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3423U -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3423U
CN217503423U CN202123352294.9U CN202123352294U CN217503423U CN 217503423 U CN217503423 U CN 217503423U CN 202123352294 U CN202123352294 U CN 202123352294U CN 217503423 U CN217503423 U CN 217503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total reflection
light source
proj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522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asen Lighting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asen Lighting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asen Lighting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asen Lighting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522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3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3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3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颗主光源、多颗相同的子光源和全反射导光板;所述主光源为垂直发光,所述子光源为侧发光,所述主光源与所述子光源的发光方向互相垂直;所述全反射导光板位于主光源上方且垂直于主光轴;所述多颗子光源均匀间隔环绕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的至少一侧。

Description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和景观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专业演绎灯具和专业舞美设计中运用的观众灯,一般运用大功率COB作为主光源,同时在主光源周边或者灯头外圈分布有小功率彩色LED作为子光源,主光源使用时要求光线柔和无眩光、高光效、色彩还原度高,以满足各类活动节目现场环境和人物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背光源的运用则在主光源关闭后不至于出现暗场环境,使灯头出光面变成一个可混合任意颜色的显示灯体,大大丰富了观众灯的照明功能和现场环境渲染及点缀功能。
但此类观众灯背景光一般会有以下问题:如果在灯头表面布置子光源,那么会存在子光源投射光斑混色不均匀、灯珠亮点过于明显的缺陷;如果子光源布置在与主光源COB同一平面,因主光源和子光源的数量和功率差异较大,则会存在灯板底部散热结构和电子方案容易形成干涉的问题,且同时会有子光源所形成光斑中间区间出现暗区而导致光斑亮度明显不均匀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实用的放电保护电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包括单颗主光源、多颗相同的子光源和全反射导光板;所述主光源为垂直发光,所述子光源为侧发光,所述主光源与所述子光源的发光方向互相垂直;所述全反射导光板位于主光源上方且垂直于主光轴;所述多颗子光源均匀间隔环绕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的至少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单颗主光源为单颗LED光源或者单颗的COB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子光源为贴片LED灯珠。
进一步的,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子光源的长度或者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的厚度为2mm~6mm。
进一步的,所述子光源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的间距D为0≤D≤0.5mm。
进一步的,所述全反射导光板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全反射导光板为单面微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全反射导光板远离主光源的一面上间隔均匀分布了若干内凹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菲涅尔镜片,所述菲涅尔镜片位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远离主光源的一面。
进一步的,所述菲涅尔镜片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紧贴。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收拢主光源发出光线的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位于主光源和全反射导光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相比于常规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一个灯具在不增加灯具体积的前提下,拥有主光源和子光源两种相互兼容的投光显示系统。
2-通过子光源和主光源的错位设置,避免了子光源光斑中心暗区的问题;同时通过全反射导光板使得子光源投射出相对均匀的光斑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光路示意图。
图2为子光源的光路示意图。
图3为局部A放大图。
图中各标号说明:
1-主光源;11-聚光透镜;2-子光源;201-入射光线;202-散射光线;203-全反射光线;3-全反射导光板; 32-内凹面;4-菲涅尔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附图1-3所示,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包括单颗主光源1、多颗相同的子光源2和全反射导光板3;主光源1为垂直发光,子光源2为侧发光,主光源1与子光源2的发光方向互相垂直;全反射导光板3位于主光源上方且垂直于主光轴;所述多颗子光源2均匀间隔环绕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的至少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单颗主光源1为单颗LED光源或者单颗的COB光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子光源2为贴片LED灯珠。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全反射导光板3的厚度大于子光源2的长度或者宽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全反射导光板3的厚度为2mm~6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子光源2与全反射导光板3的间距D为0≤D≤0.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全反射导光板3为透明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全反射导光板3为单面微结构。如附图3所示,所述全反射导光板3远离主光源1的一面上间隔均匀分布了若干内凹面3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菲涅尔镜片4,菲涅尔镜片4位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3远离主光源1的一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菲涅尔镜片4与全反射导光板3紧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收拢主光源1发出光线的聚光透镜11,聚光透镜11位于主光源1和全反射导光板3之间。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颗主光源、多颗相同的子光源和全反射导光板;所述主光源为垂直发光,所述子光源为侧发光,所述主光源与所述子光源的发光方向互相垂直;所述全反射导光板位于主光源上方且垂直于主光轴;所述多颗相同的子光源均匀间隔环绕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的至少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颗主光源为单颗LED光源或者单颗的COB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光源为贴片LED灯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子光源的长度或者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的厚度为2mm~6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光源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的间距D为0≤D≤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为透明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为单面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远离主光源的一面上间隔均匀分布了若干内凹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菲涅尔镜片,所述菲涅尔镜片位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远离主光源的一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镜片与所述全反射导光板紧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拢主光源发出光线的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位于主光源和全反射导光板之间。
CN202123352294.9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 Active CN217503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2294.9U CN217503423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2294.9U CN217503423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3423U true CN217503423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3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52294.9U Active CN217503423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3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5541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70091615A1 (en) Backlight module for LCD monitors and method of backlighting the same
TWM446875U (zh) 燈具光源結構
JP2010506371A (ja) 薄型イルミネーションデバイス、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及び照明デバイス
KR20060034676A (ko) 발광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발광수단
CN102788282A (zh) 一种具有光型调制的led灯管
JP3157514U (ja) 両面照明式led照明装置
US7470054B2 (en) Light-guide board
KR20150060361A (ko) 조명등 장치
KR101460273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를 사용한 조명 장치
KR20110088130A (ko) 양면 조명용 led 렌즈와 led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led 양면 조명장치
CN217503423U (zh)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
KR20140070692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CN211399413U (zh) 一种led聚光灯条
KR200461056Y1 (ko) 병풍형 조명장치
CN217302567U (zh) 一种双光路投光显示照明装置
JP2007294252A (ja) 発光パネル並びに照明器具及び電照パネル
JP2004094031A (ja) フィルム観察装置
CN217978599U (zh) 平板型聚光灯具
JP3127478U (ja) 円錐状プリズム式lcdバックライト照明装置
CN114234087A (zh) 一种双光路投光系统
CN114234086A (zh) 一种双光路投光显示照明装置
CN209819272U (zh) 一种蜂窝格栅防眩面板灯
CN209415237U (zh) 一种黑板灯
RU78000U1 (ru) Светонаправляющая панель (вариант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