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9993U - 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9993U
CN217479993U CN202220861530.5U CN202220861530U CN217479993U CN 217479993 U CN217479993 U CN 217479993U CN 202220861530 U CN202220861530 U CN 202220861530U CN 217479993 U CN217479993 U CN 217479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lattice column
suspension
main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615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荣
陈立鑫
王东杰
江志平
於可佳
刘阿峰
姜化强
吴宁
袁伟
王刚
能继成
黄键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te Rail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Urban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te Rail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Urban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te Rail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Urban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Burea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te Rail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615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9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9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9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挂篮技术领域,公开了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包括:主构架系统和底托悬吊系统;主构架系统包括中横梁、前上横梁以及沿中横梁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至少两个三角形构架单元,每个三角形构架单元包括主梁、格构柱以及斜拉杆;主梁、中横梁以及格构柱通过钢板法兰连接,主梁上设置有多个装配孔;底托悬吊系统包括施工平台以及多个底托悬吊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钢板法兰连接主梁、中横梁以及格构柱,并在主梁上设置多个与钢板法兰配合的装配孔,以便于实现主梁及格构柱的横向位置的调节,提高三角挂篮系统的普遍适用性,且组装拆卸方便,可提高三角挂篮体系的重复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挂篮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桥梁常以连续梁的形式跨越道路江河,近些年来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道路纵横交错,桥梁跨越道路江河的情况越来越多,连续梁悬臂浇筑对挂篮系统周转使用的频次越来越高。
连续梁跨度不一致,主梁设计结构差异性大,挂篮系统是连续梁悬臂浇筑的主要工装,如何使挂篮系统具有普遍适用性,是施工中面临的难题,解决此难题主要在于挂篮系统的可调节性和挂篮系统拆卸重装后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挂篮系统适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包括:主构架系统和底托悬吊系统;
所述主构架系统包括中横梁、前上横梁以及沿所述中横梁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至少两个三角形构架单元,每个所述三角形构架单元包括主梁、格构柱以及斜拉杆;所述格构柱竖立设置在所述中横梁的上端,所述主梁、所述中横梁以及所述格构柱两两相互垂直,且通过钢板法兰连接,所述主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钢板法兰配合的装配孔;所述斜拉杆的两端与所述格构柱和主梁连接;所述前上横梁与所述主梁连接,且与所述中横梁在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保持间距;
所述底托悬吊系统包括施工平台以及多个底托悬吊件;所述施工平台通过所述多个底托悬吊件与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前上横梁连接。
进一步,所述施工平台包括前下横梁、后下横梁以及多个底纵梁;所述底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下横梁和所述后下横梁连接;所述前下横梁和所述后下横梁上分别连接有所述底托悬吊件。
进一步,每个所述底托悬吊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扁担梁、第一吊杆以及铰接件;所述第一扁担梁与所述中横梁或所述前上横梁连接,所述第一吊杆通过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前下横梁或所述后下横梁连接。
进一步,所述铰接件包括连接耳、T型连接器以及轴销;所述连接耳与所述第一吊杆连接,所述连接耳通过所述轴销与所述T型连接器转动连接,所述T型连接器与所述前下横梁或所述后下横梁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铰接件实现施工平台与第一吊杆的转动连接,可根据环境结构连续梁各节段底板的几何形态调整施工平台的倾斜角度,有效的消除了第一吊杆受剪力破坏影响,提高了第一吊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还包括沿所述中横梁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多个导梁悬吊系统,每个所述导梁悬吊系统包括:导梁体、第一导梁悬吊件以及第二导梁悬吊件,所述第一导梁悬吊件连接所述导梁体和所述前上横梁,所述第二导梁悬吊件连接所述导梁体和环境结构连续梁,且所述第二导梁悬吊件与所述导梁体滑动配合。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导梁悬吊件与导梁体滑动配合,以便于根据环境结构连续梁的施工进度灵活的调整导梁体的位置,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梁悬吊件包括第二吊杆、第二扁担梁、滚动件以及承重吊架;所述第二吊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扁担梁,所述第二吊杆的底端连接所述承重吊架,所述导梁体穿过所述承重吊架并与设置在所述承重吊架上的滚动件滑移配合,所述第二扁担梁用于与环境结构连续梁连接。
进一步,所述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梁下方的行走支撑系统;所述行走支撑系统包括:前支座、后钩轮、行走轨道、垫枕以及预埋锚固件;所述行走轨道平行于所述主梁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下方,且与所述主梁保持间距;所述前支座和所述后钩轮分别沿所述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主梁与所述行走轨道之间,且所述后钩轮与所述行走轨道沿所述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滑移配合;所述垫枕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的下方且铺设在环境结构连续梁的顶端;所述预埋锚固件预埋于环境结构连续梁内,且与所述行走轨道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行走轨道以及后钩轮的作用,实现主梁相对于行走轨道的滑移,以便于调整主梁的伸出长度。
进一步,所述中横梁的底端至所述环境结构连续梁的顶端的距离大于1m。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支座、后钩轮、行走轨道、垫枕的垫高作用,提高了中横梁与环境结构连续梁的顶端的距离,有效保证了作业人员通行条件。
进一步,所述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后锚系统;所述后锚系统包括后锚梁以及后锚杆,所述后锚梁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上端,所述后锚杆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两侧,且所述后锚杆锚固于环境结构连续梁内且与所述后锚梁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后锚梁和后锚杆的作用,既可以将主梁锚固于环境结构连续梁上,且具有限位防护作用,可有效解决环境结构连续梁0号块施工时两支挂篮系统的主梁易碰撞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后锚梁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后锚杆穿过所述腰型孔与所述后锚杆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后锚杆与腰型孔配合,当需要避让环境结构连续梁内的预应力钢筋时,可灵活调整后锚杆的位置,减少后锚杆施工误差对后锚系统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沿中横梁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由主梁、格构柱以及斜拉杆组成三角形构架单元,利用三角形构架单元的高稳定性,提高三角挂篮系统的稳定性,通过钢板法兰连接主梁、中横梁以及格构柱,并在主梁上设置多个与钢板法兰配合的装配孔,以便于实现主梁及格构柱的横向位置的调节,提高三角挂篮系统的普遍适用性,且组装拆卸方便,可提高三角挂篮体系的重复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图5为图2中底托悬吊件调节施工平台倾斜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铰接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后锚系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主构架系统;11-主梁;12-中横梁;13-格构柱;14-斜拉杆;15-前上横梁;16-钢板法兰;17-横联;
20-底托悬吊系统;21-前下横梁;22-后下横梁;23-底纵梁;24-第一扁担梁;25-第一吊杆;26-铰接件;261-连接耳;262-T型连接器;263-轴销;
30-导梁悬吊系统;31-导梁体;32-第一导梁悬吊件;33-第二吊杆;34-第二扁担梁;35-滚动件;36-承重吊架;
40-行走支撑系统;41-前支座;42-后钩轮;43-行走轨道;44-垫枕;45-预埋锚固件;
50-后锚系统;51-后锚梁;52-后锚杆;53-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包括主构架系统10、底托悬吊系统20、导梁悬吊系统30、行走支撑系统40以及后锚系统50。
结合附图2至4所示,主构架系统10包括中横梁12、前上横梁15以及沿中横梁12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至少两个三角形构架单元,每个三角形构架单元包括主梁11、格构柱13以及斜拉杆14;格构柱13竖立设置在中横梁12的上端,主梁11、中横梁12以及格构柱13两两相互垂直,且通过钢板法兰16连接,主梁1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钢板法兰16配合的装配孔,钢板法兰16与装配孔通过螺栓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钢板法兰16与对应位置的装配孔连接,从而中横梁12被固定在该对应位置,对应的格构柱13也设置在该对应位置,因此选择钢板法兰16与主梁11的连接的不同位置即可实现中横梁12相对于主梁11的位置调节。
斜拉杆14的两端与格构柱13和主梁11连接;前上横梁15与主梁11连接,且与中横梁12在主梁11的长度方向保持间距。
其中,主构架系统10还包括横联17,横联17的两端连接两个三角形构架单元的格构柱13,横联17可以有多个,多个横联17沿格构柱13高度方向间距设置。
斜拉杆14可设置多组,每组包括对称设置在格构柱13两背对侧的两个斜拉单元,每个斜拉单元包括多个斜拉杆14。
底托悬吊系统20包括施工平台以及多个底托悬吊件;施工平台通过多个底托悬吊件与中横梁12和前上横梁15连接。
结合附图5所示,施工平台包括前下横梁21、后下横梁22以及多个底纵梁23;底纵梁23的两端分别与前下横梁21和后下横梁22连接;前下横梁21和后下横梁22上分别连接有底托悬吊件。每个底托悬吊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扁担梁24、第一吊杆25以及铰接件26;第一扁担梁24与中横梁12或前上横梁15连接,第一吊杆25通过铰接件26与前下横梁21或后下横梁22连接。铰接件26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的铰接件26如图6所示,包括连接耳261、T型连接器262以及轴销263;连接耳261与第一吊杆25连接,连接耳261通过轴销263与T型连接器262转动连接,T型连接器262与前下横梁21或后下横梁22连接。其中,T型连接器262起到承托前下横梁21或后下横梁22的作用。连接耳261和T型连接器262上均设置有用于轴销263穿过的销孔,轴销263穿过销孔后,实现连接耳261和T型连接器262的转动配合,两者以轴销263的中心轴为转动轴转动配合。如图5所示,当需要调整施工平台倾斜角度时,比如需要施工平台的前下横梁21降低时,调整前下横梁21连接的底托悬吊件的第一吊杆25的长度,从而前下横梁21的高度降低,即前下横梁21降低前的底纵梁23与第一吊杆25的角度a1小于前下横梁21降低后的底纵梁23与第一吊杆25的角度a2。
同时连接耳261与T型连接器262发生一定幅度的转动,使T型连接器262始终与前下横梁21的底端贴合,保证施工平台的平稳。
多个导梁悬吊系统30沿中横梁12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每个导梁悬吊系统30包括:导梁体31、第一导梁悬吊件32以及第二导梁悬吊件,第一导梁悬吊件32连接导梁体31和前上横梁15,第二导梁悬吊件连接导梁体31和环境结构连续梁,且第二导梁悬吊件与导梁体31滑动配合。
第二导梁悬吊件包括第二吊杆33、第二扁担梁34、滚动件35以及承重吊架36;第二吊杆33的顶端连接第二扁担梁34,第二吊杆33的底端连接承重吊架36,导梁体31穿过承重吊架36并与设置在承重吊架36上的滚动件35滑移配合,第二扁担梁34用于与环境结构连续梁连接。
其中,第一导梁悬吊件32同样包括第二吊杆33以及设置在该第二吊杆33的顶端的第二扁担梁34,其中,第一导梁悬吊件32的第二扁担梁34与前上横梁15连接,第一导梁悬吊件32的第二吊杆33的底端与导梁体31连接。导梁体3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距设置有多个穿孔,第一导梁悬吊件32的第二吊杆33穿过该穿孔后与导梁体31的底端连接。每个导梁体31上穿孔的数量大于与其配合的第一导梁悬吊件32的第二吊杆33的数量,从而当主梁11与导梁体3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可调整第一导梁悬吊件32的第二吊杆33与导梁体31的配合位置。
行走支撑系统40设置在主梁11下方。行走支撑系统40包括:前支座41、后钩轮42、行走轨道43、垫枕44以及预埋锚固件45;行走轨道43平行于主梁11设置在主梁11的下方,且与主梁11保持间距;前支座41和后钩轮42分别沿行走轨道4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主梁11与行走轨道43之间,且后钩轮42与行走轨道43沿行走轨道43的长度方向滑移配合;垫枕44设置在行走轨道43的下方且铺设在环境结构连续梁的顶端,垫枕44有多个,沿行走轨道43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预埋锚固件45预埋于环境结构连续梁内,且与行走轨道43连接。
中横梁12的底端至环境结构连续梁的顶端的距离大于1m。优选为该距离大于1.33m。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支座41的顶端与主梁11固定连接,前支座41内设置有滚轮,并通过滚轮与行走轨道43滑移配合。行走轨道43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滚轮配合的沿行走轨道43长度方向设置的轨道槽,滚轮设置在轨道槽内。
后钩轮42包围在行走轨道43的两侧端,同样,后钩轮42的顶端与主梁11固定连接,后钩轮42与行走轨道43滑移配合,从而主梁11可相对于行走轨道43滑移,以调整主梁11的伸出长度。行走轨道43通过预埋锚固件45与环境结构连续梁固定连接。
结合附图7所示,后锚系统50设置在主梁11上。后锚系统50包括后锚梁51以及后锚杆52,后锚梁51设置在主梁11的上端,后锚杆52设置在主梁11的两侧,且后锚杆52锚固于环境结构连续梁内且与后锚梁51连接。后锚梁51上设置有腰型孔53,后锚杆52穿过腰型孔53与后锚杆52连接。由于环境结构连续梁内钢筋复杂,后锚杆52设置时需要避让,因此后锚梁51上的腰型孔53为后锚杆52避让提供空间。其中,附图7中腰型孔53内示意有避让前的后锚杆5252和避让后的后锚杆5252’位置变化示意图。
如图8所示,当本实施例的两个格构柱13式三角挂篮系统包括主构架系统10同时设置在环境结构连续梁的两背对侧时,主梁11均平行,后锚梁51可骑跨在两个格构柱13式三角挂篮系统的主梁11上。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构架系统和底托悬吊系统;
所述主构架系统包括中横梁、前上横梁以及沿所述中横梁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至少两个三角形构架单元,每个所述三角形构架单元包括主梁、格构柱以及斜拉杆;所述格构柱竖立设置在所述中横梁的上端,所述主梁、所述中横梁以及所述格构柱两两相互垂直,且通过钢板法兰连接,所述主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钢板法兰配合的装配孔;所述斜拉杆的两端与所述格构柱和主梁连接;所述前上横梁与所述主梁连接,且与所述中横梁在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保持间距;
所述底托悬吊系统包括施工平台以及多个底托悬吊件;所述施工平台通过所述多个底托悬吊件与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前上横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包括前下横梁、后下横梁以及多个底纵梁;所述底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下横梁和所述后下横梁连接;所述前下横梁和所述后下横梁上分别连接有所述底托悬吊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托悬吊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扁担梁、第一吊杆以及铰接件;所述第一扁担梁与所述中横梁或所述前上横梁连接,所述第一吊杆通过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前下横梁或所述后下横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包括连接耳、T型连接器以及轴销;所述连接耳与所述第一吊杆连接,所述连接耳通过所述轴销与所述T型连接器转动连接,所述T型连接器与所述前下横梁或所述后下横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还包括沿所述中横梁的长度方向间距设置的多个导梁悬吊系统,每个所述导梁悬吊系统包括:导梁体、第一导梁悬吊件以及第二导梁悬吊件,所述第一导梁悬吊件连接所述导梁体和所述前上横梁,所述第二导梁悬吊件连接所述导梁体和环境结构连续梁,且所述第二导梁悬吊件与所述导梁体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梁悬吊件包括第二吊杆、第二扁担梁、滚动件以及承重吊架;所述第二吊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扁担梁,所述第二吊杆的底端连接所述承重吊架,所述导梁体穿过所述承重吊架并与设置在所述承重吊架上的滚动件滑移配合,所述第二扁担梁用于与环境结构连续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梁下方的行走支撑系统;所述行走支撑系统包括:前支座、后钩轮、行走轨道、垫枕以及预埋锚固件;所述行走轨道平行于所述主梁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下方,且与所述主梁保持间距;所述前支座和所述后钩轮分别沿所述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主梁与所述行走轨道之间,且所述后钩轮与所述行走轨道沿所述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滑移配合;所述垫枕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的下方且铺设在环境结构连续梁的顶端;所述预埋锚固件预埋于环境结构连续梁内,且与所述行走轨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的底端至所述环境结构连续梁的顶端的距离大于1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后锚系统;所述后锚系统包括后锚梁以及后锚杆,所述后锚梁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上端,所述后锚杆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两侧,且所述后锚杆锚固于环境结构连续梁内且与所述后锚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锚梁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后锚杆穿过所述腰型孔与所述后锚杆连接。
CN202220861530.5U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 Active CN217479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1530.5U CN217479993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61530.5U CN217479993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9993U true CN217479993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8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61530.5U Active CN217479993U (zh) 2022-04-14 2022-04-14 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99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3477A (zh) * 2022-10-21 2023-01-17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梁悬臂无轨三角挂篮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3477A (zh) * 2022-10-21 2023-01-17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梁悬臂无轨三角挂篮及施工方法
CN115613477B (zh) * 2022-10-21 2023-10-24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梁悬臂无轨三角挂篮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15424U (zh) 一种桥梁下行式挂篮
CN207608836U (zh) 一种连续刚构拱桥悬臂浇筑施工用菱形挂篮
CN217479993U (zh) 一种格构柱式三角挂篮系统
CN207932932U (zh) 一种双梁斜坡架桥机
CN106400701A (zh) 一种单主梁低位平衡悬臂拼装架桥机
CN113550237A (zh) 一种应用于连续梁悬臂浇注的挂篮
CN105926464A (zh) 倒挂式梯形斜爬挂篮
CN105839550B (zh) 一种用于悬臂挂篮的压迫行走机构及悬臂挂篮
CN102220740B (zh) 一种高速铁路四线宽幅连续梁悬灌施工挂篮
CN214362953U (zh) 一种提高桥梁抗倾覆能力的独柱墩加固结构
CN210766424U (zh) 一种桥梁三角挂篮
CN201567164U (zh) 大垮度自行式塔式起重机
CN211897913U (zh) 桥梁建造用新型挂篮
CN116427283A (zh) 一种山岭地区架设小半径桥预制梁的施工方法
CN207700074U (zh) 连续刚构桥悬臂梁段施工用双肢三角挂篮
CN211897881U (zh) 0号块托架
CN215857293U (zh) 一种应用于连续梁悬臂浇注的挂篮
CN219218682U (zh) 一种超宽桥梁挂篮结构
CN114991006A (zh) 一种多桁架式超宽桥面施工用菱形挂篮装置
CN208310160U (zh) 一种悬挂轨道式采光顶安装用钢移动平台
CN211897914U (zh) 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桥梁建造用挂篮及其承载桁架组件
CN210684497U (zh) 一种用于悬臂浇注小曲率半径连续梁的挂篮
CN112482241A (zh) 箱梁翼缘板后浇段行走式吊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10766433U (zh) 一种梯形挂篮结构
CN210151602U (zh) 跨铁路运营线公路梁体拆除梁底防护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