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2570U - 一种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2570U
CN217482570U CN202221612663.5U CN202221612663U CN217482570U CN 217482570 U CN217482570 U CN 217482570U CN 202221612663 U CN202221612663 U CN 202221612663U CN 217482570 U CN217482570 U CN 217482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ght source
cup
groove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26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华
杨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126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2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2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2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具,涉及电气设备领域;该灯具包括灯体、光源板、反光杯和扩散罩;灯体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腔室;光源板设置于安装腔室内;反光杯设置于安装腔室内,位于光源板与之间,反光杯具有靠近光源板的第一端和靠近开口的第二端,第一端与光源板抵持,第二端的周向具有向光源板方向下沉的沉槽;扩散罩罩设于第二端,且扩散罩的端部伸入沉槽,以与沉槽粘结。该灯具通过在反光杯的第二端设置向光源板方向下沉的沉槽,能通过沉槽能容置胶水的特性,缓解或避免扩散罩伸入沉槽与反光杯粘接时胶水的溢出,能解决溢出的胶水影响反光杯和光源板的工作效果的问题,从而能保证灯具的光效,以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筒灯包括光源板、反光杯和扩散罩,反光杯位于光源板与扩散罩之间。扩散罩与反光杯通常通过胶水粘接配合,在配合时,先在反光杯与扩散罩相邻的位置涂覆胶水,然后将扩散罩通过胶水与反光杯配合。但是,现有技术中,在扩散罩通过胶水与反光杯配合时,胶水容易溢出,溢出的胶水容易影响反光杯和光源板的工作效果,从而影响筒灯的光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罩与反光杯粘结时胶水不易溢出的灯具,其能够保证灯具的光效,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包括:
灯体,灯体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腔室;
光源板,设置于安装腔室内;
反光杯,设置于安装腔室内,位于光源板与开口之间,反光杯具有靠近光源板的第一端和靠近开口的第二端,第一端与光源板抵持,第二端的周向具有向光源板方向下沉的沉槽;
扩散罩,罩设于第二端,且扩散罩的端部伸入沉槽,以与沉槽粘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反光杯包括杯体和第一延伸板,第一延伸板位于第二端的端部,且第一延伸板与杯体连接,并向靠近光源板的方向弯折下沉,第一延伸板背离光源板的一侧形成沉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连接于杯体的周向与第二板的周向之间;
第一板为向远离光源板方向弯折的弯折板,第二板为相对杯体的杯壁垂直的平板;或者,第一板为向远离光源板方向弯折的弯折板,第二板为向靠近光源板的方向弯折的弯折板;或者,第一板为与杯体的杯壁呈夹角设置的平板,第二板为向靠近光源板的方向弯折的弯折板;或者,第一板为与杯体的杯壁呈夹角设置的平板,第二板为与第一板呈夹角设置的平板;
第一板和第二板背离光源板的一侧共同形成沉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板的一端与杯体连接,第一延伸板的另一端向远离杯体轴线的方向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反光杯还包括第二延伸板,第二延伸板位于第一端的端部,且第二延伸板的一端与杯体的周向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杯体的轴线位置延伸,用于与光源板抵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延伸板与杯体的杯壁呈夹角设置,且第二延伸板为能与光源板的上表面贴合的平板;
或者,
第二延伸板包括第三板和第四板,第三板连接于杯体的周向与第四板的周向之间;第三板为弧形板,第四板为能与光源板的上表面贴合的平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腔室的腔壁邻近第二端的位置的周向朝背离灯体轴线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凹槽,反光杯形成沉槽的位置至少部分地伸入凹槽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扩散罩的周向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凹槽扣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包括扣接部,扣接部伸入凹槽内与凹槽的槽壁扣接;且扣接部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凹槽的尺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扣为弹性卡扣,扩散罩被配置为能沿开口至光源板的方向运动,以使扣接部运动至凹槽时能在弹性作用下伸入凹槽;
扣接部包括导向斜面和扣接面,沿开口至光源板的方向,扣接面与导向斜面依次设置或间隔设置,导向斜面用于引导扣接部滑入凹槽,以使扣接面能运动至凹槽内并与凹槽扣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扩散罩包括罩体和延伸环,延伸环设置于罩体的端面,延伸环能伸入沉槽与以沉槽粘结;延伸环的环壁间隔开设有两个长槽,每个长槽均从靠近罩体的位置延伸至远离罩体的端部,延伸环位于两个长槽之间的部分环壁向远离延伸环的轴线方向凸起,以形成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其包括灯体、光源板、反光杯和扩散罩;灯体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腔室;光源板设置于安装腔室内;反光杯设置于安装腔室内,位于光源板与之间,反光杯具有靠近光源板的第一端和靠近开口的第二端,第一端与光源板抵持,第二端的周向具有向光源板方向下沉的沉槽;扩散罩罩设于第二端,且扩散罩的端部伸入沉槽,以与沉槽粘结。该灯具通过在反光杯的第二端设置向光源板方向下沉的沉槽,能通过沉槽能容置胶水的特性,缓解或避免扩散罩伸入沉槽与反光杯粘接时胶水的溢出,能解决溢出的胶水影响反光杯和光源板的工作效果的问题,从而能保证灯具的光效,以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反光杯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扩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01-灯具;10-灯体;11-光源板;12-反光杯;13-扩散罩;101-安装腔室;102-开口;103-安装底板;104-限位柱;1011-凹槽;105-安装板;111-光珠;112-缺口;121-杯体;122-第一延伸板;123-第二延伸板;1221-第一板;1222-第二板;1223-沉槽;1231-第三板;1232-第四板;124-第一端;125-第二端;131-罩体;132-延伸环;133-长槽;134-卡扣;135-扣接部;136-扣接面;137-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筒灯通常包括光源板11、反光杯12和扩散罩13,反光杯12位于光源板11与扩散罩13之间。扩散罩13与反光杯12通常通过胶水粘接配合,在配合时,先在反光杯12与扩散罩13相邻的位置涂覆胶水,然后将扩散罩13通过胶水与反光杯12配合。但是,在扩散罩13通过胶水与反光杯12配合时,胶水容易溢出,溢出的胶水容易影响反光杯12和光源板11的工作效果,从而影响筒灯的光效。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01,示例性地,其可以选择为筒灯。该灯具01通过在反光杯12上设置向光源板11下沉的沉槽1223,能在扩散罩13与反光杯12粘结时阻止胶水溢出,以保证灯具01的光效,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下面对该灯具01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地介绍。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0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01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01的剖面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具01,示例性地,该灯具01为筒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灯具01也可以选择为壁灯或天棚灯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具体地,该灯具01包括灯体10、光源板11、反光杯12以及扩散罩13。
灯体10呈圆柱筒状结构,灯体10的内部开设有具有开口102的安装腔室101,开口102位于安装腔室101的端部,与安装腔室101的安装底板103相对,且安装腔室101大致为圆柱腔室。灯体10的灯壁可为空心结构,以减轻整个灯体10的重量,从而减轻整个灯具01的重量。同时,灯体10远离开口102的位置可设置于灯壁紧固连接的安装板105,安装板105能通过紧固件安装于墙体等安装面。
光源板11设置于安装腔室101内,且具体安装于安装腔室101的安装底板103,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安装于安装腔室101的腔壁以与安装腔室101的安装底板103间隔布置,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同时,光源板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光珠111,示例性地,多个光珠111呈周向步骤,每个光珠111均可选择为LED光珠111。通过光源板11的设置,能为灯具01提供灯源,以保证照明效果。
反光杯12呈杯状结构,反光杯12设置于安装腔室101内,位于光源板11与开口102之间,用作光源板11远距离聚光照明的反射器,以保证照明效果。反光杯12具有靠近光源板11的第一端124(也即远离开口102的一端)和靠近开口102的第二端125(也即远离光源板11的一端)。第一端124与光源板11抵持,通过将第一端124与光源板11抵持,能减少漏光和光损失。第二端125的周向具有向光源板11方向下沉的沉槽1223,向光源板11方向下沉既可以是沿垂直于光源板11的方向下沉,也可以是与垂直于光源板11的方向呈一定夹角,能保证沉槽1223整体是向靠近光源板11的方向凹陷即可。
扩散罩13罩设于第二端125,为光源提供扩散效果。且扩散罩13的端部伸入沉槽1223,以与沉槽1223粘结。该灯具01通过在反光杯12的第二端125设置向光源板11方向下沉的沉槽1223,能通过沉槽1223能容置胶水的特性,缓解或避免扩散罩13伸入沉槽1223与反光杯12粘接时胶水的溢出,能解决溢出的胶水影响反光杯12和光源板11的工作效果的问题,从而能保证灯具01的光效,以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01的反光杯1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01的反光杯12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反光杯12包括杯体121和第一延伸板122。杯体121呈杯状结构,第一延伸板122位于第二端125的端部,且第一延伸板122与杯体121的周向连接,并向靠近光源板11的方向弯折下沉,第一延伸板122背离光源板11的一侧形成沉槽1223。利用第一延伸板122形成沉槽1223,使得杯体121能与安装腔室101的腔壁贴合,以能减少间隙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杯体121的形状和尺寸可设置为与安装腔室101的尺寸适配,安装腔室101开口102端的尺寸大于安装腔室101安装底板103的尺寸,以使得杯体121的第二端125的尺寸大于第一端124的尺寸,使得整个杯体121大致呈锥状结构,以能保证光效面积,改善用户使用体验。
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3与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板122包括第一板1221和第二板1222。第一板1221连接于杯体121的周向与第二板1222的周向之间。第一板1221为向远离光源板11方向弯折的弯折板,第二板1222为相对杯体121的杯壁垂直的平板,第一板1221和第二板1222背离光源板11的一侧共同形成沉槽1223。通过第一板1221向远离光源板11方向弯折,使得沉槽1223的槽口位置相对第二板1222距离更大,从而使得沉槽1223的深度更深,使得胶水更不易溢出。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板1221设置为向远离光源板11方向弯折的弯折板,同时将第二板1222为向靠近光源板11的方向弯折的弯折板,以使得整个第一延伸板122呈倒置的“S”状结构,使得沉槽1223的深度更深,从而能更好的容置胶水,减少胶水的溢出。或者,也可以将第一板1221设置为与杯体121的杯壁呈夹角设置的平板,第二板1222为向靠近光源板11的方向弯折的弯折板,以形成沉槽1223。又或者,还可以将第一板1221设置为与杯体121的杯壁呈夹角设置的平板,第二板1222也设置为与第一板1221呈夹角设置的平板,使得整个第一延伸板122大致呈口部朝向开口102的“V”状结构,能保证整个沉槽1223的下沉方向是靠近光源板11的,从而能保证胶水的容置效果即可,本实施例均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板122还可以包括多个板状结构,不仅限于第一板1221和第二板1222,示例性地,第一延伸板122还可以包括呈波浪状连接的多个板,波浪状连接的方式使得胶水更不易溢出。
更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板122的一端与杯体121连接,第一延伸板122的另一端向远离杯体121轴线的方向延伸。也即第一延伸板122位于杯体121形成的筒状结构的外侧。这样设置,使得胶水更不易通过杯体121的筒状结构向光源板11的方向运动,能进一步地阻止胶水对光源板11的影响,从而能进一步地提高光效,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反光杯12还包括第二延伸板123。第二延伸板123位于第一端124的端部,且第二延伸板123的一端与杯体121的周向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杯体121的轴线位置延伸,用于与光源板11抵持。一方面,通过第二延伸板123的设置,能增加与光源板11的接触面积,能更好地压紧光源板11,从而能减少漏光和光损失,能保证灯具01的光效,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延伸板123靠近杯体121的轴线位置延伸,而第一延伸板122远离杯体121的轴线位置延伸,使得杯体121靠近光源板11的一侧尺寸可设置得小一些,而远离光源板11靠近开口102的一端的尺寸可设置为大一些,使得整个杯体121呈锥状结构,以能保证反光杯12的效果,以保证照明效果,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延伸板123包括第三板1231和第四板1232。第三板1231连接于杯体121的周向与第四板1232的周向之间。第三板1231为弧形板,第四板1232为能与光源板11的上表面贴合的平板。通过第三板1231的设置使得第一端124呈圆滑过渡,通过第三板1231的设置能压紧光源板11,以减少漏光和光损失,保证用户使用体验。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将第二延伸板123设置为一个平板状结构,将第二延伸板123设置为与杯体121的杯壁呈夹角设置,以使得第二延伸板123能与光源板11的上表面贴合,以压紧光源板11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整个反光杯12可一体成型,成型方式可以为吸塑成型,以保证强度,保证加工和生产的便捷性。同时,通过一体成型,还能减少或避免反光杯12的折叠,使得反光杯12不易变形,使得防溢胶和光效达到最优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光杯12的各个部位也可以连接成型,能保证连接后的强度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请再次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室101的腔壁邻近第二端125的位置的周向朝背离灯体10轴线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凹槽1011,凹槽1011为环形的槽状结构,反光杯12形成沉槽1223的位置至少部分地伸入凹槽1011内,也即反光杯12的第一延伸板122的至少部分能伸入凹槽1011内。一方面,由于第一延伸板122的第二板1222呈平板状结构,第一延伸板122伸入凹槽1011内后,沉槽1223结构与凹槽1011结构能连接形成一个更大的槽状结构,以能容置更多的胶水,从而能进一步地减少胶水的溢出,能保证反光杯12和光源板11的使用效果,以能保证用户使用体验;另一方面,由于反光杯12是容置于安装腔室101内的,通过凹槽1011的设置,还能为反光杯12提供定位和限位作用,使得反光杯12的第一端124的第二延伸板123能稳定地压紧于光源板11的表面,反光杯12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从而能减少反光杯12从开口102脱离安装腔室101的问题出现,保证灯具01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以进一步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作为可选的方案,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01的扩散罩13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II处的局部放大图。请参阅图3、图7以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扩散罩13的周向设置有卡扣134,卡扣134与凹槽1011扣接。一方面,通过卡扣134的设置,使得扩散罩13与灯体10也能稳定配合,能提高扩散罩13的稳定性,以能进一步地提高灯具01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扩散罩13的端部能输入沉槽1223以与沉槽1223粘结,而沉槽1223又是伸入凹槽1011的,使得扩散罩13与沉槽1223配合时,胶水可在沉槽1223与凹槽1011连接形成的槽内容置,能进一步地改善胶水溢出的问题,以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卡扣134包括扣接部135,扣接部135伸入凹槽1011内与凹槽1011的槽壁扣接。且扣接部135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凹槽1011的尺寸,示例性地,扣接部135的尺寸小于凹槽1011的尺寸。将扣接部135的尺寸设置为小于凹槽1011的尺寸,使得扣接部135与凹槽1011扣接后,还能与凹槽1011的槽壁之间存在间隙,以能为胶水提供更多的容置空间,以减少胶水的溢出,保证灯具01的使用效果。将扣接部135的尺寸设置为等于凹槽1011的尺寸,使得扣接部135与凹槽1011的扣接配合效果更好,稳定性更高,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进一步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卡扣134为弹性卡扣134,大致呈“凸”状结构。扩散罩13被配置为能沿开口102至光源板11的方向运动,以使扣接部135运动至凹槽1011时能在弹性作用下伸入凹槽1011。扣接部135包括导向斜面137和扣接面136,沿开口102至光源板11的方向,扣接面136与导向斜面137依次设置或间隔设置,导向斜面137用于引导扣接部135滑入凹槽1011,以使扣接面136能运动至凹槽1011内并与凹槽1011扣接。一方面,通过导向斜面137的设置,能为扩散罩13与杯体121的配合,以及扩散罩13与反光杯12的配合提供导向作用,以能便于扩散罩13扣入杯体121和反光杯12,能节约安装和拆卸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导向斜面137的设置,使得扣接部135的尺寸可设置为小于凹槽1011的尺寸,以形成间隙以容置胶水,进一步地减少胶水的溢出,以保证反光杯12和光源板11的工作效果,以改善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请再次参阅图7与图8,在本实施例中,扩散罩13包括罩体131和延伸环132。扩散罩13为圆盘状结构,延伸环132为环状结构,设置于罩体131的端面,延伸环132能伸入沉槽1223与以沉槽1223粘结。延伸环132的环壁间隔开设有两个长槽133,每个长槽133均从靠近罩体131的位置延伸至远离罩体131的端部,延伸环132位于两个长槽133之间的部分环壁向远离延伸环132的轴线方向凸起,以形成卡扣134。也即,扣接部135为扩散罩13的延伸环132的部分环壁凸设形成的结构,无需外加卡扣134结构,使得整个扩散罩13的结构更紧凑和可靠。同时,通过长槽133的设置,使得卡扣134更容易发生弹性变形以扣入凹槽1011,能便于安装和使用。另外,由于延伸环132呈环状结构,其更便于伸入沉槽1223与反光杯12粘结,能保证扩散罩13与反光杯12的连接效果,以保证灯具01的等效,以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扩散罩13的周向设置卡扣134结构,卡扣134结构可选择为“7”字扣,也可以选择为“凸”状结构的卡扣134,能便于扩散罩13与沉槽1223的配合,且便于扩散罩13与凹槽1011的配合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扩散罩13的延伸环132上开设有八个长槽133,且八个长槽133分为四组,每组的两个长槽133之间的环壁向外凸设形成一个卡扣134。通过这样设置,使得扩散罩13的周向均能通过卡扣134与凹槽1011扣接,能进一步地提高扩散罩13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长槽133的数量以及形成的卡扣134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能保证扩散罩13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2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板11和安装腔室101的安装底板103二者之间的一者设置有缺口112,另一者设置有限位柱104。示例性地,光源板11的周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缺口112,每个缺口112均大致呈“U”状结构,安装腔室101的安装底板103对应设置有限位柱104,限位柱104的尺寸与缺口112的尺寸适配,且能与缺口112插接。通过缺口112与限位柱104的配合能为光源板11提供定位和限位的作用,以提高光源板11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使得反光杯12装入安装腔室101内后能压紧光源板11,以进一步地减少漏光和光损失,保证灯具01的使用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缺口112也可以替换为安装孔等通孔或盲孔,能为光源板11提供定位和限位的功能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灯具01的安装过程、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介绍:
在进行灯具01的安装和生产作业时,可先将光源板11通过开口102放入安装腔室101的安装底板103,并使得缺口112与限位柱104插接;接着,将灯体10放入安装腔室101内,使得灯体10的第二延伸板123压紧光源板11,使得第一延伸板122的部分能伸入灯体10周向的凹槽1011内;然后,在灯体10的第二端125涂覆胶水,并将扩散罩13照射在第二端125,使得扩散罩13的延伸板伸入反光杯12的沉槽1223内,且使得扩散罩13的卡扣134能与凹槽1011扣接即可。安装完毕后光源板11通电,光珠111射出的光线则可通过反光杯12和扩散罩13的作用后射出。
在上述过程中,该灯具01通过在反光杯12的第二端125设置向光源板11方向下沉的沉槽1223,能通过沉槽1223能容置胶水的特性,缓解或避免扩散罩13伸入沉槽1223与反光杯12粘接时胶水的溢出,能解决溢出的胶水影响反光杯12和光源板11的工作效果的问题,从而能保证灯具01的光效,以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扩散罩13与反光杯12粘结时胶水不易溢出的灯具01,其能够保证灯具01的光效,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体(10),所述灯体(10)开设有具有开口(102)的安装腔室(101);
光源板(11),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101)内;
反光杯(12),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101)内,位于所述光源板(11)与所述开口(102)之间,所述反光杯(12)具有靠近所述光源板(11)的第一端(124)和靠近所述开口(102)的第二端(125),所述第一端(124)与所述光源板(11)抵持,所述第二端(125)的周向具有向所述光源板(11)方向下沉的沉槽(1223);
扩散罩(13),罩设于所述第二端(125),且所述扩散罩(13)的端部伸入所述沉槽(1223),以与所述沉槽(1223)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杯(12)包括杯体(121)和第一延伸板(122),所述第一延伸板(122)位于所述第二端(125)的端部,且所述第一延伸板(122)与所述杯体(121)连接,并向靠近所述光源板(11)的方向弯折下沉,所述第一延伸板(122)背离所述光源板(11)的一侧形成所述沉槽(1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延伸板(122)包括第一板(1221)和第二板(1222),所述第一板(1221)连接于所述杯体(121)的周向与所述第二板(1222)的周向之间;
所述第一板(1221)为向远离所述光源板(11)方向弯折的弯折板,所述第二板(1222)为相对所述杯体(121)的杯壁垂直的平板;或者,所述第一板(1221)为向远离所述光源板(11)方向弯折的弯折板,所述第二板(1222)为向靠近所述光源板(11)的方向弯折的弯折板;或者,所述第一板(1221)为与所述杯体(121)的杯壁呈夹角设置的平板,所述第二板(1222)为向靠近所述光源板(11)的方向弯折的弯折板;或者,所述第一板(1221)为与所述杯体(121)的杯壁呈夹角设置的平板,所述第二板(1222)为与所述第一板(1221)呈夹角设置的平板;
所述第一板(1221)和所述第二板(1222)背离所述光源板(11)的一侧共同形成所述沉槽(12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延伸板(122)的一端与所述杯体(121)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122)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杯体(121)轴线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杯(12)还包括第二延伸板(123),所述第二延伸板(123)位于所述第一端(124)的端部,且所述第二延伸板(123)的一端与所述杯体(121)的周向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所述杯体(121)的轴线位置延伸,用于与所述光源板(11)抵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延伸板(123)与所述杯体(121)的杯壁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二延伸板(123)为能与所述光源板(11)的上表面贴合的平板;
或者,
所述第二延伸板(123)包括第三板(1231)和第四板(1232),所述第三板(1231)连接于所述杯体(121)的周向与所述第四板(1232)的周向之间;所述第三板(1231)为弧形板,所述第四板(1232)为能与所述光源板(11)的上表面贴合的平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腔室(101)的腔壁邻近所述第二端(125)的位置的周向朝背离所述灯体(10)轴线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凹槽(1011),所述反光杯(12)形成所述沉槽(1223)的位置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凹槽(10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罩(13)的周向设置有卡扣(134),所述卡扣(134)与所述凹槽(1011)扣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134)包括扣接部(135),所述扣接部(135)伸入所述凹槽(1011)内与所述凹槽(1011)的槽壁扣接;且所述扣接部(135)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1011)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134)为弹性卡扣(134),所述扩散罩(13)被配置为能沿所述开口(102)至所述光源板(11)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扣接部(135)运动至所述凹槽(1011)时能在弹性作用下伸入所述凹槽(1011);
所述扣接部(135)包括导向斜面(137)和扣接面(136),沿所述开口(102)至所述光源板(11)的方向,所述扣接面(136)与所述导向斜面(137)依次设置或间隔设置,所述导向斜面(137)用于引导所述扣接部(135)滑入所述凹槽(1011),以使所述扣接面(136)能运动至所述凹槽(1011)内并与所述凹槽(1011)扣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罩(13)包括罩体(131)和延伸环(132),所述延伸环(132)设置于所述罩体(131)的端面,所述延伸环(132)能伸入所述沉槽(1223)与以所述沉槽(1223)粘结;所述延伸环(132)的环壁间隔开设有两个长槽(133),每个所述长槽(133)均从靠近所述罩体(131)的位置延伸至远离所述罩体(131)的端部,所述延伸环(132)位于两个所述长槽(133)之间的部分所述环壁向远离所述延伸环(132)的轴线方向凸起,以形成所述卡扣(134)。
CN202221612663.5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灯具 Active CN217482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2663.5U CN21748257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2663.5U CN21748257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2570U true CN217482570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8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2663.5U Active CN21748257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2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95891A1 (en) Lighting lamp
JP5142944B2 (ja) 照明装置
CN217482570U (zh) 一种灯具
KR101588270B1 (ko) 엘이디 조명기구
CN212377847U (zh) 一种多边形led面板灯及led面板灯组
CN211853591U (zh) 灯具
CN210921130U (zh) 一种无螺钉徒手组装的平板天花灯
CN210532308U (zh) 一种应用于灯具的安装组件及其灯具
CN211822017U (zh) 一种近距离安装的线形洗墙灯
CN210373045U (zh) 射灯
CN218095642U (zh) 一种免螺丝的天花射灯
CN219912779U (zh) 射灯模组和吸顶灯
CN219606886U (zh) 一种光源可替换的灯具
CN213479950U (zh) 一种筒灯灯架及新型组装筒灯
CN209991227U (zh) 一种灯具
CN217482701U (zh) 嵌入式安装灯具
KR102645888B1 (ko) 엘이디 등기구
CN220895137U (zh) 用于净饮设备的灯板组件及净饮设备
CN219283187U (zh) 一种天花筒灯
CN217482580U (zh) 灯具
CN220061567U (zh) 一种灯具
CN220152588U (zh) 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及照明灯具
CN214172152U (zh) 一种透光板固定机构
CN218494836U (zh) 平板灯
CN215174541U (zh) 灯罩固定结构和吸顶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