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0406U - 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0406U
CN217490406U CN202221193900.9U CN202221193900U CN217490406U CN 217490406 U CN217490406 U CN 217490406U CN 202221193900 U CN202221193900 U CN 202221193900U CN 217490406 U CN217490406 U CN 217490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device
water
baffle
pipe
devic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39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 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 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 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 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39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0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0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0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属于废气治理领域,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左壁下侧开设有密封检修门,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底部右侧贯穿设有进气管,所述处理装置本体顶部开设有收水槽,所述收水槽和处理装置本体中部贯穿有溢水孔,所述收水槽上方左侧设有泥水分离干化段,且采用三角玻璃顶结构,所述收水槽左侧设有引气管,所述引气管下端依次贯穿收水槽和处理装置本体,上端延伸入泥水分离干化段中,所述收水槽顶部右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呈L型,所述排气管左侧管道贯穿设于泥水分离干化段右侧壁;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维护困难,水资源不能重复使用易造成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处理技术较多,常见的有光催化法、蓄热式氧化法、生物降解法、吸附回收法等;大量有机物(VOCs)废气的处理系统,因为处理系统的结构存在缺陷,它的自身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占地多,辅助设备多在运行中耗电耗能高,运行故障高,都存在着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占地多,操作维护困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洁、工艺组合合理,能够更加充分地将有机废气中有害物质进行分离,同时易于操作维护、在运行中无需人工干预,利用泥水分离干化段将水资源循环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维护困难,水资源不能重复使用易造成浪费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左壁下侧开设有密封检修门,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底部右侧贯穿设有进气管,所述处理装置本体顶部开设有收水槽,所述收水槽和处理装置本体中部贯穿有溢水孔,所述收水槽上方左侧设有泥水分离干化段,且采用三角玻璃顶结构,所述收水槽左侧设有引气管,所述引气管下端依次贯穿收水槽和处理装置本体,上端延伸入泥水分离干化段中,所述收水槽顶部右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呈L型,所述排气管左侧管道贯穿设于泥水分离干化段右侧壁,所述排气管顶部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采用轴流风机,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内部设有隔板一和隔板二,所述隔板一设于处理装置本体内上壁左侧,所述隔板二设于处理装置本体内下壁右侧,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内部设有生物降解部,所述生物降解部设于处理装置本体左壁与隔板二之间,所述处理装置本体内部设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悬空设于处理装置本体左壁与隔板一之间。
优选的,所述生物降解部包括循环水池、喷淋喷嘴管路、生化填料、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池设于处理装置本体底部左侧,所述生化填料悬空设于隔板一与隔板二之间,所述喷淋喷嘴管路设于生化填料上方,循环水泵安装于循环水池底部,由循环水泵将循环水池中的水通过喷淋喷嘴管路向下喷淋。
优选的,所述喷淋喷嘴管路包括水流管、喷头、挡板;所述挡板一端固定设置在隔板一右壁上侧,所述挡板顶部设有凹槽,且凹槽底部贯穿设有数个孔,所述挡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水流管一部分设于挡板空腔中,所述喷头设于挡板底部,所述水流管一端与循环水泵相连通,另一端与喷头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泥水分离干化段与设于循环水池底部的污泥泵通过污泥管连接,所述污泥管一端与污泥泵连接,另一端贯穿收水槽与处理装置本体延伸至泥水分离干化段中。
优选的,所述喷淋喷嘴管路设有多个喷头。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密封检修门向循环水池放入污泥以及水,有机物(VOCs)废气从进气管首先进入生物降解部的生化填料,打开循环水泵,通过水流管、喷头,将循环水池中水喷洒入生化填料,完成水浴后,气体进入活性炭,进行吸附净化脱水后,通过引气管到达泥水分离干化段,打开污泥泵,将循环水池中的污泥通过污泥管送达泥水分离干化段,泥水分离干化段的透明三角玻璃顶结构,利用太阳直射加热以及引风机风负压,将泥水分离干化段中的气体以及污泥加热完成水气分离,分离出的水沿着泥水分离干化段的壁流入收水槽中,气体经过排气管,由引风机排出到大气中,收水槽收集的水由溢水孔经过挡板流入到生化填料中,实现了水资源循环使用,减少了浪费;密封检修门用于日常设备检修,活性炭的更换和污泥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喷嘴管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引气管、引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引风机;2、泥水分离干化段;3、收水槽;31、引气管;32、溢水孔;4、活性炭;5、密封检修门;6、污泥泵;61、污泥管;7、循环水池;8、排气管;9、喷淋喷嘴管路;91、水流管;92、喷头;93、挡板;10、生化填料;11、循环水泵;12、处理装置本体;13、进气管;14、隔板一;15、隔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本体12,处理装置本体12左壁下侧开设有密封检修门5,处理装置本体12底部右侧贯穿设有进气管13,处理装置本体12顶部开设有收水槽3,所述收水槽3和处理装置本体12中部贯穿有溢水孔32,收水槽3上方左侧设有泥水分离干化段2,且采用三角玻璃顶结构,收水槽3左侧设有引气管31,引气管31下端依次贯穿收水槽3和处理装置本体12,上端延伸入泥水分离干化段2中,收水槽3顶部右侧设有排气管8,排气管8呈L型,排气管8左侧管道贯穿设于泥水分离干化段2右侧壁,排气管8顶部安装有引风机1,引风机1采用轴流风机,处理装置本体12内部设有隔板一14和隔板二15,隔板一14设于处理装置本体12内上壁左侧,隔板二15设于处理装置本体12内下壁右侧,处理装置本体12内部设有生物降解部,生物降解部设于处理装置本体12左壁与隔板二15之间,处理装置本体12内部设有活性炭4,活性炭4悬空设于处理装置本体12左壁与隔板一14之间。
生物降解部包括循环水池7、喷淋喷嘴管路9、生化填料10、循环水泵11;循环水池7设于处理装置本体12底部左侧,生化填料10悬空设于隔板一14与隔板二15之间,喷淋喷嘴管路9设于生化填料10上方,循环水泵11安装于循环水池7底部,由循环水泵11将循环水池7中的水通过喷淋喷嘴管路9向下喷淋。
喷淋喷嘴管路9包括水流管91、喷头92、挡板93;挡板93一端固定设置在隔板一14右壁上侧,挡板93顶部设有凹槽,且凹槽底部贯穿设有数个孔,挡板93内部设有空腔,水流管91一部分设于挡板93空腔中,喷头92设于挡板93底部,水流管91一端与循环水泵11相连通,另一端与喷头92相连通。
泥水分离干化段2与设于循环水池7底部的污泥泵6通过污泥管61连接,污泥管61一端与污泥泵6连接,另一端贯穿收水槽3与处理装置本体12延伸至泥水分离干化段2中。
喷淋喷嘴管路9设有多个喷头9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密封检修门5向循环水池7放入污泥以及水,有机物(VOCs)废气从进气管13首先进入生物降解部的生化填料10,打开循环水泵11,通过水流管91、喷头92,将循环水池7中水喷洒入生化填料10,完成水浴后,气体进入活性炭4,进行吸附净化脱水后,通过引气管31到达泥水分离干化段2,打开污泥泵6,将循环水池7中的污泥通过污泥管61送达泥水分离干化段2,泥水分离干化段2的透明三角玻璃顶结构,利用太阳直射加热以及引风机1风负压,将泥水分离干化段2中的气体以及污泥加热完成水气分离,分离出的水沿着泥水分离干化段2的壁流入收水槽3中,气体经过排气管8,由引风机1排出到大气中,收水槽3收集的水由溢水孔32经过挡板93流入到生化填料10中,实现了水资源循环使用,减少了浪费;密封检修门5用于日常设备检修,活性炭4的更换和污泥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装置本体(12),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2)左壁下侧开设有密封检修门(5),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2)底部右侧贯穿设有进气管(13),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2)顶部开设有收水槽(3),所述收水槽(3)和处理装置本体(12)中部贯穿有溢水孔(32),所述收水槽(3)上方左侧设有泥水分离干化段(2),且采用三角玻璃顶结构,所述收水槽(3)左侧设有引气管(31),所述引气管(31)下端依次贯穿收水槽(3)和处理装置本体(12),上端延伸入泥水分离干化段(2)中,所述收水槽(3)顶部右侧设有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呈L型,所述排气管(8)左侧管道贯穿设于泥水分离干化段(2)右侧壁,所述排气管(8)顶部安装有引风机(1),所述引风机(1)采用轴流风机,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2)内部设有隔板一(14)和隔板二(15),所述隔板一(14)设于处理装置本体(12)内上壁左侧,所述隔板二(15)设于处理装置本体(12)内下壁右侧,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2)内部设有生物降解部,所述生物降解部设于处理装置本体(12)左壁与隔板二(15)之间,所述处理装置本体(12)内部设有活性炭(4),所述活性炭(4)悬空设于处理装置本体(12)左壁与隔板一(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部包括循环水池(7)、喷淋喷嘴管路(9)、生化填料(10)、循环水泵(11);所述循环水池(7)设于处理装置本体(12)底部左侧,所述生化填料(10)悬空设于隔板一(14)与隔板二(15)之间,所述喷淋喷嘴管路(9)设于生化填料(10)上方,循环水泵(11)安装于循环水池(7)底部,由循环水泵(11)将循环水池(7)中的水通过喷淋喷嘴管路(9)向下喷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喷嘴管路(9)包括水流管(91)、喷头(92)、挡板(93);所述挡板(93)一端固定设置在隔板一(14)右壁上侧,所述挡板(93)顶部设有凹槽,且凹槽底部贯穿设有数个孔,所述挡板(93)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水流管(91)一部分设于挡板(93)空腔中,所述喷头(92)设于挡板(93)底部,所述水流管(91)一端与循环水泵(11)相连通,另一端与喷头(9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干化段(2)与设于循环水池(7)底部的污泥泵(6)通过污泥管(61)连接,所述污泥管(61)一端与污泥泵(6)连接,另一端贯穿收水槽(3)与处理装置本体(12)延伸至泥水分离干化段(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喷嘴管路(9)设有多个喷头(92)。
CN202221193900.9U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 Active CN217490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3900.9U CN217490406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3900.9U CN217490406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0406U true CN217490406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53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3900.9U Active CN217490406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0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90406U (zh) 一种有机物废气治理装置
WO2016029877A1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03727987U (zh) 大型储罐罐顶正逆液封新型呼吸器
CN206240912U (zh) 一种废铜冶炼时的双效除尘净化系统
CN209735299U (zh) 一种新型循环式废气处理设备
CN204865494U (zh) 一种喷淋式酸气净化装置
CN213699429U (zh) 一种污水站高浓度废气处理装置
CN215027575U (zh) 污水处理厂高效除臭装置
CN205287977U (zh) 一种涂装废气净化装置
CN212068279U (zh) 一种氯化氢吸收系统
CN210434289U (zh) 一种环保化工废气处理装置
CN210473507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酸碱废气处理综合洗涤塔
CN1923713A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除臭方法及其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CN211462539U (zh) 一种带风力的干燥脱水系统的喷淋吸附塔
CN208865391U (zh) 一种印染废气处理装置
CN205892897U (zh) 一种新型高效除尘废水循环净化监控系统
CN206494755U (zh) 一种密闭可收集电解产气的电解槽
CN206701055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消毒的污水池废气净化装置
CN215027489U (zh) 一种交叉流式废气洗涤塔
CN215692815U (zh) 一种环保型的用于工业硅生产的废气处理结构
CN114378025B (zh) 一种填料冲洗装置、生物塔及填料的冲洗方法
CN215027419U (zh) 颜料生产废水处理安全环保处理装置
CN214437898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污水站废气处理装置
CN214022523U (zh) 一种楼宇养猪除臭系统
CN208426845U (zh) 一种聚丙烯石墨列管式气体吸收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