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6924U - 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6924U
CN217516924U CN202221503804.XU CN202221503804U CN217516924U CN 217516924 U CN217516924 U CN 217516924U CN 202221503804 U CN202221503804 U CN 202221503804U CN 217516924 U CN217516924 U CN 217516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ubator
culture
microorganisms
microorganism
expa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038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038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6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6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6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属于微生物培养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箱以及设置于安装箱内用于培养微生物的扩培机构;扩培机构包括培养箱、设置于培养箱上的上料组件、设置于培养箱一侧且与培养箱相连的上水组件以及设置于培养箱一侧且与培养箱相连的加药组件;上料组件包括设置于培养箱上且用于盛放干培微生物的盛料箱以及用于将干培微生物输送至培养箱内的输料件;加药组件包括设置于培养箱一侧且用于盛放扩培液的加药桶以及用于将扩培液输送至培养箱内的输药件。本申请可方便对微生物进行扩培,提高微生物的繁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培养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严重污染的河流水体。目前,通过微生物对河道水体的污染物进行分解的方法得到较广泛的运用。微生物可有效分解各种复杂的有机物质,从而在土壤修复、水体治理、固废处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微生物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治理大面积污染区域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目前,使用微生物处理河道水体时,一般采用干培微生物,在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直接将干培微生物与扩培液通过稀释投洒至河流水体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微生物对繁殖的要求较高,水体的温度、含氧量等因素均可影响其扩繁,上述治理过程中,将微生物投洒至河流水体内,微生物和扩培液的浓度较不均匀,且河道水体内的温度和含氧量等因素较不稳定,易造成微生物扩繁效果较差,从而造成微生物对河流水体的治理效果较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微生物的繁殖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包括安装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用于培养微生物的扩培机构;所述扩培机构包括培养箱、设置于所述培养箱上的上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培养箱一侧且与所述培养箱相连的上水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培养箱一侧且与所述培养箱相连的加药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箱上且用于盛放干培微生物的盛料箱以及用于将干培微生物输送至所述培养箱内的输料件;所述加药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箱一侧且用于盛放扩培液的加药桶以及用于将扩培液输送至所述培养箱内的输药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生物扩培装置扩培微生物时,通过上水组件将河道内的水输送至培养箱内,通过输料件将盛料箱内的干培微生物输送至培养箱内,通过输药件将加药桶内的扩培液输送至培养箱内,使得干培微生物在培养箱内进行稀释和扩繁,从而可为微生物提供较稳定的繁殖空间和条件,提高微生物的扩繁效果;当微生物在培养箱内扩培6~24小时后,将扩培完成的微生物混合液投放至河道水体内,从而可提高微生物对河道水体的治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培养箱上设置有搅料组件;所述搅料组件包括旋转设置于所述培养箱内部的搅拌件以及驱动所述搅拌件旋转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干培微生物通过输料件输送至培养箱内,扩培液通过输药件输送至培养箱内,启动驱动件,使得驱动件带动搅拌件旋转,从而使得搅拌件对培养箱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使得混合液混合均匀,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的扩繁效果。
优选的,所述盛料箱的一侧设置有振料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料件可将盛料箱内的干培微生物朝向盛料箱底部的出料端口输送,由此可减少因干培微生物之间的黏连而造成出料困难的情况发生,使得干培微生物较稳定地从盛料箱内进行出料。
优选的,所述上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箱一侧的进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河道内且与所述进水管相连的潜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微生物扩培装置对微生物进行扩培时,通过潜水泵将河道内的水流通过进水管输送至培养箱内,从而方便将河道内的水流输送至培养箱内,通过河道水对微生物进行稀释,可使得微生物适应河道水,从而提高微生物后续在河道内的活性。
优选的,所述扩培机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培养箱内输送气体的增氧组件;所述增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箱一侧的空气泵以及与所述空气泵连接且一端伸入所述培养箱底部的第一输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微生物扩培装置对微生物进行扩培时,当干培微生物、扩培液和河道水在培养箱内进行混合后,启动空气泵,使得空气泵通过第一输气管朝向培养箱内输送气体,从而可提高混合液内的含氧量,从而可为微生物提供较稳定和较适宜的繁殖环境,提高微生物的扩繁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气管上连接有伸入所述加药桶内的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气管导通的截止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空气泵,空气泵可通过第二输气管朝向加药桶内输送气体,从而可搅动加药桶内的扩培液,使得加药桶内的扩培液浓度较均匀,从而可使得输送至培养箱内的扩培液的浓度较均匀。
优选的,所述培养箱的上侧开设有观察口;所述培养箱在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观察口的防护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培养箱上侧开设的观察口可方便工作人员对培养箱内的混合液进行观察,且可通过观察口对培养箱内的混合液进行检测,可检测混合液的含氧量、微生物浓度等;防护盖可对观察口进行盖合,从而可减少外部因素对培养箱的影响,提高培养箱在扩培微生物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培养箱的底部设置有加热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培养箱设置的加热件可对培养箱起到稳定的加温作用,使得培养箱内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微生物适宜繁殖的温度区域内,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繁殖的稳定性,提高微生物的繁殖效果。
优选的,所述培养箱连接有出料组件;所述出料组件包括排水泵、用于连接所述培养箱与所述排水泵的第一出水管以及与所述排水泵连接且伸出所述安装箱外侧的第二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微生物扩培装置对微生物完成扩培后,可通过排水泵将培养箱内的混合液通过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排出至河道内,从而可方便将培养箱内的混合液排放至河道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包括安装箱和扩培机构,扩培机构包括培养箱、上料组件、上水组件和加药组件,培养箱可为微生物提供较稳定的繁殖空间和条件,提高微生物的扩繁效果;
2.本申请的培养箱上设置有搅料组件,使得搅拌件对培养箱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使得混合液混合均匀;
3.本申请的扩培机构还包括增氧组件,通过增氧组件可提高混合液内的含氧量,从而可为微生物提供较稳定和较适宜的繁殖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的安装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的安装箱和扩培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的局部结构剖面图。
图6是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箱;11、平开门;2、扩培机构;3、培养箱;31、加热件;32、观察口;33、防护盖;331、提手;4、上料组件;41、盛料箱;411、导料部;42、输料件;43、支撑杆;44、振料件;5、上水组件;51、进水管;6、加药组件;61、加药桶;611、顶盖;62、输药件;63、第一加药管;64、第二加药管;65、阀门;7、增氧组件;71、空气泵;72、第一输气管;721、支管;73、第二输气管;74、截止阀;8、出料组件;81、排水泵;82、第一出水管;83、第二出水管;9、搅料组件;91、搅拌件;911、连接轴;912、搅拌风叶;92、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参见图1和图2,微生物扩培装置包括安装箱1以及设置于安装箱1内用于培养微生物的扩培机构2。
参见图1,安装箱1为方形箱体,安装箱1的一侧设置有平开门11,从而工作人员可打开平开门11进入至安装箱1的箱体内进行操作。
参见图2,扩培机构2包括培养箱3、设置于培养箱3上方的上料组件4、设置于培养箱3一侧且与培养箱3相连的上水组件5、设置于培养箱3一侧且与培养箱3相连的加药组件6、用于向培养箱3内输送气体的增氧组件7以及与培养箱3连接的出料组件8。
参见图3,上料组件4包括设置于培养箱3上方且用于盛放干培微生物的盛料箱41以及用于将干培微生物输送至培养箱3内的输料件42。在本实施例中,盛料箱41通过多个支撑杆43固定安装于培养箱3的上方,盛料箱41的上部为方形箱体,盛料箱41的下部设置有导料部411,导料部411呈逐渐聚拢的锥体状,通过导料部411可对盛料箱41内的干培微生物进行聚拢下料,从而方便干培微生物进行下料。输料件42设置为螺旋输送机,干培微生物通过盛料箱41的出料端口落下至螺旋输送机内,通过螺旋输送机可将干培微生物以一定的流量下料至培养箱3内。
参见图3,盛料箱41的一侧设置有振料件44。在本实施例中,振料件4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盛料箱41的导料部411的侧壁上,振料件44设置为振动电机,从而通过振料件44振动,将盛料箱41内的干培微生物朝向盛料箱41底部的出料端口输送,方便干培微生物进行下料。
参见图3,加药组件6包括设置于培养箱3一侧且用于盛放扩培液的加药桶61以及用于将扩培液输送至培养箱3内的输药件62。加药桶61的顶部设置有加药端口且在加药端口上可拆卸安装有顶盖611,从而可通过加药端口将扩培液倒入加药箱内。输药件62设置为电磁流量泵,从而可远程控制输药件62的启闭,加药桶61的底部一侧连接有用于连接水泵的第一加药管63,输药件6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输药件62与培养箱3的第二加药管64,从而通过输药件62通过第一加药管63和第二加药管64将扩培液从加药桶61内输送至培养箱3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药管6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加药管63导通的阀门65,从而可通过阀门65控制是否继续输送扩培液。
参见图2和图4,上水组件5包括设置于培养箱3一侧的进水管51以及设置于河道内且与进水管51相连的潜水泵。进水管51连接于培养箱3的一侧且伸出安装箱1的外侧用于与潜水泵相连,潜水泵设置于河道内进行抽水,在图中未示出,从而可方便将河道内的水流输送至培养箱3内,通过河道水对微生物进行稀释,可使得微生物适应河道水,从而可提高微生物后续在河道内的活性。
参见图4,出料组件8包括排水泵81、用于连接培养箱3与排水泵81的第一出水管82以及与排水泵81连接且伸出安装箱1外侧的第二出水管83。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泵81设置为电磁流量泵,从而可远程控制器启闭。当微生物扩培装置对微生物完成扩培后,可通过排水泵81将培养箱3内的混合液通过第一出水管82和第二出水管83排出至河道内,从而可方便将培养箱3内的混合液排放至河道内。
参见图3和图5,增氧组件7包括设置于培养箱3一侧的空气泵71、与空气泵71连接且一端伸入培养箱3底部的第一输气管72以及与第一输气管72连接且一端伸入加药桶61内的第二输气管73。第二输气管7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输气管73导通的截止阀7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气管72伸入培养箱3底部且连接有多个支管721,多个支管721均匀间隔且水平设置于培养箱3内,且支管721上均连接有纳米曝气管。使用微生物扩培装置对微生物进行扩培时,当干培微生物、扩培液和河道水在培养箱3内进行混合后,启动空气泵71,使得空气泵71通过第一输气管72朝向培养箱3内输送气体,从而可提高混合液内的含氧量,从而可为微生物提供较稳定和较适宜的繁殖环境,提高微生物的扩繁效果。空气泵71可通过第二输气管73朝向加药桶61内输送气体,从而可搅动加药桶61内的扩培液,使得加药桶61内的扩培液浓度较均匀。
参见图5,培养箱3上设置有搅料组件9。搅料组件9包括旋转设置于培养箱3内部的搅拌件91以及驱动所述搅拌件91旋转的驱动件92,在本实施例中,搅拌件91设置为竖向设置于培养箱3内的连接轴911以及连接于连接轴911底端的搅拌风叶912,驱动件92为旋转电机。当干培微生物通过输料件42输送至培养箱3内,扩培液通过输药件62输送至培养箱3内,启动驱动件92,使得驱动件92带动搅拌件91旋转,从而使得搅拌件91对培养箱3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使得混合液混合均匀。
参见图5,培养箱3的底部设置有加热件31。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件31为可稳定加热的电热丝,从而可通过加热件31对培养箱3起到稳定的加温作用,使得培养箱3内混合液的温度保持在微生物适宜繁殖的温度区域内,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微生物繁殖的稳定性。
参见图6,培养箱3的上侧开设有观察口32。培养箱3在观察口32处设置有用于盖合观察口32的防护盖33。在本实施例中,观察口32开设在培养箱3设置有上料组件4的前侧,且防护盖33上设置有提手331,从而可方便将防护盖33提起。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微生物扩培装置扩培微生物时,通过上水组件5将河道内的水输送至培养箱3内,通过输料件42将盛料箱41内的干培微生物输送至培养箱3内,通过输药件62将加药桶61内的扩培液输送至培养箱3内,使得干培微生物在培养箱3内进行稀释和扩繁,从而可为微生物提供较稳定的繁殖空间和条件,从而提高微生物的扩繁效果。当微生物在培养箱3内扩培6~24小时后,将扩培完成的微生物混合液投放至河道水体内,从而可提高微生物对河道水体的治理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1)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箱(1)内用于培养微生物的扩培机构(2);
所述扩培机构(2)包括培养箱(3)、设置于所述培养箱(3)上的上料组件(4)、设置于所述培养箱(3)一侧且与所述培养箱(3)相连的上水组件(5)以及设置于所述培养箱(3)一侧且与所述培养箱(3)相连的加药组件(6);
所述上料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箱(3)上且用于盛放干培微生物的盛料箱(41)以及用于将干培微生物输送至所述培养箱(3)内的输料件(42);
所述加药组件(6)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箱(3)一侧且用于盛放扩培液的加药桶(61)以及用于将扩培液输送至所述培养箱(3)内的输药件(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3)上设置有搅料组件(9);所述搅料组件(9)包括旋转设置于所述培养箱(3)内部的搅拌件(91)以及驱动所述搅拌件(91)旋转的驱动件(9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箱(41)的一侧设置有振料件(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组件(5)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箱(3)一侧的进水管(51)以及设置于河道内且与所述进水管(51)相连的潜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培机构(2)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培养箱(3)内输送气体的增氧组件(7);所述增氧组件(7)包括设置于所述培养箱(3)一侧的空气泵(71)以及与所述空气泵(71)连接且一端伸入所述培养箱(3)底部的第一输气管(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管(72)上连接有伸入所述加药桶(61)内的第二输气管(73);所述第二输气管(7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气管(73)导通的截止阀(7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3)的上侧开设有观察口(32);所述培养箱(3)在所述观察口(32)处设置有用于盖合所述观察口(32)的防护盖(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3)的底部设置有加热件(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3)连接有出料组件(8);所述出料组件(8)包括排水泵(81)、用于连接所述培养箱(3)与所述排水泵(81)的第一出水管(82)以及与所述排水泵(81)连接且伸出所述安装箱(1)外侧的第二出水管(83)。
CN202221503804.XU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 Active CN217516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3804.XU CN217516924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03804.XU CN217516924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6924U true CN217516924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2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03804.XU Active CN217516924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6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19753B1 (ko) 유기성 폐기물 발효장치
KR20160021624A (ko) 유기성 폐기물 호기 발효건조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건조시스템
CN103232274A (zh) 滚筒式发酵装置
CN217516924U (zh) 一种微生物扩培装置
KR100884938B1 (ko) 미생물 복합 배양장치
CN108546169A (zh) 一种农业有机肥发酵用自动化程度高的发酵装置
CN109851403A (zh) 强制好氧堆肥系统及强制好氧堆肥方法
KR100823604B1 (ko) 토착미생물을 이용한 가축분뇨의 액비생산장치 및 방법
JP3391835B2 (ja) 気体溶解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反応装置
CN213085845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
RU185403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й переработки шлам-лигнина
CN209143958U (zh) 一种印染废水循环再利用装置
KR101047386B1 (ko) 퇴비 발효기
CN207552294U (zh) 一种微生物孵化器及净水系统
CN220432676U (zh) 一种固体发酵箱
CN207619286U (zh) 一种污泥回收制造有机肥装置
KR20190114704A (ko) 공기분사노즐 및 퇴비발효기
CN217323911U (zh) 微生物有机肥立式发酵罐
CN213866234U (zh) 一种益生菌发酵装置
CN217398786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均匀混合发酵罐
CN109078982A (zh) 一种用于治理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设备
CN213623910U (zh) 一种有机肥料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10711325U (zh) 一种智能好氧堆肥培养箱体
CN218811745U (zh) 一种用于废水治理菌种的培养系统
CN114163267B (zh) 一种电磁感应高温好氧微生物发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