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2879U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2879U
CN217482879U CN202221578232.1U CN202221578232U CN217482879U CN 217482879 U CN217482879 U CN 217482879U CN 202221578232 U CN202221578232 U CN 202221578232U CN 217482879 U CN217482879 U CN 217482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er
box
box body
stopper
fil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82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亮
郭华锋
陈正忠
黄民柱
李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82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2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2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2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滤网装置和集尘盒,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滤网装置设于所述外壳内并遮盖所述进风口,所述滤网装置包括支架及设于所述支架上的过滤网,所述集尘盒设于所述支架的前侧,所述集尘盒包括盒体和抽屉,所述盒体具有集尘腔,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连通至所述集尘腔的进尘口,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进尘口的上方,所述盒体的前侧壁设有装配口,所述抽屉通过所述装配口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抽屉与所述集尘腔相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设有过滤网,过滤网用于对吸入室内机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及保证室内机的正常运转。为了避免过滤网上的灰尘对室内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用户需要定期清扫过滤网上的灰尘,但过滤网在清扫前需要手动拆下过滤网,过程较为繁琐。
为此,现有部分室内机的内部设有可转动的滚刷,通过驱动过滤网沿预设路径往复运动以使滚刷与过滤网接触,利用滚刷自动清扫过滤网表面的灰尘后统一收集,实现过滤网表面灰尘的自动化清扫,操作智能便捷。其中,室内机的前侧部安装有可拆卸的集尘盒,集尘盒用于收集滚刷刷下的灰尘,然后滚刷与集尘盒一起置于室外进行灰尘清除。但是,现有技术中集尘盒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集尘盒内的灰尘及滚刷上的灰尘难以彻底清除,长时间使用后会降低对过滤网上灰尘的清扫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的集尘盒的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显著提高集尘盒内灰尘的排出效率及排出效果,进而提高灰尘的清理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进风口;
滤网装置,所述滤网装置设于所述外壳内并遮盖所述进风口,所述滤网装置包括支架及设于所述支架上的过滤网;
集尘盒,所述集尘盒设于所述支架的前侧,所述集尘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具有集尘腔,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连通至所述集尘腔的进尘口,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进尘口的上方,所述盒体的前侧壁设有装配口;
抽屉,所述抽屉通过所述装配口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抽屉与所述集尘腔相连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屉的后侧壁顶部设有第一卡突,所述盒体的后侧壁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卡突的第一卡槽,所述抽屉关闭所述装配口时所述第一卡突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屉的前侧壁顶部设有第二卡突,所述盒体的前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卡突的第二卡槽,所述抽屉关闭所述装配口时所述第二卡突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主滑槽,所述主滑槽沿所述盒体的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所述抽屉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主滑条,所述主滑条穿设于所述主滑槽内并可沿所述主滑槽前后滑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屉的底部设有辅滑条,所述辅滑条沿所述抽屉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辅滑条设有多条,各所述辅滑条相互平行并沿所述抽屉的左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辅滑条的后端向上倾斜,所述辅滑条呈梯形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屉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盒体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前端设有盒限位部,所述盒限位部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块进入所述盒体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盒限位部可在所述抽屉向外滑动时阻挡所述第一限位块。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屉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还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盒体的所述盒限位部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块进入所述盒体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盒限位部可在所述抽屉向外滑动时阻挡所述第二限位块。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屉的前侧壁上设有提手凹槽,所述抽屉沿所述提手凹槽的下侧缘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提手凸条,所述提手凸条逐渐向上弯曲。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滚刷,所述滚刷设于所述集尘腔内,所述集尘腔的左、右两内侧分别开设有转孔,所述滚刷的两端一一对应转动穿设于各所述转孔内,所述滚刷与所述过滤网滚动接触以清扫所述过滤网。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前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集尘盒的安装槽;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架的一侧外部,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插口,所述滚刷的一端滑动插设于所述插口内,且能够跟随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转动,以清扫所述过滤网;
栓件,所述栓件用于实现所述集尘盒与所述支架的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除尘盒背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之间设有拆装间隙,当所述栓件解除所述集尘盒与所述支架的连接时,所述集尘盒能够沿所述滚刷的轴向往靠近所述拆装间隙的一端滑动,进而带动所述滚刷滑动,使得所述滚刷从所述插口中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空调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时将集尘盒设于支架的前侧,抽屉从装配口插入盒体内并关闭装配口,过滤网上扫落的灰尘从盒体顶部的进风口进入集尘腔并最终沉降储存在抽屉内,当需要倾倒抽屉内的灰尘时将集尘盒取下并置于室外,拉动抽屉使其向外滑动并从盒体中滑出,此时大部分灰尘集中在抽屉中,对抽屉进行清理即可将集尘盒收集的灰尘清除;进一步的,盒体其他部分结构沾染的灰尘同样可以利用水流或强风等进行清除,该集尘盒的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有效提升灰尘的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显示外壳的端板;
图3是图2的前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图5是图2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滤网装置、除尘装置及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左视图;
图9是图8中沿B-B的剖视图;
图10是图6中省略显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前视图;
图12是图11中沿C-C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0的爆炸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前视图;
图17是图16中沿D-D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E部分的放大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抽屉关闭装配口;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除尘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除尘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A处详图;
图24是图22中B处详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抽屉底部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除尘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
1、外壳;11、进风口;12、前面板;121、安装口;13、顶板;14、端板;15、栓件槽;
2、滤网装置;21、支架;211、容置槽;212、通风口;213、滑道;2131、第一滑槽;2131a、第一弧形段;2131b、第一水平段;2132、第二滑槽;2132a、第二弧形段;2132b、第三弧形段;2132c、第二水平段;214、安装槽;215、第一支撑杆;216、第二支撑杆;22、过滤网;221、网架;2211、镂空部;2212、齿条部;2213、凸缘;2214、缺口;2215、第一支撑条;2216、第二支撑条;2216a、支撑凸起;2217、加强齿部;2218、插入凸起;222、滤网;23、辊筒;231、第二转轴;232、筒体;233、齿轮;
3、除尘装置;31、集尘盒;311、盒体;3111、进尘口;3112、装配口;3113、第一固定部;3113a、第一卡槽;3114、第二固定部;3114a、第二卡槽;3115、盒限位部;3115a、第一安装孔;3115b、第二安装孔;3116、主滑槽;312、抽屉;3121、第一卡突;3122、第二卡突;3123、第一限位块;3124、第二限位块;3125、主滑条;3126、辅滑条;3127、提手凹槽;3128、提手凸条;32、滚刷;321、第一转轴;3211、插装部;3211a、限位凸部;322、滚刷筒;
4、驱动装置;41、电机;42、主动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431、插口;44、第二从动齿轮;45、保护壳;451、底壳;452、壳盖;
5、栓件;
6、贯流风机;
7、换热器;
8、拆装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考图1-图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1、滤网装置2、除尘装置3、驱动装置4及栓件5。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外壳1的轮廓大体呈长立体状,即外壳1的长度均大于其高度或宽度。
请参考图1-图5,外壳1形成有用于容纳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机6及换热器7的腔室,同时外壳1的顶部设有进风口11、前侧底部设有出风口(图中未显示),当贯流风机6运行时,室内空气通过外壳1顶部的进风口11吸入腔室内,经过换热器7换热形成冷风或热风后从出风口回流至室内。具体地,外壳1包括前面板12、顶板13、背板(图中未显示)、底板(图中未显示)及两个分别位于前面板12左右两侧的端板14,前面板12、顶板13、背板、底板及两个端板14共同围合成腔室,进风口11位于顶板13上,进风口11基本呈方形且进风口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进风口11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同时,各进风口11处设有进风格栅,用于防止体积较大的物体从进风口11进入外壳1的内部。出风口位于底板上,出风口处设有可转动的导风板(图中未显示),用于调节出风方向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前面板12设有连通至腔室的安装口121,安装口121的数量为两个且各安装口121的位置一一对应各进风口11的位置。
滤网装置2设于外壳1的腔室内并遮盖进风口11。请参考图6-图13、图15-图19,滤网装置2包括支架21、过滤网22及辊筒23。
请参考图4-图8、图15-图17,支架21的后侧呈弧形内凹状,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机6及换热器7均布设于支架21的后侧。支架21的后侧设有容置槽211,支架21的顶部设有与进风口11位置相对应的通风口212,通风口212连通至容置槽211,从进风口11吸入的风量依次穿过通风口212及容置槽211后从出风口送出。容置槽211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滑道213,两个滑道213相对设置。过滤网22的左右两侧一一对应设于各滑道213内,辊筒23设于容置槽211内以驱动过滤网22沿滑道213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侧是指空调室内机靠近用户的一侧,后侧是指空调室内机背离用户的一侧,因此前后方向为空调室内机从靠近用户的一侧往背离用户的一侧的方向上延伸。上侧为空调室内机背离地面的位置,下侧为空调室内机靠近地面的位置,因此上下方向为空调从背离地面的一侧往靠近地面的一侧的方向上延伸。
具体地,请参考图4、图17,滑道213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滑槽2131及第二滑槽2132,第一滑槽2131的前端包括向上弯曲的第一弧形段2131a,第二滑槽2132的前端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弧形段2132a及第三弧形段2132b,第二弧形段2132a向下弯曲,第三弧形段2132b向上弯曲,第一弧形段2131a、第二弧形段2132a及第三弧形段2132b顺次连通,通过优化了滑道213的运动轨迹,减小过滤网22在容置槽211内的运动空间,从而能够装配更大体积的换热器7,有效增大换热器7的体积,从而增大换热效果。支架21的前侧设有安装槽214,且安装槽214的后侧连通至容置槽211。
第一滑槽2131还包括设于第一弧形段2131a后端的第一水平段2131b,第二滑槽2132还包括设于第三弧形段2132b后端的第二水平段2132c,第一水平段2131b与第二水平段2132c分别延伸至外壳1的后侧壁上,并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当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时,过滤网22处于第一滑槽2131内,过滤网22与换热器7之间距离较大,增大换热空间,有利于提高换热效果。当空调室内机处于除尘状态时,过滤网22从第一滑槽2131滑动至第二滑槽2132内或从第二滑槽2132滑动至第一滑槽2131内,除尘装置3清扫过滤网22表面的灰尘。
进一步地,换热器7位于容置槽211的槽口后侧,换热器7的外侧向上弯曲,且换热器7的顶部靠近第三弧形段2132b及第二水平段2132c设置,充分利用外壳1内的安装空间,增大换热器7的换热面积。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7与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7结构相同,此处省略赘述。
第一滑槽2131靠近通风口212设置,第一水平段2131b的上侧壁及第一弧形段2131a后端的上侧壁分别贯穿支架21的顶部,以使过滤网22依次从进风口11的后端及通风口212的后端插入第一滑槽2131内,以使过滤网22可拆卸性装配至滑道213内。
支架21上设有多个第一支撑杆215及多个第二支撑杆216,各第一支撑杆215的两端分别与容置槽211的左、右两内侧壁相连,多个第一支撑杆215沿第一滑槽2131的下侧缘依次间隔设置;各第二支撑杆216的两端分别与容置槽211的左、右两内侧壁相连,多个第二支撑杆216沿第二滑槽2132的下侧缘依次间隔设置。当过滤网22在第一滑槽2131内滑动过程中,第一支撑杆215对过滤网22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过滤网22中部因重力发生形变,提高过滤网22在第一滑槽2131内的滑动顺畅性;相同原理地,当过滤网22在第二滑槽2132内滑动过程中,第二支撑杆216对过滤网22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过滤网22中部因重力发生形变,提高过滤网22在第二滑槽2132内的滑动顺畅性。
支架21可以为通过注塑工艺制备而成的塑料一体件,制备工艺简单便捷,且制备效率高。
请参考图18-图19,过滤网22包括网架221及滤网222,网架221的中央区域开设有呈中空状的镂空部2211,网架221上沿镂空部2211的左右两侧缘分别设有齿条部2212,网架221的左右两侧缘分别向外延伸以形成有凸缘2213,各凸缘2213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缺口2214,且网架221左右两侧的凸缘2213上的缺口2214的位置一一对应;滤网222设于网架221上并遮盖镂空部2211;网架2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于各滑道213内,辊筒23通过与网架221配合以带动过滤网22沿滑道213往复运动。当网架221在第一弧形段2131a与第二弧形段2132a之间往复滑过时,网架221两侧的边缘可以沿缺口2214发生弹性形变,增大网架221的内向力,从而提高过滤网22整体的柔软性,减小过滤网22滑动的阻力,以使过滤网22更为顺畅地在第一弧形段2131a与第二弧形段2132a之间往复滑过。
为了保证过滤网22在第一弧形段2131a与第二弧形段2132a之间往复滑过的顺畅性,网架221采用软质塑料通过注塑成型制备而成,同时在注塑工艺过程中,滤网222贴附于网架221上以形成一体化结构,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以使网架221与滤网222形成一体化结构,提高过滤网22整体的牢固性。
镂空部2211内设有多个第一支撑条2215,各第一支撑条2215的两端分别与镂空部2211的左右两侧相连,多个第一支撑条2215的位置与凸缘2213上的各缺口2214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第一支撑条2215增大网架221的整体强度,且避免位于镂空部2211内的滤网222发生弯折坍塌,保证过滤网22结构的稳定性。其中,第一支撑条2215的后侧面为弧形面或平面。
镂空部2211内设有第二支撑条2216,第二支撑条2216的两端分别与镂空部2211的上下两侧相连,第二支撑条2216的后侧面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支撑凸起2216a,多个第一支撑条2215分别与第二支撑条2216相连。其中,第二支撑条221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支撑条2216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各第二支撑条2216与各第一支撑条2215相互垂直设置,以将镂空部2211分割成多个呈方形状的镂空口。当辊筒23驱动过滤网22沿滑道213往复运动时,滚动的辊筒23的外周壁抵接至支撑凸起2216a,从而对过滤网22的中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过滤网22的中部发生弯折坍塌,保证过滤网22沿滑道213往复运动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支撑条2215及第二支撑条2216分别为软质塑料,且网架221、多个第一支撑条2215及第二支撑条2216通过注塑工艺形成一体件,制备效率高且造价便宜。
凸缘2213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加强齿部2217,多个加强齿部2217的位置与齿条部2212上的齿体的位置一一对应,多个加强齿部2217一一对应与齿条部2212上的各齿体相连,从而增大网架221与辊筒23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滤网22运动的稳定性。
网架221的后侧面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插入凸起2218,插入凸起2218向外延伸以形成有凸出于网架221边缘的尖锐部,尖锐部的厚度较小,减小网架221上下两侧端部的厚度,便于过滤网22的上侧或下侧插入第一滑槽2131内,降低过滤网22在滑道213内的装配难度。
请参考图6-图13,辊筒23包括第二转轴231、筒体232及两个齿轮233,第二转轴231的两端分别转动穿设于支架21的左右两侧,筒体232呈内部中空状且两端带开口,筒体232的横街面呈圆形,筒体232的外周壁与过滤网22的支撑凸起2216a相互抵接以提高过滤网22运动的稳定性。筒体232套设于第二转轴231上并随第二转轴231同步转动,两个齿轮233分别位于筒体232的两端并套设于第二转轴231上,两个齿轮233分别与第二转轴231同步转动,且两个齿轮233上的齿体分别与网架221的左右两侧的齿条部2212配合啮合,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第二转轴231、辊筒23及两个齿轮233转动以带动过滤网22沿滑道213往复运动。
除尘装置3从安装口121可拆卸设于安装槽214内。请参考图6-图13、图20-图27,除尘装置3包括集尘盒31及滚刷32,滚刷32的两端分别转动穿设于集尘盒31的左右两侧,转动的滚刷32与途经的过滤网22接触后清扫过滤网22表面灰尘,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收至集尘盒31内,集尘盒31从支架21上拆下后置于室外再处理,避免灰尘掉落在室内。
具体的,请参考图20-图27,集尘盒31包括盒体311和抽屉312,盒体311具有集尘腔,盒体311的顶部设有连通至集尘腔的进尘口3111,过滤网22及辊筒23均位于进尘口3111的上方,盒体311的前侧壁设有装配口3112,抽屉312从装配口3112进入盒体311内并与集尘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抽屉312可在盒体311内滑动并可在全部进入盒体311时关闭装配口3112,此时抽屉312位于进尘口3111的下方。
基于上述结构,使用时将集尘盒31设于支架的前侧,抽屉312从装配口3112插入盒体311内并关闭装配口3112,过滤网上扫落的灰尘从盒体311顶部的进风口进入集尘腔并最终沉降储存在抽屉312内,当需要倾倒抽屉312内的灰尘时将集尘盒31取下并置于室外,拉动抽屉312使其向外滑动并从盒体311中滑出,此时大部分灰尘集中在抽屉312中,对抽屉312进行清理即可将集尘盒31收集的灰尘清除;进一步的,盒体311其他部分结构沾染的灰尘同样可以利用水流或强风等进行清除,该集尘盒31的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有效提升灰尘的清理效率。
请参考图21和图22,抽屉312的后侧壁顶部设有第一卡突3121,盒体311的后侧壁设有则第一固定部3113,第一固定部3113具有用于容纳第一卡突3121的第一卡槽3113a,第一卡突3121与第一卡槽3113a配合使用,具体的,抽屉312在盒体311内的滑动带动第一卡突3121一起在盒体311内运动,当抽屉312闭合装配口3112时第一卡突3121到达第一固定部3113所在位置并卡入第一卡槽3113a中,此时第一卡突3121与第一固定部3113卡接连接,有效保证抽屉312在盒体311内的稳定。可选的,为了便于第一卡突3121卡入第一卡槽3113a中,第一固定部3113的前端向上倾斜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抽屉312具有多种结构形式,请参考图20和图21,当抽屉312的深度较大时盒体311的前侧不在设置前侧壁,此时抽屉312直接从盒体311的前侧插入盒体311中,而当抽屉312的深度较小时,请参考图26和图27,此时盒体311的前侧仍然设置前侧壁,抽屉312从前侧壁开设的装配口3112处进入盒体311。与第一卡突3121和第一固定部3113相类似的,抽屉312的前侧壁顶部设有第二卡突3122,盒体311的前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固定部3114,第二固定部3114具有用于容纳第二卡突3122的第二卡槽3114a,第二卡槽3114a同样可以随着抽屉312在盒体311内滑动的同步运动,当抽屉312关闭装配口3112时第二卡突3122运动至第二固定部3114的第二卡槽3114a处并卡入第二卡槽3114a内,实现盒体311与抽屉312的卡接连接,提升抽屉312与盒体311的整体性,保证抽屉312在使用时的稳定。
对于本申请的抽屉312而言,其在盒体311内的运动同样需要部分结构进行控制,具体的,请参考图22-图24,盒体311的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主滑槽3116,主滑槽3116沿盒体311的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抽屉312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则设有主滑条3125,抽屉312进入盒体311后抽屉312的主滑条3125穿设于主滑槽3116内并可沿主滑槽3116前后滑动。也即本申请的盒体311通过设置主滑槽3116控制抽屉312的运行轨迹,确保抽屉312的滑动始终处于预设的规定范围内,避免抽屉312胡乱滑动影响集尘盒31的密封性,提升集尘盒31的存储效果。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5,抽屉312的底部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辅滑条3126,辅滑条3126沿抽屉312的前后方向延伸,也即多条辅滑条3126设于抽屉312的底部并沿抽屉312的左右方向依次设置,孵化条的后端向上倾斜使得整个辅滑条3126呈梯形状设置。辅滑条3126的设置能够显著降低抽屉312与盒体311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抽屉312与盒体311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抽屉312的正常滑动,辅滑条3126后端的梯形设置能够对抽屉312形成引导,方便抽屉312快速插入盒体311内。
请参考图22-图24,抽屉312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块3123,盒体311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前端设有盒限位部3115,盒限位部3115设有供第一限位块3123进入盒体311的第一安装孔3115a,盒限位部3115可在抽屉312向外滑动时阻挡第一限位块3123。基于上述结构,本申请在盒体311的两侧前端设置盒限位部3115,抽屉312的第一限位块3123通过盒限位部3115的第一安装孔3115a进入盒体311,随后盒限位部3115与第一限位块3123形成阻挡结构,该阻挡结构能够避免抽屉312滑出盒体311外,提升抽屉312与盒体311的一体性,可以发现的是,为了方便第一限位块3123进入盒体311内,第一限位块3123呈梯形状设置,第一安装孔3115a则设为倒梯形,装配时利用相互配合的梯形结构第一限位块3123可快速通过第一安装孔3115a进入盒体311内,而同样是由于第一限位块3123与第一安装孔3115a的梯形状设置,第一限位块3123抵靠限位块时二者的接触面积大,第一限位块3123很难再从第一安装孔3115a中滑出,梯形状的第一限位块3123与第一安装孔3115a能够显著提升盒限位部3115的限位效果。
与上述结构相类似的,请参考图22-图24,本申请还可以在第一限位块3123的基础上设置第二限位块3124,也即抽屉312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还设有第二限位块3124,此时盒体311的盒限位部3115设有供第二限位块3124进入盒体311的第二安装孔3115b,盒限位部3115可在抽屉312向外滑动时阻挡第二限位块3124。第二限位块3124的作用与第一限位块3123类似,同样与盒限位部3115一起形成阻挡结构避免抽屉312滑出盒体311外,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限位块3124设为与第一限位块3123对称的倒梯形结构,与第二限位块3124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115b则呈梯形状设置,第二限位块3124通过第二安装孔3115b卡入盒体311中并最终与盒限位部3115配合形成阻挡结构。
需要解释的是,上述的和/或包括了多种设计情况,既可以是盒体311和抽屉312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同时设置相应结构,也可以盒体311和抽屉312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其中一侧设置相应结构,实际设计时各结构应当一一对应,不会出现类似在抽屉312的左侧壁设置第一限位块3123和第二限位块3124而在盒体311的右侧壁设置盒限位部3115的情况。
请参考图20和图26,抽屉312的前侧壁上设有提手凹槽3127,抽屉312沿提手凹槽3127的下侧缘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提手凸条3128,提手凸条3128逐渐向上弯曲,其用于供用户驱动抽屉312向内滑动或向外滑动,以帮助抽屉312完成进出盒体311的操作。
请参考图9-图13、图20-图27,滚刷32包括第一转轴321及滚刷筒322,第一转轴321的两端分别转动穿设于集尘盒31的左右两侧,滚刷筒322呈内部中空状且两端带开口,滚刷筒322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毛刷(毛刷可以为硬毛刷或软毛刷),滚刷筒322套设于第一转轴321上并随第一转轴321同步转动,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转轴321转动以带动滚刷筒322转动,以使滚刷筒322与过滤网22滚动接触以清扫过滤网22。
为了避免滚刷32上的灰尘掉落在室内,滚刷32需要与集尘盒31一起从安装槽214内拆出,因此,第一转轴321需要与驱动装置4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地,请参考图9-图13,驱动装置4设于支架21的一侧外部,驱动装置4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插口431,第一转轴321的一端滑动插设于插口431内,且能够跟随驱动装置4的动力输出端转动;栓件5用于实现集尘盒31与支架21的可拆卸连接;集尘盒31背离驱动装置4的一端与安装槽214的内壁面之间设有拆装间隙8,当栓件5解除集尘盒31与支架21的连接时,集尘盒31能够沿滚刷32的轴向往靠近拆装间隙8的一端滑动,进而带动滚刷32滑动,使得第一转轴321的端部从插口431中滑出,从而使滚刷32能够与集尘盒31一并从安装槽214内拆出,避免出现灰尘掉落现象。
请参考图9-图13,第一转轴321的一端端部具有插装部3211,插装部3211的外周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凸部3211a,插口431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一转轴321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具体地,第一转轴321的横截面可以呈六边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如此保证第一转轴321能够随驱动装置4的动力输出端转动的同时,也能从驱动装置4的插口431拔出,以使滚刷32及集尘盒31同步从安装槽214内拆出。
请参考图1-图3、图5,外壳1背离拆装间隙8的一侧设有栓件槽15,栓件5滑动设于栓件槽15内,栓件5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当栓件5位于第一位置时,栓件5的一部分抵接至集尘盒31的前侧,以限制集尘盒31与支架21相互拆分;当栓件5位于第二位置时,栓件5与集尘盒31相互分开,以解除集尘盒31与支架21的连接。
请参考图9-图14,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1、第一从动齿轮43及第二从动齿轮44,电机41的动力输出端套设有主动齿轮42,第一从动齿轮43与主动齿轮42配合啮合,插口431设于第一从动齿轮43上,即第一转轴321的一端端部插设于第一从动齿轮43上,第二传动齿轮233与主动齿轮42配合啮合,第二转轴231的一端穿设于第二从动齿轮44。当电机41运行时,通过主动齿轮42与第一从动齿轮43啮合传动、主动齿轮42与第二从动齿轮44啮合传动,以使滚刷32及辊筒23分别转动,且滚刷32的转动方向与辊筒23的转动方向相同,当转动的辊筒23驱动过滤网22在滑道213内往复运动时,过滤网22的运动方向与滚刷32顶部的切线方向相反,滚刷32对过滤网22形成一个反向的刮灰力,从而提高对过滤网22的灰尘的清扫效。
驱动装置4还包括保护壳45,保护壳45设于支架21的外侧,保护壳45包括底壳451及壳盖452,底壳451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支架21的外侧壁上,底壳451具有容腔,主动齿轮42、第一从动齿轮43及第二从动齿轮44均设于容腔内;壳盖452遮盖于容腔的开口,电机41固定于壳盖452上,电机41的输出轴穿过壳盖452以穿设于主动齿轮42。
请参考图1-图3,为了提高过滤网22的除尘效果及除尘稳定性,外壳1顶部设有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进风口11,滤网装置2的数量为两个,除尘装置3的数量为两个,驱动装置4的数量为两个,栓件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滤网装置2、两个除尘装置3、两个驱动装置4及两个栓件5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滤网装置2沿左右方向间隔设于外壳1内并与各进风口11一一对应,两个驱动装置4分别设于外壳1的左右两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进风口;
滤网装置,所述滤网装置设于所述外壳内并遮盖所述进风口,所述滤网装置包括支架及设于所述支架上的过滤网;
集尘盒,所述集尘盒设于所述支架的前侧,所述集尘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具有集尘腔,所述盒体的顶部设有连通至所述集尘腔的进尘口,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进尘口的上方,所述盒体的前侧壁设有装配口;
抽屉,所述抽屉通过所述装配口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抽屉与所述集尘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的后侧壁顶部设有第一卡突,所述盒体的后侧壁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卡突的第一卡槽,所述抽屉关闭所述装配口时所述第一卡突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的前侧壁顶部设有第二卡突,所述盒体的前侧壁底部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卡突的第二卡槽,所述抽屉关闭所述装配口时所述第二卡突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主滑槽,所述主滑槽沿所述盒体的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所述抽屉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主滑条,所述主滑条穿设于所述主滑槽内并可沿所述主滑槽前后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的底部设有辅滑条,所述辅滑条沿所述抽屉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辅滑条设有多条,各所述辅滑条相互平行并沿所述抽屉的左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辅滑条的后端向上倾斜,所述辅滑条呈梯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盒体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前端设有盒限位部,所述盒限位部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块进入所述盒体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盒限位部可在所述抽屉向外滑动时阻挡所述第一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还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盒体的所述盒限位部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块进入所述盒体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盒限位部可在所述抽屉向外滑动时阻挡所述第二限位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的前侧壁上设有提手凹槽,所述抽屉沿所述提手凹槽的下侧缘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提手凸条,所述提手凸条逐渐向上弯曲。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刷,所述滚刷设于所述集尘腔内,所述集尘腔的左、右两内侧分别开设有转孔,所述滚刷的两端一一对应转动穿设于各所述转孔内,所述滚刷与所述过滤网滚动接触以清扫所述过滤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前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集尘盒的安装槽;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架的一侧外部,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插口,所述滚刷的一端滑动插设于所述插口内,且能够跟随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转动,以清扫所述过滤网;
栓件,所述栓件用于实现所述集尘盒与所述支架的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集尘盒背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之间设有拆装间隙,当所述栓件解除所述集尘盒与所述支架的连接时,所述集尘盒能够沿所述滚刷的轴向往靠近所述拆装间隙的一端滑动,进而带动所述滚刷滑动,使得所述滚刷从所述插口中滑出。
CN202221578232.1U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482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8232.1U CN217482879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8232.1U CN217482879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2879U true CN217482879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4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8232.1U Active CN217482879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2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4605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JP6479159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289739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7461807B (zh) 空调器的除尘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6749830B2 (ja) 空気調和機
JP635182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735721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48288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676376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4811748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188413U (zh) 一种空气滤芯清洗机
CN21748287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35721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35721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482876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35721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6490260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5591020B2 (ja) 空気調和機
JP684953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2930255U (zh)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JP2018151107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872189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684004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2154589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252943A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回风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