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6798U -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6798U
CN217506798U CN202220554621.4U CN202220554621U CN217506798U CN 217506798 U CN217506798 U CN 217506798U CN 202220554621 U CN202220554621 U CN 202220554621U CN 217506798 U CN217506798 U CN 217506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ain contro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board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546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师师
张健
高健坚
吴启军
张力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546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6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6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679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8747 priority patent/WO202316925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显示装置包括:主控板、弹性导电体、显示膜片以及透光感应件。弹性导电体与主控板抵接以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显示膜片设置于弹性导电体的背离主控板的一侧,显示膜片具有透光的触控图案,透光感应件设置于显示膜片的朝向弹性导电体的一侧,透光感应件在显示膜片上的投影覆盖触控图案,且透光感应件与弹性导电体抵接并电性连接。当用户触摸显示膜片上的触控图案时,透光感应件可以感应到用户的触摸操作,进而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弹性导电体两端分别与主控板以及透光感应件抵接而实现电性连接,可以提高弹性导电体两端与主控板、透光感应件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容式触摸感应技术因其使用寿命长,操作界面干净美观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器,如压力煲、电饭煲、电磁炉中的人机交互操作部件中。电容式触摸感应按键作为触摸按键中的最常见的一种,主要通过对按键上的电容值进行采集与处理,识别出相应的按键操作,进而做出响应。
电容式触控技术中,主控电路板与电容式感应极片之间通常以导线作为感应信号的传输介质,然而,导线与控电路板以及电容式感应极片焊接可能出现电性连接不稳定或导线脱落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用于解决显示装置中导线与主控电路以及感应极片电性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控板;弹性导电体,与主控板抵接以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显示膜片,设置于弹性导电体的背离主控板的一侧,显示膜片具有透光的触控图案;透光感应件,设置于显示膜片的朝向弹性导电体的一侧,透光感应件在显示膜片上的投影覆盖触控图案,且透光感应件与弹性导电体抵接并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弹性导电体用于与主控板和透光感应件均电性连接,以实现主控板与显示膜片的电性连接。且在显示装置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弹性导电体可以使得主控板与显示膜片之间的电性连接更加稳定,避免显示装置的电路的老化或接触不良。透光感应件用于与弹性导电体电性连接,透光感应件可以感应到用户的触摸操作并产生相应的触控信号,触控信号再通过弹性导电体发送给主控板。而且透光感应件可以使得显示装置内产生的光透过,以使显示装置内的光可以照射在显示膜片上的触控图案上,从而使得触控图案更加明亮,便于用户识别触控图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导电体与主控板以及透光感应件过盈配合。
基于上述实施例,弹性导电体与主控板以及透光感应件均过盈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强弹性导电体与主控板以及透光感应件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也可增加显示装置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的灵敏度。且弹性导电体不会存在脱落或者松动的情况,可以为用户节省频繁检修显示装置而花费的时间以及检修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透光感应件包括导电银浆层、氧化铟锡层以及导电树脂层中的至少一层。
基于上述实施例,导电银浆层、氧化铟锡层以及导电树脂层均可以使透光感应件具有更好的透光性,便于显示装置内的光源透过透光感应件照射在显示膜片上的触控图案上,从而使得触控图案更加明亮,以便于用户识别显示膜片上的触控图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透光感应件包括:透光部,透光部在显示膜片上的投影覆盖触控图案;接电部,与弹性导电体抵接并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透光部用于覆盖显示膜片上的触控图案,使得显示装置内的光可以准确的照射在触控图案上,使触控图案更加明亮便于用户识别,透光部还可以感应到用户的触摸操作并产生相应的触控信号,触控信号通过接电部、弹性导电体传递给主控板。接电部用于与弹性导电体电性连接,并传递由透光部传来的触控信号给弹性导电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导电体包括导电弹簧、金属弹片、导电橡胶以及导电泡棉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上述实施例,导电弹簧、金属弹片、导电橡胶以及导电泡棉均可以提高弹性导电体与主控板以及透光感应件之间的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使显示装置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显示装置内部的电路不会出现脱落或松动的情况,使显示装置可以长时间的正常运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设置于显示膜片与主控板之间且与主控板电性连接,背光模组发出的光可穿过透光部以照亮触控图案。
基于上述实施例,背光模组用于与主控板电性连接,并在显示装置内发光,使得显示装置内的光可以透过透光感应件的透光部,并照射在显示膜片上的触控图案上,从而使触控图案更加明亮,以便于用户对显示膜片上的触控图案进行识别。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者侧入式背光模组。
基于上述实施例,背光模组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侧入式背光模组两种模式。当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时,可以在显示装置内发出更加明亮的光,以使显示膜片上的触控图案更加明显,更有利于用户对触控图案进行识别;当背光模组为侧入式背光模组时,可降低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的小型化,且可以减少背光模组上灯源的数量,以减少背光模组的制作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且背光模组包括:支架,设置于显示膜片与主控板之间,支架上设置有供弹性导电体穿设的通孔;灯板,设置于支架上且与主控板电性连接,灯板上设置有多个灯源,灯源发出的光透过透光部后照亮触控图案。
基于上述实施例,支架起支撑作用,且当弹性导电体穿过支架上的通孔时,对弹性导电体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弹性导电体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以提高主控板、弹性导电体以及透光感应件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灯板上的灯源用于在显示装置内发亮,以照亮显示膜片上的触控图案供用户进行识别。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透光面板,位于显示膜片背离透光感应件的一侧,且与显示膜片贴合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透光面板用于保护显示膜片,透光面板可以隔绝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粒,保证显示膜片保持着干净的状态,且透光面板也可以避免用户手指直接对触控图案进行触控而导致触控图案损坏。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家电本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设置于家电本体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当用户触碰显示装置上的触控图案时,显示装置内会产生相应的触控信号并传递至显示装置内的主控板上,从而使得主控板控制家电本体执行用户所需要的功能。其中,弹性导电体增强了透光感应件与主控板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使显示装置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其内部电路可以保持稳定,不会出现脱落、松动等影响显示装置正常运作的情况,而透光感应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以使显示装置内的光透过并照射在显示膜片上的触控图案上,以使触控图案更加明亮,便于用户对触控图案进行识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家用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出示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出示的显示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出示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示出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显示装置、11-主控板、12-弹性导电体、13-显示膜片、131-触控图案、14-透光感应件、141-透光部、142-接电部、15-背光模组、151-支架、1511-通孔、1512-放置槽、152-灯板、1521-灯源、16-透光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10包括主控板11、弹性导电体12、显示膜片13以及透光感应件14。
具体地,主控板11是显示装置10内对其他电子器件进行控制的电子部件,主控板11具有功能电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且主控板11可以与家电本体20(参阅图1)电性连接,以实现与家电本体20的通讯。例如,主控板11用于接收透光感应件14发送的开机信号,并基于开机信号控制家电本体20开机,或者家电本体20包括控制电路,主控板11将开机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家电本体20开机,可理解的是,主控板11的整体形状可以是方片状、圆盘状或者其他形状,本申请对主控板11的形状不做限制。
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抵接以与主控板11实现电性连接,通过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抵接,可以提高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的稳定性,以保证显示装置10长时间地正常工作。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导线与主控板11焊接连接,并通过导线进行电信号传输的方案,弹性导电体12可以避免显示装置10长期使用后导致的电路老化或接触不良。
显示膜片13设置于弹性导电体12的背离主控板11的一侧,且显示膜片13上具有透光的触控图案131。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用于表征家电本体20的具体功能。当用户触摸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对应的位置时,可以触发相应指令以控制家电本体20执行相应命令以实现相应功能。可理解的是,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根据家电本体20不同的功能,对应触控图案131上的形状不同。当用户需要家电本体20执行某项功能时,可以触摸显示膜片13上对应的触控图案131,以使家电本体20执行该功能。
此外,显示膜片13可以将除触控图案131外的其他区域全设置成为黑色,例如显示膜片13包括基材,触控图案131通过喷绘工艺形成于所述基材上,通过丝印技术在基材上设置遮光层,遮光层对应触控图案131的地方设置有透光区,遮光层可以为黑色油墨层。当显示装置10内的光照射在显示膜片13上时,触控图案131被点亮,而显示膜片13的其他区域保持黑暗状态,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以便于用户对显示膜片13上触控图案131进行辨认,也即,提高触控图案131的辨识度。可理解的是,显示膜片13上除触控图案131外的其他区域也可以设置成其他比较深的颜色,以使这些区域与触控图案131之间具有足够的亮度差,便于用户进行辨别。
透光感应件14设置于显示膜片13的朝向弹性导电体12的一侧,透光感应件14在显示膜片13上的投影覆盖触控图案131,且透光感应件14与弹性导电体12抵接并电性连接。透光感应件14用于与弹性导电体12电性连接,以使当用户触摸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时,透光感应件14能够感应到用户的触摸操作并产生相应的触控信号,触控信号通过弹性导电体12发送给主控板11,从而控制家电本体20执行与该触控图案131对应的功能。且透光感应件14具有透光的功能,可以使显示装置10内产生的光透过并照射在显示膜片13的触控图案131上,以使触控图案131变得明亮,便于用户识别。
显示装置10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需要家电本体20实现某一具体功能时,用户可以触摸显示膜片13的触控图案131对应的位置,覆盖该触控图案131的透光感应件14能够感应到用户的触摸操作并产生相应的触控信号,触控信号通过弹性导电体12发送给主控板11,主控板11控制家电本体20执行需要实现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可以提高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之间、弹性导电体12与透光感应件14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的稳定性,使得显示装置10可以长时间地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为用户节省了频繁检修显示装置10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检修成本。而显示装置10内的透光感应件14可以使显示装置10内产生的光透过,并使其照射在显示膜片13的触控图案131上,使得触控图案131变得明显,以便于用户对触控图案131进行识别,且在对显示装置10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只需将显示膜片13直接压在弹性导电体12上,以及弹性导电体12直接压在主控板11的焊盘上即可完成三者之间的电性连接,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导线与各部件焊接在一起,本申请的组装方式简化了显示装置10的组装步骤、节省了显示装置10的组装时间,进而降低了显示装置10的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以及透光感应件14均过盈配合,以使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以及透光感应件14之间的电性连接更加稳定。在显示装置10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弹性导电体12可以与主控板11以及透光感应件14均维持稳定的电性连接关系,以提高主控板11、弹性导电体12以及透光感应件14之间电路的稳定性,也可增加显示装置10感应用户触摸操作的灵敏度。且弹性导电体12不会存在脱落或者松动的情况,可以为用户节省频繁检修显示装置10而花费的时间以及检修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导电件透光感应件14包括导电银浆层、氧化铟锡层以及导电树脂层中的至少一层,使得透光感应件14具有高度的透光性,从而可以让显示装置10内产生的光可以透过透光感应件14并照射在显示膜片13上,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得以变得更加明亮、更加明显,以便于用户识别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方便对所需要的触控图案131进行触摸。具体地,在采用导电银浆层作为透光感应件14时,由于导电银浆成本较低,相比于氧化铟锡层,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此外,导电银浆层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以及粘接性,可以提高透光感应件14的感应能力、导电能力以及与弹性导电体12的电性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显示装置10的触控灵敏度。
请参阅图4,透光感应件14还包括透光部141以及接电部142。其中,透光部141在显示膜片13上的投影覆盖触控图案131,使显示装置10内的光透过透光部141时,可以罩设到触控图案131的全部位置,以使触控图案131更加明亮,进而提高辨识度。可理解的是,上述的导电银浆层可以设置在透光部141上,以使透光部141具有更高的透光性能。接电部142与弹性导电体12抵接并电性连接,接电部142主要用于传递电信号。当用户触摸显示装置10上的触控图案131时,透光部141能够感应到用户的触摸操作并产生相应的触控信号,触控信号通过接电部142、弹性导电体12传递给主控板11,以使主控板11控制家电本体20执行相应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导电体12可以包括导电弹簧、金属弹片、导电橡胶以及导电泡棉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请参阅图5,当弹性导电体12为导电弹簧时,导电弹簧与主控板11之间电性连接,且导电弹簧与主控板11的焊盘抵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导电弹簧可与主控板11的焊盘焊接,以使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之间的电性连接更加稳定。可理解的是,当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之间的接触部分为金属弹片时,金属弹片也可与主控板11焊接在一起,以提高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当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之间的接触部分为导电橡胶或导电泡棉时,导电橡胶或导电泡棉可以与主控板11的焊盘过盈配合以提高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请再次参阅图3,显示装置10还包括背光模组15,背光模组15设置于显示膜片13与主控板11之间,且与主控板11电性连接。背光模组15发出的光可以透过透光感应件14照射在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上,使得触控图案131可以很好地被点亮,以供用户进行辨别。具体而言,背光模组15发出的光是通过透光部141后点亮触控图案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5为侧入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可以使用较少的光源进行发光,从而减少背光模组15的制作成本以及电能的消耗。且侧入式背光模组可以降低显示装置10整体的厚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5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相较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具有更强的照明能力,可以使得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更加明亮,继而提高触控图案131的辨识度。
请参阅6-7,当背光模组15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时,背光模组15包括支架151以及灯板152。其中,支架151设置在显示膜片13与主控板11之间,且均可与主控板11和显示膜片13连接,且支架151上设置有供弹性导电体12穿设的通孔1511。支架151起支撑作用,弹性导电体12穿过支架151上的通孔1511与主控板11电性连接,受通孔1511的制约,弹性导电体12的位置可保持相对固定,从而提高弹性导电体12与主控板11以及透光感应件14之间电性连接的的稳定性。
灯板152设置于支架151上,且与主控板11电性连接,灯板152上设置有多个灯源1521。灯源1521设置在灯板152且与灯板152电性连接,使得灯源1521可以在主控板11的控制下发光,且发出的光透过透光部141照射在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上。
请参阅图3、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51上设置有多个放置槽1512,该放置槽1512用于放置灯板152。其中,放置槽1512对应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设置,一个放置槽1512内的灯板152上可以设置多个灯源1521,多个灯源1521发出的光受放置槽1512的制约可以避免被过渡分散,而主要集中照射在对应的触控图案131上,从而提高相对应的触控图案131的显示亮度,以使用户可以更好地对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进行辨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7,显示装置10还包括透光面板16,透光面板16位于显示膜片13背离透光感应件14的一侧,且与显示膜片13贴合连接,以对显示膜片13进行保护作用。在显示装置10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直接触摸透光面板16上对应触控图案131的位置,以使透光感应件14感应到用户的触摸操作而产生触控信号。透光面板16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微粒等物质与显示膜片13接触而污染显示膜片13,避免用户对显示膜片13进行频繁清洗,且透光面板16透光,显示膜片13上的触控图案131可以透过透光面板16直观的向用户呈现。透光面板16也可以避免用户手指直接对触控图案131进行触控而导致触控图案131损坏,此外,透光面板16可以是半透光的,在显示装置10关闭时,背光模组15也关闭,此时,半透光的透光面板16可以对触控图案131反射的部分光进行遮蔽、吸收,触控图案131不明显,使得在用户看来,整个显示装置10是一块黑屏,可以提高显示装置10在黑屏状态下显示的一致性。可理解的是,透光面板16的材质可以为透明塑料如亚克力板、透明玻璃或其他材质,本申请对透光面板16的制作材质不做具体地限制。
请参阅图1,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家电本体20和上述描述的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10设置在家电本体20上,以对家电本体20进行控制。可理解的是,家电本体20可以是冰箱、热水器、电饭煲等电子产品,本申请对家电本体20的类型不做具体地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板;
弹性导电体,与所述主控板抵接以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
显示膜片,设置于所述弹性导电体的背离所述主控板的一侧,所述显示膜片具有透光的触控图案;
透光感应件,设置于所述显示膜片的朝向所述弹性导电体的一侧,所述透光感应件在所述显示膜片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触控图案,且所述透光感应件与所述弹性导电体抵接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体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控板以及所述透光感应件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感应件包括导电银浆层、氧化铟锡层以及导电树脂层中的至少一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感应件包括:
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在所述显示膜片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触控图案;
接电部,与所述弹性导电体抵接并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体包括导电弹簧、金属弹片、导电橡胶以及导电泡棉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膜片与所述主控板之间,且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可穿过所述透光感应件以照亮所述触控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者侧入式背光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且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支架,设置于所述显示膜片与所述主控板之间,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供所述弹性导电体穿设的通孔;
灯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灯板上设置有多个灯源,所述灯源发出的光透过所述透光感应件后照亮所述触控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透光面板,位于所述显示膜片背离所述透光感应件的一侧,且与所述显示膜片贴合连接。
10.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家电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家电本体上。
CN202220554621.4U 2022-03-10 2022-03-10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Active CN217506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4621.4U CN217506798U (zh) 2022-03-10 2022-03-10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PCT/CN2023/078747 WO2023169257A1 (zh) 2022-03-10 2023-02-28 全面屏显示装置、家用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4621.4U CN217506798U (zh) 2022-03-10 2022-03-10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6798U true CN217506798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5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54621.4U Active CN217506798U (zh) 2022-03-10 2022-03-10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6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3654B2 (en) Capacitive touch switch and domestic appliance provided with such switch
EP2337225B1 (en) Icon illumination for capacitive touch switch
US7915553B2 (en) Touch switch f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 provided with such switch
US20170187378A1 (en) Backlighting appliance deadfronted user interfaces
CN201440650U (zh) 触摸式控制装置
TW201517098A (zh) 鍵盤
CN217508738U (zh)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05697257U (zh) 一种电饭煲
CN201262673Y (zh) 新型电容式空调控制器触摸屏
CN217506798U (zh)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05247348U (zh) 一种洗衣机触摸控制装置及洗衣机
CN101860355A (zh) 触摸式按键装置及使用该触摸式按键装置的家用电器
CN217506847U (zh) 全面屏显示装置和家用电器
CN215344528U (zh) 触控式开关组件
CN215815613U (zh) 触控显示组件及家用电器
CN217982337U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3783635U (zh) 集成感应电极的平面发光灯块及应用其的人机交互系统
CN217506797U (zh)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7279538U (zh) 一种触摸显示按键及触摸显示装置
CN213717952U (zh) 带有触控感应的平面发光灯块及应用其的人机交互系统
CN217506793U (zh)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5420228U (zh) 一种电子触摸按键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717951U (zh) 一种平面发光灯块及应用其的人机交互系统
CN219418128U (zh)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镜子
CN219658109U (zh) 触控装置和具有其的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