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0610U - 高温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温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0610U
CN217520610U CN202221347969.2U CN202221347969U CN217520610U CN 217520610 U CN217520610 U CN 217520610U CN 202221347969 U CN202221347969 U CN 202221347969U CN 217520610 U CN217520610 U CN 217520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perational amplifier
terminal
bare fiber
p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79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宏辰
刘海波
赵佳更
王财清
陈宝莹
黄富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fang Shenzhe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fang Shenzhe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fang Shenzhe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fang Shenzhe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79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0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0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0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温探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主控模块、发光模块、塑料裸光纤、感光模块和多级放大模块,多级放大模块还与主控模块连接。本申请基于塑料裸光纤的对温度敏感以及过热发生形变后会有光线从变形点溢出发光的双重特点,采用塑料裸光纤来探测物体或空间的温度情况,相对于传统热电传感技术和石英光纤荧光测温技术,传统的一个传感器只能用来探测一个点,而本申请可以实现通过一条塑料裸光纤探测多个点并且探测点数量、位置不受限制,可以准确定位高温的位置。基于塑料裸光纤的绝缘特性,本申请也可以直接应用于高电压环境下的高温探测。

Description

高温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纤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和安全生产等领域,经常需要对一些关键位置是否发生超过安全限定的温度进行探测,目前通常采用热电偶、热敏电阻等线性元件去测量判断某一个点的温度是否过热,但这种方如果探测点的数量过多时,其系统将会过于复杂,成本也会非常昂贵,并且这种通过热电传感元件的探测方式无法直接用于高电压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探测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用于对多个探测点进行探测的线性温度测量系统过于复杂和无法直接用于高电压环境下的高温探测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温探测装置,用于对被测物体进行高温监控,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相应的调制信号;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发光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调制信号发出相应的调制光;塑料裸光纤,所述塑料裸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所述塑料裸光纤用于接收所述调制光并在所述塑料裸光纤的第二端输出检测光,所述塑料裸光纤还用于与所述被测物体导热接触;感光模块,所述感光模块与所述塑料裸光纤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感光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塑料裸光纤的第二端输出的所述检测光转换为检测电流信号;多级放大模块,所述多级放大模块与所述感光模块连接,所述多级放大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检测电流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和过滤,以得到对应的检测电压信号;所述主控模块还与所述多级放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被配置为对所述检测电压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制信号和所述解调信号得到指示所述被测物体温度状态的所述塑料裸光纤的导通状态。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光模块包括感光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感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地端,所述感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多级放大模块。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级放大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单元、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放大单元;所述第一放大单元与所述感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电流信号,将所述检测电流信号以一定倍数进行放大并生成放大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滤波单元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被配置为滤除所述放大电压信号中由所述第一放大单元产生的失调电压;所述第二放大单元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被配置为将经过滤波的所述放大电压信号以一定倍数进行放大并生成所述检测电压信号。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感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单元连接。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放大单元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放大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所述放大三极管的第一导通端与工作电压端连接,所述放大三极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三极管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端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调制信号的电压值和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值,输出相应的调制电流,以通过所述调制电流控制流经所述放大三极管的电流大小,使所述调制信号的电压值和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值相等。
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滤波单元和第三滤波单元,所述第二滤波单元连接在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所述第三滤波单元连接在所述多级放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和所述第三滤波单元用于低通滤波。
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光学带通滤光透镜,所述光学带通滤光透镜设置在所述感光模块与所述塑料裸光纤之间,以滤除接收到的干扰光线。
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基于塑料裸光纤的对温度敏感以及过热发生形变后会有光线从变形点溢出发光的双重特点,采用塑料裸光纤来探测物体或空间的温度情况,相对于传统热电传感技术和石英光纤荧光测温技术,传统的一个传感器只能用来探测一个点,而本申请可以实现通过一条塑料裸光纤探测多个点并且探测点数量、位置不受限制,可以准确定位高温的位置。基于塑料裸光纤的绝缘特性,本申请也可以直接应用于高电压环境下的高温探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温探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塑料裸光纤的形变示意图;
图3为塑料裸光纤的熔断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温探测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高温探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高温探测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高温探测装置的另一电路示意图。
上述附图说明:110、主控模块;120、发光模块;210、感光模块;220、多级放大模块;221、第一放大单元;222、第一滤波单元;223、第二放大单元;300、塑料裸光纤;410、第二滤波单元;420、第三滤波单元;500、光学带通滤光透镜;600、通讯模块;700、人机交互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温探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一种高温探测装置,用于对被测物体进行高温监控。高温探测装置包括:主控模块110、发光模块120、感光模块210、第一放大单元221、第一滤波单元222、第二放大单元223和塑料裸光纤300。
其中,主控模块110被配置为根据预设参数生成相应的调制信号,预设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主控模块110可以是单片机或微控制器。发光模块120与主控模块110连接,发光模块120被配置为基于调制信号发出相应的调制光。塑料裸光纤300的第一端与发光模块120连接,塑料裸光纤300用于接收调制光并在塑料裸光纤300的第二端输出检测光,塑料裸光纤300用于与被测物体导热接触。感光模块210与塑料裸光纤300的第二端连接,感光模块210被配置为将塑料裸光纤300的第二端输出的检测光转换为检测电流信号。多级放大模块220与感光模块210连接,多级放大模块220被配置为将检测电流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和过滤,以得到对应的检测电压信号。主控模块110还与多级放大模块220连接,主控模块110还被配置为对检测电压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信号,并根据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得到可以指示被测物体温度状态的塑料裸光纤300的导通状态。
如图2、图3所示,本申请基于塑料裸光纤300的对温度敏感以及过热发生形变后会有光线从变形点溢出发光的双重特点,可以将塑料裸光纤300应用于探测物体或空间的温度情况。当被测物体的温度过高导致塑料裸光纤300发生形变或熔断时,其输出的检测光会发生相应变化,通过对检测光的进行检测可以得到指示被测物体的温度状态的塑料裸光纤300的导通状态,即可根据导通状态对被测物体是否处于高温状态进行监控。当塑料裸光纤300因被测物体的高温发生形变时,解调得到的解调信号会与主控模块110输出的调制信号不相符,此时可判定塑料裸光纤300的导通状态为高光衰状态。当塑料裸光纤300因被测物体的高温发生熔断时,则无法得到解调信号,此时可判定塑料裸光纤300的导通状态为阻断状态。同时,还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塑料裸光纤300因形变或熔断产生的发光点,当被测物体多处温度升高使得塑料裸光纤300多处发生相应形变时,塑料裸光纤300上会出现多个肉眼可见的发光点,从而可以快速找到被测物体的高温点。
本申请通过多级放大模块220可以对数值较小的检测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可得到较为准确且足够大的检测电压信号,以便于主控模块110对检测电压信号进行解调,并根据解调信号和调制信号得到塑料裸光纤300的导通状态,从而可以通过塑料裸光纤300的导通状态对被测物体是否处于高温状态进行监控。同时采用塑料裸光纤300可以根据塑料裸光纤300上的发光点快速找到被测物体的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光纤形变或熔断的地方,且一根塑料裸光纤300上的任意一点均可作为探测点。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感光模块210包括感光二极管D1和第一电容C1,感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地端,感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多级放大模块220。
需要说明的是,感光二极管D1接收到的光线强度越强则其输出的电流越大,感光二极管D1受到的光线强度越低则其输出的电流越小。当感光二极管D1输出的电流呈增大趋势时,检测电流信号由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流向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当感光二极管D1输出的电流呈减小趋势时,检测电流信号由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流向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还用于滤除检测电流信号中的直流分量。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级放大模块220包括第一放大单元221、第一滤波单元222和第二放大单元223。第一放大单元221与感光模块210连接,第一放大单元221被配置为基于检测电流信号,将检测电流信号以一定倍数进行放大并生成放大电压信号;第一滤波单元222与第一放大单元221连接,第一滤波单元222被配置为滤除放大电压信号中由第一放大单元221产生的失调电压;第二放大单元223与第一滤波单元222连接,第二放大单元223被配置为将经过滤波的放大电压信号以一定倍数进行放大并生成检测电压信号。通过设置第一放大单元221、第一滤波单元222和第二放大单元223,可以避免单个放大单元存在的放大倍数过小,以及输出信号中干扰信号占比过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调制信号可以是平均电压为1.6V的PWM调制信号,调制信号的实时电压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调制信号的具体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塑料裸光纤300正常的情况下,调制光在经过塑料裸光纤300的损耗以及感光模块210的光电转换后,检测电流信号仅为平均电流为几μA到十几μA的电流信号,经过第一放大单元221的放大之后,得到的放大电压信号也仅是平均电压为几mV到十几mV的电压信号,同时第一放大单元221输出的放大电压信号中还包含第一放大单元221产生的直流的失调电压,此时,失调电压在放大电压信号中占比较大,因此,再通过第一滤波单元222对失调电压进行过滤并通过第二放大单元223对过滤后的放大电压信号以一定倍数进行放大,可以生成检测电压信号,检测电压信号可以是平均电压为1.6V的电压信号,再对检测电压信号进行解调就可以得到解调信号,通过对比解调信号和调制信号即可得到塑料裸光纤300的导通状态。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放大单元221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和第一电阻R1,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端VREF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感光模块210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可以用于配置第一放大单元221的放大倍数,基准电压端VREF用于提供基准电压,本实施例中,基准电压与调制信号的平均电压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电流信号由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流向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时,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增大,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的电压相应减小;同时,当检测电流信号由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流向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时,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减小,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的电压相应增大,从而基于检测电流信号生成含有失调电压的放大电压信号。
具体地,第一放大单元221还包括第一退耦电容C8和第二退耦电容C9,第一退耦电容C8的第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一退耦电容C8的第二端与地端连接,第二退耦电容C9的第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电源端连接,第二退耦电容C9的第二端与地端连接。第一退耦电容C8和第二退耦电容C9用于稳定电压,滤除其中的高频干扰信号。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电源端用于与工作电压端VCC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滤波单元222包括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二放大单元22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容C2可以滤除放大电压信号中直流的失调电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放大单元223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U2和第二电阻R2,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端VREF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滤波单元222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阻R2可以用于配置第二放大单元223的放大倍数。
具体地,第二放大单元223还包括第一匹配电阻R6、第二匹配电阻R7、第三匹配电阻R8、第三退耦电容C10和第四退耦电容C11。第一匹配电阻R6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端VREF之间,第二匹配电阻R7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10之间,第三匹配电阻R8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滤波单元222之间。第三退耦电容C10的第一端与基准电压端VREF连接,第三退耦电容C10的第二端与地端连接,第四退耦电容C11的第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电源端连接,第四退耦电容C11的第二端与地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电源端用于与工作电压端VCC连接。第一匹配电阻R6、第二匹配电阻R7和第三匹配电阻R8用于调节电压,第三退耦电容C10和第四退耦电容C11用于稳定电压。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20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U3、放大三极管Q1、发光二极管D2和限流电阻R3。放大三极管Q1的第一导通端与工作电压端VCC连接,放大三极管Q1的控制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接,放大三极管Q1的第二导通端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限流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3的第二端与地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10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与限流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被配置为基于调制信号的电压值和限流电阻R3的第一端的电压值,输出相应的调制电流,以通过调制电流控制流经放大三极管Q1的电流大小,使调制信号的电压值和限流电阻R3的第一端的电压值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放大三极管Q1可以是NPN三极管,放大三极管Q1的第一导通端对应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放大三极管Q1的第二导通端对应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放大三极管Q1的控制端对应NPN三极管的基极。本实施例中,放大三极管Q1工作在放大区,放大三极管Q1可以根据基极的电流大小控制输出至发光二极管D2的电流大小,从而对发光二极管D2的亮度以及限流电阻R3的第一端的电压值进行调节。
图6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高温探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基于第一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放大单元221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二放大单元223还包括第四电容C4,第三电容C3与第一电阻R1并联,第四电容C4与第二电阻R2并联,以用于分别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组成低通负反馈回路,以滤除高频干扰信号。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滤波单元410和第三滤波单元420,第二滤波单元410连接在发光模块120与主控模块110之间,第三滤波单元420连接在多级放大模块220与主控模块110之间。第二滤波单元410和第三滤波单元420均为低通滤波电路,用于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分量。
其中,第二滤波单元410包括第一滤波电阻R4、第二滤波电阻R5、第一滤波电容C5和第二滤波电容C6。第一滤波电阻R4的第一端与主控模块110连接,第一滤波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二滤波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5的第一端与第一滤波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5的第二端与地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6的第一端与第二滤波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6的第二端与地端连接。
第三滤波单元420包括第三滤波电容C7,第二匹配电阻R7的第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匹配电阻R7的第二端与主控模块110连接,第三滤波电容C7的第一端与第二匹配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光学带通滤光透镜500,光学带通滤光透镜500设置在感光模块210与塑料裸光纤300之间,以滤除接收到的干扰光线。具体地,由于塑料裸光纤300接收到的部分环境光会从塑料裸光纤300第二端射出,光学带通滤光透镜500的中心波长与正常的检测光的波长一致,光学带通滤光透镜500可以过滤环境光,防止环境强光影响检测结果。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讯模块600,通讯模块600与主控模块110连接,以用于将得到的导通状态传输至外部设备。通讯模块600可以是蓝牙通信模块或WIFI通信模块。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700,人机交互模块700与主控模块110连接。人机交互模块700包括显示屏和报警装置,以用于显示塑料裸光纤300的导通状态并在塑料裸光纤300因高温出现熔断等问题时,及时发出警报。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温探测装置,用于对被测物体进行高温监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相应的调制信号;
发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发光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调制信号发出相应的调制光;
塑料裸光纤,所述塑料裸光纤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光模块连接,所述塑料裸光纤用于接收所述调制光并在所述塑料裸光纤的第二端输出检测光,所述塑料裸光纤还用于与所述被测物体导热接触;
感光模块,所述感光模块与所述塑料裸光纤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感光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塑料裸光纤的第二端输出的所述检测光转换为检测电流信号;
多级放大模块,所述多级放大模块与所述感光模块连接,所述多级放大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检测电流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和过滤,以得到对应的检测电压信号;
所述主控模块还与所述多级放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被配置为对所述检测电压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信号,并根据所述调制信号和所述解调信号得到指示所述被测物体温度状态的所述塑料裸光纤的导通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模块包括感光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感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地端,所述感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多级放大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放大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单元、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放大单元;
所述第一放大单元与所述感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电流信号,将所述检测电流信号以一定倍数进行放大并生成放大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滤波单元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被配置为滤除所述放大电压信号中由所述第一放大单元产生的失调电压;所述第二放大单元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单元被配置为将经过滤波的所述放大电压信号以一定倍数进行放大并生成所述检测电压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单元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感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单元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大单元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放大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限流电阻;
所述放大三极管的第一导通端与工作电压端连接,所述放大三极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三极管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二端与地端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调制信号的电压值和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值,输出相应的调制电流,以通过所述调制电流控制流经所述放大三极管的电流大小,使所述调制信号的电压值和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值相等。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滤波单元和第三滤波单元,所述第二滤波单元连接在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所述第三滤波单元连接在所述多级放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和所述第三滤波单元用于低通滤波。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带通滤光透镜,所述光学带通滤光透镜设置在所述感光模块与所述塑料裸光纤之间,以滤除接收到的干扰光线。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CN202221347969.2U 2022-05-31 2022-05-31 高温探测装置 Active CN217520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7969.2U CN217520610U (zh) 2022-05-31 2022-05-31 高温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7969.2U CN217520610U (zh) 2022-05-31 2022-05-31 高温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0610U true CN217520610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0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7969.2U Active CN217520610U (zh) 2022-05-31 2022-05-31 高温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0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97264A1 (en)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temperature of a battery system
CN102364405B (zh) 光源驱动电路温控性能检测装置
CN205306966U (zh) 足温检测系统
CN217520610U (zh) 高温探测装置
CN114935413A (zh) 高温探测装置
CN204924490U (zh) 光电转换模块
CN206161169U (zh) 一种综合管廊电缆接头测温装置
CN209589292U (zh) 一种豆浆机用温度传感器
CN218733210U (zh) 过温保护电路
CN105092087A (zh) 光电转换模块及其温度补偿方法以及分布式光线传感系统
CN109900379A (zh) 温度监测电路及装置
CN2414407Y (zh) 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检测线性化实验装置
CN209310835U (zh) 一种光学传感器的检测装置
CN209432294U (zh) 一种温度检测系统
CN110441699B (zh)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及电池电压检测装置
CN208548756U (zh) 感应式高压带电开关状态指示器
CN210090655U (zh) 点检导通笔
CN106297150A (zh) 一种隧道温度监测系统及温度监测方法
CN212567717U (zh) 带rs485输出的智能型温度传感器装置
CN212060607U (zh) 一种新型直射式光电探测电路
CN219642347U (zh) 防入侵检测装置和eps控制器
CN107332548B (zh) 一种光电开关
CN210774377U (zh) 一种高精度发光二极管色温亮度检测装置
CN215726533U (zh) 一种宽量程热偶真空计
CN210322065U (zh) 一种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