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7051U - 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总成、车辆及调节工具 - Google Patents

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总成、车辆及调节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7051U
CN217477051U CN202220851033.7U CN202220851033U CN217477051U CN 217477051 U CN217477051 U CN 217477051U CN 202220851033 U CN202220851033 U CN 202220851033U CN 217477051 U CN217477051 U CN 217477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door glass
assembly
bracke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10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新飞
孙红娜
王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 Lia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510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7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7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7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总成、车辆及调节工具,车门玻璃托架总成包括:第一托架组件和第二托架组件。第一托架组件包括第一托架、第一紧固件和第一调节卡盘,第一托架具有用于夹持车门玻璃的第一夹持空间,第一调节卡盘位于第一托架的外侧,调节第一调节卡盘可调节第一夹持空间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第二托架组件包括第二托架、第二紧固件和第二调节卡盘,第二托架具有用于夹持车门玻璃的第二夹持空间,第二调节卡盘位于所述第二托架的外侧,调节第二调节卡盘可调节第二夹持空间在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可以实现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放在车门分装线,能提高总装线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总成、车辆及调节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总成、车辆及调节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起到支撑固定车门玻璃的作用,通常在车门玻璃托架总成上开设螺纹过孔,将车门玻璃的下端夹设于车门玻璃托架总成内的夹设空间内,用螺栓通过此螺纹过孔将车门玻璃与车门玻璃托架总成固定在一起。车门玻璃在装配后需将车门玻璃置顶,在车门玻璃与上部、左右部密封条配合后方可调节固定车门玻璃的位置。由于现有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结构限制,车门玻璃的调节需利用螺栓从车门玻璃的Y向内侧面进行紧固,这样调节完车门玻璃之后才可以安装门内饰板。
而对于无框车门车型,上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结构会造成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不能在放车门分装线,需要在总装线对车门玻璃调节后再装配门内饰板,影响了总装线的生产节拍,导致总装线的装配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该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结构,可以实现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放在车门分装线,可以避免由于门内饰板装配之后无法对车门玻璃进行调节固定而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改到总装线,可以减少对总装线的生产节拍的影响,达到优化总装节拍作用,可以提高总装线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车门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门总成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用于上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调节工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包括:第一托架组件,所述第一托架组件包括第一托架、第一紧固件和第一调节卡盘,所述第一托架具有用于夹持车门玻璃的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调节卡盘位于所述第一托架的外侧,所述第一调节卡盘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在所述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相对且与所述第一托架抵接,所述第一紧固件适于穿设于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车门玻璃并与所述第一调节卡盘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调节卡盘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在所述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第二托架组件,所述第二托架组件与所述第一托架组件间隔开设置,所述第二托架组件包括第二托架、第二紧固件和第二调节卡盘,所述第二托架具有用于夹持车门玻璃的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二调节卡盘位于所述第二托架的外侧,所述第二调节卡盘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在所述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相对且与所述第二托架抵接,所述第二紧固件适于穿设于所述第二托架和所述车门玻璃并与所述第二调节卡盘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卡盘以调节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在所述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通过在第一托架的外侧设置第一调节卡盘以及在第二托架的外侧设置第二调节卡盘,由此在调节车门玻璃时,可以通过车门玻璃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沿Z向伸入调节工具,调节第一调节卡盘以及第二调节卡盘,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的调节固定,这样在门内饰板装配之后也不会影响对车门玻璃的调节固定,因此可以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放在车门分装线,可以避免由于门内饰板装配之后无法对车门玻璃进行调节固定而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改到总装线,可以减少对总装线的生产节拍的影响,达到优化总装节拍作用,可以提高总装线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托架包括沿所述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且可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一调节卡盘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抵接,所述第一调节卡盘适于挤压所述第二夹持部变形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在所述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托架包括沿所述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和所述第四夹持部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四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三夹持部的外侧且可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二调节卡盘位于所述第四夹持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第四夹持部抵接,所述第二调节卡盘适于挤压所述第四夹持部变形以调节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在所述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并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穿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并与所述第一调节卡盘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三夹持部并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穿设于所述第四夹持部并与所述第二调节卡盘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母包括相连的第一螺母本体和第一防转头,所述第一螺母本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调节卡盘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部,第一防转头的外周轮廓呈多边形,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供所述第一螺母穿设的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一穿设孔的与所述第一防转头配合的部分为第一防转孔段,所述第一防转孔段的横截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一防转头配合的多边形;所述第二螺母包括相连的第二螺母本体和第二防转头,所述第二螺母本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调节卡盘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部,第二防转头的外周轮廓呈多边形,所述第四夹持部具有供所述第二螺母穿设的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二穿设孔的与所述第二防转头配合的部分为第二防转孔段,所述第二防转孔段的横截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二防转头配合的多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设孔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一限位台阶面,所述第一防转孔段邻近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防转孔段的邻近所述第一调节卡盘的一侧且适于与所述第一防转头在所述第一穿设孔的轴向上抵接;所述第二穿设孔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二限位台阶面,所述第二防转孔段邻近所述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二限位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二防转孔段的邻近所述第二调节卡盘的一侧且适于与所述第二防转头在所述第二穿设孔的轴向上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托架包括第一托架本体和第一夹片,所述第一托架本体包括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片包括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托架本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下方的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夹片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下方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卡接连接;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槽为两个且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卡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卡接部为两个且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相对两侧,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接臂,第二卡接臂、卡扣、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所述第二卡接臂为两个且位于所述第一卡接臂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卡接臂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卡扣为两个且位于所述第一卡接臂的相对两侧,所述卡扣位于所述第一卡接臂与所述第二卡接臂之间,所述第一弹性板位于所述第一卡接臂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卡接臂之间限定出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弹性板位于所述第二卡接臂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卡接臂之间限定出所述第四卡槽;所述第一卡接臂容纳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接臂容纳于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底壁为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容纳于所述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底壁为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容纳于所述第四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夹片的端面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托架包括第二托架本体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二夹片包括所述第三夹持部和所述第四夹持部,所述第二托架本体上形成有弧形的配合槽,所述第二夹片包括配合轴,所述配合轴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所述配合轴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车门玻璃的厚度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托架还包括限位轴,所述配合槽的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配合轴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限位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限位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配合轴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可选地,所述配合轴的转动角度范围为4-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上部,所述第二导向面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下部,所述第一导向面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导向面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四夹持部的朝向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导向面和第四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位于所述第四夹持部的上部,所述第四导向面位于所述第四夹持部的下部,所述第三导向面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所述第三夹持部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四导向面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所述第三夹持部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卡盘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调节卡盘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卡盘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二调节卡盘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调节槽,调节工具适于与所述第一调节槽配合以调节所述第一调节卡盘以及调节工具适于与所述第二调节槽配合以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卡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门总成,包括:门外板组件和门内板组件;车门玻璃托架总成,所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设于所述门外板组件和门内板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调节卡盘和所述第二调节卡盘均位于所述车门玻璃的邻近所述门外板组件的一侧,所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玻璃,所述车门玻璃的下端支撑夹设于所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升降器,所述升降器设于所述门外板组件和门内板组件之间且与所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相连,以驱动所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总成,通过设置上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在调节车门玻璃时,可以通过车门玻璃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沿Z向伸入调节工具,调节第一调节卡盘以及第二调节卡盘,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的调节固定,这样在门内饰板装配之后也不会影响对车门玻璃的调节固定,因此可以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放在车门分装线,可以避免由于门内饰板装配之后无法对车门玻璃进行调节固定而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改到总装线,可以减少对总装线的生产节拍的影响,达到优化总装节拍作用,可以提高总装线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门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车门总成,在调节车门玻璃时,可以通过车门玻璃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沿Z向伸入调节工具,调节第一调节卡盘以及第二调节卡盘,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的调节固定,这样在门内饰板装配之后也不会影响对车门玻璃的调节固定,因此可以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放在车门分装线,可以避免由于门内饰板装配之后无法对车门玻璃进行调节固定而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改到总装线,可以减少对总装线的生产节拍的影响,达到优化总装节拍作用,可以提高总装线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调节工具,包括:相连的把手部和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调节臂,每个所述调节臂的自由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槽或所述第二调节槽配合的调节凸块,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工具,通过设置与第一调节卡盘的第一调节槽以及第二调节卡盘的第二调节槽配合的调节凸块,可以方便对第一调节卡盘和第二调节卡盘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的调节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门总成的部分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车门总成的部分结构图,其中门外板组件拆下且示出了调节工具与第二托架组件的第二调节卡盘的配合;
图3是图2中G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与车门玻璃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第一托架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7是沿图5中的C-C线的剖面图;
图8是沿图5中的D-D线的剖面图;
图9是图4中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第一托架组件的侧视图;
图10是图4中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第一托架组件的爆炸图;
图11是图4中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第一托架组件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12是图4中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第二托架组件的主视图;
图13是沿图12中的B-B线的剖面图;
图14是图4中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第二托架组件的轴测图;
图15是图4中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第二托架组件的爆炸图;
图16是图4中车门玻璃托架总成的第二托架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调节工具的主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调节工具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0、车门总成;
100、车门玻璃托架总成;
10、第一托架组件;
1、第一托架;101、第一夹持空间;11、第一托架本体;111、第一夹持部;112、第一卡接结构;1121、第一卡槽;1122、第二卡槽;1123、第一底壁;1124、第二底壁;1125、卡接部;12、第一夹片;121、第二夹持部;1211、第一导向面;1212、第二导向面;122、第一穿设孔;1221、第一防转孔段;1222、第一限位台阶面;123、第二卡接结构;1231、第一卡接臂;1232、第二卡接臂;1233、卡扣;1234、第一弹性板;1235、第二弹性板;1236、第三卡槽;1237、第四卡槽;
2、第一紧固件;21、第一螺栓;22、第一螺母;221、第一螺母本体;2211、第一螺纹部;222、第一防转头;
3、第一调节卡盘;31、第一调节槽;
40、第二托架组件;
4、第二托架;401、第二夹持空间;41、第二托架本体;411、配合槽;412、第一安装孔;42、第二夹片;421、第三夹持部;422、第四夹持部;4221、第三导向面;4222、第四导向面;423、第二穿设孔;4231、第二防转孔段;4232、第二限位台阶面;424、配合轴;4241、第二安装孔;43、限位轴;
5、第二紧固件;51、第二螺栓;52、第二螺母;521、第二螺母本体;5211、第二螺纹部;522、第二防转头;
6、第二调节卡盘;61、第二调节槽;
200、门外板组件;
300、门内板组件;
400、车门玻璃;
500、升降器;50、升降机构;60、安装架;601、导轨;
700、调节工具;71、把手部;72、调节部;721、调节臂;722、调节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4-图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包括:第一托架组件10和第二托架组件40,第一托架组件10和第二托架组件40可以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例如第一托架组件10和第二托架组件40可以沿前后方向间隔开设置,车门玻璃400的下端可以支撑夹设于第一托架组件10和第二托架组件40。
其中,第一托架组件10包括第一托架1、第一紧固件2和第一调节卡盘3,第一托架1具有用于夹持车门玻璃400的第一夹持空间101,第一调节卡盘3位于第一托架1的外侧,第一托架1的外侧是第一托架1的朝向车外空间的一侧。例如,在车门玻璃400为左车门玻璃400时,第一调节卡盘3位于第一托架1的左侧;在车门玻璃400为右车门玻璃400时,第一调节卡盘3位于第一托架1的右侧。第一调节卡盘3与第一夹持空间10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第一调节卡盘3与第一托架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抵接。第一紧固件2适于穿设于第一托架1和车门玻璃400并与第一调节卡盘3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节第一调节卡盘3,可以使得第一调节卡盘3挤压第一托架1变形,从而可以调节第一夹持空间10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可以调节固定车门玻璃400。
第二托架组件40包括第二托架4、第二紧固件5和第二调节卡盘6,第二托架4具有用于夹持车门玻璃400的第二夹持空间401,第二调节卡盘6位于第二托架4的外侧,第二托架4的外侧是第二托架4的朝向车外空间的一侧。例如,在车门玻璃400为左车门玻璃400时,第二调节卡盘6位于第二托架4的左侧;在车门玻璃400为右车门玻璃400时,第二调节卡盘6位于第二托架4的右侧。第二调节卡盘6与第二夹持空间40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且第二调节卡盘6与第二托架4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抵接。第二紧固件5适于穿设于第二托架4和车门玻璃400并与第二调节卡盘6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节第二调节卡盘6,可以使得第二调节卡盘6挤压第二托架4变形,从而可以调节第二夹持空间40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可以调节固定车门玻璃400。
在车门分装线中,在将车门玻璃400与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装配时,可以将车门玻璃400的下端插入第一托架1的第一夹持空间101内以及第二托架4的第二夹持空间401内,第一托架1和第二托架4上均设有供紧固件穿设的孔,车门玻璃400分别与第一托架1、第二托架4对应的位置也开设有供紧固件穿设的孔,将第一紧固件2穿设于第一托架1和车门玻璃400并与第一调节卡盘3螺纹连接,将第二紧固件5穿设于第二托架4和车门玻璃400并与第二调节卡盘6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对车门玻璃400的初步安装。
车门总成1000可以包括:门外板组件200、门内板组件300、车门玻璃400、升降器500和上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门内板组件300可以包括门内板和门内饰板,门内饰板设置在门内板的内侧,门内板的内侧是指门内板的朝向车内空间的一侧,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设于门外板组件200和门内板组件300之间,具体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设于门外板组件200和门内板之间。第一调节卡盘3和第二调节卡盘6均位于车门玻璃400的邻近门外板组件200的一侧,车门玻璃400的下端支撑夹设于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
升降器500可以安装固定于门内板上,例如升降器500可以包括升降机构50和安装架60,升降机构50安装于安装架60,升降机构50可以包括电机,安装架60可以安装固定于门内板,升降机构50与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相连以驱动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升降,从而可以驱动车门玻璃400升降,升降机构50与第一托架组件10相连且与第二托架组件40相连以驱动第一托架组件10和第二托架组件40同步升降,具体地,升降机构50与第一托架组件10的第一托架1相连,升降机构50同时与第二托架4机构的第二托架4相连。
其中,安装架60上可以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601以及第二导轨601,第一托架1的底部可以设有与第一导轨601滑动配合的第一导槽,第二托架4的底部可以设有与第二导轨601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槽,在升降机构50驱动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升降时,第一托架组件10可以沿着第一导轨601上下滑动,第二托架组件40可以沿着第二导轨601上下滑动,从而可以使得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稳定地升降,进而使得车门玻璃400实现稳定升降。
在车门分装线中,还可以将升降器500安装固定在门内板上,并将升降器500与第一托架组件10以及第二托架组件40相连,将门外板组件200与门内板相连。由于通过在第一托架1的外侧设置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在第二托架4的外侧设置第二调节卡盘6,由此在调节车门玻璃400时,可以通过车门玻璃400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沿Z向伸入调节工具700,调节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第二调节卡盘6,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这样在门内饰板装配之后也不会影响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因此在车门分装线中,还可以将门内饰板装配至门内板的内侧,即可以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放在车门分装线,可以避免由于门内饰板装配之后无法对车门玻璃400进行调节固定而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改到总装线,可以减少对总装线的生产节拍的影响,达到优化总装节拍作用,可以提高总装线的装配效率。
在总装线中,可以调节固定车门玻璃400,如上所述,可以通过车门玻璃400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沿Z向伸入调节工具700,调节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第二调节卡盘6,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
其中,上述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是位于车门玻璃400和门外板组件200之间的间隙,该间隙处安装水切,水切安装固定在门外板组件200上,水切可以为橡胶件或硅胶件,用于密封该处间隙,同时在车门玻璃400升降过程中可以去除车门玻璃400的外表面上的水渍和灰尘等。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工具700与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第二调节卡盘6可以采用下述的方式进行配合以实现对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第二调节卡盘6的调节,进而可以实现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
参照图2-图5、图10、图12、图15、图17以及图18,用于上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的调节工具700可以包括:相连的把手部71和调节部72,把手把和调节部72均可以呈板状,调节工具700的厚度设计至调节工具700可以伸入至上述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至少可以将调节部72伸入至上述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调节部72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调节臂721,每个调节臂721的一端与把手部71相连且每个调节臂72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每个调节臂721的自由端均设有调节凸块722,调节凸块722可以呈圆柱状。
第一调节卡盘3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第一调节卡盘3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调节槽31,第二调节卡盘6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第二调节卡盘6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调节槽61,调节工具700的调节凸块722适于与第一调节槽31配合以调节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调节工具700适于与第二调节槽61配合以调节第二调节卡盘6。
在利用该调节工具700调节固定车门玻璃400的过程中,其中在对第一调节卡盘3进行调节时,可以手握调节工具700的把手部71,将调节工具700的调节部72伸入至上述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并使得调节部72的两个调节凸块722分别卡在第一调节卡盘3的其中两个第一调节槽31内,通过推动把手部71,以带动第一调节卡盘3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调节卡盘3的调节,进而可以调节第一夹持空间10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类似地,在对第二调节卡盘6进行调节时,可以手握调节工具700的把手部71,将调节工具700的调节部72伸入至上述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并使得调节部72的两个调节凸块722分别卡在第二调节卡盘6的其中两个第二调节槽61内,通过推动把手部71,以带动第二调节卡盘6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二调节卡盘6的调节,进而可以调节第二夹持空间40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使得车门玻璃400的下端被夹紧在第一托架组件10以及第二托架组件40上,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可以用于有框车门车型,也可以用于无框车门车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用于无框车门车型时,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无框车门车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的结构会造成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不能在放车门分装线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通过在第一托架1的外侧设置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在第二托架4的外侧设置第二调节卡盘6,由此在调节车门玻璃400时,可以通过车门玻璃400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沿Z向伸入调节工具700,调节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第二调节卡盘6,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这样在门内饰板装配之后也不会影响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因此可以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放在车门分装线,可以避免由于门内饰板装配之后无法对车门玻璃400进行调节固定而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改到总装线,可以减少对总装线的生产节拍的影响,达到优化总装节拍作用,可以提高总装线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图11,第一托架1可以包括沿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111和第二夹持部121,第一夹持部111和第二夹持部121之间限定出第一夹持空间101,第二夹持部121位于第一夹持部111的外侧且第二夹持部12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可发生弹性变形,第一夹持部111的外侧是指第一夹持部111的朝向车外空间的一侧。第一调节卡盘3位于第二夹持部121的外侧且第一调节卡盘3与第二夹持部12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抵接,第二夹持部121的外侧是指第二夹持部121的朝向车外空间的一侧。在通过调节工具700转动第一调节卡盘3时,第一调节卡盘3适于挤压第二夹持部121变形以调节第一夹持空间10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提供夹紧车门玻璃400的作用。
参照图12-图16,第二托架4包括沿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夹持部421和第四夹持部422,第三夹持部421和第四夹持部422之间限定出第二夹持空间401,第四夹持部422位于第三夹持部421的外侧且第四夹持部422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可发生弹性变形,第三夹持部421的外侧是指第三夹持部421的朝向车外空间的一侧。第二调节卡盘6位于第四夹持部422的外侧且第二调节卡盘6与第四夹持部422抵接,第四夹持部422的外侧是指第四夹持部422的朝向车外空间的一侧。在通过调节工具700转动第二调节卡盘6时,第二调节卡盘6适于挤压第四夹持部422变形以调节第二夹持空间401在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提供夹紧车门玻璃400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5-图11,第一紧固件2包括第一螺栓21和第一螺母22,第一螺栓21穿设于第一夹持部111并与第一螺母22螺纹连接,第一螺母22穿设于第二夹持部121并与第一调节卡盘3螺纹连接。在将车门玻璃400与第一托架组件10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一螺母22穿设于第二夹持部121,再将第一螺栓21穿设于第一夹持部111并伸入至第一螺母22内与第一螺母22螺纹连接,而后再将第一调节卡盘3与第一螺母22螺纹连接。通过将第一紧固件2设置为包括上述的第一螺栓21和第一螺母22,且使得第一螺母22与第一螺栓21螺纹连接且第一螺母22同时与第一调节卡盘3螺纹连接,方便将车门玻璃400与第一托架组件10装配,且方便实现第一调节卡盘3与第一紧固件2螺纹连接,并且可以保证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
参照图12-图16,第二紧固件5包括第二螺栓51和第二螺母52,第二螺栓51穿设于第三夹持部421并与第二螺母52螺纹连接,第二螺母52穿设于第四夹持部422并与第二调节卡盘6螺纹连接。在将车门玻璃400与第二托架组件40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二螺母52穿设于第四夹持部422,再将第二螺栓51穿设于第三夹持部421并伸入至第二螺母52内与第二螺母52螺纹连接,而后再将第二调节卡盘6与第二螺母52螺纹连接。通过将第二紧固件5设置为包括上述的第二螺栓51和第二螺母52,且使得第二螺母52与第二螺栓51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母52同时与第二调节卡盘6螺纹连接,方便将车门玻璃400与第二托架组件40装配,且方便实现第二调节卡盘6与第二紧固件5螺纹连接,并且可以保证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
第一托架组件10中第一螺栓21连接第一螺母22和第一调节卡盘3,第二托架组件40中第二螺栓51连接第二螺母52和第二调节卡盘6,通过螺栓与螺母内螺纹、螺母外螺纹与调节卡盘连接提供夹紧力,实现车门玻璃400的初步安装依靠第一托架1、第二托架4以及第一紧固件2和第二紧固件5,车门玻璃400调节依靠调节卡盘(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第二调节卡盘6)功能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11,第一螺母22包括相连的第一螺母本体221和第一防转头222,第一防转头222连接在第一螺母本体221的邻近第一夹持部111的一侧,第一螺母本体221上形成有与第一调节卡盘3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部2211。第一防转头222的外周轮廓呈多边形,例如第一防转头222的外周轮廓大体呈矩形,第二夹持部121具有供第一螺母22穿设的第一穿设孔122,第一防转头222和第一螺母本体221的未设有第一螺纹部2211的部分可以穿设于第一穿孔,第一螺纹部2211可以位于第二夹持部121的邻近第一调节卡盘3的一侧并与第一调节卡盘3螺纹连接。第一穿设孔122的与第一防转头222配合的部分为第一防转孔段1221,第一防转孔段1221的横截面形成为与第一防转头222配合的多边形,例如在第一防转头222的外周轮廓大体呈矩形时,第一防转孔段1221的横截面也形成为矩形。通过将第一螺母22设置为包括上述的第一防转头222且与第一穿孔的第一防转孔段1221配合,在拧第一螺栓21,以将第一螺栓21与第一螺母22螺纹连接时,可以防止第一螺母22跟随第一螺栓21旋转,这样在拧第一螺栓21时,可以使得第一螺母22不会旋转,从而方便拧第一螺栓21,以使得第一螺栓21与第一螺母22快速地连接。
参照图12-图16,第二螺母52包括相连的第二螺母本体521和第二防转头522,第二防转头522连接在第二螺母本体521的邻近第三夹持部421的一侧,第二螺母本体521上形成有与第二调节卡盘6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部5211。第二防转头522的外周轮廓呈多边形,例如第二防转头522的外周轮廓大体呈矩形,第四夹持部422具有供第二螺母52穿设的第二穿设孔423,第二防转头522和第二螺母本体521的未设有第一螺纹部2211的部分可以穿设于第二穿孔,第二螺纹部5211可以位于第四夹持部422的邻近第二调节卡盘6的一侧并与第二调节卡盘6螺纹连接。第二穿设孔423的与第二防转头522配合的部分为第二防转孔段4231,第二防转孔段4231的横截面形成为与第二防转头522配合的多边形,例如在第二防转头522的外周轮廓大体呈矩形时,第二防转孔段4231的横截面也形成为矩形。通过将第二螺母52设置为包括上述的第二防转头522且与第二穿孔的第二防转孔段4231配合,在拧第二螺栓51,以将第二螺栓51与第二螺母52螺纹连接时,可以防止第二螺母52跟随第二螺栓51旋转,这样在拧第二螺栓51时,可以使得第二螺母52不会旋转,从而方便拧第二螺栓51,以使得第二螺栓51与第二螺母52快速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11,第一穿设孔122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一限位台阶面1222,第一防转孔段1221邻近第一夹持部111,第一限位台阶面1222位于第一防转孔段1221的邻近第一调节卡盘3的一侧,且第一限位台阶面1222适于与第一防转头222在第一穿设孔122的轴向(第一穿设孔122的轴向大致平行于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抵接,通过在第一穿孔的内周壁上设置用于对第一螺母22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台阶面1222,有助于固定第一螺母22位置,防止第一螺母22沿第一穿孔的轴向朝向第一调节卡盘3的方向脱出。
参照图12-图16,第二穿设孔423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二限位台阶面4232,第二防转孔段4231邻近第三夹持部421,第二限位台阶面4232位于第二防转孔段4231的邻近第二调节卡盘6的一侧,且第二限位台阶面4232适于与第二防转头522在第二穿设孔423的轴向(第二穿设孔423的轴向大致平行于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抵接,通过在第二穿孔的内周壁上设置用于对第二螺母52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台阶面4232,有助于固定第二螺母52位置,防止第二螺母52沿第一穿孔的轴向朝向第二调节卡盘6的方向脱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5-图11,第一托架1包括第一托架本体11和第一夹片12,第一托架本体11包括上述的第一夹持部111,第一夹片12包括上述的第二夹持部121。第一托架本体11包括位于第一夹持部111的下方的第一卡接结构112,第一夹片12包括位于第二夹持部121的下方的第二卡接结构123,第二卡接结构123与第一卡接结构112卡接连接。在将第一托架1的第一托架本体11和第一夹片12进行装配时,可以通过第一卡接结构112和第二卡接结构123的卡接连接,实现第一托架本体11和第一夹片12的初步安装连接,从而在第一托架本体11和第一夹片12之间限定出上述的第一夹持空间101,然后再将车门玻璃400的下端插入至第一夹持空间101内,并将上述的第一紧固件2穿设于第一夹持部111、车门玻璃400、第二夹持部121并与第一调节卡盘3螺纹连接。
其中,第一卡接结构112可以包括第一卡槽1121、第二卡槽1122和卡接部1125,第二卡槽1122为两个且位于第一卡槽1121的相对两侧,第二卡槽1122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卡接部1125为两个且位于第一卡槽1121的相对两侧,卡接部1125位于第一卡槽1121与第二卡槽1122之间。第一卡槽1121的底壁为第一底壁1123,第二卡槽1122的底壁为第二底壁1124,第二卡接结构123包括第一卡接臂1231,第二卡接臂1232、卡扣1233、第一弹性板1234和第二弹性板1235,第二卡接臂1232为两个且位于第一卡接臂1231的相对两侧,第二卡接臂1232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卡扣1233为两个且位于第一卡接臂1231的相对两侧,卡扣1233位于第一卡接臂1231与第二卡接臂1232之间。第一弹性板1234位于第一卡接臂1231的下方且第一弹性板1234与第一卡接臂1231之间限定出第三卡槽1236,第二弹性板1235位于第二卡接臂1232的下方且第二弹性板1235与第二卡接臂1232之间限定出第四卡槽1237。
在将第一托架1的第一托架本体11与第一夹片12进行装配时,第一卡接臂1231插入并容纳于第一卡槽1121,第二卡接臂1232插入并容纳于第二卡槽1122,第一底壁1123插入容纳于第三卡槽1236,第二底壁1124插入并容纳于第四卡槽1237,每个卡扣1233与对应的卡接部1125的远离第一夹片12的端面抵接。通过第一托架本体11和第一夹片12之间的多个卡接位进行卡接连接,可以实现第一托架本体11和第一夹片12之间的可靠连接,且同时也方便第一托架本体11和第一夹片12之间的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2-图16,第二托架4包括第二托架本体41和第二夹片42,第二夹片42包括上述的第三夹持部421和第四夹持部422。第二托架本体41上形成有弧形的配合槽411,配合槽411的开口朝向上,配合槽411的轴向两端可以敞开。第二夹片42包括配合轴424,配合轴424可转动地配合在配合槽411内,配合轴424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通过第二夹片42的配合轴424可转动地配合在第二托架本体41的配合槽411内,可以实现第二夹片42相对第二托架本体41的转动,可以实现第二托架组件40的自动调节功能,车门玻璃400在上下运行过程中,由于第二夹片42相对第二托架本体41可转动,可以实现车门玻璃400的自动调节,弥补车门玻璃400与泥槽配合不良,使车门玻璃400运行更加流畅。并且该设计,使得车门玻璃400的自动调节范围较大,更好地弥补车门玻璃400与泥槽配合不良,更好地使车门玻璃400运行更加流畅。
可选地,配合轴424的转动角度范围可以为4-10°,例如配合轴424的转动角度可以为6°。从而既可以实现车门玻璃400具有较大的自动调节范围,并且可以保证第二夹片42与第二托架本体41的稳定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参照图12-图16,第二托架4还可以包括限位轴43,配合槽411的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412,配合轴424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4241,限位轴43穿设于第一安装孔412和第二安装孔4241。限位轴43的中心轴线与配合轴424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例如限位轴43的中心轴线与配合轴424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通过设置的限位轴43,可以起到对第二夹片42在配合槽411的轴向方向上的限位作用,可以防止第二夹片42沿配合轴424的轴线方向从第二托架本体41的配合槽411内脱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5-图11,第二夹持部121朝向第一夹持空间10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面1211和第二导向面1212,第一导向面1211位于第二夹持部121的上部,第二导向面1212位于第二夹持部121的下部,第一导向面1211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第一夹持部111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导向面1212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第一夹持部111的方向倾斜延伸。在将车门玻璃400的下端插入至第一托架1的第一夹持空间101内时,第一导向面1211可以对车门玻璃400起到导向作用,第一导向面1211有助于车门玻璃400安装到位,第二导向面1212的设计有助于第二夹持部121朝向第一夹持部111靠拢。
参照图12-图16,第四夹持部422朝向第二夹持空间401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导向面4221和第四导向面4222,第三导向面4221位于第四夹持部422的上部,第四导向面4222位于第四夹持部422的下部,第三导向面4221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第三夹持部421的方向倾斜延伸,第四导向面4222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第三夹持部421的方向倾斜延伸。在将车门玻璃400的下端插入至第二托架4的第二夹持空间401内时,第三导向面4221可以对车门玻璃400起到导向作用,第三导向面4221的设计有助于车门玻璃400安装到位,第四导向面4222的设计有助于第四夹持部422朝向第三夹持部421靠拢。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门总成1000,包括:门外板组件200、门内板组件300、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车门玻璃400和升降器500。
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设于门外板组件200和门内板组件300之间,第一调节卡盘3和第二调节卡盘6均位于车门玻璃400的邻近所述门外板组件200的一侧,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车门玻璃400的下端支撑夹设于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升降器500设于门外板组件200和门内板组件300之间且升降器500与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相连,以驱动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升降。
例如,在图1-图4的示例中,车门总成1000可以包括上述门外板组件200、门内板组件300、车门玻璃400、升降器500和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门内板组件300可以包括门内板和门内饰板,门内饰板设置在门内板的内侧,门内板的内侧是指门内板的朝向车内空间的一侧,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设于门外板组件200和门内板组件300之间,具体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设于门外板组件200和门内板之间。第一调节卡盘3和第二调节卡盘6均位于车门玻璃400的邻近门外板组件200的一侧,车门玻璃400的下端支撑夹设于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
升降器500可以安装固定于门内板上,例如升降器500可以包括升降机构50和安装架60,升降机构50安装于安装架60,升降机构50可以包括电机,安装架60可以安装固定于门内板,升降机构50与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相连以驱动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升降,从而可以驱动车门玻璃400升降,升降机构50与第一托架组件10相连且与第二托架组件40相连以驱动第一托架组件10和第二托架组件40同步升降,具体地,升降机构50与第一托架组件10的第一托架1相连,升降机构50同时与第二托架4机构的第二托架4相连。
其中,安装架60上可以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601以及第二导轨601,第一托架1的底部可以设有与第一导轨601滑动配合的第一导槽,第二托架4的底部可以设有与第二导轨601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槽,在升降机构50驱动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升降时,第一托架组件10可以沿着第一导轨601上下滑动,第二托架组件40可以沿着第二导轨601上下滑动,从而可以使得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稳定地升降,进而使得车门玻璃400实现稳定升降。
在车门分装线中,还可以将升降器500安装固定在门内板上,并将升降器500与第一托架组件10以及第二托架组件40相连,将门外板组件200与门内板相连。由于通过在第一托架1的外侧设置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在第二托架4的外侧设置第二调节卡盘6,由此在调节车门玻璃400时,可以通过车门玻璃400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沿Z向伸入调节工具700,调节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第二调节卡盘6,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这样在门内饰板装配之后也不会影响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因此在车门分装线中,还可以将门内饰板装配至门内板的内侧,即可以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放在车门分装线,可以避免由于门内饰板装配之后无法对车门玻璃400进行调节固定而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改到总装线,可以减少对总装线的生产节拍的影响,达到优化总装节拍作用,可以提高总装线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总成1000,通过设置上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在调节车门玻璃400时,可以通过车门玻璃400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沿Z向伸入调节工具700,调节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第二调节卡盘6,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这样在门内饰板装配之后也不会影响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因此可以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放在车门分装线,可以避免由于门内饰板装配之后无法对车门玻璃400进行调节固定而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改到总装线,可以减少对总装线的生产节拍的影响,达到优化总装节拍作用,可以提高总装线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门总成1000。其中,车辆可以为汽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车门总成1000,在调节车门玻璃400时,可以通过车门玻璃400的上部水切位置间隙沿Z向伸入调节工具700,调节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第二调节卡盘6,可以方便地实现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这样在门内饰板装配之后也不会影响对车门玻璃400的调节固定,因此可以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放在车门分装线,可以避免由于门内饰板装配之后无法对车门玻璃400进行调节固定而将门内饰板的装配工序改到总装线,可以减少对总装线的生产节拍的影响,达到优化总装节拍作用,可以提高总装线的装配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托架组件(10),所述第一托架组件(10)包括第一托架(1)、第一紧固件(2)和第一调节卡盘(3),所述第一托架(1)具有用于夹持车门玻璃(400)的第一夹持空间(101),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位于所述第一托架(1)的外侧,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101)在所述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相对且与所述第一托架(1)抵接,所述第一紧固件(2)适于穿设于所述第一托架(1)和所述车门玻璃(400)并与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空间(101)在所述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第二托架组件(40),所述第二托架组件(40)与所述第一托架组件(10)间隔开设置,所述第二托架组件(40)包括第二托架(4)、第二紧固件(5)和第二调节卡盘(6),所述第二托架(4)具有用于夹持车门玻璃(400)的第二夹持空间(401),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位于所述第二托架(4)的外侧,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401)在所述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相对且与所述第二托架(4)抵接,所述第二紧固件(5)适于穿设于所述第二托架(4)和所述车门玻璃(400)并与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以调节所述第二夹持空间(401)在所述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1)包括沿所述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111)和第二夹持部(121),所述第一夹持部(11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21)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夹持空间(101),所述第二夹持部(121)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11)的外侧且可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21)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夹持部(121)抵接,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适于挤压所述第二夹持部(121)变形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空间(101)在所述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二托架(4)包括沿所述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夹持部(421)和第四夹持部(422),所述第三夹持部(421)和所述第四夹持部(422)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夹持空间(401),所述第四夹持部(422)位于所述第三夹持部(421)的外侧且可发生弹性变形,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位于所述第四夹持部(422)的外侧且与所述第四夹持部(422)抵接,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适于挤压所述第四夹持部(422)变形以调节所述第二夹持空间(401)在所述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2)包括第一螺栓(21)和第一螺母(22),所述第一螺栓(21)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11)并与所述第一螺母(2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22)穿设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21)并与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5)包括第二螺栓(51)和第二螺母(52),所述第二螺栓(51)穿设于所述第三夹持部(421)并与所述第二螺母(5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52)穿设于所述第四夹持部(422)并与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22)包括相连的第一螺母本体(221)和第一防转头(222),所述第一螺母本体(221)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部(2211),第一防转头(222)的外周轮廓呈多边形,所述第二夹持部(121)具有供所述第一螺母(22)穿设的第一穿设孔(122),所述第一穿设孔(122)的与所述第一防转头(222)配合的部分为第一防转孔段(1221),所述第一防转孔段(1221)的横截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一防转头(222)配合的多边形;所述第二螺母(52)包括相连的第二螺母本体(521)和第二防转头(522),所述第二螺母本体(521)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部(5211),第二防转头(522)的外周轮廓呈多边形,所述第四夹持部(422)具有供所述第二螺母(52)穿设的第二穿设孔(423),所述第二穿设孔(423)的与所述第二防转头(522)配合的部分为第二防转孔段(4231),所述第二防转孔段(4231)的横截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二防转头(522)配合的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设孔(122)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一限位台阶面(1222),所述第一防转孔段(1221)邻近所述第一夹持部(111),所述第一限位台阶面(1222)位于所述第一防转孔段(1221)的邻近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的一侧且适于与所述第一防转头(222)在所述第一穿设孔(122)的轴向上抵接;所述第二穿设孔(423)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二限位台阶面(4232),所述第二防转孔段(4231)邻近所述第三夹持部(421),所述第二限位台阶面(4232)位于所述第二防转孔段(4231)的邻近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的一侧且适于与所述第二防转头(522)在所述第二穿设孔(423)的轴向上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1)包括第一托架本体(11)和第一夹片(12),所述第一托架本体(11)包括所述第一夹持部(111),所述第一夹片(12)包括所述第二夹持部(121),所述第一托架本体(11)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11)的下方的第一卡接结构(112),所述第一夹片(12)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21)的下方的第二卡接结构(123),所述第二卡接结构(123)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12)卡接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112)包括第一卡槽(1121)、第二卡槽(1122)和卡接部(1125),所述第二卡槽(1122)为两个且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12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卡槽(1122)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卡接部(1125)为两个且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121)的相对两侧,所述卡接部(1125)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121)与所述第二卡槽(1122)之间;
所述第二卡接结构(123)包括第一卡接臂(1231),第二卡接臂(1232)、卡扣(1233)、第一弹性板(1234)和第二弹性板(1235),所述第二卡接臂(1232)为两个且位于所述第一卡接臂(123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卡接臂(1232)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卡扣(1233)为两个且位于所述第一卡接臂(1231)的相对两侧,所述卡扣(1233)位于所述第一卡接臂(1231)与所述第二卡接臂(1232)之间,所述第一弹性板(1234)位于所述第一卡接臂(1231)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卡接臂(1231)之间限定出第三卡槽(1236),所述第二弹性板(1235)位于所述第二卡接臂(1232)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卡接臂(1232)之间限定出第四卡槽(1237);
所述第一卡接臂(1231)容纳于所述第一卡槽(1121),所述第二卡接臂(1232)容纳于所述第二卡槽(1122),所述第一卡槽(1121)的底壁为第一底壁(1123),所述第一底壁(1123)容纳于所述第三卡槽(1236),所述第二卡槽(1122)的底壁为第二底壁(1124),所述第二底壁(1124)容纳于所述第四卡槽(1237),所述卡扣(1233)与所述卡接部(1125)的远离所述第一夹片(12)的端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架(4)包括第二托架本体(41)和第二夹片(42),所述第二夹片(42)包括所述第三夹持部(421)和所述第四夹持部(422),所述第二托架本体(41)上形成有弧形的配合槽(411),所述第二夹片(42)包括配合轴(424),所述配合轴(424)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配合槽(411)内,所述配合轴(424)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车门玻璃(400)的厚度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架(4)还包括限位轴(43),所述配合槽(411)的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412),所述配合轴(424)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4241),所述限位轴(43)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1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4241),所述限位轴(4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配合轴(424)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轴(424)的转动角度范围为4-1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21)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空间(10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面(1211)和第二导向面(1212),所述第一导向面(1211)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21)的上部,所述第二导向面(1212)位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21)的下部,所述第一导向面(1211)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所述第一夹持部(111)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导向面(1212)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所述第一夹持部(111)的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第四夹持部(422)的朝向所述第二夹持空间(401)的一侧形成有第三导向面(4221)和第四导向面(4222),所述第三导向面(4221)位于所述第四夹持部(422)的上部,所述第四导向面(4222)位于所述第四夹持部(422)的下部,所述第三导向面(4221)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所述第三夹持部(421)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四导向面(4222)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朝向邻近所述第三夹持部(421)的方向倾斜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调节槽(31),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调节槽(61),调节工具(700)适于与所述第一调节槽(31)配合以调节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以及调节工具(700)适于与所述第二调节槽(61)配合以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
12.一种车门总成(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外板组件(200)和门内板组件(300);
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所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所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设于所述门外板组件(200)和门内板组件(300)之间,所述第一调节卡盘(3)和所述第二调节卡盘(6)均位于所述车门玻璃(400)的邻近所述门外板组件(200)的一侧;
车门玻璃(400),所述车门玻璃(400)的下端支撑夹设于所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
升降器(500),所述升降器(500)设于所述门外板组件(200)和门内板组件(300)之间且与所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相连,以驱动所述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升降。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门总成(1000)。
14.一种调节工具(7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工具(700)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门玻璃托架总成(100),所述调节工具(700)包括相连的把手部(71)和调节部(72),所述调节部(72)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调节臂(721),每个所述调节臂(721)的自由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槽(31)或所述第二调节槽(61)配合的调节凸块(722)。
CN202220851033.7U 2022-04-13 2022-04-13 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总成、车辆及调节工具 Active CN217477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1033.7U CN217477051U (zh) 2022-04-13 2022-04-13 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总成、车辆及调节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1033.7U CN217477051U (zh) 2022-04-13 2022-04-13 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总成、车辆及调节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7051U true CN217477051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8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1033.7U Active CN217477051U (zh) 2022-04-13 2022-04-13 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总成、车辆及调节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7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8501B2 (en) Adjustable lifter plate for frameless door
US8069610B2 (en) Adjustable window lifter guide rail
EP1698752B1 (en) An adjustable hinge for heavy doors and windows
US4761915A (en) Door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20050268558A1 (en) Window regulator slider and vehicle window regulator equipped with a window regulator slider
US20190078366A1 (en) Light weight two piece frameless door module with adjustment features
US6729073B2 (en) Connector for attaching a window panel to a drive element of window-lift device
US20080148647A1 (en) Adjustable Mounting Assembly
CN217477051U (zh) 车门玻璃托架总成、车门总成、车辆及调节工具
US10487552B2 (en) Motor vehicle hinge
CN115140205A (zh) 扰流板调节机构及扰流板装置
CN215548366U (zh) 一种公差调节器
CN219241630U (zh) 一种自动公差调节器及车辆
US20050279024A1 (en) Deflection roller installation
EP0646484B1 (en) Frameless side glass adjustment
CN110775783B (zh) 一种电梯的扶手安装座、电梯轿厢及电梯
CN213898573U (zh) 一种可多向调节的合页
CN116104375A (zh) 一种自动公差调节器及车辆
CN213035720U (zh) 用于车辆的固定组件、大灯组件和车辆
KR200313728Y1 (ko) 자동차 전방창에 구비되는 선바이저 장착클립의 고정 구조
CN212428405U (zh) 一种重型平开窗滑撑铰链
CN218934102U (zh) 一种隐藏式外把手安装结构
CN219932671U (zh) 一种用于承载主动隐藏式尾翼的手动公差调节件
CN212317704U (zh) 一种塞拉门下挡销固定装置
CN217586651U (zh) 一种汽车a柱板加强支架的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8

Address after: No. 888 Rainbow Road, Yangshe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637

Patentee after: Liang Liang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Patentee before: GREAT WALL MO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