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7260U - 一种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7260U
CN217467260U CN202221173928.6U CN202221173928U CN217467260U CN 217467260 U CN217467260 U CN 217467260U CN 202221173928 U CN202221173928 U CN 202221173928U CN 217467260 U CN217467260 U CN 217467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ver
cover body
optical modul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739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也
安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fei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fei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fei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fei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739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7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7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7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壳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二盖体的第三端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于第一盖体的第一端,第二盖体可相对第一盖体转动形成盖合于第一盖体且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容纳腔或倾斜于第一盖体的姿态,第一盖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盖体的第四端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盖体处于第一姿态时,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刚性电路设于容纳腔,第二电路板位于第一电路板朝向第二盖体的一侧,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采用本实施例的光模块,容纳腔空间占用少,能够容纳较多电子器件,提高光模块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光模块的性能,光模块的硬件部分设计越来越复杂,电子器件数量越来越多。相关技术中,光模块因小型化设计,其壳体的大小保持相对一致,则壳体的内部空间有限。
并且,由于壳体采用上、下盖的结构,上、下盖通常采用至少3颗螺丝进行固定,则上、下盖内部需对应螺丝设计连接位置,将会大量占用上、下盖内部空间,导致壳体的内部空间较小,光模块无法设计较多电子器件,影响光模块性能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减少对壳体的容纳腔的空间占用,容纳腔能够容纳较多电子器件,提高光模块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光发射模块以及光接收此模块,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包括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盖体包括长度方向上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盖体可相对所述第一盖体转动形成第一姿态或第二姿态,所述第一姿态为所述第二盖体盖合于所述第一盖体且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形成容纳腔的姿态,所述第二姿态为所述第二盖体倾斜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姿态,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四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盖体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光发射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光发射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光接收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光发射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能够减少对壳体的容纳腔的空间占用,容纳腔能够容纳较多电子器件,提高光模块的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设有轴接部,所述第三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接部,所述转轴可相对所述轴接部转动以使所述第二盖体相对所述第一盖体转动并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或所述第二姿态。
本实施例通过转轴与轴接部实现第一盖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盖体的第三端的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光模块的组装和拆卸难度较低,方便用户操作,能够提高光模块的生产效率和检修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轴接部包括连接孔以及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开口,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转轴安装至所述连接孔或拆离所述连接孔。
本实施例通过轴接部包括连接孔以及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开口,可通过将转轴从开口处安装至连接孔内或拆离连接孔,操作较为简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内朝向所述第二盖体凸设有多个第一承载部以及多个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凸起高度,所述第二盖体内朝向所述第一盖体凸设有多个第三承载部以及多个第四承载部,所述第三承载部对应所述第一承载部设置,所述第四承载部对应所述第二承载部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两相对表面分别抵止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两相对表面分别抵止于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四承载部。
本实施例通过多个第一承载部和多个第三承载部进行限位,避免第一电路板沿壳体的厚度方向相对壳体移动进而避免第一电路板与壳体发生碰撞而损伤第一电路板以及避免第一电路板与其他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失效的情况发生。同样地,第二电路板在容纳腔内通过多个第二承载部和多个第四承载部进行限位具有与上述相近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多个第一避位部,各所述第一避位部分别对应各所述第二承载部,各所述第一避位部分别用于避让各所述第二承载部。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电路板设置第一避位部,这样,第二承载部可通过第一避位部与第二电路板抵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多个第二避位部,各所述第二避位部分别对应各所述第三承载部,各所述第二避位部分别用于避位各所述第三承载部。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电路板设置第二避位部,这样,第三承载部可通过第二避位部与第一电路板抵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部的电连接部凸出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面设有多个弹性垫,各所述弹性垫抵止于各所述第三承载部;
或者,所述第一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面设有多个弹性垫,各所述弹性垫抵止于各所述第一承载部。
本实施例通过弹性垫补偿装配误差和尺寸误差,使得第一承载部和第三承载部对第一电路板的限位精度更高,第一电路板无法相对壳体沿壳体的厚度方向发生微小移动,从而保证光模块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稳定性、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柱,至少一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周侧面为弧面,各所述第一定位柱朝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面设有第二定位柱,至少一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周侧面为弧面;
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侧边设有多个第一定位边,各所述第一定位边与各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周侧面相匹配且相抵止,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侧边设有多个第二定位边,各所述第二定位边与各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周侧面相匹配且相抵止。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定位柱的周侧与第一定位边抵止,能够限制第一电路板相对壳体转动以及限制第一电路板相对壳体沿壳体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一电路板的装配可靠性较高。同样地,第二定位柱具有与上述相近的有益效果,在此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柱抵止于所述定位槽。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定位柱抵止于定位槽,实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定位,能够确定两者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装配精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盖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盖合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二者之一设有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分间隔设有两凸条,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凸条的侧面抵止于所述第二盖体的内表面,设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凸条的侧面抵止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表面。
本实施例通过凸条的侧面抵止于第二盖体的内表面,能够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对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进行限位,避免两者沿壳体的宽度方向移动的情况发生,提高装配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盖合形成容纳腔,利用容纳腔设置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光发射模块和光接收此模块,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光发射模块和光接收模块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从而能够进行光电信号的传输。其中,第一盖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盖体的第三端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从而使第二盖体可相对第一盖体转动至与第一盖体盖合或与第一盖体形成角度,且第一盖体的第二端的第一连接部能够与第二盖体的第四端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保持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处于盖合姿态。即,仅在壳体的一端(第一端或第三端)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对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进行连接,简化连接结构,减少对壳体的容纳腔的空间占用,容纳腔能够容纳较多电子器件,提高光模块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光模块(第一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光模块(第二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光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0、光模块;10、壳体;101、第一盖体;101a、第一端;101b、第二端;101c、第一表面;1011、第一连接部;1012、轴接部;1012a、连接孔;1012b、开口;1013、第一承载部;1014、第二承载部;1015、第一定位柱;1016、第二定位柱;1017、凸条;102、第二盖体;102a、第三端;102b、第四端;102c、第二表面;1021、第二连接部;1022、转轴;1023、第三承载部;1024、第四承载部;1025、定位槽;11、第一电路板;11a、第一避位部;11b、第一定位边;12、第二电路板;12a、第二避位部;12b、第二定位边;13、柔性电路板;14、光发射模块;15、光接收模块;16、弹性垫;17、拉柄;18、弹性件;19、紧固件;x、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z、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减少对壳体的容纳腔的空间占用,容纳腔能够容纳较多电子器件,提高光模块的性能。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光模块100包括壳体10、第一电路板11、第二电路板12、柔性电路板13、光发射模块14以及光接收模块15,壳体10包括第一盖体101以及第二盖体102,第一盖体101包括长度方向x上的第一端101a以及第二端101b,第二盖体102包括长度方向x上的第三端102a以及第四端102b,第三端102a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于第一端101a,第二盖体102可相对第一盖体101转动形成第一姿态或第二姿态,第一姿态为第二盖体102盖合于第一盖体101且与第一盖体101之间形成容纳腔(未标示)的姿态,第二姿态为第二盖体102倾斜于第一盖体101的姿态,第二端101b设有第一连接部1011,第四端102b设有第二连接部1021,第二盖体102处于第一姿态时,第二连接部1021用于与第一连接部1011连接,第一电路板11设于容纳腔,第二电路板12设于容纳腔,第二电路板12位于第一电路板11朝向第二盖体102的一侧,柔性电路板13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1和第二电路板12,光发射模块14设于容纳腔,光发射模块14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1,光接收模块15设于容纳腔,光发射模块14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1。
示例性地,第一电路板11和第二电路板12可为刚性电路板、软硬结合板或柔性电路板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其中,图1示出了第二盖体102相对第一盖体101处于第一姿态,即,第二盖体102盖合于第一盖体101且与第一盖体101之间形成容纳腔(未标示)的姿态,图2示出了第二盖体102相对第一盖体101处于第二姿态,即,第二盖体102倾斜于第一盖体101。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盖合形成容纳腔,利用容纳腔设置第一电路板11、第二电路板12、光发射模块14和光接收模块,第一电路板11和第二电路板12通过柔性电路板13电连接,光发射模块14和光接收模块15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1,从而能够进行光电信号的传输。
相关技术中,光模块的壳体通常采用上、下盖的结构,上、下盖通常采用至少3颗螺丝进行固定,则上、下盖内部需对应螺丝设计连接位置,并且三个连接位置分布于壳体的两端(即上盖的两端和下盖的两端均设有连接位置),将会大量占用上、下盖内部空间,导致壳体的内部空间较小,光模块无法设计较多电子器件,影响光模块性能的提高。因此,本实施例还通过第一盖体101的第一端101a与第二盖体102的第三端102a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从而使第二盖体102可相对第一盖体101转动至与第一盖体101盖合或与第一盖体101形成角度,且第一盖体101的第二端101b的第一连接部1011能够与第二盖体102的第四端102b的第二连接部1021连接以保持第二盖体102与第一盖体101处于盖合姿态。即,仅在壳体10的一端(第二端101b和第四端102b)设置第一连接部1011和第二连接部1021对第一盖体101和第二盖体102进行连接,简化连接结构,减少对壳体10的容纳腔的空间占用,容纳腔能够容纳较多电子器件,提高光模块100的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端101a设有轴接部1012,第三端102a设有转轴1022,转轴1022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于轴接部1012,转轴1022可相对轴接部1012转动以使第二盖体102相对第一盖体101转动并切换至第一姿态或第二姿态。这样,在组装该光模块100时,可将第一电路板11、第二电路板12、光发射模块14和光接收模块15等放置于第一盖体101内,进一步将转轴1022与轴接部1012连接,此时,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相对倾斜,通过转动第二盖体102使第二盖体102盖合于第一盖体101,利用第一连接部1011与第二连接部1021连接从而使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保持盖合。而当需要对光模块100进行检修时,可通过解除第一连接部1011和第二连接部1021的连接,此时,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之间可相对转动,则可转动第二盖体102使第二盖体102相对第一盖体101倾斜,并将转轴1022拆离轴接部1012。也就是说,该光模块100的组装和拆卸难度较低,方便用户操作,能够提高光模块100的生产效率和检修效率。
示例性地,轴接部1012包括连接孔1012a以及与连接孔1012a连通的开口1012b,连接孔1012a用于与转轴1022转动连接,开口1012b用于供转轴1022安装至连接孔1012a或拆离连接孔1012a。这样,当需要组装第一盖体101和第二盖体102时,可通过将转轴1022从开口1012b处安装至连接孔1012a内,而当需要拆离第一盖体101和第二盖体102时,则可通过开口1012b直接将转轴1022拆离连接孔1012a,操作较为简单。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轴接部1012可为连接孔1012a,转轴1022可为弹性转轴1022,其可相对第一盖体101发生弹性形变,当需要组装第一盖体101和第二盖体102时,可通过外力压缩弹性转轴1022的并将其对准至连接孔1012a,撤开外力后其可回弹并与连接孔1012a连接,而当需要拆离第一盖体101和第二盖体102时,可通过外力压缩弹性转轴1022,并将其拆离连接孔1012a。
由前述可知,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连接部1011与第二连接部1021连接可在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盖合时保持两者固定,并且,能够简化壳体10的结构,为电子器件提供更大的容纳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1011和第二连接部1021均为安装孔,第一连接部1011与第二连接部1021通过紧固件19连接。其中,紧固件19可为螺栓、螺柱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1011和第二连接部1021二者之一为卡勾,二者另一为卡槽,卡勾用于与卡槽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了多种第一连接部1011和第二连接部1021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足不同的需求。此外,本实施例并不排除其他连接结构,例如磁吸连接等。
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至图5所示,第一盖体101内朝向第二盖体102凸设有多个第一承载部1013以及多个第二承载部1014,第二承载部1014的凸起高度大于第一承载部1013的凸起高度,第二盖体102内朝向第一盖体101凸设有多个第三承载部1023以及多个第四承载部1024,第三承载部1023对应第一承载部1013设置,第四承载部1024对应第二承载部1014设置,第一电路板11的两相对表面分别抵止于第一承载部1013和第三承载部1023,第二电路板12的两相对表面分别抵止于第二承载部1014和第四承载部1024。这样,第一电路板11在容纳腔内可通过多个第一承载部1013和多个第三承载部1023进行限位,避免第一电路板11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z(即,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相互朝向的方向)相对壳体10移动,进而避免第一电路板11与壳体10发生碰撞而损伤第一电路板11以及避免第一电路板11与其他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失效的情况发生。同时,第二电路板12在容纳腔内通过多个第二承载部1014和多个第四承载部1024进行限位,避免第二电路板12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z相对壳体10移动,进而避免第一电路板11与壳体10发生碰撞而损伤第二电路板12以及避免第二电路板12与其他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失效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第一承载部1013和第二承载部1014的凸起高度不同,第一电路板11与第二电路板12呈间隔叠置的关系,结构较为紧凑,能够保持光模块100的小型化设计。
其中,第一承载部1013、第二承载部1014、第三承载部1023和第四承载部1024可为柱状结构或块状结构,各至少具有一平面用于与第一电路板11或第二电路板12相抵止以实现承载及限位,采用平面抵止的方式能够增大接触面积,承载及限位更加稳定。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部1013、第二承载部1014、第三承载部1023和第四承载部1024可为顶针状,具有一尖端用于与第一电路板11或第二电路板12相抵止以实现承载及限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结合4和图6所示,第一电路板11设有多个第一避位部11a,各第一避位部11a分别对应各第二承载部1014,各第一避位部11a分别用于避让各第二承载部1014。考虑到第一电路板11与第二电路板12呈间隔叠置状态,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z,两者相互覆盖,第二承载部1014无法直接透过第一电路板11与第二电路板12抵止。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电路板11设置第一避位部11a,这样,第二承载部1014可通过第一避位部11a与第二电路板12抵止。其中,第一避位部11a可为避位孔或避位缺口,避位孔是指位于第一电路板11内的通孔,避位缺口是指位于第一电路板11边缘的缺口。
第二电路板12设有多个第二避位部12a,各第二避位部12a分别对应各第三承载部1023,各第二避位部12a分别用于避位各第三承载部1023。考虑到第一电路板11与第二电路板12呈间隔叠置状态,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z,两者相互覆盖,第三承载部1023无法直接透过第二电路板12与第一电路板11抵止。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电路板12设置第二避位部12a,这样,第三承载部1023可通过第二避位部12a与第一电路板11抵止。其中,第二避位部12a可为避位孔或避位缺口,避位孔是指位于第二电路板12内的通孔,避位缺口是指位于第二电路板12边缘的缺口。
在本实施例中,光模块100具有用于与外部设备(例如交换机)进行连接的接口,且接口处具有用于实现电连接的部位。该接口可位于壳体10的一端(即第一盖体101的第一端101a或第二端101b),且光模块100的壳体10内的第一电路板11或第二电路板12具有上述电连接的部位。本实施例以接口位于第一盖体101的第一端101a(即第二盖体102的第三端102a),第一电路板11具有该电连接的部分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第一电路板11部的电连接部凸出于壳体10外。考虑到装配误差以及尺寸误差,第一承载部1013与第三承载部1023分别抵止于第一电路板11的两相对表面可能存在限位精度不高的情况,此时,第一电路板11可能相对可壳体10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z能够发生微小的移动,而为了保证光模块100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稳定性、可靠性,第一电路板11为壳体10内的限位要求较高。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电路板11设置弹性垫16,利用弹性垫16补偿上述装配误差和尺寸误差,使得第一承载部1013和第三承载部1023对第一电路板11的限位精度更高,第一电路板11无法相对壳体10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z发生微小移动,从而保证光模块100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稳定性、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电路板11朝向第二盖体102的一面设有多个弹性垫16,各弹性垫16抵止于各第三承载部1023,或者,第一电路板11朝向第一盖体101的一面设有多个弹性垫16,各弹性垫16抵止于各第一承载部10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弹性垫16的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足不同的需求,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01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柱1015,至少一第一定位柱1015的周侧面为弧面,各第一定位柱1015朝向第二盖体102的一面设有第二定位柱1016,至少一第二定位柱1016的周侧面为弧面,第一电路板11的侧边设有多个第一定位边11b,各第一定位边11b与各第一定位柱1015的周侧面相匹配且相抵止,第二电路板12的侧边设有多个第二定位边12b,各第二定位边12b与各第二定位柱1016的周侧面相匹配且相抵止。这样,利用第一定位柱1015的周侧面定位第一电路板11时,至少通过一个弧面与一个第一定位边11b抵止限位,其余通过平面与其余第一定位边11b抵止限位,能够限制第一电路板11相对壳体10转动以及限制第一电路板11相对壳体10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y移动,第一电路板11的装配可靠性较高。同时,利用第二定位柱1016的周侧面定位第二电路板12时,至少通过一个弧面与一个第二定位边12b抵止限位,其余通过平面与其余第二定位边12b抵止限位,能够限制第二电路板12相对壳体10转动以及限制第二电路板12相对壳体10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y移动,第二电路板12的装配可靠性较高。此外,第二定位柱1016凸设于第一定位柱1015朝向第二盖体102的表面,能够充分利用容纳腔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z的空间,减少第一定位柱1015和第二定位柱1016占用容纳腔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x或壳体10的宽度方向y的空间,容纳腔能够容纳较多电子器件,提高光模块100的性能。
其中,第一定位柱1015与第二承载部1014可为同一结构,能够简化第一盖体101内的结构,从而使壳体10的容纳腔能够容纳较多电子器件,提高光模块100的性能。则,相应地,第一定位边11b可为第一避位部11a的边缘。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盖体102设有定位槽1025,第二定位柱1016抵止于定位槽1025。这样,通过第二定位柱1016抵止于定位槽1025,能够实现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的定位,在组装第一盖体101和第二盖体102时,能够确定两者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装配精度。具体地,第二盖体102相对第一盖体101转动至与第一盖体101盖合时,第二定位柱1016恰好抵止于定位槽1025,则说明第二盖体102的转轴1022与第一盖体101的轴接部1012装配准确,另外,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盖合后,第二定位柱1016抵止于定位槽1025还能够保持第二盖体102与第一盖体101的相对位置,这样,能够避免在通过第一连接部1011与第二连接部1021连接保持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盖合时,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发生相对移动而导致连接精度低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第一盖体101具有朝向第二盖体102的第一表面101c,第二盖体102具有朝向第一盖体101的第二表面102c,第二表面102c盖合于第一表面101c,第一表面101c和第二表面102c二者之一设有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y分间隔设有两凸条1017,设于第一表面101c的凸条1017的侧面抵止于第二盖体102的内表面,设于第二表面102c的凸条1017的侧面抵止于第一盖体101的内表面。这样,通过凸条1017的侧面抵止于第二盖体102的内表面,能够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y对第一盖体101和第二盖体102进行限位,避免两者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y移动的情况发生,提高装配精度。
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阅图1和图3,光模块100还包括拉柄17以及弹性件18,拉柄17可活动连接于第一盖体101,弹性件18设于第一盖体101,用于复位拉柄17。这样,当需要将光模块100连接至外部设备或拆离外部设备时,该拉柄17可为操作人员提供着力部位,通过作用于拉柄17的方式安装、拆卸该光模块100,并且,在安装、拆卸完成后,弹性件18可复位拉柄17,便于操作人员下一次安装或拆卸。其中,弹性件18可为弹簧、扭簧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模块100,通过第一盖体101与第二盖体102盖合形成容纳腔,利用容纳腔设置第一电路板11、第二电路板12、光发射模块14和光接收模块15,第一电路板11和第二电路板12通过柔性电路板13电连接,光发射模块14和光接收模块15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1,从而能够进行光电信号的传输。其中,第一盖体101的第一端101a与第二盖体102的第三端102a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从而使第二盖体102可相对第一盖体101转动至与第一盖体101盖合或与第一盖体101形成角度,且第一盖体101的第二端101b的第一连接部1011能够与第二盖体102的第四端102b的第二连接部1021连接以保持第二盖体102与第一盖体101处于盖合姿态。即,仅在壳体10的一端(第二端101b和第四端102b)设置第一连接部1011和第二连接部1021对第一盖体101和第二盖体102进行连接,简化连接结构,减少对壳体10的容纳腔的空间占用,容纳腔能够容纳较多电子器件,提高光模块100的性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施例公开的一种光模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应用了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模块与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包括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盖体包括长度方向上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盖体可相对所述第一盖体转动形成第一姿态或第二姿态,所述第一姿态为所述第二盖体盖合于所述第一盖体且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形成容纳腔的姿态,所述第二姿态为所述第二盖体倾斜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姿态,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四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盖体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
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侧;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
光发射模块,所述光发射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光发射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以及
光接收模块,所述光接收模块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光发射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有轴接部,所述第三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可拆卸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接部,所述转轴可相对所述轴接部转动以使所述第二盖体相对所述第一盖体转动并切换至所述第一姿态或所述第二姿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接部包括连接孔以及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开口,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转轴安装至所述连接孔或拆离所述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内朝向所述第二盖体凸设有多个第一承载部以及多个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凸起高度,所述第二盖体内朝向所述第一盖体凸设有多个第三承载部以及多个第四承载部,所述第三承载部对应所述第一承载部设置,所述第四承载部对应所述第二承载部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两相对表面分别抵止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两相对表面分别抵止于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四承载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多个第一避位部,各所述第一避位部分别对应各所述第二承载部,各所述第一避位部分别用于避让各所述第二承载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设有多个第二避位部,各所述第二避位部分别对应各所述第三承载部,各所述第二避位部分别用于避位各所述第三承载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部的电连接部凸出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面设有多个弹性垫,各所述弹性垫抵止于各所述第三承载部;
或者,所述第一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面设有多个弹性垫,各所述弹性垫抵止于各所述第一承载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柱,至少一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周侧面为弧面,各所述第一定位柱朝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面设有第二定位柱,至少一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周侧面为弧面;
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侧边设有多个第一定位边,各所述第一定位边与各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周侧面相匹配且相抵止,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侧边设有多个第二定位边,各所述第二定位边与各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周侧面相匹配且相抵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柱抵止于所述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盖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盖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盖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盖合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二者之一设有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分间隔设有两凸条,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凸条的侧面抵止于所述第二盖体的内表面,设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凸条的侧面抵止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表面。
CN202221173928.6U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光模块 Active CN217467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3928.6U CN217467260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3928.6U CN217467260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7260U true CN217467260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4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73928.6U Active CN217467260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7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0742B2 (en) Peripheral device mounting holder and portable computer including the holder
US745710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842428B2 (en) Docking station
US20110079701A1 (en) Connection Device
US2007004719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2285868B (zh) 镜头驱动模组
US6591088B1 (en) Assembly structure of housing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5011120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storage device
US861489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easily assembling structure
US7813136B2 (en) Server enclosure
CN217467260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9418871U (zh) 一种智能开关
JP2010020506A (ja) 電子機器
CN110602286A (zh) 电子设备、传感器扩展装置和电子设备组件
CN216123272U (zh) 固定组件及包括固定组件的电子装置
CN217443801U (zh) 一种平板键盘壳套及平板电脑组件
CN115016191B (zh) 带电路防抖平面动框、透镜驱动装置和摄像装置
KR101097968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스탠드 힌지모듈
US20070291460A1 (en) Expansion card for thin type computer
JP2003051875A (ja) 無線電話機用充電装置
JPH0689126A (ja) 小型電子機器
CN218332447U (zh) 一种装配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075503U (zh) 支架组件和音箱
CN114216225B (zh) 一种显示装置和挂壁式空调器
CN221930016U (zh) 摄像组件、主板部件及ar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32 1st Floor, Building 2, No. 3, Fenggui Road, Dongkeng Community,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Xinfei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32 floor 1, building 2, No. 3, Fenggui Road, Dongkeng community,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Xinfei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