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6854U - 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6854U
CN217496854U CN202220867614.XU CN202220867614U CN217496854U CN 217496854 U CN217496854 U CN 217496854U CN 202220867614 U CN202220867614 U CN 202220867614U CN 217496854 U CN217496854 U CN 217496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wall
plate
area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676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卫平
李晓彬
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t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t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t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to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676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6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6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6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展示包装盒包括:盒体,包括容纳空间、开口和围合容纳空间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盒盖,与第一边缘部弯折连接,并能够盖合于开口;内托,至少部分的容置于容纳空间,内托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第一壁部与第二边缘部弯折连接;抬升连接部,连接于盒盖与内托之间,用于使内托抬升或下落至容纳空间,抬升连接部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背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盒盖抵接,第二连接板背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内托第二壁部弯折连接。本申请采用一纸成形,简化加工生产过程,在闭合时,内托能够自动收回。

Description

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在打开包装盒时,使包装盒能够更好地展示包装盒内的包装对象,通常会在包装盒内设置用于展示的内托。将包装对象放置在内托上,从而在包装盒打开时,内托能够举升包装对象,以更好地展示包装对象。内托通常采用黏贴等形式固定在包装盒内,不仅会使加工生产过程更加复杂,也不利于包装盒的会受再利用,再次闭合包装盒时,需要手动将内托推回至包装盒内。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采用一纸成形,能够简化包装盒的加工生产过程,在闭合包装盒时,内托能够自动收回至包装盒内。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包装盒,包括:盒体,包括容纳空间、开口和围合容纳空间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盒盖,与第一边缘部弯折连接,并能够盖合于开口;内托,至少部分的容置于容纳空间,内托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第一壁部与第二边缘部弯折连接;抬升连接部,连接于盒盖与内托之间,用于使内托抬升或下落至容纳空间,抬升连接部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背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盒盖抵接,第二连接板背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内托的第二壁部弯折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盒盖包括第二侧壁,至少部分的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扣合,第二侧壁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壁部和第四壁部,第三壁部与第一边缘部弯折连接;第四壁部沿第二方向的高度大于第三壁部沿第二方向的高度,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第二连接板沿第二方向的高度大于第三壁部沿第二方向的高度。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第四壁部沿第二方向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三壁部和第一侧壁部沿第二方向的高度值之和。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盒盖还包括盖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壁部和第四壁部弯折连接;第一连接板背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盖板和第四壁部的连接处抵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与盖板和第三壁部的连接处抵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第二侧壁还包括第一内板、第二内板、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的第五壁部和第六壁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与第三方向垂直,第五壁部和第六壁部均与盖板的圆边弯折连接,第一内板与第五壁部背离盖板的一端弯折连接,且位于第五壁部的内侧,第二内板与第六壁部背离盖板的一端弯折连接,且位于第六壁部的内侧;其中,第一内板远离第一内板和第五壁部连接处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抵接,第二内板远离第二内板和第六壁部连接处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抵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第二侧壁还包括第一插舌、第二插舌、第三插舌和第四插舌,第一插舌和第二插舌分别与第三壁部沿第三方向的两端弯折连接,第三插舌和第四插舌分别与第四壁部沿第三方向的两端弯折连接,第一插舌和第三插舌位于第五壁部和第一内板之间,第二插舌和第四插舌位于第六壁部和第二内板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第一侧壁包括在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七壁部和第八壁部、在第三方向相对的第九壁部和第十壁部,第七壁部与第三壁部弯折连接,第八壁部与内托弯折连接;第七壁部、第八壁部、第九壁部和第十壁部沿第二方向的高度相等。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第一侧壁还包括第三内板、第四内板、第五插舌、第六插舌、第七插舌和第八插舌;第三内板、第五插舌和第六插舌均与第九壁部弯折连接,第三内板位于第九壁部的内侧,第五插舌和第六插舌位于第三内板和第九壁部之间;第四内板、第七插舌和第八插舌均与第十壁部弯折连接,第四内板位于第十壁部的内侧,第七插舌和第八插舌位于第四内板和第十壁部之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纸板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盒体区,朝第一面弯折形成盒体,盒体区包括第一侧壁区,第一侧壁区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围合成容纳空间,并形成开口,第一侧壁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盒盖区,与第一边缘部连接,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盒盖,盒盖能够盖合于开口;内托区,包括在第一参考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壁区和第二壁区,第一壁区与第二边缘部连接,第一壁区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壁部,第二壁区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壁部;抬升连接区,与内托区连接,朝第一面和第二面至少弯折一次形成抬升连接部;抬升连接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第二连接区与内托区连接,第一连接区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区相对第一连接区朝第二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背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盒盖抵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弯折形成与盒体弯折连接的内托、与内托弯折连接的抬升连接部,抬升连接部的第一连接板与盒盖抵接,第二连接板与内托的第二壁部弯折连接。当打开包装盒时,盒盖通过抬升连接部将内托从盒体内抬升起来,以展示包装盒内的包装对象。当包装盒关闭时,盒盖通过第一连接板将内托推回至盒体的容纳空间内,以实现内托的自动收回。本申请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采用一纸成形的形式,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制作,可以省去胶粘等步骤,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打开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打开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打开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打开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纸板结构的第一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纸板结构的第二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纸板结构的盒盖区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纸板结构的盒体区和内托区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纸板结构的抬升连接区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者“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者“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申请人发现,包装盒会具备对包装对象的展示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示包装对象,会在包装盒内设置用于盛放包装对象的内托,同时使内托在包装盒打开时能够升起,从而更好地展示包装对象。但是当需要再次关闭包装盒时,内托难以自行回到原来位置,需要手动将内托压回到包装盒内,再顺势关闭包装盒。不仅操作繁琐,还需要通过黏贴等形式设置连接内托的连接件,以使包装盒打开时内托能够被连接件拉起,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制造。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整个包装盒采用一纸成形的方式制成。在包装盒的盒体内,设置内托,内托一端与盒体弯折连接,另一端与抬升连接部连接。抬升连接部与盒盖抵接。当打开包装盒时,抬升连接部拉起内托,对放置在内托上的包装对象进行突出展示,当关闭包装盒时,抬升连接部与内托的连接部被推回至盒体内,使得内托自动回落到盒体内部。本申请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采用一纸成形的形式,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制作,可以省去胶粘等步骤,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第一实施例
图1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打开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打开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打开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打开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包装盒,包括:盒体1、盒盖2、内托3和抬升连接部4;盒体1包括容纳空间、开口和围合容纳空间的第一侧壁11,第一侧壁11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的第一边缘部111和第二边缘部112;盒盖2与第一边缘部111弯折连接,并能够盖合于开口;内托3至少部分的容置于容纳空间,内托3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的第一壁部31和第二壁部32,第一壁部31与第二边缘部112弯折连接;抬升连接部4连接于盒盖2与内托3之间,用于使内托3抬升或下落至容纳空间,抬升连接部4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第一连接板41背离第二连接板42的一端与盒盖2抵接,第二连接板42背离第一连接板41的一端与内托3的第二壁部32弯折连接。
盒体1与盒盖2形成本申请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的主体。盒体1与盒盖2弯折连接,方便包装盒的打开、关闭,以及重复利用。盒体1的形状不做限制,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以包装盒为长方体包装盒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X为水平方向,沿第一方向X,盒盖2和盒体1一端弯折连接,使得另一端可以被打开。盒体1的容纳空间用于盛装包装对象,第一侧壁11围合形成容纳空间。包装对象可以经由第一侧壁11形成的开口放置于容纳空间内。第一侧壁11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一边缘部111和第二边缘部112,盒盖2与第一边缘部111弯折连接,使得盒盖2和盒体1形成一个整体,通过二者的弯折连接来实现包装盒的打开和关闭,可以通过一纸成形的方式弯折成形。
内托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盒体1内,包装对象放置于内托3上或内托3内。内托3的第一壁部31与第二边缘部112弯折连接,使得内托3、盒体1和盒盖2形成一个整体,可以通过一纸成形的方式弯折成形。抬升连接部4连接于盒盖2与内托3之间,用于使内托3抬升或下落至容纳空间。抬升连接部4的第一连接板41与盒盖2抵接,使得第一连接板41的一部分与盒盖2贴合,盒盖2能够拉动或推动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与第二壁部32弯折连接,使得抬升连接部4、内托3、盒体1和盒盖2形成一个整体,可以通过一纸成形的方式弯折成形。同时,抬升连接部4通过第二连接板42拉动或推动内托3。当包装盒打开时,盒盖2通过抬升连接部4拉动内托3,使得内托3绕内托3与盒体1的连接处转动,实现内托3的抬升,达到更充分地展示包装对象的目的。当包装盒关闭时,盒盖2推动第一连接板41,使得内托3反转,回落原位置,实现内托3的收回,免于手动将内托3推回。由于抬升连接部4、内托3、盒体1和盒盖2形成一个整体,可以通过一纸成形的方式弯折成形,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制作,可以省去胶粘等步骤,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和图3,盒盖2包括第二侧壁21,至少部分的第二侧壁21与第一侧壁11扣合,第二侧壁21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的第三壁部211和第四壁部212,第三壁部211与第一边缘部111弯折连接;第四壁部212沿第二方向Z的高度大于第三壁部211沿第二方向Z的高度,第二方向Z与第一方向X垂直。
盒盖2的第二侧壁21的至少一部分与盒体1的第一侧壁11扣合,使得盒盖2和盒体1能够形成结构稳定的包装盒,以保护内的包装对象。第四壁部212沿第二方向Z的高度大于第三壁部211沿第二方向Z的高度,使得第四壁部212能够覆盖第二边缘部112。由于第三壁部211与第一边缘部111弯折连接,因此当第四壁部212覆盖第二边缘部112时,盒盖2能够良好地覆盖盒体1,使得包装盒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更好地保护包装对象。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和图3,第二连接板42沿第二方向Z的高度大于第三壁部211沿第二方向Z的高度。当本申请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从打开状态切换到闭合状态时,第二连接板42与内托3的第二壁部32的连接处能够伸到盒体1内部。随着盒盖2逐渐关闭,第二连接板42与第二壁部32的连接处逐渐深入盒体1,并靠近盒体1的底部,从而向盒体1内部拉动第二壁部32,在第二壁部32的带动下,内托3绕内托3与盒体1的连接处转动,使得内托3朝向盒体1内部回落,直至盒盖2完全关闭,内托3回落至展示包装盒内的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和图3,第四壁部212沿第二方向Z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三壁部211和第一侧壁11部沿第二方向Z的高度值之和。当展示包装盒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避免第四壁部212从第一侧壁11部的底部伸出,从而避免因第四壁部212凸出而导致包装盒无法稳定地放置在平面上。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至图5,盒盖2还包括盖板,沿第一方向X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壁部211和第四壁部212弯折连接;第一连接板41背离第二连接板42的一端与盖板和第四壁部212的连接处抵接,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的连接处与盖板和第三壁部211的连接处抵接。由于第一连接板41背离第二连接板42的一端与盖板和第四壁部212的连接处抵接,且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的连接处与盖板和第三壁部211的连接处抵接,当展示包装盒关闭时,盖板与第四壁部212的连接处能够抵住第一连接板41的边缘,推动第一连接板41,使得第一连接板41带动第二连接板42,进而时内托3回落。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至图5,第二侧壁21还包括第一内板215、第二内板216、在第三方向Y上相对的第五壁部213和第六壁部214,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均与第三方向Y垂直,第五壁部213和第六壁部214均与盖板的圆边弯折连接,第一内板215与第五壁部213背离盖板的一端弯折连接,且位于第五壁部213的内侧,第二内板216与第六壁部214背离盖板的一端弯折连接,且位于第六壁部214的内侧;其中,第一内板215远离第一内板215和第五壁部213连接处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41抵接,第二内板216远离第二内板216和第六壁部214连接处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41抵接。第一内板215和第二内板216都朝向盒盖2的内侧弯折。弯折后的第一内板215和第二内板216均与第一连接板41抵接,能够防止第一连接板41从盒盖2上脱落。当盒盖2打开时,第一连接板41能够随着盒盖2一同移动,从而拉动第二连接板42,进而使得内托3从盒体1内部被抬升起来,达到展示包装对象的目的。由于第一内板215和第二内板216都与第一连接板41抵接,因此在盒盖2打开时,在第一连接板41不与盖板粘贴的前提下,第一连接板41能够被盒盖2拉动。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至图3,第二侧壁21还包括第一插舌、第二插舌、第三插舌和第四插舌,第一插舌和第二插舌分别与第三壁部211沿第三方向Y的两端弯折连接,第三插舌和第四插舌分别与第四壁部212沿第三方向Y的两端弯折连接,第一插舌和第三插舌位于第五壁部213和第一内板215之间,第二插舌和第四插舌位于第六壁部214和第二内板216之间。由于第一插舌和第三插舌插在第五壁部213和第一内板215之间,且第二插舌和第四插舌位插在第六壁部214和第二内板216之间,使得第二侧壁21能够形成结构稳定的整体,避免第二侧壁21在盒盖2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至图5,第一侧壁11包括在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七壁部113和第八壁部114、在第三方向Y相对的第九壁部115和第十壁部116,第七壁部113与第三壁部211弯折连接,第八壁部114与内托3弯折连接;第七壁部113、第八壁部114、第九壁部115和第十壁部116沿第二方向Z的高度相等。第七壁部113、第八壁部114、第九壁部115和第十壁部116围合形成第一侧壁11。由于第七壁部113、第八壁部114、第九壁部115和第十壁部116沿第二方向Z的高度相等,在包装盒打开时,内托3绕内托3与盒体1的连接处转动,就能够使得内托3从盒体1内部抬升起来,并至少部分地相对第一壁部31凸出,达到展示包装对象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第七壁部113对应第一侧壁11的第一边缘部111,第八壁部114对应第二边缘部112,第八壁部114可以复用为内托3的第二壁部32。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2至图5,第一侧壁11还包括第三内板、第四内板、第五插舌、第六插舌、第七插舌和第八插舌;第三内板、第五插舌和第六插舌均与第九壁部115弯折连接,第三内板位于第九壁部115的内侧,第五插舌和第六插舌位于第三内板和第九壁部115之间;第四内板、第七插舌和第八插舌均与第十壁部116弯折连接,第四内板位于第十壁部116的内侧,第七插舌和第八插舌位于第四内板和第十壁部116之间。由于第五插舌和第六插舌位于第三内板和第九壁部115之间,且第七插舌和第八插舌位于第四内板和第十壁部116之间,使得第七壁部113、第八壁部114、第九壁部115和第十壁部116围合后,能够形成结构稳定的第一侧壁11,在盒盖2打开或关闭时,能够降低第一侧壁11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第二实施例
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纸板结构的第一面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纸板结构的第二面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纸板结构的盒盖区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纸板结构的盒体区和内托区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纸板结构的抬升连接区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纸板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盒体区S1,朝第一面弯折形成盒体1,盒体区S1包括第一侧壁区S11,第一侧壁区S11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一侧壁11,第一侧壁11围合成容纳空间,并形成开口,第一侧壁11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的第一边缘部111和第二边缘部112;盒盖区S22,与第一边缘部111连接,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盒盖2,盒盖2能够盖合于开口;内托区S3,包括在第一参考方向A上相对的第一壁区S31和第二壁区S32,第一壁区S31与第二边缘部112连接,第一壁区S31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壁部31,第二壁区S32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壁部32;抬升连接区S4,与内托区S3连接,朝第一面和第二面至少弯折一次形成抬升连接部4;抬升连接区S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S42,第二连接区S42与内托区S3连接,第一连接区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区S42相对第一连接区朝第二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二连接板42,第一连接板41背离第二连接板42的一端与盒盖2抵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纸板结构可以弯折形成本申请前述实施例的包装盒。
参考图6和图7,由于纸板结构在未弯折时,可以将纸板结构当作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两侧面分别为第一面P1和第二面P2。需要说明的是,对纸板结构进行弯折时,朝第一面P1方向弯折,指的是,相对弯折的两部分的第一面P1形成小于180°的角,第二面P2形成大于180°的角。相应地,朝第二面P2方向弯折指的是,相对弯折的两部分的第二面P2形成小于180°的角,第一面P1形成大于180°的角。纸板结构通过弯折可以获得包装盒,包装盒的形状不限,为了方便说明以长方体盒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6并参考图9,盒体区S1包括第一侧壁区S11,第一侧壁区S11朝向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一侧壁11,并围合形成容纳空间,从而形成盒体1。第一侧壁区S11包括第七壁区S113、第八壁区S114、第九壁区S115和第十壁区S116,盒体区S1还包括底区S12,第七壁区S113、第八壁区S114、第九壁区S115和第十壁区S116围绕底区S12,第七壁区S113相对底区S12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七壁部113,第八壁区S114相对底区S12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八壁部114,第九壁区S115相对底区S12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九壁部115,第十壁区S116相对底区S12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十壁部116。第七壁部113对应第一侧壁11的第一边缘部111,第八部对应第二边缘部112。
结合图6并参考图8,盒盖区S22与第一边缘部111连接,即盒盖区S22与第七壁区S113连接。盒盖区S22包括盖区S22和第二侧壁区S21,第二侧壁区S21与第七壁区S113连接。第二侧壁区S21相对盖区S22朝第一面能够弯折形成盒盖2,第二侧壁区S21相对第七壁区S113朝第二面方向弯折,使得盒盖2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二侧壁区S21包括第三壁区S211、第四壁区S212、第五壁区S213和第六壁区S214。第三壁区S211、第四壁区S212、第五壁区S213和第六壁区S214围绕盖区S22,且相对盖区S22朝第一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三壁部211、第四壁区S212部、第五壁部213和第六壁部214。
结合图6并参考图9,内托区S3包括第一壁区S31、第二壁区S32和托区,第一壁区S31和第二壁区S32分别与托区沿第一参考方向A的两端连接,第一壁区S31和第二壁区S32相对托区朝第一方面弯折形成第一壁部31和第二壁部32。第一壁区S31与第七壁区S113连接,且第一壁区S31相对第七壁区S113朝第一面方向弯折,使得弯折后的内托3位于盒体1内。
结合图6并参考图10,抬升连接区S4包括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S42。第一连接区相对第二连接区S42朝向第二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一连接板41,第一连接板41与盒盖2抵接。第二连接区S42与内托区S3的第二壁区S32连接。第二连接区S42相对第二壁区S32朝第二面方向弯折形成第二连接板42。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弯折形成与盒体弯折连接的内托、与内托弯折连接的抬升连接部,抬升连接部的第一连接板与盒盖抵接,第二连接板与内托的第二壁部弯折连接。当打开包装盒时,盒盖通过抬升连接部将内托从盒体内抬升起来,以展示包装盒内的包装对象。当包装盒关闭时,盒盖通过第一连接板将内托推回至盒体的容纳空间内,以实现内托的自动收回。本申请实施例的展示包装盒采用一纸成形的形式,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制作,可以省去胶粘等步骤,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包括容纳空间、开口和围合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
盒盖,与所述第一边缘部弯折连接,并能够盖合于所述开口;
内托,至少部分的容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内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边缘部弯折连接;
抬升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盒盖与所述内托之间,用于使所述内托抬升或下落至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抬升连接部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盒盖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内托的所述第二壁部弯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包括第二侧壁,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扣合,所述第二侧壁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壁部和第四壁部,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第一边缘部弯折连接;所述第四壁部沿第二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一侧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值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还包括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盖板和所述第四壁部的连接处抵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与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三壁部的连接处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还包括第一内板、第二内板、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的第五壁部和第六壁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五壁部和所述第六壁部均与所述盖板的圆边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内板与所述第五壁部背离所述盖板的一端弯折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五壁部的内侧,所述第二内板与所述第六壁部背离所述盖板的一端弯折连接,且位于所述第六壁部的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内板远离所述第一内板和所述第五壁部连接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接,所述第二内板远离所述第二内板和所述第六壁部连接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还包括第一插舌、第二插舌、第三插舌和第四插舌,所述第一插舌和所述第二插舌分别与所述第三壁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弯折连接,所述第三插舌和所述第四插舌分别与所述第四壁部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弯折连接,所述第一插舌和所述第三插舌位于所述第五壁部和所述第一内板之间,所述第二插舌和所述第四插舌位于所述第六壁部和所述第二内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七壁部和第八壁部、在第三方向相对的第九壁部和第十壁部,所述第七壁部与所述第三壁部弯折连接,所述第八壁部与所述内托弯折连接;所述第七壁部、所述第八壁部、所述第九壁部和所述第十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展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还包括第三内板、第四内板、第五插舌、第六插舌、第七插舌和第八插舌;所述第三内板、所述第五插舌和所述第六插舌均与所述第九壁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三内板位于所述第九壁部的内侧,所述第五插舌和所述第六插舌位于所述第三内板和所述第九壁部之间;所述第四内板、所述第七插舌和所述第八插舌均与所述第十壁部弯折连接,所述第四内板位于所述第十壁部的内侧,所述第七插舌和所述第八插舌位于所述第四内板和所述第十壁部之间。
10.一种纸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
盒体区,朝所述第一面弯折形成盒体,所述盒体区包括第一侧壁区,所述第一侧壁区朝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围合成容纳空间,并形成开口,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
盒盖区,与所述第一边缘部连接,朝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弯折形成盒盖,所述盒盖能够盖合于所述开口;
内托区,包括在第一参考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壁区和第二壁区,所述第一壁区与所述第二边缘部连接,所述第一壁区朝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区朝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壁部;
抬升连接区,与所述内托区连接,朝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至少弯折一次形成抬升连接部;所述抬升连接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二连接区与所述内托区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区朝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区相对所述第一连接区朝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盒盖抵接。
CN202220867614.XU 2022-04-14 2022-04-14 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Active CN217496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7614.XU CN217496854U (zh) 2022-04-14 2022-04-14 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7614.XU CN217496854U (zh) 2022-04-14 2022-04-14 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6854U true CN217496854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9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67614.XU Active CN217496854U (zh) 2022-04-14 2022-04-14 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6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21715A1 (en) Improved display ready container
US11514822B2 (en) Product display
CN217496854U (zh) 展示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US6357652B1 (en) Extension box and shipping carton system
WO2022033170A1 (zh) 双开门包装盒
JP6399818B2 (ja) 包装用箱
JP5409539B2 (ja) 個装ケース
CN220375013U (zh) 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CN110203512A (zh) 一种用于物品包装使用的内衬结构
CN218559450U (zh) 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JP5038287B2 (ja) 包装容器及び包装体
CN218704573U (zh) 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CN214190502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9361639U (zh) 包装盒
US11932464B2 (en) Box with interior lift mechanism
CA2613633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es integrated with product containers
US7614501B2 (en) Utility and protective packaging system
CN219115961U (zh) 包装盒
JP2012153413A (ja) 梱包箱および薄型テレビの梱包方法
CN217865328U (zh) 包装盒
CN218343991U (zh) 顶面开启式条盒
CN218464115U (zh) 一体成型包装箱
CN216685246U (zh) 包装盒及纸板结构
CN217576035U (zh) 包装盒
US20230365295A1 (en) Package box assembly comprising ha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