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5776U - 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及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及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85776U CN217485776U CN202221098482.5U CN202221098482U CN217485776U CN 217485776 U CN217485776 U CN 217485776U CN 202221098482 U CN202221098482 U CN 202221098482U CN 217485776 U CN217485776 U CN 2174857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inner conductor
- harness
- insulating medium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及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该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包括端子和通讯线束,通讯线束包括内导体以及包覆于内导体外周的绝缘介质层;端子包括端子本体、设置于端子本体上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内导体的截面积为0.27平方毫米,绝缘介质层的外径为1.8~1.9毫米,在通讯线束的第一端,内导体沿通讯线束的长度方向超出绝缘介质层;端子的第二部与通讯线束第一端的内导体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与通讯线束第一端的绝缘介质层压接固定。该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及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ECU与通讯线束连接需重新开发、设计ECU,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及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与通讯线束连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专用的复合型通讯线束连接器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该方式要求ECU的板端自带通讯线束专用连接器,通讯线束上连接的复合型通讯线束连接器与ECU板端的通讯线束专用连接器配合,实现ECU与通讯线束的连接。而现有技术中,发动机ECU板端并不带有通讯线束专用连接器,因而,需要重新开发、设计ECU,而重新开发、设计ECU周期较长,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及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ECU与通讯线束连接需重新开发、设计ECU,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包括: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包括端子和用于传输无线通讯数据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的通讯线束,其中,所述通讯线束包括内导体以及包覆于所述内导体外周的绝缘介质层;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上、用于与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上、用于与所述通讯线束连接的第二部;
所述内导体的截面积为0.27平方毫米,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外径为1.8~1.9毫米,在所述通讯线束的第一端,所述内导体沿所述通讯线束的长度方向超出所述绝缘介质层;
所述端子的第二部将所述通讯线束第一端的内导体包裹于其中,并与所述内导体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所述端子的第二部将所述通讯线束第一端的所述绝缘介质层包裹于其中,并与所述绝缘介质层压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中,在通讯线束的第一端,内导体沿通讯线束的长度方向超出绝缘介质层,同时,通讯线束内导体的截面积为0.27平方毫米,绝缘介质层的外径为1.8~1.9毫米,使得端子的第二部能够将通讯线束第一端的内导体包裹于其中,并与通讯线束的内导体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将绝缘介质层包裹于其中,并与绝缘介质层压接固定。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能够通过端子直接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上的插接口连接,无需重新开发电子控制单元,且成本较低。同时,通讯线束内导体的截面积为0.27平方毫米,绝缘介质层的外径为1.8~1.9毫米,既有利于保证通讯线束与端子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又有利于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外周包覆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周固套有绝缘护套;
在所述通讯线束的第一端,所述绝缘介质层沿所述通讯线束的长度方向超出所述屏蔽层及所述绝缘护套。
可选地,所述端子的第二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上的内导体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上的绝缘介质连接部,所述内导体连接部将所述通讯线束第一端的内导体包裹于其中,并与所述内导体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所述绝缘介质连接部将所述通讯线束第一端的所述绝缘介质层包裹于其中,并与所述绝缘介质层压接固定。
可选地,在所述通讯线束的第一端,沿所述通讯线束的长度方向,所述内导体超出所述绝缘介质层的长度为50毫米。
可选地,在所述通讯线束的第一端,所述绝缘介质层沿所述通讯线束的长度方向超出所述屏蔽层及所述绝缘护套的长度为50毫米。
可选地,所述绝缘护套的外径为2.8~3毫米。
可选地,所述内导体包括七根铜丝,所述七根铜丝绞合形成所述内导体。
可选地,所述绝缘介质层的材质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单元本体,所述控制单元本体具有多个用于连接各功能线束的插接口,各所述通讯功能线束总成中的端子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所述插接口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中端子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部未示出);
图3为图1所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中通讯线束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的分解图。
图标:1-端子;11-端子本体;13-第二部;131-内导体连接部;132-绝缘介质连接部;2-通讯线束;21-内导体;22-绝缘介质层;23-屏蔽层;24-绝缘护套;100-通讯功能线束总成;200-电子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100包括端子1和用于传输无线通讯数据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的通讯线束2,其中,通讯线束2包括内导体21以及包覆于内导体21外周的绝缘介质层22;端子1包括端子本体11、设置于端子本体11上、用于与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200连接的第一部以及设置于端子本体11上、用于与通讯线束2连接的第二部13,如图2所示;
内导体21的截面积为0.27平方毫米,绝缘介质层22的外径为1.8~1.9毫米,在通讯线束2的第一端,内导体21沿通讯线束2的长度方向超出绝缘介质层22;
端子1的第二部13将通讯线束2第一端的内导体21包裹于其中,与内导体21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端子1的第二部13将通讯线束2第一端的绝缘介质层22包裹于其中,并与绝缘介质层22压接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100中,在通讯线束2的第一端,内导体21沿通讯线束2的长度方向超出绝缘介质层22,同时,通讯线束2内导体21的截面积为0.27平方毫米,绝缘介质层22的外径为1.8~1.9毫米,使得端子1的第二部13能够将通讯线束2第一端的内导体21包裹于其中,并与通讯线束2的内导体21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将绝缘介质层22包裹于其中,并与绝缘介质层22压接固定。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100能够通过端子1直接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200上的插接口连接,无需重新开发电子控制单元200,且成本较低。同时,通讯线束2内导体21的截面积为0.27平方毫米,绝缘介质层22的外径为1.8~1.9毫米,既有利于保证通讯线束2与端子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又有利于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通讯线束2的第二端用于与信号接收器连接;通讯线束2用于传输无线通讯数据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示例性地,当通讯线束2为用于传输无线通讯数据的通讯线束2时,该通讯线束2可以为用于传输4G数据或5G数据等的通讯线束2。
端子1的第二部13能够将通讯线束2第一端的内导体21包裹于其中,并与通讯线束2的内导体21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将绝缘介质层22包裹于其中,并与绝缘介质层22压接固定,示例性地,端子1的第二部13可以是包裹内导体21用于与端子1第二部13连接的部位的部分表面,也可以是包裹内导体21用于与端子1第二部13连接的部位的整个周面,只要能够实现端子1的第二部13与内导体21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即可。端子1的第二部13可以是包裹绝缘介质层22用于与端子1第二部13连接的部位的部分表面,也可以是包裹绝缘介质层22用于与端子1第二部13连接的部位的整个周面,只要能够实现端子1的第二部13与绝缘介质层22压接固定即可。
端子1的第一部以及端子本体11的具体设置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绝缘介质层22的外周包覆有屏蔽层23,屏蔽层23的外周固套有绝缘护套24,且在通讯线束2的第一端,绝缘介质层22沿通讯线束2的长度方向超出屏蔽层23及绝缘护套24,以便于绝缘介质层22与端子1第二部13之间的连接。
示例性地,端子1的第二部13包括设置于端子本体11上的内导体连接部131以及设置于端子本体11上的绝缘介质连接部132,内导体连接部131将通讯线束2第一端的内导体21包裹于其中,并与内导体21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绝缘介质连接部132将通讯线束2第一端的绝缘介质层22包裹于其中,并与绝缘介质层22压接固定。
具体设置上述屏蔽层23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屏蔽层23可以包括铝箔和镀锡屏蔽网,示例性地,可以是铝箔包覆于绝缘介质层22的外周,镀锡屏蔽网包覆于铝箔的外周。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内导体连接部131与内导体21之间以及绝缘介质连接部132与绝缘介质层22之间均可以为压铆连接。
为了使得端子1与通讯线束2之间的组装及拆卸均更为便捷,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通讯线束2的第一端,内导体21沿通讯线束2的长度方向超出绝缘介质层22的长度为50毫米。
同理,为了使得端子1与通讯线束2之间的组装及拆卸均更为便捷,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通讯线束2的第一端,绝缘介质层22沿通讯线束2的长度方向超出屏蔽层23及绝缘护套24的长度为50毫米。
具体设置上述绝缘护套24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绝缘护套24的外径为2.8~3毫米。
具体设置上述内导体21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内导体21包括七根铜丝,七根铜丝绞合形成上述内导体21。
具体设置上述绝缘介质层22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绝缘介质层22的材质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简称:FEP)。
具体设置上述绝缘护套24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绝缘护套24的材质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200和至少一个上述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100,电子控制单元200包括控制单元本体,控制单元本体具有多个用于连接各功能线束的插接口,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100中的端子1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插接口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200和至少一个上述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100,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100中的端子1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插接口中,即,通讯功能线束总成100通过端子1直接与控制单元本体的对应插接口连接,在实现远程下载及刷写数据的同时,无需重新开发电子控制单元200,且成本较低,同时,易于实施,易于验证,便于大批量使用,有利于行业通用化。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中,通讯线束混合在众多线束中,更为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的组装方法可以如下:
步骤一、对通讯线束2的第一端进行剥离操作,使得内导体21沿通讯线束2的长度方向超出绝缘介质层50mm,绝缘介质层22沿通讯线束2的长度方向超出屏蔽层23和绝缘护套50毫米;
步骤二、将通讯线束2第一端的内导体21与端子1第二部13的内导体连接部压接,将通讯线束2第一端的绝缘介质层与端子1第二部13的绝缘介质连接部压接;
步骤三、将端子1插入控制单元本体上的对应插接口中。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和用于传输无线通讯数据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的通讯线束,其中,所述通讯线束包括内导体以及包覆于所述内导体外周的绝缘介质层;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上、用于与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上、用于与所述通讯线束连接的第二部;
所述内导体的截面积为0.27平方毫米,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外径为1.8~1.9毫米,在所述通讯线束的第一端,所述内导体沿所述通讯线束的长度方向超出所述绝缘介质层;
所述端子的第二部将所述通讯线束第一端的内导体包裹于其中,并与所述内导体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所述端子的第二部将所述通讯线束第一端的所述绝缘介质层包裹于其中,并与所述绝缘介质层压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外周包覆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周固套有绝缘护套;
在所述通讯线束的第一端,所述绝缘介质层沿所述通讯线束的长度方向超出所述屏蔽层及所述绝缘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第二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上的内导体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上的绝缘介质连接部,所述内导体连接部将所述通讯线束第一端的内导体包裹于其中,并与所述内导体压接固定且导电连接,所述绝缘介质连接部将所述通讯线束第一端的所述绝缘介质层包裹于其中,并与所述绝缘介质层压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讯线束的第一端,沿所述通讯线束的长度方向,所述内导体超出所述绝缘介质层的长度为5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讯线束的第一端,所述绝缘介质层沿所述通讯线束的长度方向超出所述屏蔽层及所述绝缘护套的长度为5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护套的外径为2.8~3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包括七根铜丝,所述七根铜丝绞合形成所述内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层的材质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
9.一种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单元本体,所述控制单元本体具有多个用于连接各功能线束的插接口,各所述通讯功能线束总成中的端子分别插设于对应的所述插接口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98482.5U CN217485776U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及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98482.5U CN217485776U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及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85776U true CN217485776U (zh) | 2022-09-23 |
Family
ID=8331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98482.5U Active CN217485776U (zh) | 2022-05-09 | 2022-05-09 | 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及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85776U (zh) |
-
2022
- 2022-05-09 CN CN202221098482.5U patent/CN2174857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30221850A1 (en) | Shielded wire | |
US20130307645A1 (en) | Waveguide and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090166082A1 (en) | Ant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lat cable | |
US8851935B2 (en) | Electrical wire harness connector | |
JP2662804B2 (ja) | 同軸ケーブル組立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EP2942841B1 (en) | Connector | |
CN107732579B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110034443B (zh) | 一种hdmi电缆 | |
US20040058582A1 (en) | Coaxial plug connector having a longitudinally divided shield housing, and coaxial angled plug connector | |
CN107431312B (zh) | 通信用连接器 | |
JP2015053194A (ja) | 多芯ケーブルおよび多芯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
CN114421223A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JP7191127B2 (ja) | 信号ケーブル | |
CN217485776U (zh) | 用于发动机的通讯功能线束总成及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 | |
CN101183764A (zh) | 射频三同轴连接器 | |
CN113517576B (zh) | 连接器 | |
JP2017098081A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 |
CN1645685B (zh) | 一种用于多导线电缆的圆形连接器 | |
CN202059017U (zh) | 车用usb插座线束总成 | |
US7008273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
JP2003077593A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CN102255210A (zh) | 车用usb插座线束总成 | |
JP2009054357A (ja) | シールド電線の端末接続構造ならびに端子付きシールド電線および端子付きシールド電線の製造方法 | |
EP0095254A2 (en) | Composite cable | |
CN218385812U (zh) | 连接结构及连接线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