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6309U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6309U
CN217506309U CN202221513016.9U CN202221513016U CN217506309U CN 217506309 U CN217506309 U CN 217506309U CN 202221513016 U CN202221513016 U CN 202221513016U CN 217506309 U CN217506309 U CN 217506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main body
device main
connecting piece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130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成
盛尊友
莫文言
米传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130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6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6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6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安装高度无法调节的问题。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主体以及支架组件。显示装置主体具有显示面以及与显示面相对设置的背面。支架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支架底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显示装置主体连接。支架底座具有承载面,承载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其中,连接件的第二端嵌设于安装槽内,显示装置主体具有第一高度。或者,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承载面上,显示装置主体具有第二高度,且第二高度高于第一高度。该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画面。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示装置成为了每个家庭必备的一种家用电器。显示装置一般包括相互连接的显示装置主体和支架,显示装置主体可通过支架进行固定。
但是,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安装高度无法调节。显示装置放置到某个位置后,由于支架的高度固定,显示装置主体的整体高度也就固定,用户无法根据需求调节显示装置主体的高度,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的安装高度无法调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主体以及支架组件。显示装置主体具有显示面以及与显示面相对设置的背面。支架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支架底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显示装置主体连接。支架底座具有承载面,承载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其中,连接件的第二端嵌设于安装槽内,显示装置主体具有第一高度。或者,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承载面上,显示装置主体具有第二高度,且第二高度高于第一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由于显示装置主体与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在进行安装固定时,当连接件的第二端嵌设于支架底座的承载面上的安装槽内时,显示装置主体可以具有第一高度。此时,显示装置主体的整体的高度较低。可以满足习惯于观看低视角的用户的观看需求。当用户习惯观看高视角时,连接件的第二端可以连接于承载面上。此时,显示装置主体具有第二高度,由于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承载面上,第二高度高于第一高度,高视角的用户的观看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显示装置主体的安装高度,满足用户不同的安装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主体还具有侧面,侧面环绕显示面的一周设置,位于显示面和背面之间。连接件的第一端与侧面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侧面连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嵌设于安装槽内。或者,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承载面上。其中,第二连接部在承载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连接部在承载面上的垂直投影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一螺钉。第一螺钉贯穿第一连接部,并与显示装置主体螺纹连接。第一连接部和显示装置主体通过第一螺钉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面开设有避让槽。第一连接部位于避让槽内,与避让槽的槽底抵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显示装置主体的背面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第一端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沿显示装置主体的高度方向,多个定位孔间隔排布。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穿设于多个定位孔中的其中一个,并与显示装置主体螺纹连接。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显示装置主体通过第二螺钉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第二端嵌设于安装槽内。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三螺钉。第三螺钉贯穿安装槽的槽底,并与连接件的第二端螺纹连接。连接件的第二端和支架底座通过第三螺钉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承载面上。支架组件还包括第四螺钉。第四螺钉贯穿支架底座,并与连接件的第二端螺纹连接。连接件的第二端和支架底座通过第四螺钉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安装槽的槽底与承载面之间的间距不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连接件嵌入安装槽内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连接件连接于承载面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承载面时的侧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连接件与显示装置主体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的连接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3所示的支架底座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显示装置主体10以及支架组件20。
如图2所示,图2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的侧视图,显示装置主体10具有显示面11以及与显示面11相对设置的背面12。显示面11用于显示画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时,显示装置主体10的显示面11朝向用户,即用户位于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100的左侧。这样,用户便可以通过显示面11观看到显示画面。
显示装置主体10可以包括显示屏以及背板(均未在图中示出)。显示屏具有上述显示面11,背板位于显示屏远离显示面11的一侧,背板形成有上述背面12。背板与显示屏围成安装腔。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装置主体10还可以包括其它部件。显示装置主体10的类型不同,所包含的部件也不相同。例如,当显示装置主体10的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时,显示装置主体10还可以包括背光源以及光学膜片,背光源以及光学膜片均安装于上述背板和显示屏围成的安装腔内。当然,显示装置主体10也可以为其它类型,其包含的部件也有所不同,此处不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支撑固定显示装置主体10,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组件20的爆炸图,支架组件20可以包括连接件21以及支架底座22。支架底座22具有承载面221,承载面22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222。
如图4所示,图4为连接件21嵌入安装槽222(图3)内时的局部放大图,连接件21的第一端与显示装置主体10连接。其中,连接件21的第二端可以嵌设于安装槽222(图3)内。此时,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主体10具有第一高度h1。
或者,如图5所示,图5为连接件21连接于承载面221时的局部放大图,连接件21的第二端可以连接于承载面221上。此时,如图6所示,图6为连接件21的第二端连接于承载面221(图5)时的侧视图,显示装置主体10具有第二高度h2,且第二高度h2高于第一高度h1。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由于显示装置主体10与连接件21的第一端连接,在进行安装固定时,当连接件21的第二端嵌设于支架底座22的承载面221上的安装槽222内时,显示装置主体10可以具有第一高度h1。此时,显示装置主体10的整体的高度较低。可以满足习惯于观看低视角的用户的观看需求。当用户习惯观看高视角时,连接件21的第二端可以连接于承载面221上。此时,显示装置主体10具有第二高度h2,由于连接件21的第二端连接于承载面221上,第二高度h2高于第一高度h1,高视角的用户的观看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显示装置主体10的安装高度,满足用户不同的安装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安装固定显示装置100时,可以先将显示装置主体10与连接件21的第一端连接,然后将支架组件20的支架底座22放置在要固定显示装置100的位置。最后,根据需要的安装高度,将连接件21的第二端嵌设于支架底座22的承载面221上的安装槽222内,或者直接将连接件21的第二端连接于承载面221上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架组件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架组件20间隔设置。其中,每个支架组件20中的第二端均嵌设于安装槽222(图3)内,或者,每个支架组件20中的第二端均连接于承载面221(图3)上。
这样,由于多个支架组件20中的连接件21均与显示装置主体10连接,可以使得显示装置主体10的重量均匀分布,减少每个支架组件20所承受的重量,提升支架组件20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每个支架组件20的第二端均嵌设于安装槽222内或者直接连接于承载面221上,可以使得显示装置100各个位置的高度相同,不会出现显示装置主体10朝一侧倾斜的问题。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支架组件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支架组件20位于显示装置主体10的一侧边,并且两个支架组件20可以分别位于该侧边靠近边缘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得支架组件20可以更牢靠的支撑显示装置主体10。
当然,支架组件2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该支架组件20位于显示装置主体10的侧边,且可以位于该侧边的中心位置,以保证该支架组件20能够较好的支撑显示装置主体10。
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主体10还具有侧面13,侧面13环绕显示面11的一周设置,位于显示面11和背面1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显示装置主体10的外部形状一般为四方形,对应的,显示装置主体10的侧面13一般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长条矩形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1的第一端可以与侧面13连接,此时,如图1所示,支架组件20整体位于显示装置主体10的下方。
由于连接件21的第一端与侧面13连接,用户可以从正面直接接触到连接件21与侧面13连接的位置,进而更加方便的将显示装置主体10与连接件21的第一端进行安装和拆卸。
在连接件21与显示装置100的侧面13连接时,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第一连接部211与侧面13抵靠。第二连接部2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11连接。第二连接部212的另一端可以嵌设于安装槽222(图3)内,或者,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212的另一端可以连接于承载面221上。
其中,第一连接部211在承载面22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连接部211在承载面221上的垂直投影的内部。即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211的尺寸较大,第二连接部212的尺寸较小。
这样,由于第一连接部211的尺寸较大,可以更好的与显示装置主体10的侧面13连接。同时,由于第二连接部212的尺寸较小,可以使得安装槽222(图3)的尺寸较小,最终使得支架底座22的尺寸较小。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21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部211以及第二连接部212的形状均可以大致为平板状,其中,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相互垂直设置。其中,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可以一体成型制作而成。
当然,连接件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尺寸也可以保持一致,连接件21也可以整体为较为规则的形状。例如,连接部可以为棱柱状。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此处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图8为连接件21与显示装置主体10连接处的剖视图,为了使得第一连接部211与显示装置主体10连接的更加牢靠。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0还可以包括第一螺钉23,第一螺钉23贯穿第一连接部211,并于显示装置主体10螺纹连接。第一连接部211和显示装置主体10通过第一螺钉23连接。
这样,通过第一螺钉23可以将第一连接部211与显示装置主体10相对固定起来,使两者成为一个整体,不容易分离。同时,在拆卸时,只需要将第一螺钉23拆卸下来,即可以完成第一连接部211与显示装置主体10之间的拆卸,简单、方便。
其中,为了方便第一螺钉23穿过第一连接部211与显示装置主体10螺纹配合,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21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11,第一螺钉23(图8)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111内,并与显示装置主体10(图8)螺纹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螺钉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螺钉23贯穿第一连接部211,并与显示装置主体10连接。对应的,第一连接部211可以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111。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211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2111,两个第一连接孔2111位于第一连接部211的对角处。
当然,第一连接部211与显示装置主体10的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如图9所示,图9为图7所示的连接件21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连接件21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部213,第三连接部213与第一连接部211远离第二连接部212一侧的表面连接。对应的,显示装置主体10(图4)的侧面13(图4)设有限位槽(图中未示出),第三连接部213位于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内。
这样,由于第三连接部213位于限位槽内,第一连接部211与显示装置主体10分离时,将第三连接部213从限位槽中拔出,便能够实现两者的分离。由此,通过第三连接部213以及限位槽的配合,也可以较好的实现第一连接部211与显示装置主体10之间的连接。同时,由于无需螺纹配合,拆卸时更加方便,若需要移动显示装置主体10,使第三连接部213从限位槽中抽出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211可以同时通过第一螺钉23和第三连接部213的方式与显示装置主体10连接,可以使得连接更加的牢靠。当然,也可以仅通过第一螺钉23或者第三连接部213的方式来实现连接。
此外,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211远离第二连接部212一侧的表面可以开设有多个凹槽2112。对应的,显示装置主体10(图4)的侧面13(图4)可以设置由多个凸起(图中未示出)。这样,通过凹槽2112和凸起的配合,也可以对第一连接部211与显示装置主体10的连接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面13上可以开设有避让槽131,第一连接部211位于避让槽131内,与避让槽131的槽底抵靠。由于第一连接部211位于避让槽131内,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继续参照图5,避让槽131可以在背面12处形成缺口。这样,在安装显示装置主体10时,从前方使第一连接部211对准避让槽131在背面12处形成的缺口,便可以使第一连接部211位于避让槽131内。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1的第一端也可以与显示装置主体10的背面12连接。当连接件21与显示装置主体10的背面12连接时,由于显示装置主体10的背面12的面积较大,便于连接件21与显示装置主体10的连接,设置更加方便。
如图11所示,图11为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为了实现连接件21与显示装置主体10的背面12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1的第一端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14。沿显示装置主体10的高度方向(即图11的X方向),多个定位孔214间隔排布。支架组件20还可以包括第二螺钉(图中未示出)。第二螺钉(图中未示出)穿设于多个定位孔214中的其中一个,并与显示装置主体10螺纹连接。连接件21的第一端和显示装置主体10通过第二螺钉(图中未示出)连接。
由此,通过第二螺钉可以将连接件21与显示装置主体10连接起来,连接较为牢固。同时,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在拆卸的时候,只需要将第二螺钉从显示装置主体10和连接件21拆卸下来即可,拆卸较为方便。
此外,由于连接件21的第一端沿显示装置主体10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定位孔214。这样,用户在固定连接件21与显示装置主体10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的安装高度选择合适的定位孔214,进而进一步调整显示装置主体10的安装高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如图10所示,由于连接件21与显示装置主体10的背面12连接,并且连接件21的第一端间隔排布有多个定位孔214(图11)。此方案下,连接件21可以为长条状,既方便设置多个定位孔214,也方便其能够与显示装置主体10的背面12中靠近中间位置的部分连接。
如图4所示,连接件21的第二端可以嵌设于安装槽222(图3)内,为了使得连接件21与支架底座2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组件20还可以包括第三螺钉(图中未示出)。第三螺钉(图中未示出)贯穿安装槽222(图3)的槽底,并与连接件21的第二端螺纹连接。连接件21的第二端和支架底座22通过第三螺钉(图中未示出)连接。
由此,位于安装槽222内的连接件21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螺钉与支架底座22连接起来,两者不易分离。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拆卸时只需要将第三螺钉拆卸下来,即可完成连接件21与支架底座22之间的拆卸。
其中,如图12所示,图12为图3所示的支架底座22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第三螺钉的穿过,支架底座22可以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23,第二连接孔223与安装槽222的底部连通。这样,可以方便第三螺钉穿过支架底座22。此外,如图7所示,连接件21的第二端也可以开设有第三连接孔2121,以方便第三螺钉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连接孔2121可以为螺纹孔。
其中,第二连接孔223与第三连接孔2121的数量可以相同。这样,每个第三螺钉可以对应穿过一个第二连接孔223,并与一个第三连接孔2121螺纹配合。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第二连接孔22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对应的,如图7所示,第三连接孔2121的数量也为两个。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二连接孔223之间的间距,与两个第三连接孔2121之间的间距相同,以保证第二连接孔223与第三连接孔2121能够相对,以便第三螺钉的穿过。
当然,连接件21的第二端也可以直接嵌设在安装槽222内,不使用第三螺钉进行固定。这样,连接件21与支架底座22安装和分离时,只需要将连接件21嵌入安装槽222内,或者将连接件21从安装槽222内取出即可,连接件21与支架底座22方便分离和安装更加方便和快捷。
为了进一步增加显示装置主体10安装高度的调节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2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安装槽222的槽底与承载面221之间的间距不同。这样,用户在调整显示装置主体10的安装高度时,可以将连接件21的第二端嵌入到不同深度的安装槽222内,以实现高度的调节。通过设置多个不同深度的多个安装槽222,进一步增大了显示装置主体10的安装高度的调节范围。
当然,如图12所示,安装槽22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可以理解的,安装槽222的数量可以根据用户对于显示装置100安装高度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此处不做进一步限定。
如图5所示,连接件21的第二端可以直接连接于承载面221上,为了使得连接件21的第二端可以直接与承载面221连接,支架组件20还可以包括第四螺钉(图中未示出),第四螺钉(图中未示出)贯穿支架底座22,并与连接件21的第二端螺纹连接。连接件21的第二端与支架底座22通过第四螺钉连接。由此,通过第四螺钉便可以直接将连接件21的第二端与承载面221进行连接,连接较为稳固。同时,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拆卸也较为方便。
此外,类似的,如图12所示,为了使得第四螺钉能够更方便的穿过支架底座22,支架底座22可以开设有第四连接孔224。这样,第四螺钉可以直接穿过第四连接孔224与连接件21(图7)的第二端连接。而由图7可知,连接件21可以开设有第三连接孔2121,第四螺钉可以与伸入第三连接孔2121内,与连接件21螺纹配合。类似的,第四连接孔224的数量与第三连接孔2121的数量相同。
如图12所示,当安装槽222的数量为一个时,安装槽222内的两个第二连接孔223可以与承载面221上的两个第四连接孔224关于中心线Y对称。这样,在调整安装高度的时候,将支架底座22调转180°之后安装进行安装后,调整后的安装状态和调整前的安装状态具有相同的前后跨距。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装置主体,所述显示装置主体具有显示面以及与所述显示面相对设置的背面;以及,
支架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支架底座;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显示装置主体连接;所述支架底座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
其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显示装置主体具有第一高度;或者,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面上,所述显示装置主体具有第二高度,且所述第二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具有侧面;所述侧面环绕所述显示面的一周设置,位于所述显示面与所述背面之间;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侧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侧面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或者,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承载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承载面上的垂直投影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
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与所述显示装置主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显示装置主体通过所述第一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避让槽内,与所述避让槽的槽底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显示装置主体的背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沿所述显示装置主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多个定位孔间隔排布;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
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穿设于所述多个定位孔中的其中一个,并与所述显示装置主体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和所述显示装置主体通过所述第二螺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
第三螺钉,所述第三螺钉贯穿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并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和所述支架底座通过所述第三螺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面上;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
第四螺钉,所述第四螺钉贯穿所述支架底座,并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架底座通过所述第四螺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间距不同。
CN202221513016.9U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217506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3016.9U CN217506309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3016.9U CN217506309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6309U true CN217506309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58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13016.9U Active CN217506309U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6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0175B2 (en) Display device housing and form-fitted configuration
CN101282638A (zh) 能够倾斜的弹性安装系统
US9220174B2 (en) Pedestal for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CN114578603A (zh) 显示装置
CN217506309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6657845A (zh) 液晶电视
WO2022165950A1 (zh) 易安装的太阳能监控设备
CN21771891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771891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0605277U (zh) 前框、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3309965A (zh) 电子装置及其装置支撑件
CN210088389U (zh) 用于展示设备的嵌入式悬挂安装结构
CN113432019A (zh) 一种安装装置及镜面显示设备的安装结构
CN107105180B (zh) 无边框液晶电视
CN21852332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led显示屏
CN216792632U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215636372U (zh) 显示设备
JP2009500666A (ja) 対応スタンドを備えたフラット画面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217739665U (zh) 一种屏压块及交互平板
CN210219092U (zh) 悬挂安装组件
CN215006235U (zh) 框架幕布压边安装结构
CN219997771U (zh) 一种可控防窥显示模组
CN212776625U (zh) 显示装置的壁挂机构及显示装置
CN210998390U (zh) 组装治具
CN215954058U (zh) 一种极窄边框投影荧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