过滤网和沉淀盒的设置加强了集水井对雨水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转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道路;2、绿化带;3、蓄水槽;4、蓄水管道;5、第一沉槽;6、透水砖;7、潜水泵;8、抽水管;9、喷头;10、支撑柱;11、软管;12、吊环;13、集水井;14、连通管;15、第二沉槽;16、井盖;17、集水孔;18、环形槽;19、过滤网;20、把手;21、沉淀盒;22、固定杆;23、转动槽;24、滚轮;25、环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如图1,包含开设在道路1与绿化带2之间的蓄水槽3,蓄水槽3内放置有与蓄水槽3相匹配的蓄水管道4,蓄水槽3的开口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沉槽5,第一沉槽5的底面与蓄水管道4的上端面相互齐平,第一沉槽5内架设有若干长度与第一沉槽5的宽度相一致的透水砖6,相邻的两个透水砖6之间相互接触,蓄水管道4的开口被若干透水砖6封闭。因此,雨天时,落到道路1上的雨水可以通过若干透水砖6流入到蓄水管道4内,透水砖6对雨水起到初级净化的效果;雨水被储存在蓄水管道4内且蓄水管道4被透水砖6封闭水分难以蒸发,起到了对雨水进行储存的效果。
如图1和图2,绿化带2上沿长度方向装设有抽水管8,抽水管8为硬质PVC管道,抽水管8上沿长度方向均匀连通有若干喷头9,蓄水管道4的底部放置有潜水泵7,潜水泵7通过软管11与抽水管8相连通,软管11为内径与抽水管8相同的塑料软管11,软管11整体位于蓄水管道4内且长度大于蓄水管道4的深度。潜水泵7启动时可以将蓄水管道4内储存的雨水抽出,雨水通过软管11流动到抽水管8内继而通过若干喷头9喷洒到绿化带2上,对绿化带2上的植物进行灌溉,达到了将蓄水管道4内储存的雨水释放并加以合理利用的效果;因此,该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在下雨时对雨水进行蓄水、净水操作且需要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如图2,蓄水管道4内设有若干长度与蓄水管道4的宽度相匹配的圆柱形支撑柱10,支撑柱10沿水平方向放置且两端分别固定焊接在蓄水管道4的内壁上。两个相邻支撑柱10之间的间距大于潜水泵7的长度,潜水泵7位于若干支撑柱10的下方且朝向支撑柱10的端面上固设有吊环12。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将潜水泵7上方的透水砖6从第一沉槽5内取出,通过使用吊钩勾住吊环12的方式将潜水泵7拉出,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对潜水泵7进行维护会检修;支撑柱10起到了加固蓄水管道4的作用,减少了道路1受到路面上车辆的挤压后,沿水平方向的应力抵紧在蓄水管道4靠近道路1一侧的内壁上,导致蓄水管道4受力变形影响蓄水效果的可能。
如图1和图2,道路1上还开设有若干集水井13,蓄水管道4位于绿化带2与集水井13之间,蓄水管道4的深度要大于集水井13的深度,集水井13与蓄水管道4之间通过连通管14相互连通,连通管14位于蓄水管道4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集水井13的开口处开设有第二沉槽15,第二沉槽15内架设有与第二沉槽15大小相匹配的井盖16,井盖16的上表面与道路1齐平,井盖16上开设有若干长条状的集水孔17。因此,下雨时,落到道路1上的雨水可以通过井盖16上的若干集水孔17流入到集水井13内,之后通过连通管14汇流到蓄水管道4内,从而进一步加快了蓄水管道4的集水效率,减少了雨水堆积在堵路上难以及时排出的可能。
如图2,第二沉槽15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18,环形槽18内架设有与环形槽18相匹配的不锈钢过滤网19,过滤网19上固设有把手20,把手20位于过滤网19与井盖16之间;集水井13的底部放置有外周缘与集水井13的内壁相匹配的沉淀盒21,沉淀盒21通过固定杆22与过滤网19相连接,固定杆22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焊接在沉淀盒21和过滤网19上,连通管14位于集水井13的一端位于沉淀盒21的上方。因此,落入到集水井13内的雨水会被过滤网19过滤,使得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物难以进入到集水井13内,进入集水井13内的雨水会在沉淀盒21内进行沉淀,沉淀盒21上方的雨水会沿着倾斜设置的连通管14流入到蓄水管道4内进行储存;过滤网19和沉淀盒21的设置起到了对雨水进行净化的效果,减少了连通管14堵塞影响集水井13集水效率的可能;同时,工作人员可定期将井盖16打开,通过过滤网19上的两个把手20将过滤网19和沉淀盒21一同拉出,以便于对过滤网19和沉淀盒21进行定期的清理或更换。
如图2和图3,沉淀盒21的外周缘上均匀开设有四个转动槽23,转动槽23的深度小于沉淀盒21的壁厚,四个转动槽23内分别转动连接有部分延伸出转动槽23的滚轮24,四个滚轮24分别抵紧在集水井13的内壁上;滚轮24的设置减小了沉淀盒21向上移动时与集水井13之间的摩擦阻力,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较为省力的将过滤网19和沉淀盒21从集水井13内拉出。沉淀盒21上沿外周缘还固定粘接有环形挡板25,环形挡板25由橡胶制成且上表面与沉淀盒21的上端面相互齐平,环形挡板25远离沉淀盒21的一端抵紧在集水井13的内壁上。环形挡板25的设置起到了将雨水与环形挡板25下方的滚轮24相互隔离的效果,减少了未经沉淀的雨水堆积在滚轮24处,雨水中混杂的泥沙导致滚轮24难以转动的可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下雨时,蓄水管道4可以通过透水砖6和集水井13同时对道路1上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储存;透水砖6以及集水井13内的过滤网19和沉淀盒21起到对雨水进行净化的效果,使得蓄水管道4内储存的雨水中杂物含量较低;潜水泵7启动可将蓄水管道4内的雨水抽出对绿化带2进行灌溉,从而达到了对雨水进行蓄水、净水操作且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开设在道路(1)与绿化带(2)之间的蓄水槽(3),所述蓄水槽(3)内放置有与蓄水槽(3)相匹配的蓄水管道(4),所述蓄水槽(3)的开口处开设有第一沉槽(5),所述第一沉槽(5)内沿蓄水管道(4)长度方向均匀架设有若干与第一沉槽(5)相匹配的透水砖(6),若干所述透水砖(6)之间相互抵紧,所述蓄水管道(4)的底部设有潜水泵(7),所述绿化带(2)上设有抽水管(8),所述抽水管(8)与潜水泵(7)相连通,所述抽水管(8)上装设有若干喷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管道(4)内设有若干支撑柱(10),若干所述支撑柱(10)的两端分别抵紧且固定连接在蓄水管道(4)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7)与抽水管(8)之间设有软管(11),所述抽水管(8)通过软管(11)与潜水泵(7)相连通,所述潜水泵(7)上设有吊环(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3)远离绿化带(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集水井(13),所述集水井(13)通过连通管(14)与蓄水管道(4)相连通,所述集水井(13)的开口处开设有第二沉槽(15),所述第二沉槽(15)内架设有与第二沉槽(15)相匹配的井盖(16),所述井盖(16)上开设有若干集水孔(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槽(15)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18),所述环形槽(18)内架设有用于封闭集水井(13)的过滤网(19),所述过滤网(19)朝向井盖(16)的端面上设有把手(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3)的底部设有沉淀盒(21),所述沉淀盒(21)的外侧壁与集水井(13)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连通管(14)与集水井(13)的连接口位于沉淀盒(21)的上方,所述沉淀盒(21)与过滤网(19)之间连接有固定杆(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盒(21)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转动槽(23),若干所述转动槽(23)内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24),所述滚轮(24)部分延伸出转动槽(23)且抵紧在集水井(13)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盒(21)沿外周缘设有环形挡板(25),所述环形挡板(25)远离沉淀盒(21)的一端抵紧在集水井(13)的内壁上,若干所述滚轮(24)位于所述环形挡板(25)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34446.4U CN210887414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34446.4U CN210887414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87414U true CN210887414U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312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3444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87414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8741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37893A (zh) * | 2020-08-19 | 2020-10-30 | 江苏瑞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园林自动灌溉装置 |
CN112554311A (zh) * | 2020-12-09 | 2021-03-26 | 安徽瀚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
-
2019
- 2019-09-27 CN CN201921634446.4U patent/CN21088741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37893A (zh) * | 2020-08-19 | 2020-10-30 | 江苏瑞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园林自动灌溉装置 |
CN112554311A (zh) * | 2020-12-09 | 2021-03-26 | 安徽瀚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
CN112554311B (zh) * | 2020-12-09 | 2022-02-22 | 安徽瀚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36879U (zh) | 高架桥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系统装置 | |
CN209585257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系统 | |
CN108661150A (zh) | 一种风景园林中的雨水蓄集装置 | |
CN113266110B (zh) |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887414U (zh) |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2380513U (zh) | 一种雨水弃流池 | |
KR101574644B1 (ko) | 이물질이 함유된 초기빗물을 배제한 우수 집수장치 | |
CN204530842U (zh) | 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5822437U (zh) | 一种深基坑雨水调蓄池 | |
CN109479676A (zh) | 一种利用雨水循环系统用于屋顶花园浇灌用的方法 | |
CN207775977U (zh) | 新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及循环用水系统 | |
CN204112476U (zh) | 分流式弃流过滤装置 | |
CN111622037B (zh) |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 |
CN213245877U (zh) | 一种海绵城市路边绿化带 | |
CN206385597U (zh) |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 |
CN211897679U (zh) |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道路系统 | |
CN210767166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 | |
CN218323073U (zh) | 一种路面雨水处理系统 | |
CN208472920U (zh)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综合系统 | |
CN207109711U (zh) | 一种全自动道路清洁系统 | |
CN215211452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 | |
CN206722465U (zh) |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 |
CN206483238U (zh) | 一种用于生态园林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过滤结构 | |
CN210031499U (zh) |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 |
CN114319506A (zh) | 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再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