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7481U - 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7481U
CN217517481U CN202220025776.9U CN202220025776U CN217517481U CN 217517481 U CN217517481 U CN 217517481U CN 202220025776 U CN202220025776 U CN 202220025776U CN 217517481 U CN217517481 U CN 217517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place
piles
pile
place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57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芳
顾晓峰
孙登峰
郑宏伟
吴心艺
叶霖
宋丽花
李昱
费照骅
孙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aihu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aihu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aihu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aihu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257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7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7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7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涉及城市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的下方有轨交隧道,包括:多个第一灌注桩,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河道护岸的岸线设置;多个第二灌注桩,设置于第一灌注桩远离河道的一侧;多个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灌注桩之间;帽梁结构,设置于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的顶部;采用多个第一灌注桩和多个第二灌注桩在河道护岸设置两排灌注桩,增加结构稳定性,在第一灌注桩之间设置有搅拌桩为了避免土体松动,通过帽梁结构提高两排灌注桩的整体性,减少河道护岸对地下轨交隧道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城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常需在有下穿轨交隧洞的河道新建护岸;由于轨交对隧洞变形渗漏的严格要求,护岸建设不允许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卸荷、填土加载等施工工序,还需避免挤土、震动等施工影响;同时,为适应水利现代化建设及城市建设发展,护岸建设应综合考虑建设沿岸步道等附加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采用多个第一灌注桩和多个第二灌注桩,在河道护岸设置两排灌注桩,增加结构稳定性,在第一灌注桩之间设置有搅拌桩,通过帽梁结构提高两排灌注桩的整体性,减少河道护岸对地下轨交隧道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所述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的下方有轨交隧道,包括:
多个第一灌注桩,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所述河道护岸的岸线设置;
多个第二灌注桩,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远离所述河道的一侧;
多个水泥土搅拌桩,所述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灌注桩之间;
帽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
可选地,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所述河道护岸的岸线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灌注桩的迎水面设置有贴面层。
可选地,所述贴面层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可选地,所述搅拌桩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的背水面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帽梁结构包括:
第一纵向帽梁,所述第一纵向帽梁与多个所述第一灌注桩连接;
第二纵向帽梁,所述第二纵向帽梁与多个所述第二灌注桩连接;
多个横向帽梁,所述横向帽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连接。
可选地,所述帽梁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步道,所述步道靠近所述河道护岸的一侧设置护栏。
可选地,所述第一灌注桩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灌注桩的底部与所述轨交隧道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间距。
可选地,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采用的施工方式为泥浆护壁钻孔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1、该河道护岸内设置有两排灌注桩,保证护岸的结构稳定和安全可靠,灌注桩设置的长度较短,保证灌注桩与轨交隧道之间存在安全距离,可以使护岸施工不需大规模的开挖和回填,避免挤土和震动,满足轨交对隧洞变形渗漏的严格要求;
2、该河道护岸上设置有步道和护栏,形成沿岸的景观道,亲水观景效果良好;
3、该河道护岸在第一灌注桩之间设置有搅拌桩,搅拌桩能够封闭河道护岸中的土体,延长发生渗漏时的路线,护岸结构布置更加紧凑,抗渗漏能力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灌注桩;2、河道;3、第二灌注桩;4、搅拌桩;5、贴面层;6、第二纵向帽梁;7、横向帽梁;8、步道;9、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的下方有轨交隧道,包括:
多个第一灌注桩,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河道护岸的岸线设置;
多个第二灌注桩,设置于第一灌注桩远离河道的一侧;
多个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灌注桩之间;
帽梁结构,设置于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的顶部。
具体的,该河道护岸结构设置在轨交隧道的上方,在沿河道护岸的岸线设置有两排灌注桩,可以保证护岸在轨交隧道结构稳定和安全可靠,在靠近沿河道护岸一侧的多个第一灌注桩之间设置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能够封闭河道护岸的土体,并且延长河道护岸的土体的渗径,提高防渗能力,另外在两排灌注桩的顶部设置帽梁结构,帽梁结构能够保证两排灌注桩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灌注桩的位置影响护岸土体变形影响轨交隧道的质量。
可选地,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
具体的,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可以减少施工噪声和降低震动量,并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直径较大,能够稳定的承载帽梁结构。
可选地,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河道护岸的岸线均匀分布。
具体的,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河道护岸的岸线均匀排布,第一灌注桩之间的间距较小,可以避免河道护岸的土体松动,减少护岸结构对轨交隧道的形变和渗漏。
可选地,第一灌注桩的迎水面设置有贴面层。
可选地,贴面层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具体的,在第一灌注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的迎水面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材质的贴面层,提高河道护岸的整体美观性,并且贴面层还能够防止河水对第一灌注桩的侵蚀,延长该河道护岸的建筑寿命。
可选地,搅拌桩设置于第一灌注桩的背水面的一侧。
具体的,搅拌桩设置在第一灌注桩的背水面,搅拌桩起到封闭第一灌注桩之间土体的作用,搅拌桩的顶部与帽梁结构连接,在第一灌注桩的底部形成完整的防渗结构,搅拌桩的底部相对于贴面层的底部还要靠近轨交隧道,能够将从贴面层底部渗入护岸的水进行有效阻挡,延长渗径;搅拌桩设置于背水面远离河水的侵蚀,能够提高搅拌桩的抗渗能力和时效。
可选地,帽梁结构包括:
第一纵向帽梁,第一纵向帽梁与多个第一灌注桩连接;
第二纵向帽梁,第二纵向帽梁与多个第二灌注桩连接;
多个横向帽梁,横向帽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连接。
具体的,帽梁结构由多个第一、第二纵向帽梁和多个横向帽梁交错组成,第一纵向帽梁和第二纵向帽梁分别设置在第一灌注桩的顶部或第二灌注桩的顶部,将成排的第一灌注桩或第二灌注桩连接整体,在河道护岸形成两排灌注桩的结构,保证护岸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两排灌注桩能够分解护岸结构对轨交隧道的挤压形变和震动;横向帽梁,将前后两排相邻的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两两连接,这样能够使两排灌注桩的横向间距保持稳定,避免该河道护岸结构变形,从而对轨交隧道引起变形。
可选地,帽梁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步道,步道靠近河道护岸的一侧设置护栏。
具体的,在帽梁结构的上部设置有步道和护栏,形成城市沿河步道,保证河道护岸的城市景观的使用功能,合理利用轨交隧道上方的空间。
可选地,第一灌注桩的底部和第二灌注桩的底部与轨交隧道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间距。
具体的,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在河道护岸的高度位置相同,灌注桩的顶部和底部处于同一高度,并且两排灌注桩的桩长较短,能够与轨交隧道留有足够的安全间距,保证河道护岸的结构稳定,避免影响轨交隧道的变形和渗漏。
可选地,第一灌注桩和第二灌注桩采用的施工方式为泥浆护壁钻孔法。
具体的,该护岸结构中的灌注桩均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法进行施工建造的,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了施工速度,并且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方法简单,施工过程安全可靠,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的下方有轨交隧道,包括:
多个第一灌注桩1,多个第一灌注桩1沿河道2护岸的岸线设置;
多个第二灌注桩3,设置于第一灌注桩1远离河道2的一侧;
多个水泥土搅拌桩4,水泥土搅拌桩4设置在相邻两个的第一灌注桩1之间;
帽梁结构,设置于第一灌注桩1和第二灌注桩3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灌注桩1和第二灌注桩3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灌注桩1沿河道护岸的岸线均匀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灌注桩1的迎水面设置有贴面层5。
在本实施例中,贴面层5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桩4设置于第一灌注桩1的背水面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帽梁结构包括:
第一纵向帽梁,第一纵向帽梁与多个第一灌注桩1连接;
第二纵向帽梁6,第二纵向帽梁6与多个第二灌注桩3连接;
多个横向帽梁7,横向帽梁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灌注桩1和第二灌注桩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帽梁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步道8,步道8靠近河道2护岸的一侧设置护栏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灌注桩1的底部和第二灌注桩3的底部与轨交隧道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灌注桩1和第二灌注桩3采用的施工方式为泥浆护壁钻孔法。
综上,该河道护岸结构采用多个第一灌注桩1和多个第二灌注桩3组成两排灌注桩结构,在第一灌注桩1的迎水面和背水面分别设置贴面层5和搅拌桩4,搅拌桩4将相邻两个第一灌注桩1之间的空间填充封闭,在两排灌注桩的顶部设置帽梁结构,通过第一、第二纵向帽梁6和横向帽梁7将两排灌注桩连接成整体,提高护岸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对轨交隧道造成变形和渗漏。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9)

1.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的下方有轨交隧道,包括:
多个第一灌注桩,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所述河道护岸的岸线设置;
多个第二灌注桩,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远离所述河道的一侧;
多个水泥土搅拌桩,所述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灌注桩之间;
帽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的顶部;
所述帽梁结构包括:
第一纵向帽梁,所述第一纵向帽梁与多个所述第一灌注桩连接;
第二纵向帽梁,所述第二纵向帽梁与多个所述第二灌注桩连接
多个横向帽梁,所述横向帽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灌注桩沿所述河道护岸的岸线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注桩的迎水面设置有贴面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面层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桩设置于所述第一灌注桩的背水面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梁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步道,所述步道靠近所述河道护岸的一侧设置护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注桩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灌注桩的底部与所述轨交隧道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注桩和所述第二灌注桩采用的施工方式为泥浆护壁钻孔法。
CN202220025776.9U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Active CN217517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5776.9U CN217517481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5776.9U CN217517481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7481U true CN217517481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68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5776.9U Active CN217517481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7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7785C (zh) 水力插板及使用方法
CN204023501U (zh) 一种用于土石坝的除险加固防渗处理结构
CN103669375A (zh) 一种无内撑双层钢板桩土芯组合围堰结构及其应用
CN208346835U (zh) 绿色环保型土石围堰结构
CN103898868A (zh) 一种新型高桩码头
CN203834422U (zh) 一种新型高桩码头
CN204753262U (zh) 一种既有铁路高路堤上支挡结构
CN217517481U (zh) 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CN210439218U (zh) 一种水利建设用防冲堤坝
CN103758080B (zh) 架空式消浪观景平台结构
CN114232563A (zh) 一种穿越地下空间新型河道护岸结构
CN203821306U (zh) 一种柔性防冲护垫
CN106854864A (zh) 港口工程连排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管桩新结构
CN109056654A (zh) 一种土工格室围埝及其施工方法
CN201202106Y (zh) 水力专用插板
CN210033454U (zh) 一种富水破碎地层隧道的空间联合支护结构
CN201883449U (zh) 一种组合桩海墙结构
CN113047215A (zh) 一种中板桩高桩码头结构
CN209760245U (zh) 一种桥墩基坑多级支护结构
CN102704489B (zh) 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110004875B (zh) 一种多功能型底框挡墙堤防结构
CN213709586U (zh) 一种8字咬合桩抛石围堰
CN218322815U (zh) 一种兼有交通支护截渗及挡水作用的双排桩空箱围堰结构
CN105239535B (zh) 沥青心墙基座及其施工方法
CN219568959U (zh) 一种桩基支护挡土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