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0229U -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0229U
CN217490229U CN202220813112.9U CN202220813112U CN217490229U CN 217490229 U CN217490229 U CN 217490229U CN 202220813112 U CN202220813112 U CN 202220813112U CN 217490229 U CN217490229 U CN 217490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mmunicated
water tank
water pump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131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嘉智
董暾
董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Jia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Jia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Jia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Jia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131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0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0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0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所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座、固定座、降尘结构、连接管、水箱、高压水泵、滑槽和导向轮;为了解决存在的在对施工环境进行降尘,控制设备改变方向对不同位置进行降尘时,设备容易发生晃动,导致稳定性较差,且降尘的范围较小等问题,本装置采用通过高压水泵运行,对水箱内的水施加压力,使水上升,进入雾化盘内,通过喷雾头对水进行雾化,使雾化后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喷出,进行降尘工作的作用,控制筒体转动,扩大降尘的范围,对四周进行降尘的作用,且当筒体转动时,导向轮对筒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导向轮沿着滑槽内滑动,防止筒体在转动时,发生晃动,导致筒体不稳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在对施工环境进行降尘,控制设备改变方向对不同位置进行降尘时,设备容易发生晃动,导致稳定性较差,且降尘的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施工环境进行降尘,控制设备改变方向对不同位置进行降尘时,设备容易发生晃动,导致稳定性较差,且降尘的范围较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采用通过高压水泵运行,对水箱内的水施加压力,使水上升,进入雾化盘内,通过喷雾头对水进行雾化,使雾化后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喷出,进行降尘工作的作用,控制筒体转动,扩大降尘的范围,对四周进行降尘的作用,且当筒体转动时,导向轮对筒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导向轮沿着滑槽内滑动,防止筒体在转动时,发生晃动,导致筒体不稳的现象发生,从而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座、固定座、降尘结构、连接管、水箱、高压水泵、滑槽和导向轮;支撑座设置在底座上;固定座设置在支撑座上;降尘结构设置在固定座上;连接管的一端与降尘结构相连通;水箱固定在底座上,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水箱转动连接;高压水泵嵌入水箱内,高压水泵的输入端与水箱相连通,高压水泵的输出端与降尘结构相连通,且至少部分高压水泵的输出端嵌入连接管内;滑槽呈环形,且滑槽贯穿设置在固定座上;两个导向轮分别与降尘结构相连接,且导向轮嵌入滑槽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降尘结构还包括:筒体、连接部、雾化盘、螺纹孔和喷雾头;筒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筒体与连接管相连接,筒体设置在固定座上,且筒体分别与两个导向轮相连接;连接部为中空腔体,两个连接部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两端,且连接部的一端与筒体相连通;雾化盘为中空腔体,两个雾化盘分别与两个连接部相连接,且两个雾化盘分别与高压水泵的输出端相连通;螺纹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至少两个螺纹孔分别贯穿设置在雾化盘上;喷雾头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至少两个喷雾头分别嵌入螺纹孔内,且喷雾头分别与两个雾化盘相连通;其中,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电机、连接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电机包括输出轴,电机固定在支撑座的底面;连接轴与输出轴相连接,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和支撑座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套设在连接轴的外侧,且第一齿轮与连接轴无相对转动;第二齿轮套设在连接管的外侧,第二齿轮与连接管无相对转动,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三通阀;三通阀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三通阀嵌入筒体内,三通阀的输入端与高压水泵的输出端相连通,且三通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雾化盘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螺钉和螺母;螺钉的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至少两个螺钉分别依次穿过两个雾化盘和连接部;螺母的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至少两个螺母分别套设在两个螺钉的外侧,且螺母与连接部的一侧相贴合;其中,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进水口和阀门;进水口设置在水箱的一侧;阀门的一端与进水口相连通,且阀门的另一端与水箱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万向滚轮;四个万向滚轮分别与底座的底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通过高压水泵运行,对水箱内的水施加压力,使水上升,进入雾化盘内,通过喷雾头对水进行雾化,使雾化后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喷出,进行降尘工作的作用,控制筒体转动,扩大降尘的范围,对四周进行降尘的作用,且当筒体转动时,导向轮对筒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导向轮沿着滑槽内滑动,防止筒体在转动时,发生晃动,导致筒体不稳的现象发生,从而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2.通过电机运行,输出轴带动连接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连接管转动,控制筒体转动的作用,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3.三通阀将水分流,从而使水同时流入两个喷雾盘内的作用,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底座,12支撑座,14固定座,16降尘结构,18连接管,20水箱,22高压水泵,24滑槽,26导向轮,161筒体,162连接部,163雾化盘,164喷雾头,28电机,30连接轴,32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6三通阀,40螺钉,42螺母,44进水口,46阀门,48万向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如图1-4所示,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底座10、支撑座12、固定座14、降尘结构16、连接管18、水箱20、高压水泵22、滑槽24和导向轮26;支撑座12设置在底座10上;固定座14设置在支撑座12上;降尘结构16设置在固定座14上;连接管18的一端与降尘结构16相连通;水箱20固定在底座10上,且连接管18的另一端与水箱20转动连接;高压水泵22嵌入水箱20内,高压水泵22的输入端与水箱20相连通,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与降尘结构16相连通,且至少部分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嵌入连接管18内;滑槽24呈环形,且滑槽24贯穿设置在固定座14上;两个导向轮26分别与降尘结构16相连接,且导向轮26嵌入滑槽24内。
通过将支撑座12设置在底座10上,并将固定座14设置在支撑座12上,实现了确定支撑座12和固定座14的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降尘结构16设置在固定座14上,实现了确定降尘结构16的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连接管18的一端与降尘结构16相连通,并将水箱20固定在底座10上,且连接管18的另一端与水箱20转动连接,实现了连接管18带动降尘结构16转动时,连接管18沿着水箱20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高压水泵22嵌入水箱20内,高压水泵22的输入端与水箱20相连通,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与降尘结构16相连通,且至少部分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嵌入连接管18内,实现了高压水泵22对水箱20内的水施加压力,使水上升进入降尘结构16内的作用;再次,通过将滑槽24呈环形,且滑槽24贯穿设置在固定座14上,实现了确定滑槽24的位置;再次,通过将两个导向轮26分别与降尘结构16相连接,且导向轮26嵌入滑槽24内,实现了导向轮26沿着滑槽24内滑动,对降尘结构16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降尘结构16转动时,发生晃动,从而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降尘结构16还包括:筒体161、连接部162、雾化盘163、螺纹孔和喷雾头164;筒体161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筒体161与连接管18相连接,筒体161设置在固定座14上,且筒体161分别与两个导向轮26相连接;连接部162为中空腔体,两个连接部162分别设置在筒体161的两端,且连接部162的一端与筒体161相连通;雾化盘163为中空腔体,两个雾化盘163分别与两个连接部162相连接,且两个雾化盘163分别与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相连通;螺纹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至少两个螺纹孔分别贯穿设置在雾化盘163上;喷雾头164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至少两个喷雾头164分别嵌入螺纹孔内,且喷雾头164分别与两个雾化盘163相连通;其中,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通过将筒体161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筒体161与连接管18相连接,筒体161设置在固定座14上,且筒体161分别与两个导向轮26相连接,实现了连接管18带动筒体161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连接部162为中空腔体,两个连接部162分别设置在筒体161的两端,且连接部162的一端与筒体161相连通,实现了连接部162与筒体161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雾化盘163为中空腔体,两个雾化盘163分别与两个连接部162相连接,且两个雾化盘163分别与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相连通,实现了高压水泵22对水施加压力,使水上升,进入雾化盘163内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螺纹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至少两个螺纹孔分别贯穿设置在雾化盘163上,并将喷雾头164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至少两个喷雾头164分别嵌入螺纹孔内,且喷雾头164分别与两个雾化盘163相连通,实现了转动喷雾头164,使喷雾头164嵌入螺纹孔内,从而将喷雾头164安装在雾化盘163上,使水通过喷雾头164喷出,进行降尘工作的作用,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电机28、连接轴30、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4;电机28包括输出轴,电机28固定在支撑座12的底面;连接轴30与输出轴相连接,且连接轴3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14和支撑座12转动连接;第一齿轮32套设在连接轴30的外侧,且第一齿轮32与连接轴30无相对转动;第二齿轮34套设在连接管18的外侧,第二齿轮34与连接管18无相对转动,且第二齿轮34与第一齿轮32相啮合。
通过将电机28包括输出轴,电机28固定在支撑座12的底面,实现了固定电机28的位置;再次,通过将连接轴30与输出轴相连接,且连接轴3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14和支撑座12转动连接,实现了电机28运行,输出轴带动连接轴30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齿轮32套设在连接轴30的外侧,且第一齿轮32与连接轴30无相对转动,实现了连接轴30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齿轮34套设在连接管18的外侧,第二齿轮34与连接管18无相对转动,且第二齿轮34与第一齿轮32相啮合,实现了当电机28运行,输出轴带动连接轴30转动时,使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34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4转动,进而使连接管18转动,控制筒体161转动,扩大降尘的范围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三通阀36;三通阀36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三通阀36嵌入筒体161内,三通阀36的输入端与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相连通,且三通阀3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雾化盘163相连通。
通过将三通阀36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三通阀36嵌入筒体161内,三通阀36的输入端与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相连通,且三通阀3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雾化盘163相连通,实现了三通阀36对水进行分流的作用,使水进入雾化盘163内,从而使两个雾化盘163同时喷水,进行降尘的作用,进而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通过高压水泵22运行,对水箱20内的水施加压力,使水上升,进入雾化盘163内,通过喷雾头164对水进行雾化,使雾化后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喷出,进行降尘工作的作用,且电机28运行,输出轴带动连接轴30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2转动,第一齿轮32与第二齿轮34相啮合,从而带动连接管18转动,控制筒体161转动,扩大降尘的范围,对四周进行降尘的作用,且当筒体161转动时,导向轮26对筒体161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导向轮26沿着滑槽24内滑动,防止筒体161在转动时,发生晃动,导致筒体161不稳的现象发生,从而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实施例2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如图1-4所示,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底座10、支撑座12、固定座14、降尘结构16、连接管18、水箱20、高压水泵22、滑槽24和导向轮26;支撑座12设置在底座10上;固定座14设置在支撑座12上;降尘结构16设置在固定座14上;连接管18的一端与降尘结构16相连通;水箱20固定在底座10上,且连接管18的另一端与水箱20转动连接;高压水泵22嵌入水箱20内,高压水泵22的输入端与水箱20相连通,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与降尘结构16相连通,且至少部分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嵌入连接管18内;滑槽24呈环形,且滑槽24贯穿设置在固定座14上;两个导向轮26分别与降尘结构16相连接,且导向轮26嵌入滑槽24内。
通过将支撑座12设置在底座10上,并将固定座14设置在支撑座12上,实现了确定支撑座12和固定座14的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降尘结构16设置在固定座14上,实现了确定降尘结构16的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连接管18的一端与降尘结构16相连通,并将水箱20固定在底座10上,且连接管18的另一端与水箱20转动连接,实现了连接管18带动降尘结构16转动时,连接管18沿着水箱20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高压水泵22嵌入水箱20内,高压水泵22的输入端与水箱20相连通,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与降尘结构16相连通,且至少部分高压水泵22的输出端嵌入连接管18内,实现了高压水泵22对水箱20内的水施加压力,使水上升进入降尘结构16内的作用;再次,通过将滑槽24呈环形,且滑槽24贯穿设置在固定座14上,实现了确定滑槽24的位置;再次,通过将两个导向轮26分别与降尘结构16相连接,且导向轮26嵌入滑槽24内,实现了导向轮26沿着滑槽24内滑动,对降尘结构16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降尘结构16转动时,发生晃动,从而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螺钉40和螺母42;螺钉40的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至少两个螺钉40分别依次穿过两个雾化盘163和连接部162;螺母42的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至少两个螺母42分别套设在两个螺钉40的外侧,且螺母42与连接部162的一侧相贴合;其中,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
通过将螺钉40的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至少两个螺钉40分别依次穿过两个雾化盘163和连接部162,并将螺母42的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至少两个螺母42分别套设在两个螺钉40的外侧,且螺母42与连接部162的一侧相贴合,实现了通过将螺钉40穿过雾化盘163和连接部162,转动螺母42,使螺母42与连接部162紧紧贴合,从而将雾化盘163固定在连接部162上的作用,进而便于对雾化盘163的安装与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进水口44和阀门46;进水口44设置在水箱20的一侧;阀门46的一端与进水口44相连通,且阀门46的另一端与水箱20相连通。
通过将进水口44设置在水箱20的一侧,实现了通过进水口44将水注入水箱20内的作用;再次,通过将阀门46的一端与进水口44相连通,且阀门46的另一端与水箱20相连通,实现了打开或关闭阀门46,控制水注入水箱20内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万向滚轮48;四个万向滚轮48分别与底座10的底面相连接。
通过将四个万向滚轮48分别与底座10的底面相连接,实现了万向滚轮48带动装置移动,便于将装置移动至需要降尘的位置,从而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螺钉40和螺母42之间的配合,将雾化盘163安装在连接部162上或将雾化盘163拆卸,从而便于对使用时间较长而导致生锈的雾化盘163进行更换,避免雾化盘163老化,不能正常喷水的现象发生,进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Claims (7)

1.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
底座;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降尘结构,所述降尘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降尘结构相连通;
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转动连接;
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嵌入所述水箱内,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尘结构相连通,且至少部分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出端嵌入所述连接管内;
滑槽,所述滑槽呈环形,且所述滑槽贯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与所述降尘结构相连接,且所述导向轮嵌入所述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尘结构还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筒体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筒体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轮相连接;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中空腔体,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两端,且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相连通;
雾化盘,所述雾化盘为中空腔体,两个所述雾化盘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且两个所述雾化盘分别与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出端相连通;
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第一内螺纹,至少两个所述螺纹孔分别贯穿设置在所述雾化盘上;
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至少两个所述喷雾头分别嵌入所述螺纹孔内,且所述喷雾头分别与两个所述雾化盘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面;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连接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连接轴无相对转动;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连接管的外侧,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连接管无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
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三通阀嵌入所述筒体内,所述三通阀的输入端与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出端相连通,且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雾化盘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
螺钉,所述螺钉的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至少两个所述螺钉分别依次穿过两个所述雾化盘和所述连接部;
螺母,所述螺母的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至少两个所述螺母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螺钉的外侧,且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相贴合;
其中,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
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一侧;
阀门,所述阀门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且所述阀门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还包括:
万向滚轮,四个所述万向滚轮分别与所述底座的底面相连接。
CN202220813112.9U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Active CN217490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3112.9U CN217490229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3112.9U CN217490229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0229U true CN217490229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50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13112.9U Active CN217490229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0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9022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CN208050237U (zh) 一种木质玩具用高光木器喷涂装置
CN206859593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建筑涂料的喷射装置
CN104631800A (zh) 一种建筑涂料喷刷机器人的使用方法
CN101602035A (zh) 喷漆机同步喷漆装置
CN201482642U (zh) 喷涂系统
CN107961938A (zh) 一种气动阀门生产用的喷漆装置
CN108816624A (zh) 一种小区用动态喷泉设备
CN114682417B (zh) 一种金属凹网罩的加工装置
CN2863269Y (zh) 石油套管接箍涂色环专用装置
CN216704760U (zh) 一种齿轮防渗碳剂自动喷涂装置
CN110328087B (zh) 一种旋转式喷涂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6703803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施工装置
CN211463602U (zh) 自动喷涂机器人涂漆机构
CN211865542U (zh) 一种农用蝶阀的喷漆工作台
CN21191315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降尘装置
CN108855714A (zh) 一种长圆管用内壁喷涂装置
CN210137498U (zh) 刚挠结合板生产用开窗设备
CN206952755U (zh) 用于研磨版辊的顶尖夹具
CN219128732U (zh)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的环保型喷雾机
CN219400725U (zh) 一种钢结构表面防腐处理装置
CN218716597U (zh) 一种道路钻孔机
CN219252085U (zh) 一种交通运输工程施工用降尘装置
CN201049330Y (zh) 喷泉摇摆机构
CN212696898U (zh) 一种温室大棚农业喷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