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4788U - 一种油墨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墨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4788U
CN217514788U CN202221760454.5U CN202221760454U CN217514788U CN 217514788 U CN217514788 U CN 217514788U CN 202221760454 U CN202221760454 U CN 202221760454U CN 217514788 U CN217514788 U CN 217514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ving case
blast pipe
assembly
electric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04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杨风俊
郭振朋
饶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Shengshi Huizhi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Shengshi Huizhi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Shengshi Huizhi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Shengshi Huizhi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04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4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4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4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输送组件和烘干箱,烘干箱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输送组件穿过进料口和出料口,烘干箱的内部且位于输送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电热灯管,烘干箱的内部且位于输送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电热板,烘干箱的顶面设置有过滤排气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热灯管和电热板对包装盒的上下两侧同时加热,提高了烘干效率,过滤排气组件将烘干箱内混合有有害物质的湿热空气抽出,经过初步过滤后送入到废气处理设备进一步处理,减少空气污染;通过升降组件调节电热灯管的高度,使电热灯管与包装盒之间保持适宜的高度,提高烘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油墨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装印刷是以各种包装材料为载体的印刷,在包装上印上装饰性花纹,图案或者文字,以此来使产品更有吸引力或更具说明性,从而起到传递信息、增加销量的作用。包装盒一般在其表面印刷商标等字样,此时需要用到印刷装置,将油墨印刷在包装盒上,而油墨在常温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干燥,因此,往往需要配套安装烘干装置对油墨进行烘干处理。
申请号为CN201922378769.8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印刷用油墨烘干装置,该专利文件中介绍了纸盒在印刷后顺着传送带进入到防护壳内部,通过导线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开始运作,电机在转动时带动叶轮转动,叶轮转动向电热丝出吹冷风,经过电热丝将冷风变成热风,顺着热风口吹出,将印刷没有干燥的纸盒油墨进行吹干;该技术方案中只是对纸盒上表面吹热风,烘干时间长,烘干效率低,甚至会出现在烘干工序完成后油墨仍未干燥的情况,如果改变包装盒的运输速度延长烘干时间,会降低生产效率;同时油墨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影响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墨烘干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烘干装置只进行单面烘干,烘干时间长,烘干效率低,油墨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影响工作环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输送组件和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输送组件穿过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电热灯管,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电热板,所述烘干箱的顶面设置有过滤排气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前后并列布置的两组支架,每组支架包括两个左右布置的传送带支架,所述传送带支架的顶面安装有辊轮,同一组的两个所述辊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两条所述传送带的表面横跨放置有包装盒,前后对应的两个所述辊轮之间安装有连接杆,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烘干箱内部的顶壁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均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与所述烘干箱的顶壁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安装板上的通孔后与限位块连接,所述电热灯管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排气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贯穿所述烘干箱的顶面后延伸至所述烘干箱的内部,所述第三排气管与废气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吸风机,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前面设置有插口,所述安装框从所述插口处插入到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部,所述安装框的前面连接有抓手。
再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的前端外边缘处连接有延伸框,所述延伸框的尺寸大于所述插口的尺寸,所述延伸框和所述第二排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粘接在所述延伸框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排气管左右两侧内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烘干装置,通过电热灯管和电热板对包装盒的上下两侧同时加热,提高了烘干效率,过滤排气组件将烘干箱内混合有有害物质的湿热空气抽出,经过初步过滤后送入到废气处理设备进一步处理,减少空气污染;通过升降组件调节电热灯管的高度,使电热灯管与包装盒之间保持适宜的高度,提高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墨烘干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墨烘干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连接杆、从动轮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和电热灯管侧视图;
图5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第二排气管、支撑板、安装框和活性炭过滤板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输送组件;201、传送带支架;202、辊轮;203、传送带;204、连接杆;205、从动轮;206、主动轮;207、电机;208、皮带;3、烘干箱;301、进料口;302、出料口;4、升降组件;401、安装板;402、导向杆;403、电动推杆;404、限位块;5、电热灯管;501、固定座;6、电热板;7、过滤排气组件;701、第一排气管;702、吸风机;703、第二排气管;704、支撑板;705、安装框;705-1、延伸框;706、活性炭过滤板;707、抓手;708、密封圈;709、第三排气管;8、包装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油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输送组件2和烘干箱3,所述烘干箱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口301和出料口302,所述输送组件2穿过所述进料口301和所述出料口302,所述烘干箱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输送组件2的上方设置有升降组件4,所述升降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电热灯管5,所述烘干箱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输送组件2的下方设置有电热板6,所述烘干箱3的顶面设置有过滤排气组件7,所述过滤排气组件7与废气处理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热灯管5和电热板6对包装盒的上下两侧同时加热,提高了烘干效率,过滤排气组件7将烘干箱3内混合有有害物质的湿热空气抽出,提高烘干效率,湿热空气经过初步过滤后送入到废气处理设备进一步处理,减少空气污染;通过升降组件4调节电热灯管5的高度,使电热灯管5与包装盒8之间保持适宜的高度,提高烘干效果。
具体来说,如图2、3所示,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前后并列布置的两组支架,每组支架包括两个左右布置的传送带支架201,所述传送带支架201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传送带支架201的顶面安装有辊轮202,同一组的两个所述辊轮202通过传送带203传动连接,两条所述传送带203的表面横跨放置有包装盒8,前后对应的两个所述辊轮202之间安装有连接杆204,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杆204上安装有从动轮205,所述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电机207,所述电机207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轮206,所述主动轮206和所述从动轮205通过皮带208传动连接;具体的,传送带203的表面均匀设置有锥形凸块,且锥形凸块与包装盒8的底部接触,锥形凸块能够减小包装盒8与传送带203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电热板6能够快速加热包装盒8,提高烘干效率;使用时,包装盒8架空放置在两条传送带203上,减小了包装盒8与传送带203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加热板6对包装盒8的加热效果,提高了烘干效率;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两条传送带203之间连接支撑网,当包装盒8的尺寸较小难以横跨放置在两条传送带203上时,将包装盒8放置在支撑网上,通过支撑网的网孔设计,可以使电热板6能够快速加热包装盒8。
如图1、4所示,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电动推杆403,所述电动推杆403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烘干箱3内部的顶壁上,所述电动推杆403的底端连接有安装板401,所述安装板401的四角均设置有导向杆402,所述导向杆402的顶端与所述烘干箱3的顶壁连接,所述导向杆402的底端贯穿所述安装板401上的通孔后与限位块404连接,所述电热灯管5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座501,所述固定座501的顶面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板401的底面连接;具体的,限位块404通过螺钉连接在导向杆402的底部端面上,且限位块404的直径大于安装板401上通孔的直径,通过限位块404防止安装板401从导向杆402的底端滑出;导向杆402的设置,保证了安装板401沿竖直方向的平稳移动;使用时,电动推杆403带动安装板401升降,进而调节电热灯管5的高度,使电热灯管5与包装盒8之间保持适宜的高度,提高烘干效果。
如图5、6所示,所述过滤排气组件7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排气管701、第二排气管703和第三排气管709,所述第一排气管701贯穿所述烘干箱3的顶面后延伸至所述烘干箱3的内部,所述第三排气管709与废气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701的内部安装有吸风机702,所述吸风机702的进风口与烘干箱3的内腔连通,所述吸风机702的出风口与第二排气管703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703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支撑板704,两个所述支撑板704分别与所述第二排气管703左右两侧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704的上方放置有安装框705,所述安装框705上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706,所述第二排气管703的前面开设有插口,所述安装框705从所述插口处插入到所述第二排气管703的内部,所述安装框705的前面连接有抓手707;所述安装框705的前端外边缘处连接有延伸框705-1,所述延伸框705-1的尺寸大于所述插口的尺寸,所述延伸框705-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70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08,所述密封圈708粘接在所述延伸框705-1上;使用时,包装盒8从进料口301进入到烘干箱3内,利用烘干箱3内部的高温对包装盒8表面的油墨进行快速烘干,烘干完成之后,再从出料口302送出,在烘干过程中,油墨会挥发出一些有害物质,吸风机702将这些有害物质吸走,先经过活性炭过滤板706将大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然后再送入到废气处理设备内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更加环保;同时,通过设置吸风机702,能够将外部的空气从进料口301及出料口302吸入到烘干箱3内,防止烘干箱3内的气体从进料口301及出料口302流出,更加环保;通过在第二排气管703上设置插口,可以直接将安装框705从插口处插入到第二排气管703的内部,利用支撑板704对安装框705进行支撑,并且利用延伸框705-1及密封圈708进行限位及密封,保证插口处的密封,保证过滤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启动电机207,电机207带动主动轮206转动,主动轮206通过皮带208带动从动轮205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203移动;
然后,将包装盒8放置在传送带203表面,传送带203带动包装盒8从进料口301进入到烘干箱3内;
最后,打开电热灯管5和电热板6,通过电热灯管5和电热板6对包装盒8表面的油墨进行烘干;在烘干过程中,油墨会挥发出一些有害物质,启动吸风机702,吸风机702将混合有有害物质的湿热空气吸走,经过活性炭过滤板706将大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然后再送入到废气处理设备内进行处理;烘干后的包装盒8通过出料口302离开烘干箱3,进入下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传送带支架、辊轮、传送带、连接杆、从动轮、主动轮、电机、皮带、烘干箱、电动推杆、电热灯管、固定座、电热板、吸风机、活性炭过滤板、抓手、密封圈等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油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输送组件和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输送组件穿过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电热灯管,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电热板,所述烘干箱的顶面设置有过滤排气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前后并列布置的两组支架,每组支架包括两个左右布置的传送带支架,所述传送带支架的顶面安装有辊轮,同一组的两个所述辊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两条所述传送带的表面横跨放置有包装盒,前后对应的两个所述辊轮之间安装有连接杆,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烘干箱内部的顶壁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均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与所述烘干箱的顶壁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安装板上的通孔后与限位块连接,所述电热灯管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排气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贯穿所述烘干箱的顶面后延伸至所述烘干箱的内部,所述第三排气管与废气处理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吸风机,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前面设置有插口,所述安装框从所述插口处插入到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部,所述安装框的前面连接有抓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的前端外边缘处连接有延伸框,所述延伸框的尺寸大于所述插口的尺寸,所述延伸框和所述第二排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粘接在所述延伸框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排气管左右两侧内壁连接。
CN202221760454.5U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油墨烘干装置 Active CN217514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0454.5U CN217514788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油墨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0454.5U CN217514788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油墨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4788U true CN217514788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3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0454.5U Active CN217514788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油墨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4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42608U (zh) 一种印刷用油墨烘干装置
CN217514788U (zh) 一种油墨烘干装置
CN111530718A (zh) 一种建材生产用具备清理功能的高效型烘干装置
CN219236528U (zh) 一种台历印刷机的烘干机构
CN211768183U (zh) 一种易拉罐生产线的负压吊吸提升机
CN205352011U (zh) 一种碳化硅微粉生产用水的回收烘干装置
CN214267064U (zh) 一种印刷机的烘干箱机构
CN213920231U (zh) 一种绿色包装用防尘印刷装置
CN218171774U (zh) 一种用于标签印刷机的烘干装置
CN112325619A (zh) 一种热泵微波干燥装置
CN219083663U (zh) 颜料带式干燥机
CN216708761U (zh) 一种绿色印刷机
CN215883020U (zh) 一种彩印包装盒用自动烘干流水线
CN220091957U (zh) 一种高效率涂膜料的烘干装置
CN219390260U (zh) 一种玉米饲料加工用节能抽风排湿机
CN215921574U (zh) 一种用于印刷包装加工的热风式均匀烘干装置
CN220677945U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环保降尘装置
CN217952953U (zh) 聚丙烯酰胺胶体生产后处理干燥装置
CN218749888U (zh) 一种礼盒加工用印刷机
CN218179489U (zh) 一种萃取药剂生产用干燥装置
CN217968903U (zh) 印刷机用油墨烘干装置
CN214522854U (zh) 一种数码印花机用烘干装置
CN217944655U (zh) 一种用于印刷包装的烘干设备
CN219064014U (zh) 一种石墨提纯脱水装置
CN212720705U (zh) 一种纸质包装盒生产用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