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4446U - 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4446U
CN217464446U CN202221425022.9U CN202221425022U CN217464446U CN 217464446 U CN217464446 U CN 217464446U CN 202221425022 U CN202221425022 U CN 202221425022U CN 217464446 U CN217464446 U CN 217464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r body
preventing device
garbage incinerator
gas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50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会明
周宸
许永利
侯志笠
徐虎成
李丘
吴勇
卢晓扬
邢青杰
闫玉麒
水扬
徐文涛
王云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Xi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g Xi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g Xi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g Xi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50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4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4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4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通过将空气从进气管进入混合器本体,包括混合器本体,所述混合器本体用于混合两种气体,且所述混合器本体的一侧设有用于通入可燃气体的进气口;混合组件,用于将两种持续进气的气体进行快速充分混合的所述混合组件设于混合器本体内,从进气口通入可燃性气体,利用进气管的收缩道与出气管的喉道连通后形成文丘里效应,在喉道与收缩道之间的圆形空腔内形成一个真空区,从而对进气口内通入的可燃性气体产生吸附作用,实现了在两种气体可在混合器本体内进行充分混合。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预混燃烧,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爆炸吹灰作为一种常见的锅炉吹灰技术,通过将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燃烧室内通过点火进行气体的燃烧爆炸,利用气体爆炸产生的气体冲击波和声波等对锅炉受热面上的积灰进行清除。
但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将两种气体分别送入混合器中,再将两种气体进行预混合,不仅混合效率较慢还导致混合效果不佳,影响吹灰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通过将空气从进气管进入混合器本体,从进气口通入可燃性气体,利用进气管的收缩道与出气管的喉道连通后形成文丘里效应,在喉道与收缩道之间的圆形空腔内形成一个真空区,从而对进气口内通入的可燃性气体产生吸附作用,实现了在两种气体可在混合器本体内进行充分混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包括混合器本体,所述混合器本体用于混合两种气体,且所述混合器本体的一侧设有用于通入可燃气体的进气口;
混合组件,用于将两种持续进气的气体进行快速充分混合的所述混合组件设于混合器本体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混合组件包括:
进气机构,用于通入空气的所述进气机构设于混合器本体的底部;以及
出气机构,用于将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后完成的所述出气机构设于混合器本体的顶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与所述出气机构在混合器本体内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与出气机构在混合器本体内形成文丘里效应。
作为优选的,所述混合器本体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混合器本体的底部连通;
收缩道,所述收缩道与进气管连通,设于进气管的顶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气机构包括:
喉道,所述喉道与混合器本体的顶部连通;
扩散道,所述扩散道与喉道连通;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扩散道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收缩道与喉道间隔连通且连通部位与混合器本体之间形成圆形空腔。
作为优选的,所述混合器本体与进气管和出气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混合器本体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混合组件,当进入两种气体时,在进气管的收缩道和出气管的喉道之间可产生文丘里效应,实现了空气与另一种可燃气体的充分混合,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喉道和收缩道间隔连通形成的圆形空腔,可在吸附另一种可燃气体时,使可燃气体可从圆形空腔的周向一起向喉道内运行,实现了不仅加快两种气体混合的速率还能够充分均匀的混合两种气体,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混合器本体的顶部直径小于混合器本体底部直径,可便于可燃性气体在通入混合器本体内后,可快速流动到圆形空腔位置,实现了加快两种气体混合的速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加快混合速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混合器本体;1-混合组件;11-进气机构;111-进气管;112-收缩道;12-出气机构;121-喉道;1211-圆形空腔;122-扩散道;123-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包括混合器本体100,所述混合器本体100用于混合两种气体,且所述混合器本体100的一侧设有用于通入可燃气体的进气口1001;
混合组件1,用于将两种持续进气的气体进行快速充分混合的所述混合组件1设于混合器本体100内。
进一步,如图3-5所示,所述混合组件1包括:
进气机构11,用于通入空气的所述进气机构11设于混合器本体100的底部;以及
出气机构12,用于将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后完成的所述出气机构12设于混合器本体100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进气机构11与所述出气机构12在混合器本体100内连通。
进一步,所述进气机构11与出气机构12在混合器本体100内形成文丘里效应。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进气机构11包括:
进气管111,所述进气管111与混合器本体100的底部连通;
收缩道112,所述收缩道112与进气管111连通,设于进气管111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出气机构12包括:
喉道121,所述喉道121与混合器本体100的顶部连通;
扩散道122,所述扩散道122与喉道121连通;
出气管123,所述出气管123与扩散道122连通;
在进行两种气体混合时,空气由进气管111流入直至流入到收缩道112,经收缩道112管道的限流作用,使流速增大,而混合器本体100一侧的进气口1001也向混合器本体100内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喉部可形成真空区,并对可燃性气体产生吸附作用文丘里效应,从而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气体继续向前移动,流通至扩散道122后经出气管123流出,到一定程度后可发生爆炸,从而对积灰进行清除。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所述混合器本体100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
进一步,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收缩道112与喉道121间隔连通且连通部位与混合器本体100之间形成圆形空腔1211;
在进行两种气体混合时,可燃性气体先通过进气口1001进入到混合器本体100内,通过混合器本体100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可加快可燃性气体快速到达圆形空腔1211位置,加快两种气体的混合效率;
且产生的圆形空腔1211,可使在混合器本体100内的可燃性气体圆形空腔1211周向进入到喉道121,从而使沿着收缩道112周向流通的空气均匀且充分的与可燃性气体进行混合。
进一步,所述混合器本体100与进气管111和出气管123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结构可避免在实际使用中出现漏气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混合器本体100为不锈钢材质,本实用新型优选为304不锈钢材质,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密度为7.93 g/cm³;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意思为含有18%以上的铬和8%以上的镍;耐高温800℃,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器本体,所述混合器本体用于混合两种气体,且所述混合器本体的一侧设有用于通入可燃气体的进气口;
混合组件,用于将两种持续进气的气体进行快速充分混合的所述混合组件设于混合器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组件包括:
进气机构,用于通入空气的所述进气机构设于混合器本体的底部;以及
出气机构,用于将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后完成的所述出气机构设于混合器本体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机构与所述出气机构在混合器本体内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机构与出气机构在混合器本体内形成文丘里效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器本体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机构包括: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混合器本体的底部连通;
收缩道,所述收缩道与进气管连通,设于进气管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机构包括:
喉道,所述喉道与混合器本体的顶部连通;
扩散道,所述扩散道与喉道连通;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扩散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道与喉道间隔连通且连通部位与混合器本体之间形成圆形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器本体与进气管和出气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器本体为不锈钢材质。
CN202221425022.9U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 Active CN217464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5022.9U CN217464446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5022.9U CN217464446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4446U true CN217464446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35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5022.9U Active CN217464446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4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82982A (zh) 天然气发动机用文丘里式混合器
CN218033135U (zh) 浓淡燃烧器和燃气家用电器
CN217464446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吹灰防回火装置
CA1087511A (en) Radially-injected steam for smokeless flaring
CN220119365U (zh) 稳燃器
CN210425568U (zh) 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气体混合装置和燃气热水器
CN2480566Y (zh) 管式引流燃气混合器
CN112393273A (zh) 预混型燃烧器
AU5130093A (en) Output enhanc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vehicle
CN210638033U (zh) 一种烟道式浓淡燃烧低氮燃烧器
CN211976874U (zh) 一种外环火燃烧效果好的燃气炉头
CN208349284U (zh) 一种烟气空气混合装置
CN109595551B (zh) 一种浓淡燃烧器
CN210568418U (zh) 一种低氮氧化物燃烧器
CN217235547U (zh) 一种多次空气分级的工业锅炉
CN206846708U (zh) 一种旋流反扩散火焰燃烧器
CN217714900U (zh) 一种低氮燃烧头
TW202130412A (zh) 氣體混合槽
CN220453655U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4147998U (zh) 预混型燃烧器
CN219199164U (zh) 一种双循环低氮燃烧器
CN220269362U (zh) 一种煤粉和布朗气混烧装置
CN219083085U (zh) 一种低氮燃烧的烧嘴
CN217209365U (zh) 一种多级混合燃气燃烧器
CN212390351U (zh) 一种二甲醚燃气锅炉燃烧机烟气内循环减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