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8598U - 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8598U
CN217518598U CN202221873662.6U CN202221873662U CN217518598U CN 217518598 U CN217518598 U CN 217518598U CN 202221873662 U CN202221873662 U CN 202221873662U CN 217518598 U CN217518598 U CN 217518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drilling
rod
drill
anch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736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福蓉
欧云科
刘海东
魏虎
杨廷彬
王江涛
闫宪良
李长江
曹雪
胡代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ingsh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ingsh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ingsh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ingsh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736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8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8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8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涉及支护工程机械领域,锚固器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固定杆、连接杆和套管,固定杆的横截面为凸多边形,连接杆内部沿轴线设有容纳孔,套管具有与容纳孔同轴连通的容纳槽,容纳槽用于放置螺母;钻锚一体机包括动力部和输出轴套,输出轴套具有用于钻杆的端部插入的插口,钻锚一体机还包括上述的锚固器,固定杆能够与插口配合连接;钻锚设备包括移动机构和上述的钻锚一体机。本申请具有集钻孔与锚固于一体以减少设备体积的效果。

Description

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支护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是指在边坡、岩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目前一般多用锚杆钻机进行锚杆支护施工,锚杆钻机又称为锚固钻机,是锚杆支护的关键设备,其在改善支护效果、降低支护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越性。
相关技术见申请号为202110618079.4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锚杆自动钻孔与装锚机构及其使用方法,锚杆自动钻孔与装锚机构包括立柱,立柱滑动连接有钻锚互换机构,钻锚互换机构的一侧连接有装锚机构,钻锚互换机构的另一侧连接有钻孔机构。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利用钻孔机构进行钻孔作业,然后钻孔机构退出,钻锚互换机构将装锚机构换位到钻孔机构位置进行装锚作业,然而当工作场地空间有限时,无法进行钻锚互换操作,影响施工作业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目前装锚机构和钻孔机构分开设置在受限施工场地因无法换位影响施工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锚固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锚固器,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固定杆、连接杆和套管,固定杆的横截面为凸多边形,连接杆内部沿轴线设有容纳孔,套管具有与容纳孔同轴连通的容纳槽,容纳槽用于放置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孔完毕后,退出钻具。固定杆用于与输出轴套配合连接,在容纳槽中放入螺母,然后将锚杆的一端与螺母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利用钻机将锚杆送入锚杆孔内,锚固器随着钻机的输出轴套转动时,将容纳槽中的螺母拧紧,在此过程中,锚杆的端部伸入到容纳孔内。这样通过锚固器可以利用钻机进行锚杆的锚固作业,集钻孔和锚固于一体,减少了设备体积,能够在狭小空间进行支护作业施工。
可选的,固定杆的横截面为圆外切多边形。
可选的,固定杆的表面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轴线与固定杆的轴线呈夹角设置。
可选的,限位槽的轴线与固定杆的轴线垂直。
可选的,容纳槽的横截面轮廓为凸多边形。
可选的,容纳槽的横截面轮廓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
可选的,容纳孔与容纳槽之间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孔径沿轴向自连接杆一端向套管一端逐渐增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钻锚一体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钻锚一体机,包括动力部和输出轴套,输出轴套具有用于钻杆的端部插入的插口,钻锚一体机还包括上述的锚固器,固定杆能够与插口配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锚固器可以将锚杆安装在钻机上,利用钻机装入锚杆并用螺母固定,减少设备体积。
可选的,输出轴套上设有与插口连通的销孔,销孔位于插口的轮廓边缘,销孔中插接有固定器,固定器用于与钻杆或者固定杆抵接以限制钻杆或者固定杆相对输出轴套沿轴向移动。
可选的,销孔有两个并位于插口的两侧,销孔的轴线与输出轴套的轴线垂直;固定器包括U形部和锁止部,锁止部固定于U形部的开口两端,锁止部能够插入销孔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钻锚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钻锚设备,包括移动机构,钻锚装置还包括上述的钻锚一体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锚固器可以利用钻机进行锚杆的锚固作业,集钻孔和锚固于一体,减少了设备体积,能够在狭小空间进行支护作业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锚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2中A-A面的剖视图;
图4是钻机安装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面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钻锚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锚杆通过锚固器与钻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C面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钻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锚固器;11、固定杆;111、限位槽;12、连接杆;13、套管;14、容纳槽;15、容纳孔;
2、钻机;动力部;22、输出轴套;2插口;222、销孔;
3、钻杆;
4、固定器;41、U形部;42、锁止部;
5、锚杆;51、托盘;
6、螺母;
7、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锚固器1,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1、连接杆12和套管13,固定杆11的横截面为凸多边形,连接杆12内部沿轴线设有容纳孔15,套管13具有与容纳孔15同轴连通的容纳槽14,容纳槽14用于放置螺母6。
使用时,参考图4、图6和图7,钻机2包括动力部21和输出轴套22。钻孔完毕后,退出钻杆3。固定杆11用于与钻机2的输出轴套配合连接,在容纳槽14中放入螺母6,然后将锚杆5的一端与螺母6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利用钻机2将锚杆5送入锚杆孔内,锚固器1随着钻机2的输出轴套转动时,将容纳槽14中的螺母6拧紧,在此过程中,锚杆5的端部伸入到容纳孔15内。这样通过锚固器1可以利用钻机2进行锚杆5的锚固作业,集钻孔和锚固于一体,减少了设备体积,能够在狭小空间进行支护作业施工。
参考图1和图3,固定杆11的横截面可以为多边形结构,尤其是圆外切多边形,以便固定杆11插入到输出轴套22中能够一起转动而不发生相对周向移动。固定杆11可以为正六棱柱,根据钻机2的输出轴套22的规格型号不同,固定杆11的横截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如正三角形、菱形、矩形、椭圆形、梯形等,与输出轴套22配合插接即可。
为了使得固定杆11插入输出轴套22时不易发生轴向移动,固定杆11的表面设有限位槽111,限位槽111的轴线与固定杆11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优选的,限位槽111的轴线与固定杆11的轴线垂直。当固定杆11为正多边形棱柱时,限位槽111分布与固定杆11的不同面上,此处固定杆11为正六棱柱时,限位槽111可以有两个并分布在正六棱柱相对的两个面上,限位槽111还可以是其他数量如1个、3个或以上数量并分布在不同面上,同一个面上的限位槽111也可以有两个及以上数量并沿固定杆11的轴线方向分布。
参考图2和图3,为了使得锚固器1转动时更易带动螺母6旋转以拧紧螺母6,容纳槽14的横截面轮廓为凸多边形。优选的,容纳槽14的横截面轮廓为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以分别适配国标的方形螺母或者六角螺母。根据需要,容纳槽14的横截面还可以是正三角形或其他形状,以适配相应的螺母外轮廓。
锚固器1的结构便于加工和更换。
为了使得锚杆5的端部更容易伸入到容纳孔15位置,容纳孔15与容纳槽14之间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孔径沿轴向自连接杆12一端向套管13一端逐渐增大。
固定杆11、连接杆12和套管13的轮廓直径依次增大,根据需要,连接杆12和套管13的直径还可以相同。此处连接杆12和套管13的外轮廓呈圆柱状,根据需要,连接杆12和套管13的外轮廓还可以为棱柱、圆台状、球状等。
参考图4、图5和图7,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钻锚一体机,包括动力部21和输出轴套22,输出轴套22具有用于钻杆3的端部插入的插口221,钻锚一体机还包括锚固器1,固定杆11能够与插口221配合连接。
为了进一步减小钻杆3或者锚固器1相对输出轴套22沿轴向移动的可能,输出轴套22上设有与插口221连通的销孔222,销孔222位于插口221的轮廓边缘,销孔222中插接有固定器4,固定器4用于与钻杆3或者固定杆11抵接以限制钻杆3或者固定杆11相对输出轴套22沿轴向移动。
具体可以为:销孔222有两个并位于插口221的两侧,销孔222的轴线与输出轴套22的轴线垂直;固定器4包括U形部41和锁止部42,锁止部42固定于U形部41的开口两端,锁止部42能够插入销孔222中。
参考图6、图7和图8,为了增加固定器4的固定能力,U形部41两端的距离自弯曲端向敞口端逐渐减小,优选为自然状态下U形部41的敞口两端间距小于两个销孔222之间的距离,使得U形部41的敞口两端张开时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对固定于U形部41端部的锁止部42产生互相靠近的力,锁止部42与钻杆3或者固定杆11抵接时夹紧力更大。
为了使得锁止部42与钻杆3抵接时能够进一步深入到销孔222内,锁止部42的内侧壁倾斜设置,使得锁止部42之间的间距朝向敞口一端逐渐增大。
根据需要,锚固器1与输出轴套22的连接结构还可以用以下结构代替,即输出轴套22远离动力部21的一端延伸形成有套管13,套管13具有容纳螺母6的容纳槽14,中空设置用于钻杆3通过。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不需要每次拆装锚固器1,提高施工效率。
参考图9,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钻锚设备,包括移动机构7,钻锚装置还包括上述的钻锚一体机。钻锚一体机的动力部21安装在移动机构7上,移动机构7可以采用申请号为201720904684.7的跑道装置结构。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锚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1)、连接杆(12)和套管(13),固定杆(11)的横截面为凸多边形,连接杆(12)内部沿轴线设有容纳孔(15),套管(13)具有与容纳孔(15)同轴连通的容纳槽(14),容纳槽(14)用于放置螺母(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杆(11)的横截面为圆外切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锚固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杆(11)的表面设有限位槽(111),限位槽(111)的轴线与固定杆(11)的轴线呈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固器,其特征在于:限位槽(111)的轴线与固定杆(11)的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锚固器,其特征在于:容纳槽(14)的横截面轮廓为凸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固器,其特征在于:容纳槽(14)的横截面轮廓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锚固器,其特征在于:容纳孔(15)与容纳槽(14)之间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孔径沿轴向自连接杆(12)一端向套管(13)一端逐渐增大。
8.一种钻锚一体机,包括动力部(21)和输出轴套(22),输出轴套(22)具有用于钻杆(3)的端部插入的插口(221),其特征在于:钻锚一体机还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锚固器(1),固定杆(11)能够与插口(221)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钻锚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输出轴套(22)上设有与插口(221)连通的销孔(222),销孔(222)位于插口(221)的轮廓边缘,销孔(222)中插接有固定器(4),固定器(4)用于与钻杆(3)或者固定杆(11)抵接以限制钻杆(3)或者固定杆(11)相对输出轴套(22)沿轴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钻锚一体机,其特征在于:销孔(222)有两个并位于插口(221)的两侧,销孔(222)的轴线与输出轴套(22)的轴线垂直;固定器(4)包括U形部(41)和锁止部(42),锁止部(42)固定于U形部(41)的开口两端,锁止部(42)能够插入销孔(222)中。
11.一种钻锚设备,包括移动机构(7),其特征在于:钻锚装置还包括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钻锚一体机。
CN202221873662.6U 2022-07-19 2022-07-19 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 Active CN217518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3662.6U CN217518598U (zh) 2022-07-19 2022-07-19 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3662.6U CN217518598U (zh) 2022-07-19 2022-07-19 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8598U true CN217518598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4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73662.6U Active CN217518598U (zh) 2022-07-19 2022-07-19 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8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53275C (en) Tubing connector
CA2154583C (en) Tool for extracting broken bolts and the like
US2686447A (en) Stud extractor structure
JP2007528459A (ja) ワンパス穿孔装置
CN217518598U (zh) 锚固器、钻锚一体机及钻锚设备
CN204396989U (zh) 管材钻孔定位卡套
CN109915026A (zh) 一种自定心同心跟管钻具
EP1077305A1 (en) Shank adapter
CN102248205A (zh) 一种快换过渡接首
RU56449U1 (ru) Расширитель скважин
CN111395985A (zh) 钻杆三爪夹持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4532821U (zh) 一种便携式钻孔孔位定位器
CN211258504U (zh) 一种用于蚀变带取样的钻头
CN214366148U (zh) 一种可拆卸锚杆装置
CN212225157U (zh) 钻杆三爪夹持器
CN209958355U (zh) 一种自扩体抗浮锚杆
CN101310092B (zh) 用于岩石钻凿作业的方法和装置
CN204177605U (zh) 一种矿产品样品钻取装置
CN210105761U (zh) 埋电线杆钻孔用钻具
CN208996747U (zh) 一种连接方便的扩孔式预应力锚索钻头装置
CN220790117U (zh) 一种主次梁的连接节点结构
CN210790028U (zh) 左行星架镗行星轴孔夹具
CN214422157U (zh) 一种石油钻机绞车防碰装置
CN216381258U (zh) 用于液压钻机钻杆的快速连接结构
CN115031058B (zh) 短距离免开挖套管预埋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