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1187U -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1187U
CN217531187U CN202221452838.0U CN202221452838U CN217531187U CN 217531187 U CN217531187 U CN 217531187U CN 202221452838 U CN202221452838 U CN 202221452838U CN 217531187 U CN217531187 U CN 217531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lead screw
rod
modeling
slid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528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天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ero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ero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ero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ero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528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1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1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1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包括建模平台、第一丝杆滑动模组、第二丝杆滑动模组、第三丝杆滑动模组、3D打印机构和支撑夹紧机构,其中:建模平台的一端设置有料筒安装槽;第一丝杆滑动模组横向设置于建模平台后侧壁,且其滑块上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第二丝杆滑动模组;第二丝杆滑动模组的滑块与横向布置的第三丝杆滑动模组连接;3D打印机构设置于第三丝杆滑动模组的滑块上,其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打印喷头,打印喷头通过软管连接料筒安装槽内安装的储料筒。本实用新型可使喷头随意移动至建模平台上预设位置,从而实现了建模方便的目的;且可将建模平台固定夹紧在现场的墙体或地面上,使用灵活方便、快捷,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模型,用来观察工程的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目前建筑模型的建立普遍采用建筑沙盘,建筑沙盘是以微缩实体的方式来表示建筑艺术的、无论是单体的造型、还是群体的组合都是如实地表达建筑思想的构造,将建筑师的意图转化成具体的形象。
但现有的建筑模型普遍采用多个小模型拼装构成,无法精准地体现二维的建筑设计,且当设计人员为毛坯房进行装饰设计时,由于毛坯房内通常为空旷状态,使得设计人员携带的建模设备在室内不便使用,费时费力,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包括建模平台、第一丝杆滑动模组、第二丝杆滑动模组、第三丝杆滑动模组、3D打印机构和支撑夹紧机构,其中:
所述建模平台的一端设置有料筒安装槽,底部设置有用于装配支撑夹紧机构的夹持安装槽、第一收纳槽和至少一个第二收纳槽;
所述第一丝杆滑动模组横向设置于所述建模平台后侧壁,且其滑块上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所述第二丝杆滑动模组;所述第二丝杆滑动模组的滑块与横向布置的所述第三丝杆滑动模组连接;
所述3D打印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丝杆滑动模组的滑块上,其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料筒安装槽内安装的储料筒。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上,所述第二丝杆滑动模组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套筒,所述第三丝杆滑动模组一端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可伸缩嵌设于所述限位套筒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上,所述料筒安装槽内装设有若干所述储料筒,且若干所述储料筒分别通过软管一一连通对应的所述打印喷头。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上,所述支撑夹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安装槽的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螺杆伸缩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可翻转收缩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内,且所述第二夹持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螺杆伸缩机构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上,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销轴、第一夹持杆、第一缓冲垫和第一支撑杆,其中:
所述第一销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中空的固定套可活动所述夹持安装槽的底部;
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其上端以底端的所述第一销轴为铰接点,翻转收缩于所述第一收纳槽内;
所述第一缓冲垫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下端可伸缩套设有第一支撑杆。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上,所述第一夹持件还包括第一压缩弹簧和限位凸起,其中:
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杆一侧与固定套之间的所述第一销轴上;
所述限位凸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另一侧的侧壁上,且其相对固定套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上,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滑块、第二夹持杆、第二缓冲垫和第二支撑杆和第二销轴,其中:
所述滑块螺纹套设于所述螺杆伸缩机构的螺杆上,且其两侧的限位条可滑动嵌设于所述夹持安装槽两侧壁滑槽内;
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底端通过第二销轴可翻转设置于所述滑块一端的槽孔内,且其上端以第二销轴为铰接点,翻转收缩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内;
所述第二缓冲垫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二夹持杆的下端可伸缩套设有第二支撑杆。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上,所述第二夹持件还包括第二压缩弹簧和限位挡边,其中:
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杆一侧的所述第二销轴上;
所述限位挡边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另一侧的所述槽孔外端内壁,且顶端设置为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上,所述螺杆伸缩机构包括螺杆和旋转手轮,其中:
所述螺杆的前后端为光杆结构,其前后端份分别通过轴承座活动设置于所述夹持安装槽内,且其前端设置有所述旋转手轮;
所述螺杆的中部为螺纹结构,其上螺纹套设有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滑块,以带动所述滑块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上,还包括外设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杆滑动模组、第二丝杆滑动模组、第三丝杆滑动模组的伺服电机以及与所述3D打印机构内的电磁阀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丝杆滑动模组、第二丝杆滑动模组、第三丝杆滑动模组控制3D打印机构分别进行左右、上下、前后移动,从而会使喷头随意移动至建模平台上预设位置,从而实现了建模方便的目的;且通过可伸缩夹紧的支撑夹紧机构实现对建模平台的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在毛坯建筑内,将建模平台固定夹紧在现场的墙体上,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毛坯墙体,且也可以利用四根支撑杆将建模平台架设在地面上,使用灵活方便、快捷,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建模平台,101-料筒安装槽,102-夹持安装槽,103-第一收纳槽,104-第二收纳槽;200-第一丝杆滑动模组;300-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1-限位套筒;400-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1-限位杆;500-3D打印机构,501-打印喷头;
600-支撑夹紧机构,610-第一夹持件,611-第一销轴,612-第一夹持杆,613-第一缓冲垫,614-第一支撑杆,615-第一压缩弹簧,616-限位凸起,617限位凹槽;620-第二夹持件,621-滑块,622-第二夹持杆,623-第二缓冲垫,624-第二支撑杆,625-槽孔,626-第二销轴,627-第二压缩弹簧;630-螺杆伸缩机构,631-螺杆,632-旋转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提供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该3D建模装置主要包括建模平台100、第一丝杆滑动模组200、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3D打印机构500和支撑夹紧机构600。
具体地,所述建模平台100的一端设置有料筒安装槽101,料筒安装槽101用于安放内装有打印材料的储料筒。所述建模平台10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装配支撑夹紧机构600的夹持安装槽102、第一收纳槽103和至少一个第二收纳槽104。根据需要,所述料筒安装槽101内装设有若干所述储料筒,且若干所述储料筒分别通过软管一一连通对应的所述打印喷头601。
所述第一丝杆滑动模组200横向设置于所述建模平台100后侧壁,且其滑块上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所述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所述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的滑块与横向布置的所述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连接。通过第一丝杆滑动模组200、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控制3D打印机构500分别进行左右、上下、前后移动,从而会使喷头随意移动至建模平台上预设位置,从而实现了建模方便的目的。
所述3D打印机构500设置于所述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的滑块上,其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打印喷头601,所述打印喷头601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料筒安装槽101内安装的储料筒。所述3D打印机构500采用目前常规的3D打印机,如采用MJ 3D打印机,储料筒作为3D打印机的材料容器,通过3D打印机构500将储料筒内的打印材料挤出,以达到建模的目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套筒301,所述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一端设置有限位杆401,所述限位杆401可伸缩嵌设于所述限位套筒301内。所述限位套筒301和限位杆401的装配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3D打印的精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夹紧机构600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安装槽102的第一夹持件610、第二夹持件620和螺杆伸缩机构630。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610和第二夹持件620可翻转收缩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纳槽103和第二收纳槽104内,且所述第二夹持件620滑动设置于所述螺杆伸缩机构630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610。由第一夹持件610、第二夹持件620和螺杆伸缩机构630形成可活动翻转且能够调节间距地夹持固定结构。
具体地,如图5和士6所示,所述第一夹持件610主要包括第一销轴611、第一夹持杆612、第一缓冲垫613和第一支撑杆614,其中:所述第一销轴611的两端分别通过中空的固定套可活动所述夹持安装槽102的底部;所述第一夹持杆61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611,其上端以底端的所述第一销轴611为铰接点,翻转收缩于所述第一收纳槽103内;所述第一缓冲垫613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612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夹持杆612的下端可伸缩套设有第一支撑杆614。
为避免第一夹持杆612在翻转竖立后左右晃动的问题,所述第一夹持件610还包括第一压缩弹簧615和限位凸起616,其中: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15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杆612一侧与固定套之间的所述第一销轴611上;所述限位凸起616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612另一侧的侧壁上,且其相对固定套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616相配合的限位凹槽617。
使用时,当手动将第一夹持杆612从第一收纳槽103向上翻转至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杆612外侧壁的限位凸起616完全对准限位凹槽617。与此同时,第一夹持杆612在另一侧第一压缩弹簧615的作用下将第一夹持杆612及其上的限位凸起616推入限位凹槽617内,从而实现对第一夹持杆612的限位,防止第一夹持杆612左右晃动。当在使用完成后,手动将第一夹持杆612向内侧移动,以压缩第一压缩弹簧615,使得限位凸起616从限位凹槽617移出,然后手动向内侧翻转收入第一收纳槽103内。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夹持件620主要包括滑块621、第二夹持杆622、第二缓冲垫623和第二支撑杆624和第二销轴626,其中:所述滑块621螺纹套设于所述螺杆伸缩机构630的螺杆631上,且其两侧的限位条可滑动嵌设于所述夹持安装槽102两侧壁滑槽内;所述第二夹持杆622的底端通过第二销轴626可翻转设置于所述滑块621一端的槽孔625内,且其上端以第二销轴626为铰接点,翻转收缩于所述第二收纳槽104内;所述第二缓冲垫623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622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二夹持杆622的下端可伸缩套设有第二支撑杆624。
为避免第二夹持件620在翻转竖立后左右晃动的问题,所述第二夹持件620还包括第二压缩弹簧627和限位挡边,其中: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27套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杆622一侧的所述第二销轴626上;所述限位挡边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622另一侧的所述槽孔625外端内壁,且顶端设置为倾斜的斜面。
使用时,所述第二夹持杆622外侧壁在限位挡边侧壁进行翻转滑动,并直至第二夹持杆622完全直立后位于限位挡边内侧。与此同时,第二夹持杆622在另一侧第二压缩弹簧627的作用下将第二夹持杆622推入限位挡边内侧形成的限位槽内,从而实现对第二夹持杆622的限位,防止第二夹持杆622左右晃动。当在使用完成后,手动将第二夹持杆622向外侧移动,以压缩第二压缩弹簧627,使得第二夹持杆622从限位挡边内侧的限位槽移出,然后手动向内侧翻转收入第二收纳槽104内。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作为调节控制第二夹持杆622前后移动的伸缩结构,所述螺杆伸缩机构630主要包括螺杆631和旋转手轮632,其中:所述螺杆631的前后端为光杆结构,其前后端份分别通过轴承座活动设置于所述夹持安装槽102内,且其前端设置有所述旋转手轮632;所述螺杆631的中部为螺纹结构,其上螺纹套设有所述第二夹持件620的滑块621,以带动所述滑块621前后移动。通过手动转动旋转手轮632,可带动螺杆631转动,从而带动其上的滑块621前后移动,实现调节第二夹持件620与第一夹持杆612间距的目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该3D建模装置的自动化控制,该3D建模装置还包括外设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杆滑动模组200、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的伺服电机以及与所述3D打印机构500内的电磁阀电连接。通过电磁阀自动控制3D打印机构500喷射材料。通过第一丝杆滑动模组200、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控制3D打印机构500进行三维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3D建模装置可控制3D打印机构分别进行左右、上下、前后移动,从而会使喷头随意移动至建模平台上预设位置,从而实现了建模方便的目的;且通过可将建模平台固定夹紧在现场的墙体上,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毛坯墙体,根据现场需要也可以利用四根支撑杆将建模平台架设在地面上,使用灵活方便、快捷,实用性好。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建模平台(100)、第一丝杆滑动模组(200)、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3D打印机构(500)和支撑夹紧机构(600),其中:
所述建模平台(100)的一端设置有料筒安装槽(101),底部设置有用于装配支撑夹紧机构(600)的夹持安装槽(102)、第一收纳槽(103)和至少一个第二收纳槽(104);
所述第一丝杆滑动模组(200)横向设置于所述建模平台(100)后侧壁,且其滑块上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所述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所述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的滑块与横向布置的所述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连接;
所述3D打印机构(500)设置于所述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的滑块上,其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打印喷头(601),所述打印喷头(601)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料筒安装槽(101)内安装的储料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套筒(301),所述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一端设置有限位杆(401),所述限位杆(401)可伸缩嵌设于所述限位套筒(3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安装槽(101)内装设有若干所述储料筒,且若干所述储料筒分别通过软管一一连通对应的所述打印喷头(6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夹紧机构(600)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安装槽(102)的第一夹持件(610)、第二夹持件(620)和螺杆伸缩机构(630),其中:
所述第一夹持件(610)和第二夹持件(620)可翻转收缩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纳槽(103)和第二收纳槽(104)内,且所述第二夹持件(620)滑动设置于所述螺杆伸缩机构(630)上,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6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610)包括第一销轴(611)、第一夹持杆(612)、第一缓冲垫(613)和第一支撑杆(614),其中:
所述第一销轴(611)的两端分别通过中空的固定套可活动所述夹持安装槽(102)的底部;
所述第一夹持杆(61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611),其上端以底端的所述第一销轴(611)为铰接点,翻转收缩于所述第一收纳槽(103)内;
所述第一缓冲垫(613)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612)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夹持杆(612)的下端可伸缩套设有第一支撑杆(6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610)还包括第一压缩弹簧(615)和限位凸起(616),其中:
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15)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杆(612)一侧与固定套之间的所述第一销轴(611)上;
所述限位凸起(616)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杆(612)另一侧的侧壁上,且其相对固定套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616)相配合的限位凹槽(61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620)包括滑块(621)、第二夹持杆(622)、第二缓冲垫(623)和第二支撑杆(624)和第二销轴(626),其中:
所述滑块(621)螺纹套设于所述螺杆伸缩机构(630)的螺杆(631)上,且其两侧的限位条可滑动嵌设于所述夹持安装槽(102)两侧壁滑槽内;
所述第二夹持杆(622)的底端通过第二销轴(626)可翻转设置于所述滑块(621)一端的槽孔(625)内,且其上端以第二销轴(626)为铰接点,翻转收缩于所述第二收纳槽(104)内;
所述第二缓冲垫(623)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622)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二夹持杆(622)的下端可伸缩套设有第二支撑杆(6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620)还包括第二压缩弹簧(627)和限位挡边,其中:
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27)套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杆(622)一侧的所述第二销轴(626)上;
所述限位挡边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杆(622)另一侧的所述槽孔(625)外端内壁,且顶端设置为倾斜的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伸缩机构(630)包括螺杆(631)和旋转手轮(632),其中:
所述螺杆(631)的前后端为光杆结构,其前后端份分别通过轴承座活动设置于所述夹持安装槽(102)内,且其前端设置有所述旋转手轮(632);
所述螺杆(631)的中部为螺纹结构,其上螺纹套设有所述第二夹持件(620)的滑块(621),以带动所述滑块(621)前后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设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杆滑动模组(200)、第二丝杆滑动模组(300)、第三丝杆滑动模组(400)的伺服电机以及与所述3D打印机构(500)内的电磁阀电连接。
CN202221452838.0U 2022-06-12 2022-06-12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 Active CN217531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2838.0U CN217531187U (zh) 2022-06-12 2022-06-12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2838.0U CN217531187U (zh) 2022-06-12 2022-06-12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1187U true CN217531187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4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52838.0U Active CN217531187U (zh) 2022-06-12 2022-06-12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1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6043B (zh) 定位机构及采用该定位机构的uav基站
US7814937B2 (en) Deployable contour crafting
CN105173100A (zh) 一种无人机云台及无人机
CN217531187U (zh)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3d建模装置
CN21213002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支架
CN116490429A (zh) 起降平台、无人机、起降系统、收纳装置和起降控制方法
CN109732922B (zh) 一种改进的扩展式3d打印装置
CN208842113U (zh) 一种板材表面花纹雕刻设备
CN204773637U (zh) 一种利用3d打印笔的3d打印装置
CN107632021B (zh) 便携组合式半自动连续精准化拍摄辅助平台及使用方法
CN218273793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仿真模型制作辅助装置
CN217318219U (zh) 一种雨伞加工用塑料把手打孔设备
JP3000901B2 (ja) 高所作業構台
CN212764809U (zh) 一种地板加工用3d打印装置
CN218094978U (zh) 一种单桅升降式支撑工装
CN209904403U (zh) 一种美术写生工具箱
CN211194928U (zh) 一种可折叠3d打印机
CN211000656U (zh) 平面设计用组合画板
CN216581071U (zh) 一种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偏航角自动纠偏装置
JP3246446U (ja) 印刷切断装置構造
CN210174203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3d打印机
CN212900511U (zh) 一种便携的折叠式测绘装置
CN210969954U (zh) 一种便携式3d打印机
CN214562963U (zh) 一种多料盒3d食品药品打印设备
CN217975248U (zh) 一种高效防水材料立面施工喷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