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1836U - 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1836U
CN217461836U CN202123446747.4U CN202123446747U CN217461836U CN 217461836 U CN217461836 U CN 217461836U CN 202123446747 U CN202123446747 U CN 202123446747U CN 217461836 U CN217461836 U CN 217461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assembly
transmission
cavity
back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67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传宝
狄科
黄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ongz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ongz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ongz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ongz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67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1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1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1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电机组件、传动组件和传动管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供所述传动组件安装的第一安装腔、供所述电机组件安装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与所述第二安装腔呈角度相交并相互连通设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套使用的涡轮和蜗杆,所述电机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自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连通处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传动管组件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涡轮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驱动装置可以具有新的传动连接形式,并且在确保传动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紧固件的使用,并降低运行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配置了电动后备箱。后备箱采用电动或者是遥控方式来开启或关闭,若要开启或关闭后备箱,只需按一下车里的按钮或者是遥控钥匙,后备箱就会自己打开或关闭,而这个过程少不了驱动装置的参与。
目前市场上用于汽车背门启闭的驱动装置,其基本上都是采用的U型结构,即将丝杆组件与电机组件并排设置,再在两者的端部设置传动齿轮组件进行传动连接,电机组件通过三组传动齿轮组件带动丝杆组件旋转实现往复运动,这种结构导致驱动装置整体的传动效率偏低,齿轮传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大,同时对工件的精度要求高。而且,这种结构装配非常复杂,总成零部件相对较多,需要采用大量的紧固件进行固定,装配工艺也随之变得复杂,从而影响到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以使得驱动装置可以具有新的传动连接形式,并且在确保传动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少紧固件的使用,并降低运行噪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电机组件、传动组件和传动管组件;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供所述传动组件安装的第一安装腔、供所述电机组件安装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与所述第二安装腔呈角度相交并相互连通设置;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套使用的涡轮和蜗杆,所述电机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自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连通处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传动管组件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涡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所述传动管组件伸入设置的过孔;
所述第二安装腔远离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一端亦呈开口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
所述第一端盖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开口上,所述第二端盖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开口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球窝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腔上在所述过孔的外端围绕所述过孔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安装套筒;
所述安装套筒套设在所述传动管组件上,且所述安装套筒与所述螺纹连接段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球窝件,所述第二球窝件与所述传动管组件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管组件包括丝杆和螺母管,所述丝杆与所述螺母管螺纹连接;
所述丝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与所述涡轮连接,所述第二球窝件设置在所述螺母管的末端。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管组件还包括导向筒管,所述导向筒管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安装套筒内,所述螺母管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筒管内。
作为优选,对应所述丝杆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涡轮的一侧;
所述涡轮的另一侧还设置有阻尼器,所述丝杆顺次串接所述轴承、涡轮和所述阻尼器。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减速箱,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对应所述电机和/或所述减速箱设置有限位台阶;
所述主壳体内对应所述蜗杆设置有轴承,所述蜗杆串设在所述轴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有:
本方案中在主壳体上同时设置有供传动组件安装的第一安装腔和供电机组件安装的第二安装腔,并且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之间为呈角度相交并相互连通设置,同时将传动组件设置为涡轮与蜗杆配合传动连接的方式,从而可以一改传统技术上驱动装置呈U型结构的繁杂设置方式,降低装置的空间占用;通过涡轮蜗杆实现传动管组件的往复伸缩运动,避免了多组传动齿轮的设置,使得传动精度可以得到优化,传动件的数量也可以大大地降低,进而有效地降低装置在运行中的噪音。
此外,本方案中的安装连接方式,多设置为螺纹连接的方式,相对于传动技术上的固定方案,可以大大地降低紧固件的使用,简化了安装工艺,且便于实现自动化安装,提高装置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组件与传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母管与第二球窝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壳体组件,11-主壳体,101-第一安装腔,102-第二安装腔,12-第一端盖,13-第二端盖,14-安装套筒,141-螺纹连接段,15-第一球窝件,16-第二球窝件,17-阻尼器;
2-电机组件,21-电机,22-减速箱,23-电机护套;
3-传动组件,31-涡轮,32-蜗杆;
4-传动管组件,41-丝杆,42-螺母管,43-导向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主要包括壳体组件1、电机组件2、传动组件3和传动管组件4,所述电机组件2、传动组件3以及所述传动管组件4均为安装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
具体地,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主壳体11、第一端盖12、第二端盖13和安装套筒14。
所述主壳体11内设置有供所述传动组件3安装的第一安装腔101、供所述电机组件2安装的第二安装腔102,所述第一安装腔101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02呈角度相交并相互连通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腔10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02的轴线为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相互配套使用的涡轮31和蜗杆32,所述电机组件2的动力输出端自所述第二安装腔102与所述第一安装腔101的连通处与所述蜗杆32连接,所述传动管组件4则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101内并与所述涡轮3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腔101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一端盖12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101的开口上。所述第一安装腔101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所述传动管组件4伸入设置的过孔,所述第一安装腔101上在所述过孔的外端围绕所述过孔设置有螺纹连接段141,所述安装套筒14即套设在所述传动管组件4上,并且所述安装套筒14与所述螺纹连接段14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腔102远离所述第一安装腔101的一端亦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二端盖13则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102的开口上。
更进一步地,本方案中还设置有第一球窝件15和第二球窝件16,对应所述第一球窝件15在所述第一端盖12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球窝件15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孔上。所述第二球窝件16则与所述传动管组件4远离所述主壳体11的一端螺纹连接。
由此可见,在本方案中,所述主壳体11与所述第一端盖12、第二端盖13以及安装套筒14之间,所述第一端盖12与所述第一球窝件15之间,所述传动管组件4与所述第二球窝件16之间均设置为螺纹连接的方式,从而可以大大地降低紧固件(如螺栓)的使用,简化了安装工序,并且便于实现自动化组装工艺,达到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的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传动管组件4主要包括丝杆41、螺母管42和导向筒管43。所述丝杆41与所述螺母管42螺纹连接;所述丝杆41的一端则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101内与所述涡轮31连接,所述第二球窝件16即为设置在所述螺母管42的末端。通过所述电机组件2带动所述涡轮31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丝杆41的转动,以实现所述螺母管42在所述丝杆41上的传动,实现伸缩动作。
此外,所述导向筒管43的一端为穿设在所述安装套筒14内,并通过所述安装套筒14固定,所述螺母管42则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筒管43内,使得当所述螺母管42需要朝向远端不断伸出时,可以经由所述导向筒管43的导向作用,确保所述螺母管42与所述丝杆41之间的同轴度,同时避免伸长状态下时,所述丝杆41需要完全承受所述螺母管42及远端连接部件的重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对应所述丝杆41在所述第一安装腔101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涡轮31朝向所述安装套筒14的一侧;在所述涡轮31的另一侧还设置有阻尼器17,所述丝杆41顺次串接所述轴承、涡轮31和所述阻尼器17。
所述电机组件2则主要包括电机21和减速箱22,所述第二安装腔102内对应所述电机21和/或所述减速箱22设置有限位台阶,以便于所述电机21及所述减速箱22的快捷安装定位;在所述主壳体11内对应所述蜗杆32还设置有轴承,所述蜗杆32为串设在所述轴承上。通过对所述蜗杆32及丝杆41设置所述轴承,以进一步降低装置在运动中的传动噪音。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机21的转轴端和所述蜗杆32的末端均设置有所述轴承;在所述第二端盖13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02之间,对应所述电机21还设置有电机护套2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电机组件、传动组件和传动管组件;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供所述传动组件安装的第一安装腔、供所述电机组件安装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与所述第二安装腔呈角度相交并相互连通设置;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套使用的涡轮和蜗杆,所述电机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自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连通处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传动管组件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涡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所述传动管组件伸入设置的过孔;
所述第二安装腔远离所述第一安装腔的一端亦呈开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
所述第一端盖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开口上,所述第二端盖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开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球窝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上在所述过孔的外端围绕所述过孔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安装套筒;
所述安装套筒套设在所述传动管组件上,且所述安装套筒与所述螺纹连接段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球窝件,所述第二球窝件与所述传动管组件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管组件包括丝杆和螺母管,所述丝杆与所述螺母管螺纹连接;
所述丝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与所述涡轮连接,所述第二球窝件设置在所述螺母管的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管组件还包括导向筒管,所述导向筒管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安装套筒内,所述螺母管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筒管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丝杆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涡轮的一侧;
所述涡轮的另一侧还设置有阻尼器,所述丝杆顺次串接所述轴承、涡轮和所述阻尼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减速箱,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对应所述电机和/或所述减速箱设置有限位台阶;
所述主壳体内对应所述蜗杆设置有轴承,所述蜗杆串设在所述轴承上。
CN202123446747.4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 Active CN217461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6747.4U CN217461836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6747.4U CN217461836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1836U true CN217461836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0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6747.4U Active CN217461836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1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35933U (zh) 双行星排三套轴结构混合动力总成
CN208845648U (zh) 一种电驱动回转动力单元以及应用其的一种四足机器人
CN104154148A (zh)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及电子驻车制动器执行装置
CN217461836U (zh) 一种汽车背门驱动装置
CN111827811A (zh) 一种用于汽车隐藏把手的直线运动执行器
CN210948177U (zh) 汽车尾门用电动撑杆
CN201956799U (zh) 一种汽车天窗电机
CN205010311U (zh) 一种电动助力汽车转向器
CN218882928U (zh) 执行机构和开启装置
CN208073215U (zh) 一种电动摆臂结构
CN209972427U (zh) 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及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CN212985937U (zh) 具有双输出结构的行星减速器
CN111496841A (zh) 升降机构
CN110725631A (zh) 汽车行李厢门电动开闭装置
CN220151161U (zh) 一种电动尾门拉杆
CN211009829U (zh) 减速连接结构、电机减速箱及电动尾门撑杆
CN220492806U (zh) 一种电动伸缩踏板的传动机构
CN110424855A (zh) 汽车尾门用电动撑杆
CN217736246U (zh) 一种传动更平稳的电子驻车动力传动结构
CN219176106U (zh) 一种汽车门锁的执行器
CN219635109U (zh) 一种车载显示设备及车辆
CN109130762A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的执行器
CN211714878U (zh) 汽车行李厢门电动开闭装置
CN213392378U (zh) 一种新型车载取力发电装置
CN216158222U (zh) 执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